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演说诺贝尔奖感言

03-25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莫里森(Toni Morrison)诺贝尔演讲的中文版

当我走进这间大厅时我的脑子里萦回着那些在我之前走进这里的人士的身影。

我能和那些桂冠文人为伍使我感到畏怯和欢悦,因为在那个行列中的一些名家的力作曾把整个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

他们那挥洒自如与别具风格的笔触,以其真知灼见之清晰和勇气使我有时感动得为之心碎。

他们在写作中所显示的惊人才华对我又是挑战、又是培育。

我对他们的感激正如我对瑞典学院把我挑选出来参加到这显赫的行列中来的深切感激正好相似。

早在十月间,一位艺术界的朋友给我一个留言,被我储存在留言机里好几个星期。

我不时反复把它重放,只是为了再聆听一次她由于高兴而有些颤抖的音调和那道出真情的语句:你获得的大奖也是我们大家的;你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她在这句话里流露的大功告成的欢悦和崇高的信任代替我纪念了这难忘的今日。

但当我离开这间大厅时,我将带着比我走进时更为新鲜、更加高兴的心情,那是一种将与今后的桂冠才人站在同一行列的欢悦心情。

甚至就在我讲话的此刻,他们正在挖掘、筛选、润色着他们的作品语言,以便来照亮我们这里谁都还未曾梦想到的世界。

但是,不管在他们当中有谁能获得这个圣殿中的一个席位,这个作家群将会越聚越多则是肯定无疑的。

他们的声音将会道出已逝和未来的种种文明;他们站在高高的悬崖上所作的幻想的凝视将会吸引住我们大家的目光;而他们将目不转睛、决不回避。

因此,我是在牢记我们前辈的才华、我的姐妹们的祝福并在迎接着未来的作家的出现的心情中接受瑞典学院赋予我的荣誉的,并请诸位和我来同享这光彩的一刻。

谁知道莫里森93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

Toni Morrison – Banquet Speech  Toni Morrison"s speech at the Nobel Banquet, December 10, 1993  Your Majesties, Your Royal Highnesses, Ladies and Gentlemen,  I entered this hall pleasantly haunted by those who have entered it before me. That company of Laureates is both daunting and welcoming, for among its lists are names of persons whose work has made whole worlds available to me. The sweep and specificity of their art have sometimes broken my heart with the courage and clarity of its vision. The astonishing brilliance with which they practiced their craft has challenged and nurtured my own. My debt to them rivals the profound one I owe to the Swedish Academy for having selected me to join that distinguished alumnae.  Early in October an artist friend left a message which I kept on the answering service for weeks and played back every once in a while just to hear the trembling pleasure in her voice and the faith in her words. My dear sister, she said, the prize that is yours is also ours and could not have been placed in better hands. The spirit of her message with its earned optimism and sublime trust marks this day for me.  I will leave this hall, however, with a new and much more delightful haunting than the one I felt upon entering: that is the company of Laureates yet to come. Those who, even as I speak, are mining, sifting and polishing languages for illuminations none of us has dreamed of. But whether or not any one of them secures a place in this pantheon, the gathering of these writers is unmistakable and mounting. Their voices bespeak civilizations gone and yet to be; the precipice from which their imaginations gaze will rivet us; they do not blink nor turn away.  It is, therefore, mindful of the gifts of my predecessors, the blessing of my sisters, in joyful anticipation of writers to come that I accept the honour the Swedish Academy has done me, and ask you to share what is for me a moment of grace.  From Les Prix Nobel. The Nobel Prizes 1993, Editor Tore Frängsmyr, [Nobel Foundation], Stockholm, 1994

