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本功大赛教师感言
学习美术的感想
从不间断苦练美术基本功,不知有多少“三更灯火五更鸡”,天道酬勤,近年来,我在教体局多次举办的学生美术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今年6月在市关工委、市文联、市教体局举办的少儿书画大赛中,获得绘画组特等奖。
不过获得了奖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目标,获奖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题目有哪些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帮助保育老师全面发展。
一起更好地服务于幼儿。
商务厅机关服务中心幼儿园开展了——教师技能技巧比赛活动。
这次比赛的内容有五项:舞蹈、钢琴演奏、讲故事、看图临摹绘画、声乐。
参赛的教师准备充分,信心十足地参与了这次活动。
保育老师们也不断努力积极参加我们的活动。
比赛前由代朝静园长介绍比赛的规则和要求,抽签确定比赛顺序,并逐项进行,分项计分。
在比赛的过程中,大家态度端正,积极准备。
十分重视。
每人在逐个的比赛中,都展示出自己的亮点,把自己长处发挥到极致。
经过激烈的角逐,每个单项都评出了前三名。
领导评委给教师们做了点评,在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信我们的教师会锻炼的越来越好。
通过这次比赛,教师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充分认识到,比赛不仅是自我展示的舞台,更是检验自身素质和相互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并以此为契机,平时扎实练好基本功,提高业务素养,不断成长自己。
积极的教师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的练习着自己的舞蹈。
为了能够把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单项舞蹈比赛精彩瞬间。
单项钢琴演奏精彩瞬间单项讲故事大赛精彩瞬间我们保育老师们也是多才多艺单项临摹绘画教师保育后勤人员作品单项声乐精彩瞬间五项比赛结束之后大家感慨颇多。
“比赛虽然结束了,思考却是长远的,感谢比赛,它不但给我们信心,也让我们看清自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保育员。
成长的道路还很长,而教师更应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其实,当我们知道结果的时候,心中升腾的是一份不安和歉意,因为一些新教师刚来不久和其他的教师之间是将遇良才,每一位老师都可堪称第一,在这参赛的过程中,大家的努力与坚持带给了彼此太多的感动
”“这些外在的成绩只是枫树上的几片叶子,风吹后就落了,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自己内心年轮的成长声。
小小的比赛给了我们大大的感悟,“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今后我们全体教师还得不断多多学习。
技能技巧大赛这美妙的一笔,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增添一抹亮色
” 我们全体职工会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团结向上。
把我园办的越来越好,让孩子们全面健康成长。
幼儿园美术组长心得怎么写
一年来教美术的心得体会。
·从儿童的心理入手简入深。
激发学生的学习感受。
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聪聪要付出努力。
要对学生,要让学生对他产生感情。
对美术。
产生兴老师和学生在小桥呼应。
深受教育。
是每个学生。
无奈能不能在美术课中健康成长
写一篇:国际标准舞比赛后的感想。
我也不会,我也想问问大家
如何看待美术生集训时外出写生的现象
写生是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自然界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而写生是学习绘画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也是绘画创作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通过写生可获得第一手的创作素材,真实而又自然。
在写生中可以把研究生活、吸收传统、酝酿创作三个环节结合在一起。
走进自然、体验生活、表达情感等一系列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活动,都能在写生中实现。
只有积累丰富的写生经验,真实地描绘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对自然的理解、感受和认识,才能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人们经常说,艺术是心灵的写真,唯有真诚才动人心弦。
所以,课外写生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一、美术教学存在的弊端 在美术教学中存在轻视课外写生的问题,学生依赖性大,动手能力差。
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写生课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
但是写生课却得不到行政领导的重视,写生课时少得可怜,所谓外出写生课也流于形式,几乎变成了旅游,老师带着学生外出写 生,大多数学生都会带着相机,都不愿意直接对着景物写生,出去游玩一趟,拍些照片就回来了,学生普遍轻视写生课,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也不认真,没有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
搞创作时,学生对着照片就开始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画得杂乱无章,既没有主题,又不能感人,没有一点乐趣,也激不起作画的激情,加之绘画基本功差,作品更是枯燥空洞,显露出公式化、概念化、呆板化的弊病。
二、课外写生的重要性
【第1句】:课外写生是提高绘画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1)课外写生培养了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力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在《遗嘱》一文中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 在课外写生中,学生就要善于培养发现自然美的敏感力,把 潜伏在大自然当中的美的宝藏通过我们的眼睛给发掘出来,用手把大自然中的美给表现出来。
面对课外写生中自然的人物和风景,要求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再现自然,而重在对所观察景物或对象的重新认识和发现。
细心观察所要描绘的对象,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感人的细节。
一方面提高写生的细节刻画能力,使作品更加的深入和完整,另一方面培养了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
大自然中的色彩、明暗、构图等细节都会使我们对自然的观察日渐丰富,日积月累,将汇集成艺术创作中的直接源泉和营养。
