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记录感言
幼儿园教研 怎么写课后反思 活动记录
范例:本学期教研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平行模式的师幼互动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研究》,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讨论,教师们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将新《纲要》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观念落到了具体的工作中。
教研活动中,教师们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辩析,提高了教师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用理论指导了实践工作。
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每一个教师原有经验的价值,并以此为依托引导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提高。
对提出的实践困惑问题,集体直面矛盾,在自我反思、同事间积极交流中思考,不断积极建构自己的新认识。
最后,将获得的新认识和提出的新构想通过不断反思进行提高,并通过实践看幼儿的有效发展,从而验证新认识,达到内化。
教师们在充分研究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幼儿发生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并不断调整设想与计划,以促进儿童更有效的学习,师生们在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学期结束,教师们都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专题小结和论文,其中《幼儿生成活动中教师的应对策略》和《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展现幼儿的主体性》获区论文评比一二等奖。
平行模式的师幼互动是我们所追求的师幼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身上所负载的社会文化不是以由上而下的“倾泻”或“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一棵棵美丽的种子。
学习故事与观察记录心得体会
《观察记录与分析》学习心得----学习蔡伟忠《观察记录与分析》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观察记录与分析》,学习到了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
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
常见的情况下,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
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在蔡伟忠老师的课程中,也学习到在幼儿平时的生活交往、区域活动等时间能如何观察记录与分析的。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在观察过程中幼儿的每句话、每个动作和与同伴对话,都有可能体现观察原因的答案,尽量具体记录清楚。
就拿杨✘成的案例来说,就要对其实施家园沟通:及时的和家长沟通,让其家长了解他在幼儿园的各种表现,家园合作,一起纠正他的“不良”行为。
在以后的活动中,一旦他出现一些良好行为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去强化,以促进他出现类似的良好行为。
冼建宜 20
【第22句】:
【第2句】:22
退居二线的教研组长会议发言稿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教导处“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研讨会发言稿“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研讨会发言稿各位尊敬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早上好
欢迎大家来到实验小学参加我校语文“校本教研”的研讨活动,同时更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来对我校的教研活动给予热情的关注和指导。
今天参加活动的有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来宾。
感谢市小语会给了我校一次向诸位专家、老师学习请教的机会。
今天的活动安排已在各位老师进门的时候发放给大家了。
我们的活动准时开始。
现在请授课老师和孩子们做准备。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在汇报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来介绍一下我校的校园网站,汇报时,您可以边听边查阅我校的教研信息。
2002年,随着新教学楼的竣工,我校的软硬件各个方面都逐步到位了。
目前,我校学生用机、教室教学用机、教师办公用机共323台,并达到百兆到桌面。
本校校园网站已开办近3年之久,为校领导的行政命令发布、上下级思想交流、教师办公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平台。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校校园网站的首页。
通过导航栏,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我校网站的构成:有学校概况、学校管理、教师天地、学生园地、党团生活、大队部、政策咨询、留言簿和资源库。
同时,校园网站还为我校教师提供FTP,E——mail,VOD视频点播等服务。
今天,我们是将实验小学近几年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点思考、探索和一些尝试以及困惑坦诚地置于各位老师的面前,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在这里,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天我们所展示的课改实验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其实很多学校都已在实施和研究,也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我们在这里不揣浅陋,就是想通过此次活动,给我校的语文老师搭建一个对话、展示、提升的平台,在各位富有经验的专家老师的指点帮助下,以这次活动进一步地促进我校语文教师将研究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促进老师们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我校向学习型、科研型、实践型、总结型的教研组织再迈进一步。
自2001年秋季课程改革开始在国家级实验区启动至今,已历经了四个年头。
我校也同新课程一起走上了一条探索之路,老师们在这条充满艰辛,更充满希望的探索之路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迎来了收获的喜悦。
在我校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们试图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拓宽教学内容,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力求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但是,由于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新课堂问题多,困惑多,矛盾多,因此,以往教师孤军奋战的教学研究方式已不再符合新形势下的新课堂。
在我们倡导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校也在不断修正学校的教研方式,同许多学校一样,我们将我校的教研视角定位在群研上。
群研在我校是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一个操作层面。
2003年6月,我校进行了首次校本培训,当时,张平主任、李晨红老师等专家做了切合教学实际又具指导意义的理念的引领,令我校的老师受益匪浅。
其实,实验小学的群研工作历时已久了。
这些年来,我校的语文教研在校领导的关注和天山区教研室、乌市教研中心、自治区教科所以及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自治区继续教育处等各级领导的专业指导下,本着扎扎实实搞教学的精神,特别重视加强教研组内的群体学习和教学研究课的交流。
这几年,在前一任主任梁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学校一直坚持教研组隔周学习的制度(本学期改为一周一次的教研组群体学习)。
在教导处的指导监督下,各组老师以“推荐与自选相结合,个体研读与群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理论学习,这样是着眼于培养每位教师做思考型、反思型的教师。
