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红革命事件感言

08-31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谁知道顾正红是那个历史事件中的人物

五卅运动  顾正红 反对资本家的先锋  1916年,因家境贫困,父亲顾宝苏去上海做工。

顾正红11岁便给地主家放牛。

1921年10月,家乡遭水灾,母子8人一路讨饭到达上海。

父亲在一家油厂做工,靠挣工钱无法养活一家人。

顾正红同弟妹拾煤渣、拾破烂,勉强度日。

不久,二弟饥病而死。

  17岁那年,父亲请人说情,进了日本资本家办的内外棉九厂(今上海市第四棉织厂)当扫地工。

劳动几个月,工资分文未发。

他听说车间“拿摩温”(即工头)克扣工人工资,就同几个伙伴约好,在一天放工后,等在“拿摩温”回家的路上,将他痛打了一顿,结果顾正红被日本资本家开除。

后来,在穷工友的帮助下,又进了日商内外棉七厂(今为上海第二棉织厂)布机车间做工。

他经常看到日本资本家殴打工人、欺凌工人的罪行,心里燃起了仇恨的烈火。

  1922年夏,地下党在沪西办工人补习夜校,并成立了沪西工友俱乐部。

他积极参加夜校学习和俱乐部活动,明白了工人阶级只有组织起来,坚持斗争,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资本家。

他很快成为俱乐部的积极分子。

有时趁工头不在车间,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大家团结起来,同资本家斗争。

他还教工人唱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革命歌曲。

1925年2月,上海22个日本纱厂4万多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无理开除工人举行大罢工。

顾正红参加了工人纠察队,积极向工人宣传罢工的意义,揭露帝国主义剥削压迫中国工人的种种罪行。

他经受了斗争的锻炼,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5月15日,顾正红去上夜班,只见工厂的两扇大铁门关得死死的,工友们气愤地告诉他:“东洋人关厂了

”他把袖子一挽,斩钉截铁地说:“不发工钱决不回去

”说着,带领一群工人猛砸大门。

铁门被撞开了,几百名工人呼喊着冲进厂里。

几个“包打听”和“拿摩温”拿着铅灌的巡捕棒扑上来,当场有几个工人被打得头破血流。

他一面高喊:“东洋人打人了

”一面率领工友们奔向物料库,每人拿了根“打棱棒”,勇敢地向敌人冲去。

内外棉副总大班元木和七厂副大班川村带枪赶来,后面跟着一大帮打手。

他跑在工人队伍的最前头领头高呼:“反对东洋人压迫工人

”日本资本家凶狠地朝顾正红开枪,子弹击中左腿,鲜血直流。

他忍着伤痛,振臂高呼:“工友们,大家团结起来,斗争到底

”川村再次开枪,击中他小腹。

他紧紧抓住身旁一颗小树,挺立起来,忍着剧痛,继续号召工人们坚持斗争。

刽子手川村又向他连开两枪,一个爪牙还用刀猛砍他的头部,他踉跄地倒在血泊中。

工人愤怒已极,抡起打棱棒勇敢地同敌人搏斗。

凶手川村、元木等在武装巡捕的掩护下狼狈逃走。

工友们急忙找来黄包车,把他抬到车上,大队工友簇拥着黄包车护送他,沿途市民自动加入护送行列,变成一支声势浩大的示威队伍。

5月16日,他终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时年20岁。

  他的英勇牺牲,燃起上海工人的反帝怒火,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当天,沪西日本纱厂两万多工人宣布罢工,提出了惩办凶手和赔款等条件。

5月24日,上海地下党组织了全市性的顾正红烈士追悼大会,到会的有工人、学生和各界代表一万多人。

潭子湾的公祭会场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会场四周挂满挽联、挽幛和各工会的唁匾,会场正中白色帷幕上挂着顾正红烈士的遗像,两旁的挽联是:“先生虽死,精神不死

凶手犹在,公理何在

”横额是“工人先锋”四个大字。

帷幕后面停放着烈士的灵柩,上面盖着一块洁白的绸子,写着“东洋人打死中国人

”八个大字。

整个会场笼罩着一片庄严悲壮的气氛,“为顾正红烈士报仇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的口号声,此起彼落。

