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艺术的感言
《推荐一本书》作文,要500字以上,急
!
当处女男在维护一段感情时会力求完美,对于这段感情他会尽心尽力倾其所有,可是如果用尽一切努力感情居然没有结果,这种失望和落寞的感受深深伤透处女男的心,这时候的他甚至会委曲求全摆出卑下的姿态去挽回感情。
处女男真的会…甜言蜜语么,以我所见过的,好像不屑于这样,主动的都很少,他们的天赋不在于此。
处女男的确非常理性,受心中崇高目标的指引,他们常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干扰显得无动于衷,他们的表情就一个字,冷。
他们有超越世俗的冲动,爱情在他们看来也算的上神圣之物,但加入世俗的繁琐之后就变得罗里罗嗦。
他们是天生的孤独者,忍受孤独的能力来源于理性的行为方式和崇高目标的激励,他们认为爱情不是人生意义的唯一所在,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处女男性格内敛,不爱说话(话一多废话就多),但一有机会,思辩式的理性表达又是他们的强项,唯独表达感情时让人失望,害羞,爱面子,自尊,敏感,瞻前顾后的小心谨慎。
是的,理性的人最懦弱,不知是对事情看的太清楚,还是挑剔苛刻的本性使然,处女男害怕失败,不敢冒险,在感情问题上也如此,这使他们显得非常保守,缺乏变通,太过严肃。
买彩票中大奖这样的好事从来不在处女男的计划里,没有把握的事他不做,偶然性他不感兴趣。
处女男喜欢用直接和节制的情绪来处理感情问题,不能容忍没有感情的婚姻,如果感情不再,你可以说处女男无情,冷血,他们不容忍欺骗,但非常忠于自己的内心,如果感情没有了,那会直接说分手,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为了怕对方痛苦而说善意的谎言好像也不是他的风格。
如果对方说分手,处女男会挽留么,有可能,但决不会作出号啕大哭,装可怜,下跪…这样的丢脸的行为出来——虽然这样做也不会死人。
是的,他们很擅长压抑自己的感情,但不是不会痛苦,敏感怎么会不痛苦,却也不会轻易诉说,所以往往是活的很累的,所以他们很怕受到伤害,不会轻易去碰感情这种东西,“悲观,严肃,抑郁”奠定他情绪的基调,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
不同意“老婆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宠着的”这样的说法,处女男不会轻易去追一个人,内心上更不会轻易去爱一个人,这句话在处女男看来是太不严肃了。
应该说“老婆是拿来爱的,……”,或理性的说法是“老婆是拿来负责任的…”,“宠”字太花哨,孩子气,不严肃,他们总是欠缺一点浪漫色彩。
那么,处女男真的只是理性的“产物”么
他们的心都是铁做的
其实非理性的一面藏得非常深,绝不浮于表面,也好像不屑于让人知道一样。
不要忘了,处女座追求高品味的精神生活,天生敏感,追求知性,喜爱读书,音乐等艺术……这些仅是理性就能做到的么
处女男的性格注定他们身上有抹之不去的悲剧色彩。
“既然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走向坟墓……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那可能是他第一次惶恐而忧伤的向老师发问。
那么小的年纪,是啊,心智的早熟,老师解释了很多,可他一句话也没听进去,忧伤伴随着他洞彻人生的敏感的心一起成长。
将痛苦掩埋心中,不断的积淀,终于形成了“深沉的忧伤”,“悲剧和绝望的洪流”,只有在那自闭的非理性的世界里,他才能舒展筋骨,我的一位朋友幽幽的对我说“音乐是我的灵魂避难所,卸掉理性的铁甲,酣醉于音乐的梦境里,就像躺在平静的海面上……”处女男对于情绪化的感动向来吝啬,只有真挚深沉的悲剧才能触到他,然后放进心里,终生不忘,喜新厌旧不是他的习惯。
不过对于艺术的体验向来是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墨守成规,所以他们的艺术感受力都是不错的。
处女男由于受内心崇高目标的指引,本性上是拒绝卑鄙的,而且对精神追求远甚于物质目标。
