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获奖感言

10-12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代社会最基本、最重要会关系之一。

劳动关系和谐是保证企业实现长远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社会关注力度逐步加大,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的压力仍较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劳动关系双方各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发展,关键是利益双方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利益协调,在某个阶段实现劳动关系与利益关系的和谐。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立足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要求,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围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以改善劳动关系、提高职工工资、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为重点,在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和根治欠薪问题上取得新成效,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取得新突破,在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促进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上取得新进展。

  

【第1句】: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积极稳妥推进《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把加强指导服务与依法规范企业用工结合起来。

进一步规范大中型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行为;扩大劳动合同制度覆盖范围,特别是要在小餐饮、小商店、建筑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对农民工集中的中小企业通过推行简易劳动合同文本等方式,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引导和督促自由职业者、隐性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加入社会保障;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灵活调整工作时间,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利。

  

【第2句】:大力推进协商机制建设。

以推进三方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努力促进劳资双方通过协商解决争议。

一是着力提升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

将工资增长、工资支付、劳动定额、福利待遇等作为协商的重点内容,通过协商预防和解决争议。

在推动单个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二是建立健全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体系。

在企业中建立健全工会、职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健全劳动者表达意见的渠道,增强劳动者与企业的沟通协商能力,落实劳动者民主管理权利。

三是进一步发挥各级社团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

努力发挥工商联、台办、行业协会、商会等社团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指导协调企业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结构,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

    

【第3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

充分提高主动监察意识,确保劳动纠纷处于可控状态。

一是做好劳动纠纷预控工作。

对区域内企业劳动关系苗子性、隐患性、倾向性问题,建立月报、旬报制度,在一些重要时期建立每日零报告制度,对一些可能引发矛盾的突出问题建立快报制度。

对上报的情况并结合投诉、举报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突出矛盾与趋势性情况,形成分析材料与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及形成工作预案。

二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结合不同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各个时期的劳动关系的特点,重点开展以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内容的专项检查活动。

三是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劳动纠纷。

按照“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制定方案,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的要求,做到及时介入、有效疏导、快速处置。

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用足、用好欠薪保障金等政策,及时、有效处理好群体性劳动纠纷。

    

【第4句】: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

进一步发挥大调解格局工作效能,形成合力共同化解劳动纠纷。

一是提高劳动仲裁调解率,快速、及时、方便化解劳资矛盾;二是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调解网络;三是发挥各级职能部门作用,共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第5句】: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

通过加快完善工业区规划和功能布局,加大工业园区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工业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优化企业和谐发展环境。

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务工人员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有效保障务工人员生活、居住、就医、子女就读等权益。

    

【第6句】: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在后危机时期,要将维护外来农民工基本权益作为工作重点。

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永续发展”理念,注重职工全面发展,实现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同时,引导职工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增强融入城市、适应社会能力,增强抗压耐挫心理素质,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同时,要健全企业党群组织,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职工归宿感和认同感。

产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特别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

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要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特别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做好这些工作,有利于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

创业不仅是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

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扩大就业容量。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要规范企业行为,认真实施工时、休息休假、最低工资、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标准。

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

国家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平等就业、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政策,都应认真加以落实,还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

这样,有利于扩大就业,也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现象。

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目的在于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在这里,合理兼顾效率和公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初次分配解决效率问题、再分配解决公平问题,实际上目前许多分配不公问题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这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这“两个比重”,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调整。

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和企业所占比重持续提高,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这是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提高这“两个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总的原则是,“提低、扩中、调高、打非”。

“提低”,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要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使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较多地增加。

“扩中”,就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

“调高”,就是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

“打非”,就是取缔非法收入。

要严格执法,对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依法取缔和惩处。

还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

总之,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的看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总的要求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此,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要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三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

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此外,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其加快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商业保险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也应支持其加快发展。

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要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仍然差距较大,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标,要围绕这个框架和目标,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同时,要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这些对于提高全体国民健康水平、增强健康体魄,都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把它们的作用利用好、保护好、发挥好,有利于降低政府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

要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

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维护安全生产秩序,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完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有哪些角色

真诚相待,携手共进厦门****厦门市****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自1993年创立以来,历经十多载的磨砺拼搏,现已成为一个集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安防产品及智能化系统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其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膺“中国安防行业十大品牌企业”、“中国安防十大杰出民族品牌企业”、“中国安防产业百家最具成长性企业”、“推动中国建筑智能化进程的十大风云企业” 、“2006(首届)中国安防产业五十强企业”等殊誉。

十三年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靠的是公司与员工间的互信合作,靠的是全体员工对公司的认同与奉献,才能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目前公司总人数430人,其中外来人员380人,中、高层主管、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中有近80%是由外地引进的人才,在七十名入职超过三年的老员工中,有超过六十人是外来人员,可以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员的奉献与努力。

实现公司与外来员工间的良好互动,关爱员工生活,解决员工后顾之忧,是公司经营方针中最重要的部分。

为贯彻落实公司这一经营方针,公司也采取了众多措施:一、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公司内部全面开展普法教育。

每一位新进员工入职后,人资部都会为其讲解、说明国家政策及公司制度,与每一位新进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合同鉴证,办理社保手册、缴交五险一金,为每一位外来员工提供安全工作的保障,构建安稳的工作环境。

