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忏悔录的感言

06-13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求《忏悔录》读后感 3000字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

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

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我。

[38] 记忆和期待的意义就在于,只有通过记忆和期待,人才能实现这一双重的寻找。

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

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

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

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寻找上帝的形象。

     如何寻找

既是通过记忆,也是通过期待。

奥古斯丁对自我的记忆,不仅追溯到常人无法记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于何处”的问题。

[39] 而且通过对生平的追忆,奥古斯丁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自己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恶的两股力量作为对立的意志在他心灵内部的长期争斗。

[40] 他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就充满了罪性,终其一生都无法彻底摆脱;然而同样真实存在的,是一种不断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诫命生活,同自己的罪性斗争。

对生平的记忆,就是为了不断确认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记忆不仅要追溯到生命的初始,甚至要越过生命,往生命之前无限延伸,就是因为这股力量最终来自先于一切生命的上帝。

其实,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内在于心灵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创造人的初始所赋予人的恩赐。

在《忏悔录》的每一章开始叙述或者讨论之前,以及在全书行文的各处,都充满了奥古斯丁对《诗篇》的引用。

布朗(Peter Brown)在他撰写的传记《希波的奥古斯丁》中指出,《诗篇》的祈祷语言,是奥古斯丁所能找到的,能够表达他写作《忏悔录》的深沉动机的唯一语言。

[41] 而祈祷语言所呈现的正是一种期待的姿态。

奥古斯丁的记忆和忏悔,始终处在一种朝向上帝、朝向永恒幸福的期待的指引之下;《忏悔录》的全部写作,都在这种期待中获取力量。

属尘世的记忆和期待之所以显得虚无,是因为所记忆和所期待的,顶多是短暂而相对的善好;更不用说,如果记忆和期待的对象是罪的快感给心灵留下的影像,那么人将在时间中彻底沉沦,无法摆脱罪的习惯对心灵的桎梏。

[42] 但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却不同,因为这时记忆和期待的对象乃是最为真实的存在——上帝。

上帝是比人的心灵更加内在的本质,是比人的自我更加真实的自我。

[43] 在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把时间中的人和永恒的上帝联系起来。

在对永恒上帝的记忆和期待中写作《忏悔录》的奥古斯丁,虽然仍然处于时间之中,但是他难道不是真正幸福的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不幸的根源在于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上帝和自我,而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为前提。

记忆和期待之所以能够指向幸福的实现,就是因为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为恰当的关系。

记忆上帝,意味着承认上帝是先于自我的创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认识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

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人的心灵是上帝的形象,拥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体,其中,对过去的记忆对应于人的存在,对现在的关注对应于人的理性,对未来的期待对应于人的意志或爱。

[44] 人的堕落在于其三位一体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于他对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

存在、理性和意志并不是心灵具有的三个功能,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心灵的不同描述。

犯罪后的人背离上帝的后果既体现为存在于时间中的虚无处境,也体现为理性的孱弱,更体现为意志的错误追求。

因为心灵的整体堕落,人的存在是悲惨的在死,人的理性无法把握时间的本质,而人的意志无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于尘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乐。

而人的得救,则在于心灵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从爱尘世、爱自己转向爱上帝,从理性的骄傲变成真理面前的谦虚,而人的存在也将由时间中的虚无转变为朝向永恒的幸福。

     通过正确的记忆和期待,人能够在他身上找到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的三位一体。

而人对他的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则能够恢复他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真正的自我。

和古典思想一样,奥古斯丁也要面对“认识你自己”的问题,然而奥古斯丁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却和古典思想迥异。

苏格拉底在执行神谕后得出的结论是,人其实没有什么知识,只能带着无知之知的谦虚不断地追求智慧。

[45] 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并没有正面回答“自我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古典思想那里,远远没有在奥古斯丁身上这样复杂和迫切。

追求智慧的无知之知,体现出人的自然在于理性,从而运用理性的爱智便是最高的生活境界。

[46] 但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理性,连同人的心灵本身,都不是人的本质。

人的真正本质是高于人的上帝,只有认识了上帝并理解了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人才可能真正“认识他自己”。

