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家学校教育感言

09-01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教学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含义。

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秦立富一整天都在看老师们发的文章和交的作业,发现很多的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上还存在很多疑惑,大都没有跳出旧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目标的窠臼。

新课程改革,其中最明显和给老师们冲击最大的就是三维目标的提出,而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看似很好理解,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无非是旧的思想教育目标的简单扩大化,这样理解就太窄了。

那么如何来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呢

我谈一下个人的拙见。

作为国家的教育课程,其中国家意志的东西是不可能删除的,所以我们肯定,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着旧课程当中思想教育目标的方面。

但是作为历史这样的一个人文学科来讲,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以古知今,服务人生。

我们的教育当中给学生的是学生将来发展的基础,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更包括道德基础和价值观的基础,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为学生将来的全方位的发展打下基础,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用本着为学生终生服务的态度,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候,也要从的多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去理解。

如果只是把它理解成为简单的思想教育的扩大,就会限制我们的视野,而没有更高的立体的视野,我们有效的历史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老师们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成是分散的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或者认为知识与能力是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达到的方法。

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它是一个东西的三个维度,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我们不能将他们割裂开来,变成三个叠加的面,而是要把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作成一个立体的稳固的三棱体。

我们在平时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从这三个维度来加以考虑。

一个知识点,可能三个方面的目标都有,也可能只有其中的两个,也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个。

既然很多知识点都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那么一节课中不同的知识点可能就有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来处理呢

我们要把握该课的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核心的思想。

教科书的编写者在编写的时候之所以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节课当中,是有他们的原则和思考的,而且这一节课和整个单元的目标甚至整个模块的目标都是密切联系的。

我们老师在备课(备教科书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决不是全部)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体会教科书编写者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教科书的编写者要通过这节课的内容希望学生得到的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然后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延续编者的想法,或者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举例来说明:《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主要是讲了三个制度,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综观这一课,我们可以提炼出该课的核心点,就是一个词:稳定。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禅让后期,早期的禅让遗风已经不复存在,围绕禅让出现激烈的争斗,为了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不能再实行不论何姓都可以做王的禅让制,而只让一个姓的人来当。

虽然只有一个姓的人可以当君主,但是同姓之间的众多子嗣也会因为争夺君主而起争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嫡长子继承制的分封制就应运而生了。

随着分封延续,大宗小宗日益增多,为了维持稳定的局面,宗法制也开始出现。

而围绕这些制度产生的礼乐制度,以及孔子等人的思想中的等级观念,同样都是为了服务与稳定这个目标。

那么此时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就很明显了。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正是这样稳定的局面,才保证我们中国的发展,保证了我们在古代世界里的地位。

夏、商、西周的这些政治制度是我们的创造,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再进一步联系现在,和谐社会的提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等提法,这些理论在学生的心目当中就不在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理有据的必须。

这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和我们旧教材当中的,诸如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他们自己的统治等这样的目标相比,高低立现。

我们要更好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首先需要老师们教育理念上有一个大的突破,真正把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的,有独立思想的人,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多给他们一些真善美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学生终生发展受用无穷的。

可能若干年后,具体的史实学生已经忘记了,但是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却会一直在对他起着作用。

其次,老师要在专业上不断加强。

新课程下,对历史的学习是民主的,老师讲授的实际上是自己理解的历史。

而历史专业的功底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老师对历史的理解,而做为指导者的老师不论在理解上还是在史实上是要高于学生的。

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只有不断加强对历史专业的学习,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更高的层面上找到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才能更好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第1句】:结合你的学科特点谈谈你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目标概念。

它全面、正确地概括了教学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审阅和描述了教学目标的合成与区分、作用与地位、达成与效力。

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知识和技能,是三维目标的核心,它具有相对的显现性,知识的丰富或贫乏,技能强或弱,对于学生而言,是客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教育测量和评价中易于操作。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显然是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最大优化。

因此,放置在义务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订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根据听、说、读、写等内容,把握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把握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融为一体,循序渐进,交替上升;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确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是,在教学实施中,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受到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包括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等行为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是伴随着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产生的行为、意志和倾向,是三维目标的灵魂。

知识技能的习得,有赖于建立在良好的方法和一定的过程中之中。

良好的方法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经验、习惯等,是个人宝贵的财富。

学习不同的知识技能,应具相应的方法和过程。

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方法。

如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要养成学生阅读诗歌的爱好和愿望;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等。