获得诺贝尔文学的书有哪些

泰戈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莱涅·苏利-普吕多姆(法国)  1902年狄奥多·蒙森(德国)  1903年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  1904年弗莱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法国),何塞·德·埃切加莱·伊·埃伊萨吉雷(西班牙)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  1906年吉奥修·卡尔杜齐(意大利)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  1908年鲁道夫·克利斯托夫·奥伊肯(德国)  1909年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  1910年保尔·海泽(德国)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  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国)  1913年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印度)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罗曼·罗兰(法国)  1916年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海顿斯塔姆(瑞典)  1917年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丹麦),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麦)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瑞士)  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挪威)  1921年阿那托尔·法郎士(法国)  1922年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  1923年威廉·叶芝(爱尔兰)  1924年乌拉迪斯拉瓦·斯坦尼斯拉斯·莱蒙特(波兰)  1925年乔治·萧伯纳(英国)  1926年格拉齐娅·黛莱达(意大利)  1927年亨利·柏格森(法国)  1928年西格里德·温赛特(挪威)  1929年托马斯·曼(德国)  1930年亨利·辛克莱·路易斯(美国)  1931年埃里克·阿克赛尔·卡尔费尔德(瑞典)  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  1933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俄国)  1934年路易吉·皮兰德娄(意大利)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尤金·奥尼尔(美国)  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法国)  1938年赛珍珠(美国)  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芬兰)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约翰尼斯·维尔内姆·延森(丹麦)  1954年加·米斯特拉尔(智利)  1946年赫尔曼·黑塞(瑞士)  1947年安德烈·纪德(法国)  1948年托马斯·史蒂恩斯·艾略特(英国)  1949年威廉·福克纳(美国)  1950年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英国)  1951年帕尔·法比安·拉格尔克维斯特(瑞典)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法国)  1953年温斯顿·罗纳德·史本斯·邱吉尔(英国)  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国)  1955年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冰岛)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  1957年阿尔伯特·加缪(法国)  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苏联)  1959年萨尔瓦多·夸西莫多(意大利)  1960年圣琼·佩斯(法国)  1961年伊弗·安得里奇(南斯拉夫)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美国)  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希腊)  1964年让·保罗·萨特(法国)  1965年米哈依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肖洛霍夫(苏联)  1966年撒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以色列),奈丽·莱欧涅·萨克斯(瑞典)  1967年米格尔·安格尔·阿斯图里亚斯(瓜地马拉)  1968年川端康成(日本)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  1970年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苏联)  1971年巴勃罗·聂鲁达(智利)  1972年海因利希·伯尔(德国)  1973年帕特里克·维克多·马丁达尔·怀特(澳大利亚)  1974年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瑞典),哈瑞·埃德蒙·马丁松(瑞典)  1975年尤金尼奥·蒙塔莱(意大利)  1976年索尔·贝娄(美国)  1977年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梅格(西班牙)  1978年以撒·巴什维斯·辛格(美国)  1979年奥迪塞乌斯·埃利蒂斯(希腊)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  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英国)  1982年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1983年威廉·戈尔丁(英国)  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费尔特(捷克斯洛伐克)  1985年克劳德·西蒙(法国)  1986年沃尔·索因卡(尼日利亚)  1987年约瑟夫·亚历山德洛维奇·布罗斯基(俄国--美国)  1988年纳吉布·马哈福兹(埃及)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墨西哥)  1991年纳丁·戈迪默(南非)  1992年德列克·沃尔科特(特里尼达)  1993年托尼·莫里森(美国)  1994年大江健三郎(日本)  1995年显默斯·希尼(爱尔兰)  1996年维斯拉瓦·希姆博斯卡(波兰)  1997年达里奥·福(意大利)  1998年霍塞·萨拉马戈(葡萄牙)  1999年君特·格拉斯(德国)  按照这份名单,我们看看各国得奖状况:  法国12人  美国9人(不包括有美籍的布罗斯基)  英国6人  德国、瑞典各7人  意大利、西班牙各6人  俄国5人(包括布罗斯基)  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各3人  瑞士、智利、希腊、日本各2人  澳大利亚、比利时、印度、哥伦比亚、芬兰、瓜地马拉、冰岛、以色列、南斯拉夫、捷克、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达、葡萄牙各1人  直至1998年为止,共有95人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俄国等八个国家有59人,如果再加上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则有71人。

很明显,诺贝尔文学家族重心在欧洲和美国,倾斜是明显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确实具有国际性,它的眼光在努力跨洋过海,伸向世界各地,甚至伸向尼日利亚、特里尼达等小国家。

尤其是从1982年授予马尔克斯和1986年授予W·索因卡(尼日利亚)之后,20年来,诺贝尔文学家族竟增添了哥伦比亚、捷克、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达、葡萄牙等八国国籍,这又表明,瑞典文学院正在朝着更加国际化的路向走,努力减少倾斜度。