同时,我校注重在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学研究课的实施,特别是自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有幸承担了自治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
在教研专题探索的驱动下,我校紧抓各教研组的组内研究课的课堂实践工作。
为了让教师尽快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实验最初的两年里,我校各教研组每位老师每学期上组内研究课达2——3节(每次上课前上报学校,通知各科老师听课)。
同时,教导处非常重视教师课后自我反思能力的训练,写教学反思是我校的教研制度。
其间,我校每学期坚持开展不同形式的校级教研活动(如校本培训,教师间的教学比武,家长开放日活动、青蓝工程等),充分发掘校内有潜力的教师,并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在理论引领下的较为夯实的课堂实践,使得我校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基本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员提高的教研目的。
在这样的积淀下,我校语文教研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科研特色: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立足基层教研组,实抓群研工作,教研组工作求真、求实、求活,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群策群力,博采众长,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尝试走班、集体评课” 的群研制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下面,我就将我校的“集体备课、尝试走班和集体评课”的一些探索及思考向各位老师做一个汇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以及更好的建议。
一、 集体备课:
【第1句】: 提出:其一,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
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其二,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
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 “抄教案”。
因此,我校于两年前正式提出自己的集体备课方案。
【第2句】: 实施:(1) 原则: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田校长提出)(2) 措施: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
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语文书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一单元的教案,拷贝到每个班的电脑中;其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
(集体备课上网,个人备课、教学反思教导处会随时抽查并总结)
【第3句】: 收获:其一,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其二,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三,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群研智慧”,做到了资源共享。
【第4句】: 思考:在我校推行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的同时,我校语文教研在思考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集体备课还应提倡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由于备课是终身随时的感悟,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因此集体备课应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教案转变,对于富有研究精神与教学经验的老师 ,我们还在思考向“0教案”过渡的尝试。
二、 尝试走班:
【第1句】: 提出:其一,教师的需要。
我校的语文教学基本是以一贯之——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
尽管一直推行群体学习,组内教研,校本培训,但依据班级个体,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师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
因此,学校应努力为老师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为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升、班级管理自我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其二,学生的需要。
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变的。
但是在目前相对封闭的教室里,学生要满足享受所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至少是与本年级的所有老师交流的愿望都是很难达成的。
那么,我校就力图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欢迎本年级老师走进我们班”的机会,先满足孩子们小小的愿望,让他们在与本年级老师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获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
基于这两个需要,两年前,我校田征校长提出试行教师走班制。
【第2句】: 实施:其一,以课改龙头年级为试点,由“自主、合作、探究”课题组的老师们先行做走班实验;其二、由试点老师介绍走班经验及教训,然后推广先进经验,并建议各语文教研组实施全员走班制。
(本学期建议每位语文老师设计一节精品课,在本年级走班,年级组老师听课评议。
)
【第3句】: 收获:其一,学生的收获。
每位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每节课的训练侧重点也不同,每一节走班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的,可以说一次走班课就是一次公开课。
与不同的老师合作上一次走班课,从学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对不同老师的适应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体会到不同老师上课所带来的新鲜感,满足了孩子求新求变的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二,授课教师的收获。
不同的班,不同的特点,对老师的组织教学、教学机制是一次极好的训练和考验,提升了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
作为走班的施教者,体会到了不同班级的学生思维、学习习惯、语文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发现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完成教学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听课老师的收获。
作为同年级的听课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更能发现自己在本班语文教学、班级管理方面的不足与欠缺。
通过走班课,听课教师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班,而是一个年级、一个整体,从学生、教师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横向比较,发现的不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现象。
从而,对年级组的教研水平、团队共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4句】: 思考:目前我校的走班制是立足于教研组的。
但针对学校要达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仅仅立足于本教研组的走班尝试还远远不够。
因此,我们在思考:其一,年级大课走班尝试;其二,跨年级走班;其三,跨学校走班。
走班制的逐步实施,就是为了促使老师从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经验,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三、 集体评课:
【第1句】: 提出:授课、说课、听课、评课是学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规工作,集体评课也是许多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
我校语文学科在推行集体评课的教研定位上,是与校本培训接轨的。
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案例引领式的培训。
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老师们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
【第2句】: 实施:其一、组织活动。
我校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的校级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竞赛—— 十几年来,基本上是每年一次;家长开放日——让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站到了家长的面前,请家长评价,与家长互动;青蓝工程汇报课——一年来,田校长全方位而长远的思考,精心的部署及教导处、师傅们扎实有效的指导、徒弟们虚心的学习;校级推优课——“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受益”),为老师们集体评课提供了平台;其二、形式多样。
我校组织由下至上的集体评课,即先由各教研组或学段教研组交流评议,再以宣讲或“沙龙”及“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语文老师集中评课,为老师们集体评课创设对话、民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讨氛围;其三,明确分工。
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对于每位参与的老师均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学习层的教师做课堂实录的记录,由资深教师整理、宣讲评课稿或案例分析,由专家教师提炼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困惑,参与的所有老师 讨论交流。
【第3句】: 收获:其一,评出了方向。
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评课聚合了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了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老师找到了教学研究的方向;其二,评出了进步。
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老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还有的从交流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加快了老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评出了团结。
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
【第4句】: 思考:目前我校的集体评课还停留在“示范教学——对话反思”的被动式阶段。
为了促进我校语文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思考既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导老师们开辟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课前,先提炼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或问题,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选取多方对话、自我反思的话题,力争引入视频案例的技术,从而引发教师思维碰撞,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
今天,我将实验小学语文老师们近几年在教学研究上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及思考做了简要介绍。
之前,宁老师和李校长对我校开展这个研讨会给予了热情的指导。
宁老师反复强调要办得有特色,让参与的老师们不虚此行。
对于特色的定位,我想,我校这些年就是突出了“研”和“实”。
在我校校领导所一贯要求的以研究为先导的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中,我校的老师们用笃学实践来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型、科研型组织,求得专业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教导处 2005年4月22日
如何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第1句】: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要学会高效听课。
①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②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③听要结合写和思考。
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④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
【第2句】:学会整合知识点,提高知识理解和记忆能力。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这样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
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第3句】: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记忆是学习的根本。
提高记忆力,可以专门的训练一下。
这一类的训练比较多,比如我比较熟悉的:速读记忆、编码记忆、思维导图记忆。
速读记忆是一种快速阅读之后的重点记忆和理解记忆;编码记忆是一种将编码信息与恰当的线索联系起来的个性化记忆;思维导图记忆是一种将所需记忆内容整合成关键词句后的思维记忆。
以上三种记忆,是我个人用下来比较好用的方法,但都需要系统的训练,具体比较多,就不一一详细讲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软件中对我上述的三种训练都有具体的讲解和训练。
【第4句】:高效复习,温故而知新。
①制定阶段性的复习目标,合理规划自己每一天的学习复习任务。
什么时候复习什么科目,什么时候做题训练,什么时候看书背诵,什么时候查缺补漏等等,都一一明确下来。
②复习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的只复习一科,也不要频繁的更换复习科目。
每一个时段的复习都要保证学科的完整性,按计划复习完一个学科再进行另外一个学科的复习。
③自己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最好就保持同步进行。
如果你掌握的很好,可以快于老师的安排,但不能被老师远远落下。
④每一小阶段的复习之后,要检查掌握情况。
可以自己一个人进行:合起书本,回忆一下这一阶段都学习复习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了的,哪些是比较模糊的、还没有掌握的、有疑问的,针对有问题的要趁热打铁,折回去快速温习巩固。
也可以找你的伙伴一起进行,相互检查、考校。
【第5句】:认真做题和面对每一次考试。
做题的时候:①要仔细审题,而且要审准、审透,提炼出有效信息。
②要讲究效率,会的就过(一定是要真的会,而不是感觉会),把时间放在不会的上。
③不要动不动就去看答案解析。
看答案做题会让你觉得题目很简单,但实际做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笔了。
④适当进行题海战术,掌握各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认真面对每一次考试。
考试除了是检验你学习效果的方式,同时也是你积累经验的过程,比如:①学会如何分配和把控时间;②掌握作答中各种细节的处理技巧;③磨练考试心态;④帮助自己认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复习提升。
听课学习心得
范文一仅供参考 9月16日,我校全体数学到育才学校去听课学习。
我两节数学课,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
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收获
【第1句】:出去听课比在学校闭门造车受益要快要多,要来得直接。