虽然他的理性可以使他成为非常富有心计的人,可一般他们是不屑于此的。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他的心计才会被激发出来,那就是复仇。
处女座是宽容的,一般的鸡毛蒜皮他不会放在心上,小小的伤害也不太记住,如果他或他的亲人受到极大的伤害,而社会机制也无法惩罚伤害者,复仇的烈火才会被点燃,在他看来,这不是卑鄙,而是要清除卑鄙,他的目的性很强,与报复无关的人,他尽量不会去伤害,但免不了被利用,这就显得有点不择手段。
处女男往往外表文弱,行为保守,内心强大,他的复仇计划会悄无声息的进行,精心策划,冷酷无情,往往是不屑于用刀的。
所以不要以为文弱的人好欺负,尤其是处女座的。
处女座男生终极分析 处女座在学校[认识新同学],公司[认识新同事]等地方,第一次见到处女座男生,给人感觉很傻,很笨,很好欺负似的[本人就是例子以前经常被人欺负],受欺负的一般都是上升星座是射手座的[过于开朗,并且嘴巴很多无意中得罪别人,建议保持沉默],不是的话,就是非典型的处女GG其实内心可是精得很~纯属装猪吃老虎,原因:跟你们不熟,懒得理你们,第一次相处时,他们一般都会暂时以相貌来看人,跟他玩得多时,他慢慢会对你改察,由外貌转看内心,在他们面前,不要想试探他们,不是的话,你会被他们玩团团转,而且是玩了你还要你说谢谢的,他们会变得疑心很重,想尽办法进行反试探,而且总会在脑子里面想一万个可能的可能,如何去防止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处女座报复可能性小的原因,是他们已经心思熟虑的报复你,但是总在想报复你的时候放弃,因为觉得很麻烦[一般觉得麻烦的人都是O型处女],或者报复心理已经过去,也就是说处女座在着报复方面根本想想就好,然后就一笑而过
处女座在伤心的时候心情很烦很忧郁的
而且非常不想说话
当他努力的忘记着事做一件事做的很忘我的一个境界就会突然之间想起伤心的事情心里面忽然一震眼泪就想流出来,他们会呆下来什么都不做,沉思中呆在一个安静的房间或者出去走走看看风景 在一个很争议话题中,处女座是否有洁癖,其实处女座没有洁癖,而是在事件中你违反了他的原则性和道德上他们会很生气~
处女座很喜欢装傻,因为可以逃避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也可能是故意在你面前装傻,傻着傻着,在内心不断地观察这个人的好坏,顺便套套话,对你这个人的了解,所以处女座的GGMM的智慧,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强,想不聪明都难拉 处女座在写心情日记时,总能可以一句话就是话里有话总有悲天悯人多愁善感的胸怀遇到知己可能会情性大发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与知己分享 处女座很冷静也很理智,有时会冷静过火,慢慢在别人的眼里变成了冷血冷酷,变得不爱说话,甚至冷静过头在思考或者刚刚睡醒的时候,有朋友过来打招呼都会给予最冷最刺的冷眼[自己好象就是] 处女座的气质,仿佛处女座的气质很高贵很优雅,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动作很柔细,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灵魂,一刹那间可以触动人的心,听说忧郁的气质可以吸引部分女生额~有些处女座在承认不是自己做的事情会由骨子里面发出一种人不如我的气质,那股气质仿佛在告诉你着事情不是我干的 处女座男生有一个共点
就是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在别人面前装作非常不喜欢,但是说话的时候总是提自己喜欢的人
还总瞄着你发呆,喜欢你的原因就是看到你内心一刹那的美
而且典型处女座男生们非常斯文,很纯朴,说话很温柔,非常喜欢柔细,干干净净的女生,不大喜欢冲动的女生
喜欢非常有知识沉默安静的女生 建议 面对处女要承受得起考验 处女座的爱情藏在内心深处,一旦你通过考验,他决定付出时,压抑的情感都将爆发出来;他会忽然变得积极大胆,那时只有应不应该,而不会考虑委不委屈,也没有任何条件。
所以,能被处女座选中的人是很幸福的,只要你是真的诚实、知性、负责;那么即使处女座的要求很高,那也都是正面的提醒。
要知道处女座的人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会去勉强所爱的人.
