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发心感言

09-10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出家需要什么条件

观音灵感真言的来源  观音灵感  

【第1句】:唵 嘛呢 叭弥   

【第2句】:麻葛倪牙纳 积都达  积特些纳 微达哩葛  萨而斡而塔卜里悉塔葛  纳补啰纳 纳卜哩丢忒班纳  

【第3句】:捺麻卢吉说罗耶  

【第4句】:沙诃  此即近代汉传佛教徒日常念诵的《十小咒》之一,从咒语的音译观之,乃为元代的翻译风格,大约是元代西藏喇嘛教进入汉地的结果。

  第1段即是西藏喇嘛教最广为人知的“六字大明咒”;  第2段是一首关于观音菩萨的偈子;  第3段是敬礼观音菩萨的文句;  第4段则是咒语的结束语。

  我们着重介绍一下观音偈,这个发现要归功于马来西亚的蔡文端居士,他把音译还原成梵文,由此才发现是一首偈,这首观音偈并非无据可查,我们找到 南宋 洪迈 所著的《夷坚志》卷一就有“观音偈”一条故事,原文如下:  观音偈  张孝纯有孙.五岁不能行.或告之曰.顷淮甸间一农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观世音名号不辍.遂感观音示现.因留四句偈曰.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农夫诵偈满百日.故病顿愈.于是孝纯遂教其孙及乳母斋洁持诵.不两月.孙步武如常儿.后患腿足者诵之皆验.又汀州白衣定光行化偈亦云.大智发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凡人来问者.辄书与之.皆于后书赠以之中四字.无有不如意.了不可晓.  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  宋朝张孝纯有一孙子,5岁还不能正常行走。

有人告诉说,不久前,淮甸地方有一个农夫,腿脚有病,很久不好。

但是他每天念观世音名号,从不间断。

于是感动观世音菩萨示现,并留下四句偈说:「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

」农夫诵念这四句偈,念满百天,久治不愈的病,竟完全好了。

孝纯听说后,就教导他的孙儿和乳母也持诵此偈,并守斋戒。

3个月后,其孙子学步行走如常人一样。

凡是小孩患腿脚病的,诵念这四句偈都很灵验。

  由此可见,此偈在宋代已经广为流传,可能到了元代,有通晓梵文的喇嘛把此偈翻译成梵文,在加“六字大明咒”,敬礼文,咒语结束语,俨然成为观音菩萨的咒,再则由于此偈灵验异常,故翻译后将咒语名为“观音灵感真言”

  持咒的重点在心,而不在咒文,观音菩萨的感应来源于你的心念慈悲、虔诚,来源于你的心不散乱,一心不乱才有定力,定力具足乃发神通感应。

  诸位虔诚启请观音菩萨,奉持斋戒,一心不乱诵此四句偈,必将如张孝纯之孙那般感应速至。

  南谟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谟大悲观自在菩萨

  南谟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谟大慈弥勒菩萨

  说明:原作者普明,末学有删节.  下面,是宣化上人对六字大明咒的解释:  这六个字,叫“六字大明咒”,每一个字都会大放光明。

  第一个是“唵”。

你诵这“唵”字的时后,一切鬼神都要合起掌来了,都要这样子。

合起掌干什么呢

守规矩啊,要循规道矩。

你诵这一个字,一切鬼神就都不敢捣乱了,他们都不敢不听命了。

这叫“引声”义,就是引起来以下所说的这个咒,所以凡是说咒的时候,先说这字。

  “嘛呢”,就是牟尼。

这个牟尼是梵语,翻译过来叫“智寂”,以这个智慧来明白这一切的道理,还要寂灭无生。

又有一个翻译,叫“离垢”,离开这一切的尘垢。

这个好像一个如意宝珠似的,最清净,没有一切的染污。

这个如意宝珠能生长一切的功德,可以随心满愿,就有这么好处  “叭弥”,本来那个应该读叭特弥。

翻译过来是光明圆觉,又翻译成莲花开,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妙心,能以圆满俱足、无碍,这是叭弥。

  “吽”字,是“出生”义,什么都可以从这个吽字生出来。

又是“拥护义,念这个字那护法善神就来拥护你了;又有这个“消灾”义,你有什么灾难,诵这个字就能免了。

又有这个“成就”义,你无论求什么,都可以成就的。

  一念这个“六字大明咒”,无量诸佛、无量菩萨、无量护法金刚,都常常拥护你。

所以观音菩萨说完这“六字大明咒”之后,就有七亿那么多的佛来拥护围绕。

这个“六字大明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议,这种功能也不可思议,这种的感应道交也不可思议,所以这叫密宗。

