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感言
国际护士的最高荣誉被称为什么
1912年,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和奖状,作为对各国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
我国历届获得者2005年第40届获得者 刘振华 山东省住院部主任 陈 征 社会服务部主任 冯玉娟 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护理总经理 广华医院及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 万 琪 护理部主任 王亚丽 甘肃省护理部主任 陈征,社会服务部主任。
1984年,陈征在重症肝炎病区做护士长。
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们受到社会各方甚至家庭的歧视。
为了给大家做榜样,陈征带头给重症病人做护理工作。
一次,一名肝硬化的男病人突然大出血,家属吓得躲出了病房,陈征顾不上擦去病人喷溅在她脸上、身上带有很强传染性的污血,马上配合医生为病人实施抢救措施。
病人最终得救了,他的女儿感动地对陈征说:“您做到了我们做儿女都做不到的事儿。
” 从事传染病护理,免不了会碰上艾滋患者。
20世纪80年代末,地坛医院收治了首例艾滋患者。
那是一名外宾,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跳楼造成全身。
当时,国人对艾滋病谈之色变,医护人员也欠缺防护知识,恐惧心理普遍存在,有个护士甚至辞职不干了。
面对种种疑虑,已经身为护理部副主任的陈征带头进入病房,和护士们一起给病人进行护理操作,并对全院护士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制订系列艾滋病护理常规。
医院成立第一家关爱艾滋患者组织——红丝带之家后,陈征又作为首批志愿者,和艾滋患者们一起谈心、包饺子、做游戏。
她的率先垂范消除了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
如今,红丝带之家已有2000多名志愿者,上千名患者在此接受服务,一批年轻的艾滋病护理骨干活跃在为全国培训护士的师资队伍中。
面对疫情高龄上阵奋战非典消毒隔离工作成为“世界的典范” 2003年的春天,北京非典肆虐,陈征所在的地坛医院成为第一批非典定点收治医院。
56岁的陈征作为医院防治小组的成员和医院护理工作的总指挥,本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动动嘴,可她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穿上防护服,一头扎进了护理一线。
四十出头的林先生是名外籍患者,得了非典后心里十分紧张,精神一度崩溃、失常。
在转运病人过程中,为了消除林先生的紧张情绪,陈征一边推着轮椅,一边和他聊天,给他心理安慰。
听了她的劝慰,病人衷心地表示:“有了你们,心里踏实多了。
”而令病人意想不到的是,身后这位和蔼可亲、身穿防护服的护士竟然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大姐。
2004年,为了培养护理部的接班人,陈征主动让贤,离开了护理领导岗位。
干了一辈子传染病工作的她本可以回家安享清福,可当年6月,陈征竞聘成为了医院社会服务部的负责人,专门负责出院病人的随访、热线咨询和面向健康人的预防门诊等工作。
谈到新工作,陈征说:现在不少人仍认为,传染病可怕,很多人甚至歧视传染病人和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务人员。
从护理管理岗位到随访服务部门,陈征要做的就是让病人们感受到来自医院和社会的真情。
到2005年,社会服务部在陈征的带领下已运转了整整一年。
陈征和部门的7位同事,为2000多位出院肝炎患者提供了疾病咨询,还给3000多位健康人进行了传染病预防注射。
很多病人经常打电话咨询自己的病情,还和陈征探讨自己的饮食起居注意事项,已经将陈征当成了老朋友。
“人们都说现在上趟医院,一定要找个熟人才好办事儿,我就是要做病人们在地坛医院的老熟人儿,让他们不再感觉医院冷冰冰。
”得奖感言荣誉属于传染病护理界。
刘振华,现任山东省住院部主任,2005年,刘振华被授予南丁格尔奖,以表彰她用非凡的勇气和爱心从事麻风病专科护理28年的护理生涯。
如果说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书,那么,刘振华就是用爱书写着人生,展现着她关心、救助麻风病人的天使情怀。
1977年,22岁的刘振华从济南卫校毕业。
一纸通知让她惊呆了:她被分配到了麻风病住院处。
那天,她一夜未眠。
她知道,由于麻风杆菌侵害人体的外周神经造成各种损坏使人毁容,麻风病人往往给人极其恐怖的印象。
最终,是母亲的劝慰让她坚强起来:别人能干,咱也能干。
但是一些亲友的不理解,还是让刘振华备受打击。
男友得知她的工作后,决意分手;一次到同学家聚会,同学家长知道了刘振华的工作,待她走后,将用过的茶杯、坐过的床单全部扔掉,并将家里彻底消毒。
是医院前辈的敬业精神和对病人的爱心让她坚持了下来。
刘振华看到带她的王忠三大夫为病人治疗时,会攥着病人那像烧火棍一样的胳膊,耐心为病人打针,认真查看病人身上的溃疡。
