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为特级教师感言

05-16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教师生涯就像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辉煌的梦想,一首抒情的歌。

小编收集了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欢迎阅读。

  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一】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现在,我的角色是一名站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的老师。

我一直坚信着我能扮演好我现有的角色,并为之而努力。

还记得在新教师培训会的时候,我深深的记住了一句话:“我们要做到有希望,不抱怨!”作为一个新老师,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很好的管理模式,只有太多的东西要我去学习、研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有着良好的心态和对工作满满的热情与激情。

  不知不觉中,教书的日子已过了一个月,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做到了不抱怨,同时深深体验到学生们给我的感受与感动,同事们给我的帮助与宝贵经验。

这些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我从一开始就用心的记录下来,待到以后慢慢仔细体会、回味。

我写不出多么华丽的篇章,只有简单而朴实的语言来写下我的随笔感悟。

  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二】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固守在自己划下的圆圈内,图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站在这个心理的舒适区,自我满足。

而《让我们拥有从容智慧的教学生涯》一书则帮我打破了这个圆圈,引领我去发现圆圈之外更美的世界。

  “教育要有一点浪漫的气息,每天读浪漫的小说,学生除了考试,应该还有一些浪漫的事。

”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在书中如是写道。

  “浪漫”一个多么美

求一篇“以学校为家,与学校共成长”的演讲稿

各位领导位老师: 大家好! 看着新老师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我心潮澎心中无限感慨:真是青春无价春万岁!听着郑捷老师的报告,再一次为之震撼和感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今天,平凡的我站在这个不平凡的讲台上,讲述最平凡不过的故事,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该从哪里说起呢

从小就觉得老师是一个诗意的职业,或许是妈妈不知不觉的胎教,于是三保小学(台江实小)的老师们就常常见到一位瘦弱的小丫,咿咿呀呀,挥舞着教鞭,有模有样地学当老师;或许是命运使然,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福州教坛便多了一位为语文而生、而来的平凡的教师,为了梦想快乐地前行。

虽然有过疲惫,即便偶觉烦恼,但在孩子们花朵般的笑脸中,我甘愿“花落为泥碾作尘”,用勤奋体验人生澎湃的激情,以用心聆听教学动听的旋律,用快乐捕捉成长美丽的瞬间,用爱心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

无论灿烂,还是阴霾,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我快乐并幸福着。

总而言之,我快乐并幸福的源泉是八个字:勤奋、快乐、用心、爱心! 一、勤奋是成长的基石 作家峻青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

”在同事眼里,我是省优秀教师、福州市劳模、市双“十佳教师”,特别是最近还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并主持以我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在学员眼中,我是一个得过全国、省市教学比赛一等奖的教坛“明星”、年轻导师;在学生们看来,我是在课堂里,与他们同悲同喜的可爱的老师。

可在我自己的眼中,我不过是一只刚刚学会飞翔的“笨笨鸟”,成功的背后最大的秘密武器、最大的法宝和秘诀还是那最普通的两个字:勤奋。

20年前,我走出师范学校分配在群众路小学,像在座各位新教师一样,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满怀理想,充满希望,特别羡慕那些名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恨不得一下子能像他们一样,自信潇洒,挥洒自如,从容自得。

可第一节课就遇到了拦路虎,最简单的“a\\\/o\\\/e” 怎样教得有趣

怎样让学生牢固掌握

我把在学校里学的十八般武艺都搬了出来,可孩子们就是不领情,朝我哒哒哒开枪的有,哭着跳出窗外找妈妈的有,给我这个师范学校的“高材生”当头一棒、让我束手无策,很是窘迫。

挫败感相当严重,但成为好老师的愿望更为强烈。

不久后,学校领导就让我在学校开一节公开课,我清楚地记得,这节公开课是《皮球浮起来了》,相比以后我所开的50多节公开课,它太微不足道了,听课人数:全校语文老师加校长只有六个人(群小两年,6个班15位老师),但即使如此,我也丝毫不敢怠慢,因为它是我在教学中成长的第一步。

我的妈妈是台江区的一名教师,我让妈妈带着我找到台江区教学水平最高的老师请教,认真记录下老师讲的每一个字,我带上面包在省图一坐就是一整天,仔细查找有关的资料。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我甚至联系我的同学,请她们带我到市里各名校,悄悄地站在优秀教师的班外“偷艺”。

对我的做法在座的各位肯定不能理解,“就6个人听课

不至于吧!”是啊,连我的妈妈都不理解:“上这么一节课怎么这么难

”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我自小就坚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

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队,第一堂训练课是托球,我怎么都托不好,夜深人静,家家户户熄灯、睡觉,只有我一个人在院子里练球,不时还传出“笃、笃”托球的声音。

3下不行,5下不行,妈妈睡了一觉起来叫我快睡,我说一定要托到10下,妈妈劝不下我,只我去睡了。

第二天测验的时候,一个个伙伴,前赴后继,托个三下五下便纷纷败下阵来,我却意想不到地托了106下,得了绝对的第一。

当时既高兴又害羞,高兴嘛谁得第一不高兴,害羞呢同学的掌声实在太热烈,老师的表扬太夸张。

正是自小培养的勤奋精神,使我6人公开课获得成功。

1997年我作为学校十个选手之一要参加省市小学、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其实这次参赛非常为难,毕业十多年了,好久没有练习,“功力”已经严重退化,更重要的是小孩刚刚出生没几个月,我找杨玲副校长软磨硬缠,想说服她不要我参赛,甚至说,我这肉包子身材参赛肯定没戏,雷厉风行的杨校长说一不二:肉包子身材怎么了,还能引人食欲呢,别说了,非参赛不可!我看实在推托不掉,没辙了,那就练吧!我这人的脾气就是要么不做,做了就全力以赴,全心以对!每天集体训练一小时后,我又独自一人留在教室练简笔画,很快宽宽的黑板上满是密密麻麻的简笔画,无法落笔时擦掉重新再来。