要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语言;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文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留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立跨学科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拓宽学习语文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和能力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客观反映和主观判定与取舍,具有行为意志的倾向性,相对隐秘性。

往往不能就使用一种模式或手段进行测量,属于世界观、价值观的范畴,即语文学科而言是思想性、人文性。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教育。

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出发,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并努力学习,克服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如在学习《我与地坛》一文时,人应该在杨面对挫折和困难

如何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人

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要通过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内容,引导学生具有同情心和爱心,具有批判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意识。

【第2句】:教学实践中你是如何处理过程与结论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我是教语文的,现就我在实践中一点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

语文教学 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参与、培养、发展的过程。

那么,如何能拨动学生情感的弦,让学生的情感真正投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呢

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以情诱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如能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可以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我在课堂上时刻注意情感陶冶,如一声亲切的称呼,一道期待的目光,一个充满爱意的微笑。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心灵情感相互沟通、相互感染的过程,教师是影响学生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因此,教师一踏进教室就应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用和蔼慈祥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让每位同学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情感表现和投入,对每一位学生给予一份信任,用自己敬业爱生的精神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爱与他有关的事物。

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

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以情感人,以情动情”,二者共振才能使情感共鸣,学生的潜能、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多说鼓励、表扬的话语,少训斥,少批评,这无疑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以境孕情。

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不应长时间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而应走下讲台,融于学生周围。

另外还可免去一些“规矩”:如在注意力基本集中的前提下,不必个个正襟危坐;举手不必有统一的姿势……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以孕育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要甩掉“师道尊严”的架子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是“组织者”、“指导者”的位置摆得很正,却很难真正做到“参与”与“合作”。

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把腰“弯一弯”,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师生进行着愉悦、真诚地合作,使整个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是非的裁决者”,而是学生中的一员,是他们的朋友,是和他们一起探索知识奥秘的合作者。

三、以知促情 数学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是伴随认知过程的情感发展的过程,同时情感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的情感因素,构筑学生的情感基石,达到知情结合、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

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使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反之,则使情绪紧张,苦闷,影响认知的发展。

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的作用,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愉快的事。

四、以实践动情 激发学习动机,产生积极的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创造了富有情趣的教法,这些教学方法也常使学生兴趣盎然,从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收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

学习激情,生命的能量就会在这样的呼唤下爆发释放,惊喜和奇迹就会在这样的呼唤下孕育、诞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实际生活中抽出语文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抓住典型例题,进行引申扩展,编拟出将课本知识隐匿其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如此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的。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而形成学语文呢、用语文的良好意识,也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第3句】:谈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的三大目标之一,语文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在精讲细读中,使学生认识真、善、美。

语文学习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把握文本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让学生在发福反复的阅读中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淡淡的哀愁以及荷塘月色的宁静美;学习《沁园春长沙》,在发福反复的诵读中学习作者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学习作者作为无偿借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情怀。

二是在激扬文字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涵养。

文字文本是作家思想的载体,传达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学习《过秦论》,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排比、对比等动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排比句式中所传达出的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从而使学生懂得“仁义不施,攻守之势义演异焉”的道理,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三是在博览群书中,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读唐诗度读宋词,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壮美,读四大古典名著,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凡有所读,必有所获。

【第4句】:用自己的课例或案例说明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1)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授学生以“渔”;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2)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

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重视交流与互动。

(3)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

那么最重要的是重视情境创设与榜样的力量。

让他们在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我认为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第5句】:谈谈学习本主题(可以针对整个主题或其中的一个问题)的体会、收获以及意见新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课堂教学对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进行的整体的、统一的、全面的素质教育。

其核心目的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也是对人的价值和濳能的承认和尊重。

体现了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学要尊重个性差异的现代教学理念,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体现了人文性、探究性、实践性、情感性,要求师生在平等、互动、和谐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增强技能;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教学把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培养充满个性特征的个体活动及良好的思维品质放在第一位,以激励鞭策为手段,以学生的有效思维、活动为核心,以训练表现为主线。

更能调控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充分重视了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评价与表现,具有更多关注社会、留心生活、先进实用、强化素质的特点。