幸福不在于追求智慧的理性活动,爱智的生活只有在爱上帝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47]      通过上文对时间问题的讨论,我们已经触及奥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学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根源,正是在于双发对真正的幸福持有不同的理解,而这又集中反映在双方对“认识你自己”这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之中。

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性的地位。

古典思想发展到古代晚期,呈现出强烈的宗教化趋势,这在普罗提诺和波菲利的思想中体现得极为明显。

然而,无论怎么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

从根本上讲,普罗提诺的太一不过是对于最高的理性原则的宗教化表达而已;波菲利虽然诉诸各种巫术和魔法以求实现灵魂的解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非理性因素纳入其哲学体系,而是承认没有任何学说能够解救人的灵魂。

[48] 与此相反的是,奥古斯丁认为,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意义是相对的;而在堕落后的人类身上,理性的能力更是极其孱弱。

要想获得幸福,除非通过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

记忆和期待虽然属于人的理性心灵,但是所记忆和期待的对象,却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奥古斯丁对人的三位一体的阐释中,心灵中的理性对应于时间中的现在,与能够记忆和期待上帝的其他两个位格(记忆和爱)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离上帝,导致骄傲的原罪的。

《上帝之城》对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背离上帝的骄傲理性的批判。

奥古斯丁当然不是德尔图良那样的非理性主义者,然而理性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确实不是最高的原则,它必须接受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时间中的人,只有在回忆和期待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现在才可能是幸福的。

     ……      《忏悔录》的写作逻辑           虽然《忏悔录》对生平的记忆止于奥古斯丁的皈依,然而,奥古斯丁并非认为皈依和受洗是向善意志的一劳永逸的胜利,相反,生活是一场永恒的试探,需要不断地朝向上帝、与罪性斗争,直到死亡方才罢休。

[...] 我们只要把皈依事件理解为向善意志必将获胜的象征,就能将《忏悔录》全书的结构同奥古斯丁的整体思想结合起来,理解本书的写作逻辑:同《上帝之城》后十二卷的历史叙事一样,《忏悔录》也描述了在人的内心之中,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的斗争历程。

其中,心灵的上帝之城代表着朝向上帝、追求永恒幸福的意志;心灵的地上之城则代表着对尘世善好的错误追求:对友人的爱,对荣誉的渴望,眼目的欲望和肉体的情欲,不当的理智好奇……而正如《上帝之城》把奥古斯丁的全部思想安排在对人类历史的书写之中,《忏悔录》对个人历史的书写也必须放在神学原则的规定之下。

因此,在前九章叙述完从出生到皈依的生平之后,奥古斯丁还要续写后四章,讨论记忆、永恒和时间、创造等哲学问题。

《忏悔录》前九章和后四章之间表面上的差异并非反映了写作的不连续,而是恰恰反映了历史维度和神学思想的连续性。

正是这种连续性体现了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和古典思想的重大差异:就个人而言,哲学不仅仅是爱智慧的理性追求,其本质首先是实现幸福的必要途径,因此,任何理论观念都必须落实到个人生活的历程之中,参与人在时间之中对永恒上帝的追求;就全人类而言,基督教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提出一套新的思想,另辟一个新的学派,而是要把自己的原则落实为人类历史的现实进程,在朝向上帝之城的羁旅中重新安排尘世生活的方方面面。

请问,列夫托尔斯泰有哪些著作?

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短篇小说《琉森》(1857),《三死》、《家庭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有哪些著作

【第1句】:人生好似调味盘,酸得是惆怅,苦的是锻炼,辣的是过程,甜的是成功。

【第2句】:友人来访/不小心碰翻一杯乡愁/浓浓的气氛四溢弥漫/情绪漂泊成不系之舟。

【第3句】:面对着苍茫的群山,面对着无际的原野,面对着清澈的小溪,面对着芳郁的野花,面对着浅浅的草叶,我沉默,我惊叹,我欣喜,我欢乐,我无言。

【第5句】: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记忆;美丽又是平静的,平静的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

【第6句】:有人爱雾,爱它的朦胧,爱它的缥缈;有人爱霜,爱它的洁白,爱它的淡雅;也有人爱露,爱它的晶莹剔透,爱它的娇小玲珑;更有人爱雪,爱它的纯洁,爱它的素雅。

【第7句】:是的,童心无价。

拥有了童心,你便会拥有天真纯洁、无私无邪的品格;拥有了童心,你便会忘记生活中的琐屑愁事,快乐的面对人生;拥有了童心,你便会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第8句】:我在“流水落花春去也”中感受到了李煜人生沉浮的无奈;我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体味苏轼壮志难酬的压抑;我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中聆听李清照国破家亡的心语

