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第1句】: 如何促进精神文明进步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环境、_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争创工作贵在坚持,功在落实,关键在于建立长效的机制,巩固成果,创新载体,提高水平。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明城市建设。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明城市(城区)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应景之作,是一个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城市水平,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过程,是阶段性目标和长期性目标的统一,是涉及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创建文明城市的整个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树立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着眼长远发展和增进社会福祉的观念;树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以思想文化教育的经常化,促进市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为重点,既有城市道路、绿化等方面的“硬指标”,但更注重思想道德类的“软指标”,测评内容中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类的内容占【第69句】: 5%。为此,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必须在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上下功夫,牢牢把握“三贴近”的创建理念,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凝聚力。大力弘扬培育“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和“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金昌精神。围绕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推进文明新风进机关;围绕树立诚信文明形象和增强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推进文明新风进企业;围绕增强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推进文明新风进社区;围绕学生日常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推进文明新风进校园;以弘扬家庭美德为主题,推进文明新风进家庭。要在加快文体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弘扬先进文化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金昌的灵魂,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文化素养,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三、以政务行为的制度化,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思想文化教育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治则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精神文明建设同法制建设紧密相连,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相辅相成,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必须推进以法治市进程。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组织建设,强化干部理想道德、从政道德教育,完善党政机关勤政高效的工作机制,努力使群众对党政机关及其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使群众安全感保持在85%以上。
四、以治理大气污染为重点,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我市地处戈壁边缘,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是群众长期关心的问题之一。依法加大治染力度,着力改善空气质量。不断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断优化生活环境。努力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绿地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M2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空气污染指数达到80%以上,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五、以经济的持续增长,保证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保证。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着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保持人均GDP增长率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的良好发展态势,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使贫困率降低在3%以下。
六、以管理的科学化,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完善市、区、街、社区、单位五级创建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将精神文明建设及其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创建文明城市的长期规划以确定年度工作重点,集中突破;加大财政投入,继续完善运用市场化运作经营管理城市的机制,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坚持创建为民的理念,创新活动载体,凝民心、聚民力,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2句】: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发展前途,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没有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近20年的实践证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面临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挑战.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3句】:
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概括起来为三个方面:一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居民文化需求满足程度低,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匮乏;二是适合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得不到满足;三是某些农民以麻将打发时间,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乘虚而入.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牵涉到三个主体,一是国家,国家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应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载体和社会氛围;二是企业,文化企业应在提供适合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问题上有所贡献,这也牵涉到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三是农民,农民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因为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