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饮食家长感言

05-19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家庭教育名人名言

家庭教育名人名言  

【第1句】: 种庄稼要不误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雪苏)  

【第2句】: 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

(张石平)  

【第3句】: 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

(张石平)  

【第4句】: 我们在夸奖孩子时,应该不拘一格,因时因事而宜,以充分展示出夸奖的真正魅力。

(张石平)

【第5句】: 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学习进步而赏钱,此举无异于贿赂,是极其错误的。

(东方)  

【第6句】: 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

(东方 )  

【第7句】: 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东方 )  

【第8句】: 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

(赵秀朵)  

【第9句】: 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阮庚梅)  

【第10句】: “磨难”好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钙,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李浩)  

【第11句】: 培养孩子坚强乐观的心理品格,能为他们未来生活提供有力的支点。

(李浩)  

【第12句】: 要使孩子登上才智的高峰,争论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

(水仙)  

【第13句】: 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

(蓝天)  

【第14句】: 无能的人不能培养出有才华的人,名师出高徒,家长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赵秀玲)  

【第15句】: 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请给孩子留点面子。

(吕斌)  

【第16句】: 对于稍年长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悄悄话”的形式嘱咐他,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乐于接受这种“温和式”的教育方法。

(吕斌)  

【第17句】: 对于稍懂事的孩子,可以给他一个眼神或某种暗示,保持暂时的沉默,常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吕斌)  

【第18句】: 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

(吕斌)  

【第19句】: 作为父母,必须设法赢得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

(姜晶)  

【第20句】: 父母唯有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去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

(姜晶)  

【第21句】: 精神虐待是对孩子自尊、自信心全面的摧残。

(章剑和)  

【第22句】: 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赵静波)  

【第23句】: 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你将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增长点”。

(时金林)  

【第24句】: 只有将学到的东西通过去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顾欣)  

【第25句】: 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

(吕斌)  

【第26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让孩子自信更重要的了。

(元曲)  

【第27句】: 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

(张海涛)  

【第28句】: 教会孩子回报,这是父母育儿职责中不能漏掉的一课,也是孩子日后被社会接纳的基础。

(高山)  

【第29句】: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老人应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尺度,既不能越位,也不做摆设的花瓶。

(李旭)  

【第30句】: 喜欢孩子,但不溺爱。

(李旭)  

【第31句】: 新时代的教育总有新要求,尽可能地从书籍或杂志中汲取教育学营养。

只有这样,祖辈在隔代教育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有益于孙,有益于己。

(李旭)  

【第32句】: 在早期教育中,应当珍视、保存孩子生命早期丰富敏锐的感受能力和感受欲望,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过早地知识化(也就是抽象化、书本化、符号化)。

(甄世田)  

【第33句】: 保存丰富孩子的感受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孩子关注它周围的世界。

(甄世田)  

【第34句】: 要带孩子冲破他生活的狭小圈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快乐。

(甄世田)  

【第35句】: 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体验一些非常态环境,如狂风暴雨,漫天飞雪……(甄世田)  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教育人向科学教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李岚清  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马克思  应该使每个人懂得:在社会面前,他的责任和对神会最重要的义务,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

——苏霍姆林斯基  造就子女成人是父母的一种神圣职责。

——别林斯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

——宋庆龄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

一是忽视,二是希望太切。

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陶行知  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关心少年儿童,就是关心我们祖国的伟大前程,就是关心全世界的伟大前程。

-——陈云

十二岁生日父母贺词怎么写

十二岁生日家长贺词各位长辈,各位来宾,亲朋好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共同祝贺我的爱子***的十二岁生日。

首先,我代表我们全家向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二年前的今天,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我和我的另一半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我们爱情的结晶,取名***。

时光飞逝,而今,我的孩子已经从当初父母怀中的婴儿成长为今天潇洒帅气的英俊少年。

这期间,在我们的精心呵护和照料下,在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们的关爱和帮助下,我的孩子生活幸福,学习进步,茁壮成长,我为拥有这样一个活泼可爱、赋有爱心的儿子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在此,我要对我的孩子说,今天你加了一岁,加了一份智慧,像小鸟初展新翅;明天,你就要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鹏程万里!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祝福你

祝你生日快乐、早日成才

同时,我也代表我们全家将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再次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的光临,希望大家在今天吃的舒心、喝的尽兴、玩的开心

小班家长会班主任感人肺腑的发言稿

小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晚上好

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 我想我们的关系应该是朋友,所以今天的气氛不要太拘束,感觉像开什么会议一样,因为平时这样的机会很少,今天难得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就随意轻松些,大家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地快乐地成长嘛,今天只不过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坦诚地相互交流讨论。

首先让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我们小小班的三位老师,这位是林老师,各方面能力很强,在唱歌、跳舞方面有特长。

还有一位生活老师也姓林,也是一位很有耐心的老师。

我是班主任黎老师,我对我们小小班这个班集体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在座的各位对孩子有着丰富养育经验,今天请大家来,也就是为了和大家切磋教育孩子的方法,并向大家汇报一下本学期班级的工作计划。

我们班共有孩子18名,其中男孩子10名,女孩8名,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出生于2010年1月,最小的出生于2010年8月。

