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北京旅游一句话感言

10-15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参观海洋馆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之美

参加“春风化雨”学习班,其中的实践活动是参观北京海洋馆。

北京海洋馆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建筑,像海螺一样。

馆内分几个景区,首先是“雨林奇观”,灯光阴暗,好象阳光从浓密的原始森林中穿过来,周围有哗哗作响的瀑布流水,原始遗迹的巨大石像透着神秘劲儿,还有各种虫鸟地叫声,真有点象印第安那.琼斯探险的亚马逊热带丛林,不少人在这照相。

过道两旁的石壁上镶着不少大水族箱,里面养的都是些淡水鱼,比如银龙,这种鱼以前在鱼市上一尾价格炒到过上千近万元,我觉得它长得跟带鱼一样,奇怪为什么这么收欢迎。

咦,这个水族箱里怎么还有骨头呀,一看说明,原来这群长着黄色斑纹的一尺长的小鱼是南美的食人鱼。

前面是触摸池,是一个大水池里放养着一些海星呀海胆呀鲍鱼呀之类的玩意。

北京海洋馆最吸引我的是海洋剧场的海豚表演。

与印象中国外的室外海豚表演不同,这个海洋剧场是一个室内的扇形 “剧场”(可能是因为北京冬天太冷),顶棚很高,上面有不少照明灯,表演时会投下暖色的光,虽然也十分漂亮,但是我更喜欢室外那种阳光明媚的感觉。

中间是一个大水池和“舞台”,观众席分上下两层,估计能坐一两千人。

离开始还有20分钟,下层最好的位置已经坐满了人,所以要坐好位置一定要提前半个小时进场,最好的位置是下层观众席稍微偏左或右一点,这样才会有最好的观看距离和角度。

如果您象平时上课上班一样卡着点来,就只能靠边站或坐在那遥远的上层眺望了。

观看海狮和海豚表演。

因为我一直盼望着观看这两种海洋动物的表演,想近距离地接触它们,了解它们。

参观的游人很多,我们焦急地等了很久,终于开始表演了。

首先是海豚上场,只见驯兽师向水中扔进一个大皮球,然后发出号令,让海豚去顶那个球,海豚灵活地把球顶来顶去,而且还顶得那么高,球掉下来它还会准确无误地接住,真是高手啊

更精彩的在后面呢。

几只海豚一起出场,集体表演钻圈圈。

圈圈上下左右都有,这些海豚简直就是技艺高超的杂技演员,从水中越起,钻上钻下,矫健优美

看得我眼花缭乱,忍不住为他们鼓掌,手都拍红了

驯兽师看到它们表演累了,就从桶里捞出鱼给这些海豚吃,奖励它们。

海豚表演完了,就是海狮出场了,海狮表演的是跳水。

驯兽师让海狮从高高的台上跳到水里,海狮听到驯兽师的号令就齐刷刷地跳到水里,池塘里溅起了美丽的浪花。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跳水运动员,但海狮和海豚是动物啊,它们比人还聪明,真让我赞叹。

表演十分精彩,特别是海豚出场时,水下四条黑影以惊人的速度象鱼雷一样冲了出来,来到水池中央同时腾空而起,带起一串晶莹的水珠,嘿嘿,那感觉…… 漂亮。

如训练员骑在海豚上或是海豚把训练员从水中顶起,在表演间隙看到一个训练员站在两条海豚上,他可真勇敢。

海洋馆里除了巨大的水族箱外,这里有一条海底隧道,游人可以站在自动扶梯上从蔚蓝的人工海水下穿过,通过巨大的弧型玻璃,观看水中的漂亮珊瑚和各种奇形怪状颜色艳丽的海洋生物自由自在地在自己头顶上游来游去,实在是奇异而美妙的感受。

最有趣的是那种身体扁平得象扇子拖着一条长尾巴的巨大鳐鱼,有一米多宽,游起来呼扇呼扇的,悠闲自得。

还有潜水员喂鲨鱼表演,听起来挺惊险的,不过这里的鲨鱼也不知道一天喂几次,估计撑得够呛,对潜水员手里的鱼一点反应也没有。

我发现在展厅和海底隧道里竟然都是用紫外光照明的。

还有鲸豚湾、鲨鱼馆、海底环游三项。

鲸豚湾就是虎鲸、海豚们平时生活的大水池,在墙上开了两扇大窗户,可以看见虎鲸、海豚在里面游来游去。

鲨鱼馆也是一个大水池,侧面有一扇巨大的玻璃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鲨鱼,服务小姐带着无线MIC为观众讲解各类鲨鱼的生活习性,周围的墙上还有一些展板,介绍鲨鱼的有关知识。

  参观后,我感觉这次实践活动太有意义,比总是坐在教室里面上课有收获。

看完八达岭长城的观后感200字左右

“不到长城非好汉

”今天,我也要做一会好汉。

    站在长城脚下。

平日里盼望看到长城的雄姿,而今天,长城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我们开始登长城了,长城的每一个台阶都非常不同,台阶的表面已经凹凸不平,但非常光滑。

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来过这里呀

走了一会儿,我的腿有些酸了,便站在城边休息,一向下看,我惊住了—脚下烟雾缭绕,我不知道那是烟,是云,还是雾。

这些云雾下绿绿葱葱,而那些河流,像一条条丝巾,为大地母亲装扮着。

整个场景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我想,再厉害的画家也难以画出这幅画吧

    休息片刻,我们继续向上登。

路越来越陡,可见,当时修建的时候要有多么困难呀

我有点打退堂鼓了,但是,我来一次北京,就是来做“好汉”的。

于是,我使出了吃奶的劲,继续向上登。

“加油,我是好汉

”我心里这么想的,终于登上了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

”今天,我做了一回好汉。

我的收获怎么写

人们常说:“耕耘,一分收获。

”要想收获,就必须。

记得有一位老师们说过因为你们还不懂得付出,所以收获并不多。

”听了这句话后,我真的觉得很惭愧,自我呱呱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数,而别人为我付出的则是多不胜数,例如父母为了养育我而付出,老师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们的付出都不渴望回报。

