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40年聚会感言6

07-2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国际护士的最高荣誉被称为什么

1912年,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和奖状,作为对各国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

我国历届获得者2005年第40届获得者      刘振华   山东省住院部主任   陈 征 社会服务部主任   冯玉娟   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护理总经理   广华医院及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   万 琪 护理部主任   王亚丽  甘肃省护理部主任   陈征,社会服务部主任。

1984年,陈征在重症肝炎病区做护士长。

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们受到社会各方甚至家庭的歧视。

为了给大家做榜样,陈征带头给重症病人做护理工作。

一次,一名肝硬化的男病人突然大出血,家属吓得躲出了病房,陈征顾不上擦去病人喷溅在她脸上、身上带有很强传染性的污血,马上配合医生为病人实施抢救措施。

病人最终得救了,他的女儿感动地对陈征说:“您做到了我们做儿女都做不到的事儿。

” 从事传染病护理,免不了会碰上艾滋患者。

20世纪80年代末,地坛医院收治了首例艾滋患者。

那是一名外宾,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跳楼造成全身。

当时,国人对艾滋病谈之色变,医护人员也欠缺防护知识,恐惧心理普遍存在,有个护士甚至辞职不干了。

面对种种疑虑,已经身为护理部副主任的陈征带头进入病房,和护士们一起给病人进行护理操作,并对全院护士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制订系列艾滋病护理常规。

医院成立第一家关爱艾滋患者组织——红丝带之家后,陈征又作为首批志愿者,和艾滋患者们一起谈心、包饺子、做游戏。

她的率先垂范消除了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

如今,红丝带之家已有2000多名志愿者,上千名患者在此接受服务,一批年轻的艾滋病护理骨干活跃在为全国培训护士的师资队伍中。

面对疫情高龄上阵奋战非典消毒隔离工作成为“世界的典范” 2003年的春天,北京非典肆虐,陈征所在的地坛医院成为第一批非典定点收治医院。

56岁的陈征作为医院防治小组的成员和医院护理工作的总指挥,本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动动嘴,可她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穿上防护服,一头扎进了护理一线。

四十出头的林先生是名外籍患者,得了非典后心里十分紧张,精神一度崩溃、失常。

在转运病人过程中,为了消除林先生的紧张情绪,陈征一边推着轮椅,一边和他聊天,给他心理安慰。

听了她的劝慰,病人衷心地表示:“有了你们,心里踏实多了。

”而令病人意想不到的是,身后这位和蔼可亲、身穿防护服的护士竟然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大姐。

2004年,为了培养护理部的接班人,陈征主动让贤,离开了护理领导岗位。

干了一辈子传染病工作的她本可以回家安享清福,可当年6月,陈征竞聘成为了医院社会服务部的负责人,专门负责出院病人的随访、热线咨询和面向健康人的预防门诊等工作。

谈到新工作,陈征说:现在不少人仍认为,传染病可怕,很多人甚至歧视传染病人和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务人员。

从护理管理岗位到随访服务部门,陈征要做的就是让病人们感受到来自医院和社会的真情。

到2005年,社会服务部在陈征的带领下已运转了整整一年。

陈征和部门的7位同事,为2000多位出院肝炎患者提供了疾病咨询,还给3000多位健康人进行了传染病预防注射。

很多病人经常打电话咨询自己的病情,还和陈征探讨自己的饮食起居注意事项,已经将陈征当成了老朋友。

“人们都说现在上趟医院,一定要找个熟人才好办事儿,我就是要做病人们在地坛医院的老熟人儿,让他们不再感觉医院冷冰冰。

”得奖感言荣誉属于传染病护理界。

  刘振华,现任山东省住院部主任,2005年,刘振华被授予南丁格尔奖,以表彰她用非凡的勇气和爱心从事麻风病专科护理28年的护理生涯。

如果说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书,那么,刘振华就是用爱书写着人生,展现着她关心、救助麻风病人的天使情怀。

