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皈依后的感言
我为什么皈依佛门感想
宇宙的意志、造物主究竟抱着怎样的期望让我们降生于世、授予我们不可重复的人生、并让我们自然地成长发展呢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如何生存才能顺应这个巨大的期望呢
这虽然是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莫大的疑问,然而我认为,除了“提升心性”之外,再无别的答案。
我多次讲述,要带着一颗比降生时稍稍善良、稍稍美丽的心灵离开人世,从生至死都要尽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终点时灵魂的品格比起点时有所提升。
宇宙和自然之所以授予我们生命,就出于这一目的,如此而已。
师傅从事易命理手相 面相 知运 改运 看风水等,师傅有着多年经验 已经帮助上万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你现在的运势诸事不顺,想早日改善现状师傅叩寇\\\\wei/: 3996194人很好可以免费预测诸多事件
在这个巨大的目的面前,我们个人在世时积累的财产、名誉、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
事业成功,飞黄腾达,富可敌国,所有这一切,与“提升心性”相比,犹如尘埃,不足挂齿。
宇宙意志为人类生命所设定的最终目标,就是磨练心志这一条。
宇宙赋予我们的这个人生,不过是修炼我们灵魂的道场。
磨练心志、提升心性,要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精进”。
我已屡次三番强调。
释迦归纳的修行法则“六波罗密”,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这六项,我们只要牢记并每天实践,我们的心性、我们的灵魂就能够向上提升。
上述道理,虽然朦胧,我却有切身的感受。
我遵循这道理一路走来。
迎来65岁的时候,为了重新理解人生的意义,为了获得真正的信仰,我决心皈依佛门。
我为什么皈依佛门的感想是
每个人的发愿都有不同,因人而异。
南无阿弥陀佛
皈依佛门祝福语感悟
三宝是佛、法、僧,只信佛、法,没有僧,这样的居士是二宝居士,不能称为正信的佛教徒。
佛灭度后,三宝的核心是僧宝、僧团,僧众是佛法传承的主体,是三宝的代言人,应该是恭敬的首位对象。
昔日知心爱人,双双皈依佛门,有什么感想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
也就是说,读孟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
《过故人庄》在孟诗中虽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
它的诗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
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
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
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
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
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
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
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
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
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
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
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
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
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
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
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
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
“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
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
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
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
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
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求一篇关于读书感想的作文
读书感想 如果说人生是环环相扣的链条,那末读书大概就会有阶梯。
这阶梯的第一步,便是青年时代的读诗。
我们的读书,似乎都是从读诗开的头。
不仅读,那当儿确乎自己也在写着。
梁实秋先生说:“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验。
