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立20周年感言长篇

07-2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求歌颂公司成立十周年抒情诗

十年是一段历程,十年是一个台阶,十年是一页翻过的书,十年是一副泼墨的画。

十年来,我们信步闲庭看云舒云卷;十年来,我们搏击商海看潮起潮落。

十年的积淀告诉我们:曾经的辉煌并不能代表未来的成功,未来的画卷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勾勒,成竹在胸才能挥洒自如。

今天的世界虽然群雄并起,危机四伏,但我们坚信未来仍将充满光明。

机遇是与挑战并存的,只有勇于面对挑战,敏锐地抓住机遇,才有可能突出重围,奔向胜利之路。

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公司美好的未来只有靠我们自己,放弃任何的等待、观望和抱怨,行动起来,集众智尽全力,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翻过新的一页的时候,我们将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

付雷个人简介

1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名著十五部。

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

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优美的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萧邦的赏析。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傅雷的悲壮弃世,不但是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荒谬绝伦的文化大革命的最强烈的控诉,同时也充分显示了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尊严。

“永远的傅雷先生”活动年谱 日期:年谱 ⊙1921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天主教教会学校)读初中。

⊙ ⊙ 1924年,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辞激烈,为徐汇公学开除。

仍以同等学历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

” ⊙ ⊙ 1925年,在大同大学附中参加“五卅”运动,上街游行讲演,控诉帝国主义的血腥暴行。

9月习作短篇小说《梦中》,发表于次年1月《北新周刊》第

【第13句】:14期。

⊙ ⊙ 1926年,在北伐胜利的鼓舞下,与同学姚之训等带头参加反学阀运动,大同校董吴稚晖下令逮捕,母亲为安全起见,强行送子回乡。

8月写短篇小说《回忆的一幕》,发表于次年1月《小说世界》第15卷第4期。

秋后以同等学历考入上海持志大学读一年级。

⊙ ⊙ 1928年,到达马赛港,次日抵巴黎,途中写《法行通信)15篇(1月2日至2月9日),陆续发表于当年《贡献旬刊》第

【第1句】:2卷各期。

后为文学家曹聚仁所推重,编入《名家书信集》。

本年开始留法四年。

为学法文,试译都德的短篇小说和梅里美的《嘉尔曼》,均未投稿。

开始受罗曼·罗兰影响,热爱音乐。

⊙ ⊙ 1929年,在瑞士莱芒湖畔,译《圣扬乔而夫的传说》,载于次年出版的《华胥社文艺论集》。

是为最初发表的译作。

9月返回巴黎后,就投人休养中开始翻译的丹纳《艺术论》第1编第1章,并撰写《译者弁言》,载于《华胥社文艺论集》。

⊙ ⊙ 1930年,撰写《塞尚》一文,载同年10月《东方杂志》第27卷,第19号。

⊙ ⊙ 1931年,译屠格涅夫等散文诗四首,以“小青”、“萼子”等笔名发表于1932年10月至1933年1月的《艺术旬刊》。

译《贝多芬传》,后应上海《国际译报》编者之嘱,节录精要,改称《贝多芬评传》,刊于该《译报》1934年第1期。

11月与刘海粟合编《世界名画集》,并为第2集撰写题为《刘海粟》的序文。

由中华书局出版。

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

编写美术史讲义,一部分发表于《艺术旬刊》。

译法国Paul Gsell《罗丹艺术论》一书,作为美术讲义,未正式出版,仅油印数百份。

⊙ ⊙ 1932年,与留法期间认识的庞薰琹和在上海美专认识的倪贻德,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意欲为改变现状有所作为结成“决澜社”,公开发表《决澜社宣言》。

