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温的感言

08-06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唐朝历史500字读后感5篇

读《唐朝那些事儿》有感(623字)明朝是个好朝代,并不代表其他的不是。

自《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热捧,写的就是好看

当然了,我也很喜欢。

告诉你们,我就是个历史迷,爱看任何历史读物。

这不,最近一段时间,我又去新华书店掘了一本书,“冬雪心境”写的,不错,就叫《唐朝那些事儿》。

此书分两卷,第一卷“大唐开国卷”,第二卷“太宗当政卷”。

俺买了第二卷。

太宗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此人风气名誉不大好,这皇位竟然是杀亲逼父得来的,无毒不丈夫

让俺好纠结。

不过这皇帝挺英明果断的

这本书中,看李世民的治国之道:北征突厥、进兵西域、贞观盛世、天可汗威名远播……但是,那终其一生不能摆脱的玄武门阴影,最后导致李世民的覆灭。

所以说,皇位不能抢啊

年轻时的李世民那个猛,可是中年、老年,他一日不如一日,迅速衰老。

当他驾崩之日,李治登皇之时,谁最高兴

长孙无忌。

他是皇帝的亲舅舅,现在又可以威风一时了。

大唐,能否就此延续下去呢

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我不得不提书中的几件事:一、天可汗威名远播。

啥呢

就是说李世民封上天可汗时,一些西域国家开始巴结唐朝,而李世民却明智地运用这一次机会杀死了仇敌。

二、玄奘西行求法。

玄奘就是唐僧,他真正西行没有孙猴子、猪八戒等人保护,二是凭着毅力走完的。

他伟大,他平凡,他一生都效力于佛教。

这本书写得虽不及《明朝那些事儿》,但是依然很棒

一切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

唐朝,多么繁荣昌盛

努力吧

李治去繁衍你的后代吧

真是精彩的历史

同学们去看看啊

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二:《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76字)读历史,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讲述了李渊的起兵到李世民去世的唐朝兴衰史。

李渊的贤明、李世民的英勇让我记忆犹新。

他们的成功,也引起我的深思。

李世民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个神话。

他总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论何时都能化险为夷。

这似乎不是单方面的因素,是人性的必然。

他是一个无畏的将领。

在追击宋金刚的部队时,他的军队疲劳至极,属下的不满、劝解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决心。

“在前进的道路上,也许会有挫折,也许会有失落,但我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读到这段独白,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也许他们的军队不是真的无懈可击,而是因为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精神上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信念,便会无坚不摧

他也几度命悬一线。

围攻洛阳时,他差点被杀死,还好他的部下尉迟恭把敌人杀退,他才生还。

尉迟恭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忠勇,让李世民刮目相看,也被后人所称赞。

可以想到,假如李世民在尉迟恭前来投奔时杀死了他,那么现在他自己也早已成了刀下亡魂。

个人的能力与才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朋友危机时的相救。

在危难中的一只援手,会改变人的命运;在无助时的一次帮助,无法用金钱衡量;在失落时的一句安慰,能让心灵愉悦……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好好对待,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需要别人帮一把

这本书给我的启迪还有很多:勇往直前并不是一味地前进,适当的弯曲会使自己生存得更好。

常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提醒自己:自私会使人众叛亲离。

…………历史本身很精彩,现在发生的,曾经发生过,并终将继续下去。

我们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其兴亡,分析他们的成败,也用他们来警示自己。

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三:读《唐朝那些事儿》有感(1090字)晋阳起兵、东征西讨,马踏江淮两岸,李唐王朝打遍天下无敌手。

国泰民安、四方臣服,唐朝的辉煌空前绝后。

那么唐帝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唐帝国为什么会如此辉煌呢

唐帝国又有怎样的悲哀呢

唐帝国的伟大之处又在哪里

让我们细细品味那一段尘封的历史,一起感悟唐朝的伟大和沧桑

从公元618年大唐开国到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废除了大唐最后一位皇帝,唐朝共历经了290个春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国运亨通、万国来朝。

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

和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帝国的开头一样,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天下并不容易。

在隋末众多割据力量中为什么李唐能够打败各路劲敌并创造了空前的辉煌,成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千古绝唱呢

第一是良好的国策。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资源最珍贵,人才最珍贵

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皇帝大都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可谓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向两位名臣:魏征和封德彝征询治国的方针。

封德彝的回答是“治乱世,用重典”,而魏征的回答则是“以仁德治国”。

唐太宗不愧是一代明君,他非常富有谋略和远见,最终他采取了魏征提出的治国方针。

这不仅稳固了国家政权,还对之后唐朝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以仁德治国“的国策是大唐繁荣的一块重要的基石。

那为什么唐太宗会采用魏征的政策呢

老百姓经历了隋末的动荡和战乱,生活已经非常艰苦,大多数人之所以犯罪都是为生活所迫,这时如果不宽以待人,非要强加严刑峻法的话只会让百姓与朝廷结下仇怨,到最后很可能会激起民愤,逼着百姓造反,对双方来说都是两败俱伤,有百害而无一利。

治乱世,用重典是不得民心的,这样做可能只会使得乱世更乱。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如果以仁德治国就能使双方都好过,并使统治者受到民众的爱戴。

