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感言
季羡林名言 感悟
观了百家讲坛——《弟子规》只会,觉得有些感触。
“长呼人,即带叫。
人不在,已即到。
” 钱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到,长辈叫人的时候,你要代替他去叫,若是要叫的人不在,你要回到长辈跟前复命,并问一问:我有没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
千万不可以要叫的人不在就不回去跟长辈说一声,这样会让长辈担心、焦虑…… 说到这,不由得联想起了我自己,我自幼就不是个能心甘情愿的帮长辈干点事的人,小时候,家人常常叫我干点事或是帮忙叫个人都叫不动,要是哪天心情好,家人叫我去叫下XXX,我就会高高兴兴的找人去了,但是 ,若是找的人不在,也就没当回事儿,乐颠颠的出去玩了,完全不考虑回去告诉一下家人人不在这一情况。
往往弄地家人急的跳脚。
——从《弟子规》上来将,这已是不孝了吧
“奸巧语,秽圬词,市井气,切戒之。
” 在当下这个时代,已经有许多人无法遵循这一条令了。
这一点在中学生上体现的最佳,往往在身边就能听到如“神经病”这一类的脏话,或许是出自情绪的不佳,或许是自幼年来早已落下的习惯,这样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几乎已经出口成章,司空见惯,毫不顾及是否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奸巧语在这世上则更是常见了,下属对上司的原腔滑调何曾不将奸巧语一词饰演得淋漓尽致。
市井气几乎在大多市民身上都可看得见。
经常走在街上就能听见有人骂骂咧咧:或说骗子黑心,或说店老板奸诈,却从未曾自省过。
而《弟子规》却明确的提出了: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的规定。
若人人都能尽力按照《弟子规》所说的去做,是否这个社会会变得高尚地多。
一本《弟子规》,揭示人生,启蒙一个个幼小纯真的心灵,我们应当为拥有这样的读本而倍感自豪…… 我们应当翻过自己旧的一页,谱写新的篇章。
现在《百家讲坛》里,钱文忠教授开始解读《弟子规》,我每天都准时收看。
每次看完,我都有很多的收获。
我学会了做人要诚实,讲话要得当,要尊敬长辈,不能在长辈面前见能,只要是长辈叫做的事都不能迟缓、不听。
我还学会了说话吐子要清楚,这样是对别人的尊 重,答应别人的事如果做不到,就会进退两难,等等,这些做人的道理。
并且,我还通过故事、成语,知道了古人是怎样做弟子规的。
每次看完,我都有很多新的感受。
《百家讲坛《弟子规》》观后感《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
《弟子规》以前叫《训蒙文》,后来由一个叫贾存仁的人在它的基础上修改后才叫《弟子规》。
《弟子规》分八段,他们分别是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学文。
而总叙是《弟子规》里最关键的一句,道出了人活着要为家人、国家增光添彩。
入则孝是让我们孝敬长辈,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
我们应当听从父母的教诲,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则弟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谨是让我们谨慎,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说人家的坏话。
这样是不道德的。
信是让我们守信用,仁代表仁慈、亲仁。
对亲人仁慈,对外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学仁慈……。
而学文是让我们好好学习,要从课本中学,也要跟别人学。
从《弟子规》中,我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基本常识,做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爱学习。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把它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中去,做一个孝敬、有出息的孩子。
《百家讲坛之弟子规》观后感 作者:范开源 学校:仓库路学校 班级:三年级二班 指导教师:刘建民 电视上的《百家讲坛》大家应该都看过吧
它教给我做人的道理,真是我的好老师。
近期的主题是钱文忠教授讲《弟子规》。
《弟子规》经过钱文忠教授的剖析讲解,顿时变得浅显易懂 ,非常精彩。
其中有一期特别让我受益,接下来就让我讲给给你们听吧。
“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这是《弟子规》里其中的两句。
意思是只要说话,必须要重而且舒缓,不能急也不能咬字不清楚。
钱教授还举了两个例子:裴楷,人称“美男子”,又称“玉人”。
这不光因为他外表美,而且说话字字句句声音洪亮,咬字清楚,所以被称为“玉人”。
侯思正,虽然很有才能,被武则天提拔,但因语速太快,咬字不清,使他没有再得到很好的重用。
这一期的《百家讲坛》给我震撼很大,想想我自己,虽然语速快捷,但有时也吐字不清。
真想不到,语速太快,吐字不清还有那么大的害处呢
以后我一定好好改正。
钱文忠教授教给我的这个做人的道理,我会铭记于心,我要不懈的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百家讲坛7月14日到8月22日这段时间,觉得在钱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儿子的收获都大。
特别是儿子的收获更大
他还把《弟子规》背了下来。
有时他的行为不规范时,只要我一读到《弟子规》里边的相关句,他马上就会调整过来。
再也不象以前那样反复去讲解道理了,省了很多时间
我俩母子的关系与之前相比明显好转了。
非常感谢钱老师的精彩解读
我老公甚至把《弟子规》里边的一些内容拿到公司去做宣传教育工作了,而且效果特别好
我女儿听了我的感言后也开始背《弟子规》了。
这个活动还让我明白了以前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虽然小时候爸爸已经给我讲了《弟子规》里面所有的要求,听起来是那样的熟悉,但是我特别喜欢听钱老师的解读。
每天中午赶着时间回到家来听,生怕听漏了一句。
再次感谢钱老师
感谢百家讲坛
弟子规读后感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因为有爱 所以你的生活就从满阳光 阳光洒在公路上,公车缓缓的靠站停下。
被华丽的服饰裹着的人们,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拥上车。
可怜的老奶奶却被挤得离车门一点一点远去。
美丽的大眼睛不服的瞪着捷足先登的穷阿姨。
穷阿姨抱着自己的钱包恰似抱黄金。
埋头走进车厢后坐。
高高瘦瘦的男子靠着强壮的体魄为他的女朋友开出了一条阳光“大道”。
