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中国铁路谈感言
谈谈你对我国铁路取得的成绩的感想
【第1句】:中国的的高速铁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正不断的延伸到我们国家的各个省份。
【第2句】:高速铁路改变了全体人民的出行概念,这个是别的交通工具没有办法比拟的,毕竟一些相对临近的城市正成为同城效应,也丰富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空间。
【第3句】:高速铁路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催生的相关行业的发展是不同忽视的。
【第4句】: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正成为中国的走出去的一张名片,中国高铁的全世界开花建设的现实也是一个证明中国强大的标志。
【第5句】:高速铁路的建设,同时加快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铁路的不断建设,速度的不断提升,对于耗材,施工技术等等都提出了一个个崭新的课题,这些效应应急在国家的科技进步中得到了巨大的体现。
解决方案2:中国高速,说句真话,真的很担心,但是还是个技术进步啊。
设计、建筑、运行都感觉有问题。
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准确。
建筑质量担心运行的电气化控制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解决方案3:国力进步的象征~~~简述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成果及其意义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对高速铁路的设计建造技术、高速列车、运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谈谈你对中国高速铁路的认识
答:
【第1句】:中国的的高速铁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正不断的延伸到我们国家的各个省份。
【第2句】:高速铁路改变了全体人民的出行概念,这个是别的交通工具没有办法比拟的,毕竟一些相对临近的城市正成为同城效应,也丰富了人们的居住...谈谈你对中国高铁的认识答:
【第1句】:中国的的高速铁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正不断的延伸到我们国家的各个省份。
【第2句】:高速铁路改变了全体人民的出行概念,这个是别的交通工具没有办法比拟的,毕竟一些相对临近的城市正成为同城效应,也丰富了人们的居住...谈谈你对中国高铁外交的认识答: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去年12月7日至9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这不仅是该大会首次离开全国高速铁路最新规划那位能够谈谈
答:到 2022 年,高速铁路 3 万公里。
到 2025 年,高速铁路
【第3句】:8 万公里左右。
展望到 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完善广覆盖的全国铁路网。
连接 20 万人口以上城市、资源富集区、.
结合青藏铁路,谈谈自己的感悟
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1142公里)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贯通,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此将画上句号。
青藏铁路不仅打破了西藏交通的瓶颈,而且自身也是一条旅游“黄金线路”,同时还促进了西藏旅游设施配套加快建设。
国际社会称青藏铁路是“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短短4年多时间,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就宣告全线贯通,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
这是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表现;是人类千百年来对青藏高原不断认识、探索以及与之亲近、融合的一次升华;是中国人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新时期民族精神在“世界屋脊”创造的世界奇迹。
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是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成就。
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的挑战,广大铁路建设者不辱使命、顽强拼搏、求是创新,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忍受着“生命禁区”一次次难以忍受的生命透支,不仅以奇迹般的高速度将铁路铺向拉萨,科学妥善地处理了重大工程与高原环境保护的关系难题,在冻土工程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创造了数十万人次施工人员高原病“零死亡”的纪录,而且培育了以“挑战极限、勇创一流”为内涵的青藏铁路精神,为青藏两省区乃至整个中国在新世纪实现经济腾飞,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与弘扬输送了新的动力。
谈对中国发展的感想
政治---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已经形成,社会产生力和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些事情能够证明中国的发展
【第1句】:GDP总量世界第二
【第2句】:人均收入历史最高
【第3句】:青壮年文盲已经消灭干净
【第4句】:人均住房面积历史最高
【第5句】:航天技术世界领先
【第6句】: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
【第7句】:可以通过购买国债控制美国
【第8句】:国防现代化已经实现
你对责任心的理解和感悟
最简短的获奖感言
【篇一:简单获奖感言】很荣幸被评为2014年度的优秀员工,这是对我工作上的肯定,也是对我做好今后工作的一种鼓励。
加入公司这一年来,从一个对人事行政仅仅有一点点模糊理解的门外汉,到现今已熟练掌握各类工作流程,整个过程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教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不辜负领导和同事的的期望,更加尽心尽责,抱着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并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迎接新的挑战
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篇二:简短而不俗的获奖感言】简短优秀员工获奖感言大全获奖感言一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企业的培养。
我也一样,以前我对印制板毫无所知,觉得自己十分渺小,现在通过努力也可以成为一名优秀员工。
这当中,我非常感谢我的领班陈旭纯小姐和经理马志彬先生,是他们培养了我,给予我机会和自我发挥的空间。
我认为,他们一个友善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都在激励我进步。
在这里我也要鼓励所有的同事:只要你肯努力,希望就在你面前。
简短优秀员工获奖感言大全简短优秀员工获奖感言大全。
获奖感言二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做为一名年轻的讲师,我们也将确立更高的目标,去取得更新的成功,以新的成功去开拓一片新的天空,为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对学员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教育的终极目标至高无上,个人的奋斗永无止境。
三尺讲台,是我们最爱的地方,教书育
【第9句】:18的感言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
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
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事变背景 主要人物:张学良、板垣征四郎
【第1句】:日本国内情况 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
1921年日本的军费为七亿三千万日元,1930年则裁减到五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
可是大规模裁军却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
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
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
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
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
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
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提出“满蒙生命线”的理论。
石原也是后来9·18事变的主谋。
【第2句】:日本控制东北铁路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
此后,日本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备。
【第3句】:田中奏折 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即田中奏摺)。
在田中奏摺中曾经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这份奏摺在1929年被曝光,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及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认为是日本奉行侵略中国政策的证明。