  1977年,22岁的刘振华从济南卫校毕业。

一纸通知让她惊呆了:她被分配到了麻风病住院处。

那天,她一夜未眠。

她知道,由于麻风杆菌侵害人体的外周神经造成各种损坏使人毁容,麻风病人往往给人极其恐怖的印象。

最终,是母亲的劝慰让她坚强起来:别人能干,咱也能干。

  但是一些亲友的不理解,还是让刘振华备受打击。

男友得知她的工作后,决意分手;一次到同学家聚会,同学家长知道了刘振华的工作,待她走后,将用过的茶杯、坐过的床单全部扔掉,并将家里彻底消毒。

  是医院前辈的敬业精神和对病人的爱心让她坚持了下来。

刘振华看到带她的王忠三大夫为病人治疗时,会攥着病人那像烧火棍一样的胳膊,耐心为病人打针,认真查看病人身上的溃疡。

她问王大夫:“你和病人靠得这么近,不怕被传染吗

”“不会的,我们有预防措施。

再说麻风病人并不像所说的那么可怕。

每个病人都有一段痛苦深埋内心,没有善良慈悲之心,干不好这项工作

”从那以后,刘振华开始用心接近病人。

  每天清晨,她都先去看护重病号,小心地为他们穿好衣裤鞋袜,整理床铺。

忙完护理,她就抓紧时间,清洗病人换下的被罩、床单和衣裤,遇到屎尿渍迹处,反复搓洗。

有的患者全身患有皮疹,看不见血管,输液时刘振华就不戴手套,先用手摸到血管,再一针下去,让药液缓缓滴入。

  就这样,28个春秋过去了。

医院的护士换了一拨又一拨,而刘振华依然坚守着。

  在麻风病人的心里,刘振华就是播洒爱心的天使。

年年春节,刘振华都陪在患者身边,除夕夜与患者一起吃年夜饭,初一清晨又一一拜年送祝福。

她为腰腿疼患者买来充气床垫,为失眠病人买来保健食品,为贫困患者买来保暖内衣,为老人备下电褥子,还买回各种瓜果食品,亲手做出各种滋补品。

  1994年,单位为刘振华调换了一套楼房,一家人告别居住了17年的小瓦房,搬进了城里。

丈夫上班近了许多,女儿上学也有了保障,但家离病房远了,和病人联系起来不方便,刘振华和丈夫商量后,用自己的钱买了一部手机,放在病房里供病人使用,以便及时掌握病人的情况。

  1998年,医院决定将刘振华调回门诊。

没想到消息传开,麻风病住院处炸开了锅。

有患者提议写联名信,不一会儿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到了,一个挨一个地签上了名字,没有手指的人就用残肢重重按上红印,表达他们想要留住刘振华的强烈愿望。

院领导进退两难,把决定权交给了刘振华自己。

病人的信任和依赖,让刘振华流下了眼泪,就这样,她又一次留了下来。

  善于思考的刘振华,发表了2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她在麻风病防治与护理上探索出“以情感支持为主、人性化综合管理”的新路子。

她的科学成果,已在济南及山东省推广。

  在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墙上,挂有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白衣天使之楷模,不是亲人胜亲人”。

这是病人对刘振华的最高评价。

  万琪,西藏军区总院护理部主任。

17岁那年,万琪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告别了繁华的“天府之国”的首府成都,只身来到驻藏第9医院,成为了一名边防卫生战士。

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摄氏零度以下,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40%,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高寒缺氧,使边防官兵不同程度地患有指甲凹陷、脱发和心血管疾病等,先后有数十名战友和官兵的亲人因高原疾病长眠在雪域高原。

在一次次与病人的接触中,她目睹了边防官兵和藏族同胞因为缺医少药给身心带来的痛苦。

一次,有个名叫扎西的边防战士因外伤失血过多,病情十分危急,在组织抢救中突然没有了所需的血液。

那时,万琪刚从内地休假回来,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

难道能眼睁睁地看着和自己一样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死神夺去

万琪站出来果断地说:“我的血型正好相符,抽我的吧

”在场的医生和战友惊奇地看着她。

驻地海拔超过4500米,初来乍到,别说是抽血,就连喝水、走路的力气也没有。

她看着大家犹豫不定的目光,急了,大声喊道:“别再犹豫了,救人要紧,这里我最年轻,快抽我的吧

”瞬间,300毫升新鲜血液输入了扎西的体内,扎西慢慢地睁开了双眼,万琪激动的泪水连同虚汗顿时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落。