而我们呢

不但没有付出,还希望收获。

当我们看到别人受到表扬的时候,也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但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就不值得表扬。

当我们看到别人取得优异的成绩的时候,也希望得到优异的成绩,但自己却没有努力学习。

如果这种喜欢“不劳而获”的想法成了习惯,那么我们就会很自私,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很糟糕,在我们班上,自私的同学也不少见。

当发现自己的脚下有一团废纸时,谁也不愿意捡起来,只会把废纸踢到另一个同学的脚下。

而这个同学也不会捡起来,把纸团继续传来传去,这种场面就像在球场上传球一样,而跟运动员不同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要这个“球”。

就这样传来传去,直到传到了一个热心的同学的脚下时,纸团才能顺利地去到垃圾桶里。

有时纸团刚好呆在过道中间,同学们就会视若无睹。

试问:弯下腰捡起废纸团能消耗我们多少力气呢

为什么我们要吝啬这么一丁点的爱心呢

当我们做一件事时,第一时间是想什么呢

是思考做了这件事后会吃亏。

假如这件事每个人都觉得做了后会吃亏,还会有什么人做这件事呢

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付出了就不应该计较收获。

收获 学者的收获是无尽的知识,工人的收获是琳琅的商品,农民的收获是满仓的粮食。

“收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两个字了。

我和大家一样,有数不胜数的收获,但受益最大的还是那一次—— 记得那是一个爽朗的秋夜——我的生日。

妈妈说好六点准时回来陪我过生日的,我别提多高兴了,整个下午不知跑到楼下看了多少回。

可我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都九点多了,妈妈还没有回来。

我看着桌上冰凉的饭菜和早已烧尽的生日蜡烛,突然觉得妈妈似乎一点都不爱我,她可以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去照顾别人的孩子;她可以不管发高烧的我去替别人上夜班。

想想那一张张草草了事的留言条,我不禁淌下了眼泪。

为什么,为什么妈妈总对别人那么好,而对自己的女儿却那样地冷淡? 想着想着,我便趴在桌上睡着了。

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妈妈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我笑着跳着迎上前去,可就当我要拉妈妈的手时,妈妈突然消失了,我大声地喊着:“妈妈!妈妈……” 这时,一只冰凉的大手突然抚在了我的头上,我睁眼一看,原来是妈妈,是妈妈回来了!我使劲地搂住妈妈,就怕会再失去她。

看看表,已经11点多了,我觉得很委屈,便问妈妈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

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天车间里很忙,正巧妈妈的一位同事生病了,所以妈妈替她上了夜班。

” 我听后虽然没有埋怨妈妈,但内心的不快却一字不落地刻在了脸上。

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不是妈妈不疼你,你要知道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事事都只为自己着想,要多想想他人,他人有困难,我们是应该去帮助的。

你帮我,我帮你,这样的世界才能充满和平与友谊,你说对吗?”听了妈妈的话,我深深地点了点头。

虽然只是几句再朴实不过的话语,却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我心里默默地说:“妈妈

”我们渴望收获,渴望走进成功的殿堂,那么,我们就得学会去播种。

当我们立足于一幢宏伟的建筑前惊叹于它的辉煌时,我们不该忘记,这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由一块块普通的砖块堆砌而成的,也可以说,这是由一次次地播种而收获到的。

我播种,所以我收获 寒风吹落了树枝上摇曳的黄叶,让它埋进了深土。

南国的冬天,只剩下一些四季常青的树木,傲然挺立在寒风中。

噢,我愿当作那一棵在寒风中褪尽了树叶的落叶树,不像常绿树在寒冬里刻意展示自己,而是把那一份展示化作力量,等待明年春暖花开。

有人说: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这就是生活。

在收获的气氛被南下的寒风中冲淡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在与时间赛跑的日子里,生命是这么的短暂,青春是这么的充满活力。

学习的知识就像年轮,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在你的头脑里一点一滴地在刻写知识的痕迹。

在学习上收获之后,我不禁感慨:忙碌一点,再忙碌一点,这就是学习。

我感叹于时间的流逝似流水无痕,所以我加倍珍惜时间。

在明年的那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前,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片书的海洋。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在碌碌无为后而悔恨。

他说到,也做到了,这才有了一部闪烁着生命激情的不朽伟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从与时间的赛跑中,我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谛。

是的,在学习的田野上,拥有同样的阳光,充足的水源,但结果长出的果实的丰富与否,就要取决于它所得到的肥力高低。

我们在简单的生活中忙碌地学习,努力制造能量,在不断的努力中等待明年取得丰盛的收获。

我惊叹于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所以我加倍努力播下自己的一份种子,等待开花结果。

毛泽东同志说:十七八岁的青年犹如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

是的,我们就像太阳,要懂得播种光和热,才会收获一片生机勃勃。

但如果我们不懂得播种,那么大地将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而我们所获得的也仅仅是一片黑暗而已。

青春是向上的,只要在青春时懂得播种,善于播种,展现在你面前的将一片绿油油、生机盎然的丰收之野。

纵然播种是我们通往成功殿堂的一条重要道路。

我们渴望收获,渴望走进成功的殿堂,那么,我们就得学会去播种。

当我们立足于一幢宏伟的建筑前惊叹于它的辉煌时,我们不该忘记,这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由一块块普通的砖块堆砌而成的,也可以说,这是由一次次地播种而收获到的。