年龄的差异导致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差异,经过这两个月对孩子的观察了解,我们班孩子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第1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参差不齐。

有些孩子适应能力比较强,如苏子涵、陈逸轩、陈姿涵、谢芸星、黄宇轩、林宁涛等,他们对幼儿园早在开学的第二周已没有陌生感了,见到老师还能问好,相对来说,那些年龄偏小,或者长期以来一直由亲人照顾得非常周到的孩子,适应期显得较长一些。

到今天为止,我们班还有个别小朋友早上来园哭闹着,不过等家长离开后已比较安静。

这些主要是因为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所接触的生活环境都各不相同,一下子要适应陌生的集体环境,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孩子出现各种不适应也是正常的。

作为孩子的亲人,刚开始几天,看到孩子哭闹,总是不放心,担心孩子吃不饱,睡不好,喝不到开水,大小便不能自理等,总怕我们老师照顾不周。

我们完全能理解家长的心情。

家长们也看到了,虽然孩子年龄小,但绝大多数已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第2句】:自理能力方面来看,我们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

现在的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这两个月里我们逐渐培养了孩子能够先自己吃,后老师喂,或者老师先喂几口,然后自己吃,多鼓励表扬。

午睡时能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听听音乐、故事睡觉,对个别孩子先抱一会再睡;大小便也能大声的告诉老师了;语言发展水平上看,我们班的大多数孩子能听懂普通话,但个别的不会说普通话,或者是连贯的语句讲的很少。

3 、从个性品质上来看,我们班的孩子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任性,发脾气的很多,不懂得和小伙伴分享玩具,这既和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更和如今的家庭教育有关。

在家里家长都是为着孩子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样样都满足他,因而在第一个月里发生争执和动手的事情有过,有的孩子还挂了彩,家长看了很心痛。

其实孩子有些举动是无意识的,他没有像大人的思想那么复杂,去欺负别人,不过是平时的习惯和孩子的好动心理所致,着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改过来。

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小小班老师的工作目标,看到孩子被别人抓去、特别是咬人,我们也很心疼,希望家长能给我们时间,给那些喜欢打人、抓人和个别会咬人的孩子多一些时间慢慢改正,同时配合我们老师教育孩子相互谦让,友好相处的良好品德。

【第4句】:从生活习惯上来看,孩子在家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到了幼儿园就要养成另一种集体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来说,确实比较难,有的孩子手里整天拿着积木玩,还会把积木撒得满地都是,有些孩子喜欢吃手指头,有的吃饭用手抓、有的吃一半去玩等等。

我想在了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这些孩子会慢慢改掉不良习惯的。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家园合作,家园配合对于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家长有这样一个错误观念,认为我们的孩子既然进了幼儿园,那么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了,其实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每个孩子生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家庭中,与家庭成员保持独特的家庭关系,受着家庭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吃饭睡觉都能自理,而在家里却什么都要家长帮忙,这里面的原因在于孩子吗

不是的。

有很多家长看着孩子自己吃饭,又慢又脏,满地都是饭粒,想想算了算了,还是喂以下省力。

一次两次,不久孩子就养成了习惯,等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自己做,也许刚开始会觉得很累,但一旦他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很轻松了,那么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只有通过我们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那么我们的家园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1句】:家园联系栏我们的家园联系栏内容包括:周计划、家教知识、保健知识等,这些我们会经常更换,家长应该关心一下,趁早晚接送的时间看看。

【第2句】:生活习惯方面送孩子来园时,每天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应该把孩子亲手送到幼儿园老师的手上,让孩子向园门口的值班老师问早,尽量要培养孩子早上在家吃早饭的习惯,不要把点心带到幼儿园来吃。

外面的点心大多不卫生,吃点心对幼儿健康不利。

晚上接孩子时一定要跟老师打招呼,这样既能养成孩子的礼貌习惯,又能让老师了解孩子的动态。

作为幼儿园我们尽量做到安全第一,预防和减少一切事故的发生(请家长每周为孩子剪一次指甲)。

但幼儿园小朋友较多,磕磕碰碰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希望家长能体谅幼儿园,尽量配合幼儿园的妥善处理。

同时,家长平时也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

【第3句】:家长接送孩子入园离园,请自觉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及时接送孩子入园离园。

(早上8:00入园,下午 4:10接孩子离园。

)如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随意接孩子离园,有特殊情况必须中途早接,与老师进行联系。

接孩子离园后停留在幼儿园玩耍,家长有监护责任,如发生意外,其责任自负。

【第4句】:安全问题是我们不可疏忽的一部分,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因此我想把安全工作特别的强调一下。

每天在幼儿园前请您检查一下孩子的口袋,不要让孩子带有危险的东西(如:硬币、刀片等)不要给孩子佩带首饰玉佩小金锁之类的物品这些光鲜耀眼的东西往往暗藏着危险同时以防丢失或吞食造成意外。

不要给孩子穿长带子鞋,拖鞋,简洁易运动的服装。

生病的幼儿到园,应和老师交代好,哪里不舒服,这样老师好加强观察;带药到幼儿园来的,要和老师说明服药的时间和剂量。

早上来园时不要忘记领取晨检卡,并挂在相应的班级里。

晨检卡分两种,健康、干净的是红色,小手有指甲的和吃药的是黄色。

家长还应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幼儿不带零食入园,不要在游动摊点给幼儿买零食吃。