从那以后,万琪更加坚定了要立志成为一名军中“白衣天使”的愿望。

1984年,她放弃了报考其他军校的机会,第一志愿毅然填上了护校。

1986年毕业之际,她毅然放弃了留在成都的机会,主动申请回到了西藏。

万琪被分到。

她作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到最艰苦、工作最累的传染科工作。

许多人不理解:她这么一个来自城市的姑娘,为什么会选择大多数护士都不愿意去的科室

万琪认为,只有在条件差的科室,才能体现做一名军队护士的人生价值。

面对朋友的好言相劝,她都一笑置之。

   当时的传染科,医疗条件差,医护人员少,与传染病人接触的机会多,由于防护措施落后,医护人员感染率极高,可万琪一心只想护理好病人,别人不愿干的活她总是争着干、抢着干;许多藏族同胞不懂汉语,她就带着藏族同事一字一句地翻译给他们听,一点一点地给病人讲解卫生常识和家庭护理方法。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1996年5月,医院外三科收进来一位叫廖勇的战士,他因高血压脑出血,同时患有糖尿病,昏迷不醒,病情相当危险。

万琪被派去对他进行特别护理。

为了护理好病危患者,她吃住都在病房里。

手术后,病人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

由于病人抵抗力下降,为防止交叉感染,病房里的一切工作都靠她来完成。

第一次术后三天,她当班时发现病人突然出现烦躁,两侧瞳孔大小不一,她及时报告医生,为病人第二次手术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

由于救治及时、护理得当,患者在一个半月的卧床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经过半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到生活完全自理。

1998年初,那曲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许多藏族牧民被冻伤,急需救治。

万琪和医疗队的成员一起,整整两个半月,走村串户,挨家巡诊,为群众讲解防冻知识,帮群众处理冻死牲口,每天工作15个小时。

严重的高山反应,使万琪吃不下任何东西,一吃就吐,直到吐出来的全是黄胆水。

短短3天,万琪的体重减轻了近10公斤,枯瘦如柴。

抗雪救灾指挥部得到消息后,指示医疗队派人马上接她回去。

万琪坚决不肯,说:“老乡们的冻伤还没痊愈,特别是顿珠需要有人精心护理,否则,他的腿有截肢的危险。

再说,我已经熟悉了这里的情况,此时下山不合适,我也不忍心。

”半个月后,当万琪告别已康复的顿珠下山时,再也支持不住倒在了病床上。

赶来看她的同事们看到万琪变得满脸黝黑,双眼凹陷,瘦弱得不成人样,禁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万琪却强装笑脸,对同事们说:“我没事儿,只是累着了,休息休息就会好的。

”两天后,她又去了海拔超过5000米的聂荣县索雄乡,奔赴雪灾第一线,一心为被冻伤的牧民治伤送药。

两个半月的时间,万琪行程2万多公里,经她和同事们救治的牧民达2000余人次。

万琪认为,现在的工作岗位,只不过是她实践、从事、乃至诠释护理这个职业的一个平台,虽然经过这些年走藏北、下藏南、去寺庙,给患者看病、护理,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但要从这个平台起步,不断上新台阶,不辜负当初选择护理、选择西藏的一腔热情,更新知识是关键。

这些年来,万琪先后自学了、、、《心理学》等专业书籍,通过了护理专业大专和本科学业考试。

对此,她仍不满足,又选择去军医学院进修了两年。

回来后,万琪在充分总结17年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了120篇理论文章。

其中,《氧疗应用于高原地区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等30余篇学术论文在军内外护理杂志上发表。

同时,万琪还把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率先开展了《高原地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研究》等1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取得了实效。

其中《氧疗应用于高原地区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的临床使用,使病人得到了最佳治疗效果。

这种把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的护理方法,不但使手术后的病人能提前康复,而且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开创了西藏高原医疗护理的先河,使这样的手术能够顺利、安全地开展。

  王亚丽,定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

1955年9月1日,王亚丽出生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1972年高中毕业后赴农村当知青,1975年被组织推荐到省护士学校学习,从此,王亚丽就与神圣的护理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亚丽毕业被分配到了定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当时肿瘤科有24张床位,5名护理人员,人手少,任务重,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病区是土木结构的平房,没有自来水,护士每天要到几百米远的地方为患者打水,一箱箱地搬运液体,打扫病房卫生,冬天还要为患者拉煤、生火。