同样是一堆砖头,如果你去利用它,它可能会制造出世界上最华丽的建筑,相反,如果你懒于利用它,那么它最终仅是一堆无用的砖头,而你也将一事无成。

我播种,所以我收获。

我深深地懂得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所以,我握着知识的锄头在学习的田野里辛勤地劳动着,在梦境中从朦胧的状态逐渐清晰,直至将它成为现实。

也许,冬天里的树儿也在做着同样的梦。

它们在寒风的摇曳下,逐渐地褪尽了自己的叶子,让它们落叶归根。

这也是在播种一种与我们同样的希望。

它让叶儿们给它补充了养分,积蓄力量,想在明年春天展现自己的繁盛,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这是树的收获。

在春天,人们只会赞美这些重现光彩的树儿,而不会去赞美那些不懂得播种的常绿树。

丰富一点,再丰富一点,这就是收获。

我们渴望收获,所以就要辛勤一点,再辛勤一点地去播种。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形容成都的句子

成都是一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现代化城市。

销售名人的姓名和事迹

李嘉诚  李嘉诚目录  一.李嘉诚简介  二.辛酸的童年  三.意大利偷艺 赚得千万归  四.李嘉诚的爱情传奇  五.李嘉诚用人之道的关键  六.李嘉诚侃谈管理艺术  七.李嘉诚给年轻商人的98条忠告  八.李嘉诚做人经商之道  九.李嘉诚14句经典成功格言  [编辑本段]  一.李嘉诚简介  李嘉诚,男,汉族。

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五号的祖家(今属潮州市湘桥区)  星座:狮子座  生肖:龙  绰号:幼时校友叫他“李大头”  

【第1句】: 家庭情况  父亲李云经,母亲庄碧琴  弟弟李嘉昭,已故,妹妹李素华  已婚,妻子庄月明,跟李嘉诚诞下两子:长子李泽钜,已婚,妻子王富信,1996年,(李泽钜大女儿李燕宁出世,次女于2000年6月出生,2004年8月5日,李泽钜的第三个女儿出世,2006年李泽钜儿子出生,这是李嘉诚的第一个男孙。

)  李嘉诚幼子李泽楷  

【第2句】:人生经历  ⊕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

  ⊕1932年,9月进入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投靠亲戚。

年底进入香港的中学读初中。

  ⊕1943年,父亲李云经病逝。

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李嘉诚当时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

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

  ⊕1948年,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的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

[1]  ⊕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

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

  ⊕1963年,与庄月明女士结婚。

  ⊕1964年,8月长子李泽钜出生。

  ⊕1966年,10月次子李泽楷出生。

  ⊕1967年,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

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

【第6句】: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

【第22句】: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

  ⊕1986年,5月1日李嘉诚母亲逝世。

  ⊕1986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会见了李嘉诚。

  ⊕1987年,联同2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90年,1月份,夫人庄月明女士突发心脏病逝世。

  ⊕1994年,所管理的企业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第3句】:历年得奖纪录  ⊕ 1981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  ⊕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  ⊕1986年,2月6日香港《信报》排出香港十大财团,长实系四家上市公司市值达三百四十三亿港元,名列榜首  ⊕1986年,3月25日香港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法学博士  ⊕1986年,被比利时国王封为勋爵  ⊕1986年,香港大学校监、港督尤德爵士授予李嘉诚名誉法学博士称号。

  ⊕1989年,1月1日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  ⊕1989年,6月获加拿大卡加里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90年,12月15日港督卫弈信向李嘉诚颁发“商业成就奖”  ⊕1992年,4月28日北京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博士称号  ⊕1994年,被评选为1993年度香港商界“风云人物”  ⊕1994年,11月22日获《亚洲周刊》颁发的首届“企业家成就奖”  ⊕1995年,12月1日被(香港)“国际潮团联谊会”推举为大会名誉主席  ⊕1996年,第三期《资本》杂志公布香港华人富豪榜,长实系三间上市公司市值3,250亿港元,占全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

【第13句】:7%,居华人财团榜首;个人资产600亿港元,并列全港华人富豪第2名  ⊕1999年,《福布斯》(Forbes)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位列第十,是亚洲首富  ⊕1999年,4月被英国《泰晤时报》选为千禧年企业家年奖大奖  ⊕1999年,5月被英文版的《亚洲周刊》,评选为亚洲区五十位最具权力人物之一  ⊕199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①1995年-1997年出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②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  ③1985年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员  ④1979年与霍英东等人出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董事  

【第4句】:公益事业  1981年创立汕头大学,至今对大学的投资已过31亿港元(包括长江商学院)。

  1987年,他捐赠5000万港元,在跑马地等地建立3间老人院。

  1988年,捐款1200万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

并对香港肾赃基金、亚洲盲人基金、东华叁院捐资1亿港元。

  1989年,捐赠1000万港元,支持北京举办第11界亚洲运动会。

  1991年,李嘉诚向英国保守党捐赠10万英镑作竞选费用,引发英国两大政党争议。

2004年的印度洋大地震曾捐助300万美元赈灾。

  1997年,北京大学100年校庆期间,李嘉诚基金会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新图书馆的建设。

  1999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4千万港元予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将设于信德中心的持续及社区教育中心命名为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

  2002年李嘉诚海外基金建立长江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实行教授治校的商学院。

2003年11月MBA第一批学员入校,MBA学员GMAT入学成绩高居亚洲首位,现在已在北京 上海 广州等地设立学校,目前是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商学院之一,目标是用十年的时间进入世界十大商学院之列。

  2004年南亚海啸,李嘉诚透过旗下的和记黄埔及李嘉诚基金会,共捐出300万美元予受灾人士。

  2005年5月,李嘉诚向香港大学医学院捐出港币10亿元以资助医科学生及医学研究用,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称将重新命名香港大学医学院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易名,此次转名引起社会巨大争议。

