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到新学校任教感言

08-2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什么意思

翻译: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 体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

作文时.老师说我作的理论依据太少.什么叫理论依据呢?

作文是一门课,上课,教师出题,学生围绕题目思索,组织,分段编写,至时交卷,教师批改,评分,发还,如是而已。

  我当年也曾这样理解。

因为这样理解,所以一提起作文,心里或眼前就有两个影子晃动。

影子之一,这是严肃艰难而关系不小的事,比如说,课堂之上,如果写不好,等第就要下移,不体面;考场之上,如果写不好,分数就会下降,有名落孙山的危险。

影子之二,作文要成“文”,文有法,如就题构思、开头结尾、组织穿插等等,必须勤摸索,牢牢记住,执笔时还要小心翼翼,以期能够不出漏洞,取得内行人的赞叹。

两个影子合起来,说是等于枷锁也许过分,至少总是大礼服吧,穿上之后,就不能不正襟危坐,举手投足都要求合乎法度。

回想小学时期,作文课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度过来的。

那时候还视文言为雅语,作文争取用文言,在两个影子笼罩之下,一提笔就想到声势,于是开头常常是“人生于世”,结尾常常是“呜呼”或“岂不懿欤”。

老师当然也欣赏这类近于“套数”的写法,因而多半是高分数,有时还留绩,受表扬。

自己呢,有不少年头也以为这条路是走对了。

后来,渐渐,知道这条路走得并不对,即使不全错,也总是胶柱鼓瑟。

认识变化的历程,河头驿站,游丝乱卓,相当繁杂,不能多说。

打个比方,起初旧看法占据天平的一端,因为另一端是零,所以老一套显得很重。

以后日往月来,读,思,写,新的成分逐渐增多,终于压倒了旧的一端。

为了明确些,这新的成分,也无妨举一点点例。

例之一,某作家的文章谈到,民初某有怪异风格的散文大家谈他的作文老师,乃是一本书的第一句,文曰:“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

”好事者几经周折,才找到这位老师,是清末上海张南庄作的怪讽刺小说《何典》。

我幸而很容易地找到此书的刘复校点本,读了,也悟出一些为文之道,是“扔掉一切法”。

例之二是读《庄子》,如《知北游》篇答人问“道恶乎在”,说是“无所不在”,然后举例,说“在蝼蚁”,“在稊稗”,直到“在屎溺(尿)”。

这是“扔掉一切法” 的反面一路,“怎么样都可以”。

一面是法都错,一面是怎么作都合法,这矛盾之中蕴涵着一种作文的妙理,用现在的习语说是“必须打破框框”,或者说积极一些是“必须解放思想”。

本篇的标题是“什么是作文”,这里就谈在这方面的解放思想。

作文是一门课程,提到作文,我们就想到这是指教师命题学生交卷的那种活动,自然也不错。

不过,至少是为了更欣?谘埃?颐腔故蔷×堪逊?  作文并不神秘,要想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多看,多想,勤于观察,积累素材.只有细致的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才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首先要明确你要写的主题,认真的审题,列出大纲,不要只注意题目中要求的字有多少,要多注意题目的本身,要多读多想,准确的用好词语和修饰语.这是审题的关键,要确立好主题的依据,要精心的选材,布局列题,有的材料,还要分析整理.这就要对材料进行分类,比较,概括,筛选.我们不要象盖房子那样的把所有的材料都堆砌起来,要合理恰当的组合,具体的说开头和结尾要略写,那么经过就要仔细的推敲,修辞,润色,写好以后不要急于交稿,反复检查认真的修改,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只要你多看书,多读书对你的写作文有一定的好处.只要你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作文,就是要你把生活中喜,怒,哀,乐用文字经过加工,修饰.整理,也就是我们说的作文了.  围放大才好。

事实上,这类编写成文的活动,范围确是比课堂作文大得多。

情况很明显,课堂作文,一般是10天半个月才有一次;而在日常生活中,拿笔写点什么的机会是时时都有。

这写点什么,内容很繁,小至便条,大至长篇著作,中间如书信、日记等,既然是执笔为文,就都是作文。

总之,所谓作文,可以在课堂之内,而多半在课堂之外。

课堂之外的作文,可以不用标题的形式,或经常不用标题的形式。

自然,如果你愿意标题,譬如写一封信完了,可以标个“与某某书”或“复某某的信”一类题目。

考察写作的情况,大都是心中先有某性质的内容,然后编组成文,然后标题;作文课是练习,“备”应用,所以反其道而行之。

学作文,知道一般是文在题先,甚至无题也可以成文,会少拘束,敢放笔,多有机会驰骋,是有好处的。

  课堂之外,凡有所写都可以成文,因而文不文就与篇幅的长短无关。

司马光等写《资治通鉴》,全书近300卷,是作文。

《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不识字的凤姐编第一句,“一夜北风紧”,李绔续第二句,“开门雪尚飘”,都只是五个字,也是作文。

  文,目的不同,体裁不同,篇幅不同,写法不同,自然有难易的分别。

却不当因此而分高下。

一张便条,写得简练、明白、得体,在便条的范围内说,同样是优秀的。

前些年,提倡言文切合,有所谓“写话”的说法。

上面几段主张作文的范围应该扩大,是否可以说,作文不过是话的书写形式,说的时候是话,写出来就是作文呢

可以这样说,因为种种性质的意思,都是既可以说出来又可以写出来的。

但那样笼统而言之,并不完全对,或并不时时对。

有时候,口里说的,写下来却不能算作文。

例如你念杜牧诗《山行》,很喜欢,吟诵几遍,怕忘了,拿起笔来写,“远上寒山石径斜……”,这里写话,可不能算作文,因为不出于自己的构思。

同理,像填固定格式的报表之类也不能算。

还有一种情况,思路不清,说话不检点,结果话“很不像话”,应该这样说的那样说了,应该说一遍的重复了几遍,应该甲先乙后却说成乙先甲后,意思含糊不清,等等,这样的话,除非小说中有意这样写以表现某人的颠三倒四,写下来也不能算作文,因为没有经过组织。

这样,似乎可以说,所谓作文,不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

显然,这种活动无时而不有,无地而不有,就是说,远远超过课堂之内。

这样认识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至少有两方面:一是有较大的可能把课堂学变为随时随地学,因而会收效快,收效大;二是有较大的可能把与命题作文有关的种种胶柱鼓瑟的信条忘掉,  一篇关于高考的文章:  作文占60分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分值偏高,如是会导致学生盲目看重作文而忽略了基础,最终又影响到作文,形成恶性循环。

  高考语文毕竟不是作家比拼,应当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这样又可以有助于作文的提高,从而又反过来巩固基础。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占50分为宜。

一百五十分:一百分基础,五十分作文,而且“发展等级”占15分。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们不是不想创新,而是不敢创新,而“发展等级”正是学生发挥创意的舞台,我们应当对此加大关注,与素质教育逐步接轨。