傅雷在《宣言》上签了名。

并与倪贻德合编《艺术旬刊》,由美专出版。

9月筹备并主持“决澜社”第三次画展,即庞薰琹个人画展。

9月为庞薰琹个人画展写短文《薰琹的梦》,刊于同月《艺术旬刊》第1卷第3期。

10月译George Lecomte文章《世纪病》,刊于同月28日《晨报》。

10月至次年5月为《时事新报》“星期学灯”专栏,撰写《现代法国文艺思潮》、《研究文学史的新趋向》、《乔治·萧伯纳评传》、《从“工部局中国音乐会”说到中国音乐与戏剧底前途》和《现代青年的烦闷》等5文;并翻译《高尔基文学生涯四十周年》、《精神被威胁了》和《一个意想不到的美国》三篇。

为《艺术旬刊》撰写《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文学对于外界现实底追求》等文章四篇;美术史讲座十一讲:世界文艺动态十八则;以“萼君”、“萼子”、“小青”等笔名译短诗五首;以“狂且”笔名译拉洛倏夫谷格言二十六则;以“疾风”笔名译斐列浦·苏卜《夏洛外传》十二章。

⊙ ⊙ 1933年,所译《夏洛外传》全书付印,冠有《卷头语》及《译者序》。

9月以“自己出版社”名义自费出版。

9月母亲病故。

坚决辞去美专职务。

⊙ ⊙ 1934年,撰写所译罗曼·罗兰《弥盖朗琪罗传》的《译者弁言》。

全书于次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又译Paul Hazard长文《今日之伦敦》,连载于《国际译报》1934年第6卷第

【第5句】:6期。

6月将在美专任教时编写的美术史讲义整理、补充为《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未发表),1985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

6月《罗曼·罗兰致译者书》为所译《托尔斯泰传》的代序。

全书于次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秋与叶常青合办《时事汇报》周刊,任总编辑。

“半夜在印刷所看拼版,是为接触印刷出版事业之始。

3个月后,以经济亏损而停刊”。

⊙ ⊙ 1935年,3月应滕固之请,去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任编审科科长四个月。

以笔名“傅汝霖”编译《各国文物保管法规汇编》一部。

6月由该委员会出版。

6月译《米勒》,作为序文刊于王济远选辑的《米勒素描集》(商务印书馆出版)。

7月撰写所译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的《译者弁言》。

全书于次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9月写《雨果的少年时代》一文,发表于12月出版的《中法大学月刊》第8卷第2期。

12月为所译莫罗阿《恋爱与牺牲》撰写《译者序》。

全书于次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 1936年,4月译毕莫罗阿《服尔德传》,写有《译者附识》。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 1937年,所译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1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冠有《译者献词》。

7月应福建省教育厅之约,去福州为“中等学校教师暑期讲习班”讲美术史大要。

⊙ ⊙ 1941年,2月所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第

【第2句】:

【第3句】:4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2卷冠有《译者弁言》。

⊙ ⊙ 1942年,1月翻译英国罗素《幸福之路》,并撰写《译者并言》。

该书于1947年1月由上海南国出版社出版。

3月重译《贝多芬传》,并写《译者序》,以所撰《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作为附录。

全书于1946年4月由上海骆驼书店出版。

4月翻译法国杜哈曼《文明》。

⊙ ⊙ 1944年,1月与裘柱常、顾飞、张菊生、叶玉甫、陈叔通、邓秋枚、高吹万、秦曼青等共同署名发起在沪举办“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并刊印《黄宾虹先生山水画册》和《黄宾虹画展特刊》,特刊上以笔名“移山”,撰写介绍黄宾虹绘画之《观画答客问》。

2月翻译巴尔扎克《亚尔培·萨伐龙》,1946年5月由骆驼书店出版。

4月以笔名“迅雨”写《论张爱玲小说》,对张爱玲创作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精当中肯的批评。

