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体验感言
生孩子是啥感受,
你好,痛。
第一个阶段:宫缩初期的阵痛。
这个阶段和痛经的感觉类似,温水煮青蛙的痛,对有痛经经历的女人这不算什么。
第二个阶段:宫缩加剧,骨缝开到3指前的痛。
这个阶段是待产,在病房内,还没到产室。
我持续了十几个小时,如果把每一刻的痛单独拆出来,真不算什么,没有剧烈痛经那么厉害,完全可以忍受。
但是阵痛会一阵比一阵厉害,想着每隔几分钟就要这么痛苦一次,而且会一次比一次厉害,就会因恐惧而颤抖。
我开始的时候还在床上躺着,后来就坐立不安了,坐在床边,再后来坐在椅子上,疼的时候就用手臂扳着椅子靠背,再再后来只能蹲在地上了,那时候大约是开到1指半。
我弟弟弟妹来看我,我赶他们走,一是怕我这模样太丢人,二是怕给弟妹造成阴影。
最后快到3指的时候,我实在挺不住了,蹲在地上把着椅子边,下一波阵痛还没到我就浑身发抖了。
大夫来视察,我差点就给大夫跪下,求大夫给我剖了
后来大夫看我这模样发善心提前进了产室,挂了止痛的点滴,打了催产素,这才又能继续生产。
总结下:这个阶段的痛是持久的,每个痛单拆出来不算什么,但是持续十几个小时,真得很难忍受下去。
这个过程我有哼哼,哼哼有助于减痛。
题外话:立马想到共产党被特务严刑拷打逼供,反复折磨那种状态,比这不知道要重口多少倍,我肯定一开始就招
第三个阶段:分娩痛。
因为点了镇痛药,体力有所恢复,这个阶段坚定信心很重要,我当时对自己说,从古至今,女人都要经历分娩,别人能生,我也一定行。
医生让我怎么用力我就怎么用力,我妈还在产室外面跟我喊,像拉粑粑那样用力......那时的我一心就想着怎么用力,而且还有护士的鼓励,吸足一口气,用力,就快出来了,就这样,反复几次,孩子就生下来了。
说实在的,没有感觉到有多疼,孩子顺利分娩,我全身都放松了,不知道有多开心啊
至于侧切缝合什么的,都是小CASE,有局部止痛。
我分娩阶段大约经历了3到4个小时,没怎么哼哼,更没喊,就是用力憋劲那种声音。
总结:分娩的时候会点滴止痛药,这时候更多是兴奋,医生怎么说就怎么做,配合着用力,完全可以忍受。
很难想象,过去的女人没有止痛药没有催产素,自然开到10指分娩,要承受多么剧烈的痛,我妈妈真伟大啊
求一篇看了女人生育过程后的感想
分娩是,女人的事情,男人能帮的忙很有限。
没有经历的女人也不能理解,道听途说的结果就是,对分娩的恐惧。
一样的事情在不一样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体验,这使分娩显得神秘。
我以为自己可能会和别人一样,但事实上我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体会结果。
生育的痛苦和快乐,如同你喝的加糖奶咖啡,给人最多的是享受。
我中午到医院,下午7点开始有很强烈的感觉,我知道孩子就要来了有些疼痛,有点象重度的痛经,有些心烦,不过为什么丈夫似乎比我还要恐惧,我的火气小了许多当阵痛频率越来越紧的时候,正是吃晚饭的时候,我让丈夫把备好的白煮鸡蛋拿来,趁着阵痛间歇吃了两个下去没有喊叫,我知道孩子就要来了痛一遍又一遍的弥漫着,但不足以撕裂我的神经我调整呼吸,默默数我的脚指头,感到疼的厉害就使劲数,很多遍。
果然可以减轻疼痛的程到了最后,疼痛的感觉异化成了兴奋那种兴奋是性高潮时的感受,我很奇怪的看了看丈夫,他显得很沮丧,不知道该干什么。
他在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想知道我还有什么需要但我却在想:生育是性的结果,但性的感受居然出现在生育过程里,真是自然的神奇啊接着医生来看了看,说可以进产房了生产过程很简单,医生说了三次“用力”,第三次用力后,我就觉得一个东西从我的下体滑了出来,象从滑梯上出溜下来一样,之后我的兴奋感觉随即消失。
过程也就是20分钟左右的样子。
原来孩子就是这样生出来的,我有些惊奇和意外。
分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母亲,祖母常常诉说生育的痛苦,可能是希望子女更深的爱她们,象小孩子要妈妈爱一样,妈妈也会用一些方式要孩子爱她。
希望那些即将成为妈妈,和计划着当妈妈的女人,看了这些后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分娩,生孩子不是可怕的事情,痛苦并不是全部,你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过程。
对艺术欣赏的感受或文章
曾以“美是难的”来概括他对美本质问题的探索历程,今天如果我们谦逊一点的话,恐怕还是要说像艺术的本质这样的问题,也的确是难于探讨、难于定论的。
面对着关于艺术的纷繁说法,我首先要问:艺术,你到底是什么
在中开宗明义的说道:“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
事实也的确如此,谈及艺术,我们必然要涉及到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因此,从关于艺术的诸多混沌的阐释中,我选择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角度试图来揭开艺术神秘的面纱。
纵观漫长的艺术史,不难发现,有一个严肃的命题是不可回避的: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这也恰恰是诠释艺术史的根基和主线。
无论是从高更那幅具有“终极设问”意味的画——《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什么
我们要到哪里去
》,还是从那幅具有拷问人生行动意义的中,我都顿觉有一种被穿透感,我强烈感到冥冥宇宙中有种千丝万缕的情结在撕扯着我的心。
艺术是什么
面对这个古老的命题,说:“艺术是自行置入作品中的真理”,艺术 “是对作品中真理的创造性保藏”,“艺术是人的创造和保藏。
”归根结底,从艺术创作本体上讲,艺术风格的形成实际上表现了一种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风格的变化也预示着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变化,意味着人类一种感觉领域的消退和另一种感觉领域的打开。
艺术创造的本质在于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来把握世界,这种把握不是对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艺术家通过感性创造活动来对宇宙、历史及人生进行的深度阐释与意义重建。
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则是这种阐释或创造活动的感性显现。
正因为如此,通过艺术形式,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家的与文化修养,还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社会、政治及历史的认识和理解,看到艺术家对于宇宙、世界和人生的体验和感悟,甚至看到艺术家所处的整个时代的精神状况。
