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书

08-09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谁能告诉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写的是什么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的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第2句】: 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怎么样

简介 · · · · · ·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

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的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读后感: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让灵魂很舒服的在泥土里蠕动,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

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的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于贱,富于贫,而是如何好好的快乐的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

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这是豆瓣上对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的简介。

或许人的心情不同的时候,从书中所获得的理解也不同。就像这段文字。

在我很抵制现实,想要逃避一切的时候,一定会觉得是倍感亲切,仿佛是遇到了知己般。可是现在,当我发现一切仅仅是选择“转身”起不了任何作用的时候,我便开始觉得寻找“世外桃源”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实际。

许多人也许都在思考,到底活着是为了什么,到底何为真正的自由和快乐,勇敢和坚强。 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过的一句话,他说,勇敢和坚强,并不是不流泪,而是流过泪之后的继续前进。

人生旅途中,会有许多的无奈时刻,甚至时常会觉得无法继续了,看不清楚前路,不知道还能怎么进行。整个世界,仿佛就只有自己一个人般孤寂。

我也记得很多时候,哭得满脸泪水,压得心里喘不过气的时候,要违背自己的心去强颜欢笑的时候。可是后来想想,当时的自己怎么就那么可爱。

比较起来,谁能比谁更清高,什么能比什么更重要?说白了,人就是为了生存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佛洛伊德说,幼年的记忆,会进入你的潜意识里。

所以。改变自己根深蒂固,已经融入血液中的恪守,才会那么不容易吧。

其实。很多时候,觉得痛苦,是因为和之前的那个自己争执的痛苦。

成长,就是慢慢学着接受自己啊。 生活,确实是,给你希望,绝望,再希望的。

周而复始,一直继续。 告诉周围的人要学得通达,很容易。

可是要做到,却要难得多。 如果你来问我,我会说,这个世界很不容易,如果觉得累了,大哭一场,哭完了,擦干眼泪,该干嘛还是干嘛。

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坚强,不是压抑情绪,不是强行咬紧牙关;而是发泄,休息,之后再站起来面对。 有许多东西,你跑不掉。

说不定,现在你以为你逃离开了,在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你还是会遇到相似的情况。 最好的方式,看起来似乎是,面对,经历,痛苦,坚强。

再然后。我会告诉你,依然是周而复始。

所以。这次,我选择了面对。

没办法。当你明白了,你不得不站出来的时候,也许就是你从从心底长大成熟的时候吧。

开始觉得人生好像有点儿意思。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品味,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其实都不过是芸芸众生而已,没有谁天生比谁的心更坚硬,谁生来就比谁更理智。 如果有,也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或者经历得太多,已经麻木。

所以,亲爱的,我想告诉你,如果想要真正的勇敢和快乐,就去直接面对吧,痛苦过,伤心过,懦弱过,脆弱过,然后你的心就会一点一点的释放开来。 当你的心门开始慢慢开启,世界开始渐渐的扩大,将心里那个过分理想化的自己渐渐的放回到地面上; 当你双脚踏上厚厚的大地,发现世界原来并不是非黑既白的时候,你的勇敢和快乐也会慢慢的多起来。

世界之大,无处可逃。不如不逃。

可是我仍然不会吝惜我的眼泪,可是我仍然不会让自己的心冷却。 一定会有更多心痛的时候,也一定会有更多让我痛苦得无法呼吸的时刻,又会有更多会想让自己扼腕结束的念头。

可是我相信,亲爱的你,会挺过来的。就像,世界总是会在你失望的时候,让你遇到天使,TA会给你希望,让你看到光芒。

你的天使会是我,而我的天使,会是更多的人。 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话,当上天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

或许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学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着妥协,学着善待,学着给自己另一条路走,学着接受,学着快乐和勇敢。

只想和自己说这些话。这些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的东西。

我突然觉得,对于很难有安全感的自己而言,安全感是需要自己给予自己的,安全感是需要自己去体验而渐渐积累起来的。 除此之外,别人的一切都不重要。

记住:。

【第3句】: 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著)的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他人一起创办《天风》杂志。1965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第4句】: 人生不过如此写的怎么样

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

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

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的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作者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

作者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作者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作者只想表现作者个人的观点。

作者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但是这个书名似乎太美,作者不敢用,作者恐怕目标定得太高,即难于满足读者的期望,况且作者的主旨是实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现在的书名较易维持水准,且较自然。