文章刊于柯灵所编《万象》5月号。

12月翻译巴尔扎克《高老头》。

1946年8月由骆驼书店出版。

⊙ ⊙ 1945年,9月与周煦良合编《新语》半月刊,共出五期,因邮局扣发停刊。

10月至次年5月分别以“疾风”、“迅雨”、“移山”、“风”、“雷”等笔名,为《新语》写文艺政治文章十六篇,翻译政论两篇;为《周报》写政论两篇;为《民主》写书评一篇;为《文汇报》写政论二篇。

12月为柯灵主编的《周报》积极提供材料,出版《昆明血案实录》。

⊙ ⊙ 1947年,“痛改”杜哈曼《文明》的译稿,并写《译者弁言》及《作者略传》。

5月由南国出版社出版。

4月翻译斯诺《美苏关系检讨》,生活书店以知识出版社名义刊印两百本。

译者代序《我们对美苏关系的态度》先连载于4月

【第24句】:25日《文汇报》。

7月写《所谓反美亲苏》一文,刊于储安平主编的《观察》第2卷第24期。

⊙ ⊙ 1948年,受英国文化协会之托,翻译牛顿《英国绘画》,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8月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译竣于庐山枯岭。

由三联书店出版。

⊙ ⊙ 1951年,译毕巴尔扎克《贝姨》,写有《译者弃言》。

8月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

7月重译《高老头》。

9月为《高老头》撰写《重译本序》。

全书于10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 1952年,2月巴尔扎克《邦斯舅舅》译毕。

5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9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1册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 1953年,2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2册出版。

3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3册出版。

6月《约翰·克利斯朵夫》重译本第4册出版。

全书出齐。

7月译毕梅里美《嘉尔曼》(附《高龙巴》)。

9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 ⊙ 1954年,译毕巴尔扎克《夏倍上校》(附《奥诺丽纳》、《禁治产》)。

3月由平明出版社出版。

8月北京召开文学翻译工作会议,因放不下手头工作,未参加。

所写长篇书面意见《关于整顿及改善文艺翻译工作的意见》,列为会议参考文件。

8月译华服尔德《老实人》(附《天真汉》)。

次年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9月20日华东美术家协会为黄宾虹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开幕式座谈会上就国画与西画问题作一发言。

⊙ ⊙ 1955年,2月译波兰杰维茨基《关于表达萧邦作品的一些感想》。

3月译法国Camille Bellaique《莫扎特》中之一节《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

4月译毕巴尔扎克《于絮尔·弥罗埃》。

次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5月译罗曼·罗兰《论莫扎特》。

刊于《外国名作曲家研究》第2集。

⊙ ⊙ 1956年,写《萧邦的少年时代》和《萧邦的壮年时代》。

(未发表)。

2月写关于知识分子文章三篇,发表于《人民日报》和《文汇报》。

3月译毕服尔德《查第格》及其他七个短篇。

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4月下旬参加政协视察团视察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于5月执笔写《第一阶段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视察报告》。

6月去安徽参观合肥淮南煤矿、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

执笔写出《政协上海市委安徽省建设事业参观团第一组总结报告》。

7月为纪念莫扎特诞辰二百周年,写《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发表于同年《文艺报》第14期。

8月担任《文汇报》社外编委。

11月所写《与傅聪谈音乐》一文,连载于《文汇报》。

12月写《评<春种秋收>》,载于次年《文艺月报》1月号。

自本年至翌年7月撰写有关知识分子问题,整风问题,文艺界出版界问题的文章十二篇,刊于《文汇报》。

⊙ ⊙ 1957年元旦《文汇报》载所写短文《闲话新年》。

5月写《翻译经验点滴》,载《文艺报》第10期。

⊙ ⊙ 1958年,译毕巴尔扎克《赛查·皮罗多盛衰记》。

6月为所译《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撰写《译者序》。

全书于 1978年9月作为遗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译丹纳《艺术哲学》,至次年5月译毕;并撰写《译者序》,精选插图104幅。

全书于1963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 1959年,翻译巴尔扎克《搅水女人》。

1月为《搅水女人》写《译者序》。

全书于1962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月底抄录编译的《音乐笔记》,寄傅聪作学习参考。