田中奏摺的真实性受到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在内的学者质疑,当前的主流说法多认为其应为国民政府所伪造。
然而时至今日查考史料及历史脉络,当时日本图谋全面侵华已久确为事实。
【第4句】: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当初,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维持了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
1928年,关东军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
日本关东军希望籍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皇姑屯事件并未引起日军所期待的东北混乱,相反,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的继承人张学良突然宣布全东北易帜,接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领导。
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
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
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第5句】:万宝山事件 1931年,中国人郝永德,未经政府批准,骗取万宝山村附近12户农民的土地,并违法转租给188名朝鲜人耕种水稻。
这些朝鲜人开掘水渠,截流筑坝。
这一工程侵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马家哨口200余农民上告。
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侨出境”。
然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于7月5日前完成筑渠。
7月1日,中国农民400余人,联合起来平沟拆坝。
7月2日,日本警察镇压平沟的中国农民,双方对峙,后日本增武装警察,在日本军警保护下,工程于7月5日完成。
同时,日本通过朝鲜日报记者金利三,捏造新闻,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
日本却以此次事件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
【第6句】:中村事件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中村震太郎大尉和井杉延太郎在兴安岭索伦一带作军事调查,被中国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副董昆吾发现并扣留,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
日本藉机宣称东北军士兵因谋财害命而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并在日本民众中煽风点火,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日韩移民”。
事变经过
【第1句】: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夜22时20分左右,不部队长官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
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
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
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
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第2句】:辽宁、吉林主要城镇沦陷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
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今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子、二道沟、南岭等地。
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
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
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第3句】: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
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
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
【第1句】:第
【第2句】: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进犯。
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
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
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伤亡惨重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
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第4句】:锦州、哈尔滨沦陷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
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
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
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
”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
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
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
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
驻锦州的东北军第
【第12句】: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
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犯,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
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
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
激战五天,自卫军伤亡惨重,撤往宾县。
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
【第5句】:满洲国成立 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考虑建立傀儡政权。
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大佐游说了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当时关东军以复兴满清为条件,说服溥仪回到东北。
11月10日,溥仪从天津出发,11月13日到达营口,最后停留在驻守旅顺的日本军营内。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
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年号定为「大同」。
上述宣言都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张景惠的公馆发表。
国际联盟强烈谴责日本政府的行为,并不承认满洲国政府的合法性。
日本表示抗议并且脱离国际联盟。
3月9日,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
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
各方反应
【第1句】:国民政府
【第1句】:外交努力 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 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 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第2句】:不抵抗政策 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的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为。
与蒋介石无关。
尽管日本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多次挑衅,张学良仍于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
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评价。
然而对于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后来逐渐评价为:他错误判断日军目的,若其知道日军并非“寻事”,而是要吞并东北。
作为东北少帅,他不至于会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
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
【第2句】:中国共产党 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