小学三年级作文《生活情趣》
小序:作家曹文轩说:“《现代教师读本》给作为教育者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开阔、自由的精神天地。
”于是在五本之中,我首选翻阅了《生活情趣卷》。
正文: 该书在前言中说:“人生不是战场;人生不是官场;人生不是大市场;人生也不是考场。
”那我们是什么
你不得不思考。
农民在开垦园地,工人在磨练手艺,而我们呢
是知识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唯有读书,我们方能成为自由的漫游人
做“立”起来的人,至少应该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高贵的气质”和“平民的情怀”,那就应该过有情趣的生活。
那就看这本书吧
她用淡淡墨香述说这来自古今中外名家各具特色的生活情趣。
“精神上的死亡发人深省,想想这个,觉得自己也是一个亡人了。
那残活的肉体幸而是个植物人。
偶尔的刺激竟唤回了生命,但那是需要加倍的呵护与滋养的
”这是我写在书的第一部分的感言。
“对知识的追求是活着的动力,犹如鱼儿需要水,汽车需要油,活着就需要知识。
”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
(冯友兰)在生活中寻找着快乐,我发现快乐需要寻找:在物质匮乏的童年时代,有;发现在你摈弃名利权势时,有;发现在你融入自然时,有。
文化人王世襄会玩,玩的有品位,有追求,还有艺术和理想。
诸如此类名人,会吃,吃的品种多;吃的品位高;吃了还能写。
看过之后,文采从舌尖尝过,所以不看错过的就会太多。
喝酒吸烟品茶,也是人生乐事。
即使我们无此爱好,和这些名人们共享起来,能感受到他们至纯至真的性情,至美至善的人格。
和张抗抗一起闯荡世界,和萧乾一起品茶世界,真美
无论是水远山长的旅游生活,还是儿女情长,让我生出许多感慨,或大开眼界,或深感凄凉。
对胡适又有了自己的看法‘学者之大度,学者之严谨,有幸从文中再睹两位学者(胡适先生、季羡林先生)之风采,戚戚然凉意侵过。
一为胡适先生,二为季老。
人生之仰慕者有几人
一生之误会又有几处? 静心时捧起书读读,品品,您会觉得,如入芝兰之室。
读后感500字 关于数学的
灵魂的照耀一颗伟大的灵魂,百年前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发出光焰,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
在十九世纪末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并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
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他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尔斯泰 在有暇之余,我翻开了《列夫·托尔斯泰传》,从而来体会一下托尔斯泰的人生成长的艰辛历程。
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丑相,童年时倍感痛苦。
他在一个叫卡赞的地方读书,成绩平庸,他是孤独的。
在他家庭的回忆中,好几个人为托尔斯泰采作他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亲王沃尔康斯基,叶卡捷娜二世时代专制的贵族代表;他的母亲,玛利亚公主,这温宛的丑妇人,生着美丽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辉,照耀着《战争与和平》。
虽然对于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亲逝世时,他还未满一岁),但是他至少还能保持若干关于父亲的回忆。
这是一个和蔼的诙谐的人,眼睛显得忧郁,在他的城邑中过着独立不羁、毫无野心的生活;他父亲死时托尔斯泰才九岁。
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
然而不知不觉中,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的了。
他慢慢地也学会了放荡自己。
最后,有一样东西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
最终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国作家,成为了“俄国的一面镜子” 影响我们成功的决不是环境,或者遭遇。
而是我们是否能保持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
艺术真实与真实生活的关系论文一千字
一、二者的基本概念。
【第1句】: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是文学理论概念。
文学作品中“狭义的生活真实”,主要指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和事,即人物和事件合乎生活的常情常理,也就是合乎客观生活的规律和法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态”,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练,没有经过人的大脑主观意识过滤的生活。
它是自然的,原始的,粗犷的,真实的。
广义的“生活真实”包括狭义的生活真实、历史真实和科学真实。
文学作品中的科学性,即科学真实,指的是用自然规律来检验文学作品中的某些叙述和描写,要考虑作品中所写的景物、器物、人物的活动是否符合科学性,是否符合人与物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史实,对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严密性的思考不能不包含着对科学性的思考。
历史真实就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人与事,乃至历史事件。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可以采用生活真实呢
从创作实践来看,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历史题材,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等作品要求用生活真实,如果脱离了生活真实就不符合题材要求和写作要求,观众欣赏时就会说胡编乱造,弄虚作假。
