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夏秋冬的比喻句子
【第1句】: 描写春夏秋冬的优美句子
一.描写夏的段落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那是一个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热的太阳烤得田里的老泥鳅都翻白了,村边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几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陡地变大了。
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等毙;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锣碎鼓在替烈日呐喊助威!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马路上发着白光, 小摊贩不敢吆喝,商店门口的有机玻璃招牌,也似乎给晒化了。
四.描写冬天的段落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
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
洗帐子要捡一个晴朗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
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过也还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升火。
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
棉衣在铜炉子上烘过了,起来就不是很困难了。尤其是,棉鞋烘得热热的,穿进去真是舒服。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
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
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
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
闲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
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
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诗:“冬天,脚炉焦糠的香。”
手炉较脚炉小,大都是白铜的,讲究的是银制的。炉盖不是一个一个圆窟窿,大都是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
手炉有极小的,中置炭墼(煤炭研为细末,略加蜜,筑成饼状),以纸煤头引着。一个炭墼能经一天。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咸菜汤。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
我的祖母在后园辟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
“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猪油“炼”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冻,久贮不坏,可吃一冬。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
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
我们那里过去没有北方的大白菜,只有“青菜”。大白菜是从山东运来的,美其名曰“黄芽菜”,很贵。
“青菜”似油菜而大,高二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家都吃的菜。咸菜即是用青菜腌的。
阴天下雪,喝咸菜汤。冬天的游戏:踢毽子,抓子儿,下“逍遥”。
“逍遥”是在一张正方的白纸上,木版印出螺旋的双道,两道之间印出八仙、马、兔子、鲤鱼、虾……;每样都是两个,错落排列,不依次序。玩的时候各执铜钱或象棋子为子儿,掷骰子,如果骰子是五点,自“起马”处数起,向前走五步,是兔子,则可向内圈寻找另一个兔子,以子儿押在上面。
下一轮开始,自里圈兔子处数起,如是六点,进六步,也许是。
【第2句】: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的名句
春 【第1句】: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第2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第3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第4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第5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第6句】: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第7句】: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第8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9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第10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11句】: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第12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第1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第2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第3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第4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第5句】: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第6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第7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第8句】: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第9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第1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第2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第3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第4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第5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第6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第7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第8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第9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第10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11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第12句】: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第13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第14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第15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冬 【第1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第2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3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第4句】: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5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6句】: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第7句】: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第8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第9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第10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第11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第12句】: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描写春的古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
【第3句】: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有
一、春季: 孟浩然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点评:作者观察细致,比喻新颖,想象别致,语言浅近流畅,字里行间溢出浓郁的春意. 二、夏季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 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注:后五句意义相同,都是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意思.东、西、南、北并列,铺陈其事,这是诗经中的“赋”的手法,) 【释】: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注释](1)净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2)毕竟:终究,到底.(3)四时:四季. [译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风光就是与别时不同.莲叶满湖,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帖水映日,显出与众不同的艳红. 三、秋季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全诗通过枫叶,写出了晚秋的热烈气氛. [赏析] 此诗写山中所见秋景,这最后两句尤为优美.所以黄生《唐诗摘钞》说“诗中有画”,是一幅《秋山旅行图》.诗中“坐”字作因为解,并非坐下之意.“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人赞为“真名句”,因为它申足前意,将一片枫林秋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你看,在秋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去锦,岂不比二月春花还要美丽!透过这片红色,使人看到了秋天具有春天一亲的魅力,能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天 净 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小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 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