冯程简历
【第1句】: 秦国人李斯的个人简历那位朋友知道
李斯,公元前284年生,公元前208逝世,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人。
秦代书家。字通古。
从荀卿学帝王术,西仕于秦,为客卿。始皇定天下,斯为丞相。
定郡县之制,下禁书令,变仓颉籀为小篆,后世称为“小篆之祖”。李斯篆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
(《书断》卷上《小篆》)。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小篆开自李斯,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三代以来风气至此一变。
盖李斯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李斯佐秦灭六国,后为赵高构陷,腰斩咸阳。
著有《仓颉》七篇,已佚。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等。
《泰山刻石》,又称《封泰山碑》,秦小篆碑刻,传李斯书,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所刻。内容是颂扬秦始皇的功德。
此刻石为四面环刻,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南向二世诏文7行,满行12字。
传宋拓本为223字,后不知何时被毁坏。元拓本存50余字,明末残存29字。
清乾隆五年(1740)毁于祠火。嘉庆二十年(1815)复为蒋因培访得残石2块,仅存10字,1901年罗正均作亭护之,时已仅存9字。
残石今存山东泰安岱庙东庑。现传世的拓本以明安国藏北宋拓本为最,存165字,现在日本,其余大多是29字本。
《泰山刻石》为典型秦小篆,在书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遗绪,下开汉篆之先河,是中国古文字的最后阶段。观其书法,用笔似锥画沙,劲如屈铁,体态狭长,结构上紧下松,平稳端严,疏密匀停,雍容渊雅,有庙堂之概。
唐张怀瓘则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并非过誉。
《泰山刻石》的篆书,世称“玉筯篆”,对后世影响深远,历来习小篆者无不奉为圭臬。李斯泰山刻石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它是秦篆保留至今的唯一真迹。据<<史记.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称帝后曾五次出巡,先后留下泰山、峄山、琅琊、芝罘、碣石、会稽六处七篇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刻石堪称是李斯小篆唯一的传世真迹了。李斯泰山刻石还是中国碑刻制度演变的重要见证。
李斯泰山刻石矗立于泰山之巅碧霞祠西侧。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屡遭劫难,极富传奇色彩。
汉代至隋唐罕有人提起,至宋代开始引起注意。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兖州太守献出40字拓本。
欧阳修好友江邻几任奉符县令时,亲临岱顶寻访此碑,尚存数十字。此后学者刘支专程登岱考察,制成拓本,撰为<<秦篆谱>>一书。
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都有著录。明代嘉靖年间刻石被毁,仅存二世诏书29字,移置碧霞祠东庑。
现流传29字拓本即出于此。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此石遂失。
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岱顶整修时被发现,仅余残石两块,存10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矣臣”,嵌于大观峰前东岳庙墙外侧之“读碑亭”内。道光十二年(1832年)读碑亭倒塌,泰安县令徐宗干“索残石于瓦砾中”,移至山下岱庙中保存。
光绪十六年(1890年)残石被盗,县令毛蜀云大索十日,得石于泰城北关桥下,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泰安知县俞庆澜在岱庙环咏亭附近专门建亭置放。今存于岱庙东御座,周围以玻璃镶嵌,使游客能一睹李斯小篆风采。
李斯泰山刻石对泰山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第2句】: 秦国人李斯的个人简历那位朋友知道
李斯,公元前284年生,公元前208逝世,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人。
秦代书家。字通古。
从荀卿学帝王术,西仕于秦,为客卿。始皇定天下,斯为丞相。
定郡县之制,下禁书令,变仓颉籀为小篆,后世称为“小篆之祖”。李斯篆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
(《书断》卷上《小篆》)。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小篆开自李斯,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三代以来风气至此一变。
盖李斯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李斯佐秦灭六国,后为赵高构陷,腰斩咸阳。
著有《仓颉》七篇,已佚。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等。
《泰山刻石》,又称《封泰山碑》,秦小篆碑刻,传李斯书,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所刻。内容是颂扬秦始皇的功德。
此刻石为四面环刻,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南向二世诏文7行,满行12字。
传宋拓本为223字,后不知何时被毁坏。元拓本存50余字,明末残存29字。
清乾隆五年(1740)毁于祠火。嘉庆二十年(1815)复为蒋因培访得残石2块,仅存10字,1901年罗正均作亭护之,时已仅存9字。
残石今存山东泰安岱庙东庑。现传世的拓本以明安国藏北宋拓本为最,存165字,现在日本,其余大多是29字本。
《泰山刻石》为典型秦小篆,在书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遗绪,下开汉篆之先河,是中国古文字的最后阶段。观其书法,用笔似锥画沙,劲如屈铁,体态狭长,结构上紧下松,平稳端严,疏密匀停,雍容渊雅,有庙堂之概。
唐张怀瓘则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并非过誉。
《泰山刻石》的篆书,世称“玉筯篆”,对后世影响深远,历来习小篆者无不奉为圭臬。李斯泰山刻石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它是秦篆保留至今的唯一真迹。据<<史记.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称帝后曾五次出巡,先后留下泰山、峄山、琅琊、芝罘、碣石、会稽六处七篇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刻石堪称是李斯小篆唯一的传世真迹了。李斯泰山刻石还是中国碑刻制度演变的重要见证。
李斯泰山刻石矗立于泰山之巅碧霞祠西侧。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屡遭劫难,极富传奇色彩。
汉代至隋唐罕有人提起,至宋代开始引起注意。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兖州太守献出40字拓本。
欧阳修好友江邻几任奉符县令时,亲临岱顶寻访此碑,尚存数十字。此后学者刘支专程登岱考察,制成拓本,撰为<<秦篆谱>>一书。
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都有著录。明代嘉靖年间刻石被毁,仅存二世诏书29字,移置碧霞祠东庑。
现流传29字拓本即出于此。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此石遂失。
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岱顶整修时被发现,仅余残石两块,存10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矣臣”,嵌于大观峰前东岳庙墙外侧之“读碑亭”内。道光十二年(1832年)读碑亭倒塌,泰安县令徐宗干“索残石于瓦砾中”,移至山下岱庙中保存。
光绪十六年(1890年)残石被盗,县令毛蜀云大索十日,得石于泰城北关桥下,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泰安知县俞庆澜在岱庙环咏亭附近专门建亭置放。今存于岱庙东御座,周围以玻璃镶嵌,使游客能一睹李斯小篆风采。
李斯泰山刻石对泰山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第3句】: 颜村铺孙庄 孙垂祥 个人简历