【第5句】:有请配合我们的教学活动收集一些材料,带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东西,需要家长协助帮助孩子准备一些材料,到时间请家长及时配合学校一起准备。

如果有所需要了我们会通知打出来发到你们手上,请您在带来的物品上做上记号(写上姓名),便于老师查找。

【第6句】: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自己穿鞋、自己吃饭等,送幼儿入园时,让幼儿尽量能多锻炼一下,比如让幼儿自己走走路、上下楼梯,我们带幼儿出去玩时,还有个别幼儿不敢下楼梯。

【第7句】:之前准备的衣裤,由于季节变化,家长适当替换。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两个月即将过去,在这两个月中,幼儿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从刚开始入园时的哭哭啼啼到现在基本情绪稳定,从要老师喂饭到现逐渐自己吃饭,从不愿睡觉到现在大部分能安静睡觉,从小朋友之间互不认识到现在成为好朋友等,小朋友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希望在我们老师的爱护和教育下和家长的配合下,让孩子在我们金博士艺术幼儿园里打好常规基础,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再次代表小小班全体成员向各位支持我们工作的家长表示感谢,预祝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合作愉快,谢谢大家

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你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进行个别交流

国际护士的最高荣誉被称为什么

1912年,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和奖状,作为对各国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

我国历届获得者2005年第40届获得者      刘振华   山东省住院部主任   陈 征 社会服务部主任   冯玉娟   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护理总经理   广华医院及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   万 琪 护理部主任   王亚丽  甘肃省护理部主任   陈征,社会服务部主任。

1984年,陈征在重症肝炎病区做护士长。

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们受到社会各方甚至家庭的歧视。

为了给大家做榜样,陈征带头给重症病人做护理工作。

一次,一名肝硬化的男病人突然大出血,家属吓得躲出了病房,陈征顾不上擦去病人喷溅在她脸上、身上带有很强传染性的污血,马上配合医生为病人实施抢救措施。

病人最终得救了,他的女儿感动地对陈征说:“您做到了我们做儿女都做不到的事儿。

” 从事传染病护理,免不了会碰上艾滋患者。

20世纪80年代末,地坛医院收治了首例艾滋患者。

那是一名外宾,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跳楼造成全身。

当时,国人对艾滋病谈之色变,医护人员也欠缺防护知识,恐惧心理普遍存在,有个护士甚至辞职不干了。

面对种种疑虑,已经身为护理部副主任的陈征带头进入病房,和护士们一起给病人进行护理操作,并对全院护士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制订系列艾滋病护理常规。

医院成立第一家关爱艾滋患者组织——红丝带之家后,陈征又作为首批志愿者,和艾滋患者们一起谈心、包饺子、做游戏。

她的率先垂范消除了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

如今,红丝带之家已有2000多名志愿者,上千名患者在此接受服务,一批年轻的艾滋病护理骨干活跃在为全国培训护士的师资队伍中。

面对疫情高龄上阵奋战非典消毒隔离工作成为“世界的典范” 2003年的春天,北京非典肆虐,陈征所在的地坛医院成为第一批非典定点收治医院。

56岁的陈征作为医院防治小组的成员和医院护理工作的总指挥,本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动动嘴,可她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穿上防护服,一头扎进了护理一线。

四十出头的林先生是名外籍患者,得了非典后心里十分紧张,精神一度崩溃、失常。

在转运病人过程中,为了消除林先生的紧张情绪,陈征一边推着轮椅,一边和他聊天,给他心理安慰。

听了她的劝慰,病人衷心地表示:“有了你们,心里踏实多了。

”而令病人意想不到的是,身后这位和蔼可亲、身穿防护服的护士竟然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大姐。

2004年,为了培养护理部的接班人,陈征主动让贤,离开了护理领导岗位。

干了一辈子传染病工作的她本可以回家安享清福,可当年6月,陈征竞聘成为了医院社会服务部的负责人,专门负责出院病人的随访、热线咨询和面向健康人的预防门诊等工作。

谈到新工作,陈征说:现在不少人仍认为,传染病可怕,很多人甚至歧视传染病人和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务人员。

从护理管理岗位到随访服务部门,陈征要做的就是让病人们感受到来自医院和社会的真情。

到2005年,社会服务部在陈征的带领下已运转了整整一年。

陈征和部门的7位同事,为2000多位出院肝炎患者提供了疾病咨询,还给3000多位健康人进行了传染病预防注射。

很多病人经常打电话咨询自己的病情,还和陈征探讨自己的饮食起居注意事项,已经将陈征当成了老朋友。

“人们都说现在上趟医院,一定要找个熟人才好办事儿,我就是要做病人们在地坛医院的老熟人儿,让他们不再感觉医院冷冰冰。

”得奖感言荣誉属于传染病护理界。

  刘振华,现任山东省住院部主任,2005年,刘振华被授予南丁格尔奖,以表彰她用非凡的勇气和爱心从事麻风病专科护理28年的护理生涯。

如果说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书,那么,刘振华就是用爱书写着人生,展现着她关心、救助麻风病人的天使情怀。