要是详细说,那是无量无边的意思,说不完。

那么简单地今天晚间给大家讲一讲。

  我可以告诉你一点,不可说的秘密神力。

为什么我说这不可说呢

根本我说的,这万分之一也没有。

是什么呢

你能常诵持这“六字大明咒”,就有六道光明能把六道轮回的黑暗变成光明。

那么这种的力量,是要你专心去诵念才得到这种的三昧。

不单六道轮回放大光明,在这个十法界,也变光明藏。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忙里偷闲的来诵持这“六字大明咒”。

  还有我再告诉你们,念“六字大明咒”究竟有什么好处

念“大明咒”没有什么好处,可是可以把你身上的虫子念成菩萨。

若念“大明咒”,你身上的虫子五百年之后,都是做菩萨的,不是现在做。

你看这个妙不妙

所有的虫子——你身体的细菌,也就是你那个邪知邪见、贪嗔痴,五百年之后都做菩萨了,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你看

这是不是应该念

也不要念得那么大声,尖叫似的,不要做得一个特别的样子,总要大家一合相,都是一样,旁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你弄出一个很特别的样子,那是不对的。

我们都要共同合作,不要不合作。

打这个大明七,人人都要把光明智慧露出来,不要嫉妒障碍,一天到晚坐在那儿算豆芽菜的帐,“嗯

我卖给谁几斤豆芽,要收那笔钱了。

”不算这个帐。

我们要发菩提心,最低限度你身上这些众生都发菩提心,你看看念“六字大明咒”就有这么大的功效

你知道人的身上有多少众生

有无数无量无边那么多众生,细菌就不知有多少,你这一念大明咒,五百年后,它们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你看看这有多妙

  我再为你们说一个最近几年的故事,这是念“大明咒”的故事,它发生在菲律宾。

菲律宾的小孩子,或者都不知道这个故事,但在佛教里差不多都知道的。

前几年菲律宾排华,要杀所有的华侨,杀了不知多少。

有一个地方住著菲律宾人,几个中国人就跑那儿避难。

这个菲律宾人,也很慈悲的,就把他们藏到后花园里。

后花园供著观音菩萨,这些华侨会念“六字大明咒”,常常念,就念“六字大明咒”求感应。

  啊

没想到这一念,把十几个菲律宾人给念来了,都拿著五尺多长的杀人大刀。

这个菲律宾人看那些拿刀的菲律宾人来,一定是杀中国人的,就对这十几个人说:“这里有几个中国人,但是他们是好人,你们不要杀他们,他们是很守规矩的。

”这些菲律宾军人就说:“我们不管他们守规矩、不守规矩,总而言之,是中国人就一定要杀

”那么每个人拿一把五尺多长的大刀,这几个中国人你说怎么样呢

就在观音菩萨座的前后左右,求观音菩萨来保护他们。

一进来的时候,这几个中国人也和他们说:“你原谅我们吧

我们都没有什么政治活动,不要杀我们

”这些人说:“不管你有没有政治活动,总而言之,是中国人就应该杀。

”他们几个人一看,说也说不动了,就把眼睛闭上念“六字大明咒”等死。

  这十几个军人拿著刀就砍,但是怎么砍,也砍不上这几个人,就把桌子、板凳、窗户都给砍烂了,但贴著观音菩萨像的佛龛怎么样也砍不著,人也一点都没受伤,这十几个军人乱砍一顿,砍完就走了。

这是在菲律宾佛教里头,中国人差不多都知道的事情。

  所以由这一点就知道,念“六字大明咒”的感应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觉得没有什么感应

因为还没到生死的关头,所以没有把生死看得重了。

你若想:“啊

Next minute I go to dying, I recite this(下一分钟我就要死了,我赶快念)“六字大明咒”求感应,可以不死。

”又好像:“有人就要割我的头了,我一定要想办法叫他不割我的头,我念“六字大明咒”。

”这要用至诚恳切到极点的心去念,才会有感应。

只是皈依而没受五戒,就无所谓破五戒吧

我皈依了但我觉得我暂时做不到持五戒,我暂时也不想持五戒。

首先恭喜楼主

末为,将“三皈五戒在一起,是历来仪轨形成。

其实有差别。

皈依三是发愿尽未来以佛、法、僧为依止。

永不再随外道。

随之而来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既然已经皈依,当然应该以成佛为目标,念念趋向无上佛道,一切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就是“发无上菩提心”。

想当年,末学自己,“愿尽未来皈依佛法僧:众生无边誓愿度.......”等语甫一出口,涕泪皆下。

尊重仪轨,但是重要的是恳切发心。

至于持戒,无论是否佛门四众弟子,受持五戒的最直接利益就是“保住人身”。

既然皈依三宝、发菩提心。

当然要努力修学佛法,若是下坠恶道,所谓“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生道已然如此,何况鬼、狱。