⊙ ⊙ 1961年,译毕巴尔扎克《都尔的本堂神甫》、《比哀兰德》,并撰《译者序》。

全书于1963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 1963年,因《高老头》拟收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特在重译本基础上再次重改修订,并撰写《译者序》11页,译序于十年浩劫中失散。

⊙ ⊙ 1964年,译完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于8月改完誊清寄出,附有《译者序》,序文佚失于十年浩劫中。

该书于1978年3月作为遗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 1965年,第四次修改并誊写巴尔扎克《猫儿打球号》。

此稿在十年浩劫中失散,迄今未找到。

⊙ ⊙ 1966年,十年浩劫伊始,即惨遭迫害,在人格和尊严备受凌辱的情况下,与夫人朱梅馥愤而弃世。

⊙ ⊙ 1979年,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隆重举行傅雷朱梅馥追悼会,柯灵致悼词,郑重宣布: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是错误的,应予改正;十年浩劫中所受诬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彻底恢复政治名誉。

2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挚朴,令人动容。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傅雷家书》获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间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对我们学生来说,更值得一读。

3 傅聪,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气氛和学术精神的家族,父亲傅雷为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

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的上过几年小学,主要在家由父亲督教。

八岁半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意大利指挥家和钢琴家、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梅·百器。

一九四六年梅·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一九四七年就读上海大同附中。

一九四八随父母迁居昆明,先后就读于昆明粤秀中学和云南大学外文系,中断了学琴。

一九五一年只身返回早一年回到上海的父母身边,跟苏联籍钢琴家勃隆斯丹夫人学琴一年,因老师迁居加拿大,又迫不得已勤奋自学。

一九五三年与上海交响乐队合作,弹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获得巨大成功。

同年,在罗马尼亚布加斯特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一九五四年赴波兰留学,师从著名音乐学者、钢琴比赛中获第三名。

一九五四年赴波兰留学,师从著名音乐学学者、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一九五五年三月获《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一九五八年深秋以优异的成绩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提前毕业。

一九五八年底,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迫移居英国伦敦。

一九七九年四月,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昭雪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

八十年代,年年回国演出和讲学,一九八二年先后被聘为中央和上海两所音乐学院的兼职教授;一九八三年香港大学颁发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一九五九年初,傅聪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首次登台,与著名指挥家朱利成功合作。

自此傅聪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只身驰聘于国际音乐舞台近五十余年,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已故德国作家、诗人、音乐学者、评论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撰文赞颂傅聪,称“从技法来看,傅聪的确表现得完美无瑕。

较诸科尔托或鲁宾斯坦毫不逊色。

但是我所吸到的不仅是完美的演奏,而是真正的萧邦。

军校毕业赠言

谢谢,我看一下,你写的很好

《火印》每一章读后感

火印读后感(一燃烧  ——读曹文篇小说印》随感  山东寿纪教育集团 九年级 林文清  天边的红霞包裹着孤鹰翔飞的翼,刺目的夕阳光给青草镀了层厚重金,羊群洁白的绒毛变幻着深深浅浅的红,茫茫一片,有如流淌在草野上的霞海。