  最后,笔者认为还有一点会影响学生作文,那就是作文字数规定:不少于800字。

字数的多少并不代表作文的优劣,而正是因为“不少于800字”,使多少学生形成了写作啰嗦,表达欠简洁的坏习惯。

故笔者认为可将作文字数下限稍降一些。

  以上是笔者对高考作文的浅薄看法。

  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与积累,前面已经叙述,此处不再赘言。

此节只从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角度,来谈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与积累写作材料的问题。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习惯,就是凡是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各类标签的文件夹里。

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手。

  黑格尔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因为阅读也是我们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一条重要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已是人们熟知的有关读书与写作的古训。

勤记是帮助人们增长知识的有效手段,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话告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手抄笔录,手脑并用。

只要坚持勤记,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知识的富有者,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搜集与积累的途径很多,主要的有利用图书馆和使用网络。

对于一个善于搜集与积累的人来说,即使是平时听别人说话也能够搜集与积累到许多素材。

因此,学习写作就必须练就利用多种途径(图书馆、网络)随时搜集、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

  一. 掌握做摘录和卡片的方法。

  

【第1句】: 摘录的意义。

  在读书时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重要的材料、重要的论点、自己欣赏的段落和精彩的词汇语句,将这些摘录下来就叫做摘录。

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勤做摘录。

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

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刻记在笔记本上。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也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得不可胜数。

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阔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养成勤做摘录、勤写笔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掌握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

  

【第2句】: 做摘录卡片的好处。

  在中学生的写作积累活动中,做摘录卡片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它可以使中学生们一举两得,既可以锻炼自己的书写能力,又可以在抄写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摘抄文字的优点或者缺点。

其次,摘抄时间可短可长,使用灵活。

第三,摘抄时一般使用卡片,卡片只要索引清楚,查找起来就会十分方便。

  

【第3句】: 做摘录卡片的方法。

  做摘录不能改变原文中的字句和标点,这是做摘录的原则。

  摘录方式:对于字句不多的内容,可以整篇摘抄;文字较长的内容,如是新闻报道,只要抄下导语,能帮助记忆即可;如果其他类型的长文章也需要摘抄,那只要记下提要或论点和论据,就能帮助记忆全文的主要内容了。

  摘录方法:准备一些卡片(可以到文具商店购买,也可以自己利用纸页整齐裁出制作),摘录时应先抄上原文的题目、作者的姓名、报纸的名称、发表的日期以及版次,并在卡片的上方写出分类标题,如“名人名言--谈勤恳”。

  请看文章: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已故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被誉为“文化昆仑”。

其《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学术著作,援引的参考书目数以万计,且涵盖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有趣的是,他自己的藏书却很少,他的书斋中有两三个不大的书架,放着一些工具书和出版社、作者赠送给他的书籍。

他藏书不多,著书却不少,这当中博览图书馆书籍时所作的大量的读书笔记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书须作笔记,钱钟书开始并不以为然。

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作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

他进清华后虽立志 “横扫清华图书馆”,看书时却只在书上用铅笔写划,并不作笔记。

他的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

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

”钱钟书在清华,“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毕业后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时,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方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遂开始读书必作笔记,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本很厚,有普通练习本的四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

他每读一书,都作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

他很珍重自己的读书笔记,“文革”期间,他曾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行李箱里也忘不了放上几本字典、词典和读书笔记,一有空便反刍似地阅读。

  他著书时,主要是参考读书笔记。

从1939年到1942年完成的颇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谈艺录》,为何采用了传统诗话的札记式的写法,其原因就在于利用读书笔记之便。

1956年,钱钟书接受了编写《宋诗选注》的任务之后,到北大图书馆和社科院文研所图书馆借到大批有关宋诗的书籍,诸如《宋诗纪事》《宋诗钞补》《宋诗钞续补》及各种宋人笔记、诗话、文集、方志等,在阅读时作了大量笔记,纠正了前人的错误,遂将一本普及读物编写成了学术价值甚高的宋诗选本。

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从河南“五七”干校返京,开始偷着写《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宏著,主要资料来源就是钱钟书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这些素材是他多年读书心血的积累,整理成书稿又费时三年,自然还是用札记形式。

1979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学术界,此后一版再版,成了学者们书架上的必备书。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此言不差。

熟悉钱钟书的学者都认为,钱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几十年前读过的东西还能记住,在现代中国学者中,除了史学大师陈寅恪外,没有第二人能与他相比,外国学者说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

即便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笔记是钱钟书攀上学术高峰的重要阶梯。

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读书作笔记就更为必要了。

  读了《钱钟书的读书笔记》你一定感慨万分吧

一代宗师治学给我们启迪多多

做学问需要灵活的大脑和良好的方法,缺一不可。

文中所说的“读书笔记”相当于我们介绍的“做摘录与卡片”,只不过“读书笔记”是专题的摘录与分析,而卡片则是能够五花八门包容许多的素材纪录。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最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近作《我爱清华图书馆》中称,自己本来可以在宿舍里读书的,但偏爱去图书馆。

她说,读书如“串门儿”,借几本书在宿舍读是串几家的“门儿”,而站在图书馆的长长的书架前,“家家户户”自由出入,幸无穷。

可见读书是钱、杨的共同志趣,他们留学英国在牛津读书时,钱将牛津图书馆戏译为“饱蠹楼”(Bod le ian),以饕餮之蠹自诩。

近年杨绛整理钱钟书的笔记,计有外文笔记178册34000多页,中文笔记分大体数量与此相当;另有“日札”23册,2000 余页,加在一起足足四十卷。

杨绛说:“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

他本人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

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所以,他读书虽多,也不易遗忘。

”(《读书》杂志2001年9月)  其实“先搜集材料,再按题作文”,就像我们看妈妈做饭一样,做饭要有米、有水、有菜……没有这些怎么能做好饭呢

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和做饭一样,也要有生动充实的素材,丰富多彩的词汇……。

没有语言、没有素材,是写不好作文的。

当然,作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语言、不注意积累素材,脑子里空空的,技法学得再多,作文也写不生动、写不实在,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二. 有选择地剪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

  

【第1句】: 剪报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搜集素材的形式。

  我们每天都阅读的报纸承载有大量的信息,如果我们每个月或每个星期都整理报纸的话,那么将其中有用的材料剪下来,分类搜索就不是一件难事。

比如,爱好足球的同学搜集有关足球的信息,爱好旅游的同学搜集关于旅游的信息等等。

  

【第2句】: 剪辑下来的材料应该加以认真的评析。

  三言两语写下剪报时的初衷,那不仅仅是一个材料的占有,同时还是一个看法(思想)的辑录。

面对经过评析的剪报,我们能够迅速分辨它的类别,也能看出自己思想的轨迹。

这是一种既提高写作水平又促进写作意识发展的好方法。

  

【第3句】: 剪报评析的方法。

  评析一般分为“随感式”和“评注式”。

“随感式”的评析相当于“读书心得”,而“评注式”的评析即对文中的句、段进行分析;还可以从语言上分析……这样分析使我们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而且对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大有好处。