【第9句】: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不渝。

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正不阿。

骨气就是陈然“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的凛然不苟。

【第10句】:月光如水,水如天。

静静的夜,柔柔的月光,我站在花儿的面前,凝视着,花儿无语,我无语。

我慢慢地听,给我以心静,给我以力量,这就是情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感悟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推向了顶峰,列宁称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①托尔斯泰生活和创作的时期正是俄国社会发生剧急变革的年代,他紧紧抓住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贵族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并通过艺术创作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他看到贵族的腐朽与衰败,宗法制农民的破产与赤贫,怀着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办图使俄国避免走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农奴制,缓和阶级矛盾,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小农理想社会。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实际上正是作家精神苦苦探索的艺术再现,他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塑造了许多生动的 艺术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俄国社会问题的探索及思想观点。

这些思想集中起来就是“勿以暴力抗恶”、“博爱”、“宽恕”、“道德上的自我完善”等,他把这种思想看成是解救社会苦难的灵丹妙药。

而要做到这些,人人都应该忏悔自己,去恶从善,做一个纯洁高尚的人,这样,人与人就可以勾通,社会矛盾就可以化解,人间美好的天堂就可以实现。

因此,“忏悔意识”是托尔斯泰作品中所表达的重要内容,他把“忏悔意识”社会化、具体化、形象化。

从他的《一个地主的早晨》 到《复活》等一系列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作品中,我们看到r众多栩栩如生的忏悔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无论是贵族(如聂赫留朵夫)还是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下层人民(如玛丝洛娃)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忏悔意识。

作家通过这些忏悔人物的生活故事及精神性格的发展变化,力图说明: 对自己的忏悔是洗刷自己灵魂污垢的最好形式,是体现“博爱”思想的具体行为,是步人理想道德境界的必由之路。

促成托尔斯泰“忏悔意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其人性善的伦理道德观。

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一个古老的大贵族庄园世家,父母早逝,他是在姑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

姑母给了他无限的爱,这对他一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极大,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塔吉安娜姑姑对我一生影响最大,从我很小的幼年时代,她就教给我爱的精神方面的快乐,她不是用言语教我这种快乐,而是用整个人生,她使我充满了爱,我看见、我感到她怎样喜欢去爱别人,于是,我懂得了爱的快乐。

”②他们兄妹四人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在农庄,他们家也与农奴相处融洽。

正是在充满了爱的环境中,他体会到人间的善,懂 得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人性善的伦理道德观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开始萌生。

大学时代,他对西方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平等、博爱、自由”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认为“专制”和“奴役”是俄国社会生活中极大的邪恶。

他钻研《福音书》,赞同“博爱”思想,这些对其人性善的伦理道德观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后,托尔斯泰在苦苦的精神探索中还把目光转向了东方文化,他专门研究了佛教、犹太教等,阅读了中国的老子、墨子等书籍,他从这些宗教哲学思想中吸取了许多有用的思想,佛教的不杀生,为善的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等都大大丰富了托尔斯泰的人性善的伦理道德内容。

在紧张的精神索中,他越来越感受到这个世界离不开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善、爱和自我牺牲。

人性善的伦道德观成为托尔斯泰评价现实生活的道德尺度,也是他思想的基本点,同时,也是他“忏悔意识”产生的重要源泉。

正是这种人性善的伦理观念,使托尔斯泰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当时,俄国农民的处境异常悲惨,野蛮的农奴制剥夺了农奴的人身自由而沦为贵族老爷的私有财产,他们所有的活动及人生愈义都是为了贵族。

“农奴负担着日益加重的劳役和其他封建义务,他们被赶到地主的田庄进行无休止的牛马似的劳动,遇到荒年,农民只能以橡树皮、草根延续生命,他们还经常遭到地主人身侮辱和虐待。

’,③托尔斯泰长期居住在俄罗斯乡村,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农民,亲眼目睹了农民极度贫困的生活,对农民的悲惨遭遇有更多的了解。