我国古代著名画家顾恺之曾经说过的“迁想妙得”,形象地说明了艺术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的作用。
多走、多看、多思考,用毕生的精力去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个人的品位,才能步入创作的佳境。
(2)课外写生是培养学生创作激情、提高绘画技能和创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课外写生是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科目。
在课外写生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研究生活、体会艺术规律、启发创作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
除了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之外,还能够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绘画技巧及控制画面和处理画面的能力。
在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心中有了想要表达的内容,可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艺术修养及手法,想表达的东西画不出来。
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各种写生课学习阶段对于绘画技法的实践不够。
相反,很多在课外写生学习阶段能够较快掌握一定绘画技巧和画面处理能力的学生,在艺术创作阶段就显得得心应手,能够较轻松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画面上,这就是写生课的训练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绘画技术上的基础。
艺术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一般性规律可以从书本和课堂中得来,而在进行具体的画面操作技巧上就只有凭借个人的悟性和在大量的写生练习中得到。
(3)只有深入大自然,才能激发学生的强烈艺术创作愿望和 激情 大自然绚丽多彩、五彩缤纷、魅力无穷,让我们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色彩感受和最自然、最真实的美感。
这种感受和激情是单纯呆在画室里所难以取得的,它是一种带有个人真挚感情色彩和强烈乡土生活气息的审美体验。
同时课外写生和室内写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外出写生可以让画家获得一种既新鲜又兴奋的感受,作画时充满激情。
在课外写生的过程中,让我们有机会看到更多的自然景色, 投身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在面对自然美景时会强烈地感受到艺术和生活的联系竟然如此的亲近,艺术创作的选择竟会如此的丰富,艺术创作的热情竟会如此的高涨
我们常常说到的“有感而发”正说明了主观感受对艺术表达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认真观察景物的内在美,从内心深处去感悟自然万物的美好属性,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写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
【第2句】: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对于“写生与创作”的关系,有些人会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写生只是一种训练基本功或收集素材的方法,而忽略“写生也是创作”这一重要方面,其实西方绘画面对物象写生就是创作,有时提到创作,人们往往会认可那些利用照片或素描稿一丝不苟地放大精制而成的作品,却忽略了写生创作的作品。
在课外写生中我们不仅要对客观现象、自然景物有着敏锐的感受,还要将独特的个人感受转化到画面上。
艺术家的个人绘画风格都不是凭空想象或主观臆造出来的,都是在长期的、大量的绘画作品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在这其中,课外写生使得技术与思想的结合为创作的精神与思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以开放的姿态,拓展的思维发挥写生方式的特性,以促进写生作品的个性化、风格化的形成。
因此课外写生成为画家个性、情感表现和表达的重要途径。
写生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表现,其形象含有丰富的想象 力、创造力,具有美的视觉效果。
写生不等同于创作,但是创作需要的某些最普遍的规律、法则的集中表现,是从历代艺术家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的规范化。
同时写生与创作是两个递进的过程,他们是紧密相连的。
对景写生、对景创作也是对“师法造化”的发扬。
【第3句】:继承我国历代绘画大师重视深入自然的写生精神 深入自然写生,在表面看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艰难的、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活动。
我们可以想一想,像宋代的画家易元吉,为了画好活生生的猿猴,他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到深山老林里去实地生活和考察。
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当代的画家李可染、黄胄、刘文西等都是靠写生画出来的,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著和勤奋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端正课外写生态度,培养良好的课外写生习惯 大自然赋予我们那样美的景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阅读,并 在写生中提炼意境和主题,因此,我们只有端正课外写生态度,培养良好的课外写生习惯。
回顾历史,许多艺术大师莫不是以写生作品奠定其成功的基石,因为艺术家深知“写生”是通往艺术之路的捷径――画家到大自然中去“师法自然”,培养画家良好的视觉阅历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同时锻炼画家体会自然、观察自然、归纳自然和表现自然的能力。
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因此明确了课外写生的重要性,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写生课和艺术创作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更应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种关系。
作为一个画家,必须经常对自然写生,与自然亲切对话,不断提高驾驭画面的能力,使其画面不断完美。
培养良好的课外写生习惯:一方面培养写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积累写生的经验、观念和艺术修养。
面对自然的写生应重视对自然体验和表现,重视在单纯精炼的艺术语言中追求表现的深度。
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结合,既是绘画认识和总结,又恰恰是课外写生最确切的定义。