其女朋友皱着眉头看着拥挤的人。
终于跟着那男子上了车,踩着高高的跟伫立在靠下车的后门处,似乎展示其窈窕淑女的姿态。
男子搂着她的肩膀,炫耀着。
接踵而来的大叔,满脸躺着汗水,略喘息着。
行李没有空位放,无奈的一声轻叹。
抱着孩子的妈妈靠着座位,身体伴随车的惯性倾斜着,然而抱着孩子的双手姿势还保持着,宝宝依旧在手中静静的睡着。
车门正要关闭,最后上来的是那位可怜的老奶奶,佝偻的身体,伸出一只干瘪了的手拍着车门。
门始终再次打开,老奶奶只好站在靠前门的阶梯处。
端详了一下双鬓,一直凝视着玻璃外面的世界~~~~~车上座无虚席。
连谈笑声也只存在过去。
车开了,是那么缓慢而显得沉重。
冰凉的空气萦绕在我们的身边。
是金钱蒙蔽了双眼,是欺骗历练出冰冷的心,还是社会的风气笼罩了灰蒙蒙的世界
黑夜,被繁华的城市点缀得灿烂迷人,也许某些人正在陶醉~~~~~而有些东西却悄无声息的失去着。
电视上新闻报道:丛飞——爱心大使的奉献: 原名张崇,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
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
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
鲁迅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对于丛飞来说,那些失学的孩子不都和他有关吗
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一位奉献了金钱、时间乃至健康的博爱者。
“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了好梦,我就不辛苦。
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
”这是丛飞自己写的一首歌。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
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时代的脚步,科技的脚步在飞跃。
我们一起仰望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
我们需要更多的互动,来交流彼此的心扉。
我们需要那一抹温柔的微笑,来包容对方。
我们需要伸出每一双手编织美丽了未来
让爱伫立在心中,要我们拥有偕同前进的梦想,唱出同一首歌曲:爱给我们阳光爱带我们飞翔抬头看蓝蓝的天空我不在乎你变什么我要成为你黑暗里那道光要带着你远离沙漠的孤单弟子规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
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
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
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
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
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
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
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
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
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
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
怎么才能做呢
学知识。
怎么学呢
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秀才李毓秀所著,它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为古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敬师规范,由《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纂而成,今天读来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当今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和古代的社会环境不能同日而语,读《弟子规》我想在现实和传统之间有没有一个承继关系
中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讲得最多是一个“育人”的问题,所谓至乐莫如育人,怎样教育人,怎样增加修养,做一个完善的人
这是我们应从传统中继承和发扬的。
在物质丰富、科技发展的现实环境下,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没有依托,往往在纷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导原则,而在《弟子规》中所提到的做人的总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以此成为做人的原则,那么我们在工作和学习时,就能加深自己的修养,在物质社会的时代不迷失,不动摇,时时保持清醒,和谐和同事之间、领导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和谐整个社会成员的关系,那么共建和谐社会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弟子规》中讲到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外出求学等方方面面的行为标准和作人准则,提倡正人先正心。
我从中深刻领悟,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从而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严以对已,宽以待人,积极融入到团队当中,要尊重领导,认真完成领导所交待的各项任务,忠于职守,互相帮助,协作共事,作为服务窗口工作,要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礼貌待人,微笑服务,做到百问不厌,应保持坦诚、公正、客观的态度对人对事,并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弟子规》对和谐家庭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的健康才能保证社会机体的健康,其中“二十四孝亲图”在感化人的同时,也教会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亲人,也让我们思考在当今社会怎样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试想,如果一个连父母长辈都不尊重、孝敬的人,一个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的人,如何能对别人以礼相待