因此,关于艺术,我想说:人与世界的关系主宰一切
但是,有了诠释艺术史的这条主线,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在艺术的海洋里轻松畅游。
在艺术世界里,空间和时间相互交错着,纷繁而复杂:地理上的暂时性组合在不停地改变着艺术的形式与功能;任何作品都带着奔腾流逝的时间,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芜之内,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
就像,在多少个世纪之后仍然在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原始的绘画在被发现之时仍如同它起始时一样有着令人目眩的灿烂。
面对这般浩如星空的艺术世界,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为艺术之长龙点睛。
这一在艺术世界中频繁出现的形象,被众多艺术大师所演绎。
但是,在、等不同大师的笔下,玛利亚却有着不同的面容和神质。
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不可能抓住这浩渺的诸多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可以更近一步,把握艺术理论的模型。
换言之,艺术现象的混乱为艺术理论的形成提供的不仅是素材,更是基础,虽然是艺术史,诠释的根基仍旧是理论。
因此可以说,理论的形成和构筑高于一切
因此,关于艺术,我要说:理论模型解决一切
让我们进行一次艺术星空中的撞击,来一次猛烈的头脑风暴吧
当然,我们并不能到此为止,停滞不前,那样是对于艺术的固化。
在建构了艺术的理论模型后,我们要继续向前,去追寻永恒,去寻求艺术世界中的终极结论。
在古希腊,按尼采的说法,艺术的使命就是来抵抗人生的悲剧性,让艺术赋予人生意义。
或许我们看过梵高的那幅经典的绘画《农靴》,事实上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更多的是因为海德格尔的经典评述,我们从梵高的农鞋中看出的是“劳动步履的艰辛”,“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馈赠”、“冬眠”,“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 。
一句话,从对物或器具的描绘中看到的是人对物的诗意的联想。
在那双普通的“农靴”背后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传达,是绘画艺术价值的升华。
只有透过形式把握住精神的永恒不二,才能达到艺术世界的巅峰。
如果我们只是静止的在《农靴》面前欣赏,很难真正的理解到背后的精神传达,那双“农靴”是用来穿的,是助于我们行走的工具。
罗丹的雕塑《行走》使我切实领会到“人类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放荡者”(罗丹语)。
正如海德格尔所倡导的那样,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根――大地,只有不断行走,才能使自我真正的与大地融合,才能真正的揭示人与大地的关系本质。
对于艺术所传承的精神实质,我们需要的是在行走中把握,进行自己的“心灵冒险之旅”,在心灵的“放逐”中达到人与大地的融合。
因此,关于艺术,我必须说:让我们一起学会行走,践行艺术的终极结论,不断行走于广阔大地
关于回报母爱作文的获奖感言
雨中的绵绵情意 下雨了,我又想起了妈妈您,又想起了雨天的那件事……我只想对您歉疚地说一声:“妈妈,对不起
” 周日该上素描课了,您大老远从班上赶回来送我。
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雨。
您费力地蹬着自行车,豆大的雨点落在您的脸上,衣服上,眼镜上,汗水也悄无声息地从您脸上滑过,您顾不上擦,仍在使劲地骑着。
我把雨伞往您那边靠靠,您却关心地说:“别给我打了,你昨天刚拉完肚子,别再着了凉。
”我无言以对,只好把伞继续打在我身上。
到了学校,我见四周一个人都没有,心里开始慌了:千万别今天不上课呀
妈妈为了送我,连在班上睡午觉都放弃了,可如果现在还得让妈妈又把我送回家,这不瞎捣乱吗
我急忙跳下车,去问守门的大爷。
问完之后,我只觉得如五雷轰顶般,差点吓出“心脏病”。
糟糕透了,今天没有课
我走到您身边,支支吾吾地小声说:“对不起,妈妈,今天没有素描课。
”您听了仍然和颜悦色,沉思了一下,和蔼可亲地点着我鼻尖说:“我就知道今天可能不上课,可有怕万一上课耽误你学习,小糊涂蛋。
我再送你回家吧
我听了赶紧说:“妈,您不是还得上班吗
我自己走回去吧。
”您笑眯眯地说:“你一个小孩儿自己回家,我这个做家长的能放心吗
快点儿上车吧
”我依言上了车。
一路上,路时而平坦,时而坑坑洼洼,我心里不知怎么特别内疚,觉得对不起妈妈。
可我的嘴巴跟抹上强力胶水似的,怎么也张不开,即使张开了,喉咙却一点儿声也发不出来。
到家了,我站在楼门口,看着您渐渐远去的身影在茫茫雨雾中彻底消失,我突然发觉您是那么伟大…… 还有一篇是: 难忘的火灾 火,拥有着美丽的颜色,但同时也令人恐惧。
但是在火灾面前,妈妈却毫不退惧。
一天早上,我醒来发现我家的门、楼道的墙边的黑黑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焦味儿。
见此情景我吓了一跳。
后来经过邻居和妈妈我才了解到昨晚发生的事。
昨夜,一层的电闸突然停了,蹭出了火花。
不一会儿,火就烧起来了。
大火肆意地烧着,浓烟滚滚。
消防车来了,挨家挨户的敲门,疏散人员。
这时,妈妈也醒了,当他发现外面着火了,第一反应就是把熟睡中的我叫醒。
可由于我刚上完舞蹈课,很累,因此睡得很沉。
妈妈怎么叫、怎么推,就是弄不醒我。
妈妈想抱着我跑,可是我太沉了,已经远远超出了妈妈的承受能力。
于是,妈妈横下一条心,自己也不跑了,就这样陪着我。
妈妈浸湿了两条毛巾,掩住了我和她自己的口鼻。
妈妈就这样抱着我,毫不为觉得等着活的到来。
万幸的是,消防人员在关键时刻把这场大火扑灭了,我和妈妈得救了
妈妈淡淡的叙述着作文的事,好像根本没把作夜的火灾当回事。
可这时,在旁边听着的我已经受不了了,泪水一下在模糊了我的视线。
刹那间,我感受到了一种暖暖的感觉在我心田淙淙流动。
是什么力量能使妈妈在熊熊大火前毫不畏缩
是什么力量能让妈妈面临着死亡的危险陪我面对大火的来袭
我想这也许就是母爱。
朴素却催人泪下。
有句话说,血浓于水,这毕竟不假。
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是妈妈在大火前临危不惧。
其实妈妈完全可以放下我,独自逃命。
但是她没有。
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情况下,使妈妈抱着我,给予我力量。