  2005年10月10日基金会与和记黄埔合共捐出50万美元予巴基斯坦地震灾民。

  2005年11月,李嘉诚(加拿大)基金向加拿大多伦多圣米高医院捐出2500万元加币(当时约1亿6仟4百75万港元),兴建以他命名的医学教育大楼。

于2009年落成。

  2007年3月,李嘉诚向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捐款1亿新加坡币(逾5亿港元),创立教育及学术发展基金,设立教授席及40个硕士奖学金等。

志在培育区内公共管治人才。

这笔捐款一半由李嘉诚基金会捐出,其余则由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分别捐出四分之一。

获捐款的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布巴尼表示,新增奖学金将惠泽中国大陆、香港、印度、越南、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新加坡学生亦可受惠。

继香港大学医学院后,新加坡国大校园内一幢建筑物,将其中一幢建筑物命名为“李嘉诚大楼”。

  在新界粉岭的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亦是以他命名的。

校内不少设施的建设费用亦是由他捐赠的。

这包括学校在礼堂的冷气系统和建造校舍新翼之费用。

  2008年3月十九日,李嘉诚致函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再以李嘉诚基金会、长江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的名义捐款一亿元人民币,用于为灾区学生设立特别教育基金。

  加上此前李嘉诚教育基金捐出的三千万元人民币,李嘉诚捐款已达一亿三千万元人民币。

李嘉诚在信件中称,自四川省发生重大震灾以来,本人每日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并于灾后立即以基金名义认捐三千万元人民币(未计集团名下其他公司之捐款),冀能尽一分之力。

从过去一个星期以来报道所见,灾区同胞情况之惨重,感同身受,不禁怆然。

现再以基金会名义捐款四千万元、长江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各三千万元,合共一亿元人民币,捐款将获教育部配套,用于为区内受灾学生(包括大、中、小学)设立特别教育基金,使获得资助生活费及学费以作日后继续升学之用。

  2009年4月22日,李嘉诚旗下长江集团、和记黄埔联合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捐赠人民币1亿元人民币。

  [编辑本段]  二.辛酸的童年  李嘉诚的祖先原为中原人士,因灾荒而南迁至福建莆田。

后又因战火连绵不断而由世祖李明山带领全家迁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

从此李氏家庭同大批因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一起成了潮州各部落、各家族中的一支。

李氏家庭可以说是书香世家。

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曾经是清朝每12年选拔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一时传为佳话。

李氏祖居门前用于插贡旗的碑座,就是历史的见证。

因其家族人士治学风气甚浓,知书识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极高。

  大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只要心里一旦有了宏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

所以李嘉诚一有时间就躲在小书房里,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去考虑问题。

即使有很多书他不能看懂或似懂非懂,但他仍能凭他的天赋和聪颖努力去领悟。

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好梦,他对那些精忠报国的有识之士敬佩不已。

  然而美丽与祥和却是暂时的。

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这片宁静的土地。

整日整夜,日本的飞机对潮州地区狂轰滥炸,宁和而美丽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废墟。

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到香港。

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

他知道父亲是给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让生病的父亲能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

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

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度过这一难关。

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

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

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他每天总是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伙子了。

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当今世界很多杰出的企业家都从事过推销工作。

推销是一门十分复杂而且不容易学会的工作。

李嘉诚酷爱读书。

每天白天工作之后,晚上他还要买些旧书来自学,学完的旧书再拿到旧书店去卖,再用卖掉的钱买“新”的旧书。

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节省了很多钱。

最初,李嘉诚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心情总是十分紧张。

于是他就在出门前或者路上把要说的话想好,反复练习,从而成功地克服了紧张的心理。

渐渐地,李嘉诚发现自己不仅推销有术,而且大有潜力。

他那与生俱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适合于做推销员。

他总是能凭着直觉看出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和性格,从而定好相应的推销策略。

  李嘉诚认为,在从事推销工作的时候,必须充满自信,而且要熟悉所推销的产品,尽最大努力,设法让客户感到你的产品是廉价而且优秀的。

很快,李嘉诚成了全公司的佼佼者。

但李嘉诚从来不喜欢高谈阔论,他认为从事推销工作,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勤劳,二是创新。

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李嘉诚18岁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李嘉诚的商业头脑,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

同时,在推销过程中,也使他学会了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本段]  三.意大利偷艺 赚得千万归  1957年春天,李嘉诚揣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

  他在一间小旅社安下身,就及不可待地去寻访那家在世界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风尘仆仆来到该公司门口,但却戛然却步。

  他素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

也许应该名正言顺购买技术专利,然而,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它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方肯出手。

  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

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

李嘉诚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给李嘉诚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非法打工,不敢控告他。

  李嘉诚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双眼却恨不得把生产流程吞下去。

李嘉诚收工后,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

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而知。

假日,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

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技术工人。

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李嘉诚满载而归。

随机到达的,还有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

临行前,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多家花店,了解销售情况。

他发现绣球花最畅销,立即买下好些绣球花作样品。

  李嘉诚回到长江塑胶厂不动声色地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办公室,他宣布,长江厂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拳头产品,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

  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

按理说,物以稀为贵,卖高价在情理之中。

但是李嘉诚明察秋毫,他认为塑胶花工艺并不复杂,因此,长江厂的塑胶花一面市,其他塑胶厂势必会在极短时间内跟着模仿上市。

倒不如在人无我有、独家推出的极短的第一时间,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香港的所有塑胶花市场,一举打出长江厂的旗号,掀起新的消费热潮。