深入生活和自然,端正对课外写生的态度,是艺术家与生活沟通的桥梁,能使艺术家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生活,挖掘生活的深层次内涵,也是有利于实现绘画变革的基本途径。
学生小组组长怎样总结一学期的心得得失
转眼间,我们本学期的工作又接近尾声了,回想整个学期,有很多很多的感触,可以说是忙碌又充实的。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班级管理 根据学校的需要,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二班的副班主任,与刘永文老师合作管理班级。
在慢慢的适应了这个角色之后,我也逐渐认识到这个角色的重要性。
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副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环境,班级纪律和部分班级文化的建立,各负其责也要互相协调,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
班级卫生,班级书香文化的建设,小脸谱的及时更换等等,只要是我的工作我都会认真对待,尽量做到最好,完全把自己融到了这个大家庭当中。
(一)书香班级 书香班级建设是本学期工作中的较为满意的方面,在与刘永文老师的合作下,我们的班级书香文化建设有声有色。
捧起一本好书,就是捧起一个伟大的思想;翻动书页,就是翻动一个海洋。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大量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沉浸童年。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读书,博览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享受生活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努力打造书香班级。
具体工作
【第1句】:对班级进行个性化书香氛围的布置。
“书香幽幽伴我行”几个主题大字的设立让我们班的书香氛围格外浓厚起来,随之为孩子们建立“我阅读我快乐”的读书专栏,其中包括“展示平台”、“好书推荐”、“留言板”几个板块,给孩子们创造充分展示,相互学习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第2句】:集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力量建立班级个性化藏书架,给书架命名为“毛虫部落”。
选好图书,统计藏书目录,设置班级读书借阅章程。
【第3句】:开展班级特色阅读活动。
(1)学生在校安排阅读时间。
在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手捧书籍快乐阅读。
(2)老师与学生共同阅读,书香班级建立之后我跟刘老师从自己做起,跟孩子们一起读书,并将读过的认为好的书籍介绍在“好书推荐”里供学生选择。
因为共读的开始,我感到跟孩子们的共同话题多了起来,使我更深地了解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更好的开展班级管理。
(3)每周一次的亲子共度,班里一直坚持得很好,家长与老师共同为孩子的读书感悟留下感言,肯定中带有指导,指导中伴有鼓励和支持,一学期下来,我们有了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集锦,这是孩子们积累的一笔宝贵财富。
【第4句】:在日常的读书活动中,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读书量、读书态度、读书笔记、读写绘、参加交流的成果进行评价,随时奖励,期末根据喜报的多少,评选出班级“读书虫”。
本学期的“读书虫”是托淑静、张晓涵、付英泽、李辰龙、苏泽宇、王皓天、张一凡、常龙辉、高文宇,在此再一次对他们表示祝贺。
【第5句】:在邻近期末的书香班级报告会上,我们三年级二班了一次别具一格的亲子故事会。
故事会由吕辰豪家庭表演的《爱心树》,付英泽家庭表演的《逃家小兔》等十几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是由家长跟孩子一起表演,看着家长和孩子的表演,在场的人无不开心欢笑。
虽然表演者没有高超的演技,但是通过表演,我们看到了家长对孩子阅读的支持,孩子们对读书的热爱。
(二)班级常规 我们班的班级管理一直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管理组员,老师负责每个周末将情况汇总,根据成绩评选出优秀小组,并给于一定的奖励,有了这种评价制度,孩子们的积极性高了,集体荣誉感强了,在相互竞争中孩子们不断进步。
担任副班主任工作,使我有了更多的机会跟孩子们的亲密接触,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虽然他们还是孩子,但是我发现他们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小托的责任心,晓涵的上进心,玉娇的助人为乐,豪豪的活力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那怎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到他们当中呢
我想在我与他们之间需要一种沟通,而这种沟通需要真诚作为基础,在付出与回报之间我享受着孩子们带给我的快乐,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的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1-6班和四年级1-2的美术课程加上每天下午的美术特长班。
课时虽然不少,但是在教学中我一直秉承认真二字做好每一项工作。
认真遵循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并能保证提前备课,不打无准备的 “战役”。
努力学习,合理处理教材,掌握各个教学环节,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
认清楚美术课的真正意义,美术课并非仅仅是使孩子学会画画。
而应当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以“以美育人育完美人”的大美术教育观为指导思想,注重在美术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积极动脑设计美术特长班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先后开展了线描画想象教学和初步写生教学,在授课同时锻炼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学期末我们成功的举办了线描班画展,效果不错,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很高。
三、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一)积极进行听评课活动,坚持美术理论学习。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
在上课之余,坚持听评课学习,光盘资料学习等,并写下心得体会。
与其他老师共同探讨令自己感到困惑的课例,取长补短,要求上进。
每隔两个周高老师都会给我们下发他精心准备的美术学习资料,我们认真研读写上反思之后再进行集体总结,这个工作虽然繁琐但是高老师一直坚持的很好,给我们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二)将读书进行到底。
读书是一个最有效充实自己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自身素养,就没有让学生足以信服的理由。