  请读下文:  学习郑板桥  这里不谈郑板桥生前就被称为三绝的诗书画,而是说要学他做人的明白。

在文学史上,郑并没有多高的地位。

但在当时,他也算一代名流了。

问题是:一代名流怎么看自己

在他被看做一代名流的日子里。

  郑第一次刻印自己诗集时这样说:“余诗格卑卑,七律尤多放翁气息。

二三知己,屡诟病之。

好事者又促余付梓。

自度后来未必能进,姑从谀而背直。

惭愧汗下,如何可言。

板桥自题。

”  在为自己的词抄作序时,郑这样说:“燮年三十至四十,气盛而学勤,阅前作辄欲焚去。

至四十五六,便觉得前作好。

至五十外,读一过,便大得意。

可知其心力日浅,学殖日退,忘己丑而信前是,其无成断断矣。

”  嗟夫,我们真该向板桥前辈学习啊。

  第一要记住,要感谢:那老爱挑我诗词毛病的,是我的好朋友。

  第二条:忘己丑之日,便是完蛋之时。

如果开始对着旧作沾沾自喜,恐怕就危险了呢。

忘己丑越早,便越见可悲。

切记,切记。

  (阿夏)  这是一篇“随感式”的评析。

属于看完一个材料就将感想记录下来的一种。

  还有另外一种“译注式”,请看:  有感《苦难是一所学校》  偶尔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这篇文章,对于故事的主人公实在是相当敬佩。

现今社会有不少人,在逆境面前没有挣扎或稍加挣扎就丧失了勇气,从此一蹶不振,听凭命运的摆布而不做任何奋争,他们有的成为懒惰的人,碍事的人,有的成为厌世的人,遁世的人,看看下面的故事你或许能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主人公名叫黄海涛,3岁时,母亲不堪忍受“文革”的迫害饮恨身亡,父亲一人挑起全家八口人的重担,一个年届七旬的老奶奶还有六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主人公无论是三伏炎夏三九严冬,总是一个人呆在空旷的田野里辛勤地劳作,在当时还是小学生的他,自己吃力而快乐地啃着《三国演义》《镜花缘》《红楼梦》《西游记》,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

后来上了初中,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慢慢地显露出来。

为了帮大哥治病家里背上了上万元的贷,他不得不离开校园,成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年他刚上初三。

从此,他白天干农活料理家务,晚上就在昏暗的油灯下自学初三的课本。

农闲时就早出晚归到学校跟班听课,后来学校领导让他回来参加中考,原来好心的校长一直将他作请病假处理。

果然他不负重望以全校第一的身份考取了红安师范,不幸的是他又被人挤掉了。

  家人鼓励他继续读取高中。

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他连5分钱的咸菜也舍不得买,就这样还不得不常常忍饥挨饿,总是吃了上餐没下餐,就是在此种条件下,他在近 100名的文科生中始终名列前五名。

可是1992年高考他却落榜了,十年寒窗就这样飞灰烟灭了,要知道精神上的折磨要比肉体上的折磨更加让人难以煎熬,壮志未酬痴心不改的他,面对已是穷徒四壁的家里,毅然决定南下武汉打工。

  (评注:人生要有理想,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光彩。

但是只有理想还不够,还要努力去实现理想,而实现理想,就需要毅力,否则,理想将成为空想。

)  揣着借来的11元钱,他只身来到陌生的江城,连续三天都没有人肯收留他,第四天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和灰、筛沙子、扛水泥,身穿单薄衣衫的他站在19层的楼顶任凭寒风呼啸,还不得不伸进刺骨的冷水里。

一天由于闹肚子他从楼上摔下来,尖利的竹排划破了他的左胸,老板不仅连句问候的话都没有,而且看到撒得满地的混凝土竟勃然大怒。

他不敢顶嘴,可心却一直在滴血。

一天劳累的工作后,等民工们都睡着了,他又拿出课本,温习、记诵。

  山川经不起太多的悲哀,岁月经不起长久的等待。

1993年他重返校园,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学习,终于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面对高昂的学费,他又一次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无数次他打工回来,看到同伴们睡得那么香甜,而自己却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时,心里就一阵难过。

  (评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其心骨,饿其体肤。

)  生存不是目的,先生存而后发展,这才是他的奋斗目标。

由于刻苦学习,他连年获得甲等奖学金。

  (评注: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

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

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  就在这时他碰到了中国应用写作学会会长洪威雷教授,从而唤醒了他心中沉睡的梦想:文学。

他每天如痴如醉的读书看报,简直是近乎疯狂,他的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大报发表,许多新闻单位还欢迎他去工作,同学们无不羡慕,然而在他拼命挣学费时,其他同学又在干什么呢

  (评注: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伟人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而忽视取得成就的艰辛历程,有些人甚至还认为,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好的运气和优越的环境。

但实际上纵观世界上的名人生平,你可以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天才的生活道路自古多坎坷而少坦途。

)  苦难教给了他一切,更给他上了人生的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学会从苦难中顽强地成长。

  (评注:每个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艰难曲折,一个真正有事业心的青年就应该像岩下竹笋,石缝中青松,冰山上雪莲那样,顽强地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不管有多少挫折也坚定不移。

消沉诅咒,那是弱者的哀鸣,它永远代替不了建设将来。

与其摊开双手大喊大叫,不如用这双手去建设新生活。

挫折固然使人痛苦,但战胜挫折后将是何等欢乐。

向前看吧,朋友们,我们应该成为生活的强者,我们应该奏出时代的最强音,新时代的开拓者应该属于新时代的青年

)  (幸福女孩)  幸福女孩写的一篇文章《有感<苦难是一所学校>》,发表时编辑使用了评注式评析法加注文章,加注的内容即阅读时的感触感悟,写于字里行间突出了文章要点,加强了议论抒情的力度。

这样在篇中加注的方法对于在省时前提下的阅读积累是颇有益处的。

求介绍<围城>的演讲`最好有说出经典的句子和情节描写(要说明在哪里出现)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围城》是代文学史上一部独特的讽刺小说。

作者钱钟书1910—,江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英、法,是位学贯中西而富才情的学者。

《围城》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围城·序》,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先后完成了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

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

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内容简介: 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方鸿渐海外游学数年,回国前花了几十块美金到一个爱尔兰人处弄得一纸假文凭骗过父亲与岳父。

真才实学的苏文纨喜欢他,而他喜欢美丽纯真的唐晓芙,最后由于他与这对表姐妹之间的种种误会,暂且离开了上海,稀里糊涂地与同在三闾大学教书的孙柔嘉结了婚。

婚后,方鸿渐对一直喜欢苏文纨的挚友赵辛楣说:若是你真娶了苏小姐,会觉得也不过尔尔。

这也算是他在婚姻城堡中的感悟吧。

“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

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

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

钱钟书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

简评: 《围城》表现出了对世态人情的精微观察与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

作者刻画才女型人物苏文纨的矜持与矫情,小家碧玉式的孙柔嘉柔顺后面深隐的城府,可谓洞幽烛微;而对嘴上机敏而内心怯弱、不无见识而又毫无作为的方鸿渐的复杂性格心态的剖析,则更是极尽曲折而入木三分。