  1977年,22岁的刘振华从济南卫校毕业。

一纸通知让她惊呆了:她被分配到了麻风病住院处。

那天,她一夜未眠。

她知道,由于麻风杆菌侵害人体的外周神经造成各种损坏使人毁容,麻风病人往往给人极其恐怖的印象。

最终,是母亲的劝慰让她坚强起来:别人能干,咱也能干。

  但是一些亲友的不理解,还是让刘振华备受打击。

男友得知她的工作后,决意分手;一次到同学家聚会,同学家长知道了刘振华的工作,待她走后,将用过的茶杯、坐过的床单全部扔掉,并将家里彻底消毒。

  是医院前辈的敬业精神和对病人的爱心让她坚持了下来。

刘振华看到带她的王忠三大夫为病人治疗时,会攥着病人那像烧火棍一样的胳膊,耐心为病人打针,认真查看病人身上的溃疡。

她问王大夫:“你和病人靠得这么近,不怕被传染吗

”“不会的,我们有预防措施。

再说麻风病人并不像所说的那么可怕。

每个病人都有一段痛苦深埋内心,没有善良慈悲之心,干不好这项工作

”从那以后,刘振华开始用心接近病人。

  每天清晨,她都先去看护重病号,小心地为他们穿好衣裤鞋袜,整理床铺。

忙完护理,她就抓紧时间,清洗病人换下的被罩、床单和衣裤,遇到屎尿渍迹处,反复搓洗。

有的患者全身患有皮疹,看不见血管,输液时刘振华就不戴手套,先用手摸到血管,再一针下去,让药液缓缓滴入。

  就这样,28个春秋过去了。

医院的护士换了一拨又一拨,而刘振华依然坚守着。

  在麻风病人的心里,刘振华就是播洒爱心的天使。

年年春节,刘振华都陪在患者身边,除夕夜与患者一起吃年夜饭,初一清晨又一一拜年送祝福。

她为腰腿疼患者买来充气床垫,为失眠病人买来保健食品,为贫困患者买来保暖内衣,为老人备下电褥子,还买回各种瓜果食品,亲手做出各种滋补品。

  1994年,单位为刘振华调换了一套楼房,一家人告别居住了17年的小瓦房,搬进了城里。

丈夫上班近了许多,女儿上学也有了保障,但家离病房远了,和病人联系起来不方便,刘振华和丈夫商量后,用自己的钱买了一部手机,放在病房里供病人使用,以便及时掌握病人的情况。

  1998年,医院决定将刘振华调回门诊。

没想到消息传开,麻风病住院处炸开了锅。

有患者提议写联名信,不一会儿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到了,一个挨一个地签上了名字,没有手指的人就用残肢重重按上红印,表达他们想要留住刘振华的强烈愿望。

院领导进退两难,把决定权交给了刘振华自己。

病人的信任和依赖,让刘振华流下了眼泪,就这样,她又一次留了下来。

  善于思考的刘振华,发表了2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她在麻风病防治与护理上探索出“以情感支持为主、人性化综合管理”的新路子。

她的科学成果,已在济南及山东省推广。

  在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墙上,挂有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白衣天使之楷模,不是亲人胜亲人”。

这是病人对刘振华的最高评价。

  万琪,西藏军区总院护理部主任。

17岁那年,万琪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告别了繁华的“天府之国”的首府成都,只身来到驻藏第9医院,成为了一名边防卫生战士。

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摄氏零度以下,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40%,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高寒缺氧,使边防官兵不同程度地患有指甲凹陷、脱发和心血管疾病等,先后有数十名战友和官兵的亲人因高原疾病长眠在雪域高原。

在一次次与病人的接触中,她目睹了边防官兵和藏族同胞因为缺医少药给身心带来的痛苦。

一次,有个名叫扎西的边防战士因外伤失血过多,病情十分危急,在组织抢救中突然没有了所需的血液。

那时,万琪刚从内地休假回来,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

难道能眼睁睁地看着和自己一样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死神夺去

万琪站出来果断地说:“我的血型正好相符,抽我的吧

”在场的医生和战友惊奇地看着她。

驻地海拔超过4500米,初来乍到,别说是抽血,就连喝水、走路的力气也没有。

她看着大家犹豫不定的目光,急了,大声喊道:“别再犹豫了,救人要紧,这里我最年轻,快抽我的吧

”瞬间,300毫升新鲜血液输入了扎西的体内,扎西慢慢地睁开了双眼,万琪激动的泪水连同虚汗顿时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落。

从那以后,万琪更加坚定了要立志成为一名军中“白衣天使”的愿望。

1984年,她放弃了报考其他军校的机会,第一志愿毅然填上了护校。

1986年毕业之际,她毅然放弃了留在成都的机会,主动申请回到了西藏。

万琪被分到。

她作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到最艰苦、工作最累的传染科工作。

许多人不理解:她这么一个来自城市的姑娘,为什么会选择大多数护士都不愿意去的科室

万琪认为,只有在条件差的科室,才能体现做一名军队护士的人生价值。

面对朋友的好言相劝,她都一笑置之。

   当时的传染科,医疗条件差,医护人员少,与传染病人接触的机会多,由于防护措施落后,医护人员感染率极高,可万琪一心只想护理好病人,别人不愿干的活她总是争着干、抢着干;许多藏族同胞不懂汉语,她就带着藏族同事一字一句地翻译给他们听,一点一点地给病人讲解卫生常识和家庭护理方法。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1996年5月,医院外三科收进来一位叫廖勇的战士,他因高血压脑出血,同时患有糖尿病,昏迷不醒,病情相当危险。