本学期除了积极参加学科组的读书活动外,随着我们三年级二班书香班级的建设,我也经常跟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写下心得体会跟孩子们一起分享,或者将自己读到的好书介绍给孩子们,读书使人快乐这句话真的很确切,因为读书我跟孩子们的共同话题多了起来,是我更好的融入到他们中间。
(三)扎实基本功,增强专业素养。
对于美术老师来说,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为自己的学科教学服务。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周五我们都会在办公室或画室进行写生活动,时间虽然不多,但是正所谓画画可以怡情,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更有信心和干劲来迎接工作。
四、积极组织,热心参与学科组各项活动。
(一)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艺术之星”绘画大赛。
今年又迎来了全国“艺术之星”少儿绘画大赛,往年我们的成绩一直是可喜的,今年我们更是信心百倍。
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经过认真准备,每班都有很多作品上交,作品经过老师的认真筛选,最后选送作品50幅。
虽然比赛成绩还没有出来,但是我们已经享受了一个美好的过程,不过结果是什么,我们都是最棒的,在这里为所有积极参赛的同学们喝彩
(二)认真布置走廊内的墙壁文化。
现在的走廊和先前的走廊有了很大的不同,色彩绚丽,构思巧妙的学生绘画作品出现在原先空荡荡的墙壁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经常会看到学生和家长驻足观看、细细品味。
走廊文化的建设花费了我们每一个美术老师很大的精力,从选画到修画,从装裱到粘贴,那段日子经常加班,工作十分繁琐,但是看到工作后焕然一新的廊内环境,我感到务必的欣慰。
但因为工作的原因,作品的维护工作还不够完善。
(三)精心准备元旦画展。
元旦画展在学期初就列在了我们美术学科组的工作计划上,因此可以说这项工作从学期初我们就在积极准备着,不管是老师的作品还是学生的作品,我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画展共展出学生作品30余幅,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张作品装裱展出,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那几个并不是很擅长绘画的调皮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他们每个人最后都有一张让人满意的作品出炉,在这里为他们祝贺
画展刚刚结束,一个学期的特长超教学也随之告一段落,画展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里面凝结着我和学生们一个学期以来的心血,总的来说我认为收获是甜的,这一页就要翻过去了,为了更好的翻开新的一页我会继续努力,为学校的特色教学加上绚丽的一笔。
(四)配合音乐项目组文艺演出。
积极配合音乐项目组的文艺演出,为其幕后背景,根据不同的内容更换三次,虽然那些日子连续加班,但是看到小演员们在我们亲手的漂亮背景下唱跳舞时,我们也感到十分的自豪。
(五)外出参观学习,充实自己。
学习不仅仅是埋头读书,作为老师首先要广开思路,眼界宽阔,切记闭门造车。
所以这一学期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走出校门参观学习。
我们先后参加了在滨州学院和滨州一中举办的多次画展。
外出学习对老师的感触很大,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有值得肯定和发扬的东西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受益匪浅。
五、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四年级课程进行的不够系统化,下学期有待改进。
(二)走廊文化的维护有时略显迟缓,除了请各班主任要求学生爱护之外,还要经常检查维护。
(三)作为专业教师,还需要加强练习专业技能,使专业更专。
一个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其中的酸甜苦辣都已成为过眼云烟,不为成绩而沾沾自喜,不为失败而垂头丧气,怀着满腔的,我时刻准备着去翻开那崭新的一页
艺术真实与真实生活的关系论文一千字
一、二者的基本概念。
【第1句】: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是文学理论概念。
文学作品中“狭义的生活真实”,主要指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和事,即人物和事件合乎生活的常情常理,也就是合乎客观生活的规律和法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态”,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练,没有经过人的大脑主观意识过滤的生活。
它是自然的,原始的,粗犷的,真实的。
广义的“生活真实”包括狭义的生活真实、历史真实和科学真实。
文学作品中的科学性,即科学真实,指的是用自然规律来检验文学作品中的某些叙述和描写,要考虑作品中所写的景物、器物、人物的活动是否符合科学性,是否符合人与物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史实,对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严密性的思考不能不包含着对科学性的思考。
历史真实就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人与事,乃至历史事件。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可以采用生活真实呢
从创作实践来看,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历史题材,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等作品要求用生活真实,如果脱离了生活真实就不符合题材要求和写作要求,观众欣赏时就会说胡编乱造,弄虚作假。
但是,即便这些题材和手法可以表现生活真实,但也与原始真实生活有距离。
文学概念的生活真实,即真实性原则,不是模拟和照录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而是概括和开掘其中具有生活意义的真实事件。
即便是纪实文学和报告文学,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言行都全部写上。
“自然主义” ,是文艺思潮的一种。
形成于十九世纪下半叶。
要求艺术家冷静观察,单纯地记录,以追求作品的绝对客观和准确,并拒绝在作品中分析,评判,还试图用自然科学规律特别是生物学的规律来解释人和人类社会,故往往忽视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艺术概括。
“写实主义”一词早在十九世纪初的哲学领域即已出现,但直至一八三六年新闻记者蒲朗许使用这个名词,才确立了写实主义的美术基础,写实主义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譬如库尔贝等画家利用写实的技法,描绘当时不太被重视的农民和劳动者,所代表的理念恰巧与学院理念反其道而行,成为具有革命性的开创之举。
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其后波及世界各地。
60年代末至70年代,作为世界现代艺术的中心,美国艺坛出现了莱斯利、克洛斯(绘画)、安德烈、汉森(雕塑)等人,其作品的逼真程度让人如面对照片或真人。