王亚丽总是早早地赶到医院,脏活、累活抢着干。

有人说她傻,但她却说:“我年轻,体力好,理应多干些。

”她把对南丁格尔宽广博爱精神的理解化作对患者深切的关爱和同情。

多少次,她从家中端来熬好的稀饭送给需要进流质饮食的术后患者,多少次,将馒头、鸡蛋等食品悄悄地带给营养缺乏的患者,多少次,她用热情地话语打消了笼罩重症患者心头的阴霾,重新面对生命的阳光。

她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办黑板报,向患者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帮助科室制定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技术操作。

很快,王亚丽出众的才华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同行们的普遍好评,1978年,她被提拔为病房护士长。

从此,王亚丽以更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护理、温馨的服务演绎了一个个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颂歌。

在王亚丽28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始终如一,关心、帮助患者。

“帮助患者鼓起与病魔抗争的勇气,用我们的爱心给患者带来生命的春天,这就是护士的价值所在。

”谦逊平和的王亚丽轻言细语地道出了护理工作的伟大意义。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她,举手投足间,一言半语里,无不流露出职业生涯烙下的深深印记,无不表达着对生命的尊崇敬畏和对护理工作的无比热爱。

1991年9月,王亚丽被任命为护理部主任,她清醒地意识到护理专业有别于其他服务行业,尤其是在医疗科学飞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保健知识迫切需要的今天,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是不够的。

于是她凭着惊人的毅力考取了兰州医学院成人高护班,全脱产学习一年。

2002年,47岁的王亚丽又报名参加了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班学习,进一步深造提高。

由于她好学不倦,敏于思考,勤于钻研,她撰写的《静脉输液方法改进初探》、《我院开展护士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浅谈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等10余篇论文均在《中华护理杂志》、《甘肃科技》、《卫生职业教育》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

       冯玉娟 香港首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34年护理生涯 从1971年开始学习护理专业,冯玉娟已经在护理岗位上辛勤工作了34个春秋。

先进的护理技术和服务理念层出不穷,在工作中冯玉娟感到了巨大压力,1983年,她毅然辞掉工作到香港理工大学进修护理教育文凭。

1985年,冯玉娟继续回到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教学工作。

1990年,香港进行了医疗改革,香港公营医院联合组成了医院管理局,香港医院管理局十分注重医院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护士的重要地位显得更加突出。

亦于此时,冯玉娟转到妇产科,出任高级护士长负责护理管理工作,因此冯玉娟又报读了MBA的课程,以此加强自身素质与修养,并于1991年毕业。

1993年,冯玉娟所在的广华医院正式成为香港医院管理局属下的医院,冯玉娟担任部门的运作经理。

作为医院管理层的人员,冯玉娟再次感到医疗护理管理知识不足,于是报读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医疗管理学,两年读完了硕士的课程,从此主要进行医疗服务的管理和研究。

1997年,冯玉娟升职为医院护理总经理(即总护士长)。

2002年,广华医院与黄大仙医院两个医院的管理合并,冯玉娟出任两所医院的护理总经理。

2002年末,医院管理局再次进行改革,实行7个医院联网。

此举为广大患者带来了便利,病人可以根据自己所住的区域,在联网内选择医院,方便就诊。

由此,冯玉娟出任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广华医院、东华三院及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至今已有3年。

回顾34年走过的历程,冯玉娟时刻感受着护理工作带来的压力,她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学习先进的护理服务与管理理念。

与此同时,她也不断的体会着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所感受到的呵护病人健康的快乐。

发展专科专才的护理模式 冯玉娟谈到,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病人对护士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内地病人许多日常起居饮食的照顾都是由病人家属来做,内地病人对医生的依赖程度较高。

然而,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打针、发药,护士应当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生理到心理,从患者本身至患者全家乃至社区,护士应当对患者的康复进行协助及指导。

内地护士亦应在某些领域加强培训,比如在护士对病人病情评估、病情观察、药物管理、治疗反应等方面应该强化。

香港的医护比为1:4,目前,内地医护比未能达到这个比例。

冯玉娟说,结合内地的实际情况,内地应当发展专科专才护理模式,充分利用每一位护士的才能,使护士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病人服务。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 谈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体会,冯玉娟说,当今护士面临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护士的形象未如理想,令流失率增加;二、护理工作吸引不到最佳的人才入行。

