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集团的发展感言
求歌颂公司成立十周年抒情诗
十年是一段历程,十年是一个台阶,十年是一页翻过的书,十年是一副泼墨的画。
十年来,我们信步闲庭看云舒云卷;十年来,我们搏击商海看潮起潮落。
十年的积淀告诉我们:曾经的辉煌并不能代表未来的成功,未来的画卷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勾勒,成竹在胸才能挥洒自如。
今天的世界虽然群雄并起,危机四伏,但我们坚信未来仍将充满光明。
机遇是与挑战并存的,只有勇于面对挑战,敏锐地抓住机遇,才有可能突出重围,奔向胜利之路。
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公司美好的未来只有靠我们自己,放弃任何的等待、观望和抱怨,行动起来,集众智尽全力,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翻过新的一页的时候,我们将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
庄子浅说读后感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开在阳光下,党把雨露洒下来,万紫千红放光华……”每当我唱起这首热情洋溢的歌时,一股暖流就涌遍了全身。
我为自己能生活在北京民族学院附小这个集休里感到自豪。
这里有不尽的欢歌笑语,更有各族儿童的团结友爱。
如何理解庄子《逍遥游》的思想
庄子的逍遥游实质是自由主义洒脱精神. 与西方的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相一致. 比黑格尔要强的是自由主义的实践论,也是我们中国人喜欢回归自然,对田园生活的那份农家情感,对返朴归真后心灵的那份宁静与轻松. 庄子并不是虚言于外表的语言争论(他与名家学派有深厚的情意,不能说庄子不懂争论)而求“自明”以及绝对精神自由上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舍弃形器而保其内在精神,使心不随物牵引,不逐物漂流,能够保持其心灵的本质,以观照宇宙人生. 一、逍遥的涵义及逍遥思想的引入 “逍遥”一词,据查并非庄子首创,在其成书之前的《诗经》、《礼记》等文著中都有出现;比庄子稍后的屈原,在其名作《离骚》中也有“折若木以扶日兮,聊逍遥以相羊”之句.不过这些所谓的“逍遥”并不是庄子所崇奉的精神境界里的绝对自由,而有安闲自在之意.庄子的逍遥,与其说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操守,不如说是精神境界的享受——放怀万物,以心灵去感知宇宙人生的幸福. 我们可以大致地把《逍遥游》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通过逍遥思想的小大别来判别人或事物受物质形体束缚下的相对自由,这一层面的意思到“此小大之辨也”为止,借鲲鹏游弋与翱翔以及鲲鹏与蜩鸠的对比来描绘逍遥的物象、逍遥的小大之别以及逍遥受形体束缚表现出来的相对幸福.受形体束缚的相对逍遥是算不上逍遥的极致的,真正的精神领域的自由才是逍遥的最高境界.描绘逍遥的最高境界(即绝对逍遥)的部分是逍遥游的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止,也是逍遥游全篇的中心.第三个层面主要以一些小故事来阐述第二层面的思想,如“尧让天下于许由”、“藐姑射之山的神人”、“惠子忧瓠落无所容”、“置大本之木于广漠之野”等等.这些可以说是对第二层思想的推衍和证明. 《逍遥游》三个层面的思想的联接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三个层面各自包含的思想内涵来内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下面分别对三个层面的思想进行阐述. 二、对《逍遥游》三个层面思想的分析 (一)物质形体束缚下的相对逍遥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分析庄子的《逍遥游》,认为获得幸福有不同的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得到一种相对幸福.这一观点很有道理,我且根据我的理解把这一观点加以阐述. 《逍遥游》在开篇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一种恢宏阔远的气势挟带的一个广阔无边的意境:一条叫鲲的巨大怪鱼悠闲自得地游弋在浩渺无边的大海.这怪鱼是如此之大,也许动一下都会翻起巨大的波浪,可是因为有广阔无边的大海和深不可测的海水承载,大鲲可以游得无比的惬意和舒适.和第一个意境一样,大鲲转化为大鹏之后,凭借着大风的力量,大鹏翱翔于九天之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鹏在海运之时都要飞往南溟:“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仅飞往南溟,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浩渺的天空里,大鹏凭借着风力极力舒展着自己的羽翼,先是“水击三千里”,然后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振翼的同时探索着宇宙的浩阔,猜测着这天地到底有没有尽头;从天上望地下,那苍苍的颜色是不是天地的正色.这是一种十分愉悦的逍遥,然而这种逍遥受到了自然物质条件的束缚,受水和大风的制约,不能算作逍遥的极致,只能算作相对的逍遥. 除了受到自然物质条件的束缚,形体的束缚也能限制真正的逍遥,使人或事物只能在一个相对的境内领略到相对的快乐.正如大鹏和小鸟的对比,大鹏能飞九万里,而小鸟只能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于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两者虽然不同,可是都享受了飞之至乐,可见虽然“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充分而自由的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他们将是同等幸福的”.(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道家思想第三阶段――庄子》) 但是,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给我们分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即顺乎自身内在自然本性的相对逍遥虽然能够带来相对幸福,但这种相对幸福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同等幸福;同等幸福只表现在个体自身的自我满足程度,即双方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其自然能力之后,感觉其自身是畅快的.小的逍遥境界需要的个人内在修行的积聚少,大的逍遥需要的积聚多;“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因为你在通向大的逍遥的过程中投入的自身修行的筹备较多,因而也能收获更大的快乐.正如你聚三月之粮去千里之外旅行,见闻的广博程度无论如何也比到近郊游玩了一日,回来肚子仍饱饱的多一样.只是相对逍遥在不同程度上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满足各自一时的喜好,这是不言而喻的. (二)逍遥的极致—精神境界的绝对逍遥 因为逍遥受形体的束缚很容易受到限制,所以真正的逍遥是不依赖于形体的,而仅仅只是精神境界的逍遥自在.不仅如此,真正的逍遥还要注重内在的修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一定是庄子的思想,也许是范仲淹从庄子或道家思想中演化而来的;但一定可以看做是庄子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则是一个人内心修持脱离了功利枷锁,不为外物左右,超出凡俗而渐渐与道相合的境界.“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得,表现出了站在高处俯看众人在名利之间争持的不屑与志得意满.即便到了这样的境界――不为形体、功利枷锁束缚,还不能算是逍遥的最高境界,还有需要树立的,即从“有待”到”无待”. 列子御风而行,飘飘然很是快乐,走了一旬又五日然后回来,这在精神上已是很高的逍遥了,但是还需要凭借外力.只有到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才无可借待,可以任意逍遥.