日益发达的科技和丰富的材料为这种风格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新写实主义 Neorealism 。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
这类的电影的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
在形式上,大部分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
生活真实的意义。
生活真实是基础,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任何艺术都来自于生活真实。
没有生活真实作基础,一切文学艺术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任何文学艺术如果脱离了生活真实,靠主观臆想,胡编滥造,就没有了真实性,也就谈不上艺术真实。
这就是生活真实的意义。
【第2句】: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
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是艺术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是作家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它是艺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保障。
艺术真实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
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按照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自己的美学理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
比如,它就做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艺术真实的最高典范。
艺术真实的意义。
艺术真实是艺术家主观思想和客观生活真实辩证统一的结晶。
它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
它可以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也可以以生活中可能有的人和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达到艺术的真实。
也可以采用典型化方法,把一类人一类事集中到某一人或某一事上,完成典型塑造。
艺术真实并不要求照像式地复制生活,也反对照搬生活的某些现象。
艺术真实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李白的诗歌,丰富的联想,极度的夸张,组成了他诗歌艺术的独特风格。
因此,艺术真实并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它允许虚构,允许写想念或幻想的事物。
但是,任何想象与幻想,都还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生活中虽然不一定有其事,但它却符合生活逻辑。
它的真谛在于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内在逻辑的艺术吻合。
在艺术创作中,不管运用何种艺术方法和手段,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其共同的原则和要求。
能否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进步的思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二、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及联系。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虽然是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简单地说,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纯客观的东西,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主、客观的统一。
比如中的孙悟空,他就不是生活真实中的人,他是一个猴子,但又具备人的性格与特点,有人的思维和行为。
因此,说孙悟空是一个艺术典型。
(2)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典型化和审美化的反映。
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生活真实是基础,就是说,艺术真实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脱离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是虚假和编造,不能引起人们的喜爱与共鸣。
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提练和升华。
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是文学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先谈谈它们之间的具体区别。
举个例子,广大农村在新时期的生活是生活真实,一年到头,春播夏种,秋收冬藏,辛勤劳动。
过去要交农业税,国家从前年取消了农业税,作家张中把这一事件写成电视剧本,搬上了银幕,就成了艺术真实作品。
在中央一台黄金时段播出后,反响很好,收视率很高。
这就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
再谈谈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1句】:生活真实是基础。
这是因为,所有艺术都来源于生活。
文学艺术既不是作家头脑中固有的,主观臆断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世界上所有艺术都是生活的反映,没有不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不管是文学艺术还是绘画雕塑艺术,还是电影电视艺术。
不过反映的形式有所区别而已,有的直接鲜明,有的曲折隐晦,有的则错误地或歪曲地反映罢了。
热播的时候,主创人员被邀请到影视俱乐部录了一期节目。
海燕好象没去。
吴子牛以一个极为不雅的姿势坐在那里畅谈创作感言。
有观众提意见说,卢焯和蝉儿坐在城外三天就不去厕所么
许多电视剧被老百姓骂为不真实,假。
骂得好,骂得对。
在宾馆里憋出来的瞎编乱造的剧本应该直接扔进垃圾箱。
大家比较喜欢,为什么
因为写得真实,符合生活逻辑。
大家还喜欢,也是因为它的一些细节非常真实,比如梁三喜临死时掏出的帐单,就符合八十年代初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实际。
王玉梅演的梁三喜的妈,也就是广大农村老太太的典型。
反映生活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
即便是原始社会的陶碗陶罐上的图案和花纹,也是来源于原始生活的。
由于生活的原始与简单,其图案和花纹也很简单。
我在淄博看到一些汉代的瓦当,那上面有水的图案,有花草的图案,还有一人牵一只羊的图案。
