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的表达技巧
【第1句】: 如何从内容和表现手法来赏析句子行个好,帮个忙
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第1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第3句】: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第2句】: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B.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5:“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邹韬奋《我的母亲》) 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C.结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 例句6:“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曲志红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寻梦园”》) 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注意点: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意,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7:“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例句8: 2008江西省中考阅读题《年的召唤》中的题目(第19题):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我们在思考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时,应把思考角度明确为“这句话在结构上和主题上各有何作用?”结构上与题目相照应,也就是点题;主题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故乡对亲人的爱. 【第3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9: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例句10: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
【第2句】: 学生如何来赏析句子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烘托、渲染、悬念、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对比: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是文章立意高远,含义深刻。伏笔:对将要出现的XX事件做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悬念:激起读者阅读兴趣欲扬先抑: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作品感情更加真挚,能引起读者共鸣。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托物言志: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外在表现是诗词中含有明显的包含着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景生情,情寓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注意: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重在“抒”,寓情于景重在“寓”。抒是抒发;寓是寄托。
前者重强调在写清景物的特点的基础上直接、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后者重在写景,让景物替人抒发情感。但两者都强调情景的融合。
铺垫和伏笔的区别:【第1句】:从形式来看,用作伏笔的,言语不多,有隐含性,不注意看不出来,所以,伏笔一般是“细节”;用作铺垫的,语句较多,可以铺陈,如情节高潮的前奏,如一些表现人物的景物环境描写,它没有隐含性,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下文的铺垫。 【第2句】:从运用来看,伏笔与下文承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而铺垫一般是紧接着,如前面写环境景物,接着就写人物。
【第3句】:从作用来看: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内容起作用,比如推动情节,突出人物,等等。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
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
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伏笔、照应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戏剧、曲艺创作称为“抖包袱”。伏笔,是文章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
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伏笔与照应往往配套使用。
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铺垫: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 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第3句】: 句子赏析主要有哪些方法
一.找品析点 1)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排比,反复(突出强调)】、二.表达效果三.内容效果四.情感效果例:1)没有水泥,没有木板,自然也就没有了墓碑.忙忙的戈壁紧紧地把他拥抱 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拥抱”一词【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前方希望的渺茫.【表达】了人们当时哀伤而绝望的感情.“没有水泥,没有木板,自然也就没有了墓碑”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主人公的义无反顾,同时也【表现】了生者深深地哀思与感伤.【此类题型作答时需要观点清晰准确,条理分明.此外,不同老师教授的方法有所不同,不同的地域评分标准也有所差异.希望楼主能参考以上并结合当地评分标准作答.。
【第4句】: 如何赏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其知识框架如下:表达方式一、抒 情方 式(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第1句】:借景抒情(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①触景生情(景→情)②以景结情(情→景)③缘情布景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⑤景略情在(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①以乐景写乐情②以哀景写哀情③以乐景衬哀情④以哀景写乐情【第2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第3句】:借事抒情(用典故)直接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第1句】:点染 【第2句】:曲直 【第3句】:隐显 【第4句】:移情 二、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第1句】:虚实结合“虚”的三类内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3)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①相反相成②相辅相成(4)“虚”与联想、想象【第2句】:动静结合常用方式——以动衬静【第3句】:点面结合【第4句】:细节描写【第5句】:色彩的渲染 【第6句】: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第7句】:白描【第8句】:疏密【第9句】:诗中有画:二、议论三、记叙修辞手法一、比喻 四、借代 七、设问二、比拟 五、夸张 八、反问三、双关 六、对偶 九、互文十、列锦作用(艺术效果)【第1句】:凝炼美。【第2句】:简远美。