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每晚必须练十张毛笔字、钢笔字,看两本语音及演讲材料,完不成任务决不睡觉,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书掉在地上惊醒了我,捡起来又接着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在市直属校比赛中拿了全能第一,在全市五区八县又得第一、在全省比赛中还是第一时,许多人连连惊叹,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在这强手如林的比赛中,只要有一点微小失误都不可能取得这样出色的成绩啊。

好好佩服你哟,怎么得第一,我也故意回答,我也好好佩服自己哟,一不小心就得了第一。

其实在这次过程中,我从未考虑过得第一,心里想的只是不愿给学校丢脸、给集体抹黑。

我知道这第一不是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可我经常却能得到这些“馅饼”,为什么

不是因为我长得高,手足够长,不是姚明嘛。

我想说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不付出肯定得不到回报。

我用自己的勤奋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为自己的成长搭了桥、铺了路,也让我在福州年青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得到认可。

其实在这一年里,我的公开课《海底世界》参加校、市比赛均获奖,并作为惟一一节课选送到省里比赛,得了第一后参加全国比赛,在40多节课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然,而这一等奖只有两名。

每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往往都有关键的几步,我也并不例外。

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特色,都有出彩的地方,当回首过去,或许会觉得有些稚嫩,但这种稚嫩正是成长的基础,是每一个阶段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勤奋则是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

勤奋不仅是某个阶段,某件事情上的努力,而是要紧紧抓住每一次机会,我相信,只要你用朴实的勤奋和无言的沉默宣战功利和浮躁,用无怨无悔,始终如一的坚持涂绘教育的真实和真实的教育,你就能够及时登上新的台阶,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提升。

二、用心是成长的阶梯 狄更斯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选择工作,但对工作的态度,我们却有权利有责任去认真选择。

”我天生喜欢当老师,但不是说每个人走上教师的岗位都能如此,即使热爱又怎样呢

同样也会面对艰难与挫折,枯燥与倦怠。

我是幸运的,指点我的师傅都是在省内外赫赫有名的特级教师、教育专家,林学舜、余文森、宁志芳、赵矜明、王光中等,而在他们身上我感受最强烈的是他们的执着和用心。

志芳、赵矜明老师虽已年过古稀,可依然热情高涨地参加听课等各种研讨活动。

林学舜师傅最爱从生活中汲取教学灵感。

跳完舞回来,他会突然问我,发现了吗,语文教学就像跳舞,有旋律、有节奏、有亮相、有高潮、有合作……宁在这些名师的潜移默化中,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信念,教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2003年,我随翁桂香副局长带队的福州市教育教学代表团赴新疆讲学,去之前本没有公开课任务,可到了米泉市,当地领导强烈要求我为全市语文教师上一节公开课,盛情难却之下,却是巨大的压力,因为这不是代表个人,而是要向我们对口支援城市的老师们展现福州教师的风采。

没有时间准备,我就在听课现场快速构思,临时制作教具,即兴展示一节认识人体器官的识字课。

课前,为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孩子们的拘谨,我设计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游戏“坚决不执行命令”,比如我说耳朵,学生必需用手指其它器官,这是我带学生在川石岛军训时看到的游戏在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为了检查孩子们生字自学情况,我设计了从福州-新疆-福州的铁路线,让孩子们在两个友好城市之间神游,在游览中、快乐中检查生字。

大家都知道李咏主持的《幸运52》吧,我就借用他节目中的“黄金搭档”,将“你说我猜”搬进课堂,让孩子们在开心的快乐互动中巩固词语。

接着,我还制作了“超级变变变”魔术生字卡,帮助学生找到识字规律,而这是借鉴了中央台《广而告之》节目中介绍的扫盲英雄的创意。

最后,我让孩子将所有所学之词,都编入歌曲《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中,当在师生的欢唱欢跳中结束这节课时,所有听课的500多名教师全体起立,给予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这些灵感是平时用心积累巧妙、运用的结果,很多人问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灵感

在我的眼里,生活中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事物比比皆是,都是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的。

我不断地在生活中学习,不断地吸收生活素材,产生无穷无尽的灵感和创意,为此专门开设了教学讲座《运用生活资源,进行教学创作》。

是啊!用心是美丽的,当你沉迷于教学的艺术境界,醉心于领悟教学的真谛,品味亲历过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你会体验自己人生历程中每个光辉的瞬间。

用心是长远的,我永远牢记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永远都坚信:态度决定一切。

这些年来,不论是公开课还是每一节的日常教学,不论是国讲话还是在省内外开讲座,还是批改一本最简单的生字书写本写作业,我都秉持自己用心的倔劲,才会有一次次国家级省市比赛一等奖的佳绩,才会有五年多时间应邀前往新疆、西藏、广东、山东、浙江以及省市各地开设的上百场讲座和公开课,才会指导教师50多节公开课在国家省市教学比赛中获奖。

在我看来,即使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要用心去撞,撞出精彩,撞出大音希声的效果来。

快乐是成长的催化剂 我和青年教师座谈的时候,她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林老师,你工作这么紧张、这么繁忙、压力这么大,为什么还这么年轻

我青春的秘密最是宽广的胸怀,快乐的心态。

一般而言,成功就意味着快乐,就像一个登山者,登临绝顶时那种“一览众山小”豪情和满足。

但过程却是痛苦的,需要春蚕破茧,凤凰涅磐般的艰辛。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热爱教学,热爱教师这个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这并不是说我成长的道路就是一帆风顺,洒满欢声笑语。

1992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六个年头,我就成为“市首届十佳青年教师”的候选人,事迹被登在《福州晚报》上。

这个荣誉在当时份量是很重的,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市教委却接到了一封颠倒黑白的告状信,为学习困难的学生义务补习,却被说成有偿补课,甚至还有不堪入耳的诽谤,一时间,委屈甚至愤懑充满心头,为什么自己的敬业会成为“罪状”,为什么与人为善却成了攻击的把柄。