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处境并没有任何的改变,相反,更加糟糕。

在他的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复活》等作品中有许多对农民悲惨生活的真实描写,这些描写都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后下层人民的不幸生活,令人触目惊心,使人们看到俄国农民正受着专制制度和地主日甚一日的压迫,正处于死亡灭种的可怕处境。

作为占有几处庄园和成百农奴的的地主,托尔斯泰心里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和忧伤”④内疚万分,“就象回忆起他刚犯下的一桩不能补尝的罪行”⑤灵魂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忏悔意识。

他在农庄进行了种种的改革,改善农奴的生活,创办学校,为穷人的子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以自己的真诚行动来忏悔自己。

在他的作品中,人性善是主要人物的灵魂,他们正是从这点出发,忏悔自己,以实现道德完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聂赫留朵夫正是体会到了“要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行善”,所以,他拿着记事本挨家挨户地访问农家,真心诚意地去帮助他们,尽管这些“鸡零狗碎”的施舍并没有得到农民的理解与接受,但毕竟出于他渴望行善的内心,“出于一种赎罪的愿望’,⑥在他的代表作《复活》中,这种人性善的思想正是人物忏悔自己,走向新生的动力。

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公爵和玛丝洛娃两人都经历了纯洁—堕落—复活的精神生活的历程,作者以此向读者展示了人性善的美好与人性恶的丑陋。

作为纯洁,善良的聂赫留朵夫关心农奴间题,撰写土地问题的论文,并不顾世俗的偏见真心地爱上了农奴的私生女玛丝洛娃。

而当了近卫军军官的聂赫留朵夫染了上流社会生活的恶习,抽烟,酗酒,玩女人,道德堕落,生活腐化,他玩弄了玛丝洛娃又抛弃了她,在这个堕落的军官身上,处处体现人性的丑恶,最后,玛丝洛娃不幸处境终于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良知,为善的思想使他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进行忏悔,他不断地进行灵魂大扫除,决定跟随玛丝洛娃到西伯利亚去,在艰难的生活中荡涤自己身上的恶习,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善良、纯洁的聂赫留朵夫。

作者通过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力图说明:人只有一心向善,并以自己的行动忏悔自己的过失,善就一定能够战胜恶,即“精神的人”就一定战胜“兽性的人”。

而对贵族阶级寄生虫般的腐朽生活,托尔斯泰则以深厚的人性善思想进行深刻的反省与否定。

他在《忏悔录》中说:“他们过着的并不是生活,只不过类似生活而已,我们在其中生活的裕环境使我们失去了理解人生的可能”⑦因此,他主张贵族应该放弃自己优裕生活,忏悔自己,同情人民,体贴民众,走贵族平民化的道路。

中篇小说《哥萨克》正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出身于上流社会的贵族公子奥列宁厌恶了贵族的花天酒地般的生活,决心要抛弃它,重新去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

他来到了高加索,高加索那秀美的大自然,哥萨克民族纯朴的民风,豪爽的性格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都深深感动了他,他象这些哥萨克人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这种生活在物质方面与贵族老爷养尊处优的生活有天壤之别,但却使他感到格外的充实,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形象,他在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诉的过程中,彻底认识到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野蛮、残酷,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下决心与这个处处体现人性恶的腐朽阶级决裂,用自己的行动来忏悔自己。

他所走的道路突出地表达托尔斯泰对贵族阶级的彻底否定。

其次,是受宗教精神的影响。

公元九世末,基督教企式成为俄国的国教,以后,东西教派分立,东正教在俄国得到迅速发展,势力强大。

宗教思想深人人心,俄罗斯民族的宗教意识之强烈是欧洲其它国家不能比拟的。

教会宣扬原罪思想,轻视现世,认为现实是苦难的所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赎罪,以使死后灵魂进人天堂。

正是这种原罪思想,使人们普遍产生了忏悔意识,对人类自身的忏悔,对罪恶的忏悔,以净化灵魂。

托尔斯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其宗教思想根深蒂固,甚至连打牌、失眠等都要祈祷上帝。

