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优秀村干部获奖感言
英雄人物故事及感想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
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在太行山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
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
”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编辑本段]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编辑本段]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
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
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
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编辑本段]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
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
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
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
在部队获得优秀士兵地方有何奖励,喜报在我手中,要是有奖励去哪里领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最新公布】更新日期:2022-02-28 推荐访问: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2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LiuXue
【第86句】:Com -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最新公布】】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已经公布,下面就随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感动我们的人物及颁奖词吧。
一、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22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二、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
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
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
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
【第18句】: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
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
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
于2010年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
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
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
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 2010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
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
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
【第7句】: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
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
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
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三、好心人“炎黄”张纪清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
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
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
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事迹: 张纪清(江阴炎黄)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年度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
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
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
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
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
”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 四、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 爱·慈善 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 孙丽娜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
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
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
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
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
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
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
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
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
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
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
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
”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
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五、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颁奖词: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
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
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事迹: 爱·亲人 失聪儿子的陪读妈妈:陶艳波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
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
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
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
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
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
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
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
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
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
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
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
“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
”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
“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
”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
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
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
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
“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
”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六、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
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
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
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
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
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
”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
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2014年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
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
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
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七、麻风病医生肖卿福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
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
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
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
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
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
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
【第23句】: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万分之0.5。
2010年,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
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
“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 八、守护父亲朱晓晖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
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
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
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
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守护父亲朱晓晖事迹: 瘫痪老爹的孝顺女儿:朱晓晖 本年度“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
2002年,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
”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
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
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
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
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
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
”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
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
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
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九、科学先驱师昌绪颁奖词: 忧国不谋生。
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科学先驱师昌绪事迹: 爱·科学 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
“这让我觉得很欣慰。
”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
2011年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
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
他于2000年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
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
”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十、陇海大院颁奖词: 和风春满园。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陇海大院事迹: 陇海大院爱心集体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
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
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
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
【感动中国】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 集体奖 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感动中国”还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
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
【第7句】: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责任之星 我是高二的学生我在班级被评委责任之星 老师让写一份事迹材料交到学校在评出学校的十大责任之星
光华高级中学德育处高一(1)班 沈宇剑 男责任是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凝练,作为一名学生,我的责任就是把握好每一天。
在学习中,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件事做好,责任是进步的源泉。
作为子女,责任就是回报父母给的每一份爱;作为班长,责任就是做好每一件对班级进步有益的事;作为化学课代表,责任就是让每一位同学的化学都能取得进步。
我觉得我的责任就是架起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间的桥梁,让每一个同学都得到满意的回答。
我觉得责任就是一切该做的事,只要每个人都努力培养一颗责任心,世间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了。
高一(2) 周勇 男在班级里,我担任劳动委员兼数学课代表。
作为一名劳动委员, 我不敢说自己是否尽心尽力,但我会保证每天早晨在值日生打扫完后到包干区再检查一下,况且同学们都能自觉值日,劳动委员这一职务根本是不需要的,所以说,我的奉献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我知道,作为一名在校生,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班级,同时要积极维护学校的卫生,或许很多人不愿意弯下腰捡起脚下的垃圾,但要知道,责任就是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我坚信,习惯成自然。
作为一名数学课代表,我有些地方还做的不是很到位,但我相信只要我对自己负责,对大家负责,我最终就会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高一(3) 孙云凤 女 我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在学校,认真做好作为学生该负的责任,用端正的态度,饱满的学习热情,严谨的思维投入到学习中;身为课代表,我自觉地做好份内的工作,积极地去为班级服务,做老师的好帮手。