1992年我在瑞典时,得奖者是特里尼达的德列克·沃尔科特,这是一大冷门。

瑞典报纸告知人们,这位诗人兼剧作家在消息公布时,正在美国波士顿,他已经起床,准备吃了早饭后坐飞机到弗吉尼亚去给弗大戏剧系的学生讲课。

他一人独处,妻子在西印度群岛老家,身边清冷,当电话铃响,瑞典文学院秘书通知他的时候,他大吃一惊,和许多人一样感到意外。

  我被瑞典文学院邀请去听他的获奖演说,一进门,就拿到一份英文讲稿,题目是:《安德列斯·关于史诗记忆的碎说》,讲话表明了这样一种美学观念:一只完整无缺的花瓶纵使再美,也缺乏足够的魅力,但如果将若干从历史掩埋中挖掘的花瓶碎片加以细心拼合,则那弥合的花瓶便具有欣赏不尽的艺术魅力。

一尊精心雕制的塑像固然美,但清晨凝聚于那雕像上的清纯的露珠,当更具有摇人心旌的瑰彩。

沃尔科特的演讲既有论文的思想魅力,又有散文的内在情韵与风采,确实很有才华。

他的审美理想,也反映了瑞典文学院的部分审美理想与审美标准:不求完整无缺,但求能汇集人类历史的各种文化精华,凝合出一种清新而富有活力的个性。

沃尔科特这一讲演的主旨和他的作品内涵正好和瑞典文学院八十年代之后寻找的方向十分合拍,完全符合他们的文化理想。

所以他们在颁奖辞中这样解释授奖给沃尔科特的理由:他的诗作具有巨大的光能和历史的视野,这种历史视野来自他对多种文化的介入。

末尾这句话:对多种文化的介入,正是瑞典文学院世纪末最后二十年的努力。

所谓国际化,也就是各种文化的介入与融合。

沃尔科特得奖后,我的朋友陈迈平在一篇评论中对瑞典文学院这一路向说得十分中肯。

他说:近年来,瑞典文学院对所谓第三世界国家文学或者所谓边缘文学的注重是有目共睹的,欧美作家已经越来越难问津诺贝尔文学奖了。

文学院自然也非常关注"文化认同"问题,而且作品本身代表一种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各种文化的介入与融合。

一般瑞典人的性格都是宽容谦和的,他们不主张斗争的哲学,而是喜欢和平中立和互相忍让。

院士们也都如此,他们不想站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来评价其他文化的作品,也并不主张各种文化之间互相对立、排斥和较量,而且主张互相联系、融合甚至介入。

  从一百年来这份诺贝尔文学火炬家族的名单来看,我还觉得,二战之后的评选比二战之前评得更好。

他们确实选择了一群世界公认的杰出作家,而这些作家作品的大思路,确实体现了人类之爱这一基本理想。

1949年,福克纳在获奖的演说中说,一个作家,充塞他的创作室空间的,应当仅只是人类心灵深处从远古以来就存有的真实情感,这古老而至今遍在的心灵的真理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

如若没有了这些永恒的真实与真理,任何故事都将无非朝露,瞬息即逝。

他还说:人是不朽的,这并不是说在生物界惟有他才能留下不绝如缕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那使人类能够怜悯、能够牺牲、能够耐劳的灵魂。

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出这些,这些人类独有的真理性、真感情、真精神。

瑞典文学院选择了福克纳,而福克纳的这席话又充分地体现瑞典文学院所把握的诺贝尔的理想主义和评价准则。

一百年来,诺贝尔文学火炬家族确实共同展示了一种心灵的真理,宇宙的理性,这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

反此真理的另一极,即仇恨、暴力、堕落、冷漠、自私等等,瑞典文学院则给予断然拒绝,不管他们拥有多大的才能。

  近一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所授予的每一个作家,几乎都有争议。

很难找到全世界舆论一致认同的作家,甚至很难找到瑞典舆论一致认同的作家。

据说,在头25年里,只有1925年的获奖者萧伯纳被瑞典的舆论共同接受。

萧伯纳之外,即使瑞典本国的作家,也不可能被瑞典完全认同,例如,1974年,两名瑞典作家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和哈瑞·埃德蒙·马丁松共同得奖,就遭到瑞典舆论的攻击,认定他们没有资格获奖。

马丁松是瑞典的文学大师,他获奖后却遭到自己的同胞如此苛求,心情非常不好,得奖四年后便去世了。

在我听闻的范围内,常被非议的是邱吉尔和赛珍珠。

有人说,邱吉尔的得奖是政治需要,但是,就在邱吉尔得奖30年后的1983年,另一位英国的获奖作家威廉·戈尔丁(其代表作《蝇王》是英美大中学校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却在获奖演说中特别郑重地礼赞邱吉尔。