冯玉娟认为,现在各个行业都要吸引各方面不同的人才,不断发展的社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个性与才能,如果人才不优秀,再多的科技也起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才是根本。

护理行业如何与其它行业争夺优秀、有限的人才,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重要问题。

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培养大量优秀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和护理教育工作者,以此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护士的形象,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护理队伍。

我们应当把当护士这一职业看成是一个荣誉,而不能单单为了赚钱才从事这个工作。

护士核心才能的标准 比较香港与内地的护士核心才能标准,冯玉娟认为,病人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对护士核心才能要求的不同。

每一位护士的知识水平、操作能力都是不同的,发展护士的核心才能就要将其分成不同等级,并针对不同级别的护士制定不同的护理工作要求,只有这样才会让每一位护士达到护理标准。

冯玉娟介绍说,在香港,十分注重对护士各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非本科护士,会促使其继续学习,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机会,直至拿到本科学历。

冯玉娟说,我们呼吁政府要为护士的继续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

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护士的形象就可以不断的提升,产生工作的满足感继而产生工作的动力。

冯玉娟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培养好下一代,使香港护理队伍后继有人。

在简短的采访结束时,冯玉娟诚恳地寄语年轻护士:护士是一项十分崇高的职业,要从病人的康复中得到满足感,我们要懂得去珍惜。

40年同学聚会的祝词

40年同学聚会发言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40年岁月已匆匆而过。

从入学相识到毕业相知。

3年的时光飞似的滑过眼前。

从各奔东西到今日重聚,40个春秋很短又很长。

今天,在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下,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在这里如期进行。

借此机会我代表全体同学向不辞辛苦,不怕天气炎热,不顾年老体迈亲临这次同学会现场的班主任易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本次联谊会的倡议者、组织者、以及筹委会的同学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向参与本次同学会的全体同学致以深切的问候!尤其要感谢远离县城的同学们,你们能放下手里的工作,不畏旅途劳顿、长途跋涉前来参加同学聚会,在这里我要大声的向你们说:谢谢你们!最后,还要向因故未能到会的同学们道一声保重、祝福,祝福他们平安、健康、快乐!  忆往昔,1970年的盛夏,十二、三岁的我们怀着初识的喜悦和惊奇,相聚在水口寺这所平凡的学校里,从此我们开始了三年的同窗生活,度过了人生那段最纯洁最浪漫的时光。

当时我们风华年少,读书学习、唱歌跳舞、打篮球乒乓,天真烂漫,单纯可爱。

所有的一切,现在想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亲切,这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财富,足以让我们一生去倍加珍惜和品味那段如歌的岁月。

40年前的今天。

我们告别了熟悉的母校,告别了敬爱的老师,也告别了同窗的你我。

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踏上了追梦的路,有的同学跨入了高中的校门继续学习。

有的参加了工作,踏上了人生旅途的征程;有的穿上了军

求毕业时对同学说的话(100字左右)

问同学情是什么

为什么直叫人时常想起,难以忘怀;一生牵挂,三世相亲;风雨同舟,甘苦与共。

那是因为,同学情至纯至真。

像玉壶冰心,似银色月光,让人心透明,生温馨。

没有名利的杂质,没有物欲的浊流,只有共同走过的一段黄金岁月。

小学同学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虽有同桌的你,课桌中间画起“三八线”,偶尔吵吵闹闹;虽有竞争对手,暗自较劲,但一旦毕业第一次分别,女同学眼泪汪汪,男同学一夜长大,惜别,纯净了最初的同学情。

初中高中,从豆蔻年华到花季雨季,恰同学少年,一同飞扬青春的旋律,经历成长的烦恼,承受考试的压力,走过叛逆的日子。

做人的基石深深埋下,友谊的种子悄悄萌芽,还有慢慢长大的滋味共同品尝。

一起参加的18岁成人仪式,成了同学们告别幼稚、走向成熟,扬起风帆、破浪前行的集体经典,像一杯清醇的酒,历久弥香。

大学和研究生同窗,更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上铺下铺,朝夕相处,共同走过如歌岁月。