在生活中,我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件事情,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遵守纪律,关心同学。
对我来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集体负责。
高一(4)班 姚甜 女我是班里的劳动委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卫生。
起初,我对这份工作还不是很用心,检查很少,但接连几天的扣分立即使我紧张起来了,我意识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从此每天早上我都仔细地检查卫生,争取不让班级在卫生方面再扣分。
我也会认真负责地对待我的学习和生活了。
高一(5)班 彭洁敏 女 责任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来源于内心深处。
我所要负的责任,是学习,是孝敬父母,是认真值日,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
作为班长,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必须用一颗富有责任的心,去对待,去做好,去坚持;参加英语朗诵比赛,我知道我会以责任感为底线去努力;参加市运动会服务工作,也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相信我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带给大家快乐。
高一6班 丁航航 男 有人说过,平凡不等于平庸,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有人说过,真正的平凡是不平凡,我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走过的人生路,困难与自己长路相伴,困境中给我信念,黑暗中送来光明的便是——责任。
最初理解这两个字,就感觉“责任”二字分量很重,我离这个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会努力地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向上一小步,就是一个新高度,把握人生的每一天,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
高一(7) 班 史志刚 男“责任,如千斤巨锚,勇拒狂风恶浪。
”这一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在前进的道路上一直激励着我,永不止步。
带着一颗责任心去做每件事,这便是我行为处事的一大原则。
看见同学乱扔垃圾,及时劝阻,这便是责任心;看见地上有纸屑,捡起来,这便是责任心。
虽然是普普通通的事,但是付诸于行动,却让人倍感快乐。
在我看来,这便是责任心的体现。
细节决定成败,绝不可轻视。
作为纪律委员,一直严以律己,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心尽力,因为在我看来,这便是一种责任。
平时,当有同学违反纪律时,我及时与他交流,相互沟通,并将有关情况向班主任汇报,共同探讨有关班级的事,做好班主任、班干部、同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我们7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高一(8)班 万莉 女 青春的号角因为有了责任而分外激昂。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肩上的责任又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了。
但青春飞扬的我们有勇气更有能力肩负起国家,学校,家庭,个人的责任。
在学校,我把学校荣辱,班级荣誉时刻放在自己的心里。
轮到我在校门口值日,我都能切实负责,把工作的每个细节落实到位,尽力做好工作。
在家里,能体谅父母的辛劳,不给父母添加不必要的负担。
平时生活学习中能认真对待,负责任地做好事情。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天下兴亡看作自己的责任,切实做好每一件身边的小事,必将成就一番大事。
高一(9)班 史春燕 女 我学习认真刻苦,对人友善,同学遇到困难我主动伸出援手,同学遇到问题,我尽权利为其解答。
对每星期的一次劳动,我都认真对待。
开运动时,我随未能成为运动员为班争荣,但我积极为运动员服务,为他们提供食物。
他们比赛后立马去接他们还时不时说些鼓励的话。
班内的黑板报我也为其提供材料,帮助宣传委员共同完成,主动做好学习上的互帮合作,带动我周围的同学一起奋发向上。
在宿舍,关爱舍友,生活学习互助。
上学期,获得了高一年级二等奖学金。
高一(10)班 李秋秋 男作为一名纪律委员,我一直不忘自己的责任。
每逢自习课主动做到讲台维持纪律。
早自习、晚自习前总想方设法让同学们充分利用好每一滴时间,让先到班的同学能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更为后到班的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还经常与个别不守纪律的同学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及时改正。
作为历史课代表,除了及时收发作业,还经常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适当为同学增加必要的作业量,尤其进入复习阶段,我坚持每天汇总同学们对作业上滞留的疑难问题,及时请老师帮助解决。
作为一名学生,我一直不忘自己的责任,尽管我的成绩不算好,但我一直在努力,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飞得高远。
高一(11)班 卞海星 男作为班级中极为普通的一员,我只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
我担任纪律委员,对班级纪律负责是必要的,当然,也是必须的。
所以,每当班级秩序混乱时,我总时常认真地管理好。
别人说,太负责会得罪人的。
但我不然,如果一个人真的有能力,那么负责之下不该会是怨言。
所以对于纪律委员这份责任,我一直认真承担着。
责任不会是我思想的禁锢,身体上的负重,而是我生命中自由的使命。
正因为责任,我的行动有了思想,意识有了方向。
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一个接一个责任实行之后,才显得充实,人生也因为责任而完整。
学习上的责任,让老师对我充满信心;值日上的责任,卫生基本无扣分;工作上的责任,使班级充满朝气。
负责实为人性的基石。
高一(12)班 周长春 男
【第1句】: 在班级里,饮用水对同学们很重要,所以每天我都去搬水,尽管很累,但能为同学们做点事,我很高兴。
【第2句】: 在家乡,有座桥上坡和下坡的坡度较大,车子很难推上。
一天,我放学回家,因为要上晚自习,时间很紧,所以我骑车骑的很快。
但我看见一位老爷爷站在桥下无法把三轮车推上去,我就停下车帮助老爷爷。
我认为责任无处不在。
我们应该把责任放在第一位。
高一(13)班 虞文杰 男 我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我积极参加值日工作。
我认真按时做好文明监督岗工作对同学的允诺,我能如实兑现。
另外,作为一名班干部,首先,我能严格遵守纪律,在值日期间,认真维持班级纪律。
对那些违反班级纪律的同学,我能严肃指出他们的过错,因为我始终认为这样既是对他们负责,也是对班集体负责。
高一(14)班 张康 男 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并不十分突出,组织和管理能力也不是很强的学生,因而,我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
如果真的要称为“事迹”的话,那就是认真干好自己的工作。
作为一名值日生,我的工作是拖地。
我并没有想过和其他值日生在拖地上争个高低,我只是想在我值日的时间里使地面尽可能的干净。
我这样去做了,于是同学们便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作为一个班干部,虽然“官”不大,但是我只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我相信这份力总归会有作用的。
对于个别同学不屑的眼神,我只想说:“即使我触犯了你的利益,我也从不觉得我对不起你,至少我对得起这个集体。
”当然,责任心并不只是体现在本职工作上,总的来说就是处在这个集体中,我真心的并尽力想做的更好。
高二(1)班 林骏科 男 高一时候我曾担任电教课代表,在此期间,有一回,班级的投影坏了,老师们的课件都无法使用,延后了教学进度。
作为电教课代表的我,始终将此事挂在心上,甚至多次去总务处询问,多次往返于总务处与教室之间,最终事情有了圆满的解决。
高二(2)班 马时迁 男作为高二(2)班的一份子,我尽力投入班集体的管理之中,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协助班干部完成日常工作。
同时作为班长,班级荣誉让我努力组织班级的各项工作,并确保班级机制的正常运行。
早上及时提醒当日的值日生,做好卫生工作,并进行检查,为大家创造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
自习课上,维持班级纪律,为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及时将同学的想法与老师交流,加强师生联系,让班级更好地发展。
高二(3)班 汪丹 女 我很简单,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只是我班的劳动委员,也只是本份地做好我的工作。
诚然,这种工作并没有什么挑战性,只是日复一日的检查再检查,完善再完善,无聊贯穿着整个过程。
可是,通过这个工作我明白了:小小的瑕疵就会破坏整体的美感,就会使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学习上也是如此,只要一招下错就会满盘皆输。