万琪被派去对他进行特别护理。

为了护理好病危患者,她吃住都在病房里。

手术后,病人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

由于病人抵抗力下降,为防止交叉感染,病房里的一切工作都靠她来完成。

第一次术后三天,她当班时发现病人突然出现烦躁,两侧瞳孔大小不一,她及时报告医生,为病人第二次手术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

由于救治及时、护理得当,患者在一个半月的卧床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经过半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到生活完全自理。

1998年初,那曲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许多藏族牧民被冻伤,急需救治。

万琪和医疗队的成员一起,整整两个半月,走村串户,挨家巡诊,为群众讲解防冻知识,帮群众处理冻死牲口,每天工作15个小时。

严重的高山反应,使万琪吃不下任何东西,一吃就吐,直到吐出来的全是黄胆水。

短短3天,万琪的体重减轻了近10公斤,枯瘦如柴。

抗雪救灾指挥部得到消息后,指示医疗队派人马上接她回去。

万琪坚决不肯,说:“老乡们的冻伤还没痊愈,特别是顿珠需要有人精心护理,否则,他的腿有截肢的危险。

再说,我已经熟悉了这里的情况,此时下山不合适,我也不忍心。

”半个月后,当万琪告别已康复的顿珠下山时,再也支持不住倒在了病床上。

赶来看她的同事们看到万琪变得满脸黝黑,双眼凹陷,瘦弱得不成人样,禁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万琪却强装笑脸,对同事们说:“我没事儿,只是累着了,休息休息就会好的。

”两天后,她又去了海拔超过5000米的聂荣县索雄乡,奔赴雪灾第一线,一心为被冻伤的牧民治伤送药。

两个半月的时间,万琪行程2万多公里,经她和同事们救治的牧民达2000余人次。

万琪认为,现在的工作岗位,只不过是她实践、从事、乃至诠释护理这个职业的一个平台,虽然经过这些年走藏北、下藏南、去寺庙,给患者看病、护理,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但要从这个平台起步,不断上新台阶,不辜负当初选择护理、选择西藏的一腔热情,更新知识是关键。

这些年来,万琪先后自学了、、、《心理学》等专业书籍,通过了护理专业大专和本科学业考试。

对此,她仍不满足,又选择去军医学院进修了两年。

回来后,万琪在充分总结17年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了120篇理论文章。

其中,《氧疗应用于高原地区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等30余篇学术论文在军内外护理杂志上发表。

同时,万琪还把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率先开展了《高原地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研究》等1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取得了实效。

其中《氧疗应用于高原地区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的临床使用,使病人得到了最佳治疗效果。

这种把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的护理方法,不但使手术后的病人能提前康复,而且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开创了西藏高原医疗护理的先河,使这样的手术能够顺利、安全地开展。

  王亚丽,定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

1955年9月1日,王亚丽出生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1972年高中毕业后赴农村当知青,1975年被组织推荐到省护士学校学习,从此,王亚丽就与神圣的护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亚丽毕业被分配到了定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当时肿瘤科有24张床位,5名护理人员,人手少,任务重,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病区是土木结构的平房,没有自来水,护士每天要到几百米远的地方为患者打水,一箱箱地搬运液体,打扫病房卫生,冬天还要为患者拉煤、生火。

王亚丽总是早早地赶到医院,脏活、累活抢着干。

有人说她傻,但她却说:“我年轻,体力好,理应多干些。

”她把对南丁格尔宽广博爱精神的理解化作对患者深切的关爱和同情。

多少次,她从家中端来熬好的稀饭送给需要进流质饮食的术后患者,多少次,将馒头、鸡蛋等食品悄悄地带给营养缺乏的患者,多少次,她用热情地话语打消了笼罩重症患者心头的阴霾,重新面对生命的阳光。

她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办黑板报,向患者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帮助科室制定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技术操作。

很快,王亚丽出众的才华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同行们的普遍好评,1978年,她被提拔为病房护士长。

从此,王亚丽以更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护理、温馨的服务演绎了一个个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颂歌。

在王亚丽28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始终如一,关心、帮助患者。

“帮助患者鼓起与病魔抗争的勇气,用我们的爱心给患者带来生命的春天,这就是护士的价值所在。

”谦逊平和的王亚丽轻言细语地道出了护理工作的伟大意义。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她,举手投足间,一言半语里,无不流露出职业生涯烙下的深深印记,无不表达着对生命的尊崇敬畏和对护理工作的无比热爱。

1991年9月,王亚丽被任命为护理部主任,她清醒地意识到护理专业有别于其他服务行业,尤其是在医疗科学飞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保健知识迫切需要的今天,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是不够的。