其实这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中国画历来强调“以自然为师”。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这是全部艺术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也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经常见到有读者回贴说:“不真实,是虚构的”。
这就是违背了生活真实性原则。
【第2句】: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
社会生活是庞杂的,混乱的,原始的,粗糙的。
如果完全照搬生活,必然是不讨好的。
因此,要把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还必须要一番加工提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再造功夫。
作家的头脑就是加工机,就是蒸溜器,就是过滤器。
“生活真实”是艺术反映的对象,并且是“艺术真实”赖以形成的客观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材料,但“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它是典型化了的“生活真实”。
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是艺术创作的典型化过程。
作家、艺术家只有在先进的世界观指导下,对生活材料进行认识、分析、选择、概括,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才能进而完成由个别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
正因为此,“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真实。
这里举一首诗歌,是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网黑岩的作品:乡泥 把乡路背得滚瓜烂熟的不是书生 也不是寂寞开无主的蝴蝶 而是乡泥。
这些不仅仅是穷乡僻壤才有的 乡泥,都不是燕子为筑巢而衔来的 而是和苦菜花、青青菜一样土生土长的 因为怀乡,它把家乡揣在怀里 把家乡的路揣在怀里 把路两旁的乡野揣在怀里 不留一点点寂寞。
这些乡泥,一生要读多少书 摘取多少句子,才把自己醉在这里 它的亲昵,固然没人理睬 可它能记住多少位父老乡亲的名字 从它怀里走出的人 都要从那一点一滴的乡泥里摘取记忆 至到长成奇葩,开成花蕊,让夜雨 打湿芭蕉。
难免,从这里经过的车轮 都要从它怀里陷下去,越陷越深 用多大的引擎,也难以从胶住的思念里 拔出来。
本乡本土的,城里的,熟悉的, 陌生的人,几乎都被它养育过 难怪,从这里经过时 他们的裤腿,都要被它的热情粘住, 他们的裤脚,都要被他的朴实染湿 不论染湿一点点,还是濡湿一大片 都是一种认人为亲,都不得不让你 以双足作印,揽下对乡泥的大片情怀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由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变化过程。
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
这是因为: 第一、生活与艺术之间总有一段距离的,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要经过作家头脑的加工提炼,要有艺术实践活动。
再举一个例子,咱们的会员诗人李丹平的诗歌。
同样是在孟良崮参观,他却写下了这样的艺术作品:“不是这里最高的山,却是这里最高的碑。
枪声撤了,坟茔驻扎了下来。
满山坡的石头,都朝山头,跪着 。
”:“清瘦的,几乎只剩下骨头了。
砍了, 也有节。
” 第二、生活本身也不能说都反映了本质。
社会生活频繁复杂,有些生活是琐碎的,粗糙的,细微的,不连贯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混杂在一起。
有些生活是表象而根本不反映生活本质。
所以,对生活素材要做分析鉴别,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加工。
这就是典型化过程。
作者选材不能剜到篮里就是菜,也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
要有所区别,有所鉴定,有所选择。
只有那些反映了生活本质的材料,才算得上是合格的、真实的。
否则,只不过是素材,是毛坯。
我在网络上看到许多散文作者在描摹生活方面很卖力,有点近乎自然主义的描写。
但总感到个人色彩太浓,不够典型化,与艺术真实相差悬殊。
这样的作品就达不到公开发表的水准,只能在网上传阅。
这方面的例子也有,苏铁的 临海的群山是滋润的 山里的村庄是滋润的 村乡的秋雨是滋润的 雨中的聚会是滋润的 满眼的绿怎样构图都是绿 满地的蓝怎样创意都是蓝 满天的雨怎样取景都是雨 满怀的情怎样感动都是情 他们从不同地方来 带来了丰沛的雨水 两天下了三百八十毫米 有座水库要鼓坝 防洪形势紧 是不是诗人中间有属龙的 快签署一道命令 停止了这场连绵不休的暴雨 他们从不同单位来 带来了丰收的作物 十二人出了二十本书 有位老兄荣获冰心文学奖 创作形势好 是不是作家中有属牛的 快振臂一喝 终止那文学界喧嚣的浮躁 我带着眼睛来 我带着耳朵来 我要带着心去 沉甸甸的作物画满了眼睛 看着我 看着我 一句话也不说 我得对着眼睛说好多好多话 不要让青春冷了场 这首诗也不能说不好,而是太写实,缺少概括,缺少艺术加工。
同样是参加笔会,写出来的诗歌大相径庭。
第三、必须深入生活,加强生活实践,才能获得生活本质。
经历过的就是实践过的。
试想,如果朱自清没有小时候家庭生活的经历,又怎么能够写出《背影》那样感人的散文呢
这就是真与实践的关系。
这里的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真,是反映生活本质的真;这里的实践,是艺术实践。
当然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生活都体验,有些不是作者亲历亲为,是所见、所闻,这也算是实践。
把这些原始的材料提练加工的过程,反复修改的过程,也是艺术实践过程。
散文不允许虚构,不能象小说那样,可以虚构一些情节。
但是,不允许虚构不等于不容许艺术加工。
散文如果没有艺术加工,照抄照搬生活,那也必定是不讨好的,也是劳而无功的。
这个道理与照像和摄影一样,照像是复制生活,而摄影则要剪辑和蒙太尔。
也就是说,要有后期制作的艺术加工。
有些初学者不懂散文的写作过程和原理,老是将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上来,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读者不买帐。
因为作者没有搞清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把一些个别现象当作了生活本质。
而有些作者虽然把自己经历的最悲惨、最痛苦的事写上来,也没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自己的兄弟打架斗殴被人家砍了一刀,真实倒没人怀疑,但这件事有啥社会意义呢
还是因为那仅是生活的个别现象,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
所谓生活的本质,是指那些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
【第3句】:艺术真实总是高于生活真实的。
第一,艺术真实是带着作者主观倾向性的生活真实。
由于艺术是经过作者头脑加工提炼生活得来的,这里边已经有了作者的思想意识活动和意识形态。
作家往往是从生活真实的原则出发,高度概括了一类人和事,是杂取了许多同类的生活,然后加上自己的思想观点,再写到作品里。
而这种倾向性是通过细节缓缓流露出来的,不是那种口号式的表白。
若不是这样,那就是作者偷懒或不懂艺术。
这也是写手与艺术家的区别。