因此,我们应认真地对待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学会反思与总结。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高二(4)班 管云开 男 作为纪律委员,我严格遵守纪律,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并认真管理班级纪律。
我关心班集体,积极为班级服务,尽心尽责。
我以身作则,倡议全班同学节约用水。
高二5班,沈妍宏,女 从进了高二,自从我担任了语文课代表,我便明白:今后的我背负的将不再是一个人的成绩,而是要担负我们班的语文成绩。
为了使这个任务圆满完成,为了成为我们同学与老师的桥梁,为了成为老师的好帮手,我每天往老师那里跑,起初是一天一次,后来是一天二次,甚至是一天三次。
为了使我们班同学认真完成作业,我每天晚上走下座位监督他们。
为了确保同学们很好地分配时间,我提前将作业做完,以我所花的时间估计同学们的时间。
尽管当语文课代表的责任重大,可我做得很甘愿,也很快乐,因为我了解:这是我的责任。
高二(6)班 黄蓉 女 我,高二(6)班最普通的一名女生。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
因此,我也喜欢“静”。
这“静”不仅仅是周围环境的“静”,更是自己内心的“静”。
因为人只有心静下来,才能集中思绪,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中。
要真正做到一位“最有责任心的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我,一位平凡的人,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对于现阶段的我,唯一能做的“大事”——将学习学好。
将学习学好,并不仅仅意味着学习好,而且意味着让父母少一分担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给予他们心灵中最大的慰藉,我觉得这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学习或许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而对于我们,学习就意味着一切。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就是对父母负责,也就是对老师负责。
只有做到这些“负责”,我们才能做到更高层次的“负责”。
高二(7)班 乔骏 男 我始终都觉得生命就好比一台大型多幕话剧,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一个角色。
而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其中的一个配角。
尽管如此,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恪尽职守,用心去饰演好这一个个的角色,即使没有人为我们鼓掌,我们也可以自信地拍着胸膛说“舞台因我而精彩”。
高二分班至今一个多学期,我在班里担任了劳动委员一职。
我一直都只是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仅此而已。
对于这一次能得到同学们的肯定,我很高兴。
但我不会因此而骄傲。
我会一直认真的做好自己的事。
在此之外,尽力去做更多事。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自己的只能是背影。
” 我不去想台下是否有人会为我鼓掌,既然身肩职责,必将认真对待。
高二(8)班 许文斌 男很荣幸获此殊荣,每个人肩上都有两个字——责任。
我是一名学生,学习是我的责任,我正视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我相信勤能补拙。
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同样精彩,对自己负责,即使输了也无悔。
我是一名班干部,和其他班干部一起管理好我们的班级是我的责任。
我会在自习课上管理好纪律,给同学一个安静的环境,我会记录好同学们的考勤情况,保证不少一人。
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我会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面对放松要求的同学我会严格要求他。
我履行一个班干部的责任。
同时我是校文明监督岗的成员,我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合理公平地检查卫生,这就是我对学校的责任。
我会再接再厉,努力完善自己,坚守自己的岗位。
高二(9)班 黄渊 男在伴着琅琅书声的早晨,每天我都会按时检查卫生,督促并提醒值日生劳动,这是作为一名劳动委员应该做到的,这是我的责任。
我不是伟人,也不是先哲,作不出像拿破仑一样的丰功伟绩,也做不出想爱迪生一样的伟大成就,但我相信只要能尽自己的本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那就是缔造伟业,成为最有责任心的人。
高二(10)班 梁彬彬 男 自高一参加学生会一年多来,认真从事过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自行车排放、教室区卫生检查等文明监督工作,为我校创四星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最终因工作认真负责,被评为“文明监督岗优秀成员”。
在宿舍文化评比活动中,积极动员同学参与,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宿舍荣获“一等奖”。
进入高二担任劳动委员,每天早上督促值日生打扫,并做好卫生检查工作,为班级获得“优良班集体”的称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每天认真负责记录同学出勤的情况,并据实向班主任反映,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些有利的依据。
曾因劳动积极负责,被评选为“劳动积极分子”。
本次由于工作长期以来认真负责,荣幸地被老师和同学们推选为“班级最有责任心的人 ”。
高二(11)班 陈伟 男很荣幸也很高兴被评为我们班“最有责任心的人”。
作为高二(11)班的班长,责任自然重要,我始终相信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是尽了自己最大的责任。
也正是这种坚持,我愿意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做好沟通同学与班主任之间的桥梁。
同时作为一名高中生,高考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坚持以乐观的态度,用蚕食的方法,相信用心可以做好一切。
高二12班,施海斌, 男 一:每天坚持认真学习,毫不松懈 二:学习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三:助人为乐,乐于为同学排忧解难 四:勇于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高二(13)班 蒋骏 男 我是高二(13) 班的一员,担任团支部副书记,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
在班级事务中,我能做到尽心尽职,在学习生活中,我力争做一个最有责任心的人。
在我看来,具备责任心是跨向成功的第一步,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往往忽略了许多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就导致了失败,为此我将更加努力做一个尽心尽责的人,同时也努力劳动同周围人一起做有责任心的光华人,让光华园更加闪亮耀眼
高三(1)班 彭文卓 女 进入光华中学以来,担任了三年班长,能够自我约束,加强团队协作,工作认真负责,学习思想积极进步,严格要求自己,多次参与了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共同努力,营造了良好的班风。
高三(2) 吴狄锟 男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在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背负责任呢
因为他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
很荣幸我被评为“最有责任心的人”。
作为班级中的劳动委员,我每天很早到校,督促值日生工作,在我与值日生的共同努力下,全班同学有了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
作为一名学生,我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后不懂的问老师,作业质量有保证,我有责任把功课学好,为社会做出贡献。
作为父母的儿子,我尊敬长辈,关爱父母。
在学习之余,我会帮着父母做一些家务,为他们减轻负担。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会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三(3) 张敏 男 得知班级的学习成绩大大落后于同组合的班级,看到班主任老师因焦虑而突增的白发,看到班级同学们不知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我真的很忧心,但我也只是一个学生,普通的学生,我曾向老师一次次地提建议,一次次反映班级情况,但情况改善不大。
我最终按捺不住,我把自己推向讲台。
每一次就餐完毕,我急急回来教室,在黑板上写上句句推心置腹的话,与同学们共勉,我不但把自己当作班干部来管理他们,也把自己当作一个代表,一个例子,我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同学们,改变他们的心态,改变他们的行为,最终改变他们的学习,改变班级现状。
