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卫士个人感言
94年三国演义演员表
左右卫机构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
掌宫禁宿卫,凡五府及外府皆总制焉。
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
掌判诸曹、五府、外府禀禄,卒伍、军团之名数,器械、车马之多少,小事得专达,每岁秋,赞大将军考课。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上。
掌受诸曹及五府、外府之事,句稽抄目,印给纸笔。
仓曹参军事各二人,正八品下。
掌五府文官勋考、假使、禄俸、公廨、田园、食料、医药、过所。
奉车都尉,掌驭副车。
有其名而无其人,大陈设则它官摄。
驸马都尉无定员,与奉车都尉皆从五品下。
司阶各二人,正六品上;中候各三人,正七品下;司戈各五人,正八品下;执戟各五人,正九品下;长上各二十五人,从九品下。
武后天授二年,置诸卫司阶、中候、司戈、执戟,谓之四色官。
亲卫之府一:曰亲府。
勋卫之府二:一曰勋一府,二曰勋二府。
翊卫之府二:一曰翊一府,二曰翊二府。
凡五府:每府中郎将一人,正四品下;左右郎将一人,正五品上;亲卫,正七品上;勋卫,从七品上;翊卫,正八品上。
总四千九百六十三人。
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九品上;校尉各五人,正六品上。
每校尉有旅帅二人,从六品上;每旅帅各有队正二十人,正七品上,副队正二十人,正七品下。
五府中郎将掌领校尉、旅帅、亲卫、勋卫之属宿卫者,而总其府事;左右郎将贰焉。
番上者,以名簿上于大将军而配以职。
武德、贞观世重资廕,二品、三品子,补亲卫;二品曾孙、三品孙、四品子、职事官五品子若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及国公子,补勋卫及率府亲卫;四品孙、五品及上柱国子,补翊卫及率府勋卫;勋官二品及县男以上、散官五品以上子若孙,补诸卫及率府翊卫。
王府执仗亲事、执乘亲事,每月番上者数千人,宿卫内庑及城门,给禀食。
执扇三卫三百人,择少壮肩膊齐、仪容整美者,本卫印臂,送殿中省肄习,仗下,每番三卫一人,为太仆寺引辂。
其后入官路艰,三卫非权势子弟辄退番,柱国子有白首不得进者;流外虽鄙,不数年给禄禀。
故三卫益贱,人罕趋之。
有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三人。
唐亲卫、勋卫置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翊卫置车骑将军。
武德七年,改骠骑将军为中郎将,车骑将军皆为郎将,分左右,以亲卫曰一府,勋卫、翊卫曰二府,谓之三府卫。
诸卫翊卫及率府亲、勋卫,亦曰三卫。
永徽三年,避太子讳,改中郎将曰旅贲郎,郎将曰翊军郎。
太子废,复旧。
左右骁卫机构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
掌同左右卫。
凡翊府之翊卫、外府豹骑番上者,分配之。
凡分兵守诸门,在皇城四面、宫城内外,则与左右卫分知助铺。
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
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各一人,左郎将各一人,右郎将各一人,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校尉各五人,旅帅各十人,队正各二十人,副队正各二十人。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
仓曹,府二人,史二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左右翊中郎将府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左右武卫机构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
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
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长上各二十五人。