卖得快,必产得多,以销促产,比居奇为贵更符合商界的游戏规则。

这样,即使效颦者风涌,长江厂也早已站稳了脚跟,长江厂的塑胶花也深深植入了消费者心中。

  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

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

  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果不出所料,很快,香港冒出数家塑胶花专业厂。

长江厂只是先行一步,等待它的,将是与同业的公平而无情的竞争。

大家都在抢占市场,而长江厂的现有规模,无法保证长江号在同业的龙头地位。

  李嘉诚到亲友中集资招股,筹集的资金用于租赁厂房,添置设备。

他赴意大利考察塑胶花,同时对欧洲的企业结构和管理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

他深知私营企业财力单薄,发展缓慢。

他看好股份制企业,他决定分两步走。

第一步,组建合伙性的有限公司;第二步,发展到相当规模时,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有限公司。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

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

  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李嘉诚塑胶花大王的美名,不仅蜚声全港,还为世界的塑胶同行所侧目。

  [编辑本段]  四.李嘉诚的爱情传奇  李嘉诚先生已经连续多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称号。

关于他缔造商业神话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

然而,关于他感情世界的文章却极为鲜见。

为什么呢

李嘉诚不喜欢谈私人感情。

近日,笔者在陪同撰写李嘉诚传记的青年女作家丽妮采访李嘉诚时,总算对这位富豪的情感世界有了一点了解。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1928年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李嘉诚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李云经与妻子庄碧琴商议,决定带上李嘉诚、李嘉昭和李素娟三兄妹前往香港投奔妻弟庄静庵。

  李嘉诚的舅舅庄静庵,是香港钟表业的老行家。

今日有关香港钟表业的著作,莫不提及庄氏家族的中南钟表有限公司。

庄家长女叫月明,比李嘉诚小四岁,聪明伶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月明在教会办的英文书院念书。

小月明一点也不嫌弃穷表哥李嘉诚,相反还十分同情他。

  李云经发现香港是一个金钱至上的商业社会,于是告诫李嘉诚兄妹,要在香港生存下去,就要学做香港人。

而要与香港社会融为一体,第一步就是要过语言关,改掉潮汕口音,学好广州话。

从此,月明就成了李嘉诚的广州话老师。

表妹用心教,表哥认真学。

不久,李嘉诚便能用广州话与香港人交流了,月明十分高兴。

李嘉诚也发挥自己的长处,教月明学习中国古典诗词。

  这一对“金童玉女”两小无猜、互相学习的情景,是当时庄家最为动人的风景。

那一段日子,也成了李嘉诚动荡童年中最温馨的回忆。

  赤手空拳打天下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

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李云经又在这时病倒了。

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

”15岁的李嘉诚坚定地点了点头,李云经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去世了,李嘉诚自觉长大了许多,他明白,从此以后他要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了。

尽管舅舅表示要资助李家,但倔强的李嘉诚仍然决定中止学业,打工挣钱。

他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能出人头地。

舅舅表示支持他,因为舅舅自己也是十多岁就离开父母到广州打天下的。

不过,他仍然没有让李嘉诚进他的公司。

李嘉诚明白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他必须赤手空拳闯出一条路来。

  月明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

她以优异成绩从英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进入香港大学,后来又留学于日本明治大学。

她的生活之路充满阳光和鲜花。

但难得的是,她从来没有嫌弃过表哥。

而且,她与李嘉诚两小无猜的纯真感情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转变为热烈的爱情。

她一直牵挂着在香港拼搏的表哥。

李嘉诚踏上谋生路后,不管是当茶楼的堂倌、还是当钟表公司的学徒,月明对李嘉诚都是一往情深,她在精神上对李嘉诚的慰藉和支持,鼓舞着李嘉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

“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李嘉诚的雄心壮志。

月明更加欣赏表哥,并为他感到自豪。

  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再一次体会到世态炎凉。

危难之中,不变的是庄月明对表哥的一片赤诚之心。

爱情的力量,将历经磨难的李嘉诚锻造成不屈的男子汉。

  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

1957年,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

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很快就成为“塑胶花大王”。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嘉诚已经事业有成,他与庄月明的爱情也本该瓜熟蒂落,但好事多磨,若按世俗的眼光,他们并不门当户对。

月明出身富贵名门,受过高等教育,才貌双全;而李嘉诚出身寒微,只读过初中,虽然事业初成,但将来怎样还是未知数。

而庄静庵和李嘉诚母亲庄碧琴也表示反对。

  转眼到了1963年,李嘉诚已经35岁,月明也已经31岁,他们对爱情的执著和真诚终于感动了庄静庵夫妇和庄碧琴,同时李嘉诚在商业上创造的奇迹也越来越让庄静庵感到惊奇,他们终于同意两人结婚。

在一片祝福声中,李嘉诚牵着庄月明的手,幸福地踏上了红地毯。

  为了让爱妻住得舒适,李嘉诚斥资63万港元买下一幢花园洋房,这就是李嘉诚现在仍然居住的深水湾道79号3层住宅。

当时李嘉诚并不算大富豪,一下子拿出63万港元很不容易,所以有人说,这是他送给妻子的最好礼物。

  婚后,庄月明加入长江工业公司,她流利的英语和日语、谦和勤勉的作风,深得同事的尊敬。

  1964年8月和1966年11月,李泽钜和李泽楷兄弟相继出生,庄月明渐渐退居幕后,相夫教子,孝敬家婆。

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李泽钜、李泽楷兄弟均勤奋好学,先后赴美国大学深造。

  1972年11月,“长江实业”上市,这是李嘉诚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

庄月明出任执行董事,是公司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之一,李嘉诚不少石破天惊的决策,均蕴含了庄月明的智慧和心血。

但庄月明在公众面前始终保持低调,她很少露面,也不接受记者采访。

所以人们在谈论李嘉诚的“超人”业绩时,很少会提到庄月明。

其实如果李嘉诚的生命中没有庄月明,真不知他会变得怎样。

  一生只爱你一人  进入20世纪80年代,李嘉诚的事业如日中天。

庄月明别无所求,丈夫事业成功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1989年12月31日夜,李嘉诚携夫人出席在君悦酒店举行的迎新年宴会,夫妇俩容光焕发,是宴会上最“抢镜头”的一对伴侣。