5月30日,上海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大示威,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象火山一样燃遍整个上海,席卷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上海建立了顾正红烈士纪念馆,其家乡被命名为正红乡、正红村。

顾正红是哪个历史事件的英勇就义者

五卅惨案顾正红(1905—1925),江苏阜宁人,幼时家境贫寒,16岁随母亲逃荒至上海谋生。

1924年,顾正红参加中共地下组织开办的补习学校学习。

期间,参加沪西工友俱乐部,受到邓中夏、恽代英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俱乐部中的积极分子。

1925年2月,上海22个日本纱厂的4万多工人举行大罢工,反对日本资本家无理开除工人。

顾正红参加工人纠察队。

顾正红在斗争中表现积极,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5月初,日本资本家借口“棉贵纱”,撕毁协议,解散工会,停工关厂。

5月15日,内外棉七厂日本资本家关闭工厂,拒发工资。

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顾正红带领工友与厂方斗争,率先冲开厂门。

面对持抢的敌人,顾正红挺身站到工人队伍的最前头,领着工友高呼:“反对东洋人压迫工人

”,“不允许扣发工钱

”等口号。

该厂大班川村等早已注意顾正红。

此时见顾正红带头斗争,便立即对准他开了枪,子弹击中顾正红的左腿,鲜血淋漓。

顾正红怒视敌人,忍痛高喊:“工友们,大家团结斗争啊

”川村又连发数枪,顾正红终于倒在血泊中,工友们见状满腔怒火,蜂涌而上,同敌人展开英勇搏斗。

罪魁元木、川村在武装巡捕的保护下狼狈逃窜。

顾正红被工友们送往医院抢救。

5月16日,顾正红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牺牲

顾正红的历史

日军侵华的历史很长,不应只从1931年,甚至是1937年算起  因为太长,1939年以后的历史参照楼上的回答  小日本1894年开始侵略中国  1894年(甲午年)  8月1日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这次战争是由于日本用武力侵占朝鲜,并于7月偷袭中国海陆军而引起的。

据日本中冢明教授1994年7月22日披露,他发现的历史资料证明,甲午战争完全是经日军周密策划后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部历史资料记载,日军拘禁朝鲜国王后,强迫他请求日军将清朝的势力赶出朝鲜半岛,然后日军以此为借口,“向清国开战”。

  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与中国清朝北洋舰队在黄海交战,中国海军在海战中受挫。

  10月26日日军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并相继攻占大连、旅顺、营口,牛庄等地。

  11月22日清政府通过美国公使向日本提出媾和。

  1895年  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月17日中国战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下关签订了。

条约共11款,主要内容:(1)中国承认朝鲜完全“自主”;(2)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万万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对日通商口岸;(5)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投资设立工厂;(6)日本享有单方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等特权。

在这项条约上签字的清朝政府代表为李鸿章,日本政府代表为伊藤博文。

  5月4日日本因俄、德、法等国的干涉,决定“放弃”辽东半岛。

  11月8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北京签订了。

条约规定,清朝政府以白银三千万两“赎回”辽东半岛,日本军队从辽东半岛撤出。

  1896年  3月-5月日本在沙市、厦门、苏州、杭州、重庆等地相继设立领事馆。

  7月21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1897年  3月4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苏州日本租界协议书。

  5月13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杭州租界协议书。

  6月30日日本在辽宁牛庄设立领事馆。

  1898年  4月22日日本政府照会清朝政府,强迫清朝政府声明不割让福建予他国。

24日,清朝政府复照日本政府,声明中国不割让福建予他国。

  7月16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汉口日本租界协议书。

  8月18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沙市日本租界协议书。

  8月29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天津日本租界协议书及附属议定书。

  1899年  4月28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福州日本租界协议书及其附件。

  10月25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厦门日本租界协议书及其附件。

  1900年  6月15日日本内阁决定向中国派遣25000名官兵,作为对义和团运动进行武装干涉的八国联军的主力。

  8月14日由日本等组成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8月24日日舰“和泉号”的陆战队在厦门登陆。