在教学中同样也受过不少挫折,最难忘的是参加工作后经常开课,每次开课前,也不知熬了多少夜,可精心准备的一次次试教,经常还是被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

我心里真的委屈啊,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我想过放弃,再也不开公开课了。

2000年我已经是群众路小学的校长助理,工作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可就在这时,一纸调令却要让我离开工作十六年的学校,到一个陌生的学校任职。

这些只是我成长经历中几段插曲,形形色色的困难又何止这些。

老师们,人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或许你们一踏上岗位,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其实困难也有两面性,多想想你克服困难后得到的收获和提升,多想想困难过后灿烂的心情,“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路走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困难、挫折是一份磨炼,珍惜经历、丰富人生色彩、促进人生成长。

告状算什么,我更加努力,接连获得省优秀教师、市劳模、市首届“十佳教师”等荣誉,以至于群小的老师们在我离开学校时感慨地说,林莘没有背景,没有后台,她是依靠自己的实力获得她应有的荣誉和成就;试教上砸了也没什么,我从头再来,更加精益求精,我也这样在一次次摔打中不断成长。

老师们,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既然要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难,那就退而求其次,喜欢自己所做的事,快乐工作。

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每天多一点快乐,笑对人生路应该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二十年了,面对繁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我用微笑面对,从毕业到现在,我始终都是忙碌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闲。

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现在我在校外开办讲座、指导教师基本上都是利用节假日、周末、晚上等业余时间,经常是拎着行李开讲座,为了不耽误接下来的工作,讲座一结束,来不及寒喧,来不及吃饭,为的就是赶上末班车连夜返回。

甚至参加省中小学校长骨干班到北京考察,也顾不得游览,连夜乘最晚的航班回来,正好碰上飞机晚点,在机场等待的三个多钟头中,我还趴在行李箱上准备第二天的讲座,凌晨2点多才到家,8点多就充满活力地出现在福清进修校开始一天的讲座。

比如有一年5月14到5月18日五天时间内,之前我带队前往闽东开展教学交流,回来后,还没来得及休整立即投入紧张繁忙的各项工作,作为校长助理、分管领导要迎接市“班班有歌声、有美展”的检查,当时临近六一儿童节,审查节目、布置会场、准备奖品等大量的工作需要筹备、安排,让大家紧张得不得了的市督导评估就要来到;作为校工会主席、办公室副主任我组织学校教师与市教委干部的篮球友谊赛,组织教师子女亲子活动,计算全校教师超工作量补贴;作为市骨干班、高级教师培训班导师要前往仓山听课、评课、指导,到市骨干班和市级小高在职培训班上三个半天的公共课;作为一个班级的语文老师,我还要开家长会,还有十二节语文课,参加校高级教师观摩课比赛;为了充实自己,晚上还要参加函授学习。

像这样的工作日程是经常性的,很多人看了都觉得累、听了都觉得可怕,自己想想都觉得喘不过气来。

所以有些外校的同行常说真想“跟踪”我一天,看那么多的工作是如何安排的。

按理说这是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累人累心,但奇怪的是我却不觉得累,这或许是一种成就感,或许是一种充实感,更是面对繁忙事务井井有条,诸多困难迎刃而解的喜悦。

现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戏称我是“充电器”,因为几天看不到我就好像提不起劲似的,有的人甚至说不只是“充电器”简直是一座发电站,只要有林莘在,我们就有了欢声笑语,浑身就充满了干劲。

我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我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女。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生活充满了绚丽的色彩。

紧张的工作之余,我向省电台主任播音员王玮老师学习播音,还抽出时间参加了市朗诵协会,参加省芳草艺术团学习话剧表演,向省艺校的老师学习声乐,到舞韵艺校练习芭蕾;不仅自己喜欢主持、演讲,还让八位学生受我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省少儿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我没有体育细胞,但却特别关注体育,对体育比赛规则和体育明星也能说上几句。

我和你们一样,世界杯、奥运会我会熬夜观战;也沉迷时尚杂志、爱逛街买漂亮服饰,喜欢在咖啡吧和闺中密友聊到深夜,卡拉ok、手工十字绣等都是我的拿手绝活。

紧张的工作一点都不影响我快乐的人生,我多方汲取生活的营养,接受艺术的熏陶,性情的陶冶,品行的修炼,其结果便是课堂上信手拈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化为涓涓细水,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教学中,随心扮演课文里的人物,亦歌亦舞,亦幻亦真。

事业与生活交织成和谐的交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给我的工作增添靓丽的色彩。

老师们,你们可能都知道爱因斯坦解释相对论的故事,只有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才能使我无论身体多么劳累都觉得快乐。

当你以快乐的心态去从事你热爱的事业时,离成功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四、爱心是成长源动力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颗心感动着另一颗心的事业。

爱自己的孩子的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个教师就是要作这样一个不平凡的神。

我心地善良,爱学生,不忍心伤害任何学生,特别是爱一些长相、智力、人格有缺陷的孩子,我更多了份同情之心、怜悯之心、包容之心。

我爱唱宋祖英的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而我更喜欢我自己的一句教育感言。

“小时候我就是你”,面对班上形形色色、个性迥异的孩子,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童年。

我常想:我曾经就是爱睡懒觉,经常迟到的你;我曾经就是粗心大意、做错习题的你;我曾经就是胆小如鼠,不敢发言的你;我曾经就是莫名其妙,犯乱七八糟错误的你……想着想着,此心同彼心,我心同你心,我和孩子的心就连在了一起。

也许爱的教育就是这么简单,将心比心。

太多的感人而又难忘的故事我已写在《亲历与随想》教育教学随笔录里。

我爱学生,用真挚的爱心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会为一个即将出国的孩子没有第一批入队而伤心流泪,久久难以忘怀,写下《越过大洋的红领巾》发表在《福建教育》上。