夕阳垂下,山头仅剩了残缺的半个圆盘,在那放羊娃高声的吆喝,和羊儿的绵软叫声中,回响着那渐渐远去,而越发分明的马蹄铮铮。

  自翻开《火印》第一页,我为其堪称壮烈的景物所震撼,薄暮朦胧中,炽热的光线仿佛化作了箭矢,对着广袤的草野“万箭齐发”。

从此我走上了那座山头,亲眼目睹了那场恶战,听到了那“咴咴”的嘶鸣。

那晚,牧羊娃抽断了羊鞭,满身伤痕,趴在父亲的肩头回望那匹雪白的马,他幼小稚嫩的眼神里满是骄傲,而他即将成长,在杀伐与刀光中成长,浸浴血且饱览泪光。

  那一天云翳阴沉了,炮声响起了,静谧安详的桃源被轰出了一个豁口,拦不住的日军洪流汩汩涌入,淹过了村庄。

在字里行间,通过真诚、真切的文字,我仿佛听到雪儿离开后,坡娃的哀哭。

丰富的心理描写,也让一个爱马如命、霸道专横的日本军官形象展现在我的眼前,他的征服欲,他军官的威严,燃烧,升腾,飘摇在他战胜、战败、死亡的路上。

而在日军粗暴血腥的行为里,在他们肮脏的精神堆里,却有稻叶的天真无暇,这是令我欣赏《火印》的一点。

中国人民眼中无恶不作、万恶不赦的日本鬼子中,也有人性的美好,有稻叶对马儿的无微不至,有河野不让稻叶上前线的对于纯真的保留,正是这些,让小说的情感趋于完整,使“人”的样子展现得更为完美。

  我忘不了那个瘦腿伤的小哥。

我爱他的斗志,我爱他的热情,他流血的伤口也喷薄着上战场的豪情。

也许,他决斗的信念来自于他看到那个拄着拐杖、独腿的娃,和他牵着的那匹良驹,他有军人的诚信,军人的执着,说活着回来,就活着回来,说胜利,就没有失败。

  “火印”,是烙刻在雪儿身上的耻辱,是耀目的对坡娃精神的折磨,却也是磨砺中成长的见证,是复仇后永存的战利品。

在坡娃与雪儿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无限的光辉,从苏醒到饱受折磨,到顽强拼搏,至今的伟大复兴。

雪儿的抬首,是民族的觉醒;冲破云霄的嘶鸣,是人们不屈的呐喊;坡娃的十七岁,是新中国的成立。

  在《火印》中,我读到了抗战民族的英勇无畏,看见了觉醒人民的壮志豪情,那泼洒的鲜血灌满了满地的炮坑,残损的骨架支起了倒塌的房屋,那是无数人类用骨血铺出的平坦大道,四处弥漫的、照耀的,是崇高的灵魂,是人性的光芒。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证”,多一个人读曹文轩,就多了一份生命的敬仰

  夕阳落下,那远方升起的燃着白焰的火球,投射下皎洁的光,覆盖在暗色的草原上,羊群离去,牧羊娃的歌声戛然而止,他立在山头,眺望着,聆听着,那远处至高山峰上燃烧的黑影,仰首抬蹄,以悬崖勒马的绝美姿态,发出了“咴咴”的嘶鸣。

  (辅导老师:张冠秀)  火印读后感(二):耻辱与尊严  青岛桦川路小学 邹毓家  曹文轩所著的儿童长篇小说《火印》,为我们描述了一匹马。

它智慧、勇敢,它遭受耻辱,它奋勇抗争,最终赢得尊严。

  它的名字叫雪儿,是坡娃从狼群中舍命救回的一匹小马驹。

它泛蓝光的白毛,蓝黑色的四蹄,蓬松的长尾巴,赢得了村民的好感。

它和坡娃一家,还有小伙伴瓜灯和草灵,在野狐峪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雪儿渐渐长大,变成了一匹健壮的骏马。

但美好终归不是永恒的,不幸终于来到——战争爆发了

  雪儿被日军强征走,身上被烙下了日本军营的火印。

日本军官河野看出雪儿是一匹良驹,想训练它成为自己的坐骑,但雪儿心中却还思念着野狐峪和坡娃。

它不肯屈服,顽强对抗着,最终沦为日军拉炮的战马,忍受着母子分离,遭受着种种凌辱。

与此同时,野狐峪也遭到了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坡娃因此失去了左腿,也失去了父母、黑狗和草灵。

