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再相会感言

07-21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关于知青下乡年代的电视剧有哪些

本来算不上是一道难题,可是,问一百个“知青”,竟然会有八十八种不同的回答。

这就是“知青“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如何生活的时候,已经开始需要料理自己。

把自己料理得有条有理的,是“知青”。

把自己搞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种地是咋回事的时候,已经扛起农具下了地。

可以和老农赛一赛的,是“知青”。

真他娘的不象样、不赶趟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起码的建筑常识的时候,已经脱坯、打垒、盖上了房。

把房子盖成了的,是“知青”。

把房子整塌了的,也是“知青”。

来源:哞哞游戏赚钱网,欢迎分享本文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骡子与马的区别的时候,已经喂猪、养兔、甩着鞭儿赶羊上山冈。

把牲口伺候得膘肥体壮的,是“知青”。

把牲口喂死了、整垮了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顺山倒”号子的时候,已经抡起大斧伐木进山林。

输送出大批木材的,是“知青”。

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大火厉害的时候,已经顶着大风冲火海。

烈火中玩命地挽救别人生命和集体财产的,是“知青”。

烧成木炭、毁容伤残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世故人情的时候,已经凭着朴素情感当起了“愣头青”。

敢爱敢恨、勇敢无畏的,是“知青”。

被人利用、好心办坏事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戒条森严的时候,已经投入了稚嫩而热烈的初恋。

情深意长、花好月圆的,是“知青”。

一意孤行、欠下孽债的,也是“知青”。

“知青”就是一群小年轻在还不懂得思念之情常常要压抑的时候,已经开始自己折磨自己。

立志“不混出个人样不回家”的,是“知青”。

逃票扒车、忍饥挨冻、背个处分也要回去看娘亲的,还是“知青”。

关于同学聚会的诗朗诵

二十年诗朗诵  (男)二十年时光梦一场,  (女)今天同学们聚拢来,从四面八方。

  (男)重逢的时刻  目光停歇在每一张陌生而熟悉的面孔上  (女)有些生涩却又亲切的声音  找寻着内心深处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模样  (男)见了面,  好多都叫不出名姓了,  (女)那又何妨

  双手相握时,  流露的真情依然滚烫

  (男)二十年的时间不算很长  (女)却带走了青春年少时的梦想  (男)共同的求学让我们曾经走到一起  (女)重逢又让我们共同追忆青春的时光。

  (男)生命将成长的轨迹编组在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女)四十八颗心  曾经同样的激情荡漾  (女)交响曲由铁碗和搪瓷缸奏响,  (男)勾肩搭背,  人声鼎沸,  (齐)这最喧闹的地方是在食堂。

  (女)有个时刻,  女生和男生会一样疯狂,  (男)团结和谐,心往一处想,  (女)这样的时刻,  (男)应该是在班际球赛赛场上

  (女)夜晚在林阴下恋爱一场,  是青春学子最浪漫的向往,  (男)偏偏有个晚自习将浪漫阻挡,  还添个班长要点名,最惹同学厌烦的目光,  (女)谁知道班长点名也不过是走走过场,  悄悄将多少秘密隐藏,从未曝光。

  (男)若是夜晚停了电,  教室里会燃起点点烛光,  (女)四个脑袋聚向光点,  光影里开始倾诉衷肠。

  (男)最温馨的时刻是在周末,  (女)女生把男生的被褥铺展在教室中央。

  (男)女生站四角,为男生飞针走线,  (女)嘻笑轻松间把被子钉得十分漂亮——  (男)最难忘,老师又淘气又真诚,停了电,请全班同学在电影院度过时光,  (女)最难忘,老师批评审视的目光里又含着希望,  (男)最难忘,不谙世事的我们曾经似懂非懂地和老师对抗,  (女)最难忘,病床前老师为住院的同学守夜,满是关怀的目光……  (男)说不完点点回忆,  (女)道不尽件件过往。

  (齐)看眼前,  是同学们笑意激动的脸庞。

  (女)精英们热闹非凡,情绪激昂,  (男)草根们也不甘寂寞,声音宏亮。

  (女)不论你是局长-处长-科长-校长-什么长,  (男)不论你是有车-有钱-有老婆-有孩子-有什么房,  (女)最可贵的是同学,  (男)最难得的是同窗,  (齐)有什么能比同学的情谊长

  (女)20载同学情,如心香一瓣,  在那花瓣中的芬芳,  (男)20年同窗谊,如醇香酒,  在酒杯里肆意流淌,  (女)回首话当年  (男)细语问现状,  (女)按捺不住说说笑笑,  (男)逸闻趣事闪亮登场。