我会用爱去呵护每一位学生,会为曾经在心理和生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学生,长大成人后说的最想见到的就是林莘老师而百感交集。

爱学生应该是所有老师的天性,而善良则是爱的基石。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平凡得很多初中同学早已把我忘记,第一次聚会时大家叫不出我的名字,想不起我是谁,甚至连那位同桌的你都对我毫无印象,坚决不承认曾和我立场坚定地划过“三八线”。

同样,我所做的事再也普通不过,任何一个敬业的老师都在默默地坚持。

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惶恐、不安,但更多地想到的是感谢,这时我才理解几乎所有明星在颁奖典礼上无休止的感谢了,但我还是要真诚地、郑重地重复这份感谢,感谢命运,让我成为一名老师,感谢领导、师傅、同事以及所有关心我的人,让我平庸的生命,因为教学而精彩。

我特别要感谢我热爱的孩子们,是他们焕发出我生命的活力,永葆青春的魅力。

最后,我用《感恩的心》歌词结束我的汇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 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我祝大家节日快乐

高一新生入学感受以及高中的打算。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作者:薛农基 张行涛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的作者除了于永正等少数著名的特级教师外,大都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普通教师,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

所反映的也是教师们熟悉的事件和情感。

无论是刘这这的《师情母爱》,还是王晓平的《心底的照片》,无论是赵健夫那《温柔的一刀》,还是罗开英那《用爱铸成的错》......都丛情感和智慧两个层面反映了教师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教师工作富有创作性的特点。

而情感和智慧也是最能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两条主线,会使我们再感受教育的普通与平凡的同时,也领略教育的伟大与神圣。

  教育的神圣是寓于教育的平凡之中的。

把教育看得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得过于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

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朱永新   这是一本平凡的书,因为文章的作者大多是默默无闻、常年耕耘于三尺讲坛的普通教师。

  这是一本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书,如同它以绿色为主题的封面装祯。

书里的每个故事,每段经历都让人心灵悸动,心潮澎湃不已

  这,又是一本闪烁着智慧与情感光芒的书,它真实地记录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情感共鸣。

  这本书的名字是《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手捧散发墨香的洁白书页,仔细品读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散文,一些柔软而湿润的感觉慢慢从心底扩散出来。

什么时候,纸上的字已模糊成黑黑的小点

该是灯火初上时分。

而我,却仍沉浸在一个个朴实而感人的故事里,潮湿的心情不能自拔。

  曾经踌躇满志,满怀豪情地以校为家,设想多年之后,桃李满天下的丰硕成果。

也曾在多次挫折之后,心力俱乏,幻想某年,某天,某日,教师的职业可以简单到只需机械的传授文字,数字。

多年之后蓦然发现,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平衡点。

缺乏这个平衡点,要绕过很多弯路。

而这个平衡点,就是朱永新先生所讲的“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这本书,以一个个平凡无奇的故事,一段段真切感人的经历,充分显示出教师的睿智与情感魅力。

  “我爱学生,对差生从未歧视过,但我更加体恤、关照他们,正是在我儿子被老师冷落了之后。

”这是于永正老师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的感言。

作为教师,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把“爱”这个字深深铭刻在心里。

但是,爱学生是实实在在的事,需要落实到行动上。

美丽的花朵人见人爱,而角落里那些黯然神伤的毛毛草,又有几人懂得怜爱

有谁敢坦言,你爱那些学业差、品行劣的学生呢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这部分孩子的自尊和承受能力,只以个人好恶评判对待他们。

这,正是我们教育者的失误之处。

  记得刚工作时,班里选拔学生参加学校的越野赛。

有个女孩被选上后,坚决拒绝。

这让我很生气,几次三番在班会上批评她不关心集体,不热爱集体,不珍惜集体荣誉。

女孩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和老师、同学们疏远起来。

后来,我才知道,女孩身上来例假,根本不能参加越野赛……当我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

女孩因家境贫困辍学了。

这件事,让我追悔莫及。

倘若我能真正理解“爱”的含义,或者,我能把女孩当成自己的女儿,自己的亲妹妹,是否,我会关切地问一声: “为什么你不参加

身体不舒服吗

”而我,没有这样做,读后感《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

根据主观臆断给这个学生戴上一顶“不关心集体”的帽子,让她背负着老师和同学的冷眼离开了学校。

  当书中故事再次唤醒久违的回忆,不由掩卷深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春风般的抚慰,都是爱的点点滴滴

班里的学生,就像良莠不齐的小苗,如果我们能以博大无私的爱去关注那些柔弱无助的孩童,以父母之心、手足之情对待那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苗,给予他们同样或更多的阳光、雨露。

那么,我们的收获一定会更加丰硕

这才是爱的精髓,才是教育的神圣之处

  在“心底的照片”栏目里,我读到的是教师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欣慰。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三尺讲台上,教师付出着自己的情感与智慧,收获着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激和爱戴。

一份份简单的生日礼物,一个个节日的祝福电话,病房里一串串银铃般的问好……让为人师者激情难抑。

正如《生日的礼物》作者所言:“我拥抱着这些淳朴的真情,难以成寐。

我得到了这个世界上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和祝福。

”而《病房里的骄傲》的作者在被医院工作的学生安排到特殊病房,孩子们簇拥着来看望他。

面对拥有权势和钱财的病友,他由衷地感叹“孩子一旦心中有了你,那可是最真的呵……我只记得他们的目光全望着我,那里头包含着由衷的倾慕。

我的心中顿时充满了欣慰和骄傲。

”   正是这些优美快乐的音符,组成了充满憧憬和期望的乐章。

这里面,有教师个人的家庭生活,有教学工作的反思,重新审视……教师,既是一个社会的个体的人,更是一个肩负神圣使命的知识传授者,授道者。

  “每个人都有两个重要的世界––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

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世界的满足情况。

教师也如此。

”如果我们真正把爱心倾注给学生,真正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就一定会感受到教育的乐趣,体验教育的幸福。