怎样才能无待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才无所待,无功才无所依,无名才无所求,眼中无物,目中无人,心中无己,心便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虚室,虚室可以生出光明,由此洞察万物,生命的意义也便在这里显现出来了.这是庄子逍遥游的最高境界,以心的空明,游于无穷达到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 (三)逍遥思想的阐述 逍遥游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着力于对第二层思想的阐述,即创造一些涵义深刻的寓言故事来对第二层思想作形象的说明.尧让天下于许由,一方感到自己的力量已尽,思退位让贤;另一方不贪图名利,认为“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表现的就是一种不贪图人世功名、不为功利枷锁束缚的豁达、淡泊.“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一节着力描绘的是个人内心修持,强调修养人的内在德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突破凡俗的束缚,不以天下为事,最后与自然融合,与宇宙同化,达到一种极尽逍遥的境界.个人修行达到这个境界,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鱼四海.当他神力凝聚之时,可以做到任何想做的事;万事万物都伤不了他,也不能动摇他坚如铁石的心志. 第三个故事涉及一个“有用无用”、“大用小用”的问题.惠子对庄子说魏王给了他一个大瓠之种,种植后结了一个能装五石的果实.用它来乘水浆,它的坚硬程度不够;把它剖了做瓢,瓠落之后没有容纳的地方.总的来说,他培养了一个没用的东西.庄子怎么回答?他说惠子太拙于用大了.宋国有善于做不龟手的药的人家,世世把它做为纺织漂染之用.有一个外国人听到了,用百金把药方子买了下来,用来游说吴王.吴王任他为将,冬季与越人水战,那个人凭着他的不龟手之药,率军队打败了越国,得到了裂土分疆的待遇.同是一种药方,有的人能够裂土分疆,有的人只能世代漂染,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惠子有一个能装五石的大瓠,为什么不考虑让它作为一个大樽在江湖中漂游,而担心它瓠落无所容呢?惠子又问了一个问题,他有大树,人谓之樗.其树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于路中,匠者不顾.照庄子的说法,那不是大而无用吗?庄子说他有大树,担心没用,为什么不树在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所害,有什么困苦的呢?这两个提问,说来说去都是一个问题,即不管什么东西,我们都能给他找到一个或无数个用处;且物用在不同的地方,其用处也自不同.“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并非实有其处,只不过我们在精神境界里创造的一片空明,可以用来应对现实里所有的问题. 三、逍遥游思想的影响 逍遥游的思想是庄子的一种处世思想,他希望通过个人内心道德的修持来达到一种内在逍遥的理想境界.这种理想境界可以使人不受外界风雨及个人形体的束缚,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这是一种逍遥型的理想人格,他鼓励人们开阔视野,充分张扬个性,培养不为物累,不随世迁的独立风骨.这种逍遥思想,其中蕴含着催人奋进、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引导人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以独立的人格寻求人生的不同答案.庄子《逍遥游》的精神重在体认自我,追求人生的真谛,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学习中求得精神境界的提高,因而也能奋发向上.不过这种真正的逍遥是超出我们物质形体所能达到的高度的,在社会现实中行不通,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一个理想,可以说是我们东方的超人思想.这种思想除了使我们更加注重自我的修养,让胸襟变得更加豁达,基本上起不了大的作用.但在历史的潮流中庄子的思想无疑给我们的心灵竖起了一座丰碑,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做为一名物流收货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一、接受环境挑战的意识 物流作为一种产业,是由无数个与货物打交道的企业所构成的。
物流一线操作涉及的内容一般包括原材料和产品的储存、装卸、包装、运输、配送。
物流操作现场大多在城市边缘的车站、机场、港口、码头附近,少有现代都市的生活气息和繁华;车队、库房大多比较简陋,不少是露天堆场。
作业时蚊叮虫咬、风吹雨打,夏天太阳晒,冬天寒风刮是常有的事,与大都市写字楼的工作条件相差甚远。
简陋的条件和环境是横在城镇就业者面前一道难以迈过的坎儿。
到物流一线就业首先就要战胜自我,从想象的那种坐在电脑前打打单证、坐在会客厅里洽谈业务的境界中摆脱出来,面对现实,勇敢地接受条件和环境的挑战,克服困难,脚踏实地,经受住艰苦环境的考验。
二、作业风险防范意识 物流一线作业,就是接受客户、货主的委托,通过储存、装卸、包装、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操作,实现对客户、货主的承诺。
客户、货主委托作业的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实物,有的还十分昂贵,一铲一托、一包一箱就是成千上万的价值。
物流作业现场不测因素多,极易发生差错、质变、溢缺、破损、丢失等事故,无论发生何种事故,低廉的服务费用是远远抵偿不了巨大的经济和信誉损失。
物流作业决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收收发发、搬搬运运的简单劳动,而是一种风险大,关系到客户、货主、企业、个人切身利益的业态。
走上物流一线作业岗位,必须熟悉商品,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坚守岗位,精力集中,尽心尽责,杜绝差错和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吃苦耐劳的精神 “入世”以来,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需求日益朝着多品种、少批次、周期短、流速快的方向发展。
客户、货主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趋向于高质量、快节奏,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这一意义上讲,速度就是优势。
因此,许多物流一线的理货员既当收货员,又当发货员,同时又是统计员,*车连轴转,长途运输司机常常顾不上吃饭睡觉,大家都在抢时间、争速度。
与传统仓库、车队的朝南坐,慢节奏相比,劳动强度、苦累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由此可见,有无吃苦耐劳的精神,是物流一线员工能否胜任本职的关键。
四、自我保护意识 物流一线作业员工成天同装卸设备、运输车辆和货物打交道,极易发生翻车、货垛倒塌、机具碰撞、火灾、中毒等事故,轻则致人伤残,重则人命关天。
作为企业要把一线员工的人身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同时购买人身、设备和货物保险。
作为一线操作员工,既不能人人自危,临场胆怯,更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乱干。
只要心中时刻想着安全,处处小心防范,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类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人身安全就有了保证。
五、保持平常心和宽容心 在物流市场,客户、货主是上帝,他们在业务外包和服务价格上握有主导权,对物流协作单位有取舍的权力。
他们中有的以救世主自居,随着发号施令,更改和增加服务内容,有的无理指责、刁难、侮辱和投诉物流一线作业员工,如果抗争吃亏的总是物流员工。
不少一线操作员工觉得低人一等,常常感到窝火和委屈。