不料翌日下午,庄月明却突发心脏病,于医院逝世,年仅58岁。

  当时李嘉诚也才60出头,身体硬朗,精神奕奕,又是富豪,因此不乏主动示爱的美女。

香港不少富商都以绯闻为荣,但李嘉诚始终如一块白璧。

港人都知道李嘉诚和庄月明情深似海,所以至今竟无人向他提及续弦之事。

  这些年来,李嘉诚获得了无数的名誉,这便是他的人品的最好证明。

  [编辑本段]  五.李嘉诚用人之道的关键  出身寒门的李嘉诚通过半个世纪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商界名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每当提起他的成功,李嘉诚总是坦然告知,良好的处世哲学和用人之道是他成功的前提。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在其长江实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一个企业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管理和专业人才,而他当时的企业所面临的人才困境较为严重。

李嘉诚克服重重阻力,劝退了一批创业之初,帮助他一起打江山的“难兄难弟”,果断起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员,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他制定了若干用人措施,诸如开办夜校培训在职工人,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出国深造,而他自己也专门请了家庭教师学习知识、自学英语。

  在李嘉诚新组建的高层领导班子里,既具有杰出金融头脑和非凡分析本领的财务专家,也有经营房地产的“老手”,既有生气勃勃、年轻有为的香港人,也有作风严谨善于谋断的西方人。

可以这么说,李嘉诚今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和他回避了东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分不开的。

他起用的那些洋专家,在集团内部管理上把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带入长江集团,使之在经济的、科学的、高效益的条件下运作;而对外,李嘉诚不但把西方人作为收购的主要对象,而且让西方人作为进军西方市场的主导。

怎么写动物园观后感

动物园观后感

【1】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舅舅他们那里玩,他们在广州。

到广州的第二天,舅妈说带我们去动物园玩,我们赶紧跑到公交车站等公交车,过了一会公交车就来了我们赶紧上车。

过了几十分钟我们就到了动物园我们赶紧买了三张票,然后我们就进去了。

进去了然后就下起大雨,我们就在亭子里等雨停了,终于雨停了。

我们走一会就看见了许多动物比如熊猫、环尾狐猴等等。

动物园观后感

【2】“起床了!”在奶奶的催促声中,我一骨碌地爬起来,看看天空,笼着一层薄雾。

我欢呼起来,知道这肯定是个好天气。

今天是小堂妹的“破壳日”,所以爸爸决定带着大家去广州给小堂妹庆生。

刷牙洗脸,穿衣服,吃早饭,我做每一件事都是开开心心的,因为今天我可以去我梦寐以求的广州长隆动物园玩了。

在车上,因为还要很长时间才能到,所以我美美的睡了一个“回笼觉”。

到了门口,爸爸去买票了,但因为我的那么一丁点多长出来的身高,爸爸得多买一张全票了。

好了,不愉快的事全抛在脑后,开开心心的去玩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开着车进入了澳洲丛林,有一只鸸鹋看见了我弟弟手中的一块小小的饼干,瞬间转换成吃货模式,盯着那块饼干挡道,直到妈妈把饼干喂给了它,它才肯“放行”。

除了澳洲森林,我们还穿越了美洲森林、中亚荒漠、南亚雨林、东非草原、南非高原等,看见了许多有趣的动物,还看见了传说中的神宠——“草泥马”。

中午,吃了饭后,我们继续走进动物园。

我一进门口,就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侏罗纪森林。

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机器人带领我们走进“时空隧道”,来到了侏罗纪森林。

时不时喷发白雾,让我们感觉身于秘境;恐龙百出,我们像是真的来到了侏罗纪时代。

刚出了侏罗纪森林,我们又走进了雨林仙踪,看到了许多鹦鹉,我还拿了一杯瓜子,喂鹦鹉了呢!爪子在我手上轻轻挠着,痒痒的,可好玩了!接下来,我们又进入了金蛇秘境。

里面冷冷的,使人背后发凉。

我们走进了地下隧道,360度的观察蛇,在玻璃那的时候,蛇突然对我发起了进攻,要不是那层玻璃保护着,我的小命可就玩完了。

里面还有稀罕的金蛇,我还摸了摸,真是好滑好滑哦!我们还在大象表演场看了演出。

可能是太紧张了吧,象妈妈一上来就拉了一泡尿,那可真像瀑布啊!后面还有一只名叫婷婷的小母象,她用她的长鼻子拿起毛笔写了一个字“龙”,真像我们人写的啊!工作人员在那拍卖这幅字,最后一个小哥哥用200元拍下了这幅稀有的字,我真后悔不拍呀。

我们还看了很多动物,如:国宝熊猫、羽毛鲜艳的孔雀、可爱的考拉、雄伟的狮子等等。

今天我们玩得很开心,如果下次还来,我一定要拍下那幅大象婷婷写的字。

动物园观后感

【3】昨天12点多才到动物园,所以时间有点紧迫,还因为之前没做好功课有些动物和节目都没看到,有点遗憾呢!写这日志主要想写关于自驾游项目的一点看法,昨天坐动物园里准备的小火车观看动物,不时见到一些自驾游的车子。

说真的那感觉不太好,除了带来一些噪音奥尔还遮挡我们坐在火车里观看动物的视线外,最不好还是会为可爱的动物们留下的废气,还有就是园里特意为动物们营造的绿化环境,外来的车子让我感觉好像在城里,有点郁闷。

自驾游可能可以给某些朋友带来特殊的体验,也可以给摄影爱好的朋友们更方便摄影。

只是我真的觉得这样的环境不太利于动物们的健康成长。

我并不是指责自驾游的朋友们,毕竟这是园里吸引游客的而开放的。

唉,希望以后园里会为这些可爱的动物们出台一些新措施改善改善吧!