在智慧的世界里,他一定会找到“把发现留给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期待和惊喜中度过。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如和风细雨,悄悄洒进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善良、感恩的种子扎根,萌发。

  在“智慧篇”里,教师一改刻板说教的师者形象,于教育教学中处处显示诙谐、幽默。

不温不火,恰倒好处。

在《谢谢的魅力》一文中,作者说“一束鲜花,让松松得到了别人真诚的谢谢,一声谢谢,又让松松得已改变了自己。

谢谢的魅力如此之大,我又怎能不对它也说声谢谢呢

”教师善于运用合理的手段相机启发、引导,也不失一教育的大智慧

《春天在雪花后面》,让我看到一个机智灵敏、幽默诙谐的优秀教师形象。

雪花飞舞的冬日,一个老师第一次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们上课。

他讲的课文是,朱子青先生的散文《春》。

可是,刚读完课文,一个调皮的学生故意刁难,轻轻唱了一句:“春天在哪里

”老师却笑眯眯地回答:“现在虽然不是春天,却孕育着春的生机。

诗人雪莱有一句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位唱歌的同学,你还记得吗

”这样的机智,让学生无不折服。

  纵观这部书,我发现了一个新奇美丽的世界:教师,是平凡的,教师的魅力却熠熠生辉。

教师的生活,平静得无波无澜,教师的精神世界却色彩斑斓,璀璨明丽。

  读完书,信手写下一句话“魅力教师,成就美丽人生。

”这,就是教师的伟大之处。

于无声处,于细枝末节,总有一双神奇的手,总有一双智慧的眸,让神圣的光芒穿行于平凡的工作之中。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读后感〕随文赠言: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傅雷家书每一篇主要内容及读后感。

《傅雷家:

【第1句】:主要人物形象:傅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主要是儿子)无私的热爱,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第2句】:情节内容:(1)评价及简介: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2)有感染力的细节:关于为什么这么强调写家信,傅雷这样认为: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又说家信作为自己的工作、思想总结也是很好的:对自己的工作(思想方面亦然如此)需要来个“小结”吗

你给我们谈技巧,就等于你自己作小结。

千万别懒洋洋的拖延

我等着。

同时不要一次写完,一次写必有遗漏,一定要分几次写才写的完全;写得完全是表示你考虑得完全,回忆得清楚,思考也细致深入。

傅雷在与儿子沟通时,想到的不全是自家的人,认为儿子在国外寄回来的家信:也有一个道义的责任,使你要尽量的把国外的思潮向我们报导。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因为傅雷家庭教育的信条是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因为傅雷家庭教育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与儿子的书信往来过程是十分高兴的,虽然他自己工作很繁忙(翻译家,文艺批评家,著作等身;还有很多社会职务,是上海市政协委员),但从未觉得写信是一份耗时的差事。

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

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

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

傅雷写信不仅是言教,同时也是身教。

他经常以自我批判来教育身在千里之外留学欧洲的儿子。

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你过去承认我“在高山上看事情”,也许我是近视眼,看出来的形势都不准确。

但至少你得用你不近视的眼睛,来检查我看到的是否不准确。

果然不准确的话,你当然不用,也不该听我的。

等到有一天,我发觉你处处比我看得清楚,我第一个会佩服你,非但不来和你“缠夹二”乱提意见,而且还要遇事来请教你呢

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

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我做父亲的一向低估了你,你把我的错误用你的才具与苦功给点破了,我真高兴,我真骄傲,能够有这么一个儿子把我错误的估计全部推翻

有一次,儿子的来信给邮局弄丢了,傅雷误解了儿子,显示出了内心的不高兴: 转往苏联学习一节,你从来没和我们谈过。

老实说,我是很有自卑感的,因为这反映你对我还是不放心。

大概我对你从小的不得当,不合理的教育,后果还没有完全消失。

但傅雷的出发:“先为人,次为艺术,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与儿子的书信往来过程是十分高兴的,虽然他自己工作很繁忙(翻译家,文艺批评家,著作等身;还有很多社会职务,是上海市政协委员),但从未觉得写信是一份耗时的差事。

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

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

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

傅雷写信不仅是言教,同时也是身教。

他经常以自我批判来教育身在千里之外留学欧洲的儿子。

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你过去承认我“在高山上看事情”,也许我是近视眼,看出来的形势都不准确。

但至少你得用你不近视的眼睛,来检查我看到的是否不准确。

果然不准确的话,你当然不用,也不该听我的。

等到有一天,我发觉你处处比我看得清楚,我第一个会佩服你,非但不来和你“缠夹二”乱提意见,而且还要遇事来请教你呢

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

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我做父亲的一向低估了你,你把我的错误用你的才具与苦功给点破了,我真高兴,我真骄傲,能够有这么一个儿子把我错误的估计全部推翻

有一次,儿子的来信给邮局弄丢了,傅雷误解了儿子,显示出了内心的不高兴:转往苏联学习一节,你从来没和我们谈过。

老实说,我是很有自卑感的,因为这反映你对我还是不放心。

大概我对你从小的不得当,不合理的教育,后果还没有完全消失。

但傅雷的出发点还是让儿子心领了的。

孩子,以后随时来信把苦闷告诉我,我相信还能凭一些经验安慰你呢。

爸爸受的痛苦不能为儿女减除一些危险,那末爸爸的痛苦也是白受了。

父母的缺点与坏脾气应该不断的作为孩子的戒鉴,不然的话,人的性格就没有改善的指望了。

家里嘱咐你的话就多听一些,在外就不必只受别人批评。

一个人的发泄是要求心里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对自己父母,不用怕“自吹自捧”的嫌疑,只要用时分析一下弱点,把别人没说出而自己感觉到的短处也一齐告诉我们。