  (女)关怀与温情  暖了我们的心房  (男)友谊的花在此刻  尽情绽放

  (女)推杯换盏,  跳动在眼波中一定溢彩流光  (男)让一首首歌我们心田荡漾  (女)让一杯杯酒醉红了我们的脸膛,  (男)让一句句知心的话语温暖我们的心房,  (齐)让我们祝福,  (男)亲爱的同学们,  (齐)永远幸福

  (女)敬爱的老师,  (齐)永远安康

有关爱情的诗词歌赋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先---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寻花,夜夜栖芳草。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昔日芙蓉花,今日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重过阊门万事难,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相思相望不相离,薄情转是多情思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相叹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大学同学20年相聚的诗歌或散文???

同学聚会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返回——返回童年。

  “童年”,在这里既是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又是一个象征。

  人到老年,会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孩子,这主要指性格吧。

而如何一辈子始终葆有一颗童心,历经磨难而不改,使自己拒绝蒙尘的心灵永远处在这样的“返回”之中,这不仅仅对艺术家,即使对普通人要求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这里要记述的,更多的还是“形而下”的返回——人到中年后,越来越渴望儿时同学的聚会。

但,谁能说这其中没有一颗颗童心蹒跚于“返回”的路上呢。

  最近的一次同学聚会,是去年7月底,我为看病回北京。

小学同学们在我离京前夕,专门组织了两次聚会,给了病中的我以极大大温暖和安慰。

尤其是,在对童年的温习中,我们一起梳理了对友情、对岁月的信心。

  第一次是在一家粤菜酒楼。

包房里回旋着40年前我们唱过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到席的7位同学中,有的竟30多年没有见面了,“都老了啊

”,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道。

说完了各自所知道的同学和老师的近况,便开始了唱歌跳舞——全是儿时的老歌老舞,一下子像是回到了40年前……已是凌晨一点半了,大家还恋恋不舍。

这时一位男同学提议:明晚再举办一同学聚会,让大家尽兴

“要不是你回北京,许多同学真是几十年见不到一面呢

”  第二天晚上,规模扩大了一倍,我估摸着人数带来了自己的诗集,到现场远远不够发的。

十多位同学从北京各个角落,汇聚到西直门附近的一家娱乐城。

这间KTV包房较大,按小时计费,吃喝玩乐一条龙全包了。

大家其实根本顾不上吃喝,每进来一个人都要一一寒暄半天,交流这几十年的“活法”。

其中有几位进来后,以为走错了门,互相连蒙带猜一下子竟认不出来

一边谈话,一边轮流作歌手。

我们把卡拉OK歌本上那个年代的老歌全点了个遍,包括俄罗斯那些沉郁忧伤的歌儿——这几乎成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情结”……独唱、重唱、合唱,由于我是“左嗓子”不太敢唱歌,便自告奋勇伴舞,以我这半老徐娘的腰身,在这个忘了年龄的场合,竟不觉得是“献丑”。

  大家忘形地唱着,跳着,虽然30多年未见面,却毫无拘束感。

这时有同学提议:“民族舞、交谊舞都跳过了,让我们真正回到小学时代——跳个忠字舞吧

”大伙儿一阵哄笑,你拉我推地起身跳了起来,极尽谐谑的味道……在这种“文革”氛围中,我忽然想起当年班里个子最高、学习最差的一位男生,他“文革”初期就当上了我们小学的“红小兵司令”,原先极老实憨厚的一个少年,也煞有介事地做过不止一次“革命造反”动员呢。

“他已经病逝好多年了……”说话的女同学是他的同桌,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

这时,另一位有“歌唱家”之称的女同学,说到另一个病逝的男生,那是她当年男女声二重唱的搭档……死亡的消息令同学们唏嘘不已。

  在大家对命运无常的感叹中,一位同学想调节一下气氛,把我推出来说,“让咱们过去的班长、少先队大队长、如今大名鼎鼎的诗人,朗诵一首诗吧

就朗诵她诗集中这首《题初中同学聚会》,好吗

”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我与一位男同学来了个“男女声二重诵”——  《题初中同学聚会》  哪个镜头将我们邀约

从地北到天南  纵横八千里,弹指三十载  友谊凸显的底片,此刻绝非瞬间  哪一滴泪为我们漫漶

从少年到中年  走失的青春搁浅在哪处湍漩  生命旅程未设航标,且遇十年水灾  哪一双手把我们演奏

从慢弦到急管  有呜咽低音处徘徊,更有如初激情  金属般挺进,辉煌于白发之巅  哪一段人生备尝艰辛又终告无憾

只因  四月的北京,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  这首诗是我上一次回北京,为初中同学聚会写的,那已是4年前的事了……而今晚的小学同学们,又不知要过多少年才能再次聚首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知是谁忽然高声朗诵起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大家一起跟上来。

