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生涯的感言

09-22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教师生涯就像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辉煌的梦想,一首抒情的歌。

小编收集了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欢迎阅读。

  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一】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现在,我的角色是一名站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的老师。

我一直坚信着我能扮演好我现有的角色,并为之而努力。

还记得在新教师培训会的时候,我深深的记住了一句话:“我们要做到有希望,不抱怨!”作为一个新老师,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很好的管理模式,只有太多的东西要我去学习、研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有着良好的心态和对工作满满的热情与激情。

  不知不觉中,教书的日子已过了一个月,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做到了不抱怨,同时深深体验到学生们给我的感受与感动,同事们给我的帮助与宝贵经验。

这些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我从一开始就用心的记录下来,待到以后慢慢仔细体会、回味。

我写不出多么华丽的篇章,只有简单而朴实的语言来写下我的随笔感悟。

  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二】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固守在自己划下的圆圈内,图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站在这个心理的舒适区,自我满足。

而《让我们拥有从容智慧的教学生涯》一书则帮我打破了这个圆圈,引领我去发现圆圈之外更美的世界。

  “教育要有一点浪漫的气息,每天读浪漫的小说,学生除了考试,应该还有一些浪漫的事。

”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在书中如是写道。

  “浪漫”一个多么美

《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

[《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By山妹儿发表于2011-4-26 16:38:00《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自98年毕业走上教师岗位至今已有十多年,如今偶尔读到了《大师的教书生活》,领略大师教书生涯中一路的绚丽风景,实属幸事,《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

而当阅完全书之时,回首自己这十余年教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是感慨良多,深有感悟。

一、学而不厌。

大师,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师,还是自热科学的大师,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应该也必然是其成为大师的最基本因素,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果没有学识的厚积,没有真才实学,仅以几张文凭欺世盗名,大师们也难以名重至今。

在这一点上,一生以做学问为本的钱穆先生以及佩弦以自急的朱自清等人所下的功夫自不消说。

即便是仅仅只有小学文凭的逃学大王沈从文先生也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执著追求。

正如《沈从文集.散文卷》中所言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儿时的沈从文确实不像钱穆、顾颉刚等人小时候可以在小书面前坐得住,但他心里从未放下那本用湘西的自然人情写成的大书,读后感《《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

二、鸿鹄之志。

这里所指的志并非陈胜希望出将入相的豪情壮志,也不是一般世人对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的热切期盼。

套用一句烂熟于世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大师们能成就此番大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自己能够创出一片精神的伊甸园,从而使心灵得到完满的归宿。

这便是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一代大师的崇高志向。

这也最终铸就了乱世中的文化盛世。

如钱穆前去苏州中学执教之前,仅为中小学教员的他,治学眼界已从京城最高学府及全国学术名流竞相探讨的话题出发,且结合自己的治学功底,形成了分量极重的主攻课题。

又如鲁迅,在日本求学之际便弃医从文,抱定了以文学疗救国人精神愚昧与麻木的决心。

再如陈寅恪,这位全中国最博学的人更是以其一贯独立的人格,抛开纷纷烦烦的人事,一心遨游于书山学海,显示了中国文化之伟大和教书人的最高荣耀。

可见,正是大师们的一腔豪情和满怀壮志一直激励着他们自己无止境地西文化的巅峰攀登。

三、文化风气盛行。

20世纪初正是风云变幻之际,国家亦是多事之秋,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欺辱。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内外交困的环境,文化上却是呈现出了名家辈出,学术繁荣的异常景象,堪称文化盛世。

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中西文化发生激烈碰撞,新文化运动风潮四起,新旧文化势力剑拔弩张,造就了20世纪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事业文化事业才得以蒸蒸日上。

钱穆才得以屡逢共学之人。

永远的陈寅恪与永恒的清华园才得以结缘。

当然大师的造就也非如此简单。

但作为一个守着三尺讲台十余年的凡夫俗子在领略了大师们一路走过的风景之后,在自行惭愧之余,更多的该是从中撷取大师的智慧之花,执著之志。

不奢求与大师一起名垂青史,但能学得其中点滴,以助自己在专业生活中越走越远,不愧对讲台下莘莘学子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随文赠言: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从此走上了教书育人的生涯是不是病句子

[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来观看这份期待已久的电影,是值得的,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

之所以在之前就一直很期待,原因有二,一是在宜昌长阳拍摄,从媒体报道开机的那一天起,就有一种强烈想早点看到这部出自本土的电影,其二,倒不是因为影片强大资深的演员阵容和录制队伍,而是更热衷于关注和欣赏故事主人公的那种精神和品格