第二,艺术真实是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后的生活真实。
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这里的素材已经成为题材,这里的细节已经是典型化了的细节,这里的语言已经是标准规范化的语言。
借用数学上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差”,这“差”往往就是作家、艺术家所鼓吹推崇的一种道德境界,或是一种开掘的思想深度。
“差”越大,演绎的难度自然也越大;反之,“差”越小,艺术真实太接近或等同于生活真实,作品也就越是缺乏深度,缺乏感染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时候,任何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记叙必须牢记一句话:“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第4句】: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活真实是基础,艺术真实是追求的目标。
谁也离不开谁,不能把它们搞成两张皮。
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是一个创作难题。
中国文学史上有“形似”与“神似”的争辩,形似太过,则会产生自然主义,太强调神似又容易脱离实际。
齐白石有一段著名的说法:“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
”后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以形似为基础,重在神似。
艺术真实以不脱离生活真实为原则,脱离生活真实的东西如空中楼阁,如沙滩上的建筑。
但盲目地追求生活真实,而忽略了文学创作的目标,也会迷失方向。
三、如何处理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是艺术真实,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那么,接下就要探讨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一个成熟的作家,应该是把二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家,既有深厚的生活阅历,又有高超的艺术概括能力,善于从生活真实中提练加工出富有本质意义的创作素材,从而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
前人总结了很好的经验,谈创作体会的文章也很多,但根据我的研究,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为什么搞文学创作也要懂哲学,因为哲学是指导一切科学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难以写出真正的艺术品。
比如,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你要反映或再现那个时代的历史真实,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指导,可能就会歪曲历史,违背历史真实性原则。
再比如,你写现当代的社会生活,如果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作指导,你对现实的把握可能就要走样,因为你的思想不正确,你没有把握住现实生活的主流和本质,抓住了一点支流末节,就大做文章,结果犯了政治上的错误,或者说主题思想不过关。
反映现实生活,如果没有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不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规律,就有可能滑向反现实主义的泥坑。
因此,作家要多学点哲学,不断开阔眼界和思想,成为生活的思想家。
有的作者告诉我,老是觉得个人写的东西缺乏思想和深度。
什么原因呢
我看主要是读哲学太少,理论思维和逻辑思维不够。
除了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
我建议多读点中国儒家、道家和禅学,或者印度传来的佛教,这对文学创作是很有益处的。
不读儒家著作,就不知道中国的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事方法;不读道家即老庄的著作,就不知道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就会陷入人生的种种苦恼;不读禅学和佛教,就不知道人生六道轮回之说,就难以理解禅意人生,禅是一种境界,一种机锋,一种棒喝。
读了禅学,诗歌的品位就上升一个台阶。
孔孚的新田园诗大家都喜欢,他的诗好在什么地方
其实,就是好在他的诗歌有一种禅学的意蕴。
第二,坚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提练生活,把生活真实当基础和源泉。
深入生活,是老生常谈,有的会员会说,我们整天都在生活,吃喝拉撒睡一样也不少,怎么还要俺深入生活
但是,我敢肯定,即便你天天都在生活,却不一定发现生活中的美,也不一定认识了生活的本质。
作家就是要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开掘生活的本质。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
因此,深入观察生活,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一是要善于观察。
作家要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繁杂琐碎的事物中发现美,即便是别人观察过写过的事物,也能找到新的角度和能成为艺术的东西。
艺术家总是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某些人和事中蕴涵的艺术特质。
怎么样使艺术真实不脱离生活真实
古今中外不少文学艺术家都作了探索。
苏格拉底说:“看来我们对于写作这些故事的人,应该加以监督,……因为他们所讲的既不真实,对于未来的战士又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应该把真实看得高于一切。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二是要高度概括,典型化就是高度概括的手法。
杂取各种人共同的性格特点,然后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比如《阿球正传》,就是杂取了众多农民的性格,然后集中到阿球身上,把中国农民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模拟现实生活。
这是允许的,性格塑造可以高度概括,但细节却要模拟生活。
我最近看到一个留学生写的文章,里边谈到三种方法,即直接的感官刺激、语言同调、思维同步。
我是比较赞同这个观点的。
散文也好,小说也好,要想获得艺术真实的巨大感染力,就必须在细节上模仿生活,在语言上做到同生活中的原型人物一样的语言语调。
在思维上也要同步,一个农民的思想不可能有市民的思想,一个将军也不同于一个士兵。
有些作品叫小孩子说大人话,就有点滑稽可笑。
关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段十分精辟的话。
他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必竟原来有雪花,就含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那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 不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且要主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提炼、挖掘、概括本质性的东西。
