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领导的批评自己的感言

04-0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被领导说,你们是什么感受,之后会怎么做

还是每个人的心态不一样

又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以平常心对待,领导和老板都是希望下面的人能力强,把什么都做好,强到累死,他们都希望这些人在自己下面做事,以什么心态面对,就以平常心,别让领导的一句话,影响自己的心情跟生活,

单位新领导上任作为下属如何表态发言

配合 认真完成本职 我相信在领导的领导下 我们一定能有长足发展 连创佳绩

新员工工作心得体会

事例一:  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xx给我这个拜师的机会,刚刚毕业的时候也做了几份工作,但是都学不到真正的东西,目标也很模糊。

自从来到xx,在这5个月里,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很多原来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比如酒店管理的经验、人事部的工作流程等。

我感到非常高兴,也让自己的目标慢慢的清晰起来,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经理们都非常关心我,在我生活中给我照顾,在工作上给我帮助和鼓励,使我充分感受到了xx的温暖,也让我一天天的成长起来,使我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

  今天能让赵经理当我师傅,我感到万分的荣幸。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我深知自己在起步价段存在诸多的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社会经验有待加强,知识领域有待拓宽。

和师傅相比,我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希望在师傅的带领下,尽快成长、尽快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师傅和各位领导多指出我的不足,不管是工作上的不足;还是为人处事方面的欠缺,对我千万不要吝啬你们的批评。

我一定会虚心接受,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师傅就是我的方向标,在前面指引着我前进。

我一定会牢记教诲,决不辜负师傅和各位领导的栽培和期望。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此,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自己。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作为徒弟的我需要进步、更需要成长,我一定会虚心的向师傅学习,真诚的请教。

师傅在酒店工作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工龄比我的年龄还要长,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有着精湛的业务水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

在师傅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借鉴学习的地方。

  勤学、勤问、勤看、勤听是我拜师学习的方法;  诚心、精心、细心、耐心是我拜师学习的态度;  成长、成熟、成才、成事是我拜师学习的目的,还望师傅不吝赐教。

  “根深方能叶茂”我相信,在师傅和领导的正确指引下,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以他们深厚的涵养、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艺,一定会促使我迅速成长。

  期盼明天

  我相信———我一定不会辜负师傅和领导的希望与厚爱

  展望未来

  我相信———我一定会在xx这个平台上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让我们用青春碰撞出心灵之火,用拼搏和汗水打造优秀团队,用努力和奉献早日实现xx愿景,共创xx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事例二: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青年教师拜师结对活动,首先我代表校领导向愿意收徒的23位师傅表示衷心地感谢,向23位青年教师找到向往的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

  刚才田老师、张老师的发言,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23年前,我作为徒弟代表曾在这里表过态,6年前,我作为师傅代表在这里讲过话。

今天,我又作为过来之人,被要求在此谈谈自己的内心话。

作为射中的一个分子,在这个讲台上以不同的身份讲同一个题目的话,我心里感到格外地激动与自豪

  牛顿说,如果我能有所发现,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

老校区灯箱上有句荀子的话:“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回想自己能从一个初上讲台的小伙子一步步走到今天,没有学校的搭台与师傅的帮助,是办不到的。

射中历来有师徒结对的优良传统。

记得1990年我刚分配到射中,学校安排王素兰老师做我的师傅,后来是陆佩珍老师,1994年上高中后,又安排李元洪老师做我师傅。

除此外,我还主动拜当时语文组的大腕蔡明、施云康老师为师。

这些师傅悉心教我备课、上课、写文章、搞课题。

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勤奋踏实、刻苦钻研的精神,平易厚道的做人风格,如果说今天能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一点点进步的话,都与师傅们的无私传授分不开。

从我个人成长经历来看, “师徒结对”是年轻教师得到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师徒结对可使我们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节省成长时间。

教育工作需要教师不但有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而且还有相应的教育教学与课程探究能力,对我们年轻教师而言,这些能力固然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去慢慢摸索、积累逐步形成。