楼主,颜村铺乡没有金庄这个村。
颜村铺乡
辖45个村委会:西南街村、东南街村、林堂村、西北街村、东北街村、马庄村、胡王庄村、前五常村、后五常村、卓楼村、葛庄村、教场村、卓高王村、侯庄村、谢庄村、胡楼村、赵耿王村、杨耿王村、前冯崮村、中冯崮村、后冯崮村、吕庄村、八里庄村、东于庄村、赵楼村、姜麻口村、钟麻口村、李麻口村、祁麻口村、郭麻口村、王麻口村、前玉皇庙村、后玉皇庙村、孙庄村、徐庄村、于林头村、高常庄村、刘郎庄村、姬楼村、蒋庄村、何庄村、范庄村、程店村、东张村、西于庄村。
【第4句】: 求秦始皇嬴政的生平简历
秦始皇帝(前259年—前210年),嬴姓秦氏,名政(正),因生于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故又称赵政(先秦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共三十七年。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封建制,代以郡县制,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中文名: 秦始皇帝 别名: 赵政、秦王政、秦政、嬴政、祖龙 国籍: 中国 民族: 华夏族(汉族前身) 出生地: 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影视人物 出生日期: 公元前259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210年 职业: 秦王、皇帝 主要成就: 扫灭六国,混一海内。 主要成就: 废封建,立郡县,创立皇帝制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南平百越,北却匈奴,修筑长城。
政权: 秦朝 在位时间: 公元前246年—前210年 陵墓: 骊山陵(今西安市临潼区下河村) 重要事件: 灭六国、筑长城、焚书坑术士 所处时代: 战国末期至秦代 秦始皇帝(前259年-前210年)名政,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生于邯郸,嬴姓秦氏,又名赵政(赵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华夏族的主体)。
出生于赵国国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因生于邯郸,故名赵政)。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
定都咸阳。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 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与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但却二世而亡。
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并不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载的是个暴君,想了解真正的秦始皇的话,在《真秦始皇》这本书中有着详细的介绍。
可以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创立者。 编辑本段人物身世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异人(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子楚),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质子的儿子,赵政少年时期是在赵国都城邯郸度过的,此时异人经吕不韦从中斡旋已经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经过多次政治斗争终于获得了华阳夫人的信任,吕不韦又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从此赵政开始了他在秦王宫里的政治生涯。
编辑本段登上王位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赵政即位为秦王。即位时由于年少,故国政由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他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子就进宫了。
秦始皇日渐长大,于是他们就骗秦始皇,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秦始皇信以为真,于是他们搬到离秦始皇远的地方,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亦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
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是继吕不韦后又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嫪毐难免小人得志,在一次喝醉酒后对一个大臣斥责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
这个大臣听后很生气,并且暗中找了个机会告诉秦始皇。嫪毐慌了,准备叛乱。
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
秦始皇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
秦始皇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秦始皇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
其后,虽然他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 编辑本段秦夺九鼎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一直受许多国家保护,由九州上贡的铜所制。
夏、商、周时奉为国宝,拥有九鼎者就为天子。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五十一年,周赧王五十九年),攻伐赵国邯郸的秦军,继续向韩、赵发动攻势。
值此之际,东方各国又发动联合抗秦。在韩、赵等国的影响与胁迫下,不识时务的西周公也卷入这次活动。
联军打着周王的旗号,合纵抗秦。昭王大怒。
秦国早就想在地图上抹去西周,尽。
【第5句】: 秦代李斯的简历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第6句】: 王有杰 简历
王有杰,男,1941年5月生,汉族,河南获嘉人,大学学历,工程师,1960年2月入党,1961年7月参加工作。
现任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61年7月~1967年6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学员;1967年6月~1969年1月,在陆军26军锻炼 ;1969年10月~1973年5月,洛阳航空工业部第612研究所技术员、工程师 ;1973年5月~1983年5月,洛阳航空工业部第612研究所组织科副科长、八室政治指导员、所党委宣传部部长;1983年5月~1987年7月,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政法委书记(其间:1986年9月~1987年1月中央党校学习);1987年7月~1990年6月,洛阳市委副书记;1990年6月~1991年8月,漯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1991年8月~1992年4月,漯河市委代理书记、市长 ;1992年4月~1994年3月,漯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4年3月~1995年12月,漯河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5年12月~2001年2月,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其间: 1997年9月~1997年11月中央党校学习);2001年2月~2001年7月,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省人 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1年7月~2001年11月,河南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1年11月~2003年1月,河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3年1月~任现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