  夜已深,该分手了,我跟同学们一一惜别,相约2008年奥运北京再相聚……  我家自“文革”后期发配出北京,至今有30余年了。

期间我曾多次回过北京,经历了各种朋友和同学的聚会。

我发现,小学和中学的同学聚会比较容易组织。

相比之下,大学同学的聚会(我不是在北京读的大学,但不少大学同学在北京)似乎难一点。

按理说,小学中学的同学分开的时间比大学同学长多了,何况中间还夹着一段上山下乡或当兵的时光,许多人连模样都记不清了,但一见面就是有一种“无端”的亲热劲儿。

这种亲近感也许正是来自那段“两小无猜”、毫无功利色彩的纯真岁月吧。

而大学同学,尤其是我们“七七级”,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届大学生,几乎全是从社会上考来的,有过几年摸爬滚打的所谓“社会经验”。

如果说前者聚会更多的是“感情联络”,而后者则多了一些“感情笼络”的意味——不是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吗:出了大学,同学的作用主要就是一张关系网。

常常看到某些大学校友会,完全成了互相依存、互相利用、打拼社会的功利性组织;其人际关系或多或少带上了交易的色彩。

一个外地同学到北京,有时在电话里就能感到北京同学的沉吟,掂量,感到他在迅速判断你有没有一见的“价值”,在不在那张“网”里……  2002年8月,我写了一首纪念七七、七八级同学毕业20周年的诗《返校》。

这一年,在国内许多大学,都不约而同地举办了这两个年级同学的返校聚会活动,它彭湃的浪花甚至溅到了文学领域——我已读到不少这方面的散文、诗歌和小说,比如著名女作家徐坤的获奖小说《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等。

七七、七八级曾被公认为恢复高考以来,最出“精英”和“人物”的群体,以此垫底,他们的返校也顺理成章地声势夺人。

然而,我这首提前两年就开始构思的《返校》,最终却成了“虚拟”——我们系筹划了两年的20年聚会,临到跟前不幸“流产”了。

作为毕业后走得最远的同学,我未参与筹划,不太清楚个中原因,但我隐约感到:大学同学离别越久,相聚就越难了。

这似乎不同于小学中学同学聚会的逻辑

  当然这首诗也不完全是虚拟——我用长途电话采访了别的系的返校活动,比如政教系就办得很圆满,我差点应邀列席呢。

  《返 校》  ——记七七、七八级同学毕业二十年聚会  二十载春露养胖的记忆撑开校门口白杨树的重重浓荫  二十道秋霜撕去的风景,在一片归来的叶子上昼夜兼程  不同于知青重返乡下,不同于老军人凭吊旧战场——不  远比这些浪漫:曾经的天之骄子要盘点发了福的青春  男生带着救心丹和看起来头衔最多的名片  女生带着孩子留洋的喜讯和让体重减少的药  先是轮流作答:票子房子车子孩子和位子登科了几子  再把班上最惨的女诗人嫁不出去的道理认真讨论  最后重温一回当年的时髦,搂着图书馆合个影  任取景框怎样断章取义,也截留不住昨日的书声  这些眼界宽了眼神却瘦了,血压高了血性却减了  口味精了口气却粗了,笑声爽了笑容却涩了的—-是谁

  这些在花名册塞进太多定语挤得主语找不到了的——是谁

  这些毕业照的错版或假冒想回底片却路途遥迢的——又是谁

  一群落叶从八方匆匆聚拢,怀着重返枝头的冲动  而绿意,却已逃得无影无踪……  是的,我们都是一片渴望重新回到树梢的落叶。

可是,怎样才能真正地返回呢

西双版纳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云南的,是一个很凄美的爱情故事,被尘封了许多年。

最近,我们一行去云南采风,当地导游,一个很健谈的汉族姑娘,说是采访了当年下放到的知青,进行整理加工后,独家向我们披露的这个故事。

她的“著作权”是真是假,没去考证,也无关紧要,难得的是故事曲折感人,打动了不少听众的心。

  话题得从美术学院教授创作的特有画种——说起。

1962年暑假,从毕业的,被分配到任教。

为了创作,每年的寒暑假,他都要去写生。

有一次写生时,正碰上当地赶集,很热闹。

无意中遇到了傣家姑娘玉香。

玉香羞涩地从盘中拿出一只鸡腿递给他,丁绍光接过清香扑鼻的鸡腿,三下五除二地吃了,见到丁绍光嘴馋的样子,玉香一边窃窃的笑,一边又将另一只鸡腿递给他,然后收拾东西,悄然消失在人海中。