她问王大夫:“你和病人靠得这么近,不怕被传染吗
”“不会的,我们有预防措施。
再说麻风病人并不像所说的那么可怕。
每个病人都有一段痛苦深埋内心,没有善良慈悲之心,干不好这项工作
”从那以后,刘振华开始用心接近病人。
每天清晨,她都先去看护重病号,小心地为他们穿好衣裤鞋袜,整理床铺。
忙完护理,她就抓紧时间,清洗病人换下的被罩、床单和衣裤,遇到屎尿渍迹处,反复搓洗。
有的患者全身患有皮疹,看不见血管,输液时刘振华就不戴手套,先用手摸到血管,再一针下去,让药液缓缓滴入。
就这样,28个春秋过去了。
医院的护士换了一拨又一拨,而刘振华依然坚守着。
在麻风病人的心里,刘振华就是播洒爱心的天使。
年年春节,刘振华都陪在患者身边,除夕夜与患者一起吃年夜饭,初一清晨又一一拜年送祝福。
她为腰腿疼患者买来充气床垫,为失眠病人买来保健食品,为贫困患者买来保暖内衣,为老人备下电褥子,还买回各种瓜果食品,亲手做出各种滋补品。
1994年,单位为刘振华调换了一套楼房,一家人告别居住了17年的小瓦房,搬进了城里。
丈夫上班近了许多,女儿上学也有了保障,但家离病房远了,和病人联系起来不方便,刘振华和丈夫商量后,用自己的钱买了一部手机,放在病房里供病人使用,以便及时掌握病人的情况。
1998年,医院决定将刘振华调回门诊。
没想到消息传开,麻风病住院处炸开了锅。
有患者提议写联名信,不一会儿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到了,一个挨一个地签上了名字,没有手指的人就用残肢重重按上红印,表达他们想要留住刘振华的强烈愿望。
院领导进退两难,把决定权交给了刘振华自己。
病人的信任和依赖,让刘振华流下了眼泪,就这样,她又一次留了下来。
善于思考的刘振华,发表了2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她在麻风病防治与护理上探索出“以情感支持为主、人性化综合管理”的新路子。
她的科学成果,已在济南及山东省推广。
在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墙上,挂有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白衣天使之楷模,不是亲人胜亲人”。
这是病人对刘振华的最高评价。
万琪,西藏军区总院护理部主任。
17岁那年,万琪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告别了繁华的“天府之国”的首府成都,只身来到驻藏第9医院,成为了一名边防卫生战士。
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摄氏零度以下,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40%,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高寒缺氧,使边防官兵不同程度地患有指甲凹陷、脱发和心血管疾病等,先后有数十名战友和官兵的亲人因高原疾病长眠在雪域高原。
在一次次与病人的接触中,她目睹了边防官兵和藏族同胞因为缺医少药给身心带来的痛苦。
一次,有个名叫扎西的边防战士因外伤失血过多,病情十分危急,在组织抢救中突然没有了所需的血液。
那时,万琪刚从内地休假回来,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
难道能眼睁睁地看着和自己一样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死神夺去
不
万琪站出来果断地说:“我的血型正好相符,抽我的吧
”在场的医生和战友惊奇地看着她。
驻地海拔超过4500米,初来乍到,别说是抽血,就连喝水、走路的力气也没有。
她看着大家犹豫不定的目光,急了,大声喊道:“别再犹豫了,救人要紧,这里我最年轻,快抽我的吧
”瞬间,300毫升新鲜血液输入了扎西的体内,扎西慢慢地睁开了双眼,万琪激动的泪水连同虚汗顿时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落。
从那以后,万琪更加坚定了要立志成为一名军中“白衣天使”的愿望。
1984年,她放弃了报考其他军校的机会,第一志愿毅然填上了护校。
1986年毕业之际,她毅然放弃了留在成都的机会,主动申请回到了西藏。
万琪被分到。
她作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到最艰苦、工作最累的传染科工作。
许多人不理解:她这么一个来自城市的姑娘,为什么会选择大多数护士都不愿意去的科室
万琪认为,只有在条件差的科室,才能体现做一名军队护士的人生价值。
面对朋友的好言相劝,她都一笑置之。
当时的传染科,医疗条件差,医护人员少,与传染病人接触的机会多,由于防护措施落后,医护人员感染率极高,可万琪一心只想护理好病人,别人不愿干的活她总是争着干、抢着干;许多藏族同胞不懂汉语,她就带着藏族同事一字一句地翻译给他们听,一点一点地给病人讲解卫生常识和家庭护理方法。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1996年5月,医院外三科收进来一位叫廖勇的战士,他因高血压脑出血,同时患有糖尿病,昏迷不醒,病情相当危险。
万琪被派去对他进行特别护理。
为了护理好病危患者,她吃住都在病房里。