让作者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作者便已觉得心意满足。作者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读者对人生不过如此的最新评论: 当当网用户落英缓缓:听人说陕西师范这个版本的不错,一下买了3本,另外2本还没看,当当上也买了不少书了,第一次有这么多问题的卓越网用户 松鼠:有人对林语堂作如此评价:“他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人文化。”

这是评价不无讥讽,但从另一方面正体现了林语堂的“中西合璧”的文化价值,读《人生不过如此》中的散文时,我们也会看到“中西文化双手互搏”的影子。但在我看来,西方文化是林语堂的皮,是他外在的行为标准,东方文化才是林语堂的魂,是他内在精神的最终归宿。

所以,反抗专制的林语堂与性灵闲适的林语堂,都是真的林语堂。 热门书籍推荐:我的前半生秦汉史――钱穆作品系列隔江山色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题解6(第三版)神秘的宇宙。

【第5句】: 人生不过如此 书评800字

最闲适的时光是在老家山东度过的,那时虽值暑季,天气却不甚闷热,我坐在小院里闲置的藤椅上,轻抿一茗,在氤氲茶香里,将自己的影儿慢慢放在书里,看它一点一点在文章里散开,累了便定神冥想,偶尔也会听几声蝉鸣。。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开始品读语堂老人的书,书名有些记不得了,却着实被老夫子的文章逗乐了几回。.

我最敬佩这世上两类生活的思想者,一种属于逍遥派,虽有用文字济世度人的心,但骨子里倒是蔑世疾俗,轻易不肯将文章传世,要出的必是佳品,细看那写随笔也是文邹邹的,确实很少有人研读,不过这些“道家”文学功底深,又决不肯刻意迎合大众,因而语言犀利,笔力遒劲,丝毫没有谄媚名利之恶气。另一种不少属于老夫子,人品自然是没说的,著作也颇丰,语言深沉,近乎是长辈告诫孩子的口吻,时而苦口婆心,时而严厉又不乏自我调侃的话,显得风趣又极具亲和力,我想林老夫子便属于这类,他的文章有一种智慧的幽默,他的幽默绝不似当下流行的恶搞方式,夸张的口型及肢体语言,做作的表演,肤浅之极,老夫子善于汲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捕捉到别有情趣的小事加以挪揄,小乐之余又能获得生活感悟。..

这本书便秉承了林老夫子一贯的习气性情,批判的东西隐晦却深刻,比如这段有关灵与肉的分别,我看用于对当下文坛中一些假清高假道学的批判,再合适不过,“音乐的享受,我们称之为艺术,吸烟斗,我们称之为物质的享受:可是我们能够说前者是比后者更高尚的欢乐吗?所以,在我看来,这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欢乐的分别是混乱的,莫明其妙的,不真实的。我疑心这分类是根据一种错误的哲学理论,把灵和肉严加区别,同时对我们的真正的欢乐没有做过更深刻更直接的研究。”现在,相信也有不少人,在依赖着糜烂的物质生活时,也不望写着些清风明月的句子,极为做作地过分抬高精神力量的作用.

林老对人生的目的解释的颇为简洁,但比起能将生活写出一本超级玄幻的网络小说的牛人,这要深刻的多,“我现在活着——而且也许可以再活几十年——人类的生命存在着,那也已经够了。用这种眼光看起来,这个问题便变得非常简单,答案也只有一个了。人生的目的除了享受人生之外,还有什么呢?”可是享受归享受,怎样去享受这

林老在第二章便已经提到了,这里篇幅有限便不摘抄了。

本书也有些琐碎的东西,也就只字片语,虽已过了多年,却仍在当今社会里存在,虽世事变迁,蓬草依旧。在谈及中国文坛怪异现象的问题上,林老说“假如中国人如作一篇《吃莲花的》,便有人责问,你写这些有何关于世道人心,有何益于中国文化?这不是桐城妖孽还在作崇是什么?因此一招,写作的人,也无意中受此辈之压迫,拿起笔来,必以讽世自命,于是纯粹的幽默乃为热烈甚至酸腐的讽刺所笼罩下去。”讽刺文学,是好的,但是动不动开博对当代制度一顿臭骂,亦或是在某某校园会议上,毫无理由的,毫无意义的臭骂所有领导,面上是反对官僚作风和教育问题,实则是借此发扬自己所谓的风格,亦或是正义,这就欠妥了。

林老夫子的书绝不会三言两语说的完的,你需要敞开心扉,一点点的接受,一点点感悟,也许,你笑着笑着,就找到了你灵魂深处的那个自己,那种生活。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