《围城》的描写,自始至终又都贯穿着嘲讽的喜剧情调。

小说的基本情节,都围绕着方鸿渐展开,小说的诸多人物,场面也大都从方的观点展现,方的观人阅世的挪揄态度,以及隐含在他背后的小说作者的嘲讽口吻,交错交融,使《围城》的讽刺门手法别具一格。

《围城》的叙述并不完全贴紧人物性格与情节线索,作者常常旁逸斜出,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层出迭见,使小说语言的知识容量大为增加,但有时枝蔓过多,略有炫耀知识之嫌。

《围城》1947年在上海初版发行,198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增加了作者补写的“重印前记”一篇。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作有《记钱钟书与〈围城〉》,对《围城》的写作情况及小说中某些人物与原型的关系,有很风趣的记述,可以参看。

记钱钟书与《围城》 作者:杨绛 一 钱钟书写《围城》 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

我是“锱铢积累”读完的。

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

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

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

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

然后他就告诉我下一段打算写什么,我就急切地等着看他怎么写。

他平均每天写五百字左右。

他给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动。

后来他对这部小说以及其它“少作”都不满意,恨不得大改特改,不过这是后话了。

钟书选注宋诗,我曾自告奋勇,愿充白居易的“老妪”——也就是最低标准;如果我读不懂,他得补充注释。

可是在《围城》的读者里,我却成了最高标准。

好比学士通人熟悉古诗文里词句的来历,我熟悉故事里人物和情节的来历。

除了作者本人,最有资格为《围城》做注释的,该是我了。

看小说何需注释呢

可是很多读者每对一本小说发生兴趣,就对作者也发生兴趣,并把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当作真人实事。

有的干脆把小说的主角视为作者本人。

高明的读者承认作者不能和书中人物等同,不过他们说,作者创造的人物和故事,离不开他个人的经验和思想感情。

这话当然很对。

可是我曾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①。

创造的故事往往从多方面超越作者本人的经验。

要从创造的故事里返求作者的经验是颠倒的。

作者的思想情感经过创造,就好比发过酵而酿成了酒;从酒里辩认酿酒的原料,也不容易。

我有机缘知道作者的经历,也知道酿成的酒是什么原料,很愿意让读者看看真人实事和虚构的人物情节有多少联系,而且是怎样的联系。

因为许多所谓写实的小说,其实是改头换面地叙写自己的经历,提升或满足自己的感情。

这种自传体的小说或小说体的自传,实在是浪漫的纪实,不是写实的虚构。

而《围城》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尽管读来好像真有其事,实有其人。

《围城》里写方鸿渐本乡出名的行业是打铁、磨豆腐,名产是泥娃娃。

有人读到这里,不禁得意地大哼一声说:“这不是无锡吗

钱钟书不是无锡人吗

他不也留过洋吗

不也在上海住过吗

不也在内地教过书吗

”有一位专爱考据的先生,竟推断出钱钟书的学位也靠不住,方鸿渐就是钱钟书的结论更可以成立了。

钱钟书是无锡人,一九三三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了两年英语,一九三五年考取英庚款到英国牛津留学,一九三七年得副博士(B.Litt.)学位,然后到法国,入巴黎大学进修。

他本想读学位,后来打消了原意。

一九三八年,清华大学聘他为教授,据那时候清华的文学院长冯友兰先生来函说,这是破例的事,因为按清华旧例,初回国教书只当讲师,由讲师升副教授,然后升为教授。

钟书九、十月间回国,在香港上岸,转昆明到清华任教。

那时清华已并入西南联大。

他父亲原是国立浙江大学教授,应老友廖茂如先生恳请,到湖南蓝田帮他创建国立师范学院;他母亲弟妹等随叔父一家逃难住上海。

一九三九年秋,钟书自昆明回上海探亲后,他父亲来信来电,说自己老病,要钟书也去湖南照料。

师范学院院长廖先生来上海,反复劝说他去当英文系主任,以便伺候父亲,公私兼顾。

这样,他就未回昆明而到湖南去了。

一九四○年暑假,他和一位同事结伴回上海探亲,道路不通,半途折回。

一九四一年暑假,他由广西到海防搭海轮到上海,准备小住几月再回内地。

西南联大外语系主任陈福田先生到了上海特来相访,约他再回联大。

值珍珠港事变,他就沦陷在上海出不去了。

他写过一首七律《古意》,内有一联说:“槎通碧汉无多路,梦入红楼第几层”,另一首《古意》又说:“心如红杏专春闹,眼似黄梅诈雨晴”,都是寄托当时羁居沦陷区的怅望情绪。

《围城》是沦陷在上海的时期写的。

钟书和我一九三二年春在清华初识,一九三三年订婚,一九三五年结婚,同船到英国(我是自费留学),一九三七年秋同到法国,一九三八年秋同船回国。

我母亲一年前去世,我苏州的家已被日寇抢劫一空,父亲避难上海,寄居我姐夫家。

我急要省视老父,钟书在香港下船到昆明,我乘原船直接到上海。

当时我中学母校的校长留我在“孤岛”的上海建立“分校”。

二年后上海沦陷,“分校”停办,我暂当家庭教师,又在小学代课,业余创作话剧。

钟书陷落上海没有工作,我父亲把自己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授课的钟点让给他,我们就在上海艰苦度日。

有一次,我们同看我编写的话剧上演,回家后他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

”我非常高兴,催他快写。

那时他正偷空写短篇小说,怕没有时间写长篇。

我说不要紧,他可以减少授课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很省俭,还可以更省俭。

恰好我们的女佣因家乡生活好转要回去。

我不勉强她,也不另觅女佣,只把她的工作自己兼任了。

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等我是外行,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

可是我急切要看钟书写《围城》(他已把题目和主要内容和我讲过),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

《围城》是一九四四年动笔,一九四六年完成的。

他就像原《序》所说:“两年里忧世伤生”,有一种惶急的情绪,又忙着写《谈艺录》;他三十五岁生日诗里有一联:“书癖钻窗蜂未出,诗情绕树鹊难安”,正是写这种兼顾不来的心境。

那时候我们住在钱家上海避难的大家庭里,包括钟书父亲一家和叔父一家。

两家同住分炊,钟书的父亲一直在外地,钟书的弟弟妹妹弟媳和侄儿女等已先后离开上海,只剩他母亲没走,还有一个弟弟单身留在上海;所谓大家庭也只像个小家庭了。

以上我略叙钟书的经历、家庭背景和他撰写《围城》时的处境,为作者写个简介。

下面就要为《围城》做些注解。

钟书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

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

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于,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

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

两人都读过《围城》,但是谁也没自认为方鸿渐,因为他们从未有方鸿渐的经历。

钟书把方鸿渐作为故事的中心,常从他的眼里看事,从他的心里感受。

不经意的读者会对他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而为一。

许多读者以为他就是作者本人。

法国十九世纪小说《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娄拜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那么,钱钟书照样可说:“方鸿渐,就是我。

