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铁道建设感言
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对铁路职业道德的修养
其实,无论什么什种,首先我们业道德基础还是在人的基本道德上的一个.做为铁路职工,你的职业道德也不外乎这样.首先基本一个人的道德你作到了以后,再加上你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方面的道求就足够了!比如;你的职业要求你看护好铁路,那么你就要兢兢业业做好这个工作,一定不要出什么事情!因为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后果重!这个就是你的基本职业道德的要求,所以,我认为你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并不是具体的说有哪些,而是包含在 平常的生活当中!
谈谈你对我国铁路取得的成绩的感想
【第1句】:中国的的高速铁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正不断的延伸到我们国家的各个省份。
【第2句】:高速铁路改变了全体人民的出行概念,这个是别的交通工具没有办法比拟的,毕竟一些相对临近的城市正成为同城效应,也丰富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空间。
【第3句】:高速铁路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催生的相关行业的发展是不同忽视的。
【第4句】: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正成为中国的走出去的一张名片,中国高铁的全世界开花建设的现实也是一个证明中国强大的标志。
【第5句】:高速铁路的建设,同时加快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铁路的不断建设,速度的不断提升,对于耗材,施工技术等等都提出了一个个崭新的课题,这些效应应急在国家的科技进步中得到了巨大的体现。
解决方案2:中国高速,说句真话,真的很担心,但是还是个技术进步啊。
设计、建筑、运行都感觉有问题。
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准确。
建筑质量担心运行的电气化控制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解决方案3:国力进步的象征~~~简述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成果及其意义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对高速铁路的设计建造技术、高速列车、运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谈谈你对中国高速铁路的认识
答:
【第1句】:中国的的高速铁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正不断的延伸到我们国家的各个省份。
【第2句】:高速铁路改变了全体人民的出行概念,这个是别的交通工具没有办法比拟的,毕竟一些相对临近的城市正成为同城效应,也丰富了人们的居住...谈谈你对中国高铁的认识答:
【第1句】:中国的的高速铁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正不断的延伸到我们国家的各个省份。
【第2句】:高速铁路改变了全体人民的出行概念,这个是别的交通工具没有办法比拟的,毕竟一些相对临近的城市正成为同城效应,也丰富了人们的居住...谈谈你对中国高铁外交的认识答: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去年12月7日至9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这不仅是该大会首次离开全国高速铁路最新规划那位能够谈谈
答:到 2022 年,高速铁路 3 万公里。
到 2025 年,高速铁路
【第3句】:8 万公里左右。
展望到 2030 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完善广覆盖的全国铁路网。
连接 20 万人口以上城市、资源富集区、.
关于铁路安全生产的感想
铁路安全的重要性铁路运输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纽带,它承担了全国旅客周转量的60%和货物周转量的70%以上,铁路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旅行需求、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交通工具。
铁路运输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然而,保正铁路运输的顺利和安全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我国铁路不断的快速发展,铁路日发车次的不断增加,安全生产对于铁路运输越发重要。
安全是铁路运输生产最基本的要求。
铁路运输生产具有连续性、全局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全天候作业的特点。
连续性的特点要求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必须以安全为保证。
如果某一生产过程发生了事故,造成过程的中断,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个运输生产过程出现问题。
全局性的特点要求运输生产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只有协调一致,才能保证运输生产的正常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会影响一条线甚至一大片,波及面很大。
动态性是指运输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预料的因素很多,所以要求每一位职工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发生任何差错,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开放性是指铁路运输生产属全天候露天作业,受外界干扰的因素较多,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运输生产才能不间断地进行。
它要求每一名职工都能忠于职守、坚守岗位、遵章守纪、全神贯注,不能有任何疏忽。
因此,保证安全是由铁路运输生产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是其内在的客观要求。
安全
青藏铁路精神的感想
这篇应该够深刻吧,有点长,你择优摘抄吧。
在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这对于教育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青藏铁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几千年来,中华儿女遵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自尊、自立、自信、自胜,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已、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就是“取法上上”的不懈追求,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境界,就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生动写照。
挑战极限,就是敢于干、善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就是敢于干、善于干人们认为难以干成的事。
只有敢于挑战极限,才能攻坚克难,实现一次次的超越;只有勇于创造一流,才会历经艰辛,实现民族的兴盛,中华民族才会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绚丽的华章。
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不可为变为可为,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第一、人间奇迹。
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历史功绩,永远镌刻在共和国建设发展的历史丰碑上,永远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85年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形成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上有飞机侦察轰炸,下有敌军围追堵截,加之万水千山、艰难险阻,使失去了后方的红军一次一次面临绝境,但长征却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