蓝天白云心情说说

颐和园真无愧于世界上的“物质与文化双遗产”美名

抚今追昔,至今仍能留在我心中的。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天时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阳光将所有的光芒,一丝不落的透过大气层,撒在金秋的古都-北京.在阳光的照射下,刚刚修复一新的颐和园佛香阁显得更加金壁辉黄,庄严肃穆

站在昆明湖的东岸向西望去,俨然就是西湖的苏堤,六桥影影绰绰的出没在随风舞动的柳枝之中.后面是玉泉山的宝塔和香山,一片青黛之色.有的深,有的浅,有的浓,有的淡,似是一幅泼墨山水画,浓重而不失淡雅,远远望去叫人心旷神怡,几致物我两忘.妄想着超凡脱俗云顶升仙

进入新建宫门的第一眼,就是卧在岸边的铜牛.关于铜牛,有人说从上古大禹治水之时,凡治水患成功的地方,都要立铁牛以记之.从牛背上的"金牛铭"中,也可看到乾隆帝的记述.而且古代但凡有津渡之处,必有牛为镇物.例如山西陕西交界处的蒲口渡,旧曾在河的两岸分别出土过两对唐代铁牛.但此说不通之处在于:大禹时期连青铜还上未大量开采冶炼,如何就有了铁牛了呢

可见此为杜撰了

但更可笑的是我们的乾隆帝竟也被蒙骗了,其附庸风雅的程度也可见一斑啦

但铜牛可预知水患的用途确是不假.通过昆明湖而进入城中的水大都在北京城的西北方,而北京的地形就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昆明湖的水,一旦达到铜牛的高度,北京的防汛工作就要进入警戒状态了

一九OO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英国军队得知颐和园有头金牛,于是派人到园中来取,谁知用刺刀一砍才知道是铜做的,于是败兴而回.其实在中国,金与铜在古代都被称为金.几个英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再加上汉奸又是个二百五,所以,铜牛才能保存至今,设想如果英国兵不用刺刀砍而是直接运走,那我们今天就看不到原物了

铜牛以北,是现金保存最大的观景亭-廓如亭也叫八方亭.它除了大以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内部上方四周有八块匾额,上面是汉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段落,现在除了用望远镜,大概是无法看清上面的东西了

这也许就是皇家园林的气魄吧

十七孔桥是连接廓如亭和南湖岛的一条玉带.是仿照芦沟桥而建造的,但又与之不同.人都说芦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但十七孔桥的狮子却是可以数清的.我没数过,但数过的人告诉我有五百多只.(其实是544只,来之前我做过功课的) 没上南湖岛,就沿着东岸向北走去.一路上,秋风怒号之声令人惊心动魄,想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诗句。

所以没有时间欣赏经过的文昌阁(里面贡的是文昌帝君)和知春亭,因为丝毫感觉不到春的温暖,只有风卷着浪拍打在岸边的石壁上,然后再裂开变成无数个小浪花飞溅出去,不禁使人想起苏轼的名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一路被风吹的七零八落这才到达一处可以避风观景的地方“玉澜堂”。

说起“玉澜堂”我一开始以为是慈禧太后的园居之所,因为电影“火烧圆明园”里,慈禧的小名就叫玉兰呐

没想到是光绪皇帝这个倒霉蛋住的地方。

院内除了正房还有的看之外,两侧的厢房里,都用砖墙砌着,到后院的墙也是清代灭亡后,为了大众参观方便,才被拆掉的。

戊戌变法失败后,除了中南海的瀛台,就是这里软禁过光绪皇帝了。

“宜芸馆”是皇后居住的地方,隆裕太后和珍妃,谨妃都在此居住过。

一进门,两边的墙上均有石刻,都是乾隆帝的御笔亲题。

我也好书法,看过一些乾隆的字,他的笔法应该是学王羲之,赵孟艴的,端庄清秀,匀称适中,但拍卖市场的价位并不高。

因为他太爱写字了,以至于传世的书做很多,一多了自然就不值什么了。

他的祖父康熙帝的字虽不及他,但是少,少自然就值钱了

穿过“宜芸馆”,往左手边一拐,就直接到达“乐寿堂”了,这里曾是慈禧太后园居的地方。

院中有一块颐和园有名的“青芝岫”又叫“败家石”。

据说是乾隆从半路上捡回来的,明代一位叫米万钟的大臣遗弃的石头。

听说当时此石进入院中,由于个头太大,将本已建好的“水木自亲”门又拆了,这才进来。

弄的乾隆的母亲-钮钴碌氏很不高兴,让乾隆给扔了。

但是费了那么大劲运进来的东西再扔了,太为难乾隆了。

于是他向身边的刘庸递了个眼色,刘庸会意,便说此石酷似灵芝,明代的米万钟因不配拥有此石,致使败家。

如今此石已到园中,说明它确实是为太后而来。

乾隆也在一旁随声附和,亲自为它起名“青芝岫”,并写了几首御制诗来为它正名,现在还留在上面。

“乐寿堂”前,两边各排列着铜制的“梅花鹿”,“仙鹤”和“玉壶春瓶”。

听一旁的导游讲,这叫“六合太平”,鹿的谐音是六,鹤的谐音是合,瓶子自然是太平了。

还有什么“玉堂富贵”;“探海灯杆”和电话所什么的。

出了“乐寿堂”是一间过院,正对着的是“邀月门”,进了“邀月门”就到了举世闻名的“长廊”。

在来游览之前做准备的时候了解到:“长廊”有七百多米,二百余间。

其上有四座亭子分布其间,它们是“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和“清遥亭”。

沿着“长廊”一路走来,左边是一望无际,浩浩荡荡的昆明湖,右边是树木掩映,神秘莫测的万寿山。

这时才体会到什么是“仁者乐山,智着乐水,乐山者静,乐水者动”的含义了

四个亭子的中间,是个小广场。

广场的南边有一个三间四柱的牌坊,两面都有匾额。

北面是“云辉玉宇”,南面是“星拱瑶枢”。

广场的北面是一座门厅,上面有“排云门”三个大字,从这里进去,就可到达“排云殿”和“佛香阁”景区了。

我没有进去,而是沿“长廊”继续往前走。

当我走到尽头时,一座白色的大石船,赫然出现在我眼前

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应该叫“清晏舫”,是一个融汇中西的特色的石舫。

整个船体是中式的,而顶部的装饰和船桨叶的模式是来源于西方。

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到了唐代,魏征引用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里的“夫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之句,来劝谏唐太宗李世民,要以民为本。