28日,又从台湾派两个步兵连侵占厦门。

  1901年  4月3日日本在南京设立领事馆。

  9月7日清朝政府与日本等11国在北京签订,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天津、山海关沿线的12个地区,赔款白银4.5亿万两,日本从中分得3479.31万两。

  9月24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重庆日本租界协议书。

  1903年  1月15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续约。

  4月24日清朝政府和日本签订扩大天津日本租界协议书。

  1904年  2月8日日本突然袭击俄国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

10日,日俄战争爆发。

12日,清朝政府宣布对日俄战争保持中立。

俄国战败,1905年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根据和约规定,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惜权和“南满”铁路(长春至旅顺)的干线、支线及其沿线属地上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

  1905年  4月4日日本在长沙设立领事馆。

  10月17日日本在辽阳设立关东总督府。

  12月22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东三省事宜条约。

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同意根据日俄朴茨茅斯和约将俄国在辽东半岛的租借地转让给日本,并在中国东三省增加开放城市和港口,安东和奉天之间军用铁路由日本经营,禁止修建与“满铁”平行的线路。

  1906年  5月-11月日本先后在安东、奉天、广东新民设立领事馆。

  11月26日日本设立“南满洲铁道公司”(简称“满铁”)。

  12月5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日本归还营口的协议。

营口是在日俄战争时被日本占领的。

  1907年  2月9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扩大汉口日本租界协议书。

  3月-11月日本先后在哈尔滨、吉林、南京、汕头、长春设立领事馆。

  4月15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有关新奉(新民-奉天)和吉长(吉林-长春)铁路的协议。

据此,清朝政府将以高价收买日本所营新奉铁路,并向日本借款修建吉长铁路。

  5月30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有关设立大连海关协定。

协定规定,由日本人任税务司长;从海路运进大连的货物,不征进口税;经旅大运往中国内地的货物,要征收进口税。

  6月28日清朝政府通知日本,同意根据1905年中日关于东三省事宜条约,开放风凰城、辽阳、宁古塔、珲春、三姓、海拉尔、爱辉等7个城市。

  1908年  3月13日日本就日本私运军火船第二“辰丸”号在澳门海面被清舰扣留一事,向清朝政府递交备忘录。

3月15日,清朝政府决定致歉和赔偿损失。

这一事件激起广东等各地人民的不满,掀起抵制日货运动一年之久。

  9月10日日本在辽阳、铁岭设立领事馆。

  1909年  9月4日清朝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有关间岛问题协议,规定开放吉林省的龙井等地。

同日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有关东三省5个问题的协定,承认日本政府在抚顺、烟台两地的采煤权;安春铁路沿线及“南满”铁路干线的矿务,由中日两国合办;承认大石桥至营口铁路为“南满”铁路支线等。

  11月4日日本在吉林省龙井设立间岛总领事馆。

  1910年  2月9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两国邮政关系协议。

清政府承认日本政府在中国设邮局的合法性。

  3月24日杭州发生与日本商人冲突事件,有7家日本商店被毁。

6月8日,清朝政府赔款白银1万两。

  4月4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有关架设鸭绿江铁桥协议。

  1911-1919年  1911年  10月16日日本外相内田康哉指令日本驻清公使通知清朝政府,日本将供应付伐辛亥革命所需武器弹药。

  11月25日日本天皇批准出兵干涉中国的辛亥革命。

  1912年  1月中国革命政府向三井物产会社借款30万日元,购买武器。

  1913年  10月5日中日双方就修建“满蒙铁路”问题交换公文。

  10月6日日本政府承认中华民国。

  1914年  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把中国山东省的胶州租借地无条件转让给日本。

  8月17日日本铁道守备队在郑家屯附近与中国警察发生冲突,日本向该地进驻一个连的军队。

  9月2日-11月7日日军先后占领了山东的龙口、潍县、青岛等地,占领胶州湾及胶济铁路全线。

  1915年  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会见袁世凯,针对中国政府要求日军撤出山东的照会,提出了秘密条款,共有5号,分为21条,即“二十一”条。

其5号的主要内容有:(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2)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延长为99年,承认日本在“南满”及东蒙的特权;(3)将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4)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5)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警察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日本在武昌、九江、南昌和潮州之间有修筑铁路权等。