很早就知道,该影片取材于当阳教师郑琦同志一生的教育经历,主人公陈玉的教师生涯就是郑琦的真实写照,我想表达的并不是影片本身的艺术性和可赏性有多高或者说多模强悍。

曾经记得几年前在了解和学习郑琦同志事迹的时候在材料中郑琦有这样一句话:我抱定了终生献身于红领巾事业的决心。

这句话在今天,在今天的各行各业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有多少人能立下这样的誓言和决心,又有多少人能始终不渝的去实现这个诺言和真正的用一生去完成,我并不知道。

甚至是作为曾经做过教师的自己,也无法高声的对自己以及自己的人生做出这样的肯定和抉择。

我想,这也正是我们很多人所不及的,这也正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所缺乏的一种行业之魂,我们这么繁荣昌盛的国家,人才济济,要是我们每一个人才都都拥有像郑琦或者是影片中的陈玉一样的抱负和决心,我们将很难想象,我们的国家,还能缺什么,我们的人民百姓还能缺什么。

我们多期待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还会任重而道远吗

几十亿人口的一个星球上,中国,舍我其谁呢

使命和责任,是那么的坚定与执着。

信念与理想,是那么的高尚与无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舍弃自己的前程和理想,卸下自己的一切爱与哀愁,去完成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去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为了一个个辍学的孩子,为了那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他所承受的却是用一生来完成的千斤重担。

人间大爱,莫过于斯

------------影片,却深深的打动了我。

陈教员到贫困山区下乡,降临,本来城里有自己的亲人期待他早早儿回去,没想到命运让他在山里干了生平。

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他由1个旧日的英俊小伙变成了白发鬓鬓的老者。

虽然远离亲人,扎根在山里,但是1个教师的称谓让他执迷不悟。

陈教员对学生有着一种朴素的感情。

这种感情透自他的内心,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并且每个学生永远都是他的孩子。

当他的学生在期间排节目读错了字,当时劳教的他硬是走进排演现场给学生指了出来;当他了解到自己已经成家的学生家境贫寒,就将学生的孩子带到自己家中,并送孩子到少年活动机构学习声乐;当学生期待一身标致的表演服,他就带领孩子勤工俭学,编出竹篮竹筐卖钱.他的事情如此普通,普通的让人心生敬佩

陈教员对教育有着不竭的豪情。

在月亮湾这所山间的简易小学他带领孩子们一起排场歌曲;他给孩子们讲述人体卫生的常识;他在退休之后还用自己的积蓄建起了青少年活动基地.有了他,就有了生机,孩子们就有了笑脸。

生平的坎坷,在他的教育豪情之中显得如此浅薄。

豪情燃烧,陈教员燃烧了生平。

最感动的莫过于两位白叟相会依偎在电视前,看自己的学生在演唱的镜头。

学生的歌声在屋内飘荡,醉了两位白叟的心,他们满脸的惊喜,不觉间竟老泪纵横。

当初要不是陈教员的一再坚持,这个孩子哪有机会登上舞台?教师有时候就是如此:不是最主要的演员更不是出名的导演,然而却甘愿做学生最忠实的观众

对学生的关注决不会停留在任教的几年,一日为师,终生关注。

陈教员的一生从1个侧面表现了农村教师的艰苦。

物质条件差些也就罢了,不懂的题目是政治的因素让人迷乱了双眼,1个举目无亲的小教员就在这政治的波浪中颠簸,甚或沉浮。

当自己给学生买表演服的钱被骗,他向自己旧日的学生借钱,把自己的猪卖掉,愣是凑齐了钱,让孩子们在六一那天穿上了鲜艳的表演服。

陈教员的孩子因为几分的缘故没有考上高中,妻子催促他找熟人办办,然而他没有这样办,以至刚初级中学毕业的孩子只身一人到北京做工。

电影的末端很有韵味。

步履蹒跚的老陈在月亮湾的一处风景前给自己留影,咔喳一声,白叟的身影没有留下,只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教员不正是如此吗?生平的清苦,默默的离开,留下身后最美的风景.为了孩子的一切--观后感是一部由两位影帝影后、主演的平淡无奇的戏,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却深深吸引住了我的视线,观后感。

这是由1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主人翁陈玉由于出生的原因,降临远离家乡,远离初恋老婆,远离师范学校的教员,降临大山深处的教书,从而开始了他坎坷的教师生涯的故事。

电影情节感人至深,让我再一次被乡村教师的巨大所感动

陈玉全心思放在教学上,一心是想把学生教育为有文化有希望的人,可经常没能得到学生和校长的认同。

校长把音乐课一周三节改成一周一节,他跟校长理论,校长说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是想让孩子学点实用的东西,写点对联,祭文等,就不消掏钱请旁人写了,他却相信音乐会携带孩子们走的更远。