手术后,病人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
由于病人抵抗力下降,为防止交叉感染,病房里的一切工作都靠她来完成。
第一次术后三天,她当班时发现病人突然出现烦躁,两侧瞳孔大小不一,她及时报告医生,为病人第二次手术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
由于救治及时、护理得当,患者在一个半月的卧床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经过半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到生活完全自理。
1998年初,那曲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许多藏族牧民被冻伤,急需救治。
万琪和医疗队的成员一起,整整两个半月,走村串户,挨家巡诊,为群众讲解防冻知识,帮群众处理冻死牲口,每天工作15个小时。
严重的高山反应,使万琪吃不下任何东西,一吃就吐,直到吐出来的全是黄胆水。
短短3天,万琪的体重减轻了近10公斤,枯瘦如柴。
抗雪救灾指挥部得到消息后,指示医疗队派人马上接她回去。
万琪坚决不肯,说:“老乡们的冻伤还没痊愈,特别是顿珠需要有人精心护理,否则,他的腿有截肢的危险。
再说,我已经熟悉了这里的情况,此时下山不合适,我也不忍心。
”半个月后,当万琪告别已康复的顿珠下山时,再也支持不住倒在了病床上。
赶来看她的同事们看到万琪变得满脸黝黑,双眼凹陷,瘦弱得不成人样,禁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万琪却强装笑脸,对同事们说:“我没事儿,只是累着了,休息休息就会好的。
”两天后,她又去了海拔超过5000米的聂荣县索雄乡,奔赴雪灾第一线,一心为被冻伤的牧民治伤送药。
两个半月的时间,万琪行程2万多公里,经她和同事们救治的牧民达2000余人次。
万琪认为,现在的工作岗位,只不过是她实践、从事、乃至诠释护理这个职业的一个平台,虽然经过这些年走藏北、下藏南、去寺庙,给患者看病、护理,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但要从这个平台起步,不断上新台阶,不辜负当初选择护理、选择西藏的一腔热情,更新知识是关键。
这些年来,万琪先后自学了、、、《心理学》等专业书籍,通过了护理专业大专和本科学业考试。
对此,她仍不满足,又选择去军医学院进修了两年。
回来后,万琪在充分总结17年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了120篇理论文章。
其中,《氧疗应用于高原地区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等30余篇学术论文在军内外护理杂志上发表。
同时,万琪还把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率先开展了《高原地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研究》等1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取得了实效。
其中《氧疗应用于高原地区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的临床使用,使病人得到了最佳治疗效果。
这种把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的护理方法,不但使手术后的病人能提前康复,而且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开创了西藏高原医疗护理的先河,使这样的手术能够顺利、安全地开展。
王亚丽,定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
1955年9月1日,王亚丽出生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1972年高中毕业后赴农村当知青,1975年被组织推荐到省护士学校学习,从此,王亚丽就与神圣的护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亚丽毕业被分配到了定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当时肿瘤科有24张床位,5名护理人员,人手少,任务重,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病区是土木结构的平房,没有自来水,护士每天要到几百米远的地方为患者打水,一箱箱地搬运液体,打扫病房卫生,冬天还要为患者拉煤、生火。
王亚丽总是早早地赶到医院,脏活、累活抢着干。
有人说她傻,但她却说:“我年轻,体力好,理应多干些。
”她把对南丁格尔宽广博爱精神的理解化作对患者深切的关爱和同情。
多少次,她从家中端来熬好的稀饭送给需要进流质饮食的术后患者,多少次,将馒头、鸡蛋等食品悄悄地带给营养缺乏的患者,多少次,她用热情地话语打消了笼罩重症患者心头的阴霾,重新面对生命的阳光。
她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办黑板报,向患者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帮助科室制定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技术操作。
