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抗疫的感言

02-19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有没有什么经典的青春感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人生百年,最绚烂的光景莫过于青春。

人都说少年稚嫩,中年谨慎,老年迟暮。

唯独青春,犹如朝阳,犹如晨露,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如同奋蹄疾飞的骏马,血热,心更热

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有一览众山小的抱负,有奔腾入海洋的胸怀。

有志者的青春,是一幅秀美的风光,是一曲华彩的乐章,给自己信心与收获,给他人激励与斗志。

人在幼年时,总在渴望青春早日来到,人在暮年时,最爱追忆青春里那一个个闪光的足印。

而正在青春里的人们,有清醒着奋发向上的勇者,有糊涂着得过且过的懦夫,此两者都不必细说。

还有更多的是在无奈中看着青春在自己身边点点滴滴划过,却又无力挽留的中间人。

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或者是由于对自己期望值太高,或者是因为时运不济,难得一展身手。

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或许就是我们自己也说不定。

生活就是这样,把青春公平的给予了每一个人。

也许你会珍惜,也许你会放弃,也许努力会获成功,也许付出没有回报。

只要我们都努力过,只要我们都青春过,只要我们都能无悔这段光阴。

人生,就不会是一片空白,世界也变得精彩。

其实,青春不是表现在年龄,而是反映自内心。

是轰轰烈烈、坦坦荡荡、无怨无悔过这一生

还是平平庸庸、瞻前顾后、怨天尤人度过每一天

都取决于您是否常怀一颗青春的心。

登上青春的舞台,顿觉无限的风采

朋友,善待青春吧

谁敢无视青春,谁敢虚度青春年华,青春就会回报他一生的遗憾

谁能珍视青春,谁能把握青春时光,青春就会馈赠他金色的华年

一句简短的抗疫感言有什么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

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

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事变背景 主要人物:张学良、板垣征四郎

【第1句】:日本国内情况 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

1921年日本的军费为七亿三千万日元,1930年则裁减到五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

可是大规模裁军却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

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

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

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

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

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

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提出“满蒙生命线”的理论。

石原也是后来9·18事变的主谋。

【第2句】:日本控制东北铁路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

此后,日本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备。

【第3句】:田中奏折 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即田中奏摺)。

在田中奏摺中曾经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这份奏摺在1929年被曝光,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及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认为是日本奉行侵略中国政策的证明。

田中奏摺的真实性受到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在内的学者质疑,当前的主流说法多认为其应为国民政府所伪造。

然而时至今日查考史料及历史脉络,当时日本图谋全面侵华已久确为事实。

【第4句】: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当初,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维持了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

1928年,关东军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

日本关东军希望籍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皇姑屯事件并未引起日军所期待的东北混乱,相反,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的继承人张学良突然宣布全东北易帜,接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领导。

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

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

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第5句】:万宝山事件 1931年,中国人郝永德,未经政府批准,骗取万宝山村附近12户农民的土地,并违法转租给188名朝鲜人耕种水稻。

这些朝鲜人开掘水渠,截流筑坝。

这一工程侵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马家哨口200余农民上告。

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侨出境”。

然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于7月5日前完成筑渠。

7月1日,中国农民400余人,联合起来平沟拆坝。

7月2日,日本警察镇压平沟的中国农民,双方对峙,后日本增武装警察,在日本军警保护下,工程于7月5日完成。

同时,日本通过朝鲜日报记者金利三,捏造新闻,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

日本却以此次事件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

【第6句】:中村事件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中村震太郎大尉和井杉延太郎在兴安岭索伦一带作军事调查,被中国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副董昆吾发现并扣留,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

日本藉机宣称东北军士兵因谋财害命而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并在日本民众中煽风点火,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日韩移民”。

事变经过

【第1句】: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夜22时20分左右,不部队长官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

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

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

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

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第2句】:辽宁、吉林主要城镇沦陷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

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今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子、二道沟、南岭等地。

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

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

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第3句】: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

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

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

【第1句】:第

【第2句】: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进犯。

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

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

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伤亡惨重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

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第4句】:锦州、哈尔滨沦陷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

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

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

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

”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

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

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

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

驻锦州的东北军第

【第12句】: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

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犯,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

