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译优美句子积累
【第1句】: 评价《论语通译》几个句子
【第1句】: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第2句】: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第3句】: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论语稽》)当时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就会发生各种弊病。从某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第4句】: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第5句】:这一章里,孔子主要称赞的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但为了维护君臣之礼,他还是阻拦武王伐纣,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子则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因此别人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孔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第6句】: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2句】: 论语通译20句名句及翻译
【第1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第2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第3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第4句】: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第5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第6句】: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第7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第8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第9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第10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第11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第12句】: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第13句】: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第14句】: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第15句】: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第16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第17句】: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第18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第19句】: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第20句】: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第3句】: 评价《论语通译》几个句子
“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志”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学而不厌”,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了解,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这也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引伸。以自己的经验来证明,假如发狠学一样东西,肯下工夫去学习,最多努力一段时期,就不能继续不倦的去搞了。所以一生能够学而不厌,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像写毛笔字、打太极拳,开始很有兴趣,再继续下去,到快有进步的时
候,对自己的毛笔字,越看越讨厌,简直不想看;打拳也打得自己不想打了,认为学不好。这正是一个关键,是个进步的开始,可是大多数都在这种情况下厌倦的放弃了。因此,就觉得孔子这句话,的确了不起。
另一点便是“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是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教育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尤其是现在青年的教育,从小底子打得太差了,几乎必须要重新打基础。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但有许多学者有了学问,却当成千古不传之秘,不肯教给别人。
孔子这三句话,表面上看是很容易的,做起来就非常难。后世为人师表者,可以将这几句话作成格言,在碰到厌倦的时候,提起孔子这几句话,在肚子里脸红一下,马上自己改正过来。孔子在接着这三句话之后便说:“何有于我哉?”翻成白话,便是说,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到处留意,默默地学习中,我把它强记下来;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这三点都是真学问,我们大家都很难做到,所以我认为这篇是第一篇《学而》的引伸注解。
【第4句】: 摘抄论语中的优美句子,不少于一百句
【第1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第2句】: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第3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第4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第5句】: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第6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第7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第8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第9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第10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第5句】: 急求〈论语通译〉〈歌德谈话录〉中100条左右的名言
>名言警句!【第1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2句】:巧言令色,鲜亦仁!【第3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第4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第5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第6句】:>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第7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第8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9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10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11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第12句】: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第13句】: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第14句】:子谓>:"尽美矣,又尽善也."谓>:"尽美矣,未尽善也."【第15句】:朝闻道,夕死可矣.【第16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第17句】:放于利而后行,多怨.【第18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第19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第20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第21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第22句】: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第23句】:德不孤,必有邻.【第24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第25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第26句】: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第27句】:君子周急不继富.【第28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第29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第30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31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第32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第33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第34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35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第36句】:子不语:怪,力,乱,神.【第37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38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第39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40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第41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第42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第43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44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第45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46句】: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第47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第48句】: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第49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50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第51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第52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第53句】:食不语,寝不言.【第54句】:寝不尸,居不容.【第55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56句】:未知生,焉知死?【第57句】: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第58句】:过犹不及.【第59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第60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61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第62句】: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第63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第64句】: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第65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第66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67句】: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第68句】:言必信,行必果.【第69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70句】: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第71句】: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第76句】: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第77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第78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79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80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第81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第82句】:小不忍,则乱大谋.【第83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第84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第85句】:君子忧道不忧贫.【第86句】:当仁,不让于师.【第87句】:有教无类.【第88句】:道不同,不相为谋.【第89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第90句】:既来之,则安之.【第91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第92句】: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第93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第94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第95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第96句】: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第97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第98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