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洛阳龙门石窟的优美句子

09-0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描写龙门石窟的优美句子

1,《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唐代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洛阳龙门石窟的一夕雨近晚渐渐歇止了,春天的节气来临,使汝穴不断生风。官路上只闻得数声鸟啼,令四周更显静肃,在塌毁的墙垣缝隙中,几朵野花盛放,妆点着此处的空寂。

2,《游龙门奉先寺》唐代 杜甫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译文:那高耸的龙门石窟好象靠近了天上的星辰, 夜宿奉先寺,如卧云中,只觉得寒气透衣。将要醒来之时,听到佛寺晨钟敲响, 那钟声扣人心弦,令人生发深刻地警悟。

3,《公无渡河》唐代 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石窟。尧帝曾经为这滔天的洪水,发出过慨叹。

4,《满庭芳 游洛阳龙门石窟》近代 朱帆

伊洛长流,晋唐远逝,但留石窟遗踪。当年良匠,凿石夺天工。

译文:伊水和洛河源远流长,晋唐两朝早已灭亡,但是却留下了龙门石窟这个遗迹。当年修筑这个石窟的工匠,真是巧夺天工。

5,《龙门石窟》当代 李映斌

长桥雄阙峙如关,伊水浮云游屐闲。

译文:长桥上的石雕对峙耸立着,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我们乘船游览着。

【第2句】: 描写龙门石窟的优美句子

1,《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唐代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抄。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洛阳龙门石窟的一夕雨近晚渐渐歇止了,春天的节气来临,使汝穴不断生风。

官路上只闻得数声鸟啼,令四周更显静肃,在塌毁的墙垣缝隙中,几朵野花盛放,妆点着此处的空寂。 2,《游龙门奉先寺》唐代 杜甫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袭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译文:那高耸bai的龙门石窟好象靠近了天上的星辰, 夜宿奉先寺,如卧云中,只觉得寒气透衣。将要醒来之时,听到佛寺晨钟敲响, 那钟声扣人心弦,令人生发深刻地警悟。

3,《公无渡河》唐代 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石窟。尧帝曾经为du这滔天的洪水,发出过慨叹。

4,《满庭芳 游洛阳龙门石窟》近代 朱帆 伊洛长流,晋唐远逝,但留石窟遗踪。当年良匠,凿石夺天工。

译文:伊水zhi和洛河源远流长,晋唐两朝早已灭亡,但是却留下了龙门石窟这个遗迹。当年修dao筑这个石窟的工匠,真是巧夺天工。

5,《龙门石窟》当代 李映斌 长桥雄阙峙如关,伊水浮云游屐闲。 译文:长桥上的石雕对峙耸立着,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我们乘船游览着。

【第3句】: 赞美龙门石窟的句子

龙门石窟距离洛阳市区大约十二公里,此处东边是香山,西边是龙门山,两山对峙,一水中流,清澈的伊河缓缓地流向远方。

此处古称"伊阙",后来隋炀帝杨广游览到邙山,登高望远,看到伊阙,以为是真龙天子的皇宫大门,从此此处被称为"龙门"。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这里不仅山清水秀,环境清幽,而且有北魏到唐朝所雕刻的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近十万座佛像,堪称万象生辉,佛教宝库。

游览龙门石窟,你首先会惊叹古人的智慧和毅力。如果没有鬼斧神工的技艺,没有胸有成竹的构思,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普救众生的气魄,十万座巨大的洞窟,十万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而且要还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的磨砺,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伟大而艰巨的宏伟工程的。

无论是奉先寺还是古阳洞无论是万佛洞还是莲花洞,无论是潜溪寺还是宾阳洞,无论是看经寺还是摩崖佛龛,每一座佛雕都包含着无限的激情,每一座佛像都浸透着能工巧匠们的青春和生命。特别是奉先寺里留下的巨大的唐代佛家菩萨雕像,身高【第17句】:14米,头高4米,耳朵【第1句】:9米,体态丰腴,面相慈祥,雍容华贵,气势恢弘,既体现了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德,又展现了唐代物质发达文化灿烂的大国风姿。

