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感悟感言

07-10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当此淡浮生——《腊八节有感》读后感

[当此淡浮生——《腊八节有感》读后感]五律一首 腊八节有感春早节来知岁尽,炊粥岂困穷,当此淡浮生——《腊八节有感》读后感。

米蒜非长物,俗雅一情通。

故旧良辰聚,亲姻好日逢。

青黄腊月少,当此淡浮生。

2011-1-11腊八节有感当此淡浮生——《腊八节有感》读后感民以食为天,似乎是一个普世的真理,尤其在温饱一直成问题的国度,如果说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对饮食最讲究的国家,我们倒是可以不必谦虚;客观上说,只是这里的文明在人类历史的时间点上起步较早,这里的人们必须学会在大地上寻找食物,借助繁密的水系,我们的祖先发明并进化了农耕模式——古文明的兴起都是以农耕为支撑,大地和粮食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保证——而在西语中农业和文化语出同源,就很有辨证色彩;物质决定精神,换句话说,肚子决定脑袋,那些做着“灵魂冒险”的人大概都是在肉体吃饱的情况下出发的,即使是在劳动当中的吟唱歌谣,也是前进在通往粮食的路上,在权力内外,人们都分获了食物带给他们的精神馈赠;当然,这种历史观是个玩笑,但食物的确哺育了襁褓里的中华文明是个不争的事实。

农耕模式倚赖自然气候的弊端在这样一个并非风调雨顺的环境中为日后的艰虞埋下伏笔,绕开那些出现在权力宴席上的天南地北的食材以及纷繁复杂的烹调手法不谈——那并不具备普遍的衡量标准,仅仅从百姓的饭碗看待历史与文化的流转和变迁,就会发现,在时间的长河中,那只碗几乎总是半空或空着;在今天的文化老饕们烹调着关于饮食文化的大餐时,在色、香、味俱全的文字之外,没有为历史中绵延不绝的饥荒留下丝毫余地,对于文人的舌头来说,就有些厚此薄彼,仿佛一谈到中国的饮食文化,我们的祖先都像是在吃撑了或吃不完的情况下,将味觉推至一个个高山仰止的巅峰,而这种从文化展板到经济主唱的“曲线救国”就是对历史真相和人类良知的双重背叛;不敢说我们的历史上没有过人民丰衣足食的时刻,但那不是历史的主流,倒不如说,吃不饱饭,甚至朝不保夕的日子才是百姓生活的主语,除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大面积饥荒外,战争和剥削则是人为制造的大饥荒的根源,而战争的状态是历史主旋律的插曲,而在悠长的历史中,权力对于人民的剥削却是一脉相承且变本加厉的,压迫导致反抗,不如说饥饿才是人民革命的直接诱因,忘了谁说过的“因为肚子引发的革命才是最可怕的”,这样来看,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无不是“肚子引发”的,这大概也是革命了两千年,却无论如何推翻不了专制制度,反而让专制不断得到更新进化的原因吧。

远的不说,“大跃进”时期发生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这个提法本身就是罪恶的,它是对体制恶行赤裸裸的文过饰非,只采用官方的数据——大约一千万人在饥荒中罹难;有一个观点经常被人引证,根据阿玛蒂亚·森的研究,在民主制度下没有发生过致使大面积人员死亡的饥荒,民主制度本身拥有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补救功能;而在那些非民主制度下发生的饥荒,却往往导致民众极高的死亡率,这与自然灾害无关,倒不如说专制制度本身直接造成了民众的死亡,作为对一项政治政策失败的掩饰,体制将惨重的灾难后果推卸到“自然灾害”头上,诗人有诗为证“生小欠先天,长逢俭朴年。

”(《再见童年·偷吃麻酱》),为那个灾难年代留下了一行私人注释。

在一个标榜“吃饭就是人权”的语境中,我已经无语,但我同意“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至少要保证百姓温饱吧