在‘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节里,看花谢也心凉,听猫叫也难过,诗就会来了,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
但是入世稍深,渐渐煎熬成一颗‘煮硬了的蛋’,散文从门口进来,诗从窗口出去了。
” 紧接着读诗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的热情尚未全部落潮,就去读散文。
散文是情感性质的,需要赤忱的心去体验感应,等到散文失却了吸引力,记录人间悲喜剧的小说就受到我们的青睐。
小说读多了,世态冷暖也经历知晓了,光是原地打转不行,需要一种形而上的提炼和升华,哲学就来找我们。
读了哲学,人变得明快透彻,但还应保留一分稚嫩和天真,太彻底了,心灵有的空虚,人生感到孤寂,总想皈依什么,那时忙的空虚,人生感到孤寂,总想皈依什么,那时忙不迭地寻觅宗教读物了。
一俟练达人情、洞察世事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就雅俗都赏、深浅不分了。
小孩子喜欢喝糖茶,老年人爱好品苦茶。
读书大概确乎有着阶梯。
曾经有人指出,读周作人先生平实冲淡的文章,需要用人生的阅历去铺垫。
有人永远读诗。
有人只读浓得化不开的散文。
有人读读小说就够了。
只有一部分人,在读书的阶梯上不断地走下去。
大家对佛门礼仪有何感想?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六集) 2009\\\/6\\\/27 台湾高雄 档名:12-47-56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一面,我们从第三行看起,将文念一段。
【二者。
威仪住持有则德。
谓行住坐卧四威仪也。
大乘八万。
小乘三千。
为住持之楷模。
整六和之紊绪。
出三界之梯蹬。
越苦海之迅航。
】我们就看到此地。
这一段是讲我们修行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必须要学习的,『威仪』也就是规矩,「威」是威德,「仪」是仪态。
在中国古代,对於这桩事情非常重视,威仪是佛法里面讲的,我们中国也有,但是中国一般说礼仪,不讲威讲礼,礼仪。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都称中国叫礼义之邦,由此可知,对於礼仪是非常重视的,人人都要学习,都不能够违犯的。
可是现在没有了,现在我们到日本去还能看到一点,日本人还能保持中国古代的一点形象,也算是很难得。
中国把礼仪丢掉至少有四代,我们二十年算一代,也有八十年。
确实像我这个年龄,小时候我们住在农村,农村里面还有,这些礼节还有。
在古代,史书里面常讲乱世、治世,天下大治,治乱的标准是什麼
就在礼。
一个是礼,一个是乐,礼是节制人的行为,用佛法讲,身口的行为,乐是调节性情,都是属於教育。
我们如果细心去读历史,中国的历史是断代史,《春秋》跟《史记》我们可以说是通史,以后每个朝代有它的历史,像《汉书》、《唐书》、《宋史》,这是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
一个朝代政权建立,一般不会超过五年,朝廷就颁布礼乐,我们一般人生活就上轨道了。
你是什麼身分,行什麼礼,穿什麼样的礼服,在以前都是有规定的,不能乱穿衣服的。
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今天讲的知识分子,他穿什麼样的服装,农民穿什麼样的服装,工人穿什麼样的服装,生意人著什麼样的服装,他们都有分别的。
为什麼
便利於行礼。
这个根源从哪里来的
是从五伦来的,你看五伦里面有一条长幼有序。
长幼有序在家里面是兄弟,在社会上有长幼,年幼的要跟长辈行礼,阶位低的要向在高位的人行礼。
做官的都是读书人,他们的衣服上面都绣的有花纹,叫章服,文章的章。
绣的花纹是代表阶级的,从前有九品,九品中正,它绣的花纹代表阶级。
颜色也是代表阶级,连帝王也不例外,帝王穿的是龙袍,以后是用黄色的,黄色的多。
你看他绣的龙,龙爪子不同,皇上五个爪,叫五爪金龙。
亲王,皇帝的儿子、皇帝的兄弟四个爪,就少一个;清朝,贝勒只有三个爪。
看起来好像一样,你看龙的爪不一样,你就晓得他有阶级。
五个爪只有一个人,皇上,只有他一个人。
所以礼服很重要,现在没有了,现在士农工商没有了。
清朝亡国之后,民国成立,社会就乱了,国家没有制礼、没有作乐。
祭礼,祭天、祭山川鬼神、祭祖先,现在民间用的都是原先清朝的,民国没有颁布,不知道怎样做才好。
像婚礼、丧礼、宴客,可以说整个社会乱了,这就是我们这里讲的『整六和之紊绪』,那就是我们的威仪疏忽了。
乐,大概现在只有一个国歌,军队里面好像还有军乐,其他各个阶层里头也都没有。
社会的乱相,怎麼能够上轨道
所以在将来写历史的人,写这一段的历史叫乱世。
没有规矩,没有礼仪,这段时间太长了,将近一百年。
一个世纪没有颁布礼乐,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这是很大的疏忽。
这桩事情,现在既然想制礼作乐,好像也没有人了,谁对这个东西有研究
没有行不行
没有就永远混乱。
如果要想社会恢复到礼义之邦、和谐社会,这个是有必要的,很有必要。
在中国推行了几千年,现在我们丢掉了,丢掉社会就乱了,不知道怎麼样做好。
丧服,这很重要的,老人过世,披麻戴孝是清朝的丧礼,民国没有,没有制礼。
所以丧礼有很多人问我,穿什麼样的衣服
有些人信仰宗教,外国的宗教,像基督教、天主教,用他们宗教的礼服,那就是外国的,中国没有礼。
你能说不对吗
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对,没礼,这就难了。
乐也没有,这是个麻烦事情。
看什麼时候政府觉悟了,来推行礼乐的教育,现在是要教育,不教育,颁布也没有人能做得到。
所以一定要教。
『四威仪』,中国古时候,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单位,是国家基本的一个单位,是家庭。
中国的家是大家庭制度,现在也没有了,中日八年战争最大的损失是中国的家消灭了。
抗战之前有,抗战之后没有了,这个非常可惜。