读到这儿,我似乎感受到,恐惧、愤怒、仇恨,在雪儿、坡娃和村民心中种下了一颗复仇和抗争的种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坡娃带回了雪儿,可那枚烙在肩上的火印,成为了它终身的耻辱,使它在村民面前深深地低下了头,不再昂首嘶鸣。

我正在为此惋惜时,事态突然发生了个大转变。

雪儿成为了中国战马,奋勇杀敌,最后高昂着头,高声嘶鸣着来了个悬崖勒马,诱使河野掉下了悬崖,一雪前耻,赢回了尊严。

而后独自忍受着伤痛,跑进深山去寻找它的小马驹去了,我相信它们母子一定过着团聚幸福的生活。

  我很难想象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亲人、朋友和陪伴他成长的如同伙伴的马都离他而去时的心情。

是失望

是寂寞

是悲伤

还是失落

但我相信,经受过耻辱经历的坡娃和村民一定向往着有尊严的生活。

  我也不忍去想一匹有尊严的骏马,肩上被烙下了一枚日本军营火印时的想法,但是我知道,残酷的战争给雪儿、坡娃和村民带来巨大的伤害。

  马有耻辱与尊严,人又何尝不是呢

  《火印》让我想起了当年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面对日寇的欺凌、虐待、烧杀抢掠,他们承受着巨大的耻辱。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军民开始了八年抗战,终于赢得了胜利,他们最终像雪儿一样高昂着头,赢回了尊严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火印》造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一个特殊岁月的印记,一曲铿锵的人性赞歌,它让我重新认识和领悟了耻辱与尊严

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心得体会

1984年8月底的一天,我回头向滔滔的塔里木河,望了最后一眼,毅然别过了头。

眼泪无声地流淌着。

塔里木河呵,你为我作证,我在心里默念着,我会回来的,有朝一日

然而,1988年6月底,我从西安大学毕业时,并没回新疆,没回塔里木,而是,离新疆,离塔里木,越行越远。

虽有叶公好龙之嫌,我还是忍不住爱她、关心她。

在离开她的岁月里,只要看见“新疆”、“塔里木”、“兵团”、“农一师”、“十三团”这样的字眼,便倍感亲切。

每当耳畔响起《边疆处处塞江南》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时,无边的麦浪稻海、纵横的林带水渠、比天还高的银色棉山、战舰一般威风的红色康拜因…美丽的绿洲风光便会在我眼前闪现,那时,我这颗被世俗浸泡得几近麻木的心,会变得柔软,视线会模糊:多年前,赤背在蓝天下弓腰拉犁,绳索深深嵌进肩胛满脸豪气的年青人;冰天雪地里,一双双裂纹的、粗躁的、长满冻疮的手,在褐色的棉棵间不停地穿梭…虽已离开那片土地30年,但那里的风吹草动,无时不牵动着我的衷肠,那片我生活了12年的土地,是我一生倾魂的地方。

在塔里木河畔的清苦但温馨快乐的流金岁月,是我此生最难忘怀的日子。

新疆、新疆兵团、塔里木,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名词,是我的根,我的魂,是我立足红尘的根,立足红尘的魂。

塔里木南岸的13团11连,是我灵魂的永远栖息地。

30年来,我的心一直与塔里木、新疆兵团、新疆一起跳动着。

新疆、新疆兵团、塔里木的点点滴滴都波动着我的心弦,一年又一年。

迄今,我仍埋怨妈妈当年对我与弟弟的回疆双重标准,当然,也怪自己没主见,种下了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1988年我毕业时,妈妈不让回新疆,说我回新疆就是没出息,给她丢脸。

而1995年,弟弟从无锡大学毕业时,妈妈当即拍板,让弟弟立刻奔赴13团报到

我气愤地问“:为什么

”妈妈理直气壮地“: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嘛

只要有稳定工作,每月能按时领工资,有房子结婚生孩子,在哪里生活不一样

何况,现在新疆变化大得很,口里有啥,新疆就有啥,一点也不象从前了

13团也一样,只要有钱,啥子买不到

军军一毕业马上回

如果在口里混不下去了再回,人家团领导肯定不会要你;你一毕业就回,团里肯定会认为你回去是诚心诚意的

” 我无语。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1954年10月7日,今年是新疆兵团成立60周年。