但是,即便这些题材和手法可以表现生活真实,但也与原始真实生活有距离。
文学概念的生活真实,即真实性原则,不是模拟和照录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而是概括和开掘其中具有生活意义的真实事件。
即便是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言行都全部写上。
“自然主义” ,是文艺思潮的一种。
形成于十九世纪下半叶。
要求艺术家冷静观察,单纯地记录,以追求作品的绝对客观和准确,并拒绝在作品中分析,评判,还试图用自然科学规律特别是生物学的规律来解释人和人类社会,故往往忽视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艺术概括。
“写实主义”一词早在十九世纪初的哲学领域即已出现,但直至一八三六年新闻记者蒲朗许使用这个名词,才确立了写实主义的美术基础,写实主义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譬如库尔贝等画家利用写实的技法,描绘当时不太被重视的农民和劳动者,所代表的理念恰巧与学院理念反其道而行,成为具有革命性的开创之举。
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其后波及世界各地。
60年代末至70年代,作为世界现代艺术的中心,美国艺坛出现了莱斯利、克洛斯(绘画)、安德烈、汉森(雕塑)等人,其作品的逼真程度让人如面对照片或真人。
日益发达的科技和丰富的材料为这种风格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新写实主义 Neorealism 。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
这类的电影的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
在形式上,大部分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
生活真实的意义。
生活真实是基础,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任何艺术都来自于生活真实。
没有生活真实作基础,一切文学艺术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任何文学艺术如果脱离了生活真实,靠主观臆想,胡编滥造,就没有了真实性,也就谈不上艺术真实。
这就是生活真实的意义。
【第2句】: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
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是艺术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是作家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它是艺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保障。
艺术真实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
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按照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自己的美学理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
比如,它就做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艺术真实的最高典范。
艺术真实的意义。
艺术真实是艺术家主观思想和客观生活真实辩证统一的结晶。
它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
它可以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也可以以生活中可能有的人和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达到艺术的真实。
也可以采用典型化方法,把一类人一类事集中到某一人或某一事上,完成典型塑造。
艺术真实并不要求照像式地复制生活,也反对照搬生活的某些现象。
艺术真实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李白的诗歌,丰富的联想,极度的夸张,组成了他诗歌艺术的独特风格。
因此,艺术真实并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它允许虚构,允许写想念或幻想的事物。
但是,任何想象与幻想,都还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生活中虽然不一定有其事,但它却符合生活逻辑。
它的真谛在于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内在逻辑的艺术吻合。
在艺术创作中,不管运用何种艺术方法和手段,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其共同的原则和要求。
能否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进步的思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二、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及联系。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虽然是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简单地说,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纯客观的东西,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主、客观的统一。
比如中的孙悟空,他就不是生活真实中的人,他是一个猴子,但又具备人的性格与特点,有人的思维和行为。
因此,说孙悟空是一个艺术典型。
(2)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典型化和审美化的反映。