对外地引进的人才,符合政策规定的均协助办理户口、档案及组织关系调动,使其能安心在厦门定居、工作。

公司还会定期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用公告、文化墙形式宣传劳动法规、社保知识,让每一位员工了解自己应有的权益,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司已成立三年多的团组织,每月都会安排团员座谈、爬山等团组织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团员了解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

06年9月,经过两轮审核,****顺利通过厦门市劳动局的劳动保障基准认证普遍性强制标准和一般性强制标准,确认诚信等级为A级,获得了厦门市劳动局的表彰。

劳动保障基本标准认证,是劳动保障部门根据用人单位的申请,根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基本标准和相关要求,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情况进行的综合性检查和评价。

通过配合基准认证,一方面促进了公司内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另一方面推动公司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并使之成为公司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

二、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帮助外来员工融入公司,接受公司理念,与公司共同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着力构造而形成的为大部分员工所共享的愿景、行为准则、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本质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职工业余生活文化等范畴。

企业文化的培育需要一下几方面:一、 不能忽视其前提——大部分员工的共同愿景,也就是说企业文化的培育一定要讲究人性化,要符合绝大多数员工的共同愿望、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企业才会拧为一股绳。

二、 企业文化的培育要落到制度上,要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寻找,重在执行力,需要有效的推动者,力求规范化、专业化。

****始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不遗余力的推行之。

因为****视其为品牌的灵魂和基本价值观。

我们的企业文化源于海洋的博大,一方面以海量胸怀包容一切,广泛建立团队合作,实现不同来源、不同学历、不同背景的人员能够凝聚成一股劲,共同推进公司的发展;另一方面,除浊布新,将创新精神贯穿于工作始终,渗透到每个环节,以求吐故纳新。

公司内部月刊《今日****》,每月发行量已突破八千份,成为公司与员工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并作为对外窗口,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公司内部网站开辟的BBS,所有员工皆可“灌水”,也可匿名对公司提出意见与建议,对公司各项政策进行讨论与评价,BBS成了****管理层的一面镜子,帮助管理层及时了解员工心声,及时反馈与解决员工所关心的问题。

通过BBS,我们先后解决了员工所反映的工作时间问题、工作环境温度问题、夏季高温补贴问题等,真正做到了只要有意见,就一定会进行调查、采取解决措施、及时反馈。

三、 对每位外来员工加强培训与技能训练,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实现人生目标。

公司每年在培训方面投入二十万以上的培训预算,安排各类内、外部培训、技能训练,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技能,既能够更好的为公司服务,也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打好基础。

06年8月公司耗资十万请深圳打工皇后安子老师来厦举办了两天两夜的教练式训练和一个晚上的励志讲座,极大的激励了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生活希望;06年11月与市劳动局联合举办“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班”,有七十多名外来员工参加了电子装配工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关的上岗证;公司每周都有安排两至三门内部培训课程,从职业礼仪到管理技巧,从电子基础知识到产品专业技能,各类贴近实际、富有实效的课程帮助公司各层次员工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存书五百多册、光盘两百多盘的公司图书馆成为公司全体员工吸收知识的海洋。

四、 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员工待遇公司秉持企业创办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兑现自己的社会承诺的理念,每年在预算中均拨出利润的5%用于员工薪资增长、奖金发放,主动提高员工薪资待遇,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

在06年8月根据厦门市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了全体作业人员薪资后,又于06年11月进一步提高员工待遇,使公司员工最低薪资达到710元,远超厦门最低工资标准,真正兑现了公司帮助员工的承诺。

有付出就有收获,公司全体员工也尽心尽职,辛苦工作,为公司效益的增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工业工程部每月都会提出数项工艺改善提案,提高生产效率;制造课在缩短员工工作时间,保障员工休息时间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改善作业流程,仍然实现了总产值与单位产值的持续提升,06年的单位工时产值已达到05年的

【第1句】:5倍。

五、 关爱员工,从生活点滴做起。

在****,当月生日的员工都会收到公司送上的精美生日礼物并有机会与总经理共进晚餐、举办生日Party。

在公司工作满三年的员工,都会被邀请参加“与总经理有约”活动,与公司高管叙叙旧,话话家常。

喜欢体育运动的员工,每周都可以到公司常期租借的场地打蓝球、羽毛球,****蓝球俱乐部还会定期举办蓝球比赛,06年9月开展的四大中心球队循环赛、06年11月与110球队的友谊赛让大家至今仍激动不已。

每半年一次的年中、年末员工大会、中秋节的博饼文艺晚会、元旦的歌咏比赛……每两至三个月,****就会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晚会,节目策划、场地布置、节目主持、舞蹈……都由公司员工自愿参与,每一场晚会都成为员工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舞台。

****也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活动,丰富员工业务生活,许多一线员工至今对湖里区团委举办的文艺晚会念念不忘。

如果把****比作海,****的每一位员工就是浪花。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在发展壮大中真诚相待。

作为企业,****通过各种途径给员工提供锻炼学习成长的机会,为其在日后的竞争中能过脱颖而出提供了条件;身为员工,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制度的管理中,具备了健全的职业素养,克尽职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就是真诚相待,实现共赢。

这样传有点晕,我也在文库里上传了,你可以输入文章标题搜索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