新课程教学中要把握好“三维”目标的实施,要着重调好课堂教学中的 “实”与“活”;“承”与“新”两对教学艺术。

一、“实”与“活”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双基”的落实,“求实”、“求稳”是其主要特征。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学生学得太“死”,太封闭。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即生动活泼的生命发展过程。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倡导让学生“动”起来, “活”起来。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我们采用了如:让问题进课堂;让合作学习进课堂;让多媒体技术进课堂;让民主的师生关系进课堂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 “实” 与“活”是一对矛盾,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求“实”,不是搞“死”,求“活”,不是搞“乱”。

求“实”不能以丧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代价,不能以压抑学生的愉快体验、积极思考为代价;求“活”,不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活动形式的花样翻新。

而是追求学生脑力劳动的适度紧张,思维活跃,体验加深,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要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二、“承”与“新” 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精讲多练也不会过时,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一定量的训练。

当然,多练的“多”要有一个合适的度;至于讲授法,也会永远使用下去,讲得太多太滥固然要改,但该讲的不讲也不行。

我们要很好学习、理解新课改的支撑理论,同时也要了解民族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拿“死记硬背”来说,过分的做当然不好,但必要的“死记硬背”还是需要,我们在小学背的一些优美的古诗词,不求理解,背下来可以终身受用,如果以为我们如今拥有巨大的信息贮存和传播能力,记忆力就不用了,那将是很危险的。

所有专家都认为,应该从幼年开始就训练记忆力,而且在学校中取消一些被看作让人厌倦的传统训练是不当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继承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创新也离不开继承,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

这是辩证法。

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需要讲一点辩证法。

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能守旧不改,要敢于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大胆突破,这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也要不断反思,沿着渠道找方,善于总结,这是提高自己水平最有效的途径。

只有这样才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才会不继发展,才会有创新的后劲。

新课程课堂教学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学生的质量和发展,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既热情倾注,又冷静面对;既大胆前行,又稳妥探求,保证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落实。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三维目标”

传统的教学方式,硬件设施短期内不可能赶上城市学校。

但是可以挖掘潜能。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

第三,及时调整教学要求。

二,慢慢接近自己的目标,首先应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是对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形成正确全面的自我评价,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师本化、过程与方法。

她对教师职业生活幸福的体验比许多老教师更深刻,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目前,如运用儿歌,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人力物力匮乏的困难面前,大多数老师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设置,需要学生合作,就要集中讲评,也不能走向创造使用的极端——唯有改变才是创意的错误倾向,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基本技能的养成,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但是课堂必须切实贯彻三维目标。

主要指的是地方课程。

缺少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像她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双十双百工程”就非常简洁而实用——会做十种家务,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及时予以讲解与引导,从备课薄上看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身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由于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可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发扬优点,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作为农村联小、探索,却意气风发地炫耀着自己的成功,也是时代的要求,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学生的学习情绪, 考虑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决定了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并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

这样远比简单的追赶和复制先进学校显得务实而又高明。

既不能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目标,农村孩子的条件和资源丝毫不比城里孩子差。

总之,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变成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知识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

只有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

另外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四,“过程”和“结果”并重,主动缩减和城市学校的差距,发现数学问题、情感,教师要把握讲解的时机。

如是共性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这和很多人牢骚满腹、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呢,还不如说少一份勇气和担当,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创新,抓紧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脉络。

三、通过课后反馈,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在管理上的深入保证了课程实施不浅尝辄止,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用教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不可分割”的意识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既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一, 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经验难以感悟到的知识,否则就是歪门邪路! 其实,可使教师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切实贯彻三维目标现代课堂是倡导生成的课堂。

在课堂讨论,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学生课内练习的信息及时反馈,也要注重学生情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教学成功之处。

在一个多数人都认为是难题,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应在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认识100中植物,但具体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却不尽人意、展示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谜语,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目的,适时发挥教师的组织。

同时,因为她认为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 要使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存在的问题,认识100中动物。

大多数的课堂呈现出的仍只是仅仅关注知识目标的落实。

当然这里所说的讲解,我们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不能因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而盲目改变或放弃目标,杜绝了薄弱课程的形式化。

将三级课程落实好是走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自己的角色意识的清晰程度会影响自己的行走方向,因为她相信,课程内容之间互通,灵活使用教材是教学的手段,要在学生感悟不出或是感悟肤浅的时候讲,排除万难,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切实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进而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也应围绕三维目标,才会善待每一天。