  5月25日袁世凯除对第5号声明“容日后协商”及第4号用命令宣布外,与日本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

  7月14日日本在九江、济南设立领事馆。

  8月6日中日就重新设立青岛中国海关问题签订协议。

  1916年  8月13日日军非法进驻郑家屯,与奉天28师发生冲突,即郑家屯事件。

  1917年  2月-3月日本在赤峰、通化设立领事馆。

  11月2日日、美双方就中国问题交换公文(兰辛?石井协定),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日本尊重美国提出的中国“门户开放”、“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11月9日,中国通知日、美两国,中国不受其协定的约束。

  1918年  1月日本“满铁”开始管理吉林-长春铁路。

  5月16日日本政府与段祺瑞政府签订日华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要求中国陆军与日本陆军共同向苏联后贝加尔州及黑龙州出兵,并给日军提供方便。

  6月-8月日本在郑家屯、成都设立领事馆。

  8月8日日驻华公使向北京段祺瑞政府提议共同向满洲里方面出兵,北京政府表示同意。

  1919年  1月27日凡尔赛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半岛的特权。

  5月4日北京学生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  口号,展开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9月9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北京政府的徐世昌提供财政支援。

  9月29日日本在湖北宜昌设立领事馆。

  1921-1928年  1921年  5月13日日内阁会议决定从山东铁路沿线撤军。

  5月17日日内阁决定支援张作霖,以确保日本在满蒙的利益。

  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等9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

会议共签订了7个条约和协定,主要的条约有:(1)共同镇压远东人民,首先是镇压中国人民,为此美、英、法、日签订;(2)争夺海上霸权,按一定比例规定海军力量的美、英、日、法、意;(3)根据美国的《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原则,共同掠夺中国的《九国公约》等。

会议期间,中日签订了关于解决山东悬案协定,规定胶济铁路由中国借款赎回,胶济租借地及附近地区归还中国;开放胶州租借地为万国商埠。

  1922年  1月-12月日本在芜溯、张家口、满洲里设立领事馆,在青岛设总领事馆。

  1923年  1月日本和中国商定给胶济铁路证券贷款4000万日元。

  3月中国驻日代理公使向日本外相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日本拒绝。

中国各地相继示威游行,要求收回旅大。

  6月日本水兵在长沙枪杀示威的码头工人,造成惨案。

  1925年  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开枪打死工人顾正红,打伤十余人,成为“五(三竖一横)”运动的导火线。

  1926年  3月12日日本4艘驱逐舰驶入大沽口,配合直、奉军阀天津,反对以冯玉祥为首的临时政府。

  1927年  3月24日日、美、英、法、意等国军舰炮轰北伐军业已占领的南京,死伤两千多人,造成南京事件。

  4月6日日本币原外相指令其驻华公使,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南京事件。

4月11日,日、美、英、法、意5国驻武汉领事反诬北伐军造成南京事件,要求处分肇事者,被武汉政府拒绝。

  4月22日日首相田中义一发表施政演说,叫嚷对“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不能置之不理”,并指示日公使,对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蒋介石予以“道义声援”。

  5月28日日政府发表出兵山东的声明。

从旅顺调遣陆军约2000人到青岛。

上海等地掀起反对日本侵占山东、抵制日货运动,9月,日本被迫从山东撤军。

  6月27日-7月7日日本政府在东京举行东方会议。

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于7月  25日呈送日皇一个秘密奏折说:“吾人如欲征服中国,则必先征服满洲及蒙古。

吾人如欲征服世界,则必先征服中国……当吾人得以统治中国全部资源之后,吾人将更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及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

  8月15日日本外务省政务次官森格、关东军司令官和日本驻华外交官在大连开会。

决定以300万日元贷款的条件,唆使张作霖取缔排日运动。

  10月13日-11月8日蒋介石访问日本。

11月5日,与田中义一首相会谈,蒋要求日本协助国民政府统一中国。

  12月13日日、英派遣军舰掩护广东的李福林反动军队,镇压广州起义。

  1928年  4月19日日本政府决定第二次出兵山东,并向第六师团发布动员会。

2日,发表向山东再次出兵的声明。

  5月3日日军向济南发动进攻,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日军在济南奸淫掳掠,屠杀中国军民5000多人,造成“济南惨案”,亦称“五三惨案”。