很快,王亚丽出众的才华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同行们的普遍好评,1978年,她被提拔为病房护士长。
从此,王亚丽以更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护理、温馨的服务演绎了一个个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颂歌。
在王亚丽28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始终如一,关心、帮助患者。
“帮助患者鼓起与病魔抗争的勇气,用我们的爱心给患者带来生命的春天,这就是护士的价值所在。
”谦逊平和的王亚丽轻言细语地道出了护理工作的伟大意义。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她,举手投足间,一言半语里,无不流露出职业生涯烙下的深深印记,无不表达着对生命的尊崇敬畏和对护理工作的无比热爱。
1991年9月,王亚丽被任命为护理部主任,她清醒地意识到护理专业有别于其他服务行业,尤其是在医疗科学飞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保健知识迫切需要的今天,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是不够的。
于是她凭着惊人的毅力考取了兰州医学院成人高护班,全脱产学习一年。
2002年,47岁的王亚丽又报名参加了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班学习,进一步深造提高。
由于她好学不倦,敏于思考,勤于钻研,她撰写的《静脉输液方法改进初探》、《我院开展护士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浅谈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等10余篇论文均在《中华护理杂志》、《甘肃科技》、《卫生职业教育》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
冯玉娟 香港首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34年护理生涯 从1971年开始学习护理专业,冯玉娟已经在护理岗位上辛勤工作了34个春秋。
先进的护理技术和服务理念层出不穷,在工作中冯玉娟感到了巨大压力,1983年,她毅然辞掉工作到香港理工大学进修护理教育文凭。
1985年,冯玉娟继续回到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教学工作。
1990年,香港进行了医疗改革,香港公营医院联合组成了医院管理局,香港医院管理局十分注重医院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护士的重要地位显得更加突出。
亦于此时,冯玉娟转到妇产科,出任高级护士长负责护理管理工作,因此冯玉娟又报读了MBA的课程,以此加强自身素质与修养,并于1991年毕业。
1993年,冯玉娟所在的广华医院正式成为香港医院管理局属下的医院,冯玉娟担任部门的运作经理。
作为医院管理层的人员,冯玉娟再次感到医疗护理管理知识不足,于是报读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医疗管理学,两年读完了硕士的课程,从此主要进行医疗服务的管理和研究。
1997年,冯玉娟升职为医院护理总经理(即总护士长)。
2002年,广华医院与黄大仙医院两个医院的管理合并,冯玉娟出任两所医院的护理总经理。
2002年末,医院管理局再次进行改革,实行7个医院联网。
此举为广大患者带来了便利,病人可以根据自己所住的区域,在联网内选择医院,方便就诊。
由此,冯玉娟出任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广华医院、东华三院及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至今已有3年。
回顾34年走过的历程,冯玉娟时刻感受着护理工作带来的压力,她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学习先进的护理服务与管理理念。
与此同时,她也不断的体会着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所感受到的呵护病人健康的快乐。
发展专科专才的护理模式 冯玉娟谈到,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病人对护士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内地病人许多日常起居饮食的照顾都是由病人家属来做,内地病人对医生的依赖程度较高。
然而,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打针、发药,护士应当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生理到心理,从患者本身至患者全家乃至社区,护士应当对患者的康复进行协助及指导。