9月22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向全党指出:“立刻发动与组织广大工农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是党的中心任务,特别在满洲应组织武装力量,“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并连续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揭露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以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一些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北平、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太原、广州、济南、福州等地的大中学生和市民纷纷集会游行,通电抗日救国,并结队赴南京请愿、示威,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第3句】:日本政府
【第1句】:内阁不扩大方针 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
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
然而关东军无视政府的决定,以自卫为名,不断扩大战线。
【第2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12月11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
6五一五事件 1932年3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市从中国本土分离独立的统治地域,今后,(日本将)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
”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军制约。
(同年日本爆发五・一五事件,犬养毅被暗杀。
)
【第4句】:国际社会 国际联盟及李顿调查团 国际联盟派出调查团调查事变始末。
1932年10月2日,该调查团发表李顿报告,指出日本发动的事变是侵略中国的行为。
由于国联拒绝承认满洲国为独立国家,令日本撤出国联。
调查团在事变后一年多后才发表报告,诚然是为时已晚——日本不理会国联的谴责,继续侵略行动。
我国驻英公使郭泰祺在国联特会上演说,反对国联对中国问题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仅秉英、法两国之意旨草拟袒日报告书。
【第5句】:美国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向日本和中国发表照会,宣布日本对满洲的侵略是对中国领土内政的干涉,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因此美国政府对此不予承认。
这被称为“史汀生主义”。
中国和当时欧洲各国对此都普遍表示赞同,但是日本却无视这一通告。
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观望,到与国联合作,再到“不承认主义”的过程,总的趋势是朝着逐渐强硬的方向发展。
但由于美国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实质性行动,美国的反应对日本的遏制是软弱无力的。
民间运动 东北抗日联军 ⑴游行集会 9月28日,北平20万人举行抗日救国大会,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
9月28日,南京、上海的二千多学生请愿,冲击国民政府外交部。
外交部长王正廷被学生打伤,后被迫辞职。
⑵抵制日货运动 1931年7月,由于万宝山事件,日本煽动朝鲜排华反华,中国国内再次爆发抵制日货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运动愈演愈烈。
文艺作品 张寒晖《松花江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
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 。
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
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
“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
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
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 抗战开始后,周恩来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
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
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
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
”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
《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
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
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一直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着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歌曲赏析 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
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
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
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歌词全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91年9月18日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事变陈列馆。
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定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
沈阳市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事变思考 1931年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
今天,面对第76个“九一八”,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
走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于“国运”二字。
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
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人心支撑,而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发展。
76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
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面对现实,倍感发展之急迫,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
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先忧后乐、进亦忧退亦忧,等等。
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而图强又必须先进。
如今,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
这是个大醒、大幸。
然而,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
因此,面对76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须臾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
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策动人员 “九一八”事变的策动者及其结局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
坂垣征四郎被称为关东军的“大刀”。
他1916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陆军参谋本部中国课课员,1919年任中国驻军参谋,之后任云南、汉口等处日军特务机关长,1929年任关东军高级参谋。
1930年6月,坂垣征四郎在与石原莞尔进行了多次密谋后,组织了横跨中国东北三省的“参谋旅行”。
“参谋旅行”是他们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前哨战。
他们在哈尔滨、锦州、旅顺等地制定了日军在这些地区作战的攻防战略,在“旅行”中提出了日本占领满蒙的计划,并称,“在对俄作战上,满蒙是主要战场,在对美作战上,满蒙是补给的源泉。
实际上,满蒙在对美、俄、中的作战上,都有最大的关系”。
石原莞尔被称为关东军的“大脑”。
1918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总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当时曾有人评价说,石原莞尔的头脑是陆军大学“有史以来第一的头脑”。
1922年,他留学德国,研究过拿破仑军事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但他的全部兴趣和爱好,都集中在如何完成日本的侵略扩张方面。
1928年10月,他由日本陆军大学教官调任关东军作战参谋,与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形成团伙,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土肥原贤二是日军中的“中国通”。
他1912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随即被派往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特务生涯。