于是她凭着惊人的毅力考取了兰州医学院成人高护班,全脱产学习一年。

2002年,47岁的王亚丽又报名参加了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班学习,进一步深造提高。

由于她好学不倦,敏于思考,勤于钻研,她撰写的《静脉输液方法改进初探》、《我院开展护士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浅谈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等10余篇论文均在《中华护理杂志》、《甘肃科技》、《卫生职业教育》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

       冯玉娟 香港首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34年护理生涯 从1971年开始学习护理专业,冯玉娟已经在护理岗位上辛勤工作了34个春秋。

先进的护理技术和服务理念层出不穷,在工作中冯玉娟感到了巨大压力,1983年,她毅然辞掉工作到香港理工大学进修护理教育文凭。

1985年,冯玉娟继续回到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教学工作。

1990年,香港进行了医疗改革,香港公营医院联合组成了医院管理局,香港医院管理局十分注重医院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护士的重要地位显得更加突出。

亦于此时,冯玉娟转到妇产科,出任高级护士长负责护理管理工作,因此冯玉娟又报读了MBA的课程,以此加强自身素质与修养,并于1991年毕业。

1993年,冯玉娟所在的广华医院正式成为香港医院管理局属下的医院,冯玉娟担任部门的运作经理。

作为医院管理层的人员,冯玉娟再次感到医疗护理管理知识不足,于是报读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医疗管理学,两年读完了硕士的课程,从此主要进行医疗服务的管理和研究。

1997年,冯玉娟升职为医院护理总经理(即总护士长)。

2002年,广华医院与黄大仙医院两个医院的管理合并,冯玉娟出任两所医院的护理总经理。

2002年末,医院管理局再次进行改革,实行7个医院联网。

此举为广大患者带来了便利,病人可以根据自己所住的区域,在联网内选择医院,方便就诊。

由此,冯玉娟出任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广华医院、东华三院及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至今已有3年。

回顾34年走过的历程,冯玉娟时刻感受着护理工作带来的压力,她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学习先进的护理服务与管理理念。

与此同时,她也不断的体会着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所感受到的呵护病人健康的快乐。

发展专科专才的护理模式 冯玉娟谈到,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病人对护士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内地病人许多日常起居饮食的照顾都是由病人家属来做,内地病人对医生的依赖程度较高。

然而,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打针、发药,护士应当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生理到心理,从患者本身至患者全家乃至社区,护士应当对患者的康复进行协助及指导。

内地护士亦应在某些领域加强培训,比如在护士对病人病情评估、病情观察、药物管理、治疗反应等方面应该强化。

香港的医护比为1:4,目前,内地医护比未能达到这个比例。

冯玉娟说,结合内地的实际情况,内地应当发展专科专才护理模式,充分利用每一位护士的才能,使护士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病人服务。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 谈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体会,冯玉娟说,当今护士面临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护士的形象未如理想,令流失率增加;二、护理工作吸引不到最佳的人才入行。

冯玉娟认为,现在各个行业都要吸引各方面不同的人才,不断发展的社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个性与才能,如果人才不优秀,再多的科技也起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才是根本。

护理行业如何与其它行业争夺优秀、有限的人才,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重要问题。

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培养大量优秀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和护理教育工作者,以此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护士的形象,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护理队伍。

我们应当把当护士这一职业看成是一个荣誉,而不能单单为了赚钱才从事这个工作。

护士核心才能的标准 比较香港与内地的护士核心才能标准,冯玉娟认为,病人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对护士核心才能要求的不同。

每一位护士的知识水平、操作能力都是不同的,发展护士的核心才能就要将其分成不同等级,并针对不同级别的护士制定不同的护理工作要求,只有这样才会让每一位护士达到护理标准。

冯玉娟介绍说,在香港,十分注重对护士各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非本科护士,会促使其继续学习,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机会,直至拿到本科学历。

冯玉娟说,我们呼吁政府要为护士的继续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

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护士的形象就可以不断的提升,产生工作的满足感继而产生工作的动力。

冯玉娟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培养好下一代,使香港护理队伍后继有人。

在简短的采访结束时,冯玉娟诚恳地寄语年轻护士:护士是一项十分崇高的职业,要从病人的康复中得到满足感,我们要懂得去珍惜。

激励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

各位家长:首先感谢各位家长放下手头的工作能抽空来开家长会,也感谢能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安静地听我讲。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主要想和大家聊聊学生的安全问题。

在学校里,我们反复强调要注意安全,把安全工作当作重要方面来抓,对学生进行饮食安全、居家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等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特别是校园安全,教育学生不做危险游戏,如不追追赶赶、做操时上下楼梯要排队,不推不挤,不撑栏杆,更是加强了教育,上学、放学路上不逗留,不玩耍,文明骑车放学后要直接回家等,今天我想重点先和大家聊聊学生的上学、放学等路上的交通安全。

人们常说,交通事故猛于虎。

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

请看下面一组数据:据统计,2006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5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了10万多。

而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世界排名第一。

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多人,平均每天死亡达300人,这真是一个比战争还要无情,还残酷的数字。