”不过还有许多男女角色都可说是钱钟书,不光是方鸿渐一个。

方鸿渐和钱钟书不过都是无锡人罢了,他们的经历远不相同。

我们乘法国邮船阿多士Ⅱ(Athos Ⅱ)回国,甲板上的情景和《围城》里写的很像,包括法国警官和犹太女人调情,以及中国留学生打麻将等等。

鲍小姐却纯是虚构。

我们出国时同船有一个富有曲线的南洋姑娘,船上的外国人对她大有兴趣,把她看作东方美人。

我们在牛津认识一个由未婚夫资助留学的女学生,听说很风流。

牛津有个研究英国语文的埃及女学生,皮肤黑黑的,我们两人都觉得她很美。

鲍小姐是综合了东方美人、风流未婚妻和埃及美人而抟捏出来的。

钟书曾听到中国留学生在邮船上偷情的故事,小说里的方鸿渐就受了鲍小姐的引诱。

鲍鱼之肆是臭的,所以那位小姐姓鲍。

苏小姐也是个复合体。

她的相貌是经过美化的一个同学。

她的心眼和感情属于另一个;这人可一点不美。

走单帮贩私货的又另是一人。

苏小姐做的那首诗是钟书央我翻译的,他嘱我不要翻得好,一般就行。

苏小姐的丈夫是另一个同学,小说里乱点了鸳鸯谱。

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钟书自己。

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

我们的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

赵辛媚是由我们喜欢的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变大的,钟书为他加上了二十多岁年纪。

这孩子至今没有长成赵辛媚,当然也不可能有赵辛媚的经历。

如果作者说:“方鸿渐,就是我,”他准也会说:“赵辛媚,就是我。

” 有两个不甚重要的人物有真人的影子,作者信手拈来,未加融化,因此那两位相识都“对号入座”了。

一位满不在乎,另一位听说很生气。

钟书夸张了董斜川的一个方面,未及其他。

但董斜川的谈吐和诗句,并没有一言半语抄袭了现成,全都是捏造的。

褚慎明和他的影子并不对号。

那个影子的真身比褚慎明更夸张些呢。

有一次我和他同乘火车从巴黎郊外进城,他忽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开列了少女选择丈夫的种种条件,如相貌、年龄、学问、品性、家世等等共十七八项,逼我一一批分数,并排列先后。

我知道他的用意,也知道他的对象,所以小小翼翼地应付过去。

他接着气呼呼地对我说:“她们说他(指钟书)‘年少翩翩’,你倒说说,他‘翩翩’不‘翩翩’。

”我应该厚道些,老实告诉他,我初识钟书的时候,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一点也不‘翩翩’。