逃生是人类的本能,但是在无私的母爱面前,它只能屈服了。
母爱是一种力量、一种信念、一种责任。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话不假,在你受伤、面临危险时,妈妈都会张开怀抱,给你力量、给你温暖。
患难见真情,平时絮叨的妈妈会在烈火前毫不恐惧,这也许就是源于那浓浓的母爱吧
一篇是: 不幸的女人 这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在一个风大雨大的夜晚,一辆肇事车将她从斑马线上撞飞了出去,又在茫茫夜色中逃逸,她又是幸运的,交通事故绿色生命通道使她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最好的医疗救护,也没有医疗费用上的后顾之忧,自从入院以来,她一直昏迷不醒,医生说:她脑部神经受到损伤,也许永远也醒不了,她还有身孕已经五个多月了
出于治疗上的需要应该考虑引产
当她从神经科转到妇产科的时候,医生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实施这个手术,她腹中的胎儿不仅发育正常,而且在一些生命指数上高于同一期胎儿,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她的身世也是个迷,她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她匆匆的旅程是与谁相约,她腹中孩子的父亲是谁,这其中是有怎样的故事,只要她不清醒,都将无从得知,更没有人知道,在出事之前,他的日子是快乐还是悲伤。
时光就这样在她昏迷中一天天地过去了,终于有一天她被推进了产房,然后医生骄傲的宣布说:五公斤重的男婴健康极了
护士把孩子抱过来给她看,他们觉得虽然母亲是个植物人,也应该让母子见见面,随着婴儿本能的吸乳,母亲的脸上显出种种冲动,她的胸前竟然乳湿一片
乳汁在一点一点的分泌。
此后,每当护士小姐把孩子抱过来给他喂奶的时候,她的脸上都会浮现出这种幸福洋溢的表情,有时嘴里还会发出呢喃细语,犹如一个快乐的母亲对着自己的孩子唱歌。
三个月后,又依次让孩子吃的饱饱的,她终于平静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入院的时候,她体重一百二十一斤,分娩后八十六斤,临终前的体重只有六十三斤,她是用自己的血肉在孕育和哺育这个孩子的
本来她生下孩子以后就可以走的,但怕孩子孤单,又坚持着陪他在人生路上走了一段。
后来我们为她买了一块平价墓地,没有她的名字,也没有她的生平,简单的墓碑上只有一行文字:一个浑身闪耀着母爱光辉的女人
有一种美丽的语言能说尽母爱吗
我觉得不能。
有什么神奇的标尺能衡量母爱吗
我认为不能。
我读过一则报纸:去年6月一个夜晚的一场大面积泥石流,在一瞬间就冲毁了四川省美姑县的4个村庄,吞噬了一百五十余条生命。
一位年轻的母亲,不顾自己的大腿已被乱石压断,在齐腰深的泥石流中双手高举着仅有几个大的婴儿,艰难地挺立了四个多小时。
她一直坚持到清晨,等来了救援的人们,婴儿竟然毫发无损
我读这则报道时,热泪不知不觉顺着脸颊流下。
泪眼模糊中,眼前似乎屹立着一尊神光环绕的雕塑,那就是我们的母亲
那环绕她的正是中华母亲的母性这光
我曾经在《读者》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在南京“
【第7句】:31”空难中,飞机上的乘客几乎全部丧生,然而有一个名叫丹妮的女婴却奇迹般地活着。
原来在飞机失事的瞬间,丹妮妈妈贡红梅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乱石异物和扑面的烈焰,贡红梅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小丹妮的生命。
母亲把女儿搂得那样紧,以至救援人员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小丹妮救出来。
我读这篇文章已经是几年前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篇文章在我心灵上引起的震憾
我流着泪思索着一个与我年龄不相称的问题:母爱是什么
似乎这一刻起,我找到了答案。
有一天,我哥哥给我抄来一首小诗,诗的题目是《一碗油盐饭》: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
我眼扫过这首小诗的时候还在懵懂状态。
第二遍细读这首小诗时,我的泪水流下来了。
为了这样一位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还要给孩子准备一碗油盐饭的母亲,为了这样一位在贫寒与凄苦中竭尽全力给孩子以温馨和慈爱的母亲。
透过凄风苦雨,我似乎看见,在千千万万的穷困乡村里,有着千千万万这样穷困而伟大的母亲
和众多同学一样,我从小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长大。
或许因为拥有太多,反而有点儿体验不到母爱的珍贵了。
直到妈妈离我去远方工作,直到我离开家乡来职中念书,使我与父母有了长时间别离。
那段时间,每当看到同室女伴与前来探望的母亲开心地聚在一起时,我都要悄悄躲在一边。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
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作文
第一篇 不忘父母养育恩 当你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聆听老师讲课时,当你坐在饭桌前吃着可口的饭菜时,你可曾想到从嗷嗷侍哺的婴儿成长为今天的你,父母要付出多少血汗?你是否想过有一天会用你的努力来回抱他们呢?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礼仪之首便是尊敬父母.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同学一直在家里娇生惯养,一次,妈妈因生病忘了做饭,他竟然大发雷霆,妈妈泪水涟涟,伤心不已.同学们,这位妈妈当时是多麽心痛啊!自己对儿子的拳拳爱心换来了什麽呢?你们能想象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热爱,他还能对其他人充满爱心吗?世界没有了爱心将变的怎样?老人流落街头,小孩被丢弃荒野......那将会是多麽可怕.古今往来,凡有所成就的人,不都是自己具有这种高尚的品德.曾为新中国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的陈毅元帅,在任外交部长期间,工作非常繁忙,然而他却能利用出访回来的间隙顺路去看望年迈的母亲,并给瘫痪的母亲洗尿裤.在他的身上就有这种高尚的美德,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我们应该从小学会孝敬和热爱为我们日夜操劳的父母,并把这种美德推广到尊敬所有师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想一想多少个妈妈在灯下为我们织毛衣,多少个爸爸在为生活奔波.让我们都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为了父母,为了长辈谱写一曲爱之歌吧! 第二篇 伟大的母爱 宁静的深夜,北风“呼—呼”地刮着,月亮将他朦胧的光照射在大地上````一个简陋的小茅屋里,仍有一丝光芒在闪耀。