有人评价说:这尊菩萨造像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里是游人最为敬仰的地方,也是佛家经典性的标志性石刻,既具有深厚的宗教研究价值,又具有永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现在石窟保存完好的部分大都在龙门山上,而香山上的石窟大部分已经被岁月毁损,虽有零星遗址,已经无法修复,唯有大名鼎鼎的香山寺虽几经沉浮,又几经修复,如今依然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另外白居易的白园也是香山著名的景观。

这里的山威仪,这里的水秀丽,这里的佛光万年普照,这里不仅让你游山玩水,更让你感悟人生。 伊阙距洛阳12公里,其山状如龙门,山上窟龛犹如蜂巢,排列整齐,这就是著名的龙门石窟。

在这万佛聚集的山上,时刻能够听到隐约的佛国音乐的旋律,特别是在唐代石窟的洞穴里,仿佛听到众多仙女起舞时那衣带随风飘舞的声响。我十分惊讶地发现那石壁上的舞伎,好像刚刚停止舞蹈,但她们身后那些弹筝、弹琵琶、弹箜篌的乐女还喜不自禁地摆弄手中的乐器,还在静等舞女又一轮新的群舞。

她们那潇洒的神态,一下子将我们与古代的距离缩短,好像通过神秘的时间隧道,我们与古人开始交流,开始沟通…… 这座保存了我国从北魏(494年)到北宋,其间经历隋、唐等七个朝代的人文、风俗、佛家故事的宝窟,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精湛的艺术技巧和高超的雕塑才能。不说别的,单从时间的跨度来看,其间经历400年,王朝更迭频繁,兵荒马乱,任何一次变故,都可能造成雕塑工程的中断,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工程的进展,它仍旧长期地不折不扣地进行着,并一代代地凿山不止,这需要多大的毅力支撑,多么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呵!这件恢宏的艺术工程,应该是世界少见的奇迹之一。

我站在石窟前,不禁对艺术生命的执着追求,对古代工匠无与伦比的想像能力以及他们的艺术献身精神,表示无限的崇敬。那些来自佛国印度的形象,在流传到我国之后,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的创作和演变,逐渐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形象。

由此可以体会我国古代工匠的创造性劳动之伟大。这些造型不一、各俱特色的佛像,它们那动人姿态和个性化的特征,无一不让千年后的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

特别是它们慈祥端庄的面容,使我们想起自己的母亲,那些近乎慈爱的女性形象,端坐在硕大的莲花座上,显出一种绝妙的人性组合—让人产生一种敬畏而又亲切的感觉,这种感觉又衍生出无限的亲和力。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第17句】:14米,头高4米,耳长【第1句】: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

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

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

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

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第4句】: 形容龙门石窟的句子

描写龙门石窟的句子

【第1句】:龙门石窟距离洛阳市区大约十二公里,此处东边是香山,西边是龙门山,两山对峙,一水中流,清澈的伊河缓缓地流向远方。此处古称"伊阙",后来隋炀帝杨广游览到邙山,登高望远,看到伊阙,以为是真龙天子的皇宫大门,从此此处被称为"龙门"。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这里不仅山清水秀,环境清幽,而且有北魏到唐朝所雕刻的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近十万座佛像,堪称万象生辉,佛教宝库。

【第2句】:游览龙门石窟,你首先会惊叹古人的智慧和毅力。如果没有鬼斧神工的技艺,没有胸有成竹的构思,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普救众生的气魄,十万座巨大的洞窟,十万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而且要还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的磨砺,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伟大而艰巨的宏伟工程的。无论是奉先寺还是古阳洞无论是万佛洞还是莲花洞,无论是潜溪寺还是宾阳洞,无论是看经寺还是摩崖佛龛,每一座佛雕都包含着无限的激情,每一座佛像都浸透着能工巧匠们的青春和生命。特别是奉先寺里留下的巨大的唐代佛家菩萨雕像,身高【第17句】:14米,头高4米,耳朵【第1句】:9米,体态丰腴,面相慈祥,雍容华贵,气势恢弘,既体现了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德,又展现了唐代物质发达文化灿烂的大国风姿。有人评价说:这尊菩萨造像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里是游人最为敬仰的地方,也是佛家经典性的标志性石刻,既具有深厚的宗教研究价值,又具有永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第5句】: 描写龙门石窟的段落