企业领导经常与客户、货主加强沟通,增进双方的理解和友谊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员工自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和宽容心,能作出说明的,要以正当的理由作出委婉的解释,无法解释的请求上司出面协调。
但无论如何都要按照作业要求,确保服务质量,以此赢得客户、货主的尊重与理解。
六、承受巨大寂寞压力 物流一线一般是指仓库、码头、堆场、机场。
作业人员成天与货物打交道,点数量、记数字,有时见物不见人,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年轻人很难耐得住寂寞,有的借故串岗、离岗。
这样很难不造成差错和事故,这种现象多了,工作岗位就难保。
不少物流企业的年轻员工就是因为耐不住寂寞,擅离职守,造成差错,造成损失而被辞退的。
选择物流就业,就要了解这一特点,就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该玩的时候就玩,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
但到了工作岗位上,就要专心,坚守岗位,聚精会神,把件数点清,把数字记清。
为企业尽责,向客户负责,也向自己负责。
七、处理好人际关系 物流一线,是中低端的服务场所,表面上看,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其实人际关系也同样复杂。
表现在工作上干多点少点斤斤计较,厚此薄彼感情用事,说三道四搬弄是非,成团成伙关系庸俗,仗义执言遭受非议,出了差错扯皮推委。
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正确认识,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很容易把关系弄成复杂化,影响到心情和工作。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是,少说多干,少参与是是非非的议论,有了瓜葛牵扯就及时说明情况,消除误会和隔阂,必要时直接与上司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一句话,就是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业务知识的钻研和做好本职工作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八、扎扎实实打基础 近几年来,物流人才的需求成了大热门,几十万年薪的待遇很吸引人。
何谓物流人才
笔者以为应是有大专以上学历,有物流供应链上某一环节或多个环节的操作经历,有较强的系统设计、信息处理、客户服务、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能力,有良好的经营管理业绩者。
是不是物流人才,不单要有学历和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出众经营管理业绩,也就是说物流人才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物流一线作业是物流人才的成长基地,要成为物流人才,就得从一线干起,在一线增长才干。
一线的基础夯实了,才有开拓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才能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人才的坦途。
九、学会一专多能 物流行业竞争激烈,生意难做,分工太细,用人太多,会加大企业的成本支出。
因此,企业领导,人事经理不得不在用人成本上动脑筋,做文章,想办法。
一个人能干几个人的工作,一专多能的操作工当然是企业的首选。
现在,复合型的操作工,业务员已经成为物流用工的趋势。
写字楼里的白领,不管是做进口、还是出口的,不论是做海运、还是做空运的,都应当会报关、报检、报验,还要会上下游和相关岗位的操作,那就显示出了价值。
连最简单的仓库工作也是这样,过去的工作分工很细,管收货的不管出货,管备货的不管保管,理货的与*车不搭界。
还有运输的驾驶员与交单、送货、搬运是两码事。
现在就不一样了,要求一个人熟悉、会做、能做几个人的活儿。
因此,从业人员必须刻苦学习,掌握多项本领,这样的人企业才欢迎,才能发挥大的作用。
初一地理下学期的每小节的知识点归纳和每节的感悟(感悟要600字).说闲话的别来
初一下地理提纲第一节 日本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第1句】:地理位置: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中国的东面。
【第1句】:日本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
【第2句】:日本的范围(组成)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及周围的小岛屿
【第3句】:面积和人口
【第37句】:7万平方千米,
【第1句】:27亿450N 韩国 日本海 1250E——1450E 太平洋 朝鲜海峡中国 东海 250N
【第4句】:日本的地理位置对气候、经济有什么影响
纬度位置 → 北温带 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位置 → 岛国 气候降水多,有海洋性特点,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对外经济联系
【第5句】:日本的象征 富士山 活火山 日本是 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岛国活动:P19 图
【第7句】:4, 比较日本与英国跨越的经纬度范围
哪个国家大
环境复杂程度
日本跨越的经纬度大 ,日本的国家面积大,日本 : 377,905平方公里,英国 : 242,910平方公里 日本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多火山、地震。
【第7句】:读下图,它是日本哪座著名的山峰
描述其景观它是日本最高峰——富士山(“圣岳”),著名的活火山。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第8句】:读右图,说明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连接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在两板块碰撞、挤压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和地震。
【第9句】:讨论火山带来灾难,能为人类造福
火山喷发时,大量火山灰降落。
但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灰分化成为肥沃的土壤;火山岩浆流动形成的各种地貌,成为一大景观;火山口往往形成湖泊;火山分布地区往往地热资源丰富,多温泉。
【第10句】:日本多地震,日本人民如何预防或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1)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预报准确性。
(2)日本住房: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现代建筑增加抗震设施。
(3)加强全民抗震教育,增强人民求生能力。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的七大秘诀• 全世界最优质的产品 • 勤俭、节约的国民• 精英官员• 批量生产优质产品• 三人同心• 以公司为家• 取长补短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第1句】:日本经济特点 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第2句】:日本工业类型 进口——加工 ——出口
【第3句】:读P22 阅读材料,说明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
• 1)日本利用世界经济恢复,引进技术发展工业;• 2)重视教育,依靠科学技术,劳动力资源丰富;• 3)岛国多优良港口的优势,利于海上运输。
•
【第4句】:阅读资料、下图和课本P21图7。
8,分析日本经济 以什么部门为主
日本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
对外依赖严重,需要大量进口煤、铁矿石等原料日本三大产业第一产业:2% 第二产业:37% 第三产业:61%
【第5句】:读上图,日本除 木材 之外,经济发展的原料、燃料都需进口;说明矿产资源贫乏。