特殊时期,他的学生叶宝富因为要照顾腿伤的父亲叶少国,辍学在家,他就到学生家为学生补课,当周敏提醒他少跟叶少国来往,因为叶少国是四清对象,还有历史不懂的题目,他却说1个农平易近有什么历史不懂的题目。

人家都背,他却教学生青春期生理常识,因为他想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最后学生都不敢来上课,他也被下放到农村--养猪。

结束,恢复当教员后,他自己家里并不宽裕,却送学生小洋去参加声乐培训班,因为小洋家条件不好,他就帮旁人出钱教膏火,还把小洋接到自己家住,每天骑自行车接送孩子,即使在自己的孩子离家出走,自己又生病在床的环境下,还坚持接送小洋。

改革开放后,为了给孩子参加文艺表演定做统一的时装,他带学生亲手工,编竹篮,结果钱被骗了,他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人会骗孩子的钱,自己去北京去找那家工厂,结果被告知工厂倒闭了。

他没有跟学校里说,自己垫付了时装费,老婆把猪卖了才凑足了钱。

学校为了升学率,把副课让给主课,每周模拟考试,他却坚持教学生美术,让学生欣赏优美的书法作品。

学生辍学做工,他却到灯红酒绿的世界,把稚气未脱的学生接回自己家住,让她继续上学。

可敬的陈玉教员,他在孜孜不倦的教育工作中蒙受了一切,包括抛却了海外的爱情,抛却了音乐学院的理想,只是为了心中那一点想法:不能惋惜了孩子,不能对不起孩子

就这样他一直不缺乏爱的心境与理想的追求,因为他热爱他的学生,并忠诚着他的教育工作。

作为教师,每一天做的都是重复的事情,有些甚或可以说是芝麻小事。

但这每一件事不论多小都不能不做,且不能中断。

因为这是每1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而教师是他们的领路人,是他们成长的见证人。

是以,我们会为孩子的进步而欣喜;为孩子的固执而烦恼;为孩子的退步而自责…电影的末端很有韵味。

步履蹒跚的陈玉教员在月亮湾的一处风景前给自己留影。

咔喳一声,白叟的身影没有留下,有的只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教师不正是如此吗?生平的清苦,默默的离开,留下身后最美的风景。

老一辈的教师是我学习的榜样。

惟有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才不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如何做才能真正的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想,我已从事电影事业片中找到答案。

一天,我偶然看了由梁家辉和秦海璐主演的电影《我的教师生涯》,电影讲述的是1963年炎天,主人翁陈玉由于出生的原因,降临远离家乡,远离初恋老婆,远离师范学校的教员,降临大山深处的月亮湾小学教书,从而开始了他坎坷的教师生涯的故事。

电影情节感人至深,让我再一次被乡村教师的巨大所感动

主人翁陈玉是个治学严谨,不被世俗所同化的优秀教师。

在60年月的农村,正规师范毕业的教员并不多,但陈玉却是其中之一。

他由于给学生教授生理卫生的常识,而引来非议。

实在,就是在现在的农村小学可以容或给学生讲授和性有关的常识的教员也是凤毛麟角啊

可以说电影中的陈玉应该是1个思想新锐的人物,所以他招到人们的非议。

在80年月,当陈玉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白叟时,年轻人劝他副科让主科,但陈玉却说我按照教学大纲上课,有错吗。

在升学的压力面前,能顶住压力让学生全面接管教育的教员并不多,更不要说是老年教师了。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执着,他的1个学生成了歌唱家。

主人翁陈玉还是1个体恤农平易近,热爱学生的教员。

在学生们需要表演服,而家长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陈教员带领孩子们自力更生,编竹筐,卖钱来买表演服。

他为了自己喜爱的音乐,喜爱的教育事业,想尽了办法。

终于使得表演成功举行。

当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学生们辍学做工的时候,他四处寻找,甚或把孩子领到自己家里住。

这体现了陈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乡村孩子的热爱,体现了一名乡村教师巨大的人格。

当陈玉退休之后,他回到了开始他教师生涯的月亮湾小学,用尽毕生的积蓄,办了一家青少年活动中心。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乡村教育,献给了农平易近的孩子。

看了电影我的心情许久不能平静,1个人可以容或勇于普通,可以容或甘于生平普通,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

在主人翁身上我没有看到轰轰烈烈,我看到的只有普通二字,但在这普通的后面确有一种大山一般的厚重。

在主人翁陈玉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优良的师德师风,可以看到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的崇高风致。