我所在的农一师的前身,正是名震中外的王震将军的三五九旅,英雄的三五九旅。

新疆兵团的拓荒开发,源于青年们集体响应国家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召唤;美国西部的拓荒开发,源于拓荒淘金者个人去西部发大财的诱人前景;策略手段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中国新疆、美国西部都建立了强大的农业、工业基础,形成农业、矿业、城镇和铁路全面开发的格局。

中国版图与美国差不多大,人口却是美国的近5倍,新疆兵团取得如此辉煌成就,更不易,更难能可贵。

美国西部拓荒开发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时100余年,而新疆兵团拓荒开发,只用60年就创造了更大的辉煌。

最重要的一点,美国西部拓荒开发,的确使美国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没有西进运动,也就没有今天的强大美国。

但,同时,大量的原住民印第安人遭屠杀,其余被强迫迁移到西部偏远的贫瘠地区,所以,美国西进运动也是美国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新疆兵团的拓荒开发,起于没有人烟的沙漠戈壁、万古荒原,不但从最初的根本上解决了进疆部队的粮饷问题,极大地减轻了新疆各族人民负担,而且,逐渐成为新疆各民族和睦相处,稳定新疆、发展新疆的定海神针。

旋律优美动听、唱遍大江南北的维族民歌《萨拉姆毛主席》,便是一个最好的活生生例证。

今天的新疆兵团,以占全疆1\\\/7的人口,生产新疆1\\\/5的粮食、2\\\/5的棉花和1\\\/3的棉纱、棉布、食糖,并缴纳1\\\/5的税金;新疆兵团工业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能源和基础工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钢铁、煤矿、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电子等近百个门类。

革命重担,扛在肩膀;天大重担,战士担。

60年来,三代新疆兵团的军垦战士,把新疆的万古荒原,变成了今天的边疆处处赛江南。

深深地,向260万伟大的新疆兵团人,致敬

我从1990年5月,开始业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绿满天涯》,拿起笔记录自己所经历或感受到的,我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所处的时代风云。

1984年8月底,我肩背行囊,离开塔里木,去西安上大学。

西安什么样

不知道。

但,肯定有人,肯定有树。

我在心中默念,有树,就会有绿;有绿,我就会想起我的新疆,我的塔里木,我的塔南,我的13团,我的11连。

2003年8月完成初稿时,易名《倾魂》,包括“老胡杨下的泥屋”、“大雁塔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上中下三篇。

10年来,七易其稿,我仍很不满意,感到很多东西想表达却没表达出来。

这部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也许永远只有我自己看,但,好歹是一种20多年心结的一定释放。

《倾魂》,客观记录新疆兵团塔里木的风云时代,自然再现新疆支青在塔里木的如歌岁月,全景式反映新疆兵团中的四川、上海、湖北、河南、山东、甘肃等支边青年三代人、近五十年(1965—2013)在塔里木及离开塔里木岁月后的悲欢离合。

