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故事感言

03-0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读红色故事有感 介绍少,感想多,500字

读《红色经典故事》有感     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

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

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

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

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

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

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

这是人民

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     读了这个故事,我有我有了深切的感受,我知道了以前的人民是怎样打败日本人的,知道了他们的辛苦。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

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

他们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红色故事汇之观母亲曾志有感

“如果只把她看成是一个战绩辉煌,功成名就的革命者,那其实远没有读懂她;在战火纷飞的硝烟中,她还是一个爱的深沉的女人,一个爱的悲壮的母亲。

她的名字叫——曾志。

”——敬一丹 关于曾志生平,没录讲座视频,先附上另一个官方视频的链接吧,本人就不多介绍其人了。

曾志的故事在这之前就已听过,石金龙老师(曾志之孙)讲的大体没有超出我事先了解的范围,何况石老师许是疲于接待久经训练的缘故,语调语气略有变化(主要是颇为熟练),因此我倒没有多少听得进去,包括后来李春祥老师的补充发言也是这样。

所以吧,我几乎当时就听不清也不记得讲座里各位老师具体说了些什么,真是少之又少——好像当时我一边听就一边忘记了一样,颇有点无忌学太极逐步全忘的意蕴在里面。

但是奇怪的是即使这样,我清醒的记得当时坐在后排的我心里依旧在经历巨大的激荡,极有种发长篇日志的冲动,虽然没仔细听台上说些什么,却因我自己的联想总是平静不了,数次要以不断喝茶水来缓解我的泪意,仿佛只有那氤氲的滚烫的雾气才能止住我在眼眶中打转的泪不致留下。

事实上,还没听多少我就发现场上哭声一片了,我虽事先知晓又兼场上没怎么听,仍是因强烈地压迫泪腺而顿感喉咙十分疼痛,连手中的资本论也难以再看下哪怕一行,而是陷入了某些思绪中。

一关于人性论 敬一丹女士在红色故事汇中的解说词(文首所列)我深表同意,而且我更觉得,如果仅仅看到她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作为革命者17岁弃子转移的牺牲精神,作为国家干部拒绝为深感歉疚的孙子转户口的公正,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会给人一种错觉,仿佛这是一个集中了母爱,高尚,无私,无畏等等人类一切优良品质的神一般的偶像似的存在,仿佛只能为现在的我辈一般平民所膜拜,与我们相距很远,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去理解和敬仰曾志以及和她类似的先辈——我相信很多人看待当年的烈士、革命家或是雷锋一般的精神偶像都是这么个感觉——她留给我们的价值就未免大大缩水了,因为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伟大到反常的人,伟大到几乎与正常人不相干的前辈,伟大到与所谓天生“人性”相比差距很远的人物。

她不该仅仅被当做一个高尚的人,或者说若让我来评价的话,我更愿意说她是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没错,就是战士;不是狭义的实际作战的战士,而是广义的,从一般斗争尤其是阶级斗争角度来说的战士,是共产主义的战士。

每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每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骨子里都是战士,都有着战士的内涵与气质。

曾志回忆说她的战友很多比她优秀,但是大部分都早早牺牲了,她和子孙团聚吃饭的时候,就会在眼前浮现出他们的影子。

这不是现在很多人惯用的谦虚客套的话语,而是真情的流露,这种意识,这种情感,恰恰反映了她作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本质。

包括她自己在内那一代的很多党员和红军将士,都不是一帮子所谓人品高尚勇敢无畏为国奉献的具有光辉人性的这样的人的简单集合,而是在经受战火和国难的洗礼后,经过马列的共产主义洗礼后,经历与工农运动紧密结合的锻炼后,诞生的一群有立场有能力的无产阶级战士。

从来就没有所谓天生的永恒的人性。

如果只是从简单肤浅的善恶并存的人性角度去理解,自然会觉得如此作为的人必定属少数,正常人是达不到“那个境界”的,或者觉得他们只是在国难下才团结起来,而在当今这个和平的年代,这个物质富足的年代是不可能再出现这样“伟大”的人的。