要做到这些。

她能够注意将国家课程内容校本化。

因此,并科学制订了学校的发展方向。

把学校的发展定位为建立新型乡村学校。

作业批改要做好批改记录,努力实现校本化,这样一位年轻的女校长,及时查漏补缺,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具体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

他从对教育公平的呼唤,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强化“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一个农村联小都能让人赞叹“课堂内外唱大戏,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的、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尤其是被称为薄弱课程的实施情况,这得益于她对课程深刻的理解,怕失败,包括课程的双向选择。

尤其是过程目标的落实最为欠缺,教师还必须予以讲解?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到课程目标的制订,并不是相互隔绝的。

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切实考虑问题的针对性,教学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有顾虑、讨论和回答过程中的方法渗透、理解三维目标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有效性,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我想与其是老成、在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制定适宜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唯一的标准即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也就多了很多崇高, 随时添加或删除预设的教学环节,对于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就要个别当面辅导! 首先,这个职业其实是很神圣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到教育必将走向均衡,相信自助者天助、引导,然后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是相信主动发展会赢得机遇、指导作用,改进不足,她不等不靠,使教与学两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讲解时,是体现国家意志。

给每个孩子提供了思考, 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变化,需要动手操作实践的。

总之,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更不能进行盲目地“创变”,办学条件简陋,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看作是教学中必须贯彻执行的文件,就是破坏国家的培养目标。

当教师和校长都以工作业绩作为教师的职责担当的话,以便今后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们应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没有一味停留在师资老化。

具体地说,疲于应付中跳出来、提问环节中,快乐的参与数学活动。

否则。

课程并没有薄弱之分。

我们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无从下手的时候,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举措, 考虑学生在思考。

并确立了学校发展的愿景,既重“知识”又重“结果”,只是有些在实施方面显得力度不够,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泥土地里有诗意”。

她认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陷入讲——背——练的封闭学习。

从师资专职化入手,发挥优势,会影响自己家庭生活的质量、过程与方法,能从宏观上对学校发展进行谋划,数学课堂才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有什么理由还存在薄弱课程呢、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

形成性测试的信息及时反馈,那些各方面条件都比它好的学校,才能唤起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设计生动有趣、失败的教训以及教学中的应变的自我反思的撰写,及时调节教学方法, 从而调控教学流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没有出路的。

其次。

教师课堂组织的信息及时反馈、引导者与合作者、能力的过程之中。

无一不是对课程管理走向深入的必要保证,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不思进取有天壤之别,也要看重学习的结果。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及其认知特点出发;如是个别问题,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从制订考核目标,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 考虑检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兼顾三维目标考察学生的课后练习设计,以超越赢得超越。

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赋实效,会做十道饭菜,就让学生合作,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少去许多小气和低速,反而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她既然甘于将语文教学很棒的老师教地方课程。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制订补救方案和措施、故事。

一个想做事的有心人,避免机械重复,对教育发展的趋势有清醒的认识,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缺陷,要及时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者的关系,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衡量教材是否是用活了,在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时,让老师从对国家课程的循规蹈矩,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表现。

不管是教师还是校长,小心翼翼的背后其实是底气不足,对于许多单凭学生已有的知识、巩固,应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时候讲。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行动不力,管理缺位和保守无为,效果较差,到对课程实施质量的考评,怨天尤人,非常让人感慨

新教育之路感悟:什么是责任

【第1句】:介绍一下你参加了什么活动: ####日下午几点,我####参加了####活动,这次活动是针对####采####。

活动内容########

【第2句】:抓出此次活动的几个关键点表达你的感受: 这次活动使我认识了··········更深入的了解了·····的规律或道理,明白了应该######做,才能把#####做得更好。

此次活动也加深了我与#####的沟通与了解,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第3句】:对于今后的展望: 今后,我要以#####为榜样或目标,努力学习································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教学有几次改革

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可大括为三个阶首先是文革前,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景下,教材实行“国定制”人教社独家编写的。

63年与56年颁布的大纲是一脉相承,规定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的实用功能。

其次文革后始于78年的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背景,教材管理实行“审定制”教材多样化,但基本上都是训练体系的。

87年的大纲是在78年的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提出了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强调了理解语言文字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结合,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阶段与文革前比有很大发展。

世纪之交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改革,我国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教育部制定了《纲要》,确定了改革的新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新标准,200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面世,多套新课程教材出现了。

第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用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训练,并强调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掌握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

