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三十六岁父亲感言

04-23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名人传给我的感受

有人说戏如人生,我也很喜欢看奋斗,也看了很多遍,我想80年出生的人都要有和他们一样的奋斗目标,固然说明我自己对生活很是迷茫。

你都说了你经历很多的东西,应该最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东西,其实你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就是快乐平淡的过每一天。

没有一个人一开始就很成功的,每一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你只要做好自己,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就行,每天保持乐观,一切都依然美好

求400字或500字的音乐感想或音乐感悟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很有成同时科举成名。

典故: 宋代学者王应麟编写的蒙学教材《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教子成才的事迹,不仅在当时被人们景仰,而且传颂至今,家喻户晓。

窦燕山,本名钧,是五代时期人。

他家住蓟州渔阳,也就是现在天津市的蓟县。

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他为窦燕山。

窦燕山生有五个儿子,在他的教育培养下,都考中进士,成为国家栋梁。

长子窦仪,授翰林学士,任礼部尚书;次子窦俨,授翰林学士,任礼部侍郎;三子窦侃,任左补阙;四子窦偁,任左谏议大夫,官至参知政事;五子窦僖,任起居郎。

窦家五子,被称为「窦氏五龙」。

窦燕山将五个儿子都培养成才,他的义风家法,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

侍郎冯道赋诗一首称赞道:「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

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 窦燕山家庭如此美满,令人赞叹。

但他年轻时并不明白道理,虽然家境富裕,他不懂得接济穷人,广行善事,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

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忽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已故的祖父和父亲聚在一起,教训他说:「禹钧,你要赶紧回心向善

因为你今生的命运不好,不仅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也很短促。

孩子,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

」窦燕山从梦中醒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他把祖父和父亲的叮咛,一一铭记在心,立志从此改过行善,大积阴德。

窦家有一个仆人,盗用了主人的钱。

后来,这个仆人担心被人发觉后受罚,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十二三岁的女儿胳膊上,债券上写着:「永卖此女,偿所负钱。

」从此仆人远逃他乡。

窦燕山知道这件事之后,看到小女孩身上缚着的债券,心里很哀伤,很可怜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他马上焚毁债券,收养了仆人的女儿,并嘱咐妻子:「好好抚养这个女孩,等她长大了,给她找个好人家的子弟嫁过去。

」女孩成年以后,窦燕山替她备了嫁妆,为她选了一位非常贤德的夫君。

那位仆人听到了这件事,非常感动,就从外地回来,到窦燕山家里,哭着忏悔自己以前的过错。

窦燕山不仅没追究往事,还劝他浪子回头,重新做人。

仆人全家感恩不尽,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于是,他们把窦燕山的画像挂在堂前,早晚供养,以表达知恩图报的心愿。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窦燕山到延庆寺佛前进香,忽然在后殿的台阶旁边,拾到一个钱袋,里面装了二百两银子、三十两黄金,他想,这一定是别人遗失的。

金银的数额很大,他不敢在寺内久留,赶快拿着钱袋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窦燕山早早来到寺庙,在那里守候失主。

不一会儿,见一个人远远地痛哭流涕而来。

窦燕山问他为何痛哭,那个人实情相告:「父亲犯罪,将要被发配到荒僻的边疆充军,为了给父亲赎罪,我恳求哀告所有的亲戚,好不容易借来了钱,都装在一个袋里,须臾不敢离身。

谁知,昨天晚上和一个朋友喝酒,喝醉以后头昏脑涨,不知怎么回事,钱袋竟然丢了。

没有钱,我怎么给父亲赎罪啊,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说着,他悔恨交加,号啕大哭起来。

听他这么说,窦燕山知道此人就是失主,经过验证,钱数相符,窦燕山把他带回家,不仅把失物还给他,还安慰他不要着急,并且赠给他一些财物。

那个人欢天喜地道谢而去。

窦燕山一生做了很多好事。

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

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

他为了要救苦济人,所以自己的生活很俭朴,丝毫不肯浪费,每年衡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都作救苦济急之用。

他还建立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于无钱而有志求学的贫苦子弟,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来书院学习,他都代缴学费和生活费。