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同骁卫。
有称长二人,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
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称长掌唱警,为应跸之节。
左右威卫机构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
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羽林番上者,分配之。
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东面助铺。
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长上各二十五人。
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同骁卫。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
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领军卫机构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
凡翊府之翊卫、外府射声番上者,分配之。
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苑城诸门。
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长上各二十五人。
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同骁卫。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
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金吾卫机构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
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
凡翊府之翊卫及外府佽飞番上,皆属焉。
师田,则执左右营之禁,南衙宿卫官将军以下及千牛番上者,皆配以职。
大功役,则与御史循行。
凡敝幕、故毡,以给病坊。
兵曹参军事,掌翊府、外府武官,兼掌猎师。
骑曹参军事,掌外府杂畜簿帐、牧养之事。
胄曹参军事,掌同左右卫。
大朝会行从,给青龙旗、槊于卫尉。
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左右街使各一人,判官各二人。
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如骁卫。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
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左右街典二人,引驾仗三卫六十人,引驾佽飞六十六人,大角手六百人。
隋有察非掾,至唐废。
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掌领府属,督京城左右六街铺巡警,以果毅二人助巡探。
入閤日,中郎将一人升殿受状,卫士六百为大角手,六番阅习,吹大角为昏明之节,诸营垒候以进退。
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
凡城门坊角,有武侯铺,卫士、彍骑分守,大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嚣襜,武官暗探;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左右千牛卫机构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
掌侍卫及供御兵仗。
以千牛备身左右执弓箭宿卫,以主仗守戎器。
朝日,领备身左右升殿列侍。
亲射,则率属以从。
胄曹参军事掌甲仗。
凡御仗之物二百一十有九,羽仪之物三百,自千牛以下分掌之。
上日,执御弓箭者亦自备以入宿。
主仗每月上,则配以职,行从则兼骑曹。