  丁绍光飘飘若仙地回到住地,把这场艳遇和口福告诉给同伴,好让大伙共同分享。

一位的知青告诉他说,你中了的神箭,姑娘看上你了。

丁绍光却全然不知。

原来傣家青年男女恋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吃鸡定情,另一种是纺纱定情。

尤其是吃鸡定情,凝聚了姑娘全部的爱恋与心思。

听了知青道出原委后,丁绍光恍然大悟,同时,又变得起来,他决定找玉香说清楚,谢绝她的好意。

可人海茫茫,哪里去找呢

  过了一些时候,丁绍光又外出写生,刚摆上画架,玉香神秘地出现了,丁绍光正要开口,被玉香抢了先:上次吃了鸡,还没付钱吧。

丁绍光摸了摸口袋,发现出来时忘了心带钱,一脸的尴尬,玉香说,没钱不要紧,你的画画得好,就给我画幅画吧,丁绍光不敢怠慢,不一会儿,一幅惟妙惟肖的人像画就画好了,玉香接过画,说声谢谢,便走了,丁绍光沉浸在作画的喜悦中,却忘记了与玉香说出心里话,象一块石头悬在心上,落不了地。

  为了了却这笔心债,丁绍光一边写生,一边打听玉香的住处,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找到玉香的家,丁绍光一跨进门,便受到了玉香一家人的热情接待。

当丁绍光说明来意时,却被玉香的父母挡了回来:傣家人把诚信看得比生命都重要,你既然吃了鸡,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不能反悔

丁绍光申说自己不懂傣家人的规矩,请求原解,玉香父母一想,也是,又懂者不怪,于是提出,不同意亲事可以,但必须帮三个月的工。

丁绍光无奈,只得言听计从。

  很快三个月过去了,丁绍光在与玉香一家的朝夕相处中,深深地感受到傣家人的善良与纯朴,也发现了玉香贤惠与聪颖,于是同意了这门亲事,成为了傣家的上门女婿。

  光阴荏苒,很快到了1965年的秋天,丁绍光因绘画的学术成就被学校推荐到美国学习西洋画,临走时,玉香嘱咐他,好好学画,尽早回国,造福家乡。

丁绍光深情地吻别妻子,告别乡亲,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漂洋过海,去了美国。

  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丁绍光学成回国之时,已燃起熊熊烈火。

丁绍光被告知,如果此时归国,将招致之罪,于是丁绍光只得隐姓埋名,继续留在美国,割断了与家人的一切联系,把对家乡、对亲人、对祖国的思念化作一幅幅丹青。

  十年动乱一结束,丁绍光就踏上了归国的征途,回到云南后直奔西双版纳,寻找玉香,老村长把他领到竹林深处的一间竹楼里,眼前出现了一位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神情呆滞的老太婆,丁绍光不相信这就是玉香,当他走上前去,搀扶着她,呼唤着她的名字时,玉香眼泪婆娑,双手不停地在丁绍光身上搜寻,当摸到颈前那枚出国时送给他的翡翠观音时,玉香使劲拽住,然后一倒,气绝而去。

丁绍光被突如其来一切惊呆了,不知所措。

老村长告诉他,玉香能熬到今天,双人相会,十分不易。

原来,打丁绍光去美国不久,玉香就生下了与丁绍光爱的结晶,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三代,日子过得很幸福,哪知不到两岁,女儿不幸夭折,不久玉香又因海外关系屡遭批斗,父母双双撒手西归,接二连三的打击,使玉香变得精神失常,无家可归。

老村长喊上村里的人,盖起了这栋小竹楼,乡亲们你一餐我一顿地接济玉香艰苦度日,知道玉香的遭遇后,丁绍光光如万箭穿心,跪在玉香的身边,长久不起。

  后来,在清理玉香的遗物时,丁绍光发现当年给她画的那幅肖像,还平整地放在枕头下,完好地保存着。

他特地将它带回云南大学,至今挂在他的寓所。

  如今丁绍光已成为蜚声中外美术大家,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特色,被誉为“东方的奇迹”。

特别是他独创的工艺重彩画,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的杰出贡献。

然而,所有的人物工笔重彩画中,丁绍光无一例外地以玉香为原型,永远都是那样的秀丽端庄,温文尔雅。

这中间,除了融进了丁绍光的个人情感外,更重要的是玉香集中代表了中国女性的所有美,中国永远的“蒙娜丽莎”。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