可是我瞧他认为我该和他站在同一立场,就忍不住淘气说:“我当然最觉得他‘翩翩’。

”他听了怫然,半天不言语。

后来我称赞他西装笔挺,他惊喜说:“真的吗

我总觉得自己的衣服不挺,每星期洗熨一次也不如别人的挺。

”我肯定他衣服确实笔挺,他才高兴。

其实,褚慎明也是个复合体,小说里的那杯牛奶是另一人喝的。

那人也是我们在巴黎时的同伴,他尚未结婚,曾对我们讲:他爱“天仙的美”,不爱“妖精的美”。

他的一个朋友却欣赏“妖精的美”,对一个牵狗的妓女大有兴趣,想“叫一个局”,把那妓女请来同喝点什么谈谈话。

有一晚,我们一群人同坐咖啡馆,看见那个牵狗的妓女进另一家咖啡馆去了。

“天仙美”的爱慕者对“妖精美”的爱慕者自告奋勇说:“我给你去把她找来。

”他去了好久不见回来,钟书说:“别给蜘蛛精网在盘丝洞里了,我去救他吧。

”钟书跑进那家咖啡馆,只见“天仙美”的爱慕者独坐一桌,正在喝一杯很烫的牛奶,四围都是妓女,在窃窃笑他。

钟书“救”了他回来。

从此,大家常取笑那杯牛奶,说如果叫妓女,至少也该喝杯啤酒,不该喝牛奶。

准是那杯牛奶作崇,使钟书把褚慎明拉到饭馆去喝奶;那大堆的药品准也是即景生情,由那杯牛奶生发出来的。

方遯翁也是个复合体。

读者因为他是方鸿渐的父亲,就确定他是钟书的父亲,其实方遯翁和他父亲只有几分相像。

我和钟书订婚前后,钟书的父亲擅自拆看了我给钟书的信,大为赞赏,直接给我写了一封信,郑重把钟书托付给我。

这来很像方遯翁的作风。

我们沦陷在上海时,他来信说我“安贫乐道”,这也很像方遯翁的语气。

可是,如说方遯翁有二三分像他父亲,那么,更有四五分是像他叔父,还有几分是捏造,因为亲友间常见到这类的封建家长。

钟书的父亲和叔父都读过《围城》。

他父亲莞尔而笑;他叔父的表情我们没看见。

我们夫妇常私下捉摸,他们俩是否觉得方遯翁和自己有相似之处。

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

其实,作者如果让他们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

方鸿渐失恋后,说赵辛楣如果娶了苏小姐也不过尔尔,又说结婚后会发现娶的总不是意中人。

这些话都很对。

可是他究竟没有娶到意中人,他那些话也就可释为聊以自慰的话。

至于点金银行的行长,“我你他”小姐的父母等等,都是上海常见的无锡商人,我不再一一注释。

我爱读方鸿渐一行五人由上海到三闾大学旅途上的一段。

我没和钟书同到湖南去,可是他同行的五人我全认识,没一人和小说里的五人相似,连一丝影儿都没有。

王美玉的卧房我倒见过:床上大红绸面的被子,叠在床里边;桌上大圆镜子,一个女人脱了鞋坐在床边上,旁边煎着大半脸盆的鸦片。

那是我在上海寻找住房时看见的,向钟书形容过。

我在清华做学生的时期,春假结伴旅游,夜宿荒村,睡在铺干草的泥地上,入夜梦魇,身下一个小娃娃直对我嚷:“压住了我的红棉袄”,一面用手推我,却推不动。

那番梦魇,我曾和钟书讲过。

蛆叫“肉芽”,我也曾当作新鲜事告诉钟书。

钟书到湖南去,一路上都有诗寄我。

他和旅伴游雪窦山,有纪游诗五古四首,我很喜欢第二第三首,我不妨抄下,作为真人实事和小说的对照。

天风吹海水,屹立作山势;浪头飞碎白,积雪疑几世。

我常观乎山,起伏有水致;蜿蜒若没骨,皱具波涛意。

乃知水与山,思各出其位,譬如豪杰人,异量美能备。

固哉鲁中叟,祗解别位智。

山容太古静,而中藏瀑布,不舍昼夜流,得雨势更怒。

辛酸亦有泪,贮胸敢倾吐;略似此山然,外勿改其度。

相契默无言,远役喜一晤。

微恨多游踪,藏焉未为固。

衷曲莫浪陈,悠悠彼行路。

小说里只提到游雪窦山,一字未及游山的情景。

游山的自是游山的人,方鸿渐、李梅亭等正忙着和王美玉打交道呢。

足见可捏造的事丰富得很,实事尽可抛开,而且实事也挤不进这个捏造的世界。

李梅亭途遇寡妇也有些影子。

钟书有一位朋友是忠厚长者,旅途上碰到一个自称落难的寡妇;那位朋友资助了她,后来知道是上当。

我有个同学绰号“风流寡妇”,我曾向钟书形容她临睡洗去脂粉,脸上眉眼口鼻都没有了。

大约这两件不相干的事凑出来一个苏州寡妇,再碰上李梅亭,就生出“倷是好人”等等妙语奇文。

证处厚的夫人使我记起我们在上海一个邮局里看见的女职员。

她头发枯黄,脸色苍白,眼睛斜撇向上,穿一件浅紫色麻纱旗袍。

我曾和钟书讲究,如果她皮肤白腻而头发细软乌黑,浅紫的麻纱旗袍换成线条柔软的深紫色绸旗袍,可以变成一个美人。

汪太太正是这样一位美人,我见了似曾相识。

范小姐、刘小姐之流想必是大家熟悉的,不必再介绍。

孙柔嘉虽然跟着方鸿渐同到湖南又同回上海,我却从未见过。

相识的女人中间(包括我自己),没一个和她相貌相似,但和她稍多接触,就发现她原来是我们这个圈子里最寻常可见的。

她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

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

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内外。

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

她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

她和方鸿渐是芸芸知识分子间很典型的大妇。

孙柔嘉聪明可喜的一点是能画出汪太太的“扼要”:十点红指甲,一张红嘴唇。

一个年轻女子对自己又羡又妒又瞧不起的女人,会有这种尖刻。

但这点聪明还是钟书赋与她的。

钟书惯会抓住这类“扼要”,例如他能抓住每个人声音里的“扼要”,由声音辨别说话的人,尽管是从未识面的人。

也许我正像堂吉诃德那样,挥剑捣毁了木偶戏台,把《围城》里的人物斫得七零八落,满地都是硬纸做成的断肢残骸。

可是,我逐段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使我放下稿子大笑的,并不是发现了真人实事,却是看到真人实事的一鳞半爪,经过拼凑点化,创出了从未相识的人,捏造了从未想到的事。

我大笑,是惊喜之余,不自禁地表示“我能拆穿你的西洋镜”。

钟书陪我大笑,是了解我的笑,承认我笑得不错,也带着几分得意。

可能我和堂吉诃德一样,做了非常扫兴的事。

不过,我相信,这来可以说明《围城》和真人实事的关系。

文章素材~~帮帮忙了

感激不尽~~可以帮我解决的~赏50分了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给你点建议:一篇关于高考的文章: 作文占60分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分值偏高,如是会导致学生盲目看重作文而忽略了基础,最终又影响到作文,形成恶性循环。

高考语文毕竟不是作家比拼,应当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这样又可以有助于作文的提高,从而又反过来巩固基础。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占50分为宜。

一百五十分:一百分基础,五十分作文,而且“发展等级”占15分。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们不是不想创新,而是不敢创新,而“发展等级”正是学生发挥创意的舞台,我们应当对此加大关注,与素质教育逐步接轨。

最后,笔者认为还有一点会影响学生作文,那就是作文字数规定:不少于800字。

字数的多少并不代表作文的优劣,而正是因为“不少于800字”,使多少学生形成了写作啰嗦,表达欠简洁的坏习惯。

故笔者认为可将作文字数下限稍降一些。

以上是笔者对高考作文的浅薄看法。

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与积累,前面已经叙述,此处不再赘言。

此节只从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角度,来谈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与积累写作材料的问题。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习惯,就是凡是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各类标签的文件夹里。

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手。

黑格尔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因为阅读也是我们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一条重要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已是人们熟知的有关读书与写作的古训。

勤记是帮助人们增长知识的有效手段,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话告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手抄笔录,手脑并用。

只要坚持勤记,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知识的富有者,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搜集与积累的途径很多,主要的有利用图书馆和使用网络。

对于一个善于搜集与积累的人来说,即使是平时听别人说话也能够搜集与积累到许多素材。

因此,学习写作就必须练就利用多种途径(图书馆、网络)随时搜集、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

一. 掌握做摘录和卡片的方法。

【第1句】: 摘录的意义。

在读书时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重要的材料、重要的论点、自己欣赏的段落和精彩的词汇语句,将这些摘录下来就叫做摘录。

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勤做摘录。

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

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刻记在笔记本上。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也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得不可胜数。

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阔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养成勤做摘录、勤写笔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掌握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

【第2句】: 做摘录卡片的好处。

在中学生的写作积累活动中,做摘录卡片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它可以使中学生们一举两得,既可以锻炼自己的书写能力,又可以在抄写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摘抄文字的优点或者缺点。

其次,摘抄时间可短可长,使用灵活。

第三,摘抄时一般使用卡片,卡片只要索引清楚,查找起来就会十分方便。

【第3句】: 做摘录卡片的方法。

做摘录不能改变原文中的字句和标点,这是做摘录的原则。

摘录方式:对于字句不多的内容,可以整篇摘抄;文字较长的内容,如是新闻报道,只要抄下导语,能帮助记忆即可;如果其他类型的长文章也需要摘抄,那只要记下提要或论点和论据,就能帮助记忆全文的主要内容了。

摘录方法:准备一些卡片(可以到文具商店购买,也可以自己利用纸页整齐裁出制作),摘录时应先抄上原文的题目、作者的姓名、报纸的名称、发表的日期以及版次,并在卡片的上方写出分类标题,如“名人名言--谈勤恳”。

请看文章: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已故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被誉为“文化昆仑”。

其《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学术著作,援引的参考书目数以万计,且涵盖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有趣的是,他自己的藏书却很少,他的书斋中有两三个不大的书架,放着一些工具书和出版社、作者赠送给他的书籍。

他藏书不多,著书却不少,这当中博览图书馆书籍时所作的大量的读书笔记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书须作笔记,钱钟书开始并不以为然。

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作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

他进清华后虽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看书时却只在书上用铅笔写划,并不作笔记。

他的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

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

”钱钟书在清华,“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毕业后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时,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方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遂开始读书必作笔记,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本很厚,有普通练习本的四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

他每读一书,都作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

他很珍重自己的读书笔记,“文革”期间,他曾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行李箱里也忘不了放上几本字典、词典和读书笔记,一有空便反刍似地阅读。

他著书时,主要是参考读书笔记。

从1939年到1942年完成的颇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谈艺录》,为何采用了传统诗话的札记式的写法,其原因就在于利用读书笔记之便。

1956年,钱钟书接受了编写《宋诗选注》的任务之后,到北大图书馆和社科院文研所图书馆借到大批有关宋诗的书籍,诸如《宋诗纪事》《宋诗钞补》《宋诗钞续补》及各种宋人笔记、诗话、文集、方志等,在阅读时作了大量笔记,纠正了前人的错误,遂将一本普及读物编写成了学术价值甚高的宋诗选本。