从“中国可以为核战争牺牲三亿人”到“吃饭就是人权”说明体制还是有了进步——毕竟从极权到后极权的过渡中,“吃饭不要钱”的乌托邦幻想已经没有感召力了,虽然在上世纪末中国已经建成“温饱”型社会;虽然根据现在的统计数字,全国还有一亿多贫困人口;虽然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担心的社会问题……但至少现在不用粮票了,而今天,有几个刚刚免于饥寒的人站出来要求“温饱”之外的基本人权,结果动辄得咎,从“反革命罪”到“颠覆政府罪”,这大概也是体制与时俱进的表现吧。

在我们的历史上,舌头是危险的,它不仅用来辨别味道,重要的是,它可以发出声音,而恰恰是舌头的发声属性,往往断送了它在饮食领域中的功能;在市场经济中,文人为了糊口而画饼充饥营造关于饮食文化的空中楼阁,本不值得非议——就像我在这里指东道西,而在现实中却做着一份与思想和文字无关的工作,但是,为了口腹之欲,向国家主义出卖作为发声器官的舌头,则是犯谶的举动;且不说那些“不食嗟来之食”的信义,和“不食周粟”的抗争,舌头,总是要发出声音的,从张志新到李九莲(详见蒋蓝:《我把舌头扔给狗吃》,《青年作家》2007年8期),在她们赴义的过程中,权力都剥夺了她们的舌头,甚至声音,但是,作为言说真理的舌头即使被切断,也依然不会停止发声,一如被割舌的圣约翰;既使将舌头投进火中,舌头也将会以“焚舌不烂”的坚持放射道义的光芒。

于是,在舌头上也就承载了吃饭和言论的天然权利,在普遍实现第一种权利(且不论质量高低、有毒无毒)的同时,争取言论的自由,就成为了舌头必然的使命。

不过,像我辈这样的草根,生活的中心依然“唯食是忧”,习俗和物质的经纬就为生活的内容与可能划定了难以逾越的边界,在那些节令和饮食组合出的花色品种中,为暗渡的流年画上一道道时间的标点,每年从除夕的饺子开始,元宵就是正月,粽子就过了小半年,月饼就意味着快到年底了,而腊八粥为一年圈上句号;而在这谱系中又穿插着烙饼、面条、饺子等等品种,与大大小小知名或不知名的节日出双入对,看看路口那家食品店上架什么货色,大概就可以推算出地球公转到太阳的什么位置上了。

腊月祭祀的传统在中国古已有之,《礼记·郊特牲》载:“伊耆氏始为蜡。

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

”《风俗通》载:“《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

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而将腊八与喝粥联系在一起则较晚,这种风俗是从佛教向民间渐次过渡的,据说佛祖喝了牧羊女送的乳糜,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终于悟道,而这一天就是腊月初八,因此,寺庙在这一天熬粥送粥,为佛祖成道庆祝;这样来看,喝腊八粥的风俗至少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事情,陆游有诗:“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最晚在北宋时期,这种习惯就已经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风俗了。

我自然不能免俗,腊八当天在单位食堂喝过了腊八粥,虽然没有食谱上那么多的原料,但是味道也还不错,不过,在咀嚼回味之余,似乎少了诗意和文字的加盟,就让腊八的节日氛围有些寥落,在这个时候读春早先生的这首《腊八节有感》在补充了味觉之外的空白同时,也透过一个百姓的视角,看待腊八节在社会交往和人际纽带间的连接作用,以及在粥香四溢背后的文化沿革与人生观向往,读后感《当此淡浮生——《腊八节有感》读后感》。

首联“节来知岁尽,炊粥岂困穷。

”用草根专属的低沉和平实笔触打开味蕾之上的修辞功能,一种古老苍茫的时间质感正在腊八粥香气漂浮的氤氲之中凝固成型,在千百年来百姓的生存土壤中密植的物质资源,以及附丽其上的文化产物,就开列出人们视阈的边界和精神上限,绝不会在生活的认知之外还有发挥的余地,我经常用“弱智弱力”来形容草根的现实状态,这个词的用法没有丝毫贬义,不如说,在这个词的背后蕴涵了多少酸涩和无奈,只有同为草根的自己才能体会;为什么民间是风俗最坚固顽强的守护者