就这样,窦燕山建的书院先后造就了很多品学兼优的人才。

有一天,窦燕山又做了一个梦。

梦见祖父和父亲对他说:「你多年以来,做了不少善事,上天因为你阴德很大,给你延寿三十六年,并且赐给你五个贵子,将来都很显达,能够光宗耀祖。

你寿终之后,可以升天作真人。

」说完,又嘱咐他:「因果报应的道理,确实不虚。

行善造恶的报应,或见于现世,或报应在来世,或影响子孙。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对没有疑问啊。

」 从此以后,窦燕山更加努力地修身积德,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

他以身作则,治家非常严格,窦氏家规上说:「家庭之礼,俨如君臣;内外之礼,俨如宫禁。

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和睦雍熙,孝顺满门。

」严格的家教培养出孩子杰出的品德和才能,窦家五子都荣登了进士,被称为「五子登科」。

从此以后,「五子登科」成为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殷殷期望。

后来,窦燕山官至谏议大夫,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预知时至,他沐浴更衣,向亲友告别,谈笑而卒,令人羡慕。

窦燕山通过努力行善,不仅改变自己无子短寿的命运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而且使后代子孙昌盛显达,由此可见「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善恶祸福在一念之间,每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宋朝的范文正公,曾将窦燕山的事迹记录下来,训示子孙,范公自己也身体力行,倡办义学,购置义田,因而后代非常昌盛发达。

而范公为了使窦公的事迹流传天下,好善好德之人都能看到,特意详细记录,并嘱咐子孙广为传播,其拳拳爱人之心,跃然可见。

司马温公在家训中也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窦燕山教子有方的故事,蕴含着深远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祈望每一位贤明的父母,能由此体悟出家庭教育的真谛.

如何鉴赏几米和王小波的书

几米的作品广受欢迎,原因有三:一是它充满都市感,一些人们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觉;二是它的图画细致得使人爱不释手,图为主、字为辅的形式很新鲜;三是它的故事简直是一个寓言,从前只有写给小孩的,现在成人也有自己的寓言和童话。

几米,男,台北市人,天蝎座,吃素,已婚,有一个女儿。

文化大学美术系毕,曾在广告公司工作十二年,现在在家工作,为报纸、杂志等各种出版品画插画。

1998年开始个人的绘本创作, 作品展现出惊人的创作力和多变的叙事风格, 并在台湾燃起绘本创作热。

几米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 呈现独特的生命风景,深情而迷人。

作品广受喜爱。

美、法、德、希腊、韩、日等国皆有译本。

…… 几米以精美细腻的图画,配上新诗一样的文字,描绘出都市人的感慨、幻想与梦。

1998年开始首次的绘本创作,即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

目前已拥有7本广受大家喜爱的作品,并卖出美国、德国、法国、希腊、韩国、日本等多国版权。

几米的作品广受欢迎,原因有三:一是它充满都市感,一些人们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觉;二是它的图画细致得使人爱不释手,图为主、字为辅的形式很新鲜;三是它的故事简直是一个寓言,从前只有写给小孩的,现在成人也有自己的寓言和童话。

他的《向左走·向右走》一书,讲的是一男一女住在同一幢大厦比邻的单位,只因为每天出门时一个习惯向左走,一个习惯向右走而错过对方,虽然,也能相遇,可惜爱情在命运拨弄下,萌芽却成长不了。

这是几许都市寂寞人的生活反映。

从1998年开始出书至今,几米共有四本故事集、两本专栏结集和一本画集,创作量惊人。

他说:“我脑中有很多故事,往往一本没画完,其他的故事又来了。

” 几米接受工作的原则,是只做自己懂的,他说:“自己觉得还可以的都会做,但曾经有人找我画电影明星漫画、政治漫画,这些我都不会,所以我画的都是副刊、文学的东西,由编辑替我定位好了。