他说:......我们不能忘了邱吉尔,尽管评论家们百般挑剔,他还是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获奖不是由于诗歌和散文,而是一部质朴简洁的叙事作品,它是真正表达人类战胜和藐视一切困难的充满真情的言论。

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们,都知道,是邱吉尔诗一样的行动,改变了一个时期的历史。

他最后甚至这样衷心感叹:我觉得我该走下这个讲坛了。

邱吉尔、朱丽安娜,更不用说本·琼森和莎士比亚了,这是一群多么杰出的人物呵!我不隐讳自己对戈尔丁的礼赞产生共鸣,这不仅在于我曾被邱吉尔的二战演讲录所蕴含的深广诗意所打动,而且觉得人类创造的文学,不应当屈从于教科书上的狭窄定义,像邱吉尔这样富有大诗意的言论,代表人类一代战士征服魔鬼的精彩言论,绝对是美丽的散文,而且是闪耀着理想主义光焰的散文。

我对赛珍珠也有好感。

她的本名是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1892—1973),赛珍珠是她起的中文名字。

她从小就随父母来到中国,直到35岁时才离开中国,她不仅从小就读过中国经书,而且很爱中国并努力了解中国,因此,在她的心灵中,一直把中国当作她的第二祖国。

1938年她在获奖演说中说:尽管我是以完全非官方的身分,我也要为中国人在这里说话,因为不这样我就不忠实于自己,因为这么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也就是我的生活,而且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心灵上,我自己的祖国和我的第二祖国--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份对自由的热爱。

赛珍珠获奖时仅46岁,属于最年轻的获奖作家(后来获奖的布罗斯基常被认为是最年轻的作家,其实获奖时已47岁)。

赛珍珠写作非常勤奋,一生共著85部作品,主要是小说,还有传记、散文、政论、儿童文学等。

瑞典文学院在给予她的获奖辞中特别指出她的作品恰恰符合诺贝尔的理想原则。

祝辞这样写道:赛珍珠杰出的作品使人类的同情心跨越了种族的鸿沟,并在艺术上表现出人类伟大而高尚的理想。

  我虽未阅读赛珍珠的全部作品,但仅仅从她的代表作《大地》(1932)和《母亲》就不能不被她所展示的中国人民的痛苦命运所感染,尤其是中国妇女的命运,其双重奴隶的悲剧可说是被写得令人惊心动魄。

在她笔下中国妇女生活在双重黑暗的夹缝中:一重是过去的黑暗--过去那种不把妇女当作人的传统观念多么黑暗;一重是未来的黑暗,等在妇女面前的年老色衰,被丈夫所厌弃。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除了鲁迅之外,其他作家对中国妇女惨苦命运的描写,似乎没有超过赛珍珠的。

因此,以赛珍珠为例来非议诺贝尔文学奖也未必妥当。

当然赛珍珠是很难与福克纳、海明威等真正一流的作家媲美的。

2pac究竟是被谁害死的

1947年,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梵蒂冈的地窖》、《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

1947年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为了他广泛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1948年,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

主要作品有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与批评的效用》等。

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1949年,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

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50年,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

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教育与社会秩序》等。

1950年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1951年,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戏剧家、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天才》;剧本《疯人院里的仲夏夜之梦》;小说《侏儒》、《大盗巴拉巴》等。

1951年作品《大盗巴拉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法国作家。

法兰西学院院士。

主要作品有诗集《握手》;小说《爱的荒漠》、《苔蕾丝·德丝盖鲁》等。

1952年作品《爱的荒漠》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因为他在他的小说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对心灵的深刻观察和紧凑的艺术” 1953年,温斯特·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

曾任英国首相。

主要作品有《马拉坎德远征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1953年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 195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尔鸣》、《老人与海》等。

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1955年,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1902~)冰岛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沙尔卡·瓦尔卡》、《独立的人们》、《世界之光》、长篇历史小说3卷《冰岛钟声》等。

1955年作品《渔家女》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韵集》、《悲哀的咏叹调》;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长诗《空间》等。

1956年作品《悲哀的咏叹调》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1957年,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正义》;小说《局外人》、《鼠疫》;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