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从河南“五七”干校返京,开始偷着写《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宏著,主要资料来源就是钱钟书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这些素材是他多年读书心血的积累,整理成书稿又费时三年,自然还是用札记形式。

1979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学术界,此后一版再版,成了学者们书架上的必备书。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此言不差。

熟悉钱钟书的学者都认为,钱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几十年前读过的东西还能记住,在现代中国学者中,除了史学大师陈寅恪外,没有第二人能与他相比,外国学者说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

即便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笔记是钱钟书攀上学术高峰的重要阶梯。

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读书作笔记就更为必要了。

读了《钱钟书的读书笔记》你一定感慨万分吧

一代宗师治学给我们启迪多多

做学问需要灵活的大脑和良好的方法,缺一不可。

文中所说的“读书笔记”相当于我们介绍的“做摘录与卡片”,只不过“读书笔记”是专题的摘录与分析,而卡片则是能够五花八门包容许多的素材纪录。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最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近作《我爱清华图书馆》中称,自己本来可以在宿舍里读书的,但偏爱去图书馆。

她说,读书如“串门儿”,借几本书在宿舍读是串几家的“门儿”,而站在图书馆的长长的书架前,“家家户户”自由出入,幸无穷。

可见读书是钱、杨的共同志趣,他们留学英国在牛津读书时,钱将牛津图书馆戏译为“饱蠹楼”(Bod le ian),以饕餮之蠹自诩。

近年杨绛整理钱钟书的笔记,计有外文笔记178册34000多页,中文笔记分大体数量与此相当;另有“日札”23册,2000余页,加在一起足足四十卷。

杨绛说:“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

他本人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

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所以,他读书虽多,也不易遗忘。

”(《读书》杂志2001年9月) 其实“先搜集材料,再按题作文”,就像我们看妈妈做饭一样,做饭要有米、有水、有菜……没有这些怎么能做好饭呢

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和做饭一样,也要有生动充实的素材,丰富多彩的词汇……。

没有语言、没有素材,是写不好作文的。

当然,作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语言、不注意积累素材,脑子里空空的,技法学得再多,作文也写不生动、写不实在,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二. 有选择地剪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

【第1句】: 剪报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搜集素材的形式。

我们每天都阅读的报纸承载有大量的信息,如果我们每个月或每个星期都整理报纸的话,那么将其中有用的材料剪下来,分类搜索就不是一件难事。

比如,爱好足球的同学搜集有关足球的信息,爱好旅游的同学搜集关于旅游的信息等等。

【第2句】: 剪辑下来的材料应该加以认真的评析。

三言两语写下剪报时的初衷,那不仅仅是一个材料的占有,同时还是一个看法(思想)的辑录。

面对经过评析的剪报,我们能够迅速分辨它的类别,也能看出自己思想的轨迹。

这是一种既提高写作水平又促进写作意识发展的好方法。

【第3句】: 剪报评析的方法。

评析一般分为“随感式”和“评注式”。

“随感式”的评析相当于“读书心得”,而“评注式”的评析即对文中的句、段进行分析;还可以从语言上分析……这样分析使我们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而且对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大有好处。

请读下文: 学习郑板桥 这里不谈郑板桥生前就被称为三绝的诗书画,而是说要学他做人的明白。

在文学史上,郑并没有多高的地位。

但在当时,他也算一代名流了。

问题是:一代名流怎么看自己

在他被看做一代名流的日子里。

郑第一次刻印自己诗集时这样说:“余诗格卑卑,七律尤多放翁气息。

二三知己,屡诟病之。

好事者又促余付梓。

自度后来未必能进,姑从谀而背直。

惭愧汗下,如何可言。

板桥自题。

” 在为自己的词抄作序时,郑这样说:“燮年三十至四十,气盛而学勤,阅前作辄欲焚去。

至四十五六,便觉得前作好。

至五十外,读一过,便大得意。

可知其心力日浅,学殖日退,忘己丑而信前是,其无成断断矣。

” 嗟夫,我们真该向板桥前辈学习啊。

第一要记住,要感谢:那老爱挑我诗词毛病的,是我的好朋友。

第二条:忘己丑之日,便是完蛋之时。

如果开始对着旧作沾沾自喜,恐怕就危险了呢。

忘己丑越早,便越见可悲。

切记,切记。

(阿夏) 这是一篇“随感式”的评析。

属于看完一个材料就将感想记录下来的一种。

还有另外一种“译注式”,请看: 有感《苦难是一所学校》 偶尔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这篇文章,对于故事的主人公实在是相当敬佩。

现今社会有不少人,在逆境面前没有挣扎或稍加挣扎就丧失了勇气,从此一蹶不振,听凭命运的摆布而不做任何奋争,他们有的成为懒惰的人,碍事的人,有的成为厌世的人,遁世的人,看看下面的故事你或许能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主人公名叫黄海涛,3岁时,母亲不堪忍受“文革”的迫害饮恨身亡,父亲一人挑起全家八口人的重担,一个年届七旬的老奶奶还有六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主人公无论是三伏炎夏三九严冬,总是一个人呆在空旷的田野里辛勤地劳作,在当时还是小学生的他,自己吃力而快乐地啃着《三国演义》《镜花缘》《红楼梦》《西游记》,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

后来上了初中,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慢慢地显露出来。

为了帮大哥治病家里背上了上万元的贷,他不得不离开校园,成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年他刚上初三。

从此,他白天干农活料理家务,晚上就在昏暗的油灯下自学初三的课本。

农闲时就早出晚归到学校跟班听课,后来学校领导让他回来参加中考,原来好心的校长一直将他作请病假处理。

果然他不负重望以全校第一的身份考取了红安师范,不幸的是他又被人挤掉了。

家人鼓励他继续读取高中。

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他连5分钱的咸菜也舍不得买,就这样还不得不常常忍饥挨饿,总是吃了上餐没下餐,就是在此种条件下,他在近100名的文科生中始终名列前五名。

可是1992年高考他却落榜了,十年寒窗就这样飞灰烟灭了,要知道精神上的折磨要比肉体上的折磨更加让人难以煎熬,壮志未酬痴心不改的他,面对已是穷徒四壁的家里,毅然决定南下武汉打工。

(评注:人生要有理想,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光彩。

但是只有理想还不够,还要努力去实现理想,而实现理想,就需要毅力,否则,理想将成为空想。

) 揣着借来的11元钱,他只身来到陌生的江城,连续三天都没有人肯收留他,第四天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和灰、筛沙子、扛水泥,身穿单薄衣衫的他站在19层的楼顶任凭寒风呼啸,还不得不伸进刺骨的冷水里。

一天由于闹肚子他从楼上摔下来,尖利的竹排划破了他的左胸,老板不仅连句问候的话都没有,而且看到撒得满地的混凝土竟勃然大怒。

他不敢顶嘴,可心却一直在滴血。

一天劳累的工作后,等民工们都睡着了,他又拿出课本,温习、记诵。

山川经不起太多的悲哀,岁月经不起长久的等待。

1993年他重返校园,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学习,终于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面对高昂的学费,他又一次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无数次他打工回来,看到同伴们睡得那么香甜,而自己却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时,心里就一阵难过。