总之,这部电影拍得真实、朴素、感人,表现出了普通中的巨大,表现出了创作者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也使我受到了教育,受到了震撼。

我想成为陈玉那样的教员

谁有一篇写《我的教书梦》的文章

注:你要新教师感言

难道你是教师

可我是学生,只好到网上去给你下载几篇。

自己看看吧

新教师感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此时的我真的非常激动,因为我不再是一名学生,而是一位真正的老师了。

我非常荣幸能代表7位即将走上教育圣坛的新教师们在此说说我们的心理话。

时间过得太快了,弹指一挥间,四年的大学结束了,我们要跨上工作岗位了。

说实在的,我们根本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也没有给自己的将来一个明确的定位。

当我们在实习时,看到教师工作之苦之累,远出乎于我们的想象时,我们曾抱怨过,犹豫过,也曾痛苦地思索着:“难道真的一辈子都要当老师吗

”正当不知怎么面对期望与现实间的差距时,正当徘徊在如何确定自己目标的混乱状态中时,三天的新教师培训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思想,另一种理念,给我们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培训中,每一位培训教师都如同一本书,一本深厚的富含哲理让人深思的书,细品了一本本书中的精华、哲理后,在深刻思索之后,我们有了莫大的收获,因为我们不仅仅在理论上略知了如何教学,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如何在工作中成为有价值的人,如何在教育中体验有意义而快乐的生活

原来,幸福是体验积极的人生,遇到不尽人意的事物、环境时,首先是要改变自己的想法、行动,而不是用抱怨去浪费我们最珍贵的黄金年华;原来,当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做,当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教育融为一体时,虽然我们的身体会很忙碌,内心却可以异常的轻盈、活泼;原来,当老师可以很快乐的

所以,我们决心积极地融入教育事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将来也能够成为一本深厚的书,而决不做教书匠

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后,一种责任感、紧迫感油然而生。

因为在实践中我们有太多的未知:到底怎样按新课标标准备好一堂课,怎样提高一节课效率,怎样辅导学生更有效,怎样提高后进生成绩,怎样管理班级,怎样处理班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怎样批评教育才是恰到好处,怎样让学生既尊敬又喜欢我们呢,等等,这些都必须靠我们勤奋虚心地向老教师学习。

希望各位老师将能以各种方式帮助我们,指导我们,让我们少走点弯路,加速我们的成长。

我们一定会诚心、精心、耐心地向老教师学习,勤学多问,仔细研究教学教法,多参与班级管理,及时做好反思与总结,增强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新老教师帮带结对”,但我们知道这个“老”并不是指年龄,而是指教学经验之丰富,处世之老道,人格之高尚。

我们渴望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老教师深厚的涵养,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教艺,给我们更加厚实的滋养。

我们能够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尽快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并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

我们作为学校的新鲜血液,希望在和老教师的合作中,能够产生新的火花,在四季青中学这块沃土上创造出更精彩的辉煌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7位新教师向在以后工作中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指导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谢谢

新教师代表: 2007年8月31日 新教师感言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要向周围的许多同行学习。

对教师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向学生学习,中国有句古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是的,学生给我们提供的不是一个岗位,而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想这大概也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吧。

长期以来,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造就了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惟命是从的局面,有多少教师能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呢

答案是几乎没有。

所以,要真正做到向学生学习,我认为我们新教师首先要摆平心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成为教师后,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人们都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教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应是真善美的化身”……可见,教师二字包含了许多崇高而尊贵的内涵。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我们的老师们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为了对得起这些称号,为了祖国的未来,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在默默地奉献着。

作为一名刚刚上岗不久的新教师,我要向那些长年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甘心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才智都奉献给教育事业。

在学校工作当中,我学到了许多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思想境界。

在此我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首先,初为人师,既高兴又不安,因为自己刚从校园中走出来,对于教学工作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向老教师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其次,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努力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根据学科的特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把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强迫”为“自愿”。

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新颖丰富,包罗了社会百态和人生哲理,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引起学生的新鲜和好奇,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满足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技能训练。

上课努力保持一种轻松、自由的思维方式,对上课内容有一种有意与无意地都会吸引学生到课堂中来,并且有一种凝聚到课堂中的无形的力量,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最后,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学生记住了哪些字词、会背诵多少首古诗,更重要的是语文的教学过程同样也是德育的过程,要让学生从这些优秀的文章中、从这些伟大的文学家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人生的真谛。

我知道自己没有教学经验,我会多向老教师请教,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以后的路。

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正处在教师生涯的起跑线上,犹如刚出生的太阳,光线不够强烈,但给人以最大的希望,努力绽放出最夺目的光芒。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