面对人民的苦难,贵族的腐化,他呼吁宗教精神,号召理智让位于良心,知识从属于信仰,把宗教精神当作永恒的道德原则,永恒的真理,一切正直、善良的人们应当坂依上帝。

他说:“人在生活中的任务,就是要拯救自己的灵魂,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就必须按上帝的方式生活。

⑧在《天国在你中心》一文中,托尔斯泰也明确指出:“只要人人开始尽其天职,只要人人开始照着其内心中的良知生活,那末,一切心灵都在渴望着的‘天国’不久就会到来”,⑨因此,宗教精神使托尔斯泰具有强烈的忏悔意识,照他看,生活的唯一意义就在于奉行“主”,只要人们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忏悔自己一心向善,那么人们的整个生活方式,人类天性的种种歪曲现象以及社会上的一切不道德现象都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样,大家才会和平、友爱、彼此和睦相处,人对人的一切暴力迫害方式也就不再存在,世界上也不再有欺骗和谎言,不再有罪孽,每个人都能成为未来天国的公民。

在他的作品中,宗教精神一直成为人物忏悔的内驱力,成为人物精神探索的最后的归宿。

《复活》以“清醒的现实主义”对俄国沙皇专制的国家机器、官办教会、土地私有制等都作了彻底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撕毁了一切假面具”。

但这部作品却狂热地鼓吹宗教精神。

主人公聂赫 留朵夫正是基督的力量使他忏悔,“他祷告,求上帝帮助他,到他心中来,洗净他……他体会到自己跟上帝同在,于是,不但感到自由、生命的蓬勃和快乐,而且,感到了善的全部力量。

”⑩正是这种宗教精神使他在不幸的玛丝洛娃的面前内疚万分,他忏悔自己,为她奔走上诉,以赎前想。

最后,他虽然没能同玛丝洛娃在一起而感到痛若,但他却在《福音书》中得到了安慰:只要人人都信奉上帝,人们就可以获得至高无尚的幸福。

·聂赫留朵夫诚挚的忏悔也终于感动了玛丝洛娃,激发了她生活的勇气,她戒掉了烟,也不再卖弄风情,到医院治病,决心重新做人。

最后,她自己也领悟到了“要爱你的仇敌”、“宽恕一切人”的神圣的宗教真理。

最后,托尔斯泰的“忏悔意识”的产生还与当时俄国的社会历史现实有密切的关系。

托尔斯泰生活和创作的时期。

正是俄国社会发生剧急变革的时期。

一方面,千百年来的农奴制已腐朽不堪,严重地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另一方面,西欧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并以它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影响着俄国,呼唤着这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步它们的后尘。

六十年代初的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把俄国从农奴制的危机中拯救出来,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建立加速了农村宗法制经济的崩溃,“带来了空前的破产、贫困、饿死、野蛮、卖淫以及梅毒—‘原始积累’的一切灾难。

’,卿作为俄国农民利益的代表,托尔斯泰 “看不出也不可能看出‘开始安排’的新制度是什么样子,是哪些社会力量在‘安排’这种新制度以及怎样‘安排’这种制度,是哪些社会力量能够消除这个‘变革’时代所特有的无数特别深重的灾难。

”。

面对现实的一切,他焦虑,困惑不解。

由于受千百年封建君主专制和经济结构的封闭保守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大都比较保守、温和。

尽管人们对现实强烈不满,渴望改变自己的悲惨地位,但却只有少数人敢于拿武器进行反抗,而大多数的人却因斗争的残酷和挫折而陷于悲观失望,因而,耽于幻想,在祈祷中忍受着非人的折磨,所以,“悲观主义,不抵抗主义,向精神呼吁是这个时代必然要出现的思想体系”廿托尔斯泰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学说也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他找不到解决现实矛盾的办法,于是,呼吁人们忏悔自己,完善道德,勿以暴力抗恶。

这种思想实际土表现了千百万农民群众“对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性”⑩ 托尔斯泰的“忏悔意识”从根本上否定了十九世纪俄国的现实生活,体现f作家的民主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有其积极的进步意义。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托尔斯泰的“忏悔意识”表明了作家仅仅是在道德范围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他所提出的改良社会的主张没有涉及到社会制度,仅是寄希望于个人道德的完善,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这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正如列宁所说:“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伟大的,而作为一个发明了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