中郎将各二人,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兵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
唐改备身郎将曰将军,备身将曰中郎将,千牛左右、备身左右曰千牛备身。
初置备身主仗。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
兵曹,府一人,史二人;胄曹,府一人,史一人。
千牛备身十二人,备身左右十二人,备身一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
千牛备身掌执御刀,服花钿绣衣绿,执象笏,宿卫侍从。
备身左右掌执御弓矢,宿卫侍从。
备身,掌宿卫侍从。
主仗,掌守供御兵仗。
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掌供奉侍卫。
凡千牛及备身左右以御刀仗升殿供奉者,皆上将军领之,中郎将佐其职。
有口敕,通事舍人承传,声不下闻者,中郎将宣告。
左右监门卫机构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
掌诸门禁卫及门籍。
文武官九品以上,每月送籍于引驾仗及监门卫,卫以帐报内门。
凡朝参、奏事、待诏官及繖扇仪仗出入者,阅其数。
以物货器用入宫者,有籍有傍。
左监门将军判入,右监门将军判出,月一易其籍。
行幸,则率属于衙门监守。
长史,掌判诸曹及禁门,巡视出入而司其籍、傍。
余同左右卫。
兵曹参军事兼掌仓曹,胄曹兼掌骑曹。
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掌涖宫殿城门,皆左入右出。
中郎将各四人,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兵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二人。
兵曹,府三人,史五人;胄曹,府三人,史四人。
监门校尉三百二十人,直长六百八十人,长入长上二十人,直长长上二十人。
监门校尉掌叙出入。
唐改监门府郎将为将军。
商朝政权的特点
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
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
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
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
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
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
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
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老。
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商代在实行贡纳制度的同时,还有劳役租“助”,就是要求农人助耕公田(籍田),收获皆为统治者所得,其比例约占农人收获的十分之一。
殷纣王加征赋税,用以充实鹿台和巨桥商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权观念笼罩下的政治思想,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
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则,就是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
北京地铁公司和恒安卫士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北京恒安地铁公司
首先,为说明问题,我们先把公司的简称复原。
”北京地铁”是指:。
“恒安卫士”是指:恒安卫士安全防范技术公司。
上述两家公司是独立的公司,二者均服务于北京地铁系统。
不同点是:地铁运营是“北京地铁”的全部业务,地铁的“安检安防”只是“恒安卫士”的部分业务。
的主要职责就是:售票,运营,等;恒安卫士安全防范技术公司主要职责是:安检,安防,维护秩序等。
不知道这样说楼主明白没有