4年7年,上千个日日夜夜,谈理想,忆人生,钻专业,找工作,留下多少故事,如泣如诉,如歌如咏。

多少学子演出过为同学捐款的人间真爱。

当从清贫的兜里捐出零钱,当友爱的双手折成五彩缤纷的千纸鹤时, 同学情的清纯,怎不感天动地

那是因为,同学情难舍难分。

像风筝舞天,似藕断丝连,让理想放飞,将真情挂牵。

毕业分手时唱过“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然而毕业典礼上,离别的心痛,思念的种子,开始萌生并渐渐生长于岁岁年年;牵挂,那风筝绷直的丝线,拴住了全班同学的心,随岁月逝去而越贴越近…… 毕业后10年、20年、30年、40年,同学聚会成了人生的盛宴。

什么都可推辞,就是同学聚会不能不参加。

乍一看,人世沧桑刻在脸上,3分钟过后尽开颜。

不叫官职,无论长幼,直呼其名。

还是学童时的模样,还是那时的倔脾气。

回首望,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官场风云,商海沉浮,甜酸苦辣,悲欢离合,让人感觉踏实的、难以割舍的,还是浓浓的同学情。

“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

同学的子女就是自己的孩子。

帮助同学的子女责无旁贷,郑州大学七八级一位同学英年早逝,同学们自发捐款,为他的女儿建立了教育基金。

老同学的纯洁友情,让他的女儿上学无忧,让他九泉之下瞑目,让他的亲人感动得潸然泪下。

那是因为,同学情催人奋进。

像高山流水,似鹰击长空,让知音相勉,让壮志凌云。

聚在校园,同学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散在四方,同学互相打气“有志者事竟成”,海阔天高,鹏程万里。

人生岂能尽如人意

逆境中,同学是一把火,燃烧你的激情,教你屡败屡战,永不放弃;顺境里,同学是一块冰,劝你头脑别发热,宠辱不惊;风雨中,同学是相携相扶的臂膀,是遮风挡雨的那把伞;阳光里,同学是蓝天上飘荡的白云,是雨后的那道彩虹。

取得成绩了,最想与同学分享,最想汇报给母校;遇到挫折了,最想倾诉给同学,最想得到安慰于同学。

能因你喜而笑的是同学,能因你悲而忧的也是同学。

常言道:“千年修得共枕眠,百年修得同船渡”,现在又加上一句:“五世修得同窗读”。

让我们在读的、毕业的,都珍惜同学情吧

这是除爱情、亲情、友情、战友情外,人生又一种美好的、不可或缺的、值得终生回味的感情……自己看着改。

不知道你是几年级的。

3分钟哲理小故事

【第1句】:一生有你

【第2句】:栀子花开

【第3句】:同桌的你

【第4句】:爱因为在心中

【第5句】:童年

【第6句】: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7句】:朋友

【第8句】:光辉岁月

【第9句】:最初的梦想

【第10句】:光阴的故事

【第11句】:毕业生 (张明敏)

【第12句】:干杯朋友 田震

【第13句】:真心英雄

【第14句】:乡间的小路 (刘文正

【第15句】:只要你比我过的好

【第16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毕业留言唯美句子

【第1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远的朋友。

  

【第2句】:不管未来有多久,请珍惜相聚的每一刻;不管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第3句】:与你同行,回想起我们曾拥有过的共同理想;与你分手,憧憬着我们重逢时的狂欢。

  

【第4句】:同学啊,让往日夕暮中那些甜蜜的低语,都埋在心底,化作美丽的记忆吧

  

【第5句】:光阴似箭,一转眼,6年的同窗生涯已成为过去。

但教室里,还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我们奔跑矫健的身影。

这里的草坪、小溪、竹亭,是我们永远依恋的百草园。

  

【第6句】: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着能早日投进生活的洪流。

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第7句】: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

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第8句】: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

但是我不能啊

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

要知道,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第9句】:拥有一颗年轻快乐的心,给别人一个灿烂的微笑,给自己一个真诚的自我,给学业画个完美的句号,给事业点个漂亮的开场。

让我们扬起风帆,共赴风雨。

不要忘了我,朋友

  