”⑩ 列宁在论托尔斯泰的一系列文章中,把托尔斯泰的思想放在俄国革命运动中加以考察,对其思想的实质及其矛盾性都作了精辟的阐述,指出要彻底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劳动人民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吃人的社会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这才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办法

蒋介石日记是故意留给后人看的吗

关于蒋日记的可信性,参考下文2006年3月《蒋介石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公布之后,引起了海内外众多中国近代史爱好者的关注。

《日记》的公开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增添了许多新资料。

但这些资料到底能还原多少历史的真实,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有的学者,如杨天石先生,对《日记》相当肯定,2008年还出版了《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

但诸多学者则对《日记》的记载内容有所保留,觉得应该更多地参照相关史料来印证。

台湾历史学者汪荣祖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杨天石看了日记,就非要给蒋介石翻案,翻不过来的。

你说蒋介石写日记是不准备让人家看的,哪有这种事情?”  2012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三位研究民国政治史的学者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联袂撰写的《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成为又一部蒋介石研究的力作。

在谈到这本书的写作时,他们一致认为,“仅靠日记,远远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蒋介石”“只能说日记还原了蒋介石心目中的自己” “从1927年,蒋的地位巩固以后,他写日记很明确的一点是要给后人看的”。

关于抗日,王奇生引用了网民时尚的语言:“搞半天他原来在日记里面抗日。

”  据笔者查证的史料,关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的日记的故事,说是一个“日记里面抗日”的故事确实不为过。

之所以这样讲,没有任何贬低蒋介石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之想法,只是想“找寻”那段时间蒋介石日记的历史真相而已。

  关于西安事变,国共两党过去的评价分歧很大。

但随着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对西安事变的某些基本问题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其中有一条是:蒋介石在西安获释是因为他接受了西安方面提出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

这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实》文献纪录片中就有所体现。

该纪录片的总顾问之一是台湾的蒋纬国,抗战时期美国援华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夫人、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也担任了顾问。

但自西安事变至蒋介石去世,蒋都一直隐瞒获释真相。

  蒋介石在西安被拘时,他就为来日一旦被释放酝酿了一个保全面子的说辞,这也是为什么蒋没有留下任何手签字据而只留下口头保证的原因。

蒋在回到南京后即抛出了一篇《对张、杨的训词》,说他在西安期间,他随身所带的日记和公文等“总共不下十万余言,尔等均已寓目”,“总之,现在国家形势及余救国苦心,尔等均已明了”。

于是,这样的说法随即被宣传开来:蒋之所以获释返回南京是因为张、杨看了他的日记后,看到了他的抗日救国计划,被他的“伟大人格”感动,“勇于改过”的结果。

1936年年底蒋介石发表了日记体的《西安半月记》,文中有这样的记载:  十二月十四日早晨,张又来见,立门后,对余流泪,若甚愧悔者。

张乃言:“委员长之日记及重要文件,我等均已阅读。

今日始知委员长人格如此伟大。

委员长对革命之忠诚与负责救国之苦心,实有非吾人想象所能及者。

”  这算是首次披露张“看日记”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但有意思的是,就在14日晚8时,张学良还在西安广播电台发表了公开讲话,张学良严厉批评蒋介石的“误国”,“希望委员长能有最大的反省”。

由此看来,张的早晚言行判若两人。

这个“看日记”以至于“愧悔”之说有可能吗?  不过,当时的国内外舆论都充斥着这个“看日记”的说法。

例如,当时在上海发行的、畅销海内外的《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鲍惠尔就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蒋介石)在答复(张学良)有关对日政策的批判方面,蒋委员长把他的日记拿给张学良,从这本日记中,张学良第一次获知委员长内心最深处对日本的想法,以及他对统一全国,准备与日本摊牌的努力。

张学良对蒋委员长日记中的一段祈祷文,印象尤其深刻。

这段祈祷文是蒋委员长祷告能有十年时间,让他为国家准备一战。

这段祈祷文是五年前写的。

”  这段回忆很值得回味。

蒋把日记拿给张看的,那么也完全存在一种可能,即这个日记在张看到前,蒋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甚至可以写到五年前。

而这个“五年”时间点的设立,是很有考量的。

因为谁都知道,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际上长期对日本采取的政策是妥协退让,到1936年正好是五年。