【第6句】:日本工业原料主要来源:石油— 中东 ,铁矿石— 澳大利亚 、 巴西 ;铜— 智利 、加拿大 ;煤— 中国。
【第7句】:读上图,日本工业品主要销售地美国、西欧、东南亚、中东等地。
【第8句】:日本的工业分布和工业区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地区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第9句】: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
出口加工经济→B 太平洋沿岸有利条件→ A工厂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D→ C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 工业经济效益高活动:讨论日本经济发展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如何解决
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 →降低经济竞争力→受世界经济影响大。
用地用水紧张、工业污染严重、工人工资高 →加速扩大海外投资。
高科技工业发展慢。
→ 加大国家支持。
第二节 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第1句】:位置:亚洲的东南部
【第2句】: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第3句】:十字路口位置十字:太平洋——印度洋 亚洲——大洋州
【第4句】: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 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是连接太平洋与 印度洋的重要 海上通道。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第1句】: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为主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第2句】:主要农作物: 水稻
【第3句】:主要经济作物: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东南亚是橡胶、油棕、椰子、亚麻的最大产地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第1句】:山河相间分布,河流上游能源丰富,下游有肥沃的平原。
【第2句】:城市沿河分布
【第3句】:找出伊洛瓦底江、 萨尔温江、 湄南河、 湄公河、红河城市名称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 红河 越南金边 湄公河 柬埔寨万象 湄公河 老挝曼谷 湄南河 泰国仰光 伊洛瓦底江 缅甸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第1句】:是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第2句】:华人:取得了所在国的国籍。
【第3句】:华侨:仍保留中国国籍。
第二节 俄罗斯 货币: 卢布 白色: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蓝色: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 温带的标志。
第三节 第一节 中东长期的热点地区五海三洲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匮乏的水资源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有20个,他们是马耳他、卡塔尔、科威特、利比亚、巴林、新加坡、巴巴多斯、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以色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布隆迪、佛得角、阿曼、阿联酋、埃及、肯尼亚。
3亿多人口面临严重缺水。
¨ 第二节 欧洲西部¨ 一、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第1句】:位置:位于欧洲西部
【第2句】:面积、人口 约500万平方千米 人口约
【第3句】: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欧洲联盟(1)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简称欧盟(2)25个成员国,都是经济发达国家(3)欧盟建立的基础: 地理位置相近,经济基础类似,发展水平相当(4)欧盟建立的结果、作用、影响: 扩大经济市场,降低成本,减少繁琐手续, 推动科技发展,促进内外贸易发展, 加强各国在世界政治、外交上的实力欧盟的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 新入盟的10个东欧国家: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立陶宛、马耳他、塞浦路斯。
欧盟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与美国、日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式
【第1句】:欧盟 的工业分布:自英国向东道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南部意大利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第2句】: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第3句】:制造业:是指把原料经过加工制造成产品的行业
【第4句】:发达国家: 工业部门齐全,对外经济贸易以高科技产品为主。
发展中国家: 单一经济(马来西亚), 资源贫乏(尼泊尔), 人口众多(印度)
【第5句】:不同国家的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 发达国家的GDP_高___, 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_多___;发展中国家的GDP_低___,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少 四、传统的畜牧业
【第1句】:欧洲西部的总地形 地势低平, 南北多山脉, 中部平原广大
【第2句】:欧洲西部的气候 1)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 2)以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有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牧业生产。
【第3句】:欧洲西部牧场畜牧业大国:英国、法国、荷兰、丹麦
【第4句】: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5句】:乳产品生产过程五、繁荣的旅游业 :海滩 山脉 牧场、人文环境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人口 粮食与环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 乞力马扎罗山 好望角 黑种人的故乡¨ 黑人的原住地 –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中90%是黑种人 – 2000年的文明史¨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不平等的贸易交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的典型特征 明显的干湿季
【第8句】:4 澳大利亚低级的有袋目动物—大袋鼠、小袋熊属原始的后兽亚纲。
卵生的单孔目哺乳动物鸭咀兽属原始的原兽亚纲,都是澳大利亚独有珍奇动物。
哺乳类的31属中有28属为特有,650多种鸟类中特有种达450种以上,昆虫属中也有一半为特有种。
在12049种植物中有9086种(占75%)是属澳大利亚的特有种,在本国广泛分布的桉树,即是其它大陆上所没有的树种,也是澳大利亚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之一。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羊只数目最多的国家1999年人:1875万 羊:
【第1句】:5亿绵羊头数世界第一 羊毛产量世界第一 羊毛出口世界第一 羊肉产量世界第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地势平坦:中部平原(澳大利亚大盆地) 气候适宜:热带草原 分布广泛草原辽阔:大片的热带草原 饮水丰富: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品种优良:美利奴羊 没有天敌:无野生肉食动物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世界上主要矿产品出口国: 煤:产量的一半供出口,主要销往日本等国。
铁:储量世界第四,出口量世界第一。
主要销往西欧、日本、中国。
美国50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国五十个州。
7红6白条:代表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
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象征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忍不拔和正义。
夏威夷群岛 被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土温愚为: “最 可爱的 岛 屿舰 队”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 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 • 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 • 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
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 • 三、美国的现代化农业高度现代化;农产品极其丰富----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等)输出国、典型的商品农业分布区,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地区生产专门化发展工业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铁路,公路,内河、湖泊及海洋运输以及航空运输四通八达);科技力量雄厚(世界名校众多);市场经济环境良好。
主要工业产品居世界前列,如石油(埃克森美孚、谢弗隆—德士古),电子产品(通用、戴尔、惠普、英特尔),化工产品,汽车(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飞机(波音)等信息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宇航技术(登陆月球、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登陆火星、哈勃望远镜)、生物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核能利用(原子弹、核电站)等的研制与开发,均居世界的领先地位。
东北部西部南部主要部门钢铁、汽车、化学电子、飞机、精密机械石油、飞机、宇航重要城市芝加哥、纽约、匹兹堡、底特律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美国最大城市、最大海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香港)之一 ——纽约美国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经济、文化中心;“世界电影之都”——好莱坞和“娱乐天堂”——迪斯尼乐园所在地
【第2句】: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 地中海气候3)有高等院校(科技)斯坦福大学的关键作用 4)便捷的交通5)军事定货(市场)华盛顿—美国首都,位于哥伦比亚特区,全国政治中心纽约——美国最大城市、最大海港,金融中心旧金山—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文化中心之一。
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洛杉矶—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西雅图—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心芝加哥—美国铁路交通中心底特律—美国汽车工业中心休斯敦—美国石油工业和宇航中心匹兹堡—美国钢铁工业中心走 进 巴 西吃——烤牛肉 国宴——烤牛肉 巴西的牧场面积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广阔无垠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
养牛的头数和牛肉的产量均占世界第2位,从1980年起巴西实现人均一头牛。
喝——咖啡、橙汁 乐——足球、桑巴舞 玩——游山玩水
物流文员的职业困惑及出路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 第1课 繁盛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第1句】: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第2句】: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第1句】: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第2句】: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第3句】: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第1句】: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2句】: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第3句】:崇尚节俭;
【第4句】: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第1句】: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第2句】: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第3句】: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第1句】: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第2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3句】: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第1句】: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第2句】: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第3句】:金城公主入吐蕃 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 活动地区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纥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 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车书本一家”。
满族 南诏 西南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第1句】:遣唐使
【第2句】:鉴真东渡
【第3句】: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三、玄奘西游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第1句】: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第2句】: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第