毛泽东同志总结长征时说:“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他一再要求全党:“大胆地干”,“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1990年7月,江泽民同志亲临西藏视察指导工作,在自治区召开的党政干部大会上谈及进藏感受时,他吟诵了毛泽东同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名句,赢得了与会同志深深的共鸣和长时间的掌声。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呢?邓小平同志曾概括了五种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胡锦涛同志倡导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与之一脉相承,是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老西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几代“老西藏”热爱祖国,热爱西藏,以边疆为家,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服务,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自觉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祖国的边疆安全和发展奉献一切。
在长期的实践中,西藏军民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青藏铁路的建设者是“老西藏精神”的传人,他们在严重缺氧的高原“生命禁区”顽强拼搏,在恶劣的环境中挑战极限,以惊人的毅力攻克难关;全国上百个单位、十几万建设大军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老西藏精神”,丰富和发展了“老西藏精神”。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使全党、全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弘扬和发展。
青藏铁路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就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和承载者,是新时期践行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典型代表。
这种鲜明的时代精神产生于伟大的工程,也造就了伟大的工程。
二、青藏铁路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矛盾和问题将更加复杂,我们会遇到更多新的两难课题。
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既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勇于和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勇于和善于破解难题,克服前进征程中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就要树立敢为人先的胆识,探索破解难题的办法。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要敢于走过去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干历史上没有干过的事。
天津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危陋平房改造工程,仅用6年时间拆除危陋平房并新建住宅1800多万平方米,使40多万户、140多万人喜迁新居,等于新建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当然,敢为人先并不是蛮干,而是在遵循科学规律基础上的自找差距、自加压力、自我超越,天津人在危陋平房改造中,创造了“货币安置”、“以路带危改”、“区企结合”和“危改与房改相结合”等许多新的思路和招数,闯出了一条老城市改造的新路子。
既要树立敢为人先的胆识,又要探索破解难题的办法,我们才能敏锐地发现机遇,牢牢地把握住机遇,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巩固发展已有的优势和良好的态势。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坚韧不拔的毅力与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靠加快发展、靠深化改革、靠扩大开放。
天津市委、市政府在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嫁接改造调整实践中,自觉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推动天津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引导人们解放思想,积极进取,进一步树立自主创新的勇气,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紧紧抓住牵动全局的关键问题,坚持不懈地开拓创新。
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就要树立团结协作的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青藏铁路提前顺利通车,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实践证明,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正确处理好部门与部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克服本位主义,全力保证大局。
天津举全市之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十年的时间建设滨海新区,把昔日的盐碱荒滩,建设成为了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载体功能完善的新城区,成为充满活力和后劲的希望所在。
中央要求滨海新区要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区域创新发展的路子,为全国改革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
我们必须进一步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共创伟业,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
三、努力把青藏铁路精神发扬光大 青藏铁路精神这笔精神财富弥足珍贵,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把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学习好、宣传好、弘扬好,使之深入人心,成为鼓舞干部群众拼搏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青藏铁路精神的实质,深刻总结了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经验,篇幅不长,思想精深,对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青藏铁路精神应当在各行各业大力弘扬。
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觉悟、统一思想上,引导干部群众深刻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青藏铁路精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学习领会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真正打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增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大力学习宣传与青藏铁路精神紧密相联的先进典型。
青藏铁路建设者在“生命禁区”,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挑战极限,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