但这个周期往往较长,且易走弯路,冒风险,甚至要付出失败的代价。

可教育不是循环工程,每个学生一生就一个高中三年,也不容我们去试验、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年轻教师向有经验的师傅学习、讨教,不失为使自己尽快成长的一个积极稳妥的捷径。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

”意思即要向不同的老师学习,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孔子曾向老子学《易》,向师襄学习音乐,最终孔子的成就超过了这二个人。

我没有孔子的睿智,但能从不同师傅身上吸收他们的长处。

在我的师傅中,蔡明的睿智改变了我的迟钝,李元洪的沉稳压抑了我的浮躁,对我的成长都极为有利。

我校的师资实力很雄厚,你们身边有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还有大批省、市名师,学科带头人,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把它用好用足。

这次经过严格的程序(几个轮回,双向选择),为各位年轻老师选配了年富力强的教育教学骨干做你们的师傅。

相信他们身上宝贵的教育智慧、敬业精神得到薪火传承,发扬光大。

师资培训形式很多,这种手把手传帮带形式更有实在意义。

同一学科开展的同步教学行为,徒弟便于在吸收师傅的教学内容、教学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对于新教师的培养来说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老师们,在座的各位都肩负着射中未来发展的重任。

作为师傅,我们既要感到这是为教研组培养后备人才的义务与责任,更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徒弟,我们要珍惜学校搭建的这个平台,谦虚、诚恳地向师傅学习,认真、扎实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为此,下面我想再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师傅带徒要三管齐下。

首先是思想上引导:各位师傅都是我校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不仅是业务上的榜样,而且是道德上的楷模。

其次是作风上身教:要注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来教育、带动徒弟,使他们能够自觉养成敢于担当、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工作作风。

再次是业务上帮带:要自始至终地进行全程跟踪帮教,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无私地传授给徒弟,从而使他们尽快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力争五年内能成为射中讲台上独当一面的教学骨干。

  二是希望带徒形式上不拘一格。

师徒结对较之其他培训方法,更具直接性、针对性。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体现自主性和个性化,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沙龙、网络、面谈等形式,让徒弟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与师傅沟通交流。

同时督导室、教务处既要严格规范,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对带徒过程的指导,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师傅间、徒弟间的交流,做到相互取长补短,借鉴提高。

  三是希望师徒之间要相互促进。

每一位师傅都是一本书、一部字典,是徒弟取之不尽的教学财富。

在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徒弟要努力做到“四勤”。

一是脑勤,充分发挥各人的聪明才智,从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问题,力争做到全面、细致。

二是口勤,虚心向师傅请教,向身边的每一位同仁请教。

三是腿勤,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和调查研究,做到在结对期间多出成果。

四是手勤,要细致琢磨,反复推敲,注重理论积累,多动笔,要求一学期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教学反思,在报刊上至少要发表一篇教学论文。

上学期我校将创建学术期刊《黄海学刊》,每期需要不少班级管理、教学研讨的文章,希望各位师傅、徒弟能在上面多留下光彩,年终考核有加分奖励。

  最后,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师徒在结对期间工作顺利,共同进步

并祝愿年青老师在师傅的指导下早日成才,尽快撑起射中教育教学事业的一片蓝天

  谢谢大家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怎么写

人生不如愿的事情十常八九,想一帆风顺、事事如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时候总会受到点委屈,这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控制的。

工作中肯定会有被批评、受委屈的时候,即使自己真的是被“冤枉”了,用平常心去面对。

因为人无完人,即使能将工作做得很好,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有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当我们的工作真的有缺点和错误的时候,友善的批评是一种呵护与关爱,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并满怀感激。

有时受到同事无端的指责、误解、挨领导错批等,对待这些委屈,我们需要心胸开阔一点,用微笑与忍耐去对待,让时间去证明事情的是与非。

如果受到一点刺激就受不了,那肯定很难成就大事。

不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都可以让我们进步,现在的委屈,很有可能是以后成功的铺垫。