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生活真实是基础,就是说,艺术真实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脱离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是虚假和编造,不能引起人们的喜爱与共鸣。
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提练和升华。
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是文学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先谈谈它们之间的具体区别。
举个例子,广大农村在新时期的生活是生活真实,一年到头,春播夏种,秋收冬藏,辛勤劳动。
过去要交农业税,国家从前年取消了农业税,作家张中把这一事件写成电视剧本,搬上了银幕,就成了艺术真实作品。
在中央一台黄金时段播出后,反响很好,收视率很高。
这就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
再谈谈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1句】:生活真实是基础。
这是因为,所有艺术都来源于生活。
文学艺术既不是作家头脑中固有的,主观臆断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世界上所有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没有不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不管是文学艺术还是绘画雕塑艺术,还是电影电视艺术。
不过反映的形式有所区别而已,有的直接鲜明,有的曲折隐晦,有的则错误地或歪曲地反映罢了。
热播的时候,主创人员被邀请到影视俱乐部录了一期节目。
海燕好象没去。
吴子牛以一个极为不雅的姿势坐在那里畅谈创作感言。
有观众提意见说,卢焯和蝉儿坐在城外三天就不去厕所么
许多电视剧被老百姓骂为不真实,假。
骂得好,骂得对。
在宾馆里憋出来的瞎编乱造的剧本应该直接扔进垃圾箱。
大家比较喜欢,为什么
因为写得真实,符合生活逻辑。
大家还喜欢,也是因为它的一些细节非常真实,比如梁三喜临死时掏出的帐单,就符合八十年代初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实际。
王玉梅演的梁三喜的妈,也就是广大农村老太太的典型。
反映生活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
即便是原始社会的陶碗陶罐上的图案和花纹,也是来源于原始生活的。
由于生活的原始与简单,其图案和花纹也很简单。
我在淄博看到一些汉代的瓦当,那上面有水的图案,有花草的图案,还有一人牵一只羊的图案。
其实这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中国画历来强调“以自然为师”。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全部艺术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也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经常见到有读者回贴说:“不真实,是虚构的”。
这就是违背了生活真实性原则。
【第2句】: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
社会生活是庞杂的,混乱的,原始的,粗糙的。
如果完全照搬生活,必然是不讨好的。
因此,要把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还必须要一番加工提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再造功夫。
作家的头脑就是加工机,就是蒸溜器,就是过滤器。
“生活真实”是艺术反映的对象,并且是“艺术真实”赖以形成的客观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材料,但“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它是典型化了的“生活真实”。
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艺术创作的典型化过程。
作家、艺术家只有在先进的世界观指导下,对生活材料进行认识、分析、选择、概括,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才能进而完成由个别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
正因为此,“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真实。
这里举一首诗歌,是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网黑岩的作品:乡泥 把乡路背得滚瓜烂熟的不是书生 也不是寂寞开无主的蝴蝶 而是乡泥。
这些不仅仅是穷乡僻壤才有的 乡泥,都不是燕子为筑巢而衔来的 而是和苦菜花、青青菜一样土生土长的 因为怀乡,它把家乡揣在怀里 把家乡的路揣在怀里 把路两旁的乡野揣在怀里 不留一点点寂寞。
这些乡泥,一生要读多少书 摘取多少句子,才把自己醉在这里 它的亲昵,固然没人理睬 可它能记住多少位父老乡亲的名字 从它怀里走出的人 都要从那一点一滴的乡泥里摘取记忆 至到长成奇葩,开成花蕊,让夜雨 打湿芭蕉。
难免,从这里经过的车轮 都要从它怀里陷下去,越陷越深 用多大的引擎,也难以从胶住的思念里 拔出来。
本乡本土的,城里的,熟悉的, 陌生的人,几乎都被它养育过 难怪,从这里经过时 他们的裤腿,都要被它的热情粘住, 他们的裤脚,都要被他的朴实染湿 不论染湿一点点,还是濡湿一大片 都是一种认人为亲,都不得不让你 以双足作印,揽下对乡泥的大片情怀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由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变化过程。
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
这是因为: 第一、生活与艺术之间总有一段距离的,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要经过作家头脑的加工提炼,要有艺术实践活动。