希望能帮上您,不详处可追问。
商鞅的身世
商鞅(前390~前338年),战国政治家。
出身国贵族,孙鞅,亦名卫公元前340年,因有功于秦,秦孝公封卫鞅于商(今陕西商州市)15邑,号为商君亦称商鞅。
少时喜读刑名之学,到了青年时期,他已经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最初,他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孙痤手下做小官,深得公孙痤重视。
公孙痤临死对魏惠王说:如果不用卫鞅,就把他杀掉,决不能让他离开魏国。
魏惠王把公孙痤的话当成耳边风,既不重用,也没有杀他。
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就来到秦国。
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引荐,与秦孝公面谈了三次。
前两次讲行帝王之道,孝公不感兴趣,听听就睡着了。
第三次讲“霸道”,富国强兵,孝王听得很高兴。
从此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
商鞅依据李俚《法经》结合秦国实际制定出一套变法方案。
可列为11个主要项目:父子兄弟姐妹,不准同睡在一个炕上,必须分室而居;全国使用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建立乡、县地方政府系统,归中央统辖;十家编一组,互相勉励生产和监督行动,一家犯法,隐匿不报九户连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包括贵族富商子弟,一律送边疆垦荒;招请移民给予优待,凡从事垦荒者,九年不收田赋;增加人口,充实兵源;鼓励生产,耕田织布特别好的,积存粮食多的免除税务和劳役;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必须分居,达到增加生产,增加人口的目的;人际间争执,诉诸法庭,禁止私人决斗;对敌作战,以斩首多少论等赏赐;必须作战有功才能升迁,贵族商人,若是没有战功,不能担任政府官员。
实行新法遇到的阻力很大。
但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击败了旧势力的反抗和破坏,使贫困的秦国变为国富民强的七雄之一。
秦国实行变法之后,兵强马壮,准备东进扩展势力。
公元前240年,齐、赵两国联合攻魏,商鞅认为机不可失,便率军攻打魏国。
魏国派公子印领兵抗秦,商鞅给魏公子印写信愿罢兵讲和,邀请魏公子来秦军约定地点会面,魏公子深信不疑。
在赴饮宴之时,秦国伏兵一拥而上,将魏公子抓起来,秦军趁势打败魏军,取得了胜利。
商鞅打败魏军之后,秦孝公把商之地15邑封给他,因而号为商君。
商鞅推行变法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因镇压贵族势力的反抗,积怨甚多,加之他在秦孝公病重期间,掌握秦国军政大权,独断专行,使秦国内部权力之争激化。
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孝公病重时,曾打算把君位让给商鞅,商鞅没有接受。
其时连商鞅本人也害怕,每次出门,都要卫士保护他。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去,太子驷即位,即秦惠文王。
公子虔乘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逃到魏国,魏国人早已恨他,在魏无处存身,只好返回封地商邑。
他组织了一批人马准备抵抗秦军,但寡不敌众,被秦惠文王抓获。
秦惠文王以“车裂”残酷刑法把商鞅处死。
商鞅虽死,但秦国改革并未停止,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巢刺王元吉文言文翻译
新唐书·李元吉传原文:巢刺王元吉小字三胡。
高祖兵已西,留守太原,封姑臧郡公,进齐国,总十五郡诸军事,加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
帝受禅,进王齐,为并州总管。
初,元吉生,太穆皇后恶其貌,不举,侍媪陈善意私乳之。
及长,猜鸷好兵,居边久,益骄侈。
常令奴客、诸妾数百人被甲习战,相击刺,死伤甚众。
后元吉中创,善意止之,元吉恚,命壮士拉死,私谥慈训夫人。
刘武周略汾、晋,诏遣右卫将军宇文歆助守。
元吉喜鹰狗,出常载罝罔三十车,曰:“我宁三日不食,不可一日不猎。