孟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明天一早他就要离开生他养他的母亲,上京赶考。
想到这儿,他的眼睛里不禁六畜了滚烫的泪水。
朦胧中,孟郊看见年迈的母亲正用她粗糙的手一针一线地为他缝补那件破旧的棉衣,浓浓的母爱滋润了他的心田。
北风依旧“呼—呼”地吹着,一阵紧似一阵,似狼嚎一般。
母亲冻得瑟瑟发抖,手指也冻僵了,像一个个通红的胡萝卜,她放下手中的针线,双手合拢放在嘴边,用力哈了几口气,然后使劲搓着,看到此情此景,孟郊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真想冲上去,一把抱住母亲,给她取暖。
无情的寒风不停地向小屋袭来,灯光在左右摇曳着,微弱的火苗经不起寒风的吹袭,“卟”地一声灭了,母亲叹了口气,摸黑拿起火石,“哧”的一声,油灯点亮了,母亲继续缝补着衣裳,可是,无情的大风一次又一次地朝小屋袭来,母亲就一次又一次地点燃油灯,继续缝补着```` 看着母亲的身影,孟郊不禁想起童年时发生的一件小事。
一天,先生要求买一本书,可是,孟郊家里很穷,连生活都顾不上,更别说买书了,他没有告诉母亲。
可是这件事还是像风一样吹进了母亲的耳朵里,不久,母亲把一本崭新的书拿给了孟郊,原来,母亲当掉了她唯一的陪嫁首饰```` 油灯下,母亲还在缝补着衣裳,突然,母亲眉头一皱,一滴鲜红的血像珍珠一样渗出来,母亲把手放在嘴边吸吮了一下,然后又没事似的继续缝补着,看到这儿,孟郊的鼻子一酸,眼泪再也忍不住,像泉水般直泻而下,把枕头都弄湿了。
月亮收起了最后一道光芒,太阳升起来了。
来到院里,母亲抚摸着孟郊的头,依依不舍地说:“儿啊,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 孟郊的眼睛再次模糊了,母亲就像那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孟郊这棵稚嫩的小草,母亲伟大的爱,将伴随他经历风雨,走向远方。
望着远处正在挥手的母亲,一首小诗在孟郊心底流淌: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第三篇 母爱被歌颂了千百万遍,千百万年,但是永远不能停息,因为它从未停止。
小学的时候,老师留过很多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对我而言,每次都是不疼不痒地写完了事,对于它真正的含义,我并没有深刻的感受,也就是说,对妈妈是怕和恨占了上风。
因为,妈妈对我非常严厉。
妈妈对我的严厉,曾经被我无数次地记恨,虽然我没有胆量与她大喊大叫,但我却常常在妈妈不知道的情况下偷懒,做一些妈妈不允许做的事,因此,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平平,生活上一直马马乎乎,妈妈为此伤透了心。
自从我上初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渐渐明白:妈妈的严厉,也是一种爱。
这种爱,有时看起来非常残酷,不近人情,但是这种爱,给了我无穷的动力,在学习上取得了一次次令人羡慕的成绩。
就在上个星期天,晚饭刚过,我便嚷嚷着玩电脑,妈妈被我“死缠烂打”得没了办法,只好说:“把你的作业拿出来,让我检查一下,如果做得好,就可以玩电脑。
”虽然不能立刻就去玩电脑,但我玩电脑的希望还在,因为我早把所有作业作完。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所有作业一块堆在书桌上,“妈,我做完了作业,可以玩了吧
”我大声喊道。
“作业做得认真吗
数学题都会做吗
”妈妈半信半疑地问。
“小菜一碟,小事一桩……”我还没说完,却发现妈妈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你看看你做的数学题,书写潦草,步骤不全,还做错了这么多题……”妈妈边说边打错号,越打错号越生气,最后一口气把我的数学作业撕了精光,“重做
”望着妈妈生气的脸,我没敢再说一个字,只在心里默默地想“亲爱的电脑,我和你吻别。
”虽然我心中极为不乐意,但我知道:妈妈这么做,确实是为我好。
因此,我认认真真地把数学作业重新做了一遍,妈妈把我不会做的题详细地讲了一遍。
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进行了数学测验,考试过程中我觉得特别的从容和镇定,正当周围的大多数同学抓耳挠腮的时候,我已经将做完的试卷认认真真的检查了一遍。
第二天,就如我所预料的一样,在全班同学都投来的羡慕目光中,在他们的热烈掌声里,我如愿以偿地领回了我的那份满分试卷。
那种感觉简直是“棒极了
” 妈妈对我的严厉,不只在我的的学习上,在我生活的任何方面,妈妈对我的要求都很高。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妈妈教会了我洗脸、刷牙、整理自己的房子……并且都要做得很好,稍一懈怠,就会被妈妈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有时候还会受一些皮肉之苦。
尽管当时并不理解,但我还是把一些同龄人不会做的事,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现在才知道,妈妈是想让我做任何事都要有个认真的态度,无论自己有什么理由,都不能马马乎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感谢妈妈对我的严厉,您的这份爱会给我战胜任何困难的无穷力量,指引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拼搏向前,永不言弃 世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回想一下,我们从一个微小的细胞长成人形,每一条血脉、每一寸骨骼,全靠母亲血液的灌溉、滋润。
母亲为了肚子里的小宝宝长得健康、长得聪明,她一坐一卧都小心谨慎。
因为母亲把我们看成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是生命的果实、生命的延伸。
为了我们能正常发育,她可以克服一切欲望,承受一切痛苦。
一天又一天,好不容易熬过了十月怀胎的煎熬,等待母亲的又是一朝分娩的折磨。
然而,小生命第一声啼哭,却使母亲极度紧张、极度疲倦的脸绽开灿烂的笑容。
也正是这孩子的第一声呼唤,把母亲带到了繁杂艰辛的世界。
一口水、一口饭、一把屎、一把尿。