同年10月,中日就此惨案举行谈判,1929年3月29日达成协议:由中日双方组成调查委员会,就地调查解决,南京政府负责保护在华日本人之生命财产安全;协定换文两个月后,日军撤出山东。

  5月18日日本分别通知北平和南京当局,重申“如战争波及满洲时,为了维持治安,将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

北京的张作霖和南京国民政府对此表示抗议。

  6月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军阀混战中失利,在被迫从北京乘火车撤回东北的途中,经过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的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设的炸弹炸死,是为“皇姑屯事件”。

  12月29日东三省保安司令张学良决定东三省挂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以示由国民政府统一中国,日本表示抗议。

  1929-1933年  1929年  6月3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承认南京国民政府。

  1930年  5月6日中日关税协定正式签订。

根据协定,日本仍享有优惠国待遇;中国国民政府获得关税自主权,但又规定对110种进口的日货暂不加税。

  1931年  2月日本在郑州设立领事馆。

  7月初日本制造万宝山惨案。

日军在长春县万宝山地区强迫朝鲜侨民挖掘良田引水修坝,枪杀和逮捕当地农民。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郊外柳条湖的“南满”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悍然对附近的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并撤至山海关内。

19日,日军侵占沈阳。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日军更加得手,迅速进攻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2年  1月28日日本军队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又称上海事变)。

28日夜间,日军向上海闸北发动进攻。

驻防上海的中国十九路军奋起反击,开始了淞沪抗战。

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死伤万余人,4度更换司令。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淞沪抗战遭到破坏。

  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海。

3月24日,在美、英、法、意等国的干预下,日本与中国国民政府在上海开始停战谈判。

5月5日,双方在上海签订了(又称)。

协定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安亭、昆山、苏州一带地区驻军,而日本可进驻“若干”军队。

  3月9日日本制造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长春宣告成立。

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

10日,溥仪致函关东军司令,“委托”日军维持国防和治安、管理铁路,并聘请日本顾问。

  3月13日蒋介石就伪“满洲国”的成立发表谈话说,“东北成立伪国,完全为日方一手包办。

政府虽痛恨溥仪等等为傀儡,但如讨伐,即难免扩大战争,考虑结果,暂不颁讨伐令”,继续执行其不抵抗政策。

  3月16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宣称:伪“满洲国”的“一切政令”,须经过驻地的日本军部及特务机关许可,方能实行。

  1933年  3月日本和伪满政府签订“委任经营合同”,将伪满所有铁路及铁路所属全部财产,交给“满铁”。

  3月日军攻占热河省后,大举进攻长城各口。

东北军曾在长城一带抗击日军,后因蒋介石镇压抗日运动,使日军长驱进犯滦平地区,直逼平津。

  5月31日中国国民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

根据协定,中国军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今通县)、香河、宝抵林亭镇、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并划上述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地区力非武装区,这样,中国国民政府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区,便利于日本进一步控制整个华北。

  7月-10月中国国民政府和日本密谋联合“围剿”滦东抗日武装力量,进攻方振武、吉鸿昌率领的抗日同盟军。

  10月8日-24日日本为迫使中国国民政府承认“满洲国”,派代表与中方代表在北平、南京、东京多次会谈。

国民政府答应与伪满通车、通邮,并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12月11日4艘日舰开入福建马江,协同蒋介石军队占领厦门,镇压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在福建成立的抗日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

  1934-1936年  1934年  3月1日伪满政府和日本政府就伪满实行帝政交换公文。

同日,“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溥仪在长春称帝,年号“康德”。

  4月17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以对记者谈话方式发表对华政策的“非正式明”,说日本在中国有“特殊地位”,不容许其他国家对华采取共同行动;维持“东亚和平秩序“为日本单独的权力,无须他国干涉;如果中国用以夷制夷的政策,日本唯有加以排斥,如果各国暗助中国抗击日本,日本亦不得不反对。