从平凡寻常人家事,尽看时代风云翻涌。

永远怀念屯垦戍边的伟大指示者毛主席,永远怀念屯垦戍边的忠诚执行者王震将军

60年前横空出世的新疆兵团,艰苦卓绝历经磨难而辉煌伟大的新疆兵团,永远彪炳辉耀于共和国艰苦卓绝而辉煌伟大的创业青史

衷心祝愿新疆兵团的明天,更加灿烂美好

我早就笑着对自己的独子说过好几次,今后将我的骨灰送回塔里木,埋在南岸农一师阿拉尔13团的沙包里,看沙枣野麻红柳花开,听胡杨钻天杨风中呼啸…

爱国主义诗歌朗诵大全

爱国主义诗歌篇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爱国主义诗歌篇二:《青春中国》  用茫茫的夜色作墨  用疮痍的土地作纸  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之后  是谁?  写下的两个字--中国  让人读得昏暗读得疲惫  更让人读得心痛读得悲愤  那萎缩在清末史书里的  消瘦的中国呵  那跪倒在《南京条约》里的  软弱的中国呵  那一天,无数的青年  走上了街头  面对淋漓的鲜血  面对惨淡的人生  他们的呐喊如同一阵阵惊雷  激荡着这昏睡的土地  他们就像一束束火焰  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  盛开成五月绚丽的花朵  此后,他们加入到共产党人的行列中  他们义无返顾地选择了  用铁锤砸碎黑暗  用镰刀收割光明  他们走过漫道  他们越过雄关  他们驰骋疆场  他们英勇杀敌  他们要以枪杆做笔  写下一个崭新的中国  他们要以热血为色  描绘一个青春的中国  许多年后的今天  当我的目光穿越历史的峰峦  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我又看见  我又看见了  一群又一群的青年  那挂满汗水的面孔  我又听见了  他们嘹亮的歌声  在荒芜的土地上回荡  他们用无怨无悔的青春  在悠悠岁月中  写着一首爱的诗篇  是的,岁月悠悠、人生漫漫  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  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  那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  那是一座壮志凌云的丰碑  哦,中国,我要为你写一首诗  用太阳金色的语言  用心海浩瀚的蔚蓝  哦,中国,我要为你画一幅画  用春天百花的色彩  用五星红旗的光芒  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  让人读得光明、读得酣畅  今天,一个腾飞的中国  更让人读得生动、读得自豪  这就是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而出的  希望的中国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辉煌的中国  这就是我们的  青春中国! 爱国主义诗歌篇三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她艰苦奋斗到繁荣昌盛,  那蘑菇云朵的震撼升空,  那北京奥运会的完美展现,  那神舟七号的太空之旅,  那国庆六十周年的盛大庆典……  我爱我的祖国,  我要到大兴安岭听林涛,  到泰山顶上观日出,  到西子湖畔赏桂花,  到日月潭间划小船……  我爱我的祖国,  我就是祖国的希望,  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我就是祖国的未来,  在科学的征途上飞向蓝天。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她地大物博的锦绣河山,  那辽阔无垠的青藏高原,  那奔流不息的黄河长江,  那碧波荡漾的桂林山水,  那如诗如画的九寨风光……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她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那名震西方的四大发明,  那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  那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  那金戈铁马的逐鹿中原……  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那气势雄伟的秦兵马俑,  那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  那永不褪色的四大名着,  那抑扬顿挫的戏曲经典……  爱国主义诗歌篇四:《友好的笑容》  你是一片绿叶  我是一片绿叶  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的生命  绿叶挨着绿叶  构成了茂密的森林  不再惧怕风沙的狂野  你是一座房子  我是一座房子  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耸立  房子挨着房子  构成了高楼大厦  越来越多的走向繁荣昌盛  你是一条小路  我是一条小路  我们是一条条通往远方的小路  小路挨着小路  构成了通往世界的方向  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我们友好的笑容  更向往永久和平的愿望  爱国主义诗歌篇四  聆听爱国歌曲  聆听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长征的路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那些成天诅咒的人啊  你可知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聆听爱国歌曲  聆听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暴风骤雨中  黄河怒吼着扑面而来  淹没电脑桌上白天黑夜的厮杀  那些在游戏中漂泊的人啊  请你回到现实中来  爱国主义诗歌篇五  《升国旗》  排排队,站站齐,  不说话,不调皮。

  奏国歌,升国旗,  我们都行注目礼。

  同学们,齐努力,  为祖国,勤学习。

  学文化,练身体,  建设国家出份力。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