毕竟自古以来仁术才是最终级的王霸之术。

这验证了一句话:给别人留条路就是给自己留条路。

第二是皇帝良好的性格和个人素质与优越的大唐精神。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都充分的应证了这句话。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皇帝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性格。

以下仅是个人观点。

秦朝的两位皇帝都十分严苛、残暴,秦始皇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汉朝的皇帝大多仁弱。

宋朝的皇帝大多老成、迂腐。

明朝的皇帝大多坚韧而偏激。

而清朝皇帝则是开明而又闭塞。

相比之下,唐朝皇帝的性格可能是最好的。

他既不残暴又不仁弱,既坚韧又不固执,既不迂腐又不没有原则,开明、豁达、包容,既富有冒险精神,不畏艰险又做事勤恳,脚踏实地。

这也是大唐精神优越的地方。

时过境迁,人们依然可以从一座座断壁残垣、一本本古典诗词中体会和感悟唐朝的沧桑和伟大。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

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

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

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

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

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洛阳本土的历史名人有那些

伏羲、宓妃、仓颉、后羿、嫦娥、夏桀、杜康、商汤、伊尹、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周平王 老子、苏秦、伯夷、叔齐、白圭、张仪、吕不韦、刘邦、贾谊、桑弘羊、师史、卜式、 汉光武帝、马援、董宣、班超、班固、班彪、班昭、窦宪、蔡伦、张衡、许慎、张仲景、华佗、蔡邕、王充、皇甫嵩、司马懿、关羽、蔡邕、蔡文姬、嵇康 阮籍、刘禅、袁绍、吕布、司马师、邓艾、钟会、钟繇、马钧、司马炎、左思、陈寿、祖逖、刘琨、陆机、潘岳、韩寿、刘徽、皇甫谧、裴秀 、石崇、绿珠、桓温、杜预、拓跋宏、檀道济、高欢、兰陵王、高长恭、杨广、韩擒虎、贺若弼、宇文恺、陈叔宝、独孤信、李世民、长孙无忌、王之涣、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宋之问、李白、杜甫、李隆基、狄仁杰、白居易、李贺、玄奘、韩愈、吴道子、颜真卿、刘禹锡、元稹、刘希夷、朱温、李存勖、李煜、赵匡胤、程颐、程颢、赵普、吕蒙正、司马光、富弼、范仲淹、邵雍、欧阳修、李格非、文彦、博尹洙、藤子京、李龟年历史名人古代  伏羲、宓妃、仓颉、后羿、嫦娥、夏桀、杜康、商汤、伊尹、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周平王 老子、苏秦、伯夷、叔齐、白圭、张仪、吕不韦、刘邦、贾谊、桑弘羊、师史、卜式、 汉光武帝、马援、董宣、班超、班固、班彪、班昭、窦宪、蔡伦、张衡、许慎、张仲景、华佗、蔡邕、王充、皇甫嵩、司马懿、关羽、蔡邕、蔡文姬、嵇康 阮籍、刘禅、袁绍、吕布、司马师、邓艾、钟会、钟繇、马钧、司马炎、左思、陈寿、祖逖、刘琨、陆机、潘岳、韩寿、刘徽、皇甫谧、裴秀 、石崇、绿珠、桓温、杜预、拓跋宏、檀道济、高欢、兰陵王、高长恭、杨广、韩擒虎、贺若弼、宇文恺、陈叔宝、独孤信、李世民、长孙无忌、王之涣、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宋之问、李白、杜甫、李隆基、狄仁杰、白居易、李贺、玄奘、韩愈、吴道子、颜真卿、刘禹锡、元稹、刘希夷、朱温、李存勖、李煜、赵匡胤、程颐、程颢、赵普、吕蒙正、司马光、富弼、范仲淹、邵雍、欧阳修、李格非、文彦、博尹洙、藤子京、李龟年

历史朝代变迁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的读后感怎么写20字

此回回评做一番隆重的结束,亦是一番崭新的开始。

  而许久不见得的生辰纲也有了下落,说来晁盖的胸襟见识复更上一层,算是暂时地超越了个人的小快活,在此名目之下,算是造化了山前山后众多小喽啰。

  林冲于山寨之上,真有一番戡乱定鼎之力,补天浴日之功。

“大义既明,非比往日苟且”十字之下,已初备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的小小雏形。

  林冲的谦让,复又有杜迁,宋万辈的谦让,王伦的血,算是点醒了这些还在做梦的人。

至于林冲娘子之死,虽在意料之中,但仔细地算了算,正是林冲上山以后的事,那时大义未明,到不能把书中第一贞洁的女子就这么轻轻给苟且了,这也是林冲自爱妻子之处,待到现在,死更像是一种完美的谢幕。

世路既如此,故杨朱歧路而悲,阮籍尽路而恸,千古之下,流的都是同一种眼泪。

  至于山下宋江信步踏过月色,踏过沦落不偶的佳人,也踏过啸聚山林的豪客,还有后文使酒的闲汉,做点小生意过活的老人。

银子随手来,随手去,却又无处不在也。

  其中又有老虔婆爱钞,小姣娘爱俏。

昨日做驴做马,今日为鸡为鸭。

这包与被包的草草做戏,本就无须什么深知,仳离欢散本是世态常情,又何足怪

  (多过20字,您看行不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