有的作者觉得没的写,我看主要就是缺少生活积累,生活的底子不够。
那么,深入生活就成了补课的第一任务。
有的作者不是没有生活,他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但还是写不出,肚子里有货倒不出,这就是善不善表达的问题。
还有的作者有了一段生活,也写了一些东西,但再写下去,就感到捉襟见肘,没多少写头。
这说明他已经透支了生活,需要赶快深入生活,补充养料。
我曾劝一位作者多出去走走,见多识广才有写头。
老是身边的人和事,等把亲朋好友都写完啦,还写什么呢
有的作者说,我有生活,也有观察生活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艺术技巧,那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受欢迎呢
这是因为缺少创造,你写的东西,人家也写了,你没有超过人家的地方,所以就雷同,就一般化。
艺术具有不可模拟性,是这一个。
即个人风格、个人气派,独立思考、独出心裁、独辟蹊径,独树一帜。
三是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要把艺术真实作为追求的目标。
文学艺术说到底是意识形态范畴,既然是意识形态,是精神产品,那么,精神产品就有精神产品的创作规律。
从哲学上讲,是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的认识规律。
因为任何作家对客观存在和客观真理的认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都有一个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有的老作家劝青年作家要沉得住气,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有一点小感想就写大部头,要多读书,多积累,思考成熟再写。
写诗歌要遵循诗歌的创作规律,诗歌是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讲究意境和意象的创造。
有的作者写的诗歌,没有诗味,把分行的诗歌连在一起就是散文,就在于对诗歌这门艺术还不了解,对其创作规律还没有把握。
写小说讲究人物塑造,一篇小说,人物塑造任务完成了,性格突出了,血肉丰满了,人物写活了,小说就成功了。
有的作者小说只讲故事,不塑造人物,故事讲完了,人物还是没有站立起来,那么这篇小说就是失败的。
有的作者注意了塑造人物,但由于对生活观察不够,写的人物雷同化,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也不算成功。
还是对生活真实没有体验好。
有的作家受文革“三突出”的影响,写出来的人物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还是因为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缺乏深入了解,不能把这一个与那一个区别开来。
写散文,要讲究思想、在场和诗意,这是我这几年在网络上学到的新散文理论。
所谓思想,就是思想到位,一篇散文如果没有思想,就像白开水,那是没有味道的,读者是不买账的。
那种无主题散文更是误人子弟的提法。
思想是散文的神,所谓形散神不散,这个神就是思想。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这是唐代韩愈提出来的。
我国先秦散文的巨大成就,就在于思想深刻。
所谓在场,就是要求作者在生活现场,不是现场办公,而是现场体验,写出你的感受,写出你的亲历亲为,写出你的思考。
这一点与写小说不同,小说要求作者退场,要退避三舍,退得越远越好。
散文却要求作者在场,现场感强的散文,必定是有真情实感的散文,有深厚的生活阅历,有高兴或痛苦挫折的亲身体验。
所谓诗意,就是富有激情,用诗的语言写散文,整篇散文充满了浓厚的诗的意境。
关于虚构问题。
这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法。
即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为了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对于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予以调整安排,加工提练,集中概括,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创造意境,塑造人物的整个过程。
除了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等不能虚构外,各种小说和诗歌都是可以虚构的。
但是,虚构绝不是脱离生活的随心所欲的凭空捏造,而是借助分析综合,联想想象,对现实生活的加工改造。
使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既像现实生活那样真实可信,又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更强烈、更集中,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这就是说,我们在运用虚构手法时,一定不要凭空编造,要以生活真实为依据,要反映生活的本质,要善于发现美,做到“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要让读者在你所塑造的人物中看到自己或某类人的影子,这样的文学作品才算是成功的作品。
有人向我提出散文能不能虚构的问题,我认为,在总体上来说,散文是不允许虚构的,散文的生命在于其真实性。
但是,如果照像般地复制或模拟生活,那就谈不上艺术真实。
既然散文是经过加工创造出来的艺术,那么,在一些细节上就应当允许虚构,人名地名也可以虚构,其中的人物也不必受真名实姓的限制,只要符合生活逻辑,虚构就是允许的。
如果说散文注重艺术真实了,那必定是遵循了这一创作规律的,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
就是说,散文的基本材料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
散文的意境和情景是虚构的。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学书法的感悟
我学书法的感悟楷书最为难学难掌握,但是楷书是书法规律的基础典范,所以从目前学习者绝大多数是从学楷书开始。
当你感觉怎么写也写不好的时候,一方面是楷书难写,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断地进步着,你感觉写的不好,就会努力地去写好,因为你看到了差距。
这是一个痛苦的而且是必须经过的过程,有的人时间经历的短,有的人时间经历的长,时间的长短一看悟性,二看造化。
有的人没有熬过这段时光,最终与书法擦肩而过。
如果你感觉写的不错了,这反而是你进步将会减慢的征兆,许多貌似写书法的行家,为什么成不了大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感觉自己写的不错了。
我们在学习楷书时候也可以练习着行书、隶书、篆书等,这样可以有助于更好的练习楷书,也可以减少练习中的疲劳感。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
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
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
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
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