再举一个例子,咱们的会员诗人李丹平的诗歌。
同样是在孟良崮参观,他却写下了这样的艺术作品:“不是这里最高的山,却是这里最高的碑。
枪声撤了,坟茔驻扎了下来。
满山坡的石头,都朝山头,跪着 。
”:“清瘦的,几乎只剩下骨头了。
砍了, 也有节。
” 第二、生活本身也不能说都反映了本质。
社会生活频繁复杂,有些生活是琐碎的,粗糙的,细微的,不连贯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混杂在一起。
有些生活是表象而根本不反映生活本质。
所以,对生活素材要做分析鉴别,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加工。
这就是典型化过程。
作者选材不能剜到篮里就是菜,也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
要有所区别,有所鉴定,有所选择。
只有那些反映了生活本质的材料,才算得上是合格的、真实的。
否则,只不过是素材,是毛坯。
我在网络上看到许多散文作者在描摹生活方面很卖力,有点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
但总感到个人色彩太浓,不够典型化,与艺术真实相差悬殊。
这样的作品就达不到公开发表的水准,只能在网上传阅。
这方面的例子也有,苏铁的 临海的群山是滋润的 山里的村庄是滋润的 村乡的秋雨是滋润的 雨中的聚会是滋润的 满眼的绿怎样构图都是绿 满地的蓝怎样创意都是蓝 满天的雨怎样取景都是雨 满怀的情怎样感动都是情 他们从不同地方来 带来了丰沛的雨水 两天下了三百八十毫米 有座水库要鼓坝 防洪形势紧 是不是诗人中间有属龙的 快签署一道命令 停止了这场连绵不休的暴雨 他们从不同单位来 带来了丰收的作物 十二人出了二十本书 有位老兄荣获冰心文学奖 创作形势好 是不是作家中有属牛的 快振臂一喝 终止那文学界喧嚣的浮躁 我带着眼睛来 我带着耳朵来 我要带着心去 沉甸甸的作物画满了眼睛 看着我 看着我 一句话也不说 我得对着眼睛说好多好多话 不要让青春冷了场 这首诗也不能说不好,而是太写实,缺少概括,缺少艺术加工。
同样是参加笔会,写出来的诗歌大相径庭。
第三、必须深入生活,加强生活实践,才能获得生活本质。
经历过的就是实践过的。
试想,如果朱自清没有小时候家庭生活的经历,又怎么能够写出《背影》那样感人的散文呢
这就是真与实践的关系。
这里的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真,是反映生活本质的真;这里的实践,是艺术实践。
当然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生活都体验,有些不是作者亲历亲为,是所见、所闻,这也算是实践。
把这些原始的材料提练加工的过程,反复修改的过程,也是艺术实践过程。
散文不允许虚构,不能象小说那样,可以虚构一些情节。
但是,不允许虚构不等于不容许艺术加工。
散文如果没有艺术加工,照抄照搬生活,那也必定是不讨好的,也是劳而无功的。
这个道理与照像和摄影一样,照像是复制生活,而摄影则要剪辑和蒙太尔。
也就是说,要有后期制作的艺术加工。
有些初学者不懂散文的写作过程和原理,老是将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上来,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读者不买帐。
因为作者没有搞清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把一些个别现象当作了生活本质。
而有些作者虽然把自己经历的最悲惨、最痛苦的事写上来,也没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自己的兄弟打架斗殴被人家砍了一刀,真实倒没人怀疑,但这件事有啥社会意义呢
还是因为那仅是生活的个别现象,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
所谓生活的本质,是指那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
【第3句】:艺术真实总是高于生活真实的。
第一,艺术真实是带着作者主观倾向性的生活真实。
由于艺术是经过作者头脑加工提炼生活得来的,这里边已经有了作者的思想意识活动和意识形态。
作家往往是从生活真实的原则出发,高度概括了一类人和事,是杂取了许多同类的生活,然后加上自己的思想观点,再写到作品里。
而这种倾向性是通过细节缓缓流露出来的,不是那种口号式的表白。
若不是这样,那就是作者偷懒或不懂艺术。
这也是写手与艺术家的区别。
第二,艺术真实是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后的生活真实。
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这里的素材已经成为题材,这里的细节已经是典型化了的细节,这里的语言已经是标准规范化的语言。
借用数学上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差”,这“差”往往就是作家、艺术家所鼓吹推崇的一种道德境界,或是一种开掘的思想深度。
“差”越大,演绎的难度自然也越大;反之,“差”越小,艺术真实太接近或等同于生活真实,作品也就越是缺乏深度,缺乏感染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时候,任何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记叙必须牢记一句话:“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第4句】: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活真实是基础,艺术真实是追求的目标。
谁也离不开谁,不能把它们搞成两张皮。
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是一个创作难题。
中国文学史上有“形似”与“神似”的争辩,形似太过,则会产生自然主义,太强调神似又容易脱离实际。
齐白石有一段著名的说法:“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
”后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以形似为基础,重在神似。
艺术真实以不脱离生活真实为原则,脱离生活真实的东西如空中楼阁,如沙滩上的建筑。
但盲目地追求生活真实,而忽略了文学创作的目标,也会迷失方向。