” 几米。

男。

台北市人。

天蝎座。

吃素。

已婚。

有一个女儿。

文化大学美术系毕。

曾在广告公司工作 十二年,现在在家工作,为报纸、杂志等各种出版品画插画。

1998年开始首次的绘本创作,即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

目前已拥有7本广受大家喜爱的作品,并卖出美国、德国、法国、希腊、韩国、日本等多国版权。

几米得奖纪录 2001年 地下铁 2000年 黑白异境 森林唱游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1999年 向左走向右走 诚品年度推荐选书 金石堂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书 听几米唱歌 金鼎奖推荐优良图书 月亮忘记了 联合报读书人最佳童书 民生报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童书 1998年 森林里的秘密 中国时报开卷最佳童书 民生报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童书 微笑的鱼 联合报读书人最佳童书 几米的报纸专栏 照相本子(自由时报 花编心闻版)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中国时报 居家周报) 几米个人专属网站 听几米唱歌 几米网站: 几米的信箱: grimm3@王小波(1952——1997)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

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

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作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伯尔.卡尔维诺他们的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同时把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造性的衔接。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他的“时代三部曲”。

“时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组成,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

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

至于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

事实上,王小波最过人之处,无疑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来的对话体叙述,并变换多种视角。

表达手法方面,他擅于用江洋恣肆的笔触描绘男欢女爱,言说爱情的动人美丽场景及势不可挡的威力。

其成名作《黄金时代》,文学界的评誉甚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辑白桦更说:“《黄金时代》把以前所有写性小说全枪毙了

” 他的小说其实一直不大被出版社接受,也是因为文章中的性描写。

其实这些文字不如贾平凹等人的小脚文学来的露骨,也不如其它人如莫言写的一样媚俗,只是比较直率罢了。

在新时期文学领域中,性禁忌依然存在,这原因涉及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伦理价值等一些更深的层面。

抛开以上热点不谈,从没有看到有人用这样的笔法写作。

在王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历来文学所谓真实性的规则全都被从容跨越了,他用了不同的修辞方式来写小说,大量的即兴发挥、错位的角色语体,寓庄于谐,寓文雅于粗野。

读者可以在其中感受澎湃的想象力。

王大多数以第一人称叙事,而这个人总是个生活中不顺心、受委屈的家伙。

他幽默机敏,理性清澈,在内心状态和角色地位上最接近游离于主流的个体知识分子,这种性格的叙事者,也有易于辨识的语言风格。

王本身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曾是个知识青年(我最佩服的一代),上山下乡过,赴美深造过——他的本职是个名牌大学数学讲师,写这一手好文不输任何敢称大师的人,这种角色在中国文坛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王小波生平 1952年5月13日 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

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担任民办教师。

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

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

1978~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

1982~1984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

1984~1988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8~199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91~1992年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 逝世于北京。

终年45岁。

王小波年谱简编 1952年5月13日 出生 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

此时正值“三反”运动期间,家庭境况突发变故,这一突变对王小波的人生产生极大影响。

他的名字“小波”就是这一事件的记录。

父亲王方名原籍四川省渠县,逻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不久赴延安,转战至山东。

50年代初任国家教育部干部。

1952年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 1979年平反恢复党籍。

母亲宋华为国家教育部干部,原籍山东省牟平县。

王小波在全家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在男孩中排行老二。

他的许多小说中主人公取名“王二”,或许并非偶然。

大姐王小芹,二姐王征,兄王小平,弟王晨光。

1957年 五岁 父亲就逻辑学发表的系列文章引起较大反响。

4月11日与周谷城等人一起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这件事对王小波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有一定影响。

1958年 六岁 “大跃进”运动给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可以从他的一些杂文和小说中看到。

1959年 七岁 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小学读书。

1964年 十二岁 小学五年级时一篇作文被选作范文,在学校中广播。

王小波对于小学语文老师对他写作能力的欣赏印象颇深,这位老师可以说是他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位“伯乐”。

1965年 十三岁 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中学读书。

1966年 十四岁 上初一时“文化革命”开始,作家对这一运动的印象可以在《似水流年》等小说中看到。

1968年 十六岁 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

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也是处女作《地久天长》的灵感来源。

1971年 十九岁 在母亲老家山东省牟平县青虎山插队,后做民办教师。

一些早期作品如《战福》等就是以这段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作的。

1973年 二十一岁 在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做工人。

后在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做工人。

工人生活是《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1977年 二十五岁 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

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

1978年 二十六岁 参加高考,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就读于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

大学期间在《读书》杂志发表关于《老人与海》的书评。

1980年 二十八岁 1月21日与李银河结婚。

同年在《丑小鸭》杂志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

1982年 三十岁 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书。

教师生活是《三十而立》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开始写作历经十年才完成面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

