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句子中数词在表达

05-16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二、【第1句】:邮局是主语,“在银行”这个介宾短语是在整个句子中做地点状语,“银行”就是这个介宾短语中的宾语了.【第2句】:房子是主语.【第3句】:"今年"是时间名词,在句中做时间状语,"春节"也是一样的.【第4句】:“今天"跟上句中的"今年"是一样的,时间名词做时间状语,"交通事故"是宾语.【第5句】:“明天”是“明天星期六”这一小句的主语,“星期六”是表语,这句暗含着系动词“是”.“世纪公园”是做“去”这个动词的宾语.三、我觉得应该不是语法错误,你再看下书上对“互逆关系”是怎么界定的.四、恩,我觉得你说的对,因为“七八遍”“三四遍”都没有歧义,不会让人理解为“78遍”或“34遍”,但是“九、十遍”跟“九十遍”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义了.之所以例句“这课生词我写了九、十遍.”意义上说得通,一是因为书写,人们看到了顿号的存在,可以消除歧义;而是因为人们在表达的时候可以通过停顿来消除歧义.至于问题一,我也不好回答.上面的,是我的看法,大家可以交流.。

【第2句】: 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_议论_)

(2)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__描写_)

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五种:【第1句】:记叙;【第2句】:说明 ;【第3句】:议论;【第4句】:描写 ;【第5句】:抒情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第3句】: 《兰亭集序》中,课后习题原题

《兰亭集序》练习【第1句】: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交往)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第2句】: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若合一契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其致一也 D.吏呼一何怒 【第3句】: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 其致一也 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 【第4句】: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第5句】: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第6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并注意其用法。

暮春之初: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或取诸怀抱: 【第7句】: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癸( )丑 禊( )事 流觞( ) 会稽( ) 【第8句】: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A.崇山峻岭茂林修竹B清流急湍天朗气晴C.游目骋怀畅叙幽情D.放浪形骸情随事迁 【第9句】: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映带:映照围绕,指景物互相衬托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互结交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丝竹:绢丝和修竹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1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议)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完毕) C.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者,也许)D.向之所欣(从前) 【第11句】: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是使动用法的一项基() A.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B.未尝不临文嗟悼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引以为流觞曲水 【第12句】: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修茂林 修竹 修禊事也 况修短随化 所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第13句】: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句子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此地/有/崇山峻岭C.曾不知/老之将至D.足以/极视听之娱 【第14句】: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第15句】:下列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A.(我)不能不对着文章叹息感伤,(却)不能理解这是什么缘故。

B.(我)未尝不面对文章叹息感伤,(可是)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C.(我)曾经边写文章边叹息感伤,(可是)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D.(我)曾经对着文章叹息感伤,(可是却)无法表达出来。 【第16句】: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有的是人称代词,有的不是。

各句分别属于A、B、C、D中的哪一种?请回答 A.两个都是人称代词 B.两个都不是人称代词 C.前一个是人称代词,后一个不是 D.后一个是人称代词,前一个不是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以结盟好() 予我千金,吾生若()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第17句】: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从所列4个词中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A.吹B.掠C.袭D.拂 ②A.落B 圆C.明D.上 ③A.傍B依C.横D.到 ④A.声B.有C.几D.一 【第18句】: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第19句】: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杯,其致一也”。 【第20句】: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 ;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 ;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 。

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参考答案:【第1句】:D 【第2句】:A 【第3句】:A 【第4句】:D 【第5句】:C【第6句】:指春季最后一月。

副词,皆。以此来。

泛指乐器,这里指音乐。“所以”,因此;“致”,达到,此指达到的效果。

尽,尽情享受。兼词,相当于“之于”。

7略 【第8句】: B 【第9句】: C 【第10句】: D 【第11句】: D【第12句】:长;举行;长//用以;……的原因 【第13句】:A 【第14句】:B 【第15句】:B 【第16句】:B、D、D、C 【第17句】:①D②A③C④D 【第18句】:〔解析〕“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第19句】:〔解析〕“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第20句】:“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俯查。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