”夜潜出淫民家,府门不闭。
歆骤谏,不纳,乃显表於帝曰:“王数出与窦诞纵猎,蹂民田,纵左右攘夺,畜产为尽。
每射於道,观人避矢以为乐。
百姓怨毒。
不可与共守。
”有诏召还。
元吉密讽民诣阙请,乃得归。
武周以五千骑屯黄蛇岭,元吉使将军张达以步卒百人尝寇,达辞兵少,强之,至则尽没。
达怒,导武周陷榆次。
元吉保祁,贼急攻之,遁还并州,贼张甚。
元吉绐司马刘德威曰:“公以老弱守,吾率锐士拒贼。
”因赍宝物、携妻妾夜出,委军奔京师,并州陷。
帝怒,自是尝令从秦王征讨,不复颛军矣。
寻授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
秦王围东都,窦建德来援,王以精骑逆战,留元吉、屈突通守,而世充易之,辄出兵,元吉设伏劫之,斩首八百级,禽其将。
东都平,拜司空,赐衮冕服、鼓吹二部、班剑二十人、黄金二千斤,与太子、秦王得三炉铸钱。
累进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
时秦王有功,而太子不为中外所属,元吉喜乱,欲并图之。
乃构於太子曰:“秦王功业日隆,为上所爱,殿下虽为太子,位不安,不早计,还踵受祸矣,请为殿下杀之。
”太子不忍,元吉数讽不已,许之。
于是邀结宫掖,厚赂中书令封德彝,使为游说,帝遂疏秦王,爱太子。
元吉乃多匿亡命壮士,厚赐之,使为用。
元吉记室参军荣九思为诗刺之曰:“丹青饰成庆,玉帛礼专诸。
”元吉见之,弗悟也。
其典签裴宣俨免官,往事秦府,元吉疑事泄,鸩杀之。
自是人莫敢言。
秦王尝从帝幸元吉第,伏护军宇文宝寝内,将以刺王,太子固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于我何害
”突厥郁射设入围乌城,建成荐元吉北讨,乃多引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与行,又籍秦府精兵益麾下。
帝知之,不能禁。
元吉承间密请害秦王,帝曰:“是有定四海功,杀之无名。
”元吉曰:“王昔平东都,顾望不即西,散金帛树私惠,岂非反邪
”帝不应。
太子与元吉谋:“兵行,吾与秦王至昆明池,伏壮士拉之,以暴卒闻,上无不信。
然后说帝付吾国,吾以尔为皇太弟,而尽击杀叔宝等。
”率更令王晊密以谋告秦王,王召僚属谋,皆曰:“元吉戾很,使得志,且不能事其兄。
往者护军薛宝以元吉字合之,其文成‘唐’,元吉喜曰:‘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
’为乱未克,已复倾夺,大王不蚤正之,社稷非复唐有。
”秦王由是定计。
死年二十四。
子承业为梁郡王,承鸾渔阳王,承奖普安王,承裕江夏王,承度义阳王,并伏诛。
贞观初,改葬,追爵海陵郡王及谥。
后改封巢,以曹王明嗣。
翻译:巢剌王李元吉小字三胡,是高祖的第四子。
高祖起兵西行时,留守于太原,封为姑臧郡公,进封为齐国公,总管河东十五郡诸军事,加官为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
高祖受禅即位之后,进封为齐王,担任并州总管。
起初,元吉出生时,太穆皇后不喜其貌,不想养他,其侍媪陈善意私自乳养。
长大成人之后,为人残忍好兵,居守边郡日久,愈益骄奢淫逸。
常令奴仆、诸妾数百人披甲练习交战,相互击刺,以致死伤甚众。
后来元吉被刺伤,善意制止他这样胡作非为,元吉发怒,命壮士将她弄死,而私谥她为慈训夫人。
刘武周进犯汾、晋地区,朝廷下诏派遣右卫将军宇文歆协助他防守并州。
元吉喜好鹰狗,出城常载猎网满三十余车,并说:“我宁可三天不吃饭,也不能一日不行猎。
”夜里潜出府门纵淫于民家,不闭府门。
宇文歆多次劝谏,完全不听。
宇文歆便上表于高祖说:“齐王多次出城与窦诞肆意游猎,蹂践民田,放纵左右公然劫夺,民间六畜殆尽。
常常当道而射,观人避箭以为乐笑。
百姓无比怨恨。
不可与他共守此城。
”有诏书召他还京。
元吉暗示父老百姓赴京请留,才得以恢复其职。
武周率五千骑兵驻于黄蛇岭,元吉派将军张达率步兵一百人试着与贼寇交战,张达因兵少不愿出战,元吉强使他出战,结果尽没于阵。
张达大怒,便引导武周攻陷榆次县城。
元吉退保祁县,贼众急攻其城,元吉随即逃回并州,贼寇气势甚张。
元吉哄骗司马刘德威说:“您带老弱守城,我率锐士出战击贼。
”因而携带妻妾宝物夜出,抛弃军队奔还京师,以致并州失陷。
高祖大怒,此后只让他随同秦王征讨,而不再让他独挡一面了。
不久,任职为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
