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言优秀

09-25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描写同学一起出游的美丽句子有哪些

古诗苑漫步 —— 一堂综合性学习课案例 滨海三中 陆可爱 活动目标一、激发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文化品位。

二、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树立自信,体验成功,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一、确立编辑、朗诵、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项目。

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是主项,每位同学必须参与;书法绘画可由部分有专长的同学参加;音乐与舞蹈视学生而定。

二、分组并推选出组长。

选出活动主要策划人(由班长、语文课代表代理)、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评委(每个小组派出1名同学充当评委),准备好奖品和奖状。

活动步骤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

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一、编辑古诗,领略诗之风情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我们选定了6个主题: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飞禽走兽。

各小组选择一个专题,按照编写要求辑录成诗集。

第一场 圆桌评诗下面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编辑的诗集,同学之间互相传阅。

每个小组派出1名同学充当评委上台打分,看哪组胜出。

代表感言:我们这本诗集《走进四季》,把收集的古诗根据所描绘的季节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制作成“春诗”、“夏韵”、“秋思”、“冬吟”版块。

在“春诗”里我们能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姿: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调皮晚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愁苦满腔的雨春;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光明媚、爽心悦目的晴春;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春,还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春。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不同诗人眼里的不同的春天,体会到了诗人不同的心情对春天不同的看法,而且发现了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飘逸夸张、有的郁沉朴实、有的清雅自然……总之,把古诗归类编辑,是一次深入学习、系统学习古诗的过程,受益匪浅。

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获得“最佳策划奖”,非常高兴,谢谢大家,谢谢

评委感言:我建议把诗集“最佳命名奖”授予第一小组,他们的诗集《离人点点泪》紧扣“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这一小主题,他们化用苏轼《水龙吟》中的名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非常符合本次学诗用诗的宗旨。

“最佳美工奖”颁给第三小组,他们的诗集《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封面上的山水如画、画如山水:极目远眺,左边是古木参天、一望无际的大森林,右边是高耸如云、连绵不绝的悬崖峭壁,中间一条大峡谷,流水淙淙,泉水清澈,俨然一幅天然山水画。

“最佳编辑奖”送给第六小组,他们按照前言、目录、入选诗词(题目、正文、注释、作家简介、作品背景、简单赏析)和编后记等内容编排分类,科学而合理,全面而具体;尤其主体部分用“风之仙子”“”“”“”来表示风、花、雪、月,非常形象,非常贴切,非常有韵味,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的灵性和秀气。

第二场 围炉对诗通过编辑诗集,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诗句。

下面请每小组推荐2位选手参加类似于“开心辞典”形式的“围炉对诗”比赛,看谁胜出。

评委亮分:本场“最佳选手奖”是孙浩同学。

他在“过关斩将”环节中表现出色,一口气答对了10个;在“主题背诵”环节中声音清晰流畅,声调抑扬顿挫,富有美感;在“名句搜索”中他搜索的“离别”名句最多,既有课内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也有课外的积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显示了他深厚的古诗积累功底。

二、诵读古诗,体味诗之真情第三场 诵读古诗学习古诗离不开诵读。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将抽签请同学上台表演古诗朗诵。

希望抽到的同学认真领会诗的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声情并茂的进行表演。

请同学们鼓掌欢迎。

评委亮分:古诗语言精美,富有韵律,字字高度浓缩概括,行行蕴涵丰富的情感。

选手陈晨在诵读《静夜思》时,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设计了三组图片展示诗句的意境。

第一组:一轮圆月挂在深远的天空,月光明亮皎洁。

第二组:沐浴在月光中的竹林、秋菊、蜿蜒的小路和安静的庭院,月光普照大地,景色迷人。

第三组:银霜铺地,晶莹洁白。

让我们在他的诵读中感受到沐浴在月光里的大地和铺着一层冰霜的大地都是洁白明亮、美丽迷人的,加深理解了诗人用“地上霜”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美妙迷人,更加领悟了诗人当时的真实感受。

“最佳表现奖”非他莫属。

第四场 演唱古诗由于时间的关系,古诗朗诵暂时告一个段落。

其实古诗不仅可以朗诵,还可以唱。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明月几时有》这首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古诗演唱。