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学说话,一步一步地扶我们学走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你我,哪一刻哪一时能离开母亲的哺育和照料。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母亲是最好的护士。
她日日夜夜,精心守候,观察病情,细致入微,求医问药,忧心如焚;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母亲是最耐心的老师,她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不厌其烦,深怕我们受到世俗、私心、恶趣的薰染。
随着我们不食不语,母亲也懒言少饭。
而我们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会令母亲眉舒目展、喜形于色。
再想一想,就算我们长得再笨,母亲也绝不会嫌弃;就算我们生的再丑,在母亲的眼里我们也美如天仙。
即使不懂事的我们顶撞过她、伤害过她,而母亲对我们的爱始终不变。
你给她带来的磨难再多,她也没有一句怨言,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我们的翅膀渐渐长硬,羽毛渐渐丰满。
迎接我们的是海阔天空,远大前程。
而等待母亲的却是离别时的伤心,分别后的孤独。
哪个母亲不望子成龙,又有哪个母亲舍得孩子远离家门。
分别时,母亲把滚滚的热泪咽进肚子,给我们的却是含笑的叮咛和嘱咐。
十指连心的泪水只有在无人的地方洒落、纵横。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孩子呵,在妈妈给你打点的行装里,在妈妈给你的书信中,你可知道有多少揪心的泪、多少美好的祝福。
你可知道,对你千丝万缕的挂念,使母亲挨过多少不眠之夜,又有多少次她和你在梦中相见。
孩子呵,纵然万水千山走遍,你永远也走不出母亲的胸怀。
你就象一只风筝,走得越远,拴在母亲心头那根长长的线就绷得越紧,母亲的心就悬得越高。
孩子呵,团聚时你可仔细端详过母亲,她的双眼是否失去了光华,两鬓是否平添了白发。
身处顺境时,你是否想到,她是你的第一任教师。
是母爱点燃了你最初的智慧明灯;遭受挫折时,你是否想到,正是母亲的厚爱,扶平了你心头的伤痕,使你重新鼓起前进的勇气,扬起远航的风帆。
人生旅途,沟沟坎坎,风风雨雨,母亲的爱送我们一程又一程,直到她心血耗尽,永远闭上慈祥的双眼。
世上母亲千千万,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愿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慧、善良、真诚;世上母亲万万千,但她们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施不图报,无偿付出。
母亲的全部含义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奉献。
即使儿女再孝顺,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
我们给母亲的仅仅是一把土,而她给我们的却是一座山。
我们给母亲的只是一条小河,而她给我们的却是汪洋大海。
母亲是一本无字的书,她教给我们无限的慈爱,也教给我们如何去奉献爱;母亲是一首无声的歌,她默默地劳作,谱写出一曲曲美妙的乐章,播撒着人生的真谛。
母亲滋养着人间真善美,洗涮着世上假丑恶。
母亲是一团不熄的火,她将自己燃烧,把世界照亮。
失去母爱,天地将一片黑暗。
让我们牢记母亲的深沉与博大,无私与温暖。
真想把自己化作一团火,温暖母亲的心;真想把自己变成一座山,将母亲的重负托起;真想把自己变成一泓清泉,洗去母亲的倦容,擦亮她明亮的双眼;真想将自己铸成一块钢,为母亲架起通向希望的桥梁,好让母亲跨越苦海,走向光明
母爱无言 母亲,多么伟大的字眼
一个人呱呱坠地刚开始学会的第一个词语:“妈妈”。
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一个人心里永远感激的是她的母亲。
因为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养育了她哺育了她。
高尔基曾经这样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 母亲是什么
是生命之本,是万物之源,母亲就是创造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成长的最亲最亲的人。
有一天,当我路过草坪,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牵引着跌跌撞撞学走路的小宝贝时,这样的画面也是如此震憾人的心灵。
你的眼前不由浮现母亲教你学走路的身影;眼睛顿时湿润了,心里也有几分莫名其妙的欣喜。
假如她现在在你面前,你会深情地呼唤一声:“妈妈
” 的确,母亲为了我们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包括她的生命,但从来无怨言,不计较报酬,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我怎么能忘怀
” 当我背上书包上学时,母亲会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地替我准备,有包好的新书、有次日上学的新衣服。
第二天早上睁开眼,母亲早已把做好的饭菜端上饭桌,单等着我开饭。
回想起往日的点点滴滴,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
心被母亲的关爱包围着,感到无比幸福快乐
当我开始参加工作时,母亲的叮咛,母亲的唠叨,都成了我的财富。
当我听到一位八九岁的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吟诵《游子吟》时,我心灵那最深处的感情触动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世界上唯一施恩于我而不求回报的就是母亲
母亲的爱是无私,是真诚的爱。
母亲给我们生命,她给予我们太多太多,无穷无尽的爱,而我们呢
我们唯一能记住的就是母亲那一张慈祥的脸,一双为我们操劳的手,一个生日。
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为母亲减轻点负担,和母亲聊聊天,说说话,陪陪她。
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为母亲营造一个安谧的环境,让她快乐安享幸福的晚年
母爱无言
让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体会