是因为百姓的生活在几千年中的时间拍浮中甚少变化,农耕时代的生产模式以及等级制为核心的儒家文化,让社会运转按照一个固定的节奏推进,而这个节奏以二十四节气为进度,缓慢地将人们的肉体和精神裹挟进年光的挪移之中,而人们一旦适应了年复一年的节奏,时间就会开启加速度的机关,让人们感到今年比去年过得要快,而且是越来越快,就在时光飞驰将人们留在身后的日子里,人们在镜中老去,一代人成长起来,无形的天命从衰老的肩膀传递到年轻的身躯上,世界在一双疲惫的眼中容颜未改,“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对于这片土地和人民再适合不过,假如世界上只有中国,那么地球就是天堂,因为这里没有变化,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东西和观念,一干圣人已经规划好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除了柴米油盐再不需人们担心任何问题,天堂里应有尽有,除了幸福,不过,可以让人们不知道这个词的存在,也就消除了天堂中惟一的瑕疵,人们在生老病死之外,将民俗这副盔甲披挂戴好,迎战随着黄历排闼而来的无聊和狂喜;人们在这种等待、准备、享受的过程中,体会着最接近自由的感受——节日体验是专制历史中,人们距离自由最近的时刻,人们终于可以浮出“天堂”的水面透一口气,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刹那,也足以让人铭记终生。

在这个意义上,民俗节日中包含有自由的原质和公民社会的雏形,它小心地回避着权力的巡检和诘问,借助体制内外的时间共识,在民间施展着所指含糊的私人语法。

而在一个新世纪的叙事背景下,在一个经过了极权主义整合之后的社会环境中,在一个商业主义和经济大潮汹涌的时代中,附着在民俗毛皮之上的自由因素已经在权力反复地清洗涤荡中化为乌有,节日尚存,但是节日的味道却被日益原子化的人际关系、商家品目繁多的促销计划、饱和的交通资源等等冲淡,这就与诗人儿时记忆中的节日概念大相径庭,在诗人的记忆中,生活是在清贫中展开的诗意,而支撑清贫生活的核心,是在恒常中人们共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理念,而这惟一的缓冲地带很快就要在时代的波澜翻覆中零落消解,所幸,诗人还来得及记下那些潮流巨变前的最后宁静。

时间在家园倾覆、家人流离之中奔腾呼啸,在目击者还沉浸在瞠目结舌的懵懂恍惚中时,已经被从褪色的过去带到了刺眼的现实里来;人们还在使用古老的日历,还在民俗的惯性中滑行身体,还在五谷杂粮的烹调和味道中张望节气的起伏,诗人所言“节来知岁尽”正是在这种生涯中适用的器物标尺,用来丈量文化和时间;而“炊粥岂困穷”则成为底层生活的普适写照,其中的真理含量足以令它飞跃时间,成为各个历史片段中鼎沸的民间记忆。

二联“米蒜非长物,雅俗一情通。

”当人们和大地上的庄稼一起生长的时候,在人们的心灵中,也就获得了与粮食同样属性的灵犀,正在千家万户炊烟的漫漶交织中,得到了确凿无疑地证明;由五谷杂粮充填的生活与需求,让人们在对价格、味觉、食量的把握与琢磨中树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在粮店和家的往返中,在粮票的颜色与面值中,在鼓胀或干瘪的面袋与密实或空虚的米缸中,学习这个世界的换算公式和计量法则,诗人有言“不知流年尽,但觉碗端沉。

”(《再见童年·蒸窝头》)正是从分量到时间的直观领悟,而在我们之外,这也是许多人——许多如我们一样的百姓——生活的全部内容;在我家餐桌上的菜式和邻居家,甚至千里之外某个今生今世也无缘一面的人家毫无二致,也许五味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口味,但是,稻子就是稻子,麦子就是麦子,窝头也变不成白面馒头,况且有窝头也不能吃到的时候呢,就是在同样的食谱下,在趋同的消化原料里,人们摄取的营养,以及对身体和大脑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正在同化人们彼此之间的差异,也许除了面孔,我们和周围人并无本质区别,天赋、情感、智力、性格、品性等等使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标志,在一个计划经济的时代中淡出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不仅如此,在服装、日用、家居、出行诸多方面人们都是相似的,至于形上领域,一本“红宝书”就足以回答精神世界的一切问题,当然,假如人们的大脑还能提出问题的话,至少可以想想伟大领袖的三餐是否也是一样的窝头、白菜、水疙瘩