傅雷甚至这样劝儿子勤于写家信,真是太可爱的父亲啊:想到你们俩的忙碌,不忍心要求多动笔,但除了在外演出,平时你们该反过来想一想:假定我们也住在伦敦,难道每两星期不得上你们家吃一顿饭,你们也得花费一二小时陪我们谈谈话吗

(3)名句摘录:〈一〉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

这一点我早预料到。

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地去争取。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四〉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五〉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七〉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八〉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

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

而是操心。

  〈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

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

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

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十一〉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

  〈十二〉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

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

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

“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十五〉艺术家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十七〉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象征。

  〈十九〉惟有肉体禁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进经验,苏联的要学,别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也要学。

(50年代怀有如此“反动”的思想,相当不易)   〈二十一〉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

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

  〈二十二〉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二十三〉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

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

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精密地称过。

  〈二十四〉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二十五〉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

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

老是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目的。

  〈二十六〉生性并不“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

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而吃亏,一个道理。

  〈二十七〉汉魏人的胸怀更近原始,味道浓,苍茫一片,千载之下,犹令人缅怀不已。

  〈二十八〉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

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二十九〉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样的天纵之才不多,共鸣的人也少。

所谓曲高和寡也

同时,积雪的高峰也会令人有“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随便瞻仰。

  〈三十〉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

  〈三十一〉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三十二〉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部的感情深入 〈三十三〉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三十四〉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

  〈三十五〉事情主观上故盼望必成,客观方面仍需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

【第3句】:主题思想:拳拳爱子之心、殷殷爱国之情

【第4句】:读后感(3)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因为一本书,改变了对人和事的看法,使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些许亮色;因为书中的一个人物,产生了对生活的渴望和冲动,让纯真本性复苏,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在平庸之中迷失了自我

那就让我们将那些因一本书而沉淀在我们记忆中的思想碎片重新拾起。

这些书大都是被称之为人文经典的作品,经 过岁月的洗刷,它们仍使我们感动着、渴望着,让我们共同来分享那一份美好的情感、一段成长的经历、一个温馨的回忆……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至1966年间傅先生暨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等家信180多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后来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洋洋洒洒数万言,从父亲对国事、政事的看法,与儿子就音乐和艺术的探讨以及对儿子生活的嘘寒问暖中,教育儿子懂得国家的尊严和荣辱,做人的态度和品格。

信中也不乏傅先生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自责和悔赎,文章隽永,字字爱意涌动,使阅者无不为傅先生爱子、教子情之深切所感动。

傅先生是一代宗师,治学严谨,治家也不例外。

傅先生也是严厉的,一生做事力求尽善尽美。

《傅雷家书》,这本傅先生以仁慈的博爱,滴着心血写就的舐犊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了先生培育子女,延续自己生命的心路历程。

正像楼适夷先生在该书《代序》中指出的那样,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傅先生遭受了意想不到的磨难,“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要为大家所认识,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也正是因为如此,《傅雷家书》虽然内容严肃,但自1981年出版以来,一版再版,不论在大陆还是海外,都很畅销并影响深远。

  书信之于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无疑是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使者。

人们常把家比做港湾,离家在外的人就是漂泊在江河上的行船。

不论是太平盛世还是炮火连天的年代,接到家书,犹如雾夜航行中看到了灯塔。

亲人祝福的笑容,情人发辫的香气,还有家乡那沁人心脾的稻花的芳,亲情、爱情、乡情纷纷跃然纸上;欣喜、激动、释然伴随着潸潸,方寸之间淋漓尽致。

还是在举国上下全都陷入“疯狂”的年代里,16岁的我有幸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辽西的一个县城边上服役,每人每月三两油、半斤肉,合下来每天的生活费仅四角多一点。

我所在的部队正在执行施工任务,体力消耗甚大,每天收工回来就再也不想动一动,说苦不堪言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部队虽然距县城近在咫尺,但纪律很严,几个月、半年才能轮到一次外出的机会,惟一能和外界接触的渠道就是通信。

  家信每每由母亲执笔。

母亲文化不高,信中没有什么修辞,但很实在。

除了平安和询问的话外,再就是鼓励和写一些如何待人处世经验之谈。

母亲的每一封来信,我都要反反复复看上许多遍。

每当夜深人静我在翻阅这些信的时候,犹如把玩藏在密隅的心爱之物,总能在幻觉中隐约看到母亲的影像和听到她的声音。

家里的来信时间不定,在接不到信的日子里,疑虑、惆怅煎熬着的思念和企盼,还有于精神和身体双重疲惫之中的行船人对港湾渴望的心情,到现在都不能忘怀。

这种心情状态,就像等待已久的心灵,抚摸着由远方而至的亲人的面庞和肌肤,是一种那些无法互通家书的人在现实中难以体察到的感觉,好像没有进过沙漠戈壁的人,不知道在骄阳的烘烤和高温的蒸腾下,一滴水对于人生命的重要。

傅先生是大家,其处世的风格和文章的长短,当然不是我辈所能指指点点的。

但傅先生苦心孤诣、垂范后来的教子家书,我却能从散发着内心感动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在襁褓中父母留在记忆里的体温和心的搏动,自然、温馨,如细雨润物,充满了亲和力;炽热、真诚,像酒窖的醇酿,熏陶着情操的升华。

傅先生的家书还于殷殷切切之中,又多了一层信念的支撑,能使苦旅中的人们见到光明和希望,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如此家书便也就不仅仅是家书,而成了推动舟行长河的顺风顺水了,仅此,足见家书的风骨。

  翻看着手中这本内文纸张略微泛黄的《傅雷家书》,再次想到我的母亲。

如今和母亲同住一个城市,离的也不远,信,是早就不用写了,什么时候想了,过去看看也很方便。

母亲老了,母子相见时只有很少的家常话,更多的便是沉默。

但从母亲的眼神里,我永远都能看出那深藏在她内心的对子女的挚爱之情。

岁月留给母亲的衰老迟早也会光顾我们,正像傅先生在家书中说的那样,“人的关总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父母对于子女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之爱,尤其是他们为你花费的心血最多,却从来也没有向你索取什么