【第7句】: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第1句】: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第2句】: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第1句】: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第2句】:《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代表作 特点 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 白居易 《秦中吟》《新乐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第1句】:书法 书体 书法家 代表作 颜体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体 柳宗元 《玄秘塔碑》
【第2句】: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画圣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第1句】: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第2句】: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第3句】:西夏的建立
【第4句】: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第5句】: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1句】:金的建立
【第2句】:金灭辽和北宋
【第3句】:南宋的建立
【第4句】:岳飞抗金
【第5句】: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 契丹 10世纪初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 北宋 汉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 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 李元昊 兴庆 金 女真 12世纪初期 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 南宋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赵构 临安(今杭州)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第1句】: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第2句】: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第1句】: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第2句】: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第3句】: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第4句】: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第1句】: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第2句】: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第3句】: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第1句】: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第2句】: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第1句】: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第2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第1句】: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第2句】: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1句】: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第2句】: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2)海运
【第3句】: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第4句】: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第5句】: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西藏——宣政院辖地 地方:行中书省 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广州——江西行省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第1句】:汉族外迁边疆
【第2句】: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第3句】: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第2句】:回族的形成 第
【第13句】: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第1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第2句】: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第3句】: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
【第13句】: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史学上的“两司马” 史学家 年代 著作 体例 叙事范围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战国到五代 三、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 词人 代表作品 风格 婉约派 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豪迈。
辛弃疾
【第4句】: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第5句】:绘画 (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4)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
【第6句】:书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1句】: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第2句】:特务统治 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第3句】: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八股文”。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第1句】:明太祖的分封藩王
【第2句】:建文帝削藩
【第3句】:靖难之役
【第4句】:明成祖强化君权 (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第1句】: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 人物 郑和 时间 1405—1433 次数 7次 人数 27000多人 船数 200多艘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设备 罗盘针