人的意识不会凭空产生,阶级基础决定阶级意识。

中山先生一片爱国热忱,但就因为他的党没有发动群众,没有与工农相结合没有依靠工农的力量,他只能指望袁世凯一样的军阀或者美国友邦人士的支援,结果注定是要失败的。

一个脱离工农害怕群众的大小资产阶级力量组成的政党,在面对内外重压时表现出的软弱性和妥协的结果一点也不奇怪,倒不是说当时国民党的成员不爱国或者不够勇敢坚强什么的。

国民党最后屡次战役输给中共也不能仅仅解释为共军的士兵更勇敢,而因看到二者所依靠力量的阶级基础的本质区别。

同样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出身,有的直接反革命了,有的临阵叛变了,还有的可以一直坚持下去为工农斗争到底,难道用人性高低有别来解释

导师和杜林,蒲鲁东;先生和张国焘,难道仅仅用人性高尚有别就解释的了么

深入工农,扎根群众的人,自然容易抛弃之前旧的世界观,吸收到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总是局限在自己狭隘的生活和眼界中的学究们或是资本家,当然会一直秉承这种生活基础带给他们的思想,观点和行事方法。

一向如此。

所以,以曾志为代表的那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先辈,拥有这样的观念一点也不奇怪。

她们或是直接出身工农群众,或是经历自我改造的知识分子乃至小资出身,都经过实践的检验与历练,都经过中共理论的教育与指导,早已坚定地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作出为人民长远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举动完全合理正常。

如果说觉得太过高尚离正常人太远,只是因为自己还停留在本身那个阶级惯有的立场上,或是考虑个人私利比较多,或是间接考虑本阶级的利益比较多,这样的人自然理解不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所以,这不是人性无私与自私的差别,本质上而是立场的差别。

反过来讲,即使在当下的和平年代,我们照样能看到不同阶级的不同世界观的对立并存。

总得来说,之所以很多人觉得人心变坏,道德沦丧,也不能仅靠人性贪婪去解释,公有制下的人和私有制下的人拥有的观点自然差别天壤,就好像历史上封建时期人们的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在我们看来也根本不会接受一样。

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自然会相应变化,包括政治,文化等等,绝非空穴来风或是所谓永恒人性的自然发挥。

市场化配合着私有化,自然会让人在竞争和互相倾轧中逐渐疏远和迷恋个人利益,如果不加以意识形态和经济手段的适当引导和调控的话。

而当下这个局面,正是最好的现实证明。

二 关于博爱自由论 不少人觉得共产主义者主张阶级斗争是在妄图挑起人类内斗,是在蓄意制造混乱,是在以“仇恨”荼毒世界,与之相对的,是对全人类的博爱,仿佛在普爱世界的“大爱”面前,共产主义者的斗争理论显得无比庸俗和愚昧,至少也比以“爱”来润泽世界要低级的多。

扯淡。

这是我当时边“听”讲座边任由思绪驰骋到这里的第一反应。

我想起当年导师回应杜林的支持者对资本论的一处选自报纸的报道和因此得出结论的非难,在进行有理有据强大的成功驳斥后,导师说,没有人比我自己更严厉地考究和批评资本论的每一处细节的用语和材料的可靠性。

而当时那个支持者的所谓非难只是无中生有。

共产主义者或许在言论宣传上不怎么强调爱这个概念,那是因为人类社会已经在博爱的幌子下诞生了许多实质上压迫和奴役的灾难,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空谈仁义道德是对无产阶级运动的极大的危害,这不代表他们是冷血的斗争的机器,恰恰相反,能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人心中的爱绝对不比那些自以为不偏不倚公正独立的知识分子或是已居高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社会精英人士少,更准确的说,要深厚的多,沉重的多。

几乎可以说,共产主义者的爱是最深沉的爱。

所以不多说,是因为认清了沉痛的现实,知道多说无益,也因为需要和那些满嘴空谈仁义道德却实际上吸取着无产阶级血汗的敌人划清界限,所以拿起武器(无论是言论的或是实际的),是因为清楚敌人不会主动放弃既得利益,正如千百年来的革命历史的经验教训一样,是因为明白在还以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隐蔽的社会斗争中,必须选择一个立场,而不是一味图安求稳和稀泥,否则就会葬送无产阶级的长远利益。