秦王围攻东都时,窦建德前来援救,秦王率领精骑迎战,而留元吉与屈突通继续围困东都,世充小看他们,随即出兵进战,元吉设伏劫击,斩首八百级,生擒其战将。
东都平定之后,拜为司空,赐予衮冕礼服、鼓吹两部、执剑卫士二十人、黄金二千斤,与太子、秦王各得三炉铸钱自用。
累进为司徒,兼领侍中、并州大都督。
当时秦王建有大功,而皇太子不为朝廷内外所瞩目,元吉惟恐不乱,想一起除去两人。
于是向太子建成说:“秦王功业日隆,为皇上所爱,殿下虽为太子,其位不安,不早为计,转眼就会受祸,请为殿下杀掉秦王。
”太子不忍心,元吉多次劝说不止,太子方才答应。
于是邀结宫中妃嫔,厚贿中书令封德彝,让他们游说高祖,以致高祖果然疏远秦王,亲近太子。
元吉还藏匿许多亡命壮士,厚赐他们以钱财,使之为己所用。
元吉的记室参军荣九思做诗讽喻他说:“用丹青装饰成庆,拿玉帛礼遇专诸。
”元吉见后,不悟其意。
其典签裴宣俨罢官后,前往侍奉于秦王府,元吉怀疑其事会被泄露,因而毒杀宣俨。
从此以后人莫敢言。
秦王曾经随同高祖前往元吉宅第,元吉命其护军宇文宝埋伏于寝室之内,准备刺杀秦王,太子坚决制止这样做,元吉发脾气说:“这是为兄考虑,他对我有什么危害呢
”后逢突厥酋帅郁射设进围乌城,建成推荐元吉领兵北讨,还引荐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多人全都同行,又将秦王府精兵并入其府。
高祖知其谋而不能禁制。
元吉乘机密请加害秦王,高祖说:“他有平定四海之功,杀他没有理由。
”元吉说:“秦王从前平定东都后,顾望而不西还,散发金银丝帛以立私恩,难道不是反状吗
”高祖不予回答。
太子便与元吉谋议说:“大军出发时,我与秦王到昆明池宴别,埋伏壮士杀秦王,而以暴逝奏闻,皇上没有不相信的。
然后再劝说父皇将帝位让给我,我就封你为皇太弟,而尽杀秦叔宝等人。
”率更令王日至暗中将其阴谋告知秦王,秦王召集僚属商议,大家都说:“元吉凶残阴险,使他得志,终究不能侍奉其兄。
从前护军薛宝上符录说,‘元吉’二字可合成一个‘唐’字。
元吉大喜说:‘只要除去秦王,夺取东宫易如反掌
’制造此乱还未如愿,就已复怀攘夺之心。
大王如不早日正定其乱,社稷江山就会非复唐室所有。
”秦王由此定计平乱。
元吉死时年龄为二十四岁。
其子承业受封为梁郡王,承鸾为渔阳王,承奖为普安王,承裕为江夏王,承度为义阳王,全都连坐诛死。
贞观初年,下诏改葬元吉,追封海陵郡王的爵位与谥号。
后来又改封为巢王,并将曹王李明过继给他以主持其祭祀。
旧唐书·李元吉传原文:巢王元吉,高祖第四子也。
义师起,授太原郡守,封姑臧郡公。
寻进封齐国公,授十五郡诸军事、镇北大将军,留镇太原,许以便宜行事。
武德元年,进爵为王,授并州总管。
二年,刘武周南侵汾、晋,诏遣右卫将军宇文歆助元吉守并州。
元吉性好畋猎,载网罟三十余两,尝言“我宁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猎”,又纵其左右攘夺百姓。
歆频谏不纳,乃上表曰:“王在州之日,多出微行,常共窦诞游猎,蹂践谷稼,放纵亲昵,公行攘夺,境内六畜,因之殆尽。
当衢而射,观人避箭以为笑乐。
分遣左右,戏为攻战,至相击刺毁伤至死。
夜开府门,宣淫他室。
百姓怨毒,各怀愤叹。
以此守城,安能自保
”元吉竟坐免。
又讽父老诣阙请之,寻令复职。
时刘武周率五千骑至黄蛇岭,元吉遣车骑将军张达以步卒百人先尝之。
达以步卒少,固请不行。
元吉强遣之,至则尽没于贼。
达愤怒,因引武周攻陷榆次,进逼并州。
元吉大惧,绐其司马刘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强兵出战。
”因夜出兵,携其妻妾弃军奔还京师,并州遂陷。
高祖怒甚,谓礼部尚书李纲曰:“元吉幼小,未习时事,故遣窦诞、宇文歆辅之。
强兵数万,食支十年,起义兴运之基,一朝而弃。
宇文歆首画此计,我当斩之。
”纲曰:“赖歆令陛下不失爱子,臣以为有功。
”高祖问其故,纲封曰:“罪由窦诞不能规讽,致令军人怨愤。
又齐王年少,肆行骄逸,放纵左右,侵渔百姓。
诞曾无谏止,乃随顺掩藏,以成其衅,此诞之罪。
宇文歆论情则疏,向彼又浅,王之过失,悉以闻奏。
且父子之际,人所难言,而歆言之,岂非忠恳
今欲诛罪,不录其心,臣愚窃以为过。
”翌日,高祖召纲入,升御坐,谓曰:“今我有公,遂使刑罚不滥。
元吉自恶,结怨于人。
歆既曾以表闻,诞亦焉能禁制
皆非其罪也。
”寻加授元吉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
四年,太宗征窦建德,留元吉与屈突通围王世充于东都。
世充出兵拒战,元吉设伏击破之,斩首八百级,生擒其大将乐仁昉、甲士千余人。
世充平,拜司空,余官如故,加赐衮冕之服、前后部鼓吹乐二部、班剑二十人、黄金二千斤,与太宗各听三炉铸钱以自给。