截至2023年,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80余座。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第17句】:14米,头高4米,耳长【第1句】: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

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

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扩展资料:主要景点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第17句】: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夜景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

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龙门石窟全景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 称“奉先寺”。

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这座佛像通高【第17句】: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第1句】: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

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6] 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龙门石窟。

【第6句】: 描述龙门石窟的句子

答:描述龙门石窟的句子:

游览龙门石窟,你首先会惊叹古人的智慧和毅力。如果没有鬼斧神工的技艺,没有胸有成竹的构思,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普救众生的气魄,十万座巨大的洞窟,十万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而且要还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的磨砺,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伟大而艰巨的宏伟工程的。无论是奉先寺还是古阳洞无论是万佛洞还是莲花洞,无论是潜溪寺还是宾阳洞,无论是看经寺还是摩崖佛龛,每一座佛雕都包含着无限的激情,每一座佛像都浸透着能工巧匠们的青春和生命。特别是奉先寺里留下的巨大的唐代佛家菩萨雕像,身高【第17句】:14米,头高4米,耳朵【第1句】:9米,体态丰腴,面相慈祥,雍容华贵,气势恢弘,既体现了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德,又展现了唐代物质发达文化灿烂的大国风姿。有人评价说:这尊菩萨造像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里是游人最为敬仰的地方,也是佛家经典性的标志性石刻,既具有深厚的宗教研究价值,又具有永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第7句】: 描写龙门石窟的段落

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大石窟之一。

地处河南洛阳南边约十三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香山和龙门山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因与皇宫的宫门正对,人们习惯称为龙门。

唐代诗人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在这座高而巨大的龙门山上。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西山上山后的第一个洞穴,叫古阳洞,。古阳洞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而成,从公元四百九十三年开始修建,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一十五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

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古阳洞大小佛龛共有十万多尊矗立在里面,占全部佛像的百分之六十。

外形、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古阳洞还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那些达官贵人还留有一些精品书法艺术,共有二十品,古阳洞占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

字迹气势大方,端正有力。看完古阳洞,我们来到了药方洞,其名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

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

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莲花洞,于北魏孝昌年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莲花而得名。正壁为释迦摩尼立像,北侧迦叶手握锡杖,似经长途跋涉。

南壁上方高仅2厘米的小千佛,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第17句】:14米,头高4米,耳朵长【第1句】: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

奉先寺的左侧,是石阳洞,里面仙气扑鼻,佛像雕刻得十分精致。比古阳洞还出名是宾阳洞。

它从魏朝末修建到了唐朝初,分为宾阳中洞,南洞,北洞。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

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

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

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

宾阳中洞花了二十四年才建成,内有巨大佛像十一尊。有的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有的高鼻大眼,体态端详;有的神态自若;有的青面獠牙,张牙舞爪……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佛洞。

离开宾阳洞,我们还要去万佛洞。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每尊只有四厘米高。

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

看完了西山石窟群,我们过漫水桥来到了东山石窟,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

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

是一座武周禅宗窟。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

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第1句】: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第1句】: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最精美的罗汉群像在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

【第8句】: 【龙门石窟【第1句】: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龙门石窟的营造情况,以及如今的一些

与介绍主像释迦如来像相比,作者是如何描写奉先寺主佛大卢舍那像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第2句】:短文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了( ).其中的“然而”起到了( )的作用,突出了( ).龙门石窟和( )、( )鼎足而立,并成为我国三大艺术宝库,这进一步说明了( )短文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了龙门石窟是个美丽的地方,其中的“然而”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突出了龙门石窟非常美丽,壮观.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鼎足而立,并成为我国三大艺术宝库,这进一步说明了龙门石窟很壮观.与介绍主像释迦如来像相比,作者是如何描写奉先寺主佛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作者是把大卢舍那像的外貌样子写的更加清楚,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更能突出大卢舍那像不仅吸收西方艺术的优点而且又融合民族色彩,以雄劲而柔和的写实作风 .。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