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讲几种中国方言,1930年任天津特务机关长,“九一八” 事变前30天,他调任沈阳特务机关长。
虽然“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不在沈阳,但由他主持的土肥原特务机关却是发动事变的中心。
事变发生后3天,土肥原贤二即从东京返回,就任沈阳市市长。
“九一八”事变后,坂垣征四郎任沈阳特务机关长、伪满洲国军政最高顾问,1936年任关东军参谋长,并在1937年以日军第五师团长的身份率日军入侵中国华北。
战后,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并于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
事变后,石原莞尔被任命为关东军副参谋长,后升任日本陆军中将。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石原莞尔见风使舵、混淆视听,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1949年8月15日,他因膀胱癌病死家中,终年60岁。
“九一八”事变后,土肥原贤二还参与策划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阴谋事件,如“华北自治”、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张北事件”“七七”事变等。
日本战败投降后,土肥原贤二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并处以绞刑。
1931年日军为取得更大利益,于当年9月18日突然对东北军发动攻击。
在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军撤出东北,日本策划伪满州国成立,从此东北民众开始了日军统治的14年悲惨生涯。
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18日被中国人视为国耻日!参考资料:
作文(我对高铁的感想)要2000字
例文第一次坐高铁十月六日星期二天公不作美 今天早上六点,妈妈叫我起床,说:“坐高铁去郑州
”我就像小猴子一样,蹭的一下,从被窝里钻出来。
因为我们还是第一次坐高铁,心里很期待,想要立马就去体验。
洗脸,刷牙,吃饭,我们就出发了,直奔火车站。
高铁比火车快多了,40分钟就到啦,实在是太快了
火车头像大型的子弹,近看像一条庞大的龙,远看一个特大号子弹。
坐在车厢里,感觉很平稳,不颠来颠去,而且环境很好。
40分钟,眨眼功夫就到了郑州。
妈妈后记:今天领着孩子去体验高铁的快,而且很稳。
以后去郑州就可以选择坐高铁
帮我写篇关于我对于伟大祖国辉煌的感受和自己需要努力的
~
祖国六十年的变化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
【第8句】: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
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
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六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
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年来,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
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
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
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
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
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
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
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我们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放眼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从北京天安门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表明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第二,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第三,宣告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一,建国六十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没收了大官僚垄断资本,通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阶级剥削的根源,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消灭了剥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点,从此全体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
人民利害相同、休戚与共,每个人的利益都依赖于国家、集体事业的发展。
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协作关系。
尽管在人民内部还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暂时的,只要正确处理,就不难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它经过全体人民的奋斗,一定能实现。
对于这一点,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有着坚强的共同信念,并由此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我们的生产力能够高速度地向前发展。
建国60年来,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的发展上,我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半个多世纪走过的路程。
我们的农业、交通运输、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实现“四化”创立了可以依靠的前进阵地。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还不完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出现反复,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日益显示出来,它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必将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从那时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我国人民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30年的改革开放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文革中一度濒临崩溃边缘的中国经济,到今天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
老百姓从温饱不足到吃饱穿好,不少人还买房买车,到国外旅游。
从抗震救灾中,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中,从神七飞天太空行走中,我们进一步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要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实现伟大复兴。
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胡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胡书记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党中央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和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现在又为我们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2022十大感动人物获奖感言
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
“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第10句】:和风春満园:陇海大院颁奖词:和风春满园。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陇海大院事迹: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
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
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
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
”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
【第11句】: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医者仁心,为了病人的需要,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同样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飞过半个地球,奉献了自己的医术和爱心。
今年,”感动中国“特意设置了”特别致敬“环节,把敬意献给了医疗队的每一位成员。
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
【第7句】: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