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

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

激战五天,自卫军伤亡惨重,撤往宾县。

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

【第5句】:满洲国成立 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考虑建立傀儡政权。

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大佐游说了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当时关东军以复兴满清为条件,说服溥仪回到东北。

11月10日,溥仪从天津出发,11月13日到达营口,最后停留在驻守旅顺的日本军营内。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

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年号定为「大同」。

上述宣言都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张景惠的公馆发表。

国际联盟强烈谴责日本政府的行为,并不承认满洲国政府的合法性。

日本表示抗议并且脱离国际联盟。

3月9日,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

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

各方反应

【第1句】:国民政府

【第1句】:外交努力 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 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 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第2句】:不抵抗政策 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的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为。

与蒋介石无关。

尽管日本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多次挑衅,张学良仍于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

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评价。

然而对于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后来逐渐评价为:他错误判断日军目的,若其知道日军并非“寻事”,而是要吞并东北。

作为东北少帅,他不至于会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

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

【第2句】:中国共产党 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

9月22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向全党指出:“立刻发动与组织广大工农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是党的中心任务,特别在满洲应组织武装力量,“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并连续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揭露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以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一些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北平、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太原、广州、济南、福州等地的大中学生和市民纷纷集会游行,通电抗日救国,并结队赴南京请愿、示威,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第3句】:日本政府

【第1句】:内阁不扩大方针 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

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

然而关东军无视政府的决定,以自卫为名,不断扩大战线。

【第2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12月11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

6五一五事件 1932年3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市从中国本土分离独立的统治地域,今后,(日本将)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

”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军制约。

(同年日本爆发五・一五事件,犬养毅被暗杀。

【第4句】:国际社会 国际联盟及李顿调查团 国际联盟派出调查团调查事变始末。

1932年10月2日,该调查团发表李顿报告,指出日本发动的事变是侵略中国的行为。

由于国联拒绝承认满洲国为独立国家,令日本撤出国联。

调查团在事变后一年多后才发表报告,诚然是为时已晚——日本不理会国联的谴责,继续侵略行动。

我国驻英公使郭泰祺在国联特会上演说,反对国联对中国问题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仅秉英、法两国之意旨草拟袒日报告书。

【第5句】:美国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向日本和中国发表照会,宣布日本对满洲的侵略是对中国领土内政的干涉,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因此美国政府对此不予承认。

这被称为“史汀生主义”。

中国和当时欧洲各国对此都普遍表示赞同,但是日本却无视这一通告。

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观望,到与国联合作,再到“不承认主义”的过程,总的趋势是朝着逐渐强硬的方向发展。

但由于美国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实质性行动,美国的反应对日本的遏制是软弱无力的。

民间运动 东北抗日联军 ⑴游行集会 9月28日,北平20万人举行抗日救国大会,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

9月28日,南京、上海的二千多学生请愿,冲击国民政府外交部。

外交部长王正廷被学生打伤,后被迫辞职。

⑵抵制日货运动 1931年7月,由于万宝山事件,日本煽动朝鲜排华反华,中国国内再次爆发抵制日货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运动愈演愈烈。

文艺作品 张寒晖《松花江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

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 。

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

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

“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

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

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 抗战开始后,周恩来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

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

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

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

”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

《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

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

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一直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着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歌曲赏析 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

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

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

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歌词全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91年9月18日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事变陈列馆。

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定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

沈阳市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事变思考 1931年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

今天,面对第76个“九一八”,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

走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于“国运”二字。

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

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人心支撑,而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发展。

76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

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面对现实,倍感发展之急迫,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

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先忧后乐、进亦忧退亦忧,等等。

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而图强又必须先进。

如今,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

这是个大醒、大幸。

然而,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

因此,面对76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须臾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

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策动人员 “九一八”事变的策动者及其结局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

坂垣征四郎被称为关东军的“大刀”。

他1916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陆军参谋本部中国课课员,1919年任中国驻军参谋,之后任云南、汉口等处日军特务机关长,1929年任关东军高级参谋。