这样的人能否让人信服与尊重
《弟子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我们要从中领悟其精华,发扬中华美德,做一个完善的知礼仪、知廉耻、知谦虚、知恭敬、知忠厚的人。
这样,在我们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
《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
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
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
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
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
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
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意。
”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
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
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
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
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
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
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
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蔡礼旭弟子规第四集观后感100字左右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一) 说实在的,很久以前我就度过《弟子规》,当时只认为它和《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
读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真正认识到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
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而我们学习这些经典,一定要提得起一个最重要的态度,就是“经典”是拿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背的,也不是拿来读而已。
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
所以,在读此书的同时,也开始向蔡老师学习,决心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弟子规》的每一句话。
虽然有些一时还做不到,但可先易后难,先近后远。
现在在家庭生活方面已初尝了甘甜的果实。
在读此书以前,我自认为是个孝顺的人,无论对父母还是其他长辈。
哪怕是对一些陌生的老人,我的行为也还说得过去,因为我一直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父母。
我能做到将心比心。
可是读了本书,我才发现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孝,德之本也,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莫过于父母了。
可是我们却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不能常回去看看他们,不能慰籍他们老来孤独的心,总以为多打几个电话,多给几个养老的钱就是孝顺了,这是何等的愚蠢啊。
这个寒假,悉细照顾父母,和他们促膝谈心,领他们到公园、博物馆等地游玩,和他们一起观赏花灯焰火,看民间扮玩。
经过这一假期,我欣喜地发现,老人越来越开朗了,吃得越来越多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脸上开始有了光泽,皱纹也少了。
想想确实有道理,作为他们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心情怎能不舒畅,胃口怎能不好呢
在学校里,我也尽力把《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落实到工作中去。
首先先要以身作则教导学生。
《论语》里有一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遗失了这根本的一条,因此实效性不大。
今天,当我切身感受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十分复杂。
试想:我们做老师的自己连讲台都收拾不整洁,学生又怎么可能收拾得好抽屉呢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现在我要“见己恶,即内省”了
我要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来督促自己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要合乎《弟子规》的要求。
在生活细节方面,我有时对学生指手划脚,今后要小心、严谨、细致地身体力行。
比如捡垃圾,擦桌子,整抽屉等等。
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其次要与同事友好相处。
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
以前,我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
今后要注意修正。
总之,看了《细讲弟子规》,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读书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
《细讲弟子规》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