1957年作品《局外人·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俄罗斯诗人、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在街上》、《生活啊,我的姊姊》、《主题与变奏》;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等。

1958年作品《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1959年,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水与土》、《消逝的笛音》、《瞬息间是夜晚》和《日复一日》等。

1959年作品《水与土》 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 1960年,圣琼·佩斯(1887~1975)法国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作《远征》、《流放》、《雨》、《雪》、《风》、《海标》、《鸟》、《荣兴》等。

1960年作品《蓝色恋歌》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 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南斯拉夫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黑海之滨》和《动乱》;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萨拉热窝女人》并称为“波斯尼亚三部曲”等。

1961年作品《桥·小姐》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和《烦恼的冬天》等。

1962年作品《人鼠之间》“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转折点》、《神话和历史》、《航海日志》和《“画眉鸟”号》。

1963年作品《“画眉鸟”号 》 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1964年,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

主要作品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小说《恶心》、《自由之路》三部曲;剧本《苍蝇》和《禁闭》等。

1964年作品《苍蝇》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1965年,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等。

1965年作品《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1966年,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以色列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婚礼的华盖》、《大海深处》、《过夜的客人》、《钉婚记》等。

1966年作品《行为之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1966年,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瑞典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逃亡与蜕变》、《无尘世界的旅行、《死亡的依旧庆祝生命》;诗剧《伊莱》等。

1966年作品《逃亡》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 1967年,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等。

1967年作品《玉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1968年,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

1968年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法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和剧本《等待戈多》等。

1969年作品《等待戈多》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1970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苏联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癌病房》、《第一圈》等。

1970年作品《癌病房》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1971年,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主要作品有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西班牙在我心中和代表作《诗歌总集》等。

1971年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1972年,亨利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正点到达》、《与一位女士的合影》、《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等。

1972年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 1973年,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人之树》、《风暴眼》等。

1973年作品《风暴眼》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1974年,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瑞典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乌洛夫的故事》等。

1974年作品《乌洛夫的故事》 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1974年,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瑞典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作《现代抒情诗选》、《游牧民族》、《自然》、《海风之路》、《蝉》、《草之山》和代表作《阿尼亚拉》等。

1974年作品《露珠里的世界》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1975年,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意大利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乌贼骨》、《守岸人的石屋》等。

1975年作品《生活之恶》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1976年,索尔·贝娄(1915~)美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奥吉·玛琪历险记》、《赫索格》、《洪堡的礼物》等。

1976年作品《赫索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西班牙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天堂的影子》、《毁灭或爱情》、《终级的诗》、《知识的对白》等。

1977年作品《天堂的影子》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撒旦在戈雷》、《卢布林的魔术师》、《奴隶》等。

1978年作品《魔术师·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1979年,奥德修斯·埃里蒂斯(1911~)希腊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初生的太阳》、《英雄挽歌》、《理所当然》等。

1979年作品《英雄挽歌》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冰封的日子》、《三个季节》、《冬日钟声》、《白昼之光》、《日出日落之处》;日记《猎人的一年》;论著《被奴役的心灵》;小说《夺权》等。

1980年作品《拆散的笔记簿》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英国德语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迷惘》等。

1981年作品《迷茫》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 1982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记者、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报告文学《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米格尔·利廷历险记》等。

1982年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1983年,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蝇王》、《继承者》、《金字塔》、《自由堕落》、《看得见的黑暗》、《纸人》等。

1983年作品《蝇王·金字塔》获诺贝尔文学奖 。

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捷克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作《裙兜里的苹果》、《铸钟》、《妈妈》、《哈雷慧星》和回忆录《世界美如斯》等。

1984年作品《紫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1985年,克洛德·西蒙(1913)法国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弗兰德公路》、《历史》、《农事诗》等。

1985年作品《弗兰德公路·农事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他善于把诗人和画家的丰富想象与深刻的时间意识融为一 体,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 1986年,沃莱·索因卡(1934~)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

主要作品有剧作《沼泽地的居民》、《雄狮与宝石》、《路》;诗集《伊当洛及其他》;长篇小说《解释者》等。

1986年作品《雄狮与宝石》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以广博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

” 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韵文与诗》、《山丘和其他》、《悼约翰·邓及其他》、《驻足荒漠》;散文集《小于一》等。

1987年《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1988年,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埃及作家。