====================================== 母爱广博、无私、温暖、伟大,她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孩子避风的港湾。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 疯娘 23年前,有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
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些”。
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
那时,我父亲已有35岁。
他曾在石料场子干活被机器绞断了左手,又因家穷,一直没娶媳妇。
奶奶见那女子还有几份姿色,就动了心思,决定收下她给我父亲做媳妇,等她给我家“续上香火”后,再把她撵走。
父亲虽老大不情愿,但看着家里这番光景,咬咬牙还是答应了。
结果,父亲一分未花,就当了新郎。
娘生下我的时候,奶奶抱着我,瘪着没剩几颗牙的嘴欣喜地说:“这疯婆娘,还给我生了个带把的孙子”。
只是,我一生下来,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从不让娘*近。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给,给我……”奶奶没理她。
我那么小,像个肉嘟嘟,万一娘失手把我掉在地上怎么办
毕竟,娘是个疯子。
每当娘有抱我的请求时,奶奶总瞪起眼睛训她:“你别想抱孩子,我不会给你的。
要是我发现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
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撵走。
”奶奶说这话时,没有半点儿含糊的意思。
娘听懂了,满脸的惶恐,每次只是远远地看着我。
尽管娘的奶胀得厉害,可我没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
奶奶说娘的奶水里有“神经病”,要是传染给我就麻烦了。
那时,我家依然在贫困的泥潭里挣扎。
特别是添了娘和我后,家里常常揭不开锅。
奶奶决定把娘撵走,因为娘不但在家吃“闲饭”,时不时还惹是生非。
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锅饭,亲手给娘添了一大碗,说:“媳妇儿,这个家太穷了,婆婆对不起你。
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点儿的人家过日子,以后也不准来了,啊
”娘刚扒了一大团饭在口里,听了奶奶下的“逐客令”显得非常吃惊,一团饭就在嘴里凝滞了。
娘望着奶奶怀中的我,口齿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脸,拿出威严的家长作风厉声吼到:“你这个疯婆娘,犟什么犟,犟下去没你的好果子吃。
你本来就是到处流浪的,我收留了你两年了,你还要怎么样
吃完饭就走,听到没有
”说完奶奶从门后拿出一柄锄,像余太君的龙头杖似的往地上重重一磕,“咚”地发出一声响。
娘吓了一大跳,怯怯地看着婆婆,又慢慢低下头去看面前的饭碗,有泪水落在白花花的米饭上。
在奶奶的逼视下,娘突然有个很奇怪的举动,她将碗中的饭分了一大半给另一只空碗,然后可怜巴巴地看着奶奶。
奶奶呆了,原来,娘是向奶奶表示,每餐只吃半碗饭,只求别赶她走。
奶奶的心仿佛被人狠狠揪了几把,奶奶也是女人,她的强硬态度也是装出来的。
奶奶别过头,生生地将热泪憋了回去,然后重新板起了脸说:“快吃快吃,吃了快走。
在我家你会饿死的。
”娘似乎绝望了,连那半碗饭也没吃,朗朗跄跄地出了门,却长时间站在门前不走。
奶奶硬着心肠说:“你走,你走,不要回头。
天底下富裕人家多着呢
”娘反而走拢来,一双手伸向婆婆怀里,原来,娘想抱抱我。
奶奶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襁褓中的我递给了娘。
娘第一次将我搂在怀里,咧开嘴笑了,笑得春风满面。
奶奶却如临大敌,两手在我身下接着,生怕娘的疯劲一上来,将我像扔垃圾一样丢掉。
娘抱我的时间不足三分钟,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将我夺了过去,然后转身进屋关上了门。
当我懵懵懂懂地晓事时,我才发现,除了我,别的小伙伴都有娘。
我找父亲要,找奶奶要,他们说,你娘死了。
可小伙伴却告诉我:“你娘是疯子,被你奶奶赶走了。
”我便找奶奶扯皮,要她还我娘,还骂她是“狼外婆”,甚至将她端给我的饭菜泼了一地。
那时我还没有“疯”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想念她,她长什么样
还活着吗
没想到,在我六岁那年,离家5年的娘居然回来了。
那天,几个小伙伴飞也似地跑来报信:“小树,快去看,你娘回来了,你的疯娘回来了。
”我喜得屁颠屁颠的,撒腿就往外跑,父亲奶奶随着我也追了出来。
这是我有记忆后第一次看到娘。
她还是破衣烂衫,头发上还有些枯黄的碎草末,天知道是在那个草堆里过的夜。
娘不敢进家门,却面对着我家,坐在村前稻场的石磙上,手里还拿着个脏兮兮的气球。
当我和一群小伙伴站在她面前时,她急切地从我们中间搜寻她的儿子。
娘终于盯住我,死死地盯住我,裂着嘴叫我:“小树……球……球”她站起来,不停地扬着手中的气球,讨好地往我怀里塞。
我却一个劲儿地往后退。
我大失所望,没想到**思夜想的娘居然是这样一副形象。
一个小伙伴在一旁起哄说:“小树,你现在知道疯子是什么样了吧
就是你娘这样的。
” 我气愤地对小伙伴说:“她是你娘
你娘才是疯子,你娘才是这个样子。
”我扭头就跑了。
这个疯娘我不要了。
奶奶和父亲却把娘领进了门。
当年,奶奶撵走娘后,她的良心受到了拷问,随着一天天衰老,她的心再也硬不起来,所以主动留下了娘,而我老大不乐意,因为娘丢了我的面子。
我从没给娘好脸色看,从没跟她主动说过话,更没有喊她一声“娘”,我们之间的交流是以我“吼”为主,娘是绝不敢顶嘴的。
家里不能白养着娘,奶奶决定训练娘做些杂活。
下地劳动时,奶奶就带着娘出去“观摩”,说不听话就要挨打。
过了些日子,奶奶以为娘已被自己训练得差不多了,就叫娘单独出去割猪草。
没想到,娘只用了半小时就割了两筐“猪草”。
奶奶一看,又急又慌,娘割的是人家田里正生浆拔穗的稻谷。
奶奶气急败坏的骂她“疯婆娘谷草不分……”奶奶正想着如何善后时,稻田的主人找来了,竟说是奶奶故意教唆的。
奶奶火冒三丈,当着人家的面拿出根棒一下敲在娘的后腰上,说:“打死你这个疯婆娘,你给老娘滚远些……” 娘虽疯,疼还是知道的,她一跳一跳地躲着奶奶的棒槌,口里不停地发出“别、别……”的哀号。
最后,人家看不过眼,主动说“算了,我们不追究了。
以后把她看严点就是”这场风波平息后,娘歪在地上抽泣着。
我鄙夷地对她说:“草和稻子都分不清,你真是个猪。
”话音刚落,我的后脑勺挨了一巴掌,是奶奶打的。
奶奶瞪着眼骂我:“小兔崽子,你怎么说话的
再这么着,她也是你娘啊
”我不屑地嘴一撇:“我没有这样的傻疯娘
”“嗬,你真是越来越不象话了。
看我不打你
”奶奶又举起巴掌,这时只见娘像弹簧一样从地上跳起,横在我和奶奶中间,娘指着自己的头,“打我、打我”地叫着。