内地护士亦应在某些领域加强培训,比如在护士对病人病情评估、病情观察、药物管理、治疗反应等方面应该强化。
香港的医护比为1:4,目前,内地医护比未能达到这个比例。
冯玉娟说,结合内地的实际情况,内地应当发展专科专才护理模式,充分利用每一位护士的才能,使护士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病人服务。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 谈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体会,冯玉娟说,当今护士面临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护士的形象未如理想,令流失率增加;二、护理工作吸引不到最佳的人才入行。
冯玉娟认为,现在各个行业都要吸引各方面不同的人才,不断发展的社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个性与才能,如果人才不优秀,再多的科技也起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才是根本。
护理行业如何与其它行业争夺优秀、有限的人才,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重要问题。
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培养大量优秀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和护理教育工作者,以此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护士的形象,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护理队伍。
我们应当把当护士这一职业看成是一个荣誉,而不能单单为了赚钱才从事这个工作。
护士核心才能的标准 比较香港与内地的护士核心才能标准,冯玉娟认为,病人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对护士核心才能要求的不同。
每一位护士的知识水平、操作能力都是不同的,发展护士的核心才能就要将其分成不同等级,并针对不同级别的护士制定不同的护理工作要求,只有这样才会让每一位护士达到护理标准。
冯玉娟介绍说,在香港,十分注重对护士各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非本科护士,会促使其继续学习,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机会,直至拿到本科学历。
冯玉娟说,我们呼吁政府要为护士的继续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
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护士的形象就可以不断的提升,产生工作的满足感继而产生工作的动力。
冯玉娟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培养好下一代,使香港护理队伍后继有人。
在简短的采访结束时,冯玉娟诚恳地寄语年轻护士:护士是一项十分崇高的职业,要从病人的康复中得到满足感,我们要懂得去珍惜。
2003年非典的故事
非典中护士医生救助病人的感人事迹叶欣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在玉兰花开的时节,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
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这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
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战士的顽强奋战,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势头才得以遏制。
人民群众才得以安享宁静的生活。
———《人民日报》4月18日述评:《人民健康重于泰山》 “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 唐代名医孙思邈将这篇《大医精诚》冠于中医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为医者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
这篇《大医精诚》,正是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1974年,考上该院的“卫训队”正式从医所上的第一课。
在广东省中医院当了23年的急诊科护士长,无论是现场急救跳楼的垂危民工,还是带头护理艾滋病吸毒者,还是冒死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叶欣从来没有“瞻前顾后,自虑吉凶”。