家对於中国五千年的长治久安做出最大的贡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个人,家是社会,从前一个小家庭,家庭人丁不旺也有几十口人,一家七、八十个人这都是人丁不旺的。
普通的家庭,标准的家庭,大概都三百人左右,人丁兴旺的有七、八百人,所以家是个社会。
这麼多人生活在一起,他是一家人,一个祖先传下来的。
你看夫妇结婚,小孩生多了,我一个同学,小学二年级的同学,我们在台湾有四百人,有一个就住在屏东,前几天来看我,带一张照片给我看。
我们是三十八年到台湾来的,六十年前,在这边结婚了,两个人,现在全家我看他的照片,子孙有十二个,这麼一大家。
这还不算多的,我还有个朋友在台北,也是夫妻两个到台湾,现在全家有二、三十个人,你看六十年,增长多少倍。
中国过去是五代同堂,第六代才分出去另外立一个家庭,五代是不分家的。
从自己算起,有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高祖父母五代就一百年,二十年是一代,一百年,你说他的儿孙多少,所以人丁兴旺。
夫妇两个生小孩生多,多的有生十几个的,六、七个不算多,这样延续下来就有几百人。
这麼多人在一起生活,如果没有规矩,那不就乱了
所以家规重要,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我们这几年提倡《弟子规》,就是从前大家庭人人都要遵守的,你不遵守家就乱了。
《弟子规》里面是一百一十三条,这是共同要遵守的规矩,只要你是一个人,只要你是家庭一分子,必须要遵守。
除这个之外还有规矩,那是每个家不一样的,每个家有它单独的规矩,这些多半记载在家谱里面,祖宗立的法,后世的子孙世世代代要遵守。
所以,家有家道、有家规、有家学、有家业,它是个团体,家能够治好,你就能治国,治国跟治家没有两样,只是扩大一点而已。
所以齐家而后国治,家齐了,国是很好治的。
不像现在,诸位要是读中国古书,你就能够体会到,古时候在社会上各种行业,哪种行业最轻松
哪一种行业是最愉快的
做官的。
为什麼
没事,没有案子办,社会上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他没有案子办。
一个月有个三、五件案子就很多了,哪像现在,现在案子办不完。
所以你看从前做官的人,他没事,读书、游山玩水、作文作诗,他去玩这个消遣去了;深山里面去访道,找找道长、和尚,去谈谈佛、谈谈道,他有的是时间。
哪有像现在做官,现在做官好辛苦
今天的社会,各行各业哪一行最辛苦
从政的人最辛苦,跟从前完全颠倒了。
什麼原因
就是现在因为社会动乱,没有礼乐,麻烦事情就多了。
这刑事案件,我曾经在此地见过司法行政部长、司法院长赖院长,他们告诉我,台湾现在刑事案件一年超过一百五十万件,平均每天两千件,办不完
你说在从前,一个国家可能一年都不会到两千件,现在一天两千件,还得了吗
你说他多辛苦,他哪有时间。
这些都是属於教育问题,要知道佛法是教育,你看《华严经》里面,贤首国师给我们提出这篇文章《妄尽还源》。
前面三大段是讲的哲学、科学,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从这个地方往下,四、五、六三段是讲修行。
行是什麼
行是行为,行为很多,佛法里面把它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身体,身的造作,我们讲身业,业就是活动,得有规矩。
第二个是言语,言语是口的行为,口为祸福之门,所以说话很重要。
孔子教学,把言语摆在第二门,第一个是德行,第二门是言语,你看他多麼重视,说话是学问。
第三才是政事,政事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技术能力,你将来在社会上可以谋生。
最后才是文艺,放到最后。
这是在佛法里讲口业。
第三个叫意业,意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有个标准、有个规范,你不能够超越,也不能够不及。
超越一点没有关系,不离谱,不及,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它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伦理。
我们中国人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核心的标准,不能违背的;就像佛门里面讲的十善业道、三皈五戒,这也是个核心的标准,展开来就是此地讲的,大乘八万四千,小乘三千威仪,大乘叫八万四千细行。
在我们中国,其实跟佛法这个原理是一样的,五伦是五条,五常也是五个字,四维是四条,八德是八条,你看这多简单。
它展开来也是八万四千,《弟子规》就是这些东西展开,你看展开说了一百一十三条。
一百一十三条里头,每一条再展开,那就叫细行,在佛法里面叫威仪,威仪是细行,原则叫戒律,从戒律里面再分出来,叫威仪。
我们生活能懂得这些道理,能遵守这些规矩,自己心安,理就得到。
为什麼
心平气和生智慧,我们一般讲开悟。
现在一般人为什麼没有智慧
你所生的是烦恼,为什麼
你心不清净。
心为什麼不清净
你没有办法安定下来,你想安定也不行,今天社会像一盆浑水一样,也就是社会里头没有制度、没有礼乐,礼乐是属於制度。
我们生活在乱世,很痛苦
乱世要恢复自己的清净心非常困难,那只有远离都市,住在深山,或许还能够恢复到清净心。
那是很少数的人,有这个福分,有这个缘分,才能做得到,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现在深山修行,修行难
深山里面去度假,自己住茅蓬可以。
为什麼
从前寺院庵堂都建筑在深山里面,远离都市,现在不行,现在开了马路,车可以上去,游客多了,把你当作观光旅游的景点,再来这些电视、网络都上去了。
所以原本是个清净的兰若,现在也被污染,想修行都困难、都不容易。
现前的社会,修行要能成功,他的功夫、道行肯定比古人高,古人要生活在这个世间的话,他也会退转,他也很难禁得起考验。
我们今天在一起学佛要明白这个道理,只有自求多福,除这个之外,真的是没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