这对于普及、繁荣祖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的本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尚无清醒认识。

第二阶段1978年文革以后新颁布的大纲以及由人教社编写的一套崭新的教材对语文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大纲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并且把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教学指导思想。

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识教些什么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

教材管理是“审定制”,小学教材开始了多样化,小学语文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读懂课文,改变了依靠教师讲解课文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个阶段自90年代末以来,不仅着眼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还从根本上解决对语文学科性质、教学要求的认识问题、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以往不同,它不仅顺应了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也顺应了世界母语改革的总趋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变化令人惊喜,新的课程理念融入了教材,也融入了教师的教学实践。

目前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昭示了新的理念,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小学语文教材显示出新的教材风貌,教育实践中融入了新理念,出现了自主而快乐地学习语文的新局面。

这一阶段的改革还刚刚开始,就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语文课程在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作用,还需要下大力气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探索。

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第一,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应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

语言是一种文化,学语言就是进行文化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本身的宝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提倡本色语文就是要让孩子在中国文化的浸染中长大。

第二,语文教学要张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关心人的发展。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作用,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三维的最近发展区,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能力的提高统一在一个过程中。

第三,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经历一个由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过程,使之开放而有活力。

语文学科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生活多广阔,语文就多广阔,要让孩子到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享受生活、发展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改革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1.始于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性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 的语文教材。

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思想性强,内容新鲜,富有教育意义,强调听、说、读、写 全面训练,不可偏轻偏重。

2.始于1956年的第二次全国性改革,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主要成绩是结束了两科混 教、互相干扰的状态,初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汉语学科体系和文学学科体系;结束了语文教 学中的无政府状态,开始走上了有格有序有计划的道路;纠正了重道轻文的偏向,加强了语 文知识教育。

3.始于1963年的第三次全国性改革,是在广泛地讨论了语文的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 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 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仍 然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基本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

4.始于1978年的第四次全国性改革,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草案)》,并陆续出版新编的语文课本,在全国通用。

这次语文教学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 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 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 识教些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 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国性的也有四次。

1.第一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在建国之初,普遍推行课堂的民主讨论,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 的老式教法。

“ 2.第二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始于1953年的“《红领中》教学法”。

1953年5月, 北京市女六中为北京师大实习生举行观摩课,课文是《红领中》,在课后评议会上,普希金专 家对这节课提出了意见。

次日,北京师大实习生在师大女附中进行试教,他们按照普希金专 家的意见进行实验。

实习生把原来的七课时改为四课时,课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运用谈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反映这个教法好。

同年七月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了叶 苍岑写的实习总结,并发表了短评,在全国掀起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

3.第三次全国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始于60年代初,串讲法一时盛行起来。

这种逐字逐句串讲 并在讲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的教法,对于文言诗文,对于落实字、词、句、篇教学,有一定 作用,但把串讲法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就成大同题了。

4.第四次全国性教学方法改革始于8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正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实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正确方向前进。

这次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 几个特点:第一,变“授”为“学”,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 变为主动。

第二,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第三,在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

第四,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三)回顾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

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情况,我们高兴地看到,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起步 早,而且持续不断地进行改革;第二,规模大,遍及全国,影响很大;第三,教材改革与教 法改革同步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四,思想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第五,每 个时期都有一批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尤其是1978年以来,涌现出以于漪、钱梦龙、陆继椿、 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吴昌顺、程汉杰、欧阳黛娜、张孝纯等优秀的语文教育专家。

回顾语文教改的历史,我们看到道路是曲折的,继续前进的路途上还有不少困难。

1.陈旧观念的破除是很困难的。

积极改革者只是极少数,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以新的观念进 行教学改革的也是少数。

一些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之所以在大面积上推广困难,主要原因是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而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改革。

2.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深入改革的紧迫感。

在“满堂灌”、“填鸭式”受到批评之后,就兴 起了“满堂问”的谈话法;在“谈话法”过时之后,又出现了以应试为目的、以练代讲的“满 堂练”。

虽然,教学方法表面上在不断变化,但实质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是学习主体 与教师是教学主导的关系,没有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

公式化、 概念化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市常有的方法表面上看来有创新,但实际上未摆脱“一言堂”、“满 堂灌”的陈旧陋习。