1930年6月,坂垣征四郎在与石原莞尔进行了多次密谋后,组织了横跨中国东北三省的“参谋旅行”。

“参谋旅行”是他们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前哨战。

他们在哈尔滨、锦州、旅顺等地制定了日军在这些地区作战的攻防战略,在“旅行”中提出了日本占领满蒙的计划,并称,“在对俄作战上,满蒙是主要战场,在对美作战上,满蒙是补给的源泉。

实际上,满蒙在对美、俄、中的作战上,都有最大的关系”。

石原莞尔被称为关东军的“大脑”。

1918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总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当时曾有人评价说,石原莞尔的头脑是陆军大学“有史以来第一的头脑”。

1922年,他留学德国,研究过拿破仑军事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但他的全部兴趣和爱好,都集中在如何完成日本的侵略扩张方面。

1928年10月,他由日本陆军大学教官调任关东军作战参谋,与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形成团伙,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土肥原贤二是日军中的“中国通”。

他1912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随即被派往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特务生涯。

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讲几种中国方言,1930年任天津特务机关长,“九一八” 事变前30天,他调任沈阳特务机关长。

虽然“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不在沈阳,但由他主持的土肥原特务机关却是发动事变的中心。

事变发生后3天,土肥原贤二即从东京返回,就任沈阳市市长。

“九一八”事变后,坂垣征四郎任沈阳特务机关长、伪满洲国军政最高顾问,1936年任关东军参谋长,并在1937年以日军第五师团长的身份率日军入侵中国华北。

战后,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并于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

事变后,石原莞尔被任命为关东军副参谋长,后升任日本陆军中将。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石原莞尔见风使舵、混淆视听,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1949年8月15日,他因膀胱癌病死家中,终年60岁。

“九一八”事变后,土肥原贤二还参与策划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阴谋事件,如“华北自治”、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张北事件”“七七”事变等。

日本战败投降后,土肥原贤二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并处以绞刑。

1931年日军为取得更大利益,于当年9月18日突然对东北军发动攻击。

在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军撤出东北,日本策划伪满州国成立,从此东北民众开始了日军统治的14年悲惨生涯。

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18日被中国人视为国耻日!参考资料:

〈百年孤独〉的部分内容的解析和感言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

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括弄的正确途径。

从1830年至上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

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

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

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美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

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

魔幻现实主义必须以现实力基础,但这并不妨碍它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

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再如写政府把大批罢工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200节车厢,前、中、后共有3个车头牵引

作家似乎在不断地变换着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读者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从而丰富了想象力,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印第安传说、东方神话以及《圣经》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本书的神秘气氛。

如写普罗登肖的鬼魂日夜纠缠布恩地亚一家,便取材于印第安传说中冤鬼自己不得安宁也不让仇人安宁的说法;有关飞毯以及俏姑娘雷梅苔丝抓住床单升天的描写是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的引伸;而马贡多一连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则是《圣经·创世纪》中有关洪水浩劫及挪亚方舟等故事的移植。

拉丁美洲的民间传说往往带有迷信色彩,作家在采用这些民间传说时,有时把它们作为现实来描写;如好汉弗朗西斯科“曾和魔鬼对歌,击败了对手”;阿玛兰塔在长廊里绣花时与死神交谈等等。

有时则反其意而用之,如写尼卡诺尔神父喝了一杯巧克力后居然能离地12厘米,以证明“上帝有无限神力”等等,显然是对宗教迷信的讽刺和嘲笑。

本书中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得比较成功且有意义的,应首推关于不眠症的描写。

马贡多全体居民在建村后不久都传染上一种不眠症。

严重的是,得了这种病,人会失去记忆。

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

例如他们在牛身上贴标签道:“这是牛,每天要挤它的奶;要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

”这类例子书中比比皆是,作家意在提醒公众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

另外,作家还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

例如小说一开头,作家就这样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短短的一句话,实际上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而作家显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度。

紧接着,作家笔锋一转,把读者引回到马贡多的初创时期。

这样的时间结构,在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不断地给读者造成新的悬念。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凝重的历史内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庞大的神话隐喻体系是由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神秘语言贯串始终的。