主要作品有著名家族小说《两宫之间》和《小偷与狗》、《道路》、《乞丐》、《我们街区的孩子们》、《伞下》、《平民史诗》等。

1988年作品《街魂》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西班牙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帕斯夸尔·杜阿尔特一家》、《蜂房》、《考德威尔太太与儿子的对话》等。

1989年作品《为亡灵弹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墨西哥诗人。

主要诗作有《太阳石》、《假释的自由》、《向下生长的树》;散文作品有《孤独的迷官》、《人在他的世纪中》、《印度纪行》等。

1990年作品《太阳石》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1991年,内丁·戈迪默(女)(1923~)南非作家。

主要作品有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见的黄金》;短篇小说集《面对面》、《星期五的足迹》、《不宜发表》等;长篇小说《缥缈岁月》、《陌生人的世界》、《恋爱时节》、《贵宾、《伯格的女儿》、《朱利的族人》等。

1991年作品《七月的人民》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圣卢西亚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在绿夜里》、《放逐及其他》、《海湾及其他》;剧作《猴山之梦》、《最后的狂欢》等。

1992年作品《西印度群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 1993年,托尼·莫里森(女)(1931~)美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宝贝儿》、《爵士乐》等。

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 1994年,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华》、《饲育》;长篇小说《个人的体检》、《洪水涌上我的灵魂》、《倾听雨树的女人们》;长篇三部曲《燃烧的绿树》等。

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 1995年,希尼(1939~)爱尔兰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幻觉》等。

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 1996年,希姆博尔斯卡(女)(1923~)波兰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等。

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 1997年,达里奥·福(1926~)意大利讽刺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剧作《喜剧的神秘》、《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大胸魔鬼》等。

199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 1998年,若泽·萨拉马戈(1922~)葡萄牙记者、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里斯本围困史》、《失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等。

199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 1999年,君特·格拉斯(1927~)德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风信鸡之优点》、《三角轨道》等;剧作《洪水》、《叔叔、叔叔》、《恶厨师》、《平民试验起义》等;长篇小说《铁皮鼓》、《猫与鼠》、《非常岁月》合称《但泽三部曲》。

1999年作品《铁皮鼓哈里》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 2000年,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

剧作家、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剧作《绝对信号》、《野人》、《车站》;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

2000年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 2001年,维·苏·奈保尔(1932~)印度裔英国作家。

1990年被英国女王授封为骑士。

主要作品有小说《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大街》、《河弯》、《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等。

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 2002年,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匈牙利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非劫数》、《惨败》、《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祈祷》等。

200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 2003年,库切(1940~)南非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等待野蛮人》、《昏暗的国度》、《来自国家的心脏》、《耻辱》、《钢铁时代》等。

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 2004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女)(1943~)奥地利作家。

主要作品有《女情人们》、《我们是骗子,宝贝》及《情欲》等小说。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

获奖理由:“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2005年,哈罗德·品特(1930~)英国当代戏剧巨匠。

主要作品有《生日宴会》、《门房》、《归乡》等。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 2006年,奥罕.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

主要作品有《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2007年,多丽丝·莱辛(女)(Doris Lessing,1919~),英国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金色笔记》(2007年获奖作品) 、《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

2008年,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

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官迷幻类文学的作家,是在现代文明之外对于人性的探索者”。

主要作品有《诉讼笔录》、《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 《战争》(2008年获奖作品) 、《乌拉尼亚》等。

2009年,赫塔·缪勒(Herta Müller,1953~),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

授予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

代表作品:《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呼吸钟摆》(2009年获奖作品)等。

201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秘鲁作家,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为世界文学繁荣所作出的贡献。

他是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略萨的第一部享誉世界的作品是他196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城市与狗》。

其他比较著名的作品还包括《酒吧长谈》、《世界末日之战》、《公羊的节日》等。

2011年,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Tomas Transtromer,1931~),瑞典诗人,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声明形容他的作品“简练、细腻,充满深刻的隐喻”。

他自1958年起,他陆续发表《路上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堂》《给生者与死者》以及《悲伤贡多拉》等诗集,逐渐在同代抒情诗人中奠定了领先地位。

2012年,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中国作家,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用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现实。

莫言的作品结合了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949年获奖者)与加布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82年获奖者)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同时也寻找到了一种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

”评委会认为,虽然他在中国以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而著称,但他无疑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中起,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白狗秋千架》、《酒国》、《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

其中《红高粱》还被改编成电影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获得了1988年德国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