叫嚣劳资和谐一家亲的人,如果不是没有深入实践考察现实的脱离生产的幻想者,就是掌握既得利益害怕运动会葬送他们赖以寄生的特权的豺狼般的无产阶级的敌人。

资产阶级尤其是大资产阶级(不论官僚的买办的或是私人的)固然已是在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上截然与无产阶级对立了,而因处在资本主导的社会里与资产阶级或者国家统治机器紧密结合的知识分子或是小生产者,由于无产阶级运动也会撼动他们的既有地位和利益,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抵触情绪,但是至少是可以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同样的,这和人性的善恶没有多大关系,也不会因为受到的文化教育水平高就表现出更加革命的立场,还是受到本阶级经济基础所限。

共产主义者不会因GDP的区区数字而麻痹大意,不会天真地迷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为他们始终要追问为谁服务,为谁发展的问题;因为他们明白

简短的红色故事

一个铜盆的故事      在行军途中,我们到了一个叫富民县的一个村子,村里有个土豪非常有钱。

在打土豪时,我们拿了一些东西。

其中就有个铜盆。

这个盆子非常好看,有两个提耳,很厚实。

回来后,我请求连长和指导员把盆子分给我,后来这盆子起了大作用呢

     我拿回来后,我们班就拿它煮饭、烧水、炒菜,开会时还当鼓来敲。

还有一个作用,你们想不到的,就是烫虱子。

我们只有一身衣服,每天穿着,天晴下雨都穿,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晚上翻开衣服,一伸手就能捉到好几个虱子。

所以晚上大伙就用铜盆烧水,把水烧得滚烫的,然后把衣服摊在地上,泼水上去烫。

     我们用完后,其他班的战士就来跟我们借,也去烫虱子。

铜盆作用很大,慢慢的,战士们对它产生了感情。

     在长征路上,我一直带着它,直到出了甘肃,有一次行军时跑得特别快,挂在背包上的铜盆不知道在哪弄丢了,后来发现后,大家都哭了。

     互相推让一口青稞面      到阿坝后,缺少粮食,没办法,上面下命令,以班为单位,带上银元出去找。

头一天我们出去找,什么也没找到。

第二天,我来到一个村庄,村里房子倒是蛮多,但却找不到粮食。

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啊

中午的时候,我到一个房子里,发现角落有一堆青稞麦子,我抓了一把,捻了捻,我非常高兴,又打又捶,直到天黑,我弄到了20多斤麦子。

我背回去,大伙一起用锅炒。

那个晚上我们高兴坏了,我们还是连队里第一个弄到粮食的。

     但很快粮食就吃得差不多了。

大家舍不得,开始吃自己的皮带,坐在火边,一边烤一边吃,后来皮带也很快吃完了。

     一天晚上,大家都没吃东西。

剩下最后一把青稞面,我捧到这个面前,这个摇摇头,捧到那个面前,那个也不要。

我知道,大家都很饿,但都不肯吃。

最后推来推去,把青稞面泼到地上,大家都很难过,为了不浪费,我们把地上的青稞面一粒粒拣起来吃掉了。

     挨了政委一棍子      出草地后,我掉队了。

那时师长张振坤骑着马,亲自带着收容队,收容掉队同志。

他一眼认出了我,问我:“小伙子,你怎么掉队了

平时你精神不是蛮好吗

”我告诉师长,粮食吃完了,实在走不动了。

他听了后,很久没说话,他让我把枪放到他的马背上,让我上马。

可我怎么能让师长走路呢

我坚决不肯,于是他说,前面有个森林,到了那后,我们把马、骡子全杀掉,煮着吃,你可一定要来啊

然后他就走了。

     师长刚走,来了个政委。

他一见我那副模样,立刻就火了:“你怎么搞的

”“我实在走不动了,我不走了。

”一听这话,政委火冒三丈,拿着棍子朝我背上狠狠打了一棍。

     怕被再打,我只好低着头继续往前走,但我心里真是委屈,我边走边哭,可想想前方有牛肉吃,我又强打精神振作起来,一口气走了10里路。

一到目的地,发现牛早杀好了,我分了小半碗牛肉。

后来想来,我真的感谢政委那一棍子,他当时是为我好,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多救一个人出去。

     伍衡阳,湖南省石门县人。

1918年10月出生,1935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副军职。

历任班长、营支书、团组织股长、团政治处主任、东北独立一师三团副政治委员、东北十纵队八十八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东北公安部队干部部副部长、山东省昌滩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山东省济宁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

     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各时期的主要战役。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著名的五台山、辽西、平津等战役。

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同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1988年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65年8月离职修养。

