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王羲之胸怀天下的句子

04-09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赞美王羲之的句子

赞美王羲之的句子:

【第1句】:庾翼(东晋):“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译文-庾翼:“我过去有伯英章草十张纸,过江颠沛,于是就丢失了,常常感叹妙迹断。忽然看见您回答我哥哥写信,有如神明,在回到过去看看。”

【第2句】:萧衍(南北朝):“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

译文-萧衍:“子敬的不到逸少,就像逸少的不到元常。”“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逸,如果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所以历代宝的,永远遵守”

【第3句】:虞龢(南朝宋):“羲之书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又云:‘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

译文-虞龢:“王羲之的书法说:“不久前寻找那行名家书法,钟、张真是无与伦比,其余的就不值得保存。’又说:‘我的书比的钟、张当高尚,张草还当先锋”

【第4句】:孙过庭(唐):“且元常(钟繇)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译文-孙过庭:“况且元常(钟繇)专门擅长隶书,伯英(张芝)尤其精于草书体,他们的两个书法精美,而逸少兼容的。

【第5句】:米芾(北宋):“谢安慰问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评子敬帖尾也。”

译文-米芾:“谢安慰问帖,字清古,风骨、技艺都在两个王上,难怪批评子敬帖尾

部的。”

扩展资料:

赞美王羲之的诗句:

(1)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唐)

译文: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

(2)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岩居高士图》(王叔明-元末)

译文:墨池边练习书法、绘画造诣都可以与王羲之、宗少文比美。

(3)乘鸾着色,疾蝇误拂。不及羲之醉墨。《鹊桥仙·乘鸾着色》(刘辰翁-宋)

译文:照着青鸾鸟颜色、飞驰的蝇的速度,都比不上王羲之醉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王羲之

【第2句】: 描写王羲之的词句

研修班开学以后,古文学习就开始了,除了李坦然老师讲《论语》与《老子》,黄宗德老师还带领我们学习《古文观止》,两个多月来,学了二十余篇的古文,收获真是大!刚开始接触先秦诸子的散文,因为我们古文基础比较差,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近日开始学的唐宋散文,因为比较浅显,我们多多少少都能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了。

特别是上二天学习陈密的《陈情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及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和王勃的《腾王阁序》几篇,文中情意切切,特别打动人心,语言优美,让人叹为观止。比如《陈情表》一文中的“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等句,真谓字字情真,句句动人,读之让人身临其境,为作者的孝心所感,为祖孙的情深而感,无怪乎得到历代论者的击节赞赏,真不愧为流传千古的好文。

对于王羲之,以前只知道他是一代“书圣”,从不知道他的文章写得这样的好,在这篇《兰亭集序》中,我读到了一个才情万丈的王羲之,我读到了一个心胸豁达的王羲之,文中的语句清新典雅,描写的情景让人心驰神往,“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山水本已极美,再被王羲之的妙笔一番渲染,真仙境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凡人也可以有神仙的悠闲自得了!在黄老师的讲解里,我的思绪插上了想像的翅膀,飞到了千年前的那个盛会,我看到潇洒而充满才情的文人墨客们闲闲地坐于溪边,听流水淙淙,而那满载美酒的酒杯则随着溪流漫游,也许正与文友咏了一首好诗,心意畅快,于溪中取出美酒一盎,一饮而尽;也许正在构思一篇美文,已腹稿在心,举起酒杯,击掌相庆;也许是几个好友在大声地唱吟后,共同举杯,分享快乐!在这篇文中,我尤为欣赏王羲之的那份胸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就要享受人世间的快乐,而且还要把这种快乐与感动凝固于文字,传给万代子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从前曾经读过,与千古以来的人们一样,为他所描绘的景色而醉,而今日再读他的《归去来辞》一文,仿佛更深一层地了解了这个有着闲云野鹤般心绪的陶渊明,感受着他纯真与自然的性情。

“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从中不难感受到他归心似箭的那份心情,从“樊笼”的官场马上就要回到“旧林”“故渊”,是何等的快乐心情,“引壶觖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好一个悠闲的日子,好一个自得的人生。“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回到自己喜爱的天地,回到自己喜爱的境界,充溢着陶渊明心灵的是无法说出的畅快呀,对于他来说,“富贵非所愿,帝乡不可期。”

田园,是他心中永远的情结。读着这样的美文,那醇厚的意味浸染心灵,那自然之情趣如清风扑面而来,快哉!而读那位“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腾王阁序》则是满目珠玑,让人眼花缭乱了。

那份才情弥漫你的周身,让你呼吸不得,唯有陶醉了。“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好一个有才情真性情的王勃!!在序的结束部分,还有诗一首,同样让人读之心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样的一位才俊,竟然在二十七岁时就溺水而亡,想来,有多少惊人之句随江水而去,有多少华丽辞章化流水而走!悲夫!痛夫!惜夫!读古文,可以从文字中感受一份千年前的情怀!可以从文字里汲取已经飘逝的高贵灵魂的生命信息;读古文,在读出一份历史沧桑的同时,更可以读出一份自己的感动,古文的世界,真好。

【第3句】: 五句关于心怀天下的诗句

有以下五句心怀天下的诗句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1句】: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句诗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 这句诗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的译文为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

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

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

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第2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诗的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这句诗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为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篇记的译文为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而范仲淹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

【第4句】: 写李白胸怀天下的诗句

写“李白”胸怀天下的诗句如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