在这里我想先讲几个交通事故的案例,让我们引以为戒。

(一)随家长出行惨死于车轮下:①江北区鲤鱼池小学学前班学生杨洋,男,6岁。

放学爷爷接他,站在校门口准备穿过马路回家,这时他妈妈站在路对面喊他,杨洋就挣脱爷爷牵他的手,向马路对面跑去,刚跨进马路两三步,就被左边驶来的一辆北京牌吉普车撞倒并从身上碾压过去,当场死亡,他妈妈见此状,猛扑到杨洋的身上,杨洋

杨洋

从那天起,杨洋的妈妈天天来到杨洋被车压死的地方喊杨洋……。

②南岸区南坪小学三年级学生甘小红,女,9岁。

上午,跟随父母去买鱼苗乘车返回,下车后,自己就从客车前面走,未注意左右来车,突然横穿公路,被小货车将她撞出8米远倒地死亡。

(二)上学、放学横穿公路残死于车轮下: ①小学一年级学生周婧,女,7岁。

上学不注意左右来车突然跑过公路,被右边一辆拉砖的解放牌大货车左后轮挂脱10米多远,左腿骨断裂,截肢安装一个假肢,花一万多元,留下终生残废。

②一年级学生陈卓,女,7岁。

下午放学回家,从人行护栏缺口处进入车行道,并从左边驶过一辆车的尾部突然横公路,被右边驶向的一辆9路大客车当场压成“肉饼”,围观群众都流下惋惜的泪水,父亲心疼得当场昏死过去,母亲也瘫倒在交警队的办公室里。

(三)在公路上追逐玩耍被汽车压死。

①小学三年级学生陈渝生,男,10岁。

晚饭后与几个同学在渝中区中兴路边玩耍,陈突然跑过马路,被一辆大货车左前轮碾压右腿和头部,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②两名男同学公路上玩耍、打闹,其中一同学彭伟,8岁,突然跑过公路,被驶来的一辆渝州大货车碾压当场死亡。

③小学二年级学生赵杰,男,8岁。

父母在公路边摆摊,他与同学在路边玩耍时,突然横穿公路,头部撞在驶来的一辆大货车后轮上并碾压,抢救无效死亡。

(四)乘车扒吊车 ①小学一年级学生刘浩,男,7岁。

上学路上见一大货车行驶缓慢就与一同学扒吊在脚踏板上,快到校门口就跳下车倒地,被车后轮碾压,抢救无效死亡。

(五)骑自行车死于汽车轮下: ①一个星期天上午,两名小学生,表兄弟俩人,租一辆自行车,一人骑车,一人乘于后坐,在一个大下坡路上骑耍,这时听到背后汽车驶来,骑车的孩子惊慌了,车把左右摇摆,当车从他们身边驶过时,自行车向汽车倒去被压住,骑车者当场死亡,刘刚第二天早上死亡。

②一学生杨某,骑自行车上学,在路中间骑行,后面一辆大货车鸣号他不让,导致与大货车相挂撞倒地后,被大货车后轮碾压死亡。

③两个同学各骑一辆自行车,迎面驶来一辆三轮摩托车,因下坡速度快,刹车不好,与三轮摩托车相撞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④初一学生,晚自习后骑自行车回家,靠路左边骑行,与迎面驶来的一辆中巴车相撞倒地,抢救无效死亡。

这一起起惨烈的事故背后,有多少家庭失去了亲人,有多少欢乐变成了悲剧,有多少幸福化为乌有。

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是一个个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是一个个孩子与父母阴阳两隔。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频频发生

据交通警察调查统计,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极少数属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驾驶员或行人的人为因素造成的。

我们的学生中有很多是骑车来上学的,有步行的,有家长接送,请问各位家长,尤其是骑车来上学的孩子家长,你知道你的孩子在路上是如何骑车的吗

我们特意在学生放学的一个路段抓拍了部分学生的骑车,借今天的家长会请大家看看他们是如何骑车的,也来找找自己的孩子。

(骑车录像) 各位家长看后,也许有的家长已找到边吃东西边骑车的有我的孩子,并排骑车里有我的孩子,骑得飞快得是我的孩子,骑在马路中间里有我的孩子,边聊天边骑车的是我的孩子。

作为老师我们真为他们担心,不知道我们家长看后有什么感想

有人比喻,道路交通法规是用亲人的泪水,死者的血泊,伤者的呻吟和肇事者的悔恨换来的。

相信各位家长和我们一样关心孩子的安全,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望家长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我们家长还要加强河边的安全教育,远的不说,就说我们镇去年暑假,就有一名学生溺水死亡,今天就让我来讲讲这个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再也不能来学校参加家长会了。

我们再来看一段学校门口的录像,(放录像)放学后买零食吃,是小事吗

其实不是,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买的次数越多,就越吃越馋,我问过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他说我老想着放学后去买哪样东西更好吃;二、同时还会形成相互间的攀比心,你买的好还是我买的好;三、勤俭节约的好传统都丢了,心思不在学习上,而在小店里的什么东西更好吃;四、买了东西都想快点儿吃,骑车的孩子就更危险了,单手骑车,边骑车边吃东西,一但造成事故,那买零食吃就不是一件小事了,里面的安全隐患太多了。