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
2003年3月24日凌晨,因抢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叶欣光荣殉职,终年46岁。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叶欣的家人、朋友、同事、病友以及主诊医生(负责她临终前的抢救工作),追寻这位白衣天使不灭的精神。
每天给大家派药送汤 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预防药物,连清洁工也不例外 2月份起,省中医院二沙分院陆续接诊非典型肺炎病例。
由于此前在大德路总院已经有一线医护人员被传染病倒,叶欣护长尤其小心。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回科室,给大家准备预防药物,派发到每位医生、护士、护工手里,连清洁工也不例外。
有些预防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叶欣一定要亲自监督大家用开水服下。
进病房前,叶欣反复强调各项预防措施:换工作服、鞋子、袜子;戴好口罩、帽子、眼罩;进隔离病房前要更换隔离衣;出隔离病房要洗手、漱口。
在迎战非典型肺炎的日子里,她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仍不忘记临睡前煲一锅老火靓汤,有时是花旗参,有时是冬虫草,她要在第二天带回医院给同事们喝,提高抵抗力。
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面对危重传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 没有人能确定,叶护长是在哪一天、哪一次感染到非典型肺炎的。
每次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人送到科里,她和急诊科主任就身先士卒,承担起繁重的医护工作,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同事介入。
“我已经给这个病人探过体温、听过肺、吸了痰,你们就别进去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
”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这番话令很多年轻护士落泪。
“叶护长可能是2月24日那天被感染的。
”护士小容回...........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你的节日》 白衣天使, 你们用对生命的爱 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诺言 你们用温柔的话语 激励我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匆匆的脚步,伴随你忙碌的身影 甜甜的微笑,袒露你火热的心肠 重重的隔离,驱不散朋友的牵挂 厚厚的防护,隔不断亲人的期盼 你无私----- 献生命、扶伤痛,含辛茹苦 你勇敢----- 抗危机、攻难关,势如破竹 你忠诚----- 遵医德、守宗旨,不辱使命 我们自豪 曾与你们并肩作战 我们深信 定能为你们排忧解难 我们凝聚 敬佩的目光注视你 殷切的希望围绕你 深情的勉励呵护你 无声的爱意传递你 祝福你白衣天使 希望你们平安归来 《献给护士》 您是天边那第一缕晨曦 您是傍晚那最美的晚霞 您是跳动着的生命 您是友爱的象征 踏着辰光看到的是您那娇小的身影 披着晚霞看到的是您美丽的白衣 是您用一双温暖的手 托起生命的黎明 是您用那瘦弱之躯 筑起生命的河堤 您那关切的语言 您那柔柔的笑容 都定格在患者的生命里 成为他们永远的记忆 那一声关切的问候 那一句疼爱的鼓励 那一双关注的眼神 那一句关心的话语 就象一片片灵丹妙药 使绝望的灵魂重新燃起 您就象那一道道阳光 让肆虐的病魔无处躲藏 你就象一道道闪电 划破了生命漆黑的夜空 是您及时发现了病情 一点微小的变化 都逃不过您那智慧的眼晴 多少病人 得到了您的细心呵护 使他们从病榻前站起 多少个病人 得到了您的精心照料 重新拥有了健康 他们 重新走向工作岗位 重新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在病人面前 您是朋友,是姐妹 是阿姨,是母亲 啊,我说您是生命的守护神 有了你们病房里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有了你们濒临死亡的生命才有了起死回生 是你们筑起了一道道生与死的隔离墙 燃烧就燃烧彻底 奉献就从没有奢求回报 是你们把生命的蜡烛重新点燃 是你们舍弃了节假日 填补了生命的长廊 那顿年夜的团圆饭啊 永远成了你们的奢望 轻轻的脚步,忙碌的身影 和蔼可亲,略带疲惫 无菌操作,三查七对 问寒问暖,敏锐的眼睛 这就是护士的化身,护士的缩影 啊,平凡的如一棵棵小草 却凝聚成了生命的青藤 在这节日里 让我为您唱首赞歌 护士您是平凡中的伟大 伟大中的平凡 向全体护士们敬礼 献上我一片心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