这样看来,“日记抗战”的说法是相当到位的。

  据了解,后来史学界对《西安半月记》的看法还是基本有了共识,即认为“蒋介石及其编纂者屡次加工,内容已不能反映日记原貌”。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日记作为史料的缺陷。

根据美国胡佛研究所公布的蒋介石日记,在1936年12月14日的日记中,蒋介石这样写道:  雪耻 明礼义,知廉耻,今日幸无自负。

住新城。

我迁住张宅。

  端纳来见,邀余移住张宅。

学良表示悔悟之意,似甚诚。

彼实恐余住新城与杨接近,为杨操纵,故急求余离新城。

及至其宅,彼乃提出八条件,并明言此时有共党参加其间。

余痛斥而深恨其无耻无信一至于此。

  晚间,端纳为余言,南京对陕变已决议讨伐,余心乃安。

端纳乃余妻托其来营救。

而张于昨日自知此事不了,亦电彼与余妻来陕设法调处也。

  张上下午来见共三次,向余连泣三次,然余知其伪泣也。

……  在这里,关于张学良在12月14日一早所言“看日记”后而“愧悔”之说没有了,留下的只是张无缘无故的“悔悟”和“向余连泣三次”。

怎么会有如此这般的表现呢?因此,尽管这个版本的日记与《西安半月记》有所区别,但显然也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那么,张学良本人对“看日记”是否有过说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那是在被蒋介石监禁在台湾时写的《西安事变忏悔录》中,提到过“张杨(这里变成了张杨两个人——笔者注)二人私下在蒋介石的日记中看到他的抗日计划,就被感动得决定释放他”。

这种在监禁下写的东西显然难以采信。

果然,在蒋介石死后,张学良的说法就不一样了。

1990年张学良在口述西安事变时有这么一段对话——  郭(即采访者郭冠英——笔者注):罗启(蒋经国副官,20世纪60年代派给张作副官,与张熟悉)说有天中秋您喝了酒,对他说“罗副官,我其实没看蒋日记”。

有没有这事?  张(即被访者张学良——笔者注):是的,我说看了蒋的日记其实是给蒋先生一个台阶下。

  我是看了,但我看了更生气,唉,里面不谈了。

  这段话笔者的理解是:这里提到的“没看”,就是说没有看到蒋日记里的抗日计划而受感动进而决定释放蒋。

至于在类似《西安事变忏悔录》的文章中承认看了日记受感动,完全“是给蒋先生一个台阶下”。

后来说的“我是看了,但我看了更生气”,则至少可以说明,张不会因为蒋在日记中有坚定抗日计划而“更生气”。

至于他什么时候看到的,是一个人看的还是几个人一起看的,看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内容,现在也无从考证了。

因此,笔者以为,这段对话同时也告诉读者,看了任何版本的蒋介石日记中的关于抗战的内容或者其他内容,都不能轻易相信那就是历史的真实,更不能随便作为信史采用。

  从西安事变后到1955年的18年间,除1937年12月蒋介石发表了一篇《西安半月记》作为国民党方面的官方基调来反映这个事件外,不论是国、共两党还是社会舆论,对这个历史事件虽不时有所提及,但都没有再就这个事件做出翔实的叙述。

直到1955年,西安事变见证人之一的郭增恺在香港《热风》杂志发表《一个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西安事变十八周年感言》,对所谓的张、杨看日记后受感动,幡然悔悟一说表示质疑。