【第3句】:含蓄美。十一、迭字表 现手法一、象征:【第1句】: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第2句】: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二、联想和想象联想、想象与夸张联想、想象与浪漫主义特别提醒——勿泛化使用三、抑扬【第1句】:欲扬先抑【第2句】:欲抑先扬(三)相关范畴——褒贬【第1句】:似贬实褒 【第2句】:似褒实贬四、衬托【第1句】:性质分类(1)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第2句】:内容分类:(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第3句】:特别提醒——烘托实际上是一种侧面描写。五、对比【第1句】:对比,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第2句】:衬托与对比的区别(1)它们的目的不同 (2)修辞作用不同五、渲染六、用典 (三)类别【第1句】:内容类型:(1)用语 (2)用事①引用神话故事。
②运用历史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5643630故事。【第2句】:方式类型(1)明用典故 (2)暗用典故(3)正用典故 (4)反用典故(四)常见常用典故七、照应八、以少总多、以小见大九、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十、离合十一、蒙太奇第四节 结构模式一、层层渲染、铺垫二、伏笔、照应三、结构对比:四、卒章显志表达技巧诸概念辨析一、关于表达方式二、关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一)修辞手法(二)表现手法(三)区别与联系【第1句】:联系 【第2句】:区别:(1)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2)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第3句】: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三、关于手法、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一)在解题时,手法与艺术手法内涵与外延基本相同。
(二)手法与艺术手法在外延上不仅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也包括具体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也就是说,描写、抒情等不是手法,也不是艺术手法,但是,怎样描写、怎样抒情诸如“侧面描写”“白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具体的描写、抒情方式就是手法或艺术手法了。
【第5句】: 就语文中赏析句子的 常用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分别有哪些
夸张、互文、双关、反问、悬念和释念,包括比喻、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想象,抑扬结合、夸张、排比、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对偶、借代,也含表达手法(技巧)).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实写与虚写等。
表达方式:叙述、借古讽今、卒章显志、对偶、烘托、巧用修辞、详略得当、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实写与虚写、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衬托对比、伏笔照应、伏笔和照应、拟人、用典等等,拟人,悬念、设问、反复表现手法、承上启下、开门见山、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譬善喻、逆向求异,照应,联想:首先是字词、托物言志、白描细描、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抒情、说明、议论、描写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引资料、作假设等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对比,比喻,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拟
【第6句】: 如何赏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其知识框架如下:表达方式一、抒 情方 式(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第1句】:借景抒情(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①触景生情(景→情)②以景结情(情→景)③缘情布景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⑤景略情在(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①以乐景写乐情②以哀景写哀情③以乐景衬哀情④以哀景写乐情【第2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第3句】:借事抒情(用典故)直接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第1句】:点染 【第2句】:曲直 【第3句】:隐显 【第4句】:移情 二、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第1句】:虚实结合“虚”的三类内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3)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①相反相成②相辅相成(4)“虚”与联想、想象【第2句】:动静结合常用方式——以动衬静【第3句】:点面结合【第4句】:细节描写【第5句】:色彩的渲染 【第6句】: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第7句】:白描【第8句】:疏密【第9句】:诗中有画:二、议论三、记叙修辞手法一、比喻 四、借代 七、设问二、比拟 五、夸张 八、反问三、双关 六、对偶 九、互文十、列锦作用(艺术效果)【第1句】:凝炼美。【第2句】:简远美。
【第3句】:含蓄美。十一、迭字表 现手法一、象征:【第1句】: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第2句】: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二、联想和想象联想、想象与夸张联想、想象与浪漫主义特别提醒——勿泛化使用三、抑扬【第1句】:欲扬先抑【第2句】:欲抑先扬(三)相关范畴——褒贬【第1句】:似贬实褒 【第2句】:似褒实贬四、衬托【第1句】:性质分类(1)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第2句】:内容分类:(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第3句】:特别提醒——烘托实际上是一种侧面描写。五、对比【第1句】:对比,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第2句】:衬托与对比的区别(1)它们的目的不同 (2)修辞作用不同五、渲染六、用典 (三)类别【第1句】:内容类型:(1)用语 (2)用事①引用神话故事。
②运用历史故事。【第2句】:方式类型(1)明用典故 (2)暗用典故(3)正用典故 (4)反用典故(四)常见常用典故七、照应八、以少总多、以小见大九、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十、离合十一、蒙太奇第四节 结构模式一、层层渲染、铺垫二、伏笔、照应三、结构对比:四、卒章显志表达技巧诸概念辨析一、关于表达方式二、关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一)修辞手法(二)表现手法(三)区别与联系【第1句】:联系 【第2句】:区别:(1)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2)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第3句】: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三、关于手法、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一)在解题时,手法与艺术手法内涵与外延基本相同。
(二)手法与艺术手法在外延上不仅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也包括具体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也就是说,描写、抒情等不是手法,也不是艺术手法,但是,怎样描写、怎样抒情诸如“侧面描写”“白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具体的描写、抒情方式就是手法或艺术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