而今的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概也是由此而来吧

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向前发展。

而乾隆却将其形而下的建成一座石舫,好象大清的江山坚如磐石,无覆舟之忧,岂不愚蠢可笑。

看来也是“盛名之下,难符其实”呀

到了石舫,也就意味着“长廊”的终结,如同大清的江山一般,虽曾盛极一时,但经过两百余年的专制统治,终归是要走到尽头的。

一过石舫,就要开始攀登万寿山了。

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只要到达“画中游”,你就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身心也为之一振。

南胡岛,十七孔桥和西堤杨柳,都仿佛在被秋日的阳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粘贴着,只有穿梭的游人,如同一个个小黑点,在上面不停的游移。

再望得远些,就能看见中央电视塔,中关村的楼群和香山的“香炉峰”等地标建筑。

此时不需要任何讲解,只须用心体会这美丽的风景,大概就能明白,什么才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观吧

太阳已渐渐西垂,正在把它最灿烂的一面展现出来。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触发了我的灵感。

其实,夕阳的美丽不也正是在此时才能令人感慨吗

李商隐只不过是太悲观了,如果他能乐观的面对人生,就像“五柳先生”一样,那一定是“山气日佳夕,飞鸟相与还”才对呀

拾级而上,到达万寿山的最顶峰“智慧海”。

智慧海语出佛教的《无量寿经》中的“如来智慧海,深府无崖底”一句。

其实,最大的智慧都来自与最朴素的生活,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争”。

而今,太需要一位古圣先贤出世来治理一下我们现在的浮华社会了

子曰:“五百年待有才人出”,现在多少个五百年都过去啦

唉,斯人已去,来者之可追哉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山路也渐渐地昏黑了。

沿着山路走下来,就到了有颐和园的“园中园”之称的“谐趣园”。

“一亭一迳,足谐其趣”就是这儿的来历。

其实是仿照苏州无锡的“寄畅园”而建造的。

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知鱼桥”,由于建园的需要,而建造的一座小石桥,也被乾隆附庸了一把。

战国时,庄子和惠施关于鱼的论战,也被搬到了这里,而且还真养了鱼

其实,那只不过是一个哲学命题,是形而上的一种精神领域的答辩

只有像乾隆这样的人才会真的建一座桥来昭示他的功绩,这从他的儿子嘉庆为他立的“十全老人碑”就能看出

据说他一生作的诗有一万多首,是《全唐诗》所有诗人所作诗篇的总合,但是没有一首诗像《全唐诗》那样广为流传这也就不难弄清:六下江南;扩建圆明园和编纂《四库全书》了

出“谐趣园”时天已经快要黑了,我沿着路标的指引来到了东宫门。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

几个打着旗子的导游正在“仁寿殿”前铜龙凤那儿,讲着什么“龙在下,凤在上”之类的话。

但是最能引我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摆放在院子中央的;一只大大的;青铜制成的麒麟

它是原“长春园”二宫门前一对青铜麒麟中的一只,另一只在火烧圆明园时,被英法联军掠走,不知去向,于是就将这一只移放到这里。

在颐和园东宫门的庭院里,有许多是圆明园里的遗物,因园子被毁而迁到这里。

所以我认为,颐和园的东宫门也相当于圆明园的翻版。

毕竟,这座园林也是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大肆劫夺和破坏过的呀

走出园门时,看着门前的一对青铜狮子,威严中带有几分无奈。

再看看正门上的“颐和园”三字匾额,又回想了一下今天的游园过程,记起了溥杰的一首诗: 一园竹树绕泉石,四季冬春夏复秋。

防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

岚光迭翠微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

合壁大圆横玉带,斜阳无语卧“铜牛”。

“颐和园”三个字,是不是光绪的手笔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已经成为历史上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今天的游览,只不过是颐和园的一小部分,而“她”还有更多的故事想对我们诉说

“她”无愧于“世界的遗产”;“人类的遗产”。

参观颐和园的感受(200字左右)

颐和园里有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西堤、玉带桥……秀丽的景色让所有去过的人都陶醉在那儿。

最美丽的要数西堤了

那里是模仿苏堤建造的。

西堤一边是一片荷花池,池上有一大片绿荷叶,荷叶上点缀着粉色的荷花。

池水已经被荷叶覆盖了,荷花池成了绿色、粉色的海洋。

微风吹过,亭亭玉立的荷花就像一群在水上表演的小演员。

我觉得风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连自己都融合在这绿色的荷叶里。

站在湖边深吸一口气,可以感受到那幽香的空气已扩散都全身。

顺着西堤往前走去,你可以从垂柳的缝隙中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跨着著名的十七孔桥。

那十七个孔有大有小,所有的孔都是拱形的,就像一串大大小小的彩虹。

顺着十七孔桥继续往旁边看,就能看到一个像山峰一样的桥,那就是玉带桥。

玉带桥很短,只有几十米,但是又宽又陡,非常干净,经历的几百年的岁月仍然像刚刚建好一样。

颐和园还有好多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如果没去游玩一下真是一大遗憾啊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