【第2句】:真实——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在我们的观摩课教学中我总是觉得雕琢,事先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我自己的体会就比较深刻,当然我所说的并不是不备课一点准备都没有,而是不应该把每一句话每一个答案都要事先给学生灌输,害怕再作课中出现纰漏,我以前确实就有过这样的顾虑,因此当一节课在我不停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在作课时,就觉得我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准备好预设好的,而不是适时生成的,虽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
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后,我觉得在教学中他们做到了真实的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例如六年级的那节课,在他的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即时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很真实。
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凸显个性的真实,
【第3句】:情境——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手段 我记得朱乐平老师说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注重来自于生活,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而是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特别是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更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
所以情境的创设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
【第4句】:三维目标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更高要求 我们的教育观点从最开始的注重教书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到提倡育人的重要性,我们的观念都有了逐级的改变,那么现在课改又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整合”,所谓的“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道德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这三个目标的整合,而且是“品之有味,寻之无迹”,如在三年级数学课的教学中,她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评定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和答案,那么做人就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以一种标准去看待我们周边的人、事,我们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所以这节课就是在这样的看似在作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第5句】:亮点——让课堂教学生辉的装饰品 能让听者有畅所欲言的欲望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能够让听者回去就可借鉴操作的也是一节好课,我觉得一节好课并非是很完美的,哪怕只有一个亮点,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我觉得都是好课,其实那位六年级老师的课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好,而且在我们学校应用起来未必就很实用,但是在他练习的设计中,他采用了层层递进、小组合作,并让学生进行质疑,我感到了教学的效果非常好,这就是一个亮点,使这节课生辉。
【第6句】:教师素质之高,学生习惯之好。
是我们该思考如何去做。
二、自我反思 总之,听了两位教师的课,看了气势宏伟的广播操,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幼儿园实习感悟收获总结3分钟的发言稿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幼儿园主题活动学习心得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有收获的。
前些时候,在业务园长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有关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文章,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经过参加此次活动我有以下感受: 一、活动中应尊重每一幼儿个性,注重为幼儿创设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较”,而忽视了“幼儿如何去学”的问题。
其实作为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同时主要是为了幼儿,通过这种引导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让我们的主题活动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和综合性。
二、主题探究活动,更大程度的满足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生活经验的需求。
我们的活动应重视幼儿的发展,贴进幼儿的生活。
我们应在幼儿不断提出的各种问题中,由问题生成我们的主题教学。
让幼儿更好的去探究与学习。
从孩子自身本有的不知到后来教师建立孩子的能力。
在教学各方面的,我们随时破预设活动内容束缚,生成新的内容,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这点上是其他的课程无法以拟的。
三、环境的布置应是孩子的作品。
就像孩子的美术作品,我们应该尽量让他们自己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分享,老师在旁起辅助帮他们记录。
然后去展示,放在孩子的成长档案。
我们应该一改传统的模式,让孩子从听从指示转换成孩子自由选择。
主题探究活动,重在幼儿交流与合作,在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幼儿的学习处于交流,合作的状态中去进行 ,这无疑促进了幼儿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对创新的感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人类即将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有人预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发展的生命线。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对象的多变性与差异性,决定教师工作本身就应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但是,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小学骨干教师,常常是按照某种常规或程序周而复始的从事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不带有明显的创新性特征,因而工作平平,无所建树。
新课标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新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因此,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就成了小学骨干教师诸能力中最具根本意义的能力。
(一)、认识创新,理解创新,培养骨干教师创新精神 在教学工作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照本宣科,是束缚创新力发挥的桎梏。
骨干教师须有创新的意识,才会有创新的行动,才会取得创造的成果。
大部分骨干教师对“创造”、“创新”怀有神秘感,把“创造”、“创新”看成是高层次的东西,一谈“创造”、“创新”,就把它与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或超人智慧联系起来。
这是误解。
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要素的新的组合,就是创造、发展、交流和应用新的想法,使之转化为市场适销的商品与服务的活动。
”它包括四个层面:
【第1句】:原始性发现和发明。
【第2句】:再次发现或发展。
【第3句】:知识(信息)重组。
即通过对相关要素(知识、信息、物质)的不同组合而产生新想法,新技术、新事物。
如邓-小-平理论就是把马克思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具体情况的组合、融会和升华。