1984年 三十二岁赴妻子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1986年获硕士学位。

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继续修改《黄金时代》。

其间得到他深为敬佩的老师许倬云的指点。

在美留学期间,与妻子李银河驱车万里,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这段经历在一些杂文和小说中可以看到。

留学期间,父亲去世。

1988年 三十六岁 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

1989年 三十七岁 9月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原拟名《唐人故事》,“秘传”二字为编辑擅自添加,未征得作者同意。

小说集包括五篇小说:《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红线盗盒》、《红拂夜奔》、《夜行记》、《舅舅情人》。

1991年 三十九岁 任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小说《黄金时代》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小说在《联合报》副刊连载,并在台湾出版发行。

获奖感言《工作·使命·信心》发表于《联合报) 1991年9月16日第24版。

这次获奖对王小波的写作事业起了鼓励作用。

10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4版报道了《黄金时代》获奖的消息。

1992年 四十岁 1月,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

3月,《王二风流史》由香港繁荣出版社出版。

收人三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

8月,《黄金年代》(由于编辑的疏忽,“时代”一词误印为“年代”)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9月,正式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

此时至去世的近五年间,写作了他一生最主要的著作。

11月,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2月,应导演张元之约,开始写作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

1993年 四十一岁 写作完成并曾计划将《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和《革命时期的爱情》合编成《怀疑三部曲》,寻找出版机会。

1994年 四十二岁 7月,《黄金时代》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收入五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

9月,王小波作品《黄金时代》研讨会在华夏出版社召开,著名文学评论家及记者近二十人与会。

1995年 四十三岁 5月,小说《未来世界》获第16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7月,《未来世界》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1996年 四十四岁
10月,妻子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

11月,杂文集《思维的乐趣》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7年 四十五岁 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辞世。

4月,妻子李银河发表悼文《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

4月,与张元合著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在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

同年,电影《东宫·西宫》人围嘎纳电影节。

4月26日,王小波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

5月,《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5月13日首发式于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5月,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10月,《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0月,《沉默的大多数》由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

1998年2月,《地久天长——王小波小说剧本集》、《黑铁时代——王小波早期作品及未竟稿集》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9年2月,《黄金时代》(上、下)、《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上、中、下)由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出版。

4月,《王小波文存》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注:年谱简编原载《王小波文集》第四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王小波著作出版年表及目录 1980年9月 《唐人秘传故事》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2年3月 《王二风流史》 香港繁荣出版社。

1992年8月 《黄金时代》 台湾联经出版社。

1992年1月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

香港天地图书公司。

1992年7月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7月 《黄金时代》 华夏出版社。

1995年7月 《未来世界》 台湾联经出版社。

1996年11月 《思维的乐趣》 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7年5月 《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部小说集 花城出版社。

出版于他逝世之后,当年曾引起轰动。

1997年5月 《我的精神家园》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10月 《沉默的大多数》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2月 《黑铁时代》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8年2月 《地久天长》 时代文艺出版社。

感恩教育心得体会300字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

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

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

近日有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

老父亲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竞毫不知情。

赵老先生这种默默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其次,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

  感恩,在中国历史上例子很多。

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

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

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

在金训华烈士墓地守了37年的陈健,理所当然地成了CCTV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37年前,在一次与洪水搏斗抢救国家财产时,金训华救了陈健的命。

在金训华牺牲后,陈健决心义务为战友守墓,并发誓要“一辈子陪着你。

”为此,他再没离开过逊克县,一直为烈士扫墓守灵。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因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

”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

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

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

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让孩子学会感恩,要培育感恩意识。

每天的晨间谈话是很好的集中思想教育时间。

三年级的孩子还小,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我就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感恩父母》中的故事。

讲到感动之处,我与孩子一起眼含泪花,说话声音哽咽。

慢慢地,孩子明白了父母生养他们并不容易,行为上也发生了变化: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打个电话回家,祝他们节日快乐;回家的时候,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做这些事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声表扬,要让感恩成为他们良好的品质,还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

如背诵感恩的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

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

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

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

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教育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之情。

  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

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困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

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

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