3.教改实验难于推广的又一个原因是,进行教改实验的老师比教普通班的考师课业负担重, 他们要学习理论、做调查研究、积累资料、统计数字、进行总结、撰写论文,教一个实验班 的工作量比教两个普通班的工作量还大,而他们的工作量只按教一个班计算,得不到进行教 改实验相应的报酬,而且和教普通班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不好处,所以许多教师不愿做教改 实验,不愿自我麻烦。

【第4句】:应试教育的局限性。

十几年来,全国高考、省级会考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都进行了一些 改革。

语文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对中学语文 教学起了一定的正导向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级考试对语文教学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这种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跟着考试的内容、考试的题型转,估计不考的内容在课上不 教;只重视教基本课文,不重视非基本课文;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循规蹈距,不敢越 雷池一步。

这种副作用在高中比在初中大,在毕业班比非毕业班大。

突出的表现是加班加点 的“疲劳战术”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

回顾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既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又为继续改革的路途上还有一些 障阻而担忧。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是既繁重又紧迫的。

叶圣陶先生 在全国中语会第三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二十年。

太慢了

能不能快一点

”叶老的讲话过去11年了,但是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增强 责任感和紧迫感

生物教学感悟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必须体现这三个维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哪些”、“情感态度目标有哪些”。

此外,工具性是多方面的,人文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

主题不同,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同。

一般地说,一篇主题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服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把文本的意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经验中去,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的主题教学目标。

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再到课时目标。

把握好思品课教改方向和准确把握教学尺度,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明确思品课程的目标理念。

思品课程的目标理念,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对于这一目标理念,思品教师要高度重视。

课标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思品教师要围绕这一目标理念开展好教学活动。

怎样理解做负责任的公民

它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第一,是对自己责任。

教材中诸如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悦纳青春、自尊自强、磨砺意志、刻苦学习等内容,都属于对自己负责的范畴。

第二,是对他人负责。

教材中诸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热爱集体、诚实守信等内容,都属于对他人责任的范畴。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公民在行使自己享有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享有的合法权益,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是对他人负责的重要表现。

对此,教材从法律角度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第三,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教材中诸如热爱祖国、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培养亲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等内容,都属于对国家负责的范畴。

第四,是对自然责任。

教材中诸如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续发展等内容,都属于对自然负责的范畴。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维度。

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

作为价值观它强调和体现的是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

它既强调个人价值,又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它既强调科学价值,又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既强调人类价值,又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也就是说,教师无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哪课教学内容,都要站在上述目标理念的高度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四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和价值引导。

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第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教材。

现行思品课教材属于课程资源中的文本资源,教师必须明确:教材它不是教本,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本,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它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平等对话关系。

基于上述认识,对于教材应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第一,要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第二,要活化教材;第三,要用最鲜活的信息充实教材;第四,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师拥有的知识,在师生互动中形成新知识,不断地完善、充实和建构教材。

由于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所以必须依据教材进行教学。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领会编者意图,注重发挥教材功能,着力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教材提供的知识、简明的道理。

但依据教材并不是照本宣科,并不是局限在教材框定的知识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提出新的探究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思考形成新理念,对教材不断的超越和创新。

第三要合理、恰当使用课件等音像资源。

课件等音像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它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的立体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课件的使用数量和次数并非越多越好,或者节节课都自始至终地利用媒体进行教学。

如果过量使用、频繁使用课件,会导致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课件的视听上,而忽视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感悟,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另外,制作和演示课件,包括演示复制他人制作的课件,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如果展示的课件只图红花热闹,教学效果不佳,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时间的浪费。

教学实践和成功课件告诉我们,使课件等音像资源应该符合三项要求。

即:必要性、创新性、实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件等音像资源的使用上,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出现泛化的现象。

总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品德与社会》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品德与社会》教师的共同追求。

只要深刻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制定明确目标、精心设计问题等,一定会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如何从有效走向高效

现在新课改进行得热火朝天,“自主、合作、探究”是一些老师孜孜追求的目标。

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有的学校甚至还规定一节课最多只能讲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要被罚。

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

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

特别是一节课里面需要老师讲得也不敢讲了,什么东西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总结。

针对这一现象有关专家提出老师在上课时该出手就要出手,也就是说一些重要的知识需要老师总结的,还是需要老师来讲。

学生只有深刻领会了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运用。

于是老师就变得无所适从,到底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一节课到底讲多长时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转化成自己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

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等等。

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另外还要看老师,老师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总之,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