对待委屈,关键是要解决好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

要用全面的、系统的观点分析和看待所受的委屈,仔细分析总能找到一些因果关系。

当遇到委屈时,我们要理性认识,感性对待,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振作精神去处理、去解决。

不妨对所受委屈的前因后果做个分析,一时的委屈不等于一辈子的委屈,黑夜过去,迎来的就是黎明。

“吃一堑,长一智。

”碰到问题不可怕,看你怎么去解决问题,不要激化、揪住问题不放、无限制地扩大问题,抱着与人为善的心态,你的工作、生活就能变得顺畅。

我们的未来是广阔的,遇到委屈想通了,就要着眼未来,寻找解决办法和处理措施。

首先,有误会就要积极沟通。

很多委屈都是误会引起的,因别人不理解而引起的误会,我们要反思“误会”的原因,积极想办法解决。

平时要注意加强沟通,不要用两不立的态度对待,加剧误会。

其次,有缺点或失误就要改正,通过实际行动,努力让坏事变成好事。

最后有委屈就要积极奋起。

委屈是一个人心里成长的催化剂,对于一个眼界开阔、有上进心的人,委屈往往很难阻止其发展,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

在单位,一个优秀的员工就要像竹子那样坚韧,不会被风吹弯了腰杆;要像江湖豪侠那样心胸开阔,不会飘过几朵乌云就会留下心里阴影。

让幽默来替代委屈,节制情感,对不公正来点“阿Q”式的嘲讽,幽默一下,感受到你的智慧以及宽宏大量,心胸豁达一点,做好一切该做的事情,“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你就能更快的成长

有关感恩的感言

感恩节活动的感悟  篇一:  11月25日时感恩节,这是有国外所流传过来的节日,中国人的含蓄让我们形成了不善于表达感激之情,借这样一个节日一个机会,大家尽情抒发着内心的感谢,向生活说一声感谢,感谢你告诉我什么叫做精彩;向坎坷说一声感谢,感谢你告诉我什么是人生,感谢身边的人,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生活的节奏是快的,我们的工作也是忙碌的,而一直能和自己并肩的就是搭档,学期过半,搭档一路相伴,见证着我的好与坏,包容着我偶尔的小情绪,支持着我一路前行,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谢谢!而在工作中除了照规办事以外,更需领导为我们指明前方的路,是我们的向导,看似简单,其实凝聚着多少的不易啊,你们辛苦了!工作中的姐妹们,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互相批评、鼓励进步,生活中也是相互支持着,真诚地道一声:有你们真好!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惯,个性大多都有些的自我,而除了在平时的感恩教育以外,更应该借此活动进行表达,首先是和孩子们讲关于感恩的小故事,然后讲关于感恩父母、、老师、同伴,当背儿歌时,内容较为简单,大家都理解了,其实孩子们在心里明白许多这样的道理,只是不知如何表达出来,当我们让小朋友都自己动手做卡片送给父母时,个个兴奋得不得了,在装饰时还非常认真,而且都说要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谢谢您,您辛苦了!”之类的感恩话语,同时我们又留了“我给爸妈洗洗脚捶捶背”的活动,孩子们还说了“总是妈妈为我洗脚,

学生从学校到单位工作的想法与感受,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过程个社会化的过程。

如何社会化,是岗前培训最重一点。

在今天这个岗前培训班上,我我今天的这个发言不是向大家介绍什么成功经验,仅仅是站在同是大学生的角度,来谈谈个人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12年前的今天,我跟你们一样也是刚刚大学毕业,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大学校园踏入了烟草行业的大门,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企业的员工。

当时的心情应该跟现在的你们一样,有能在激烈竞争之中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激动和兴奋,也有想尽快踏入工作岗位用十几年来的知识积累,为企业为社会发挥贡献、创造职业价值的冲动和豪情,更有刚刚踏入社会,犹如精心饲养的动物放生大自然,进入一片陌生领地的忐忑不安和迷茫。