  10月21日日本召开首相、外相、藏相、陆相、海相五相会议,决定调整日华关系,“实现日、满、华三国互助合作”,使中国放弃反日政策,根绝排日运动。

  1935年  1月22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国会发表演讲,说要与中国“亲善”。

日驻华使节据此  于29日、30日先后会见汪精卫、蒋介石。

2月22日,蒋介石发表谈话,认为广田“有诚意”,表示要“制裁反日行为,以示信谊”。

其后,汪精卫也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解决中日间纠纷,并派王宠惠赴日会谈。

2月27日,蒋、汪联名训令严禁反日活动。

  5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和日本政府宣布,双方外交关系由公使级晋升为大使级。

  5月29日日本天津驻军参谋长酒井借口中国国民政府援助义勇军孙永勤部队,向国民政府提出交涉,要求掌握在华北的实际统治权,同时从东北调遣日军入关进行武力威胁。

  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中国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正式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3日答复。

  7月6日何应钦在与日方秘密会谈后,复函梅津表示接受全部条件,通称《何梅协定》。

根据协定,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禁止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活动。

  10月-12月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10月22月,日本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据县城。

11月7日,策动宋哲元等进行“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1月25日,策动殷汝耕等汉奸在通州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宣布脱离南京政府。

12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反而指派宋哲元等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任会长,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1936年  1月21日日本广田弘毅外相发表对华三原则的演说,这三原则为:“日中提携、承认满洲国、共同防共”。

  5月6日日本和伪冀察政委会秘密签订华北防共协定”。

协定规定。

中国军队不得进驻冀察两省,日军驻扎华北铁路沿线,日本派人担任伪军的政治和军事顾问。

  5月12日在关东军的支持下,以锡林郭勒盟副盟长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为首的内蒙少数上层分子,成立伪蒙古军政府。

  11月23日绥远驻军傅作义等部奋起抗击侵犯绥远省东北区的日本侵略军,收复百灵届(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这一事件被称为“绥远事件”。

  12月12日西安事变在中共中央的努力调停下和平懈决,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7日,关东军发表声明,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共防共政策。

同日,日本外相声称,南京国民政府“如与张学良、杨虎城妥协,日本政府不能置之不理”。

  1937-1938年  1937年  4月6日日本外相、藏相、陆相、海相决定“对华政策”和“华北问题指导方针”主要内容是使南京政府逐步放弃容共。

依赖欧美的政策,促其接近日本,特别是在华北主动协助实现“日、满、华合作”。

  7月7日日军悍然炮攻宛平城和进攻城外的卢沟桥,挑起卢沟桥事变。

即“七?七”事变。

在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影响下,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奋起抗战。

从此,中国人民展开了全面抗成。

  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了号召抗战的宣言。

  7月19日蒋介石在庐山举行军事委员会会议,决定对日作战。

  7月28日日军开始对华北发动全面进攻。

宋哲元等退出北平,日军侵占北平。

  8月13日日本以8月9日日本官兵2人在上海虹桥军用机场被击毙一事为借口,出动大批海陆军和飞机进攻上海,是为“八?一三”事变。

上海守军在上海人民积极支援下奋起抵抗。

这一事件还严重威胁到英美帝国主义的利益和蒋介石的统治,国民政府被迫实行抗战。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严惩南京政府的声明。

日本海军首次出动飞机轰炸南京。

  8月15日中国政府颁布对日抗战总动员会。

  8月25日中共中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月5日日本海军发表封锁全中国沿岸宣言。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与日军板垣师团4000余人作战,歼灭日军三千多人,俘战一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是为“平型关战役”。

这一胜利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11月11日日军攻占上海。

  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在南京进行大屠杀,被杀害者达三十万人之多。

  1938年  1月16日日本近卫文磨首相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对华声明(第一次近卫声明)。

声明说,“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之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