六年,加授隰州总管。
及与建成连谋,各募壮士,多匿罪人。
复内结宫掖,递加称誉,又厚赂中书令封伦以为党助。
由是高祖颇疏太宗而加爱元吉。
太宗尝从高祖幸其第,元吉伏其护军宇文宝于寝内,将以刺太宗。
建成恐事不果而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害
”九年,转左卫大将军,寻进位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隰州都督、稷州刺史并如故。
高祖将避暑太和宫,二王当从,元吉谓建成曰:“待至宫所,当兴精兵袭取之。
置土窟中,唯开一孔以通饮食耳。
”会突厥郁射设屯军河南,入围乌城。
建成乃荐元吉代太宗督军北讨,仍令秦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并与同行。
又追秦府兵帐,简阅骁勇,将夺太宗兵以益其府。
又谮杜如晦、房玄龄,逐令归第。
高祖知其谋而不制。
元吉因密请加害太宗,高祖曰:“是有定四海之功,罪迹未见,一旦欲杀,何以为辞
”元吉曰:“秦王常违诏敕,初平东都之日,偃蹇顾望,不急还京,分散钱帛,以树私惠。
违戾如此,岂非反逆
但须速杀,何患无辞
”高祖不对,元吉遂退。
建成谓元吉曰:“既得秦王精兵,统数万之众,吾与秦王至昆明池,于彼宴别,令壮士拉之于幕下,因云暴卒,主上谅无不信。
吾当使人进说,令付吾国务。
正位已后,以汝为太弟。
敬德等既入汝手,一时坑之,孰敢不服
”率更丞王晊闻其谋,密告太宗。
太宗召府僚以告之,皆曰:“大王若不正断,社稷非唐所有。
若使建成、元吉肆其毒心,群小得志,元吉狼戾,终亦不事其兄。
往者护军薛宝上齐王符箓云:‘元吉合成唐字。
’齐王得之喜曰:‘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
’为乱未成,预怀相夺。
以大王之威,袭二人如拾地芥。
”太宗迟疑未决,众又曰:“大王以舜为何如人也
”曰:“浚哲文明,温恭允塞,为子孝,为君圣,焉可议之乎
”府僚曰:“向使舜浚井不出,自同鱼鳖之毙,焉得为孝子乎
涂廪不下,便成煨烬之余,焉得为圣君乎
小杖受,大杖避,良有以也。
”太宗于是定计诛建成及元吉。
元吉死时年二十四。
有五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并坐诛。
寻诏绝建成、元吉属籍。
太宗践祚,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曰剌,以礼改葬。
贞观十六年,又追封巢王,谥如故,复以曹王明为元吉后。
翻译:李元吉,是高祖李渊的第四个儿子。
太原起义后,被任命为太原郡太守,封为姑臧郡公。
不久晋封为齐国公,任十五郡诸军事、镇北大将军,留下镇守太原,赋予他自行处理军政事务的权力。
高祖武德元年(618),他晋封为齐王,任并州总管。
武德二年(619),刘武周向南进攻汾州、晋州,高祖诏令右卫将军宇文歆协助他镇守并州。
李元吉爱好打猎,装载罗网的车子就有三十多辆,他曾说“我宁可三天不吃东西,不能一天不打猎”,还放纵他身边的人掠夺百姓的财物。
宇文歆多次劝阻但是不听,就向高祖呈递奏表说:“齐王在并州,经常穿上便装出城,和窦诞一起游乐打猎,践踏农田庄稼,放纵身边的人,公开掠夺百姓的财物,境内的家禽家畜,几乎被他们抢光。
他站在大路中间放箭射人,观赏人们躲避,作为娱乐。
把兵卒分成左右两方,做打仗游戏,直到互相殴斗砍杀,造成伤残甚至死亡。
夜晚敞开府门,到别人家里公然干些淫猥勾当。
黎民百姓怨恨,都是满腔愤怒。
凭着这种状况守城,怎么能够守住
”李元吉终于获罪免职。
他又婉转地动员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进京为他求情,不久恢复了官职。
当时刘武周率领五千名骑兵到了黄蛇岭,李元吉派遣车骑将军张达带领一百名步兵先去试探。
张达嫌人太少,坚决要求不去。
李元吉强行派遣,一到黄蛇岭就被杀光。
张达愤恨恼怒,就为刘武周当向导攻克了榆次县城,进逼并州。
李元吉十分恐慌,欺骗他的司马刘德威说:“您带着年老体弱的人员守城,我带上身强力壮的将士出城作战。
”乘着夜晚部队出城的时机,他带上妻妾丢下军队逃回了长安,并州很快失陷。
高祖怒火万丈,对礼部尚书李纲说:“元吉年轻,还不熟悉军政事务,所以派窦诞、宇文歆协助他。
精壮人马好几万,军粮预拨了上十年,我举义旗打江山的发祥地,眨眼之间就丢了。
宇文歆带头提出这种计策,我要杀掉他。
”李纲说:“得亏宇文歆才让陛下没有失去爱子,我认为他有功。
”高祖询问原因,李纲回答说:“罪过出在窦诞没有规劝齐王,致使士卒百姓怨恨愤怒。