今天的年轻人,恐怕长到这么大都没有接到过一封真正意义上的家信,当然也不会有等信、写信的心情了。

至于有一天,你也为人父母,也有离家求学或外出务工的子女,你会像傅先生那样,拿起你的笔(可能今天更多的是电话、手机短信或E—MAIL),把你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和你自己生命中积淀下来的统统告诉他们吗

抑或像傅先生那样,把你对子女全部的爱,也像园丁那样,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朵,送到世间去让别人享受吗

  这,又怎是一个情字所能了得的。

(4)谆谆人世语 悠悠父子情 —读《傅雷家书》有感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

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爱慕不减的原因吧。

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

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

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

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

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

母亲在那个险恶的年代,在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远方的儿子和孙子,她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把坚强、安详、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送给漂泊异国他乡的亲人。

一件为孙儿一针又一针织出来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却为“礼薄”而不安,为了让儿子在异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丝不苟地写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个细节。

她爱夫爱子,一生为这个家奉献,然而,她同样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将生命融合,迈向永恒,或许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个结束。

然而这个结束却从没让人把他们夫妇俩分开过。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

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

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他们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轻时那样为他们痛楚,只求半个世纪来他们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

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

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

他的音乐译着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

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

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这种关爱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 父爱而来。

这位严肃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就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很早发现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正如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对待幼小的孩子一样,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

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儿子做到了。

真乃真父子。

我为人间的这一遭父子情惊叹,对,是朋友,是同志。

除了感慨傅雷在创作上甚丰的翻译作品,骄人的成绩,还为他是这样一个集艺术与生命都美妙地融入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近乎完美的人。

他的生活有规律,人生就是优美的弧线,那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那样温暖每个少年、青年、父母的心。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

”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

”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

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这样严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却说:“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

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

对成名成家的儿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

”而当他们成家后,他有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

随处读来,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连点重重的着重号,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如细流般温润人心的句句话语,难道只是一般父母意义上的唠叨,这是千年修来的服气。

翻动着每一页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总能被染的金灿灿的。

10篇读后感300字

水浒传》这本书讲述了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到受朝安,再到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全书,给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一个字:义。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

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春节放假,我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

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

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其中有关人生意义的段落,我还能把它给背诵出来呢! 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保尔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 .《老人与海》 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

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

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童年》 这本书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再现了黑暗统治下的孩子从觉醒到长大的苦难历程。

阿廖沙是一个悲惨、可怜的小孩,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他的生活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幸福,充满阳光和爱。

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也很自私、粗暴,这些都在年幼的阿 廖沙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当时沙皇统治时期的困苦生活,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海底两万里》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其中,我被《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刻啊

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难。

那我呢

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战胜它。

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习他们的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

《海底两万里》虽然只是一本冒险小说,但它却给了我许多的勇气,它让我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不能胆小怕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记录的是海伦.凯勒一生的事。

书中感人心腑的故事,总是在我受到困难和挫折是鼓励我,不要后退。

海伦.凯勒从小就失去了听觉、视觉和甜美的声音。

她也曾因自己的缺陷而放弃过,可她又很快振作起来。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着超人的毅力,不但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五种语言文字

她一生熬过了八十七个无声、无语、无光的孤独岁月

一个人只要胸怀大志,并不懈向着目标努力奋斗,就不会被一些客观条件束缚,你就会拥有无限的力量去实现它

坚贞不屈、不断进取的精神是海伦.凯勒所拥有的,我们——祖国的接班人更应该拥有这种美好的精神品质

.《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罗列他所得的名誉头衔,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纪录。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从来没有浪费时间,只有严谨的生活;没有享乐的懒散,只有英勇的奋斗;没有奸诈的人和事,只有和谐的空气;没有丑恶的画面,只有纯洁的灵魂---这是一本最精彩的历史人物传记。

.《永别了武器》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实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整部作品没有滂沱的气势,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是这种简单,精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奥斯汀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英国的乡间度过的,也许就是周围朴素,宁静的氛围孕育了她淡然的气质.并不能因为没有丰富的经历,就对她的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怀疑,读过《傲慢与偏见》的人一定会为她细腻,敏锐的情感所折服.在写《傲慢与偏见》时,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难道这不是一种天赋么?她的确很少接触外界,但思想存在,想象存在,这一切的存在就足够了。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它讲述一个人鱼和人之间的动人故事。

《海的女儿》童话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海的深处,是一条美人鱼。

她在海底世界里度过三百多年的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她一生的幸福。

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忍受着痛苦把自已的鱼尾变成了人腿。

后来她救了一个王子并喜欢上了他,而那个王子和邻国的公主结婚了,她的希望没有了。

她如果继续成为“海的女儿”就要刺死那个王子后,就可以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已的世界。

但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已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我喜欢《海的女儿》。

它使我懂得了生命可贵。

在任何事前面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勇敢地去面对它。

在这本书里,我不仅知道了一些美好的故事,还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

在生活中,我碰到困难时,要像小人鱼一样坚强的面对。

在学习上,我也要像小人鱼一样坚持不懈。

父母对孩子进入初中后的感受

学余下个围棋打个篮球孩子学习也很自觉,升高中轻轻松松就过。

关键是我看到孩子走正道,作为进入青春期少年的母亲,我放心了。

一位即将进入高中的学生的妈妈对“青春期”格外敏感,她认为,孩子的人格、素质、品质教育均属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都是在高中阶段开始逐渐成熟、成型。