【第10句】:用智慧描绘生命的画板,用勤奋书写人生的坎坷,用汗水浸润青春的旅途。

你的明天不一定会灿烂辉煌,却一定充实无悔

  

【第11句】:友谊是一首无字的歌,在你淡淡的季节里开一树美丽的花,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为你不退的步伐奏一曲动人的华尔兹。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毕业赠言  

【第12句】: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

  

【第13句】: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

  

【第14句】: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   

【第15句】:你能否送我一块手帕

让我心上飘起一片帆。

  

【第16句】:动身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走吧

不必惋惜,也无需告别,纵使歌声渐渐地沉寂下去,我们的心也会永远地跳荡不息。

  

【第17句】: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第18句】:你的身影是帆船,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于不能够。

我知道人世间难得的是友情,但更宝贵的却是自由。

  

【第19句】:曾经,稚嫩的小手牵在一起,约定了我们永远是朋友:六年的时光如此之快,把什么都改变了,但是我们的友谊没有改变,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约定是有效的。

  

【第20句】:流水匆匆,岁月匆匆,唯有友情永存心中。

  给老师:    

【第1句】:假如我们是一棵棵小树您就是甘甜的雨露,您就是我们走向成功路上的一盏灯,老师,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第2句】:三寸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第3句】: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第4句】: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   美妙的涟漪

【第1句】:高考后,该笑的笑,该哭的哭,该告白的就告白吧。

【第2句】:离别是暂时的,共度人生是永远的,离别滋生相思情,使我们的爱情更炽热。

【第3句】:想说的很多。

可是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能留给你的,只有我的默默的祈祷:珍重啊,朋友!

【第4句】:我舍不得你走,但是你要走我也没法挽留,只能说声“一路顺风”!

【第5句】:再深情望一眼,曾经充满回忆的教室。

【第6句】:那天,经过母校,听到熟悉的下课低声,仿佛看见了我们天心玩耍的场面。

【第7句】:想想曾经同桌的我们,高考过后就各奔前程了,心中真是不舍。

同学,前途多珍重!

【第8句】:在成长的岁月中,曾经陪你笑陪你愁的朋友,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愿彼此都能珍惜这份友谊,做个永远的朋友。

【第9句】:离别,泪水成了留言,你说:这泪可以凝结成珍珠,变成永久的纪念。

【第10句】: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和柜子,总觉得留下了什么,原来我留下了我对你们的思念。

【第11句】:毕业了,你走了,我守着一颗真心呆呆的看着咱们毕业照你微笑的脸庞。

【第12句】:我也并不是总舍不得你走,只是总想看见你的笑容,听你的笑声。

【第13句】:毕业季,我想拿着签满全班同学名字的毕业照,给一个大大的吻。

【第14句】:下一个夏天,教室里又会坐满了,可惜再也不是我们了。

【第15句】:不要勉强自己,明天没什么特别!只是想你能完完全全陪我在你有时间我离开前。

【第16句】: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真诚的友情,深切的怀念,像幽香的小花,开在深谷。

【第17句】:毕业季节,愿我们的友谊永远不散。

【第18句】:就再让我看一眼,就一眼,我不想丢掉这段记忆。

【第19句】:风是透明的,雨是滴答的,云是流动的,歌是自由的,爱是用心的,恋是疯狂的,天是永恒的,你是难忘的。

【第20句】:山海可以阻隔彼此,却阻隔不了我的思念,距离可以拉开你我,却拉不开真挚的情谊,时间可以淡忘过去,却忘不了永远的朋友。

【第21句】:吵架也好,斗嘴也好,开心也好,出气也好,你永远是我心中最好的死党。

【第22句】:留下相逢的倩影,带走萌芽的相思草,惟有绿色的邮路,载下别离的思念。

【第23句】:不管你奔赴海角天涯,也不管离别会有多久,我会等待等待。

【第24句】:毕业那天,谁都不要哭,都微笑的滚蛋好吗?

【第25句】:分别时,我们没有流连的泪眼,相对,无语。

看夕阳透过文峰塔尖,把它的余晖洒在西清河畔。

【第26句】:许多老房子消失了,校园里正在大兴土木。

老房子留在照片里,我们呢?我们也能留在照片里吗?包括那些做作的微笑和夸张的“V”形手势?