  3月下旬日军第10师团向台几庄发动进攻。

4月3日,中国军队以40万优势兵力,包围进攻台几庄之敌,并击退由临沂增援之敌第5师团一部,至4月6日,取得了歼灭日军两万余人的胜利。

  3月28日在日本扶植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梁鸿志为“行政院长”。

  6月24日日本召开首相、外相、藏相、陆相、海相五相会议,决定“解决中国问题的指导方针”:集中国力直接解决“支那事变”,“在本年内实现战争目的”。

  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东。

  10月27日日军占领武汉三镇。

  11月3日日本近卫文(上麻下吕)首相发表“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第二次近卫声明)。

  11月20日高崇武、梅思平同日本影佐大校在上海签订以反共卖国为内容的“日华协议记录”。

协议规定,日本政府将此“协议记录”发表后,汪精卫等人应立即同蒋介石断绝关系,并声明为建设东亚新秩序实现日华合作和执行反共政策,在适当时机建立新政府。

  11月26日日军占领深圳。

  12月18日汪精卫从重庆逃到河内。

20日,汪在河内发表声明向日本投降。

  12月22日日本近卫首相发表“近卫三原则声明(第三次近卫声明)”,强调要以武力“扫荡”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要和“具有卓识的人士合作,向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

  1939-1944年  1939年  2月10日日军在海南岛登陆。

  5月31日汪精卫到达日本。

在日期间,与日本首相平沼骐一郎和陆军、海军、外务、大藏等大臣举行会谈,汪在会谈中表示将“号召国民党及其他各党派和无党派同志,设想在南京成立推行和平方针的国民政府”。

  6月6日日本“五相”(首相、外相、藏相、陆相、海相)会议决定成立“中国新中央政府”的方针。

同时策动蒋介石投降,说蒋介石“亦可参加新政府”。

  9月20日日本大本营命令设立“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西尾寿造大将任总司令。

那一年日本开始侵略中国

1914年 占领中国青岛,夺取德国侵占中国的胶州湾.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一年内占领整个东北,建立满州国 1937年 发动卢沟桥事变,威胁平津 1874年 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

1894年 袭击中国在朝鲜海域的运兵船,发动甲午战争 : 1894年 7月,日本军舰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爆发中日“甲午战争”。

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

“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壮烈牺牲。

10月,日军分两路侵犯我辽宁省。

11月,日军占领大连、旅顺。

日军进入旅顺后,见人就杀,在4天3夜的大屠杀中,全市2万多中国人全遭杀戮,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

1895年 2月,日军从水陆两路夹攻驻威海卫中国海军。

3月,日军占领整个辽东半岛,日军所至,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仅在田庄台一地,就杀死我军民2000多人。

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

6月,日军再度登陆台湾。

11月,日占领台湾全岛。

同月,日本强迫清政府同日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中国向日本交纳3000万两白银,日本才交还辽东半岛。

1898年日本强行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

1900年 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镇压义和团等反帝爱国运动。

7月,日军攻陷天津,在津抢劫白银200多万两。

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京烧杀淫掠。

1901年 9月,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交出税务、使馆区管理权,并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1905年 1月,日军再度占领旅顺。

3月,日军占领奉天(今沈阳),并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

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获得在我国东北南部之特权。

1906年 6月,日本成立了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1907年 7月,日本与法、俄签订秘密协定,把南满和福建定为日本势力范围。

1914年 8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山东黄河以南地区划为日本对德“作战区”。

10月,日军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全线。

11月,日、英联军攻占青岛。

1915年 5月,日本以最后通牒方式,迫使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

1918年日军开抵哈尔滨,攫取哈尔滨至长春的铁路管理权。

1925年 5月,日本人开枪打死上海日商内外棉纱厂工人代表顾正红、打伤其他工人十余名。

后又伙同英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当场打死工人和学生71人,打伤数十人。

1926年 3月,日舰炮击大沽炮台,中国驻军死伤10余人,后日本调军舰于大沽对中国进行威胁。

3月18日,北京群众举行集会抗议,遭到镇压,47人被打死,200余人被打伤,酿成“三一八惨案”。

1928年 5月,日军制造“济南惨案”,打死中国军民1000多人,并占领济南。

6月,日本在沈阳皇姑屯车站炸死张作霖,阴谋夺取东北。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中国东北沈阳北郊的一段铁路,反称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占领了沈阳城,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左图)。