这些先进事迹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的教科书。
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学习宣传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用真实感人的事迹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
要把学习和弘扬青藏铁路精神与学习、宣传各个地区、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青藏铁路精神与各地干部群众在奋斗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一致的、相通的。
天津干部群众在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中就形成了危改精神、女排精神,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精神动力。
弘扬青藏铁路精神要与各个地区、各条战线的宣传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总结好干部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宣传好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
要引导干部群众把青藏铁路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学习青藏铁路精神,要联系实际、促进工作,把蕴含其中的为国拼搏、无私奉献的境界,不畏艰险、顽强奋斗的气概,敢为人先、自主创新的精神,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团结一心、共创大业的品质,发扬光大,身体力行,融入到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去,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洪流中去。
求一篇3000字的以题目: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人民满意的铁路。
为题的
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
工匠精神却也很艰难,他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全心全力做一件没有尽头的事。
中国从不缺少工匠精神,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四大发明这样影响世界的伟大创造,也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
近年来,随着高铁快速发展,高铁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如何让高铁人才队伍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何培养铁路职业道德1000字
作为一个道德体铁路职业道德是在“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基则的统领分为行业规范、部门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工作岗位职业道德规范三个层面。
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指铁路职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
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人民铁路为人民。
铁路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了铁路职业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并贯穿于铁路职业道德实践的全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在指导思想上,应该牢固树立 “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明确“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职业活动的出发点,是制定具体规范的前提;在道德行为上,明确“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职业道德的核心,自觉地把它贯穿到各部门和各工种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在道德实践中,要求全体员工在其职业活动中,全心全意为旅客、货主服务,为社会服务。
铁路职业道德的行业规范,是全路员工在职业活动中,特别运输生产中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准则。
铁道部政治部印发的《人民铁路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包括: 注重质量,讲究信誉 尊客爱货,热情周到 遵章守纪,保证安全 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艰苦奋斗,勇于奉献 廉洁自律,秉公办事 爱路护路,尽职尽责 率先垂范,当好公仆 人民铁路为人民作为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铁路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铁路现代化建设和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铁路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对于铁路来讲,不管是追求经济效益,还是追求社会效益,都是为了实现“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根本宗旨的。
片面强调或忽视任何一方,都不符合这一根本宗旨。
只有提高铁路自身的经济效益,才能为实现社会效益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从而使“人民铁路为人民”成为有源之水。
“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职业道德规范的总纲和精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铁路贯彻“人民铁路为人民”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各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运输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公路、航空、水运对铁路形成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
同时,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物质文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注重旅行条件和服务质量。
这说明,铁路要占领一定的运输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就要大胆改革,为旅客、货主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经济等高质量的服务。
广大铁路员工必须牢固树立注重质量,讲究信誉的意识。
赞美新时代铁路的句子
在人们的心目中,青藏高原是遥远的、圣洁的、神秘的。
她雄踞祖国的西南边疆,养育着世世代代的高原子孙,在离上苍最近的地方,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安宁。
她是那样的博大,长江源头,巍巍昆仑,世界屋脊,地球绝顶,都在她的怀抱之中;她又显得那样高不可攀,多少人带着激情和梦想,把血肉之躯交付与她,让灵魂游弋于神圣的雪山与碧蓝的天空之间。
但今天,青藏高原却距我们如此之近。
即将于7月1日正式通车的青藏铁路,就像青藏高原的一根大动脉,已经开始有力地搏动。
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建设,它一寸寸延伸、延伸,缓慢而又执著,把遥远的雪域高原拉近到我们面前。
仿佛是宿命,跨越世界屋脊的进藏铁路,注定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这一举世罕见的浩大工程,将注定要与中华民族的国运相系相通,有着难以言传的标志性和象征性意义。