【第27句】:我的难题是挥别之后,如何能永远以一种冰般冷静又火般热烈的心情,对你。

【第28句】: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然而我的胸怀和天空一样晴朗,因为我想到了不久的重逢。

【第29句】:毕业那天,给同学们一个纯洁的拥抱,因为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第30句】:无尽的人海中,我们相聚又分离;但愿我们的友谊冲破时空,随岁月不断增长。

【第31句】:朋友相会再别离,别离再相聚;秋风吹旷野,一期只一会。

我会珍惜你我的友情,更期待相会的时刻。

【第32句】:你别时的叮咛,在我心头波动着深远的音响,散发着幽兰般素淡的清香。

【第33句】:曾经抱怨,曾经感慨,如今只剩满腔留恋。

【第34句】: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忘不了朋友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第35句】:明年的开学季,坐在这个教室的人就再不也是我们了。

【第36句】:几个人用同样钥匙是打开同一扇门;几个人用同样的目光,跟空荡的寝室说再见。

【第37句】:就这样眨眼间毕业了。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要永远不毕业。

【第38句】:最后的一科,老师和同学们都哭成了一片。

【第39句】:谢谢你,在老师发现我玩的时候,你总会提醒我——致我亲爱的同桌

【第40句】:如果再回到从前,还是与你相恋,你是否会在乎能够保持永远,还是热恋以后,简短说声再见,给我一点空间。

【第41句】:还没有言别,你已消失于远方的地平线。

我站着,如同一株小树那样平静。

其次,我的心早随你而去。

不知你是否察觉?

【第42句】:分别已久,相见亦难,让这小小的纸片带去我真诚的心,捎去我永恒的爱。

【第43句】:毕业了,对于一些人,学生时代也永别了。

【第44句】:毕业后,有些人失望了,有些人失恋了,有些人失踪了。

有些人发财,有些人发福,有些人发喜帖。

这些事,还会陆续发生,默契的生活轨迹将划下休止,开始截然不同的人生。

不奢他日再次聚首,但求不忘各自最初的容颜,毕竟,我们都曾闯入彼此的生命。

【第45句】:同桌,对不起,以前我天天欺负你,现在分开了,以后再也不能了。

【第46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转眼间,大学四年的美丽年代就快到了要结束的时候。

回首这四年,有过欢乐兴奋、也有痛苦悲伤,付出过汗水泪水,也有收获与成就。

有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所以,我们回味过去,为的是未来。

【第47句】:用四(三)年的时间换一个心底永远的回忆。

【第48句】:命运让我们相识相知,生活又使我们相分相离,就像月亮和星星,遥远而又永在一起。

【第49句】:希望几年后我能当你孩子他干爹!

【第50句】:再见学校,再见教室,再见老师,再见同学,再见我暗恋的女孩。

同学聚会后要离别的诗词

共聚首,同和悦胡秉言一群无忧无虑的发小带着父母的唠叨从四里八乡相聚在那破旧不堪的学校千奇百怪的衣服吆分辨出家境的好孬我们不因贫富而鄙视只为努力学习而起早春承寒露夏沐雨秋迎瑟风冬雪冒我们孜孜不倦的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大脑苦读数理化的定理勤背语英的单词音标那繁杂的题库让我们无暇闲聊最喜欢课间的欢乐和热闹最喜欢体育课的篮球和奔跑最喜欢音乐课的南腔与北调最喜欢午间的东扯葫芦西扯瓢把学习的压力统统抛向九天云霄偷闲农夫菜园摘个柿子青椒改善一下午餐的质量充实一下午餐的菜肴这不是我们学坏这是社会的穷困潦倒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我们奋发进取不屈不挠丝丝柔柳随风妖校花婀娜人俊俏让我们的心随杨柳而飘摇让我们的眼随倩影而移飘春花秋月乾坤绕岁月峥嵘三春潮耕耘让我们收获了知识情感友谊和老师的谆谆教导把朦胧的天真的金色少年存寄在那片熟悉的操场小道依依不舍中我们各自东奔西跑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晓岁月侵染了明净的鬓角时光烦忧了活泼的年少而立之年再相聚共聚首、同和悦、追忆华年乐逍遥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