三、如何处理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是艺术真实,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那么,接下就要探讨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一个成熟的作家,应该是把二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家,既有深厚的生活阅历,又有高超的艺术概括能力,善于从生活真实中提练加工出富有本质意义的创作素材,从而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
前人总结了很好的经验,谈创作体会的文章也很多,但根据我的研究,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为什么搞文学创作也要懂哲学,因为哲学是指导一切科学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难以写出真正的艺术品。
比如,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你要反映或再现那个时代的历史真实,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指导,可能就会歪曲历史,违背历史真实性原则。
再比如,你写现当代的社会生活,如果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作指导,你对现实的把握可能就要走样,因为你的思想不正确,你没有把握住现实生活的主流和本质,抓住了一点支流末节,就大做文章,结果犯了政治上的错误,或者说主题思想不过关。
反映现实生活,如果没有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不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规律,就有可能滑向反现实主义的泥坑。
因此,作家要多学点哲学,不断开阔眼界和思想,成为生活的思想家。
有的作者告诉我,老是觉得个人写的东西缺乏思想和深度。
什么原因呢
我看主要是读哲学太少,理论思维和逻辑思维不够。
除了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
我建议多读点中国儒家、道家和禅学,或者印度传来的佛教,这对文学创作是很有益处的。
不读儒家著作,就不知道中国的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事方法;不读道家即老庄的著作,就不知道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就会陷入人生的种种苦恼;不读禅学和佛教,就不知道人生六道轮回之说,就难以理解禅意人生,禅是一种境界,一种机锋,一种棒喝。
读了禅学,诗歌的品位就上升一个台阶。
孔孚的新田园诗大家都喜欢,他的诗好在什么地方
其实,就是好在他的诗歌有一种禅学的意蕴。
第二,坚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提练生活,把生活真实当基础和源泉。
深入生活,是老生常谈,有的会员会说,我们整天都在生活,吃喝拉撒睡一样也不少,怎么还要俺深入生活
但是,我敢肯定,即便你天天都在生活,却不一定发现生活中的美,也不一定认识了生活的本质。
作家就是要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开掘生活的本质。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
因此,深入观察生活,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一是要善于观察。
作家要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繁杂琐碎的事物中发现美,即便是别人观察过写过的事物,也能找到新的角度和能成为艺术的东西。
艺术家总是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某些人和事中蕴涵的艺术特质。
怎么样使艺术真实不脱离生活真实
古今中外不少文学艺术家都作了探索。
苏格拉底说:“看来我们对于写作这些故事的人,应该加以监督,……因为他们所讲的既不真实,对于未来的战士又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应该把真实看得高于一切。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二是要高度概括,典型化就是高度概括的手法。
杂取各种人共同的性格特点,然后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比如《阿球正传》,就是杂取了众多农民的性格,然后集中到阿球身上,把中国农民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模拟现实生活。
这是允许的,性格塑造可以高度概括,但细节却要模拟生活。
我最近看到一个留学生写的文章,里边谈到三种方法,即直接的感官刺激、语言同调、思维同步。
我是比较赞同这个观点的。
散文也好,小说也好,要想获得艺术真实的巨大感染力,就必须在细节上模仿生活,在语言上做到同生活中的原型人物一样的语言语调。
在思维上也要同步,一个农民的思想不可能有市民的思想,一个将军也不同于一个士兵。
有些作品叫小孩子说大人话,就有点滑稽可笑。
关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段十分精辟的话。
他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必竟原来有雪花,就含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那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 不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且要主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提炼、挖掘、概括本质性的东西。
有的作者觉得没的写,我看主要就是缺少生活积累,生活的底子不够。
那么,深入生活就成了补课的第一任务。
有的作者不是没有生活,他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但还是写不出,肚子里有货倒不出,这就是善不善表达的问题。