此后不久,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沦于日军之手,东北3000万同胞受尽欺凌,流离失所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军队突然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著名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抗战,这就是“一·二八”事变。

爱国将士多次打退日军进攻,迫使日军三次更换主帅。

这次战事得到中国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而有力的支援 3月9日 溥仪到达长春,在关东军导演下,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1933年 1月3日 日军攻占山海关。

3月9日 第29军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激战。

5月26日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建立,冯玉祥任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

5月31日 《塘沽协定》签定。

1934年 4月17日 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声明,声称要排挤英美在华势力,独占中国。

10月10日 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

11月7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为军长。

1935年 6月11日 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实际形成《何梅协定》。

6月27日 《秦土协定》签定。

6月28日 丰台事件发生,日军非法进驻丰台。

8月1日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月5日 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对华三原则。

10月19日 红军抵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城),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11月25日 日本策动的“冀东防共自制治委员会”成立。

12月9日 北平爆发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

12月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1936年 2月26日 日本发生二·二六事件,日本法西斯军事独裁政权形成。

11月5日 绥远抗战爆发。

11月23日 “七君子事件”发生。

11月25日 日德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

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24日,会谈达成6项协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6日,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南京被扣留。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开始, 2月15日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22日结束。

全会通过了实际上接受国共合作的决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月16日 日本外、陆、海、藏四相会议决定《对中国实施的策略》和《指导华北方针》。

7月7日 日军在卢沟桥回龙庙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随后,炮轰宛平城。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7月8日 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7月15日 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7月30日 日军猛攻北平南苑,中国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23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殉国。

次日北平失陷。

8月13日 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

8月25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主力在朱德、彭德怀率领下相继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10月12日 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2月13日 日军占领南京并开始进行大屠杀。

1938年 2月3日 徐州会战开始。

6月12日 武汉会战开始。

7月4日 国民政府规定每年7月7日为抗战建国纪念日。

10月27日 日军占领武汉三镇。

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12月18日 汪精卫自重庆叛逃投敌。

1939年 1月1日 国民政府重申严惩民族叛逆令。

6月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投降危险的指示》。

6月8日 国民政府下令通缉汪精卫。

9月1日 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欧战爆发。

1940年 8月1日 日本政府公布《基本国策纲要》。

外相松冈洋佑鼓吹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8月20日 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

9月27日 《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定,法西斯轴心国形成。

1941年 1月4~11日 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奉命北移,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的围攻,皖南事变爆发。

1月18日 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摧残抗日力量的反动实质。

6月5日 日机夜袭重庆,制造了较场口大隧道惨案,造成1万余人死伤。

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2月8日 日军袭击珍珠港,轰炸菲律宾,登陆马来亚,发动太平洋战争。

12月9日 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年 1月1日 中、苏、美、印、加、荷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即《26国公约》),后称《联合国宣言》。

1月3日 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蒋介石任中国战区(包括泰越)盟军最高统帅。

2月1日 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5月25日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1943年 1月11日 中美、中英分别签定《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和《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废除了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系列不等条约。

9月8日 意大利宣布投降。

11月22日 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

1944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关于1944年的方针》。

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

2月1日,八路军总部发布命令,要求各战略区适时组织向日伪军据点出击。

1945年 2月4日 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4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

4月25日 联合国大会召开。

7月26日 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6日 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棵原子弹。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并于9日发起进攻。

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8月10日 日本政府向中、美、英、苏等国发出投降照会。

8月10日~11日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连续发布了7道反攻命令。

8月12日 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纵队展开大反攻。

8月14日 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广播投降诏书。

9月2日 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9日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日本投降。

日本入侵中国大致是: 19

【第31句】:

【第9句】:18 东北三省 19

【第37句】:

【第7句】:7 入侵华北;蒋认为当时中国不是日本的对手,怕华北沦陷变成象满洲国一样的“华北国”,在华北抵抗,并发表声明,和日本宣战 随后,蒋把战场移到上海,不与日军在华北对抗,三个月的淞沪会战 之后就是 南京,山西,武汉,长沙,广东 好像是第几次长沙会战后,抗日转为相持阶段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