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关人生态度的句子
【第1句】: 论语中关于学习态度的句子
《论语》中的名句: 【第1句】: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第2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第3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
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第4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第5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第6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第7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第8句】: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第9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
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第10句】: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 【第11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第12句】: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
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第13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第14句】: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
①[知(zhì)]同“智”。 【第15句】: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
①[识(zhì)]记住。 【第16句】: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
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第17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第18句】: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
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第19句】: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
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第20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第21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第22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出自《论语•子罕》。①[凋]凋谢。
【第23句】: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第24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第25句】: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第26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第27句】: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第28句】: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第29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论语•宪问》。①[不能]没有能力。
【第30句】: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第31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第32句】: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第33句】: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第34句】: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
【第35句】:子曰:“有教无类①。” 出自《论语•卫灵公》。
①[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第36句】: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第2句】: 论语有关学习,修身的语句论语中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
《论语十则》 【第1句】: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了学习态度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了独立思考与复习.【第2句】:哪些语句强调了谦虚?哪些语句强调了独立思考?并分别说明理由?答: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第3句】:《论语十则》板书设计:谈学习态度【第1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2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第3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谈学习方法【第4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第5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6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修身做人【第7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8句】: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第9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第10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第4句】:《论语十则》个别词语解释一览表:(1)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特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相当于“先生”,在这里指“孔子”(2)曰:说道.(3)时:时间名词作状语,按时.(4)习:本文指鸟多次飞行,这里引申为诵习、复习、温习等.(5)说:通“悦”高兴.(6)朋:同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互成为“朋”志趣相同的人互称为“友”.(7)愠:恼恨,怨恨.(8)君子:指道德上有良好的有修养的人,是名词作谓语,翻译时前面加判断词“是”.(9)日:每天,每日.(10)省:反省.(11)三,泛指多次.(12)为:替.(13)谋:出主意,谋划.(14)忠:忠实.(15)信:真诚,诚实.(16)传:老师传授的知识.(17)温:温习、复习.(18)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知识.(19)为:动词,成为做.(20)罔:通“惘”.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1)殆:通“怠”,有害.(22)诲:教导、诱导.(23)知:知道,懂得.(24)(后一个知)聪明.(25)齐:相同.(26)行:走路.(27)必:一定.(28)择:选取.(29)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30)从:跟从,学习.(31)士:有抱负的人,有地位的人.(32)弘毅:强毅.(33)重:重大.(34)凋:凋谢.(35)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第5句】:第一则主要讲了学习的愉快,友谊的珍贵,个人的修养【第6句】: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第7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是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学”与“习”之间的关系?答:孔子将“学习”与“复习”即“学”与“习”两个密切结合起来,在“学(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习(复习)”中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第8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哪种阿关系?答: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第9句】:从第六、七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在生活中,作为个人,要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第10句】: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揭示了松柏怎样的品质?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答:高洁傲岸、不畏严寒.获得的启示是: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经历考验后才能体现出来.【第11句】:请你摘录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古代著名的故事.答:曾子杀彘,商鞅“立木为信”,刘邦“约法三章”.【第12句】: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功课是“炒现饭”没意思,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