这种激动和兴奋、冲动和豪情、忐忑不安和迷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苦涩。

就业的甜蜜暂且不表,单说苦涩。

说苦涩,首先是因为对即将从事的岗位和单位,知之甚少,甚至说一无所知,眼前一片迷茫、心中一团迷雾,深感空有一身学问而无用武之处,犹如狗咬刺猬、老鼠拉乌龟--无从下手。

在激动和兴奋之余,会莫名其妙的油然而生--“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的困惑与迷茫。

说苦涩,其次是因为从大学校园到烟草企业的环境变化,让我感到很不适应,心态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

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

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和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有时候看哪个同学不顺眼,动不动还想跟他打一架。

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四是对薪酬的不适应。

第一次拿工资,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在学校里,不管是当学生会干部还是做党支部干部,做事都是没有报酬的。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迷茫和苦涩,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踏入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缺乏对职业和事业的了解与认知,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好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一直从事全省烟草行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负责大学生招聘管理工作,对大学生有着浓厚的感情,也经常了解、分析行业这么多年来新进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成长情况。

除了上述我就业初的感受之外,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对待工作的心理状态还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

应届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

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

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

而我们这些应届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

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

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二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

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

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

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是围城思想严重,盲目感较强。

应届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跟同事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受外界影响,总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环境甚至行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圆,因此,越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工作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思考问题时的外向型心理,总是认为所有目前的不如意都是企业和他人的错,而没有内向去思考自我,站在社会或企业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分不清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的原因,这样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浅、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北,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这三种情况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后的普遍心理。

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咨询专家徐小平曾说过,现在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缺少的东西太多。

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没有明确的就业意识,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造成了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社会化、职业化转变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那么,如何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

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在校时,我们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容易走两种极端:一种是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复杂,缺乏基本的认知和准备,过于天真和无知;另一种极端则是对社会和人性过于悲观,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抱有强烈的抵触意识,又因为过于理想化而导致苛刻、偏激、狭隘、封闭。

事实上,社会和职业既没有有些人期望的那么美好,也不如另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坏,它复杂而真实,需要我们将片面的、绝对的、理性的、批判式的思维转化为感性的同情式的理解认同,用坚强而温和的眼光和胸怀去接纳,这样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虽然需要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才能达到,但职业经历能够促使我们大学生,用一种更现实、更客观、更温情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职业和自我。

我们应该牢记,在书本上、网络上抽象地批判人性,与实际地同真实的人接触的感受和看法是不一样的。

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太冲、太自我”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的结果,直接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和职业角色意识模糊。

有一次听一个关于职业发展的报告,咨询师讲:一个公司在同一年录用过三个大学生,一个纯粹无法胜任工作;一个缺乏主动性,干什么都得告诉他,不说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另一个太过于强势和主动,他工作是去改造别人的,还得让上司听他的。

这三种类型在当今大学生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社会对于个人的改造的力量是巨大的,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等待和望而却步,关键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自觉,有意识地接受、完成这个改造的过程,让这个过程短一点,让自己和周围的人痛苦少一点。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学生都能很好地作好这一点,能尽快地实现社会化的转变。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

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

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

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那么什么是职业化呢?从职业素养的角度而言,动态地看,职业化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要求,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修养,按照职业要求改造自我的过程;静态地看,职业化就是训练有素、行为规范。

从外在呈现来看,职业化表现在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要充分符合工作的需要,其中知识、技能、态度尤为;而从内在来看,所有看得见的表现都是由看不见的价值观决定的,因此,职业化是内力的外现。

如果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看,职业化给人的观感是,第一层次看穿衣戴帽;第二层次看待人接物;第三层次则是看价值观。

我们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就是“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作为烟草人,作为烟草职业人,这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价值观。

如何成为职业化员工呢?古人云: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

再厉害的领导、再称职的部门负责人、再优秀的员工,一旦不按要求遵守职业道德,没有了意识素养,就是不合格,就不能称之为职业人。

为帮助大家提高职业素养,尽快实现职业换型,我总结和归纳了八条注意和八条建议:职业员工的八大注意,或者说是八大禁忌,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避免的八种现象:

【第1句】:拒绝承担个人责任,习惯上推下卸,敷衍塞责。

【第2句】:打工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时刻准备跳槽。

【第3句】: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清高孤傲,不能委曲求全。

【第4句】:不主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第5句】:没有危机和竞争意识。

【第6句】:被动心态,对同伴和工作没有兴趣和激-情。

【第7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独善其身,不愿主动地帮助他人。

【第8句】:借口太多,不能自动自发地努力表现。

成为职业化员工的八条建议,也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培养的八种职业素养:

【第1句】:敬业。

干工作要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干就干得好,爱就爱得深,做就做得精。

【第2句】:服从。

接受单位和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讨价还价,也不要过分依赖他人。

【第3句】:感恩。

感恩你的单位和同事,感恩你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的竞争对手。

你所干的一切最起码要对得起你的良心,对得起你拿到手的工资。

【第4句】:超前。

要有超前意识,自我管理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标准永远要比上级领导的要求更好,想到他前边,做到他心里。

当科员的要想着科长的活儿,当科长的要想着处长的活儿,当处长的要想着领导的活儿。

【第5句】:注重人品。

不管做什么,先把自己的人做好。

要时刻牢记:诚信源于人品,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所谓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第6句】:学会包容。

工作遇到挫折或受到领导或同事批评,要学会包容和换位思考。

不管遇到什么?尽量让自己快乐!不要拿过去、别人、没发生、自己的烦恼折磨自己!

【第7句】:培养团队意识。

学会主动帮助他人,毫无怨言。

要自动自发,彼此负责,相互协作、目标统一。

【第8句】:保持竞争意识。

要时常主动寻找差距、创新改善、追求卓越,每天实现自我设定目标。

如果不思进取,迟早会被他人所取代。

如果大家能做到上述八点,你们就具备了优秀的职业素养,也将顺利实现职业转型,成为对企业对行业有利用价值的人才。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

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

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总结我大学毕业十来年的工作历程,在此给大家提7条建议,从现在做起,付诸行动:

【第1句】:要正确定位。

大学生不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而是与别人一样的工作者,希望大家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拈轻怕重,不要好高骛远,要摆脱“精英心态”,甘做“普通劳动者”,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第2句】:要学会适应。

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

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第3句】:要控制情绪。

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第4句】:要热情主动。

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

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第5句】:要不断学习。

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第6句】:要时刻反剩要有自盛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

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第7句】:要付诸行动。

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

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当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将社会化意识和职业素养体现为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和准备的过程。

多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期大概需要1-3年的时间。

而这1-3年的时间正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时的“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挡一面”,而是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

这个时期,也许是你一生中最痛苦,变化最大,对人生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最多的时期,但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

如果大家能顺利通过这个阶段,就将稳步踏入“职业塑造”阶段和“职业开拓”阶段,最后登上“事业成功”这个职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你曾经一切的豪言壮语和海誓山盟,达到你的职业发展的巅峰。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

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不会在碌碌无为中消耗光阴,我提议,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写下一份职业规划书,规划你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规划你的前程和未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你们的职业规划,在挫折中学习,在行动中改变,尽快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逐步迈向你们成功的职业发展通途,到达胜利的彼岸。

急求大班毕业典礼的老师感言

亲爱的孩子们,老师会永远记住一起相处的那段幸福时光。

一起忘情地游戏、开心地歌唱,老师觉得自己也重返童年

孩子们,老师会永远记住,当老师轻轻拍打着手臂时,同学们跑过来用稚嫩的小手,帮老师捶捶背。

同学们甜甜的话语,让老师无比欣慰。

对周恩来事迹的感言

漫说周恩来的“平易近民”  ○ 高长武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亲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归从。

进一步说,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条治国为政的道理:制定的政策贴近老百姓,维护他们的利益,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这个道理反映在执政者的风格上,就是“平易近民”四个字。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政府总理,周恩来是“平易近民”的典范。