建议家长,合理控制好孩子的零用钱,学校要求学生不带钱来学校,孩子手头的钱多了,上网吧、敲诈等等就要发生了,上周就发现六年级有两名男生到网吧去上网,玩游戏,网上的游戏都是虚拟世界的,打人游戏、杀人比赛、放火游戏等侵害孩子健康成长的都有,带来的后遗症也是很多的,相信家长也都听到过这方面的案例。

同时我们还要求放学后不能去小店买东西吃,骑车、走路都要遵守规则。

家长们,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要知道这是做一切事的前提。

请家长也要提高这方面的意识,想得远些,为孩子考虑得多些。

总结:幼儿园教师怎样做好家长工作

一、尊重、建立做好家作,要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系。

面对一个班的家长,首先要做到了解,这位家长是什么性格,脾气如何

做什么工作的

在家里对孩子是否上心等问题都是身为老师的我们需要了解到的。

平时班里发的一些家园配合的工作,有些家长对此不理解、不配合,以前的我会感到生气与委屈。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会更容易解决。

也许是他们忙于工作,也许因他们没有进行过系统、专业的育儿培训,不知道该如何配合。

我们可以对部分家长加以说明或进行提醒, 家长会更乐意配合。

第二点是尊重,要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平时要有善意、发自内心的微笑,不能冷眼相对、爱理不理。

例如,在来园环节,是每天接触家长的时候,在这个环节中有点老师会出现不知说什么沉默的情况,这样不好,会让家长觉得你很冷漠,甚至认为对孩子不关心,在这里你可以主动跟孩子问好,简单说一说孩子的近况,例如这个孩子前段时间生病,今天才来可以问问孩子的状况怎么样,是否需要用药,饮食方面有什么主意的。

关爱每个孩子,使家长能放心将孩子交到我们手上。

尊重家长、给予理解,逐步与家长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从而形成融洽的教育气氛。

二、平等对待、真诚沟通沟通是家长工作的基础,

暑假结束了,家长收心的句子

“收心”策略上篇  帮助孩子收心,家长们不通过“”来解决问题,而要讲究策略。

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1句】:掌握时间点:暑假收心最好是选在开学前一到两周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不要再让孩子们安排耗时耗力较多的娱乐活动,提醒他们保持精力,逐步从散漫的玩乐状态进入学习状态,并找回上学时的良好习惯。

  

【第2句】:以状态调整为主。

包括:生活状态的调整,让学生们调整,开始按照上学时的要求规律作息和饮食;心理状态的调整,帮助学生们认识新学年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感受到一定的,提起前进的劲头。

  

【第3句】:收心要落实到知识学习上。

不论是复习旧知还是预习新知,投入学习就给前进通道上了润滑剂,开学后才能。

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不用给学生们布置太多学习任务,在完成暑假作业的基础上,可以拿来下学期的教科书进行预习。

  

【第4句】:讨论新学期打算。

可以开学前与孩子一起讨论下新学期的打算。

在交谈中家长可以让孩子总结自己去年做得好的地方,今年有什么打算,还可以问问需要提供哪些帮助。

“不用一次谈完,家长可以借一些日常谈话机会,介入这些话题,这样也可以达到一种‘收心’的效果。

”“收心”策略下篇  暑假进入倒计时阶段,家长们也面临着帮助孩子收心的难题。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解决呢?  难题1:孩子的假期作业书写潦草,一心只想玩,怎么纠正

  支招: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孩子的作业书写潦草,若是因为忙着去玩,时间不够,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好假期计划,每天按计划完成,完不成或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就不能去玩。

刚开始需要家长每天检查督促,以后孩子习惯了,就可以抽查,如果不合乎要求,温和而坚定地要求孩子必须重做,达标为止。

有些家庭执行不了,往往是因为家长的态度不够坚定。

孩子是很聪明的,他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

  难题2:晚上看电视很晚,早上又不愿起床,怎么办?  支招:不管是平常上课还是假期,为孩子建立必要的生活秩序是很重要的。

很多家长认为假期就是给孩子放松的时段,因此任由孩子晚睡晚起,临开学了才开始着急。

其实在放假初期,就应该和孩子一道商量制定出自己的假期计划和作息时间。

此时可以循序渐进地提早睡觉时间,慢慢向上学时的作息规律靠拢。

难题3:每天都跟小伙伴一起疯耍,根本不看书,怎么办?  支招:孩子看书是需要家长引领的,可以多开展一些亲子共读活动。

我们提出“共读”,首先要营造家庭读书的氛围,为“孩子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需要的书”。

不妨多问问自己:这本书,对于孩子当前来说是合适的吗?当前我将为孩子选择什么书?  其次,要适当交流,陪伴,但别催促。

孩子读书,是精神成长的过程,不要孩子读完一本书,就迫不及待地问:你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要知道,某些暂时形容不出的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收获,是需要时间去反刍、消化的。

  最后,我们还要明白:要在孩子和书本之间建立一种“愉悦”的联系是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培养的,所以经常和孩子谈论作家和书的故事会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

  另外,让孩子收心,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逐渐与学校上学,避免患上“假期综合征”。

其次,不妨带着孩子去逛逛书店,添置,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开学。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