把握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小事,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一切都会变好。
高三(4)班 江飞 男 人的美丽之一就是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对自己负责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在学习上对自己负责不仅仅是认真,刻苦,还要学会不抛弃,不放弃。
语数外我都不擅长,几次英语考砸后,开始真想放弃,但这世上有许多事情我们虽不愿意做,但不得不做,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于是抱起一大堆英语资料拼命补习,几个星期后,终于挤上去了。
那时也体会到了责任带来的快乐。
上帝赋予我们两个肩膀,不是让另一只休息的。
我们除了对自己负责外,还要担负起对家庭,对学校及国家的责任。
身为班长,我积极为班级工作。
学校要求佩戴胸卡,但许多同学对此颇有意见,很不自觉。
于是每次出操做眼保健操,我总得提醒他们,但是有些人一次两次不听,甚至还有微词。
但我不会就此就算了,再提醒几次,直到他们全带上。
小事体现责任之美,唯有对每件小事认真负责,才会有天降大任之时。
高三(5)班 毛志峰 男我来自农村,我比其他人对家庭有着更强的责任感,我是家庭的希望,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我必须对家庭,对自己负责、高一高二住宿时,父母每月给我的钱,我都省吃俭用,因为它们都是父母用血汗换来的。
每当学习不在状态,或是学习上有松懈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父母,想着他们对我的期望。
我想我现在对他们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唯有好好学习才能让我称上是对他们负责的人,是一个有责任的人。
高三(6)班 涂青华 男正值青春的我,身兼各种责任。
我要对家庭负责。
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怎能无动于衷
父母赐予我生命,并教育我成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我过的比他们好。
但我怎么能如此自私,忘却他们对我的关爱
我是家庭将来的支柱,我要撑起家庭的一片天,年轻的父母不辞辛苦,为我付出大片心血,在他们年老时,我一定会让他们过的幸福。
我要对班级负责。
班级是一个特殊的家,同学们便是我的兄弟姐妹,老师是长辈。
我不能容忍班级里的不良现象,我会主动去调整,改善它。
我知道一个班级的优秀,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们有着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考大学。
身为纪律委员的我自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大家营造一片良好的安静的环境,为大家创造一片安静的天空。
我也要对自己负责。
我有理想,有抱负,青春的我充满激情,我要完成我青春的使命,为我的将来奋斗,奋斗,再奋斗。
是男儿,就该撑起一片天
高三(7) 王鹏 男 在担任劳动委员时,我对同学负责,看见地上有纸时,将纸片拾起;我对老师负责,保持班级的分数不被扣掉;对学校负责,保持校园的整洁。
我认真学习,刻苦努力,在家看到有家务活时就去把它完成,为父母减轻负担;看到同学有困难时,我会主动去帮助他们,因此被评为“优秀班团干部”。
我将会继续努力,为父母、为同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三(8)班 陆莹 女 很意外也很荣幸被同学评为“最有责任心的人”。
意外,是因为高三(8)班这个群体里有很多典型的“有责任心”代表。
我既然获此殊荣,那么就代表高三(8)班群里的所有有责任尽心的同学谈一谈责任心的体现。
首先,我,作为一个平凡的学生,最大的责任就是保证踏实地学习。
对学习对生活对自我对家长对老师保持积极的心态过好每一天就是自己负责的表现。
其次,做好除学习之外的自己份内的事,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比如,我会认真地做好每一次值日工作,不迟到不早退,见到同学老师能友好地招呼,在学习的同时也学着做人。
高三(9)班 吴语桐 男工作认真负责,曾担任高一、高二班长、团支部书记。
参加街道社区的义务劳动,在马路上指挥交通。
在高二年级期间任学校文明监督岗岗长一职,积极、认真地进行学校班机的日常评比,并能很好地组织监督岗岗员在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中维持良好的秩序,责任心强。
高三(10)班 陈航 男 进入高中以来,作为班干部的我工作认真负责,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本着一颗责任心对自己,对大家负责。
在我眼中,抓紧时间是对人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时间就像是握在手心里的水,无论你怎样合拢手指,它都会从指间流逝。
在高中生涯的最后的几十天时间里,我们要行动起来了,抓紧时间,对人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高三(11)班 陶叶 女从高二以来,我一直担任班级黑板报工作,就在知道主题后迅速组织班级同学出好黑板报。
作为班级的文娱委员,在班级有娱乐项目,例如元旦庆祝晚会,出谋划策,组织同学们准备节目,让大家玩得开心。
平时,能认真做好在宿舍及班级的卫生值日工作,保持宿舍、班级干净。
高三(12) 班 罗年鹏 男 有一些事情你或许不喜欢去做,但你必须去做,这便是责任的全部意义。
我始终坚守这样的一个信念,自此我用我的行动对我的家人负责,对我的师长负责,对我本人负责,也许我做的远远不够,但我坚信在我平凡的生活中我会将负责进行到底。
高三(13)班 潘翔俊 男本人自入学以来曾多次担任班干部,课代表,有着强烈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本人在学习生活中曾多次帮助过同学,是同学眼中的“爱心使者”。
本人在家中孝敬长辈,爱护幼小,肩负着无数的期望,准备冲刺高考。
战争中时期感人故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
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
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
《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
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
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
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
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
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
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
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
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
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
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
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中国抗日战争里有哪些小英雄
抗日小英雄王朴王朴,也作王璞。
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
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
”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
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
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
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
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
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
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
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
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
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
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
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
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导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导,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
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
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