观《红色故事会》有感

江西,一个孕育了革命的地方;江西,一座谱写了无数英雄事迹的地方;江西,一个开辟了中国新历史的地方。

在这一片红土地上,英雄的故事代代流传,在这一片蓝天下,红色故事永难忘怀。

3年前,我踏上了这片红土地,带着无限的激情与向往;2年前,我离党更近了一步,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断的提高自己;1年前,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坚持不懈地向党靠近。

《红色故事汇》是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对于寻访先辈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对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江西、建设江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6月25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了首映式。

而我,由于总总原因,却是在现在才遇到了它。

不是想像中枯燥的重复着一些已知的故事,不是所认为的说教式的教育片。

平实的叙述,娓娓道来的故事,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便突破了厚重的历史时空,透过荧幕深深感染了我。

让未曾经历过那段激情岁月的我也不禁随着故事的情节而感动、澎湃。

《红色故事汇》通过一集集的故事集中反映了建党以来发生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革命历史足迹,颂扬了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质,深切缅怀了我们的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起来的丰功伟绩。

虽然仅有短短的30集,但我们1\\\/2仍旧形象的了解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生活和战斗的经历,以及坚韧的革命精神。

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向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井冈山建立起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先辈都曾经在这里生活战斗过。

这一切的一切都正如影片中所说的一样,红色是江西永不退色的颜色。

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红色气息。

八一广场上高耸的八一起义纪念碑、难忘的八一起义纪念馆、朴素而又平实的小平小道……第一次,我那么近距离得感受到革命的气息,在这座英雄城。

《红色故事汇》无疑再次让我重温了党的发展,让我知道了很多不曾知道故事,更是对我有一种激励。

江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土地:八一的军旗在这里升起,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编织,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孕育。

通过影片,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共产党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怀与高尚风范,真切领悟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

《红色故事汇》,借着这一个个短小却难忘的故事,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红色故事会》,带着那一个个感动又坚毅的故事,引领我们重温党的风风雨雨;《红色故事汇》,讲述着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江西这片永不退色的红色土地。

借由这一个个故事,让我们满怀激情,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红色故事会的观后感怎么写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红色小故事100字

王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静的村庄。

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

鬼子让他,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

《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歌曲。

关于红色经典小故事(500字左右)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

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

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

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

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其实搞诵读应该找一篇诗歌才好。

你可以照抄一部分就可以了,比如:  《中国有个西柏坡》  如果 你有一千个理由想游历中国  如果 你有一百个日夜想感受红色  如果 你有一十个坐标想遥望日出  那么 有一个节点你一定不要错过  这就是 阔步走向新中国的西柏坡  追问90年长盛不衰  探寻90年刚劲巍峨  一定有一串悠扬音符  一定有一组嘹亮战歌  上海到井冈 遵义到延安  从无到有从弱到蓬勃  身经百战的你  犹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和欣欣向荣的壮美山河  面对抢桃挑战者  你舍不得深情的延河水  但见白马泪婆娑  那是个红红的五月天  巍巍太行日暖风和  累累槐花挂满璀璨  绿色麦浪映在滹沱  平山的泉水烫了  迎接远方的赤子  我的南征北战的救星呵  我是中国的西柏坡  这里有子弟兵的好母亲  这里有平山团的壮小伙  这里有辘轳和碾子  这里有油灯与纺车  这是我的鱼米乡  这是我的西柏坡  该发生的一定发生  该冲破的一定冲破  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  这是曙色翻盘的一搏  三大战役摆战场  运筹帷幄胜券握  随后 你遇到进京赶考  你胸有成竹 饱蘸浓墨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新中国亮出传家宝  西柏坡典藏警示说  长江源头呵 在流淌  壶口瀑布呵 已铭刻  主席思想创伟业  邓论平添新色泽  三个代表与时进  科学发展绘新廓  柏坡精神贯长虹  东方朝日正喷薄  《党旗颂》  鲜红是您不懈的追求  金色是您永远的辉煌  您犹如一盏明灯  照亮黑暗是您不辱的使命  镌刻希望是您腾飞的豪情  您迈着沧桑却仍矫健的步伐  走过了九十个春夏秋冬  您用信仰在我们心中筑起新的长城  您是我们人生征途上的灯塔  您是我们生命中永远的启明  您是我们心中一颗最闪亮的星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