【第2句】: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第3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第4句】: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第1句】: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第2句】: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1句】: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第2句】: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3句】: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第4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第1句】:满洲的兴起 (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
【第2句】:清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1636年 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 都城:盛京
【第2句】: 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 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 时间 族名 政权 建立者 唐朝 靺鞨 渤海 1115年 女真 金 完颜阿骨打 1616年 女真 后金 努尔哈赤 1636年 满洲 清 皇太极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句】:设立军机处 (1)雍正帝时设立
【第2句】:文字狱 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1句】: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
【第2句】: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第3句】:清朝设置台湾府(1684年) 二、雅克萨之战
【第1句】: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第2句】:雅克萨之战
【第3句】: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 (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第1句】: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1)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2)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第2句】: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第1句】: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期)
【第2句】: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期) 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第1句】: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第2句】: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年) 四、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的疆域 巴尔喀什湖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葱岭 太平洋 南海诸岛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喜马拉雅山 清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清朝中央政府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设置驻藏大臣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第1句】: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第2句】: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第3句】: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第4句】: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第5句】: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
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第1句】: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第2句】:“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第3句】:“闭关锁国”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第
【第21句】: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第1句】:明北京城
【第2句】: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三、古典小说的高峰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清朝 《红楼梦》 曹雪芹 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戏剧的繁荣
【第1句】:明朝后期最负成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为《牡丹亭》。
【第2句】: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五、书画的成就
【第1句】:书法: 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第2句】:绘画 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徐渭:善于泼墨 “扬州八怪”
综合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谈谈我国古代对外交往有何特点
(1):①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②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国有制转化,封建日益发展。
③民族关系上:民族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④思想文化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秦朝:①结束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②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
如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④留下的伟大工程对后世影响深远。