我懂了,娘是叫奶奶打她,别打我。
奶奶举在半空中的手颓然垂下,嘴里喃喃地说道:“这个疯婆娘,心里也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啊
”我上学不久,父亲被邻村一位养鱼专业户请去守鱼池,每月能赚50元。
娘仍然在奶奶的带领下出门干活,主要是打猪草,她没再惹什么大的乱子。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饿一个冬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奶奶让娘给我送雨伞。
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几跤,浑身像个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我傻笑,口里还叫:“树……伞……”一些同学嘻嘻地笑,我如坐针毡,对娘恨得牙痒痒,恨她不识相,恨她给我丢人,更恨带头起哄的范嘉喜。
当他还在夸张地模仿时,我抓起面前的文具合,猛地向他砸过去,却被范嘉喜躲过了,他冲上前来掐住我的脖子,我俩撕打起来。
我个子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被他轻易压在地上。
这时,只听教室外传来“嗷”的一声长啸,娘像个大狭似地飞跑进来,一把抓起范嘉喜,拖到了屋外。
都说疯子力气大,真是不假。
娘双手将欺负我的范嘉喜举向半空,他吓得哭爹喊娘,一双胖乎乎的小腿在空中乱踢蹬。
娘毫不理会,居然将他丢到了学校门口的水塘里,然后一脸漠然地走开了。
娘为我闯了大祸,她却像没事似的。
在我面前,娘又恢复了一副怯怯的神态,讨好地看着我。
我明白这就是母爱,即使神志不清,母爱也是清醒的,因为她的儿子遭到了别人的欺负。
当时我情不自禁地叫了声:“娘
”这是我会说话以来第一次喊她。
娘浑身一震,久久地看着我,然后像个孩子似的羞红了脸,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
那天,我们母子俩第一次共撑一把伞回家。
我把这事跟奶奶说了,奶奶吓得跌倒在椅子上,连忙请人去把爸爸叫了回来。
爸爸刚进屋,一群拿着刀棒的壮年男人闯进我家,不分青红皂白,先将锅碗瓢盆砸了个稀巴烂,家里像发生了九级地震。
这都是范嘉喜家请来的人,范父恶狠狠地指着爸爸的鼻子说:“我儿子吓出了神经病,现在卫生院躺着。
你家要不拿出1000块钱的医药费,我他妈一把火烧了你家的房子。
” 1000块
爸爸每月才50块钱啊
看着杀气腾腾的范家人,爸爸的眼睛慢慢烧红了,他用非常恐怖的目光盯着娘,一只手飞快地解下腰间的皮带,劈头盖脸地向娘打去。
一下又一下,娘像只惶惶偷生的老鼠,又像一只跑进死胡同的猎物,无助地跳着、躲着,她发出的凄厉声以及皮带抽在她身上发出的那种清脆的声响,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最后还是派出所所长赶来制止了爸爸施暴的手。
派出所的调解结果是,双方互有损失,两不亏欠。
谁在闹就抓谁
一帮人走后,爸看看满屋狼籍的锅碗碎片,又看看伤痕累累的娘,他突然将娘搂在怀里痛哭起来,说:“疯婆娘,不是我硬要打你,我要不打你,这事下不了地,咱们没钱赔人家啊。
这都是家穷惹的祸
”爸又看着我说:“树儿,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大学。
要不,咱们就这样被人欺负一辈子啊
”我懂事地点点头。
2000年夏,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
积劳成疾的奶奶不幸去世,家里的日子更难了。
恩施洲的民政局将我家列为特困家庭,每月补助40元钱,我所在的高中也适当减免了我的学杂费,我这才得以继续读下去。
由于是住读,学习又抓得紧,我很少回家。
父亲依旧在为50元打工,为我送菜的担子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娘身上。
每次总是隔壁的婶婶帮忙为我抄好咸菜,然后交给娘送来。
20公里的羊肠山路亏娘牢牢地记了下来,风雨无阻。
也真是奇迹,凡是为儿子做的事,娘一点儿也不疯。
除了母爱,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么破译。
2003年4月27日,又是一个星期天,娘来了,不但为我送来了菜,还带来了十几个野鲜桃。
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笑着问她:“挺甜的,哪来的
”娘说:“我……我摘的……”没想到娘还会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扬她:“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娘嘿嘿地笑了。
娘临走前,我照列叮嘱她注意安全,娘哦哦地应着。
总走娘,我又扎进了高考前最后的复习中。
第二天,我正在上课,婶婶匆匆地赶来学校,让老师将我喊出教室。
婶婶问我娘送菜来没有,我说送了,她昨天就回去了。
婶婶说:“没有,她到现在还没回家。
”我心一紧,娘该不会走错道吧
可这条路她走了三年,照理不会错啊。
婶婶问:“你娘没说什么
”我说没有,她给我带了十几个野鲜桃哩。
婶婶两手一拍:“坏了坏了,可能就坏在这野鲜桃上。
”婶婶问我请了假,我们沿着山路往回找,回家的路上确有几棵野桃树,桃树上稀稀拉拉地挂着几个桃子,因为长在峭壁上才得以保存下来。
我们同时发现一棵桃树有枝丫折断的痕迹,树下是百丈深渊。
婶婶看了看我说,“我们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
”我说,“婶婶你别吓我……”婶婶不由分说,拉着我就往山谷里走…… 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
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娘啊,我的苦命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子要了你的命……娘啊,您活着没享一天福啊……”我将头贴在娘冰凉的脸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陪着我落泪…… 2003年8月7日,在娘下葬后的第100天,湖北大学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穿过娘所走过的路,穿过那几株野桃树,穿过村前的稻场,径直“飞”进了我的家门。
我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您听到了吗
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
读红色经典心得体会
母爱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永远也诠释不完。
它就像音乐的旋律,时而振奋人心,催人进取,时面恬静安逸,创造新的自我。