而重点高中校风好,学校抓得紧,生源好,同学在一起就有个竞争。

孩子与强者一起竞争、摔打,这对将来有好处。

在家长眼里,重点学校师资优良、环境优越,普通学校误人子弟、难有作为。

有了这样的观念,“择校热”也就不足为奇了。

金钱能否买来孩子的前程当笔者问正在那里排队,“自愿”捐资助教的家长,“花这么多钱上学值不值”的问题时,这些人几乎众口一辞,回答“值得”。

从他们朴素的衣着来看,这些人既非暴发户,也非大款,拿出几万元对他们来讲并不轻松。

但为了子女,他们宁愿省吃俭用,甚至负债度日。

但是,把子女送进了理想学校,是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

进入理想的学校,日后就能大有作为吗

在某省属重点中学门口,笔者碰到了一位刚被该校录取的女生,她告诉我,她本来可以进入县一级的重点中学,但他的父母不甘心,非把她送到这所学校,并为她交了一万元赞助费。

父母为筹这笔钱,四处奔波,东挪西借。

她说:“能在这所省级重点中学读书,我很高兴。

但我也焦虑,父母的收入不高,他们像炒股票一样,付出了风险投资,是‘赔’是‘赚’,全看我的了。

每当我看到父母那满含希望的双眼,我心里压力就特别大,真怕以后学习跟不上,愧对他们。

又怕将来万一落榜,辜负他们。

”本该是一张活泼可爱的面孔,此刻却心事重重。

我对她深表同情。

她那柔弱的双肩,能承受父母对她的厚望和日渐繁重的功课吗

准备将孩子送进普通中学入学的王先生对择校有精辟见解:“现在许多家长花钱买重点,往往是只盯住其一不顾其二。

孩子没有这份天资,其实并不意味他们在智商上或别的能力上有什么问题。

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许多世界闻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上学时并不是出类拔萃的好学生,日后照样卓有成就。

”王先生说:“关键是要善于发掘他们的才能,善于引导激发出他们的才能。

我的外甥在中考时,感觉是可上可下,孩子一考试就紧张,又顾虑上了重点太累,跟不上。

家里就决定尊重他的选择,考稳拿的吧,上了一所普高,孩子心里放松踏实,功课也上去了,各方面都挺活跃,还当了校学生会的干部,荣誉感挺强,对自己要求也严了。

所以说,家长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要冷静地、明智地看待自己的孩子,看究竟有无发展的可能,从而决定怎样投资。

”办好每一所学校 让家长放心家长面对择校现象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专家们对择校现象更多的是理性思考和重重顾虑。

南京师大教育系的冯教授说,择校是解决目前经费紧张的一个办法,但它的负效应远大于此。

择校引起了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两极分化。

好的学校老师每月奖金能发个三四百元,差的发个二三十元就不错了;好的学校老师个个往里钻,差的学校人心思动留不住人;好的学校人满为患,一个班级六七十个人,差的学校门庭冷落。

择校使这种差距越拉越大。

这种牺牲绝大多数普通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来换取重点学校的繁荣,是得不偿失的。

一位有40多年教龄的特级教师认为择校现象加剧了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以往学校划分重点,让分数高的学生进好学校,现在可好,谁有钱谁就能读好学校。

以家庭经济条件而不是以孩子的才智为招生标准,这样的竞争不公平,好的教育体制应该是鼓励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别的。

人为造成学生之间的差别,将会给他们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谁有钱谁就能读好学校,这实质上是一种倒退,平等竞争的意义荡然无存。

他说:“我怎么向我的学生解释什么是‘票子生’,怎么说明努力学习比有一个‘好爸爸’更重要

”国家教委基础司司长王文湛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认为: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应该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好每一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抓一部分升学有望者,而忽视甚至歧视那些升学无望的同学,是违背基础教育的宗旨的。

我们要求的教学质量是宏观质量,不单是少数尖子学生的质量。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家长放心”,已成为全社会的呼唤。

从根本上杜绝择校现象,也只有办好每一所学校。

关于《让生命充满爱》听完演讲后的感言500字

定重谢

检举|2011-06-28 21:02 提问者采纳今天,老师带领我们看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演讲,由邹越教授演讲的《让生命充满爱》,这次演讲,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

演讲的内容分为“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

四个专题。

首先,是爱祖国。

邹越教授主要告诉我们要爱祖国的国歌、国旗。

并告诉我们国歌、国旗所代表的意义。

我最感动的是一个非洲小男孩的故事。

这个黑人男孩代表他们国家来参加马拉松比赛,可是意外发生了,小男孩因为太累了而突然晕倒了,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终于坚持跑到了终点。

因为他是代表着他的祖国来参加比赛,他的心中装着自己的祖国,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接着,是爱老师。

邹越教授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来告诉我们,老师是不容易的,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我们一定要爱老师。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李老师的事。

李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她在山区教书。

刚开始的时候,她也想放弃在山区教书,但是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令她最终留了下来。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可是,这位敬爱的老师却因为患癌症而过早地去世了。

这个故事震撼着我的心灵,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第三篇是爱父母,邹越教授激情澎湃的讲了许多故事。

其中,我最难忘的是他给母亲洗脚,给父亲捶背的故事。

而后,邹越教授又教会了我们怎样表达爱。

使我们完成了人生中的一项重要作业——怎样向亲人表达爱。

通过邹越教授的演讲,我明白了:父母抚养我们很不容易,我们要体谅他们,回报他们对我们的爱。

听完了这段演讲,我们已是泪流满面,连老师也流下了眼泪。

最后一项内容是爱自己。

通过邹越教授的演讲,我明白了:我们现在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要有自理能力,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

在中学时,我们要有自己远大的理想,这个理想,是要根据个人的爱好来定,不能报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这样会荒废自己的前途的。

听了邹越教授的教导,我奋斗的目标更加坚定了。

看完了演讲,真是令我受益匪浅。

《让生命充满爱》,让我们受到了爱的教育和洗礼。

我们班共同立志:团结努力、积极进取、共同努力,绝不辜负父母、老师和学校的期望,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