有的评家认为这部小说出自8岁儿童之口,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此说颇感欣慰。

这是很深刻的评判目光。

因为这种直观的、简约的语言确实有效地反映了一种新的视角,一种落后民族(人类儿童)的自我意识。

当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观者的眼泪,“愚者”自我表达的切肤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更能收到唤起被愚弄者群体深刻反省的客观效果。

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诗人聂鲁达对人性的思考,委内瑞拉文学家卡斯帕斯对自然和谐美德赞叹,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人们。

而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则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诉说,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而作者也因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

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腥和悲剧。

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的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

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

作者凭借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拉丁美洲百余年的历史,并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怪圈。

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原因。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

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

在故事的结尾时。

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

”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老布恩迪亚,即家族的创始人,和他的妻子乌苏拉,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那个时候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尚未命名,而这片新天地的主人,也从未想过要确立统治者来管理这里,他们过的是一种类似于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体验到了收获的欢乐,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并为他取了名字:马贡多。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布恩迪亚渐渐的丧失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

不只是由于自己预感到了什么还是只是单纯的无意义行为,老布恩迪亚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

这象征着他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

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是家族的第二代,可是这两个人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阿卡迪奥幼年时即与马戏团出海,十余年不归;而奥雷良诺则走上了军人的道路,并掀起了几乎影响全国的内战。

而内战的起因则是由于政府将强行管理马贡多这个“世外桃源”。

这象征着在文明的初创后,即开始了对压迫的反抗。

奥雷良诺,即书中的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人,他带领部下经过无数次战斗,终于使政府坐在了谈判桌的对面。

可是他所争取的和平很快即葬送在下一代手中。

当他发现这一切时已经锤垂老矣。

他打算再次战斗来捍卫人们的自由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

终于他也陷入了循环烧制金鱼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

美一代的成员都经历了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的时刻,又渐渐的老去,第三代的阿卡迪奥曾见证了垄断资本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

而之后的奥雷良诺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而短暂的繁荣。

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足的消亡。

当家族的男子死去时,这个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才恍然大悟。

而这个百年世家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

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即是乌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

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

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

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

只有作者知道。

《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她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

担当你读完他,掩卷长思,你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重复。

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

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

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吧

军训感言200字

军训心得体会200字军训心得体会200字一:军训心得4天来军训的内容并不多,只是常规的军姿、转法、齐步走,但是从这不多的内容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并体会到军人的作风。

严肃认真,雷厉风行,有板有眼,不放过任何小细节。

一个简单的军姿,从头到脚都有要求:头要正,肩微向后张,挺胸、收腹、提臀、夹腿、两脚要呈60度夹角。

从中我们能看到军人的细致认真,并且也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队列中严肃认真,中规中矩,集体注意力,军令如山,雷厉风行。

军训是苦的,火辣的太阳,严格的军律,高强度的训练,一直在考验着我们。

但军训又是很有收获的。

正是这种苦,这种累磨练了我们的毅志,告诉我们要坚强。

在军训中,不仅让我交到了不少的新朋友,还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不管是齐步走、正步走还是跑步走,没有团队精神都是走不好的。

军训已经结束了,真是期待下一次的军训的到来。

>军训心得体会200字二:军训心得>>(370字)烈日当空,饥渴难耐。

过路的风寥寥无几,我的汗也湿透了整件衣裳。

同学们像尊雕塑般站立在我身边,一个个都汗如雨下。

吉教官片刻不停地指导着我们,劭老师不停地来回巡视着我们。

本已难受得不得了的我,还是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午……军训是一项考验毅力的课程,它能提高我们的勇气,能教我们如何学会去团结、去合作,也能让我们领略一些本领。

而这次学校组织的军训活动,让身在其中的我体验到了苦,也品尝到了甜。

苦,是顶着

英雄人物故事及感想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

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在太行山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

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

”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编辑本段]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编辑本段]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

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

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

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编辑本段]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

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

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

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

作为一名教师看了《湖北京山中学生焚烧书本抗议》后有什么感想

学习上下同心守望,协助中国抗疫,众志成城的。

生动实践感想很多。

中国人万众一心。

一起抗击一枪获得重大突破。

这都是中国人民的齐心合力。

才能够控制住疫情的发展。

证明我们的国家有实力,人民都是一心的。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