  “平易近民”,必然与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

周恩来虽身居高位,但从来都把自己视为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1958年夏,黄河中下游出现严重洪灾。

7月18日上午,正在上海考察的周恩来接到报告,立即赶往受灾最严重的郑州视察灾情。

当晚,他来到邙山脚下的黄河岸边,查看水势和救灾的情况,并冒雨鼓励大家与洪灾作斗争。

秘书见周恩来衣服都淋湿了,忙撑起雨伞。

周恩来立即阻止,说:“你看大家不都是一样在雨里淋着吗

”对一位政府总理来说,面对雨中灾民,虽然打伞与否只是一件小事,可二者体现出来的为政风格则是迥异的。

  “平易近民”,必然平等待人,不摆官架子。

周恩来一有空就深入群众中间,亲切地询问百姓冷暖,倾听群众心声。

1956年5月6日,周恩来到太原钢铁厂视察。

当他来到高炉现场时,值班工人史悠国正在忙碌。

周恩来热情地向他伸出了手。

史悠国看着自己满是油污的手,有些不好意思,正在进退为难之时,周恩来和蔼可亲地笑着说:“小伙子,没关系,来

”说着便紧紧握住史悠国的手,并亲切询问有关情况。

正是这样的握手,把周恩来以至党和国家与老百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平易近民”,必然勤恳为民,不当官老爷。

周恩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春蚕吐丝的精神兢兢业业,忘我工作。

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的:“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

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

”1966年3月8日凌晨5时29分,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

得知地震的消息后,周恩来乘直升机迅速赶往震区,冒着余震的危险,检查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工作。

一直忙碌到夜里,他才在驻邢台部队的营房里,与战士们一起吃了一点烙饼和煮白菜。

周恩来始终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勤务员”,勤勤恳恳、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在他晚年重病缠身之后也依然如此。

1975年3月,周恩来在医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20天时间内,曾先后会见了赞比亚、圭亚那、新加坡、摩洛哥、斯里兰卡的政要或政府代表团,同时还在3月15日主持了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此外还处理了许多日常政务。

周恩来以重病之躯在手术前保证了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

  以上只是捡拾了几个例子。

实际上,“平易近民”的为政风格早已融化到周恩来一生所做的许许多多琐细事情中,是他爱民之情的自然流露,成为他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正因如此,老百姓才会亲切地称他为“人民的好总理”。

也正因如此,凡接触过周恩来的人,包括不少外国人士,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染。

1964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周恩来邀请日本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松崎君代到中南海住所作客。

就餐时,周恩来请松崎坐在紧靠自己的右侧,并用他那不太方便的右手,不断往松崎菜碟里夹菜,劝她多吃点。

在得知松崎的父亲曾在制酒行业工作后,周恩来取出自己珍藏的两瓶茅台酒,让松崎带回去,请她父亲尝尝。

周恩来平易近人的举动使松崎十分感动。

1978年再访中国时,松崎曾用日文写下“周恩来总理,您活在我心中”这十一个字,来表达她对周恩来的景仰和怀念。

  在为政风格上,与“平易近民”截然相反的是官僚主义。

而对于官僚主义,周恩来则是坚决反对的。

1956年5月17日,他在关于昆曲《十五贯》的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进行了严肃批评:“现在有个风气,对领导不称首长就会有人怪”,“老百姓想见做‘官’的是多难啊

”我们做“官”的人,应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正在为人民服务”。

1963年5月29日,他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列举了官僚主义的12种表现,并细数了其种种危害,认为“官僚主义的态度和作风已经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许多损失,如果听其发展,不坚决加以克服,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

同时,他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绝不能容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

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他更是严格要求,无论谁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他都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并责令改正。

  古人云:“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得民心者得天下。

正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这样一批又一批“平易近民”的共产党人的严格自律和不懈努力,新中国才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保持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

  〔作者高长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17〕  更多文章: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