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道德模范节目后的感言

09-11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道德模范观后感................................

道德模范观后感徐慧玲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且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即都可以约束人。

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

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

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

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

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

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0月1日,当一个个平凡的面孔,平凡的身影,走进我的眼帘,他们用不平凡的勇敢,不平凡的坚韧感动了所有人,他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勇于面对、敢于担当,他们用道德之光照亮了人们心中的爱,点燃了整个社会的激情。

在观看学习了何玥、张丽莉、林俊德、罗阳、吴斌、罗长姐等同志的报告后,使我的灵魂又一次得到震撼,心灵又一次得到洗礼。

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

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

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

道德模范乐于助人获奖感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xxx,是劝业场街静园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

今天能够来到这里和大家共聚一堂我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

今年能够获得天津市道德模范的提名,是党和政府给我的荣誉,是大家对我的信任。

也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最高的奖励。

我为能生活在和平区感到自豪,我为我是和平人感到骄傲。

  我1980年随返城知青的丈夫来到天津落户,1997年当上了一名“的姐”,十四年来,我遇到过很多遭遇困难的朋友,我了解到有的农村大学生生活贫困,求学之路非常艰辛,于是就省吃俭用每月资助他们。

现在他们回到家乡还不忘逢年过节给我打电话,亲切的喊我“天津妈妈”;今年我和丈夫签署了角膜和遗体捐献志愿书,希望身故后还能为国家的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不久前我遇到一位江西母亲,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花光身上所有积蓄。

同为母亲,我怎能体会不到一位母亲的苦心,这样的事我必须得管。

虽然我没有读过很多的书,但是人家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啊,我知道只要能帮到别人,这事儿呀就不分大小。

  尽管我也是工薪阶层,但是我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正在经历坎坷和挫折,用我微薄的力量拉他们一把,帮他们走出困境,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感到快乐的呢?一想到他们脸上重新燃起的笑容,我的心里就很欣慰。

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道德模范的提名奖对我来说是荣誉,更是责任。

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肯定和支持让我深深感到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是多么光荣的事。

今后我会继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践行“用爱心传递温暖,用奉献书写人生”这句话,为和平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谢谢大家。

劳动模范的道德讲堂感悟

【第1句】:道德讲堂心得这天,我十分荣幸的参这次道德讲动,对我是一次加强自身道德修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难得的领悟机会。

开展道德讲堂这项活动,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的公民礼貌素质。

这次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我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讲述了冯孝英同志扎根基层工商所默默无闻工作24个春秋的先进故事,讲得很生动,很有吸引力,感人肺腑,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和教育。

透过这天领悟,教育我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把自我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人。

透过这天领悟,进一步增强了我的职责感,明确自我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透过这天领悟,使我更加钟爱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在自我的工作岗位干一行,爱一行,自觉树立工商的良好形象,为工商事业添砖加瓦,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2句】:道德讲堂心得体会星期五下午,咱们聆听了道德讲堂,启发很深。

道德讲堂主要讲的是与诚信交友。

诚实就是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我承担的义务。

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

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然而,咱们这天所讲的“诚信”,就是不好欺骗别人,做老实人。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发展之道。

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一个人要诚实,守信用,不贪图本不属于自我的东西。

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重的财富。

因此,咱们要在生活中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咱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礼貌交谈,千万不好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咱们从此刻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与诚信为友。

感动中国道德模范故事50字讲一个医生

戴忠晴:苍生大医在无影灯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生平无大事,只想做个好医生。

”苍生大医戴忠晴,中国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的第一个研究生,已81岁高龄却依旧每天早上7点以前起床、8点以前上班。

他说,自己哪一天实在干不动了,就是他最后的工龄。

1970年为支援三线建设,戴忠晴投身到十堰汽车城和襄渝铁路修建大会战中,看到一位断手的工友因贻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成了终身残疾后,原本是肝胆外科医生的戴忠晴从6元钱起步,开始了断肢再植手术的研究,从此在无影灯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道德模范的事例

李明素,女,55岁,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坝心小学退休教师。

2007年7月17日清晨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情况万分危急。

站在自家楼顶的李明素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群众,正在大声呼救。

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坍塌,群众生还的可能十分渺茫。

李明素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营救。

李老师用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楼之间的四幢房屋屋顶,逐步爬向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