——题记 早已不知道母亲的髻角有多少根白发,已不知道母亲的眼角有多少鱼尾纹,已不知道母亲为我操了多少心,洒了多少汗水。
但我只知道母亲把心给了我。
过去的我对母亲的爱总是显得不屑一顾,在母亲面前总是显得很浮躁,母亲对我说的话,我更是充耳不闻。
那次母亲来看我时,我显得很不耐烦,母亲也只能叹口气说:“孩子啊,你怎么不体谅父母对你的爱呢
”我就像发怒的狮子冲着母亲吼道:“我不体谅吗
我体谅时你们怎么看不见
你和爸吵得不可开交时你们怎么没想想我的感受,你们当我是什么,是空气还是废物
我在你们心中有一点地位吗
你们还知道有我这个女儿吗
”母亲无语,泪水从眼角流了下来,像庐山的瀑布,水流湍急。
此时的我心如绞割,也许这个词用来形容母亲更为合适,我知道刚才的一番话,刺痛了母亲的心,也刺痛了我的心,我无法再正视母亲,也不想看到她泪流满面的样子,此时我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力量驱使我赶紧逃离这里,我也理所当然的顺从心意逃开了。
回到宿舍,我就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和舍友一起谈笑。
我不知母亲多久才离开那里,但我知道一定是哭着回家,我想,母亲不会再来看了。
只是转眼间,又到了星期六。
今天天气特别不好,大雾缭绕,刮着寒冷的北风,但这一点也不影响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儿女。
看到别人父母子女的亲乎劲,我觉得心里酸溜溜的。
我怅然走向了宿舍,我已不在希求父母会来看我。
可我刚躺到床上,就听到窗外有人喊我,我抬头看,竟是母亲。
我以为是错觉,揉揉眼再看,真的是母亲。
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她已到了宿舍门口。
母亲的嘴唇冻得已发紫,浑身打着冷颤,手冻的通红,手里拿着我喜爱吃的水果和薯片。
我呆立了一会儿,说道:“妈,看你冻的这样,为什么不穿的暖一些,今天雾这么大你怎么还来看我
”“你爸说他想你了,非让我来,你爸还在外面呢
他已经在外面呆了40多分钟,你快出动看看你爸爸。
”“妈,你怎么穿这么薄的衣服,您就不怕冻坏身子
”“忘穿了,你爸着急想看你,所以就慌慌忙忙的抽闲来了。
”“我知道了,那我们快去找他吧。
”来到爸面前,我一时竟不知说什么。
“孩子,你宿舍里有没有供暖
”还是爸先打破了安静的场面:“噢,送暖了。
”我的回答似乎很冷淡,父亲只是看了我一眼又说:“你上次说你妈什么了,你妈回家一直哭,也不告诉我原因。
你们有什么解不开的结,今天就在这儿解天吧
你妈对你多好你知道吗
每一个水果她都精心挑选,洗干净凉干后,才给你装袋。
每天晚上都在续叨你睡觉会不会踢被子, 会不会冻起来。
每当她看到天气有变时,总会说:“旭,这孩子也不知道加衣服了没有,这孩子爱跟大众化潮流,看到别人 穿少了,她也不会穿多的。
万一冻着怎么办
不行我得去看看她,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
那天你妈不放心你去看你,结 果呢,她是哭着回来的,平时你妈省吃省喝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省那几个钱,给你买你爱吃的东西吗
” “妈,对不起,是我不好,是我不对,我知道了。
妈,你一直都很爱我,我错怪你们了, 是我不对,妈,你原谅我好吗
” “孩子,你这说的什么话,妈怎么会怪你,妈疼你还来不及呢
只要你能体谅妈对你的好就行,妈不需要你回报,只希望每次来看你时,都能见到你笑。
” “妈,我会的,我会听你的话。
” “那我们走了,你赶紧回宿舍吧
” “行,那我看你们走后再回去。
” 在回宿舍的路上,我的泪再次流下脸颊。
原来我一直误会妈妈,妈妈对我的爱,我将永远也偿还不完。
心与心的呼唤,爱与爱的传递,这就像一个个音符,只有当拼凑成旋律时,才会感觉到它的婉转悠扬。
爱无语,只有用心去发掘,才能体验到真爱的含义。
每个父母对孩子可谓是照顾有加,我的父母只是中的一位,每个父母都会为孩子谱写一曲爱的颂歌,这每一个音符都倾注了父母深深的爱。
它不一定会演奏出来,只是默默奉献,等待等待,一直等到你去发现、去欣赏、去歌唱。
听
你听到了吗
你听到母爱的旋律了吗……
求余华《活着》小说的人物形象、主题和艺术特色~
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
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
家珍因患有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主题思想小说是创作中的分水岭。
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
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通过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活着》的材料与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一致,但是作者以精心布置的形式克服了题材,达到了材料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使读者的灵魂在苦难中得到了净化,获得了艺术的审美。
用类似小说的叙事风格——零度介入的方式来展现《活着》的悲剧美。
作者可以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
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得《活着》成为的风格的转型标志。
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
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
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
死亡的重复发生,既给人物心灵巨大打击,也给读者出乎意料的震撼。
余华家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同时,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
作品中死亡的重复发生,除了福贵的父亲、母亲、妻子家珍的死存在合理的因素,其他人物的死亡无不处于偶然:儿子友庆死于抽血过多,女儿凤霞死于生孩子,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最后福贵所有的亲人都一个个死去,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相伴,并且是那样乐观豁达地活着,完全出乎人的意料。
小说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