还有的作者有了一段生活,也写了一些东西,但再写下去,就感到捉襟见肘,没多少写头。
这说明他已经透支了生活,需要赶快深入生活,补充养料。
我曾劝一位作者多出去走走,见多识广才有写头。
老是身边的人和事,等把亲朋好友都写完啦,还写什么呢
有的作者说,我有生活,也有观察生活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艺术技巧,那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受欢迎呢
这是因为缺少创造,你写的东西,人家也写了,你没有超过人家的地方,所以就雷同,就一般化。
艺术具有不可模拟性,是这一个。
即个人风格、个人气派,独立思考、独出心裁、独辟蹊径,独树一帜。
三是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要把艺术真实作为追求的目标。
文学艺术说到底是意识形态范畴,既然是意识形态,是精神产品,那么,精神产品就有精神产品的创作规律。
从哲学上讲,是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的认识规律。
因为任何作家对客观存在和客观真理的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都有一个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有的老作家劝青年作家要沉得住气,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有一点小感想就写大部头,要多读书,多积累,思考成熟再写。
写诗歌要遵循诗歌的创作规律,诗歌是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讲究意境和意象的创造。
有的作者写的诗歌,没有诗味,把分行的诗歌连在一起就是散文,就在于对诗歌这门艺术还不了解,对其创作规律还没有把握。
写小说讲究人物塑造,一篇小说,人物塑造任务完成了,性格突出了,血肉丰满了,人物写活了,小说就成功了。
有的作者小说只讲故事,不塑造人物,故事讲完了,人物还是没有站立起来,那么这篇小说就是失败的。
有的作者注意了塑造人物,但由于对生活观察不够,写的人物雷同化,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也不算成功。
还是对生活真实没有体验好。
有的作家受文革“三突出”的影响,写出来的人物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还是因为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缺乏深入了解,不能把这一个与那一个区别开来。
写散文,要讲究思想、在场和诗意,这是我这几年在网络上学到的新散文理论。
所谓思想,就是思想到位,一篇散文如果没有思想,就像白开水,那是没有味道的,读者是不买账的。
那种无主题散文更是误人子弟的提法。
思想是散文的神,所谓形散神不散,这个神就是思想。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这是唐代韩愈提出来的。
我国先秦散文的巨大成就,就在于思想深刻。
所谓在场,就是要求作者在生活现场,不是现场办公,而是现场体验,写出你的感受,写出你的亲历亲为,写出你的思考。
这一点与写小说不同,小说要求作者退场,要退避三舍,退得越远越好。
散文却要求作者在场,现场感强的散文,必定是有真情实感的散文,有深厚的生活阅历,有高兴或痛苦挫折的亲身体验。
所谓诗意,就是富有激情,用诗的语言写散文,整篇散文充满了浓厚的诗的意境。
关于虚构问题。
这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法。
即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为了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对于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予以调整安排,加工提练,集中概括,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创造意境,塑造人物的整个过程。
除了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等不能虚构外,各种小说和诗歌都是可以虚构的。
但是,虚构绝不是脱离生活的随心所欲的凭空捏造,而是借助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对现实生活的加工改造。
使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既像现实生活那样真实可信,又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更强烈、更集中,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这就是说,我们在运用虚构手法时,一定不要凭空编造,要以生活真实为依据,要反映生活的本质,要善于发现美,做到“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要让读者在你所塑造的人物中看到自己或某类人的影子,这样的文学作品才算是成功的作品。
有人向我提出散文能不能虚构的问题,我认为,在总体上来说,散文是不允许虚构的,散文的生命在于其真实性。
但是,如果照像般地复制或模拟生活,那就谈不上艺术真实。
既然散文是经过加工创造出来的艺术,那么,在一些细节上就应当允许虚构,人名地名也可以虚构,其中的人物也不必受真名实姓的限制,只要符合生活逻辑,虚构就是允许的。
如果说散文注重艺术真实了,那必定是遵循了这一创作规律的,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
就是说,散文的基本材料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
散文的意境和情景是虚构的。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参观历史博物馆有感 500字
书法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心情舒适,更可以体现人的品质。
我发现当我在读书时写了一首好字时,大家都会赞颂我,我心里非常开心。
书法让我从顽皮变得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