大家不妨跟着它唱一唱。

下面有请我班的“歌唱家”,大家欢迎。

评委亮分:选手们在自由选取的背景音乐伴随下吟唱古诗,变读为唱,个个轻松愉快,人人积极主动。

《锄禾》是我们最喜欢吟唱的古诗之一,这次吴照静吟唱时特别认真,她的脸上写满了对农民同情、敬爱的神情,还能开动脑筋,配上动作,载歌载舞,“最佳风度奖”应该奖给她。

三、品味古诗,展示我之才情第五场 看画配诗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幅多么广阔苍凉的画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不由人潸然泪下。

接下来我们准备了6幅画,每幅画都对应着一首很有名的古诗。

请6个小组共同探讨后分别推选一位“书法家”上台来,书写出这首古诗的题目、作者、内容。

时间为10分钟,书写对一首,奖励一支圆珠笔,加把劲哟。

精彩作品欣赏:第六场 读诗配画在这里,我们还准备了1首古诗《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代李峤),请同学们在诗的右边配上画。

我们将请6个小组的“小画家”在仔细体会诗的意境后上台来为我们绘画。

大家欢迎。

评委亮分:读完这首古诗《风》后,我们会发现此诗句句写风,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一风字。

我们的“小画家”都能够领会诗意,大胆用笔画风,做到了图图画风,却没有风留在画面上,真是诗人画家心有灵犀。

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吹绿大地、吹红桃花的春风,有落叶萧萧,送走雁群的秋风,有巨浪翻滚、船只颠簸的强风,还有翠竹倾斜、飞沙走石的劲风……他们想像丰富,创作大胆,都把自己对风的不同感受画得惟妙惟肖。

建议为他们人人颁发“最佳创作奖”。

第七场 说诗看图古诗就像是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在中国的文明史上闪耀。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到这颗珍贵的明珠时,都能感受到古代的璀璨文化。

下面我做个“看图说话”的游戏,请你用依据古诗来给图片命名,看谁能成为本场的“诗歌之王”。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答案提示:图1“小桥流水人家”;图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图3“飞流直下三千尺”;图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第八场 诗外之趣我们每人还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古诗苑漫步”,下面请各组选派代表宣读优秀作文。

精彩发言:《边塞诗随想》:边塞诗人为历史见证着边塞的风起云涌。

他们有的记录着边塞的英雄,如李白《从军行》中“百战沙场碎铁衣,南城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万归”;也有由边塞的战事讽刺当权者开边黩武的,如杜甫《前出塞》中“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略,岂在多杀伤”;也有不忘写些边疆的景色的,如杜甫《后出塞》中“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又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当然叙事的也不少,像严武的《军城早秋》中“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而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与将士思乡的哀怨的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即使是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凄苦之感、悲凉之情,塞外那雄奇风光、天宽地阔,本应使人们有的人欢马叫的图景全无,到使人总想到那鏖兵之苦。

诗歌是一种艺术,是美的,然而在我们欣赏这些美句佳篇之后,便会不由地想到一个亘古未息的话题——战争

那惨烈,那悲绝,痛彻心扉

听,秦皇还在发令;看,太宗还在备战;听,耶律阿保机的喊杀声震彻北国;看,完颜阿骨打的骑士骁勇一方……俯眼观诗,已经毫无心情。

纵有玉辇华盖,千古玑珠,亦是骸骨的蓝光,美丽背后满是凄凉

四、结束语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古诗情感丰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生动形象,脍炙人口,灿烂辉煌。

了解古诗,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古诗,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漫步古诗苑,我们心旷神怡,我们留连忘返。

让我们步入古诗的王国,让我们品味古诗的芬芳,让我们沉浸在古诗的海洋,汲取古诗的营养,健康茁壮地成长

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有感800字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缅怀革命先烈心得体会  缅怀革命先烈心得体会一:  今天是清明节,我想很多同学都回家祭祖扫墓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就是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经死去的亲人,心情难免伤感。

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旧中国饱受战争的创伤和帝国主义的欺凌,人民受尽磨难和屈辱。

旧上海的公园门口曾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外国轮船在黄浦江上肆意闯荡,撞翻中国民船,淹死中国人也不管。

那时洋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国人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做人尊严。

