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钱塘江声音的句子有哪些

10-10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一课中描写声音的句子 有哪些

描写声音的句子:

【第1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闷雷滚动:雷声不断在大地和云层中间来回反射,形成“轰轰隆隆”的滚动的感觉。

【第2句】: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第3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浩浩荡荡:原形容人多,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山崩地裂:意思是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第4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风号浪吼:风浪很大,比喻当时情景声势浩大。

扩展资料: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作者不但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 (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潮

【第2句】: 课文观潮中描写浪潮声音的句子有什么

(1)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2)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

(3) 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扩展资料: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其在农历八月十八日,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

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

钱江观潮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海宁盐官镇。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倾倒,称为“天下奇观”。

钱塘江涌潮的起潮点在大尖山以下的高阳山海面,初起涌潮高度约0.2-0.3米之间。潮波的破碎波在向钱塘江口内传播时,进入狭窄喇叭口,因河床抬高等地形因素,水由深变浅使潮波推进到小尖山内侧的大缺口附近时,南北二股潮波汇合,能量大增,使潮波急剧变形,形成交叉潮。

因此,大缺口是看潮的第一个危险点。交叉潮汇合后向上游推进,在盐官形成一线潮。钱塘江在老盐仓转弯,一线潮因此碰到海塘急剧回头,形成回头潮,这里是第二个危险点。潮水涌向美女坝时,由于海塘转向,这里有两个危险点。

美女坝曾经多次发生潮水伤人事故。钱塘江在七格又拐了一下,这里又是观潮的危险点。除三堡危险点外,九溪应当是很危险的地方。这些危险点应当格外小心,当然其他地方观潮也要千万小心。

【第3句】: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变化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变化: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中心思想 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可以作为第一段。“奇观”指雄伟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33938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

扩展资料课文分析 《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