再说齐王年轻,肆无忌惮地干骄横放纵的事,放纵身边的人,掠夺百姓的财物。
窦诞不曾劝谏制止,却放任包庇他,所以造成了祸根,这是窦诞的罪责。
宇文歆论感情要疏远些,接近他的时间又短,齐王的过失,他已全部禀奏过了。
何况是父子间的事情,别人不好说话,但宇文歆却说了,难道还不忠诚
现在要追究他的罪责,不会使他心服,我认为很不恰当。
”第二天,高祖请李纲进宫,让他坐到自己身边,说道:“现在我有了您,刑罚就不会失去分寸。
元吉自己作孽,跟别人结下了怨恨。
宇文歆曾上表禀奏,窦诞还怎能制止,都不是他们的罪错。
”不久任命李元吉为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
武德四年(621),太宗征讨窦建德,留下李元吉和屈突通在洛阳围攻王世充。
王世充出兵抵抗,李元吉设下埋伏打败了他,斩杀八百人,活捉他的大将乐仁日方、士卒一千多人。
平定王世充后,李元吉被授予司空头衔,其余官职照旧,另外赐给王侯的衮衣冠冕、前后两部军乐队、二十名仪仗队员、两千斤黄金,跟太宗各赐三座熔炉铸造钱币供自己使用。
武德六年(623),授予隰州总管。
他后来跟李建成联合算计太宗,分头招募勇猛打手,收容逃亡罪犯。
还勾结后宫妃嫔,挨个儿奉承,又重金贿赂中书令封伦作为帮凶。
从此高祖疏远太宗偏爱李元吉。
太宗曾经陪同高祖到齐王府,李元吉让自己的护军宇文宝潜伏在卧室,准备暗杀太宗。
李建成担心不能成功就制止了,李元吉气愤地说:“只是为你老兄着想而已,对我有什么相干
”武德九年(626),改授左卫大将军头衔,不久提升为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隰州都督、稷州刺史等官职全部照旧。
高祖准备到太和宫去避暑,秦王、齐王应当陪同,李元吉对李建成说:“等我到了太和宫,就派精悍的将士抓住他。
把他关进地窖,只开一个洞口递送食物。
”恰逢突厥的郁射设统率军队驻扎到黄河南岸,围攻乌城。
李建成就推荐李元吉代替太宗督率军队北上讨伐,照旧命令秦王府的猛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人一起出发。
还调来秦王府的士卒花名册,挑选精兵强将,准备夺取太宗的人马来充实齐王府。
还在高祖面前诬陷杜如晦、房玄龄,将他们赶回了家。
高祖明知是他们的阴谋却不制止。
李元吉乘势秘密请求除掉太宗,高祖说:“这人立有平定天下的功勋,罪行还没有暴露,要是杀他,凭什么理由
”李元吉说:“秦王经常违抗诏令。
刚刚平定洛阳时,骄横傲慢踌躇满志,不愿赶紧回京,分赏财物,树立个人恩德。
违背抗拒到这种程度,难道不是叛逆
只管赶快杀掉,不愁没有理由
”高祖没有应声,李元吉就退出去了。
李建成对李元吉说:“已经夺取了秦王的精锐部队,你统帅着几万兵众,我和秦王到昆明池,在那里为你饯行,命令勇士把他折杀在帷幕后边,就说是暴病死去,估计父皇不会不信。
我再派人劝说父皇,要他把朝政交给我。
登位以后,把你立为皇太弟。
尉迟敬德等人已经落到你的手中,到时活埋掉,谁敢不服
”率更丞王日至听到这个阴谋,秘密报告太宗。
太宗召集府中官吏们讲了这事,他们都说:“大王您如不决断,江山就不属唐朝了。
如果让建成、元吉的罪恶阴谋得逞,那伙小人得志,元吉凶狠暴戾,终究不会侍奉建成。
以前护军薛宝向元吉呈递的符箓说:‘元吉二字合起来就是唐字。
’元吉得到符箓高兴地说:‘只要除掉秦王,夺取太子易如反掌。
’挑起内乱还没有成功,就打好了互相争夺太子的主意。
凭着大王您的威望,除掉建成、元吉如拔小草。
”太宗迟疑不决,大家又说:“大王您认为虞舜是位什么样的人
”太宗说:“他智慧深邃才华横溢,温和谦恭公正诚实,当儿子孝顺,做君主圣明,怎能随便评论他老人家呢
”大家说:“假使他淘井出不来,像鱼鳖一样淹死,怎能成为孝子呢
填塞仓库裂墙时下不来,就被烧成了灰烬,怎能成为圣君呢
忍受小棍敲击,避开大棒拷打,的确是有谋略的。
”太宗于是定下计谋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元吉死时二十四岁。
他有五个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一起株连被杀。
不久颁发诏令把李建成、李元吉从皇家名册中注销。
太宗登上帝位,追封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叫剌,按照礼仪重新安葬。
贞观十六年(642),又追封为巢王,谥号依旧,还把曹王李明作为李元吉的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