在一个“家中无余饭,何处问稀干。

”(《再见童年·蒸窝头》)的状态下,“风物量岁月”的比例尺也失灵了;民间虽然是民俗的最后阵地,也无法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继续抵御现实的进攻,民间终于失守,风俗和味道一并沉沦在饥饿与匮乏笼罩的黯淡岁月中。

风俗的回归首先是通过味觉的管道,在一个真的可以“敞开肚皮吃饭”的供应条件下,熬腊八粥也不再是什么难事,人们从渐渐绽放的味蕾上一点点寻找回生活的感觉,在腊八粥、腊八蒜的烹饪与腌制中,随记忆中的味道一起远去不可复原的,不仅仅存在于那些物质的范畴,比如在暴力与恐惧下摧毁的,人们彼此间的信任和善意,生活被彻底改变了,再多的腊八粥也无法滋养干涸的心灵;风俗和食物,只能发挥“移情”的功能,让人们在集体无意识中,得到历史与文化的心理抚慰;通过分享节日符号——腊八粥——的方式获得族群认同和共时体验,而这时,节日的政治学功能退居其次,在锅碗的边缘散射着不易察觉的微光;自由诉求在八十年代末的折戟,让人们纷纷扔掉了言说的舌头,我注意到从90年代开始,许多“某某文化”潮流都是借助食物的名义完成其暗渡陈仓的战略迂回;是啊,老百姓除了天气和粮食,还能关心什么呢,或者说关心什么才不会有危险呢

功利主义和犬儒主义双管齐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天柱倾斜,从公共领域退入私人空间,一些重要的日期和时刻从印刷精美的月历上抹去——它们甚至从来没有存在过,公历与阴历互为表里,将那些标红的日子用粗体和小字注释突出纸面,让人们从中洞悉着时间和体制的安排与指示,那么到了腊八这一天,人们也就只能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了;市场经济的优点之一就是满足众口难调的消费偏好,很久以前我就见过超市出售种类齐全的腊八粥原料,只需要人们放在锅里煮一下就可以了;很显然,这种二次加工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腊八那天我问春早先生是否喝过粥了,春早先生答曰“喝过了,是在包子铺买的外带……”包子铺也提供腊八粥外卖服务,不光说明,民俗对民间社会的重新占领,市场经济对民俗节日的全方位包装使得传统习俗有了全新的商业面孔;腊八当天,家里也熬了腊八粥,还送了一些给邻居家,大概只有在这种邻里交往之间,诗人所言“雅俗一情通”,还保持着些许原始的意味。

三联“故旧良辰聚,亲姻好日逢。

”诗人用这一联展开了一幅民间社会交往的叙事画面;这一联被诗人推敲过,与初稿时的所指截然不同,我以为初稿中的语义是从天道出发,侧重于时间角度的雕琢;现在这一联则倾向于人伦与社群中的节日含义。

从阴历出发的传统天命观和人文通识,与年月日时的组合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这是一套深奥复杂的知识体系,也是主流文化的分支与附翼,不是我辈可以轻易置喙的,不过,时间对人们观念与意识的影响是普遍且持久的,而且这种作用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中得到体现,比如常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就说明人们对于象征复苏和生命的春天寄予了普适的希望,甚至这种认知超越了社会等级、经济和文化;现代社会几乎完整继承了这种节日文化的习俗,比如春节临近,几周甚至更早以前,春运的“战役”就打响了;人们的宗族观念依然维系在传统节日上得以表达,而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交网络也带动着相关领域的维持与运行,比如远近的亲戚、工作中的同事、交情深浅的朋友,还要各种难以准确规类的人际关系,都在节日中重新加以确认和巩固,在这个意义上,即使“心远地自偏”的诗人,恐怕也不能跳脱于人际网络之外;虽然社会结构、主流文化、心理机制等等已经改变了人们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和态度,已经改变的就消逝在记忆的长河之中,而那些升级之后的意识和情感则继续在生活中发挥着程度不同的作用,它们决定着我们对人和事的看法和判断,并让我们做出相对的反应;正是在以节日为名义的相聚之中,在那些多日未见的面孔上,在他们的言谈和观点中,获得关于岁月的他证,就像他人在我们身上所理解的一样。