【第4句】:知识信息(方法)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二)、对小学骨干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只有心理健康的小学骨干教师,才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激烈竞争、工作节奏的高速运转、知识的快速更新,才能承受挫折,坚忍不拔。
对创新型骨干教师进行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其心理适应水平,促使其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骨干教师只有掌握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积极进行心理调节,才会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
对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抱有广泛兴趣,因为浓厚的兴趣是创新的先导。
有了健康的心理,能正确对待人身,从而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保持着激-情、愉悦等有助于创新的肯定性情感,并能利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等积极的情感,来感染、鼓舞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 (三)、拓展骨干教师创新思维 创新首先是创造思维的反映,发展创新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创新性思维往往带有强烈的探索动机,并经历有疑、假设、推理、顿悟,验证等阶段,达到对新事物或对真理的认识,解决某些前人或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因而就表现出独创性。
如何培养小学骨干教师创新思维?我们在培训中采取了如下方法:
【第1句】:冲破习惯性思维。
习惯是创新的大敌。
牛顿对力和运动的研究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最能说明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不同结果。
可见,习惯性思维是创新的大敌。
骨干教师面对教学教育中的复杂情况,应有意避开思维定势的影响,善于从侧向或逆向去思考,别出心裁,随机应变,冲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才能跨入创新性思维的坦途,夺取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成果。
【第2句】:创造问题情境,培养骨干教师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
创设问题意识情境,启发引导骨干教师独立思考,让他们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培训中,学员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
在培训中让他们积极思维敢于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种子。
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说:“大疑则大进。
”所以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新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同样,小学骨干教师在教学领域应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这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条件;尤其要善于在不疑之处质疑,因为愈是在不疑之处发现矛盾,就愈有创新的希望;在培训中,要鼓励他们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培训者还应引导学员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他们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培训者应针对教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设计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学员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
培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员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员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员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为此,首先是要尽可能多一些创新机遇,其次要所培训的内容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员认识结构上的矛盾,使培训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骨干教师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第3句】: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的结果是事物产生质的变化;而从已知的高地到新知的彼岸,中间隔着一大-片神秘莫测的未知地带,逻辑思维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借助想象的翅膀才能飞越。
邓-小-平说的教育的三个面向其中一个“面向未来”,这就需要骨干教师能思考未来,想象未来,孜孜不倦地探求未来,做教育领域真正的探索者、创新者。
如何实践上述三个方面内容呢?在培训中,我们要求骨干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学习案例评析与撰写,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参加“三新一德”自学考试,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等来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增强创新信心,使小组和个人的学习积累转化为优异的创新成果 (四)、骨干教师要能够创新,必须要先成为反思型教师。
如何才能成为反思型教师,做一个合格的反思型实践者呢?我认为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1)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使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和存在方式,形成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意识。
(2)知晓反思内容。
概括起来,反思的内容包括:①教学技术。
即反思课堂情景中各种教学策略、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如选择了哪些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等。
②教学理念。
即反思教学得以推进所依赖的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假定。
如教学的人性假定、目的预设、价值观及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基础等。
③教学伦理。
即反思直接或间接与教学有关的道德、伦理规范。
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否有害于学生及其他主体的主体性彰显,是否符合主体间性原则等。
④教学背景。
即对教学赖以存在和进行的社会、组织、文化背景等反思。
(3)掌握反思策略。
根据个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反思策略,建议使用的方法:教学札记---定期详细记录教学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教学摄像---通过推敲录像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同伴观察---请同伴观察找出自己的不足;行动研究---对反思的问题通过行动研究来确证和发展,进一步发挥反思的效果。
以上三点是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只有养成了一定的反思意识,反思才有可能;只有知晓了一定的反思内容,反思才会有的放矢;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反思策略,反思才能更高效。
当每一次反思结束后,反思意识更强了,反思内容更全面、更深刻了,反思策略更丰富,运用更娴熟了。
这样,下一次反思则在新的起点上启动。
如此循环往复,反思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会不断进步。
有了这种专业能力教学中也才能够不断地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