(3)两汉:①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昭宣中兴、);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两汉疆域进一步扩大,西域、西南夷、百越开始纳入汉朝版图);③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的频繁);④进一步完善(王国问题的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⑤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取得的成就,为后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⑥儒家思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⑦文化具有多样化有机结合、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宏等恃点。
(4)三国:①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分裂的时期;②对大混乱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趋向三国统一的必要步骤;③是江南、西南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北方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④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和进步的时期(人才流动的自由,文化的多元,华佗、马钧等);⑤较为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锻炼了一批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曹操和。
(5)两晋南北朝:①政治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北政权更替频繁;士族势力由兴盛走向衰落;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加快。
③经济上: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停滞;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③文化上:宗数在这一时期成了地主阶级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宗教又影响着哲学、文学和艺术。
为佛数服务的雕塑、绘画有着辉煌的成就。
(6)隋朝:①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实现了南北统一。
②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
③大运河的开通,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④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唐朝和后世的中国以至东亚,都有深远影响。
(7)唐朝:①政治稳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封建社会进人鼎盛时期(贞观之治、)。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很多建树(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两税法)。
③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
④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⑤文化上具有全国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的特点。
(8)五代十国:①政治上。
藩镇割据局面仍在继续和发展;朝代更替频繁;统治残暴,剥削苛重。
②经济上:江南进一步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9)两宋:①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
②经济上:北宋时,农业有较大发展,南北作物交流频繁,农产品商品化明显增强;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同时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北宋时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南宋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③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④科技文化:为战争需要,火药、火器的研制与生产得到发展。
大量文学作品反映战争与分裂的社会现实。
如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武器;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的诗词。
(10)元朝:①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实行行省制度,行使了中央对西藏、台湾、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
②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广植棉花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漕运和海运的畅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大都等一些较大城市商业繁荣;泉州对外贸易发达。
③中外交流频繁。
来大都的亚洲、东欧和非洲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意大意人马可•波罗还在中国居住十几年;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④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汉族人民对开发边疆做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大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人中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一回族。
但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11)明清:①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明朝戚继光抗倭,巩固东南边疆。
清朝平定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确立由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起到了开发台湾和加强祖国海防的作用;反击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订立《尼布楚条约》,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的自然经济;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皇权空前加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人们]思想,预示着新制度的出现。
③经济上: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
④中外关系出现一些新特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⑤文化承古萌新,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古典文化进人总结时期。
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西方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水平已超过自己的外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