(评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其心骨,饿其体肤。

) 生存不是目的,先生存而后发展,这才是他的奋斗目标。

由于刻苦学习,他连年获得甲等奖学金。

(评注: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

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

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 就在这时他碰到了中国应用写作学会会长洪威雷教授,从而唤醒了他心中沉睡的梦想:文学。

他每天如痴如醉的读书看报,简直是近乎疯狂,他的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大报发表,许多新闻单位还欢迎他去工作,同学们无不羡慕,然而在他拼命挣学费时,其他同学又在干什么呢

(评注: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伟人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而忽视取得成就的艰辛历程,有些人甚至还认为,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好的运气和优越的环境。

但实际上纵观世界上的名人生平,你可以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天才的生活道路自古多坎坷而少坦途。

) 苦难教给了他一切,更给他上了人生的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学会从苦难中顽强地成长。

(评注:每个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艰难曲折,一个真正有事业心的青年就应该像岩下竹笋,石缝中青松,冰山上雪莲那样,顽强地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不管有多少挫折也坚定不移。

消沉诅咒,那是弱者的哀鸣,它永远代替不了建设将来。

与其摊开双手大喊大叫,不如用这双手去建设新生活。

挫折固然使人痛苦,但战胜挫折后将是何等欢乐。

向前看吧,朋友们,我们应该成为生活的强者,我们应该奏出时代的最强音,新时代的开拓者应该属于新时代的青年

) (幸福女孩) 幸福女孩写的一篇文章《有感<苦难是一所学校>》,发表时编辑使用了评注式评析法加注文章,加注的内容即阅读时的感触感悟,写于字里行间突出了文章要点,加强了议论抒情的力度。

这样在篇中加注的方法对于在省时前提下的阅读积累是颇有益处的。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  ——关于傅抱石的艺术  1904年10月5日,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扇匠的人家。

  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省立第一师范。

其时他在治印之余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尤其是看到石涛的“我用我法”顿开茅塞,他更欣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

1933年3月,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拜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为师。

1935年5月《傅抱石中国画展览》在东京举行。

院长正木直彦、画家横山大观等参观了展览。

1936年6月,傅抱石因母病回国,7月,他在南昌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他在国内的第一次个人画展。

暑假之后,应徐悲鸿之聘,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携全家返新余故里。

1938年4月,他受郭沫若的邀请,到武汉参加了三厅工作。

此后又移到重庆,自此进入他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期。

他家住沙坪坝的金刚坡,此后他常在画上题署“金刚坡下斋”。

他图绘《画云台山图卷》,编撰《石涛上人年谱》,同时创作了《石涛上人像》、《大涤草堂图》,这些都反映了傅抱石艺术创作和史论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的艺术渊源。

  从1939年以后的6年多的时间,傅抱石一方面进入了他史论研究中的高峰期,另一方面又完成了他从篆刻和史论研究到绘画创作的过渡。

1942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重庆举行。

傅抱石把他展出的作品分为四类:

【第1句】:撷取大自然的某一部分作为主题;

【第2句】:构写前人的诗的意境,移入画面;

【第3句】:营制历史上若干美的故事;

【第4句】:全部或部分地临摹古人之作。

画展表明了傅抱石在当时绘画界的地位和成就。

  傅抱石重庆时期的人物画主要表现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屈原、苏试、石涛,同时也以古代优秀诗篇为创作的题材,如《琵琶行》、《长干行》、《唐人诗意》。

他面临的是国难当头,因此,他选择题材所反映的情趣都表达了他自身对现实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艺的一种整体走向。

他创作了《屈子行吟图》,郭沫若称和自己创作的历史剧《屈原》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为其赋诗,成为一时美谈。

与此同时,成为他反复表现的题材,《湘君》、《九歌图》等,成为傅抱石人物画成就的一个标志。

  傅抱石同时把山水的画法融合到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1944年9月,傅抱石以杜甫的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了名作《丽人行》(1997年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以1078万元拍出)。

后来,徐悲鸿赞其画:“此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并题:“抱石先生近作愈恣肆奔放,浑茫浩瀚,造景益变化无极,人物尤文理密察,所谓炉火纯青者非耶

”  其时傅抱石的山水画则以现实生活题材为主。

他在重庆每周要步行到中大任课,来往约60华里,一路风光常使他动情,“好景说不尽”,“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

烟笼雾锁,苍茫雄奇……  ”所以表现金刚坡下、成渝道上的情景意趣,成了傅抱石这一时期山水画创作的主题。

他继承宋画的宏伟章法,取法元人的水墨逸趣,畅写山水之神情。

而他的画法也一变传统的各种法,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形成独特的“抱石皴”。

这种笔法以气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成了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

  抗战胜利后,他和全家随学校迁回南京。

1947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上海举行,郭沫若用“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来评价画展。

然而,这时国民党政府的南京已是风声鹤唳。

傅抱石趁疏散人口的机会,携全家离开了南京,回到了南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  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傅抱石开始迎接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目睹了新中国的变化,面对文艺为工农兵的方向,傅抱石开始研究毛泽东的诗词,用他那惯用的表现文学作品的方法,将毛泽东诗词中那些激动人心的篇章移入到自己的画面中。

他创作了《七律·长征诗意》、《沁园春·雪》、《清平乐·六盘山词意》,并参加了《南  京市第一届美术展览会》。

他的作品开毛泽东诗意画创作的先河,使之后来成为“新山水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美术史上同样作出了贡献,可以说超过了他此前的贡献。

  1957年5月,傅抱石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家代表团的团长,率领其他画种的五名团员,赴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进行友好访问,并写生作画、举行画展。

傅抱石面对异域风情,开始思考如何用中国的笔墨表现外国的风景。

努力开创一条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道路。

可以  说傅抱石是最先引导中国画走向世界的画家之一,并强化民族性,为这一问题在20世纪的提出与解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使由山水画在新题材的表现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957年2月,江苏省国画院正式筹建,傅抱石作为筹委会的负责人之一。

1959年6月,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邀请,成为第一位来到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写生的画家。

9天时间,傅抱石完成了《韶山组画》和《韶山全景》。

这为当时的许多画家开启了一个挖掘新题材的  思路。

两个月后,傅抱石又来到了北京,和关山月一起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名作《江山如此多娇》。

从韶山到北京,是傅抱石艺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历程。

  傅抱石作为江苏国画院院长,在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万3千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把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

后来傅抱石又得到了一次到东北写生的机会,他的东北旅行写生,在自然和社会两种题材中都将他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到极致:以《煤都壮观》为代表的社会性题材,在山水融合工业题材方面的努力,已经明示了现代山水画的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规律。

而以《镜泊  飞泉》为代表的自然题材,则是北方山水在傅抱石心灵的震撼和映现。

应该说傅抱石是具有一种北方气质的南方画家。

在傅抱石的带领下崛起的江苏国画家的创作群体推动了当时整个美术事业的前进,使山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

而由他开辟的毛泽东诗意山水画的创作,又创造了影响一个时代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方法,这也是他对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贡献。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