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

从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女侠秋瑾,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邹容;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亡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祖国的解放,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战火中出生入死,监牢里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

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

  时代的列车已进入  如果,如果没有那些先烈们英勇的奋战,中华民族怎么会迎来今天  是呀

十万个为什么好词好句

十万个为什么好词1 . 勃勃勃:旺盛的样子。

形容盛的生命力。

2 . 生机盎然:生气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3 . 生机勃发:生机:生命力;活力勃发:焕发也就是焕发生机的意思。

4 . 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5 .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6 .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7 . 热闹非凡:形容人群很多,现场气氛很热烈。

8 . 垂柳依依:解作柔拂或柔嫩婀娜的低垂杨柳絮。

9 . 林荫小道:指两边栽有高大茂密树木的通路。

10 . 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11 . 欢声笑语:形容又说又笑,表示气氛欢快热烈(形容十分欢快)。

12 . 清香四溢:清淡的香味向外飘散,四散飘溢。

13 . 奋发向上:精神振作,情绪高涨。

14 . 茁壮成长:健康地成长。

15 . 三五成群: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

16 . 绿草如荫: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

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亦作“碧草如茵”。

17 . 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

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18 . 纷纷扬扬:扬:在空中飘动。

形容雪花飘落或似雪花般散片细物纷乱飘扬。

十万个为什么好句二 十万个为什么好句1 .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2 . 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3 . 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

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4 . 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5 . 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

6 . 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

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7 .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8 .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9 . 早晨起来,落蕊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10 .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11 . 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12 . 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13 . 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14 . 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15 . 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

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十篇

对于《论语》,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曾经是强迫自己去读,因为高中语文老师要求严格,不读的话,上课叫起来很尴尬。

那时倒不觉得怎么,但是在老师的强迫下,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可以不用老看别人的翻译了。

现在对于这些古典书籍不那么恐惧了,甚至还觉得有点亲切感。

去年年底,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下飙升,一时网上议论的沸沸扬扬,一月份我去买这本书,就已经重印了七次,看后觉得心里压抑了好久的东西自己表达不出来,但是书中表达出来了。

对于《论语》,书店的书更多的是学者压人式的讲法,而《论语心得》这种亲切的讲法一下将读者拉近了,我们好像就是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

正如书中说,论语不同与励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诲,而是一幕幕场景,像话剧一样来看最有意思。

《论语》当中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形象,和学生探讨问题总是和颜悦色,是商量的语气,尽管孔子比他的学生要大好多岁。

想想现在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又要看幻灯,又要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真是感慨良多啊。

仁是《论语》当中出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定义,只有两句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其他的解释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

对于君子,书中也没有给出定义,而是将其与小人做了多次对比。

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总是将答案留给学生,现在又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

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摘录几段我喜欢的句子。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

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

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

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

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现出来的则是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闲。

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

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

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

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

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那么在今天这个社会,怎样成为一个君子

我想不妨从倡导“恒心”开始。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有了多元选择,我们在兴奋、激情的驱使下,在众多选择中摇来摆去,难以决定。

这是缺乏“恒心”的表现。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

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

一个人说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耻。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

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

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

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

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

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决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个角度,是君子有天下使命,不管这个地方是奢华的还是简陋的,对他来讲只是一个外在环境而已;第二个角度,就是君子的内心有一种恒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边熠熠生辉,繁华似锦,他自己生命里面的气场可以去改变一个简陋的地方。

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皇侃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可见,“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

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言论辑录,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而于丹教授却以她自己方式更通俗地为我们广大群众解读了这本著作,从而使得这本千百年来的著作能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

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好朋友呢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

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

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

因为他的人格可以反映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

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

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是第二种好朋友。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

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这就是孔老夫子所称道的三种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说的三种坏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什么是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

那当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

这个正好反着,这个不是脾气特别暴躁的朋友,是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

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也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会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呀,你要是万一走了你什么什么就丢掉了。

至于的三种,所谓友便妄,是最坏的一种朋友。

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

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

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

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

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在这一辈子里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内心是应该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标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不见得这个朋友作出多么伤大雅的事情来,哪怕就是一个苗头,他可能就觉得说这个人做我的朋友以后可能是我的危险。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那么,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论语》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的语录。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