末联“青黄腊月少,当此淡浮生。

”这首诗始于灶火也将终于味道,这首诗虽然字数不多,但是要从历史、社会、文化、人伦诸多领域,按照关键词的检索,抽绎出关于腊八节在不同向度中的意义内涵,让读者由小见大,是一件需要高密度的思考以及超水平技巧的难事,无疑,诗人已经用前三联成功完成了文字的叙事任务,到了末联的爆发点上,诗人用什么样的抒情来为全篇升华呢

我看到诗人坚持用草根的视角和立场贯穿全篇,散射的诗情和思考最后被锅灶上升腾的蒸汽收拢,放回到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当置身于生活的底部,一个人的性格、思想、行为,乃至外貌渐渐与他的命运重合,从饭碗中盛满又倒空的时光,随着越来越薄的月历流走,阳历的新年已经过完,阴历的新年还未到来,在古老又崭新的一年中,诗人的思考和用力将去向何处

读者的阅读和解读又将到达什么地方

在时光的挪移中,生活仿佛已经给出了默默的提示……写于2011年1月15日16日中午改于2011-1-25  〔当此淡浮生——《腊八节有感》读后感〕随文赠言: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腊八节不能回家的感受

今天是腊八节,妈妈在外地出差,年底了,妈妈特别忙,眼看着这个腊八节是不能回来和我们一起过了。

  晚上,妈妈给爸爸发了条短信,内容是“今天晚上我回去看你们,给我做点儿好吃的。

”但是,由于爸爸不认真,读成了“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你们,我给你们做点好吃的”看完后,爸爸很奇怪,一般都是爸爸做饭,,妈妈怎么想起来做了呢?因此,我和爸爸一直等,等到九点多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妈妈问爸爸:“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啦?”爸爸说:“等你做呢。

”妈妈说:“我不是让你做嘛?”爸爸把短信碉出来,仔细读了一遍,说:“哎呦,我给读反了。

”最后,我们每人吃一带方便面,我说:“咱们吃的是腊八面!”  腊八节搞了个大乌龙,没有腊八粥,也没有大餐,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只是吃泡面,我也觉得很香,很香!作文2:腊八节的感想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

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

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

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

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

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

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

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

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

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

一天,两天,三天……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

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

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

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

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

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

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

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

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

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

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

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

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

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

咱们家早吃。

”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腊八节年年有,而我们的父亲、母亲却早已做古。

我们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

尽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奢望。

那美好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了!,想着想着,两行热泪便从眼角流出。

腊八节二年级作文七十字

又是一个腊八节,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的甜意,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腊八节……  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腊八也是个很特别的节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腊八节的到来。

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们放学就约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着自制的冰车,女孩拎着个大篮子,一路小跑,直冲我们冬天的乐园——村外大河边。

  六、七米宽的大河冰冻结实,冰面光洁如镜,阶梯似的石头上流水结的冰,凸凹波纹如鱼鳞,疙疙瘩瘩,很是美观。

男孩们放上冰车,有的跪在上面,有的两人坐一起,双手冰钎一凿,“哧溜”一声,滑的无影无踪。

女孩也不甘示弱,从河边找上薄而大的石块,再用双手捧上几捧背阴处没有化的积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块坐上去,“推吧。

”后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阵冲向前,有的原地打转摔倒,有的冲出不远屁股下的石头早已不见踪影,四脚朝天,任凭后脑勺被磕的有点闷疼,依然会找一块更大的石块,大伙像串糖葫芦,一个一个拽着前面人的袄后襟,齐声令下,一起使劲,还是不到几步,东倒西歪,人仰马翻,脑勺着地,玩的起劲的我们根本没在意冻的通红的小手都蹭破了皮。