早在百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就立下修建青藏铁路的志向,并写进了他宏大的救国强国蓝图——《建国方略》。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把铁轨铺上青藏高原,就成为几代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决策焦点。
1958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动工兴建。
此后的几十年里,限于经济实力和高原、冻土等技术难题,工程两上两下,格尔木成为这条新兴之路的休止符。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经过缜密论证,毅然作出了修建青藏铁路的战略决策。
2001年6月29日,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式开工。
工程全长1142公里,计划投资262亿元。
2005年10月12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铺轨全线贯通,即将正式运行。
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天路终于打通,圣城终于拉近,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正式终结了。
以此为标志,我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部贯通铁路。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到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从风华正茂的科技人员,到铁骨铮铮的筑路工,正是几代决策者和建设者,让百年梦想成为现实。
曾经与世隔绝的洪荒高原从此连接上了祖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
这千余公里的铁路绝不仅仅是铁轨的延伸,也不仅仅是工程技术的跨越,更是国家建设的跨越、民族复兴的跨越。
曾有外国人预言:100年内,中国不可能建成青藏铁路。
的确,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自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包括西宁至格尔木和格尔木至拉萨两段。
青藏铁路格拉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
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14公里,于1984年投入运营,为单线铁路,现正进行增建第二线及电气化改造工程。
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新线建筑长度1110公里。
这段铁路自格尔木车站引出后,向南经西大滩、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垭口后进入西藏自治区境内,途中在温泉至安多间穿越了134公里的唐古拉山无人区,然后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
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可想而知,面对天路,每一寸铁轨上都凝结着过硬的经济实力和过硬的科技能力,同样凝结着万千建设者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青藏铁路纵贯青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直达我国西南边疆,是沟通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是拉萨通向北京及西北、华北、中原等地的最便捷的陆上通道,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最快捷的途径。
早在2005年10月,200余辆满载着大米、面粉、煤炭、钢材、化肥等援藏物资的列车车辆平稳抵达拉萨,把全国人民的温暖情谊送到藏族同胞的手中。
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对我国保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民族意义和经济意义。
可以说,青藏铁路这条“天路”,是“世纪之路”,是“奉献之路”,是“科学之路”,还是一条将给沿线地区经济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的“黄金之路”。
我们是记者,当历史在躁动时,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我们,走近它,抚摸它,见证它,记录它,传播它。
面对中国发展史上这一彪炳千秋的辉煌史诗,我们悉心聆听一个个亲历者、奉献者的故事,把珍藏在他们心中的一串串发光的记忆记录下来,把我们民族的雄壮灵魂书写下来。
为此,我们组建了近30人的报道团队,其中十几名文字和摄影记者,走出北京,走上高原,寻找那些曾见证青藏铁路步步艰辛的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去感受他们的血汗留下的热度,去体验他们用生命铸就的辉煌。
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们也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和精神的锻造。
他们行程数千公里,穿越无人区,在高原上颠簸,体验空气稀薄和头痛欲裂。
记者们住进了“三星级宾馆”——路边用煤炉取暖的木板房,在缺氧的环境中遭遇一氧化碳污染,何况青藏高原上本来就有5月飞雪、6月严寒。
而这一切,与青藏铁路的建设者所经受的艰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一切,我们的记者才对自己的采访对象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对建设者们表现出的拼搏精神有了最真切的感受。
这对于记者,也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
青藏铁路的建设是一组雄浑的史诗,而我们愧不能有诗人一样的笔触来铭刻它们。
何况,比起整个工程中升腾的雄心、意志、拼搏、血汗,任何语言又都显得如此苍白。
我们唯有用自己的脚走一走那片高寒峭拔的土地,用自己的心去感受那些经历过轰轰烈烈而愈发沉静的平凡人生。
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气冲斗牛的豪气:一大批青藏铁路的施工和科技人员,不能在父母病床前尽孝的儿子,儿女“相见不相识”的父亲,把血肉之躯融化在雪域的年轻人,那连骨灰也要撒在青藏线上的老将军。
这条铁路,分明是一条写满奉献的路; 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自主创新的力量:多年冻土,跨山越涧的挑战,高寒缺氧条件下的施工难度,高原病的防治,新型列车的引进等等,在无数的世界级难题面前有无数引以为自豪的科技成果; 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难以掩饰的期待:铁路修通了,发展舞台已经搭就,但是,沿线区域经济如何飞跃
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如何和谐共处
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
仍有一连串的问题摆在大西南人民面前。
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富有远见的关怀: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能承载“铁路”这个庞然大物吗
藏羚羊的迁徙线路会不会中断
冰清玉洁的高原环境会不会改变
我们的对策是否周全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
我们沿着铁轨走过青藏铁路的11个站点,来到工人的驻地,走进藏族居民的家庭,踏上生命禁区的巅峰,走过藏羚羊和野狼游弋的雪山圣湖,甚至“混”上了一趟试运行的列车,和铁道部长一起体验青藏线。
格尔木、玉珠峰、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唐古拉、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和拉萨,这些串在青藏铁路上的明珠将一一展现它们神秘而迷人的风姿。
我们要为这世纪唱一曲由衷的赞歌。
当你乘坐火车,跨越千里高原雪山,终于“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时,回望青藏铁路——这几代建设者,还有他们的亲人,用心血、汗水、眼泪和生命铸就的高原生命线,相信你会对这激越、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