这样,不仅极苦难以承受,而且耽误了极为漫长的时劫。

杀盗淫妄酒,犹如美味之毒药;五戒十善,犹如良药苦口。

戒律如铠甲,能保众生在生死苦海中,在无量劫的修行中得以安稳。

不要因为戒律难守而远离。

而是应当珍惜这个法宝;应当感恩佛陀,为众生制定戒律;感恩为您受戒者:授予你这个能出世间、能修佛法之珍宝。

五戒十善,是得人身之业因,世间善人尚且不犯,何况皈依三宝者

因此,三皈五戒合在一起,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有的人莫说五戒十善,就是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也很容易受持,很少有犯;有的人却连五戒中的一戒也难守。

这两人,对戒律的认识很可能没有多大差别。

这是因为多生多劫以来习气所致:前一人往昔可能勤修持戒波罗蜜,后一人可能往昔懈怠于持戒。

若是继续放任懈怠,还会为未来际增长障碍:每一世都会觉得持戒很难。

持戒·,在戒相上重于“行为不犯”;但是,更重要的心行:比如,吃肉时贪念美味,却没有杀死之心;行淫时贪于愉悦感,却没有放任深入无节制之心。

无论如何,每一次有过不清净的行为之后,都会或多或少有忏悔之感,都愿未来际因缘早日成熟,能够严谨持戒。

这就是心行的重要。

持戒持得很辛苦,正是磨练“持戒波罗蜜”,如果很容易持戒,也就难有磨练心行,因为他会觉得很自然。

持戒,有重戒有轻戒:比如杀戒:杀阿罗汉、杀人、杀大牲畜、杀蚊子.......吃肉、吃三净肉、吃肉边菜....。

唐代僧侣,随身有滤网:以便取水饮用时过滤其中的小虫子。

可是“一滴水中八万四千虫”。

不可能过滤得了。

无杀心比起无杀行更重要。

前者可以熏染第七识,使之成为习气,后者却因有行为而生忏悔心,一样让第七识逐渐清净。

就现象而论,世间这么多得人身者,前世不可能极严格守住五戒;应当是重者未犯,轻者忏悔。

“犯戒是菩萨,不犯是外道”。

何以故

菩萨受持菩萨戒之故,若有不如法之行为即是犯戒;而菩萨戒却是“从今身至佛身,永不失戒体”(声闻戒只有一世的戒体,下一世还要重新受戒),其间绝无永不犯戒的菩萨。

而外道却不受戒,岂有戒律可犯

楼主受持三皈依,却不愿受戒,以不受故,自欺为“不犯戒”。

可参看上述。

持戒,要待因缘成熟;五戒中先守住最不容易犯的一戒,进而二戒;次第增进。

但是,宁可受戒而犯,时时忏悔;也比不受戒、不持戒强得太多。

前者必能渐进,必能行忏悔之善法()后者却永难精进,失去修行善法的机会。

也有持戒而不皈依的人,这就是外道了。

这也是末学开篇恭喜楼主的原因。

说到这里,再强调一下发心的重要。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忘失尚尔,何况未发

持戒精严之人,往往生大慢心:见未能持戒者,嗤之以鼻;未持戒者,往往生惭愧心:时常忏悔,但愿早日难行能行。

得失之间,要看各人福德因缘。

愿楼主持戒因缘早日成熟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对于纹身将佛像纹在身上是不敬的说法我想纠正下。

嗯。

说得有些道理。

在下也是有纹身的,也是禅修者。

虽然您有些说法稍微偏离了一些,但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

宗教纹身可以换个理解为‘护身符咒’之类的,有些人会当做是一个保护的作用,就好比戴着一个护身符咒一般。

至于尊敬与否,在下觉得是个多余的话题。

因为戴着护身符咒也会上共公厕所的,那么真的不敬的话,那么就不要戴着护身符咒去公共厕所,但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

或者可以完全以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只是单纯的喜欢就好了。

毕竟这个是佛陀时代所没有的做法,所以尊敬与否的说法完全是来自后人以及个人的角度去说。

求史记读书笔记 1000字

翻看,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著作就是。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

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

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

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

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

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

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

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

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

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啊。

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著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

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那些人,那些事,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曾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但他们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们将化为炎黄子孙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皆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在历史的长河留下自己的影子,也许这也是一种荣耀吧。

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别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杂一历史发展中保存下来的文化.现代文化是刚萌生的,或者是新形式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发展,或者是和其他文化的融合.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好是比较传统文化来说的,不过人们往往把一些文化来当作现代文化的标杆,文化的现代性是有地域和民族差异的.比如在中国的现代文化,未必在美国就是现代文化...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