蒋介石对此文很恼火,他一面派特务给郭增恺寄去装有子弹的恐吓信,一面启用已被他长期软禁的张学良。

  1956年12月20日,蒋召见负责管理张学良的保密局少将刘乙光,命刘将郭增恺的文章转交张学良,要张加以驳斥。

张于是在题为《概中国文人之无行》的文章中写道:“有郭增恺其人者,当年在西北公路局任职,为杨虎城之嬖佞。

……此人真不知羞耻者。

”“我等当年读过蒋总统日记之后,自认抗日之事已有着落,追悔孟浪,不明领袖谋国苦衷,恭送总统回京,自动随从请罪。

”这件事,最后还是由张学良在美国的经纪人出面斡旋,由张出资6100美金封口了结。

  这里还要提到在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即主要斡旋者之一的英国籍澳大利亚人端纳。

端纳与张学良的关系甚笃,曾担任张学良的顾问。

同时端纳与蒋介石夫妇的关系非同一般。

1934年,蒋介石发起所谓“新生活运动”。

宋美龄为宣传这一运动,请端纳帮助她处理信件和报告。

张学良不好拒绝,只得有条件地答应端纳为蒋介石夫妇工作6个月,但最后端纳还是被他们硬留在了身边。

西安事变发生后,端纳受宋美龄委托,1936年12月13日从南京乘飞机到达洛阳,然后于14日到达西安。

端纳的回忆录于2011年出版。

端纳回忆,他到达西安后,即与张学良和杨虎城会面。

接着就和张学良一起到蒋介石住处,劝蒋搬到条件好一些的高桂滋公馆。

蒋此前一直坚持不搬。

经端纳和张学良一起劝说,蒋终于搬到了新住所。

“在安排蒋躺下休息后,端纳前往少帅家共进晚餐。

端纳说:‘我带来一样东西,你一定要看,这是蒋介石的日记。

’随即将它递给少帅。

”“少帅放下日记,缓缓地说:‘这回我明白了,委座长期以来一直秘密准备对日作战,我将以新的眼光看待他。

’少帅答应按照端纳的意见行事。

”顺便再对照一下有关时间:《西安半月记》写的是张在12月14日早上见到蒋时说的“看日记”,而这里是12月14日晚饭后张才“看日记”的,而且是端纳从南京带来的。

  通过西安事变关于蒋介石日记的上述史料,不难看出,蒋无论是在写日记方面,即怎么写,写什么,包括后来应该怎么修改,还是在用日记方面,即什么时候展示出来,展示什么内容,以期达到什么目的,等等,都是煞费苦心的。

因此,汪荣祖认为蒋介石的“日记里有很多言不由衷的话,梦想的话,一厢情愿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也正因为如此,蒋“日记抗日”才留下了那些自相矛盾的情节和难以自圆其说的内容。

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作为历史资料的价值确实还是有限的。

成功试一次勇敢的漂流的读书笔记

《是一次勇敢的漂流》读后感 四班 杨佳硕 人生道路上坦途,也有泥泞;既有,也有陷阱,只有信念坚定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年少时的我们逐浪拾贝,人生中段时的我们拼的是演技。

成长是一次勇敢的漂流,童年勇往直前、欢声笑语,都已匆匆流逝,只能怀念。

怀念童年,怀念往事。

童年是成长的过程,美好却坎坷。

而漂流向哪,漂到哪,目的地是哪,重在勇敢、坚定、谦虚等品质。

话说《虚荣的紫罗兰》,选自《纪伯伦文集》,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哈·纪伯伦的作品。

讲的是紫罗兰羡慕玫瑰花,当造化改变了它时,在它变为玫瑰后面临磨难时,它后悔了,最后死去了。

一个人不能过分地追求太多,要知足长乐,利用自己的本能和特点去面对现实,面对人生。

否则就会像紫罗兰一样因过分虚荣而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一点不能再浪费光阴了》选自法国伟大文学家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

讲了作者读书十分浪费时间,看看这又翻翻那,后来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开始正确读书,最后,他的努力使他也很幸福。

的确,现在的中小学生爱读书的越来越少,会读书也不多了。

我们以错误的方式读书,不仅没有收获知识,还浪费了一切本该完全不用浪费的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宝贵,却也易逝,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时间,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适当地利用时间。

这样你会发现时间多了,生活轻松而愉快了。

《成长是一次勇敢的漂流》,我成长了,勇敢地漂向了美丽的远方,漂向了美好的未来。

名著读书感言30字以内(越多越好)

红楼梦: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

三国演义:要想做成功的英雄,一定要先学会装狗熊

水浒传:所谓兄弟,就是有难时用义气拉你落草,富贵时为利益拿你祭刀。

西游记:没有后台的妖怪一棒打死,有背景的妖怪手下留情。

红楼梦:大观园内的儿女情长。

三国志:三分天下终归一家。

水浒传:一群草莽英雄为选错领头羊所付出的代价。

西游记:四个喜欢浪漫、离奇且敢于冒险的旅行家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