寂静而空旷的山涧回荡着顽皮的欢声笑语……  天色已晚,兴致未尽的我们匆忙各自赶到上游(为的是干净),用石块砸上几大块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块稍做敲凿,像娃娃,像动物……载着满心的喜悦,不停的用口中的热气哈着冻的发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欢闹嬉戏……  腊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争先恐后,端上妈妈做的红红的腊八粥,跑到院里,抢着去喂昨晚放在每个门口两边的冰凌人儿,用红色的豆子给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儿,心里别提有多美……  不觉太阳已经升起,尽管没了孩提时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腊八粥依然给人以浓浓的回味

对传统节日的感想100字

第一次为宝宝申请免费读书,还有些比较矜持,总觉了占了便宜,有些理亏似的。

免费送书到家。

同事感觉不可思议,一再和我确认是免费的吗?看完了要还回去吗?拿着新到的书去校接宝,老远我就晃她,看到书她兴奋得哇噻,迫不及待地在公交车上就开读。

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六岁的孩子还似知道些又不大懂。

刚好这周的口才课绕口令“十八愁”说到了这些个节日。

每一句话都有个典故:暑九寒天冷风嗖,转过年儿来春打六九头。

正月十五的龙灯会,有一对狮子滚绣球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会,大闹天宫的孙猴就把那个仙桃偷。

五月初五端阳日,白蛇许仙不到头。

七月七传说本是那个天河配,牛郎织女泪焦流八月十五云遮月,月里的嫦娥犯了忧愁。

而收的书恰恰有:《端午节的故事》《腊八节的故事》《七夕的故事》《中秋节的故事》。

昨晚,我故作不知,问宝: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是通过什么来相会的呀?她不屑地瞅了我一眼:哎呀,还是我来给你讲讲吧。

果不其然把书全背下来了,从头讲到尾。

听后,我再故意夸张地回馈她:“哎呀妈呀,你可真厉害,懂得可真多,我今天算是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她得意的摇头晃脑:“看书看的呗,你也抽时间自己看吧。

还是你不懂的就来问我吧,我给你讲得了”。

看来她更喜欢画面色彩稍艳丽的,故事情节突出的《七夕的故事》。

周三下午休息,带她到公园玩,站在桥上,看水流,野鸭飞入水中啄食小鱼,我提醒她:你要跳下去和它们一起玩吧?她回敬我:我现在不想做屈原,我还要留着身体保卫家园呢。

我没笑但憋到内伤。

楚国的大臣屈原,是个爱国人士,整本画册里没有提到他是如果爱国的,如果能举两个小例子会让孩子更加的深入了解他的为人。

然后就是受不了别国的欺负而投江,孩子们不明白为什么他就这样死了,而人们每年要去纪念他。

他应该象他的名字一样,能屈能伸,础泣而雨。

《腊八》的色彩灰暗陈旧,其实这和书里故事情节相呼应的。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房里,尽管我们和姥姥经常给她讲过去的受冻挨饿的生活,她多少会懂,那时很穷,现在的好生活来之不易,看过的书、不穿的衣留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但看到《腊八》她还是问了:那么穷,人怎么那么胖?但主题:“人要节俭勤劳,珍惜劳动成果”还是给了她人要靠自己努力付出才能争取想要的幸福生活的认知。

巧的是《仲秋节》中秋收到,吃月饼赏月的节目宝一直挂在嘴边,张罗了一天也没看到月亮,城里的月光都是灰暗的,高楼挡住了月亮,看不到嫦娥、吴刚和小玉兔,宝失落及了。

明年的这一天一定到农村去看月亮。

后记:至从收到书的那一天起,忙得灰天黑地,没有时间和宝贝一起读书,一起分享,读后感也是在梦梦天空、喆喆妈的一再提醒下还是超时了写的。

在这里一并向喆妈道歉,并致谢:谢谢你让我们又有了一个获取知识的渠道。

喆喆妈一直在做公益阅读的推广。

她推广的不止是线上的博客试读,还有微博客抢书晒书,还有组织线下读书会。

为部分出版社做了大量的工作。

真希望我也能从事这项工作,为更多热爱阅读的家长及小朋友们服务。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

“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风俗腊八醋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

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

“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腊八蒜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19]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

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面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

传统面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住)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

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