当30多名群众爬到隔壁王孝伦家楼顶时,由于两家间隔太大,群众被困在了王家楼顶上。

李明素来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绳索拼接在一起,将楼梯搭在两屋之间,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们顺着梯子一个个向李明素家转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在李明素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妇女、男人,依次爬了过来。

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一共32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李明素家屋顶。

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不到10分钟,王孝伦家的房子轰然倒塌,顷刻消失在滚滚洪水之中。

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

李明素又安抚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定会来救我们的。

不久,救援队来了,用绳索搭起一条滑道,惊慌失措的群众都想抢先通过。

李明素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妇女儿童先走,然后老人,最后是年轻小伙子。

群众一个一个脱险,李明素却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明素说,“在这次洪灾中,虽然我的损失很大,但受灾的群众还很多,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一起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

”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07年,李明素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评为重庆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吴显才事迹吴显才, 男,53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巫溪县乌龙乡大坡村党支部书记。

15年来,吴显才义务赡养了45位老人,先后有22位老人在他的关怀中安详地走完生命历程,6位老人回到了亲人身边。

目前,吴显才仍在赡养17位老人。

1988年寒冬的一天,吴显才在路上碰到一位老人,她穿着破烂的单衣,蜷缩在路边,冻成一团。

吴显才把老人送回家,看到这位老人无依无靠、一贫如洗,被子又黑又臭,枕头竟是一块砖,他泪如泉涌。

他在周边几个村里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有几十位孤寡老人过着类似的生活。

1990年,吴显才说服妻子,倾其所有,买下家对面的一个废弃酒厂,改造成一座有16间房屋的敬老院,并给敬老院取名“常乐”,希望老人们能够天天快乐。

年底,来自8个村的16名孤寡、残疾老人,住进了敬老院。

70岁的马昌炳老人刚到敬老院时,因为长期没有吃肉,一吃肉就拉肚子,吴显才每次都帮他清洗。

70多岁的田代翠老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吴显才细心伺候她,让她认了自己做儿子。

63岁的谭传贤是个哑巴,还有智力障碍,唯一的依靠哥哥去世后,她顿时失去了生活来源,吴显才听说后收留了她。

任国贤与老伴谭吉寿,拉扯智残儿子生活,因年事已高而生活陷入困境,吴显才收留了这一家三口,一养就是11年。

吴显才15年间收养的45名老人中,有半数是残疾人。

那些去世的老人,都是吴显才这个“儿子”送终。

他们在弥留之际,老泪纵横地叫着“恩人”,拉着吴显才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1993年,吴显才购买了

【第1句】:5亩荒山,开辟了“常乐敬老院公墓”,在墓地栽树种花,让辞世的老人与鲜花、松柏为伴。

当年,国家民政部向他颁发了一块“德高义重”的匾牌。

建成敬老院时,吴显才就背上了6000元贷款。

以后每年都要为敬老院提供近1万公斤大米、1000多公斤猪肉、近500公斤食用油、两三百公斤盐巴,加上缝制衣服、添置被褥,还有医药费、丧葬费、电费及其他开支。

吴显才还拿出家里的3亩承包地,供敬老院种菜种粮;在自家承包的荒地上,开垦出20亩药田;办养殖场,建棕器加工厂、预制件厂、木材加工厂三家小作坊。

15年来,他先后投入了30多万元,让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生活无忧。

去年12月,他又投资13万元第二次改造敬老院,每层楼设一个带洗澡间的卫生间,老人们睡上了席梦思床垫,电视机换得更大了,厨房里摆上了电冰箱。

2006年吴显才被评为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陈培玉(已故)陈培玉,女,生前为重庆市巴渝航运公司下岗职工。

一个被群众誉为精神永不下岗的下岗女工,一生十多次救人,最后为救落水群众献出了年仅44岁的生命。

2004年10月20日晚,在重庆巴南区轮渡渡口,两名群众不慎跌入滚滚长江,此时,在轮渡上的陈培玉听见呼救声后,来不及脱掉衣服和鞋子便纵身跃进湍急的江水中。

波涛汹涌中,她奋力向落水者游去,并抓住了落水者的衣服,可落水者在慌乱中突然将陈培玉的脖子紧紧扭住,两人不停地在江面上沉浮,陈培玉最终英勇牺牲,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见义勇为的壮歌。

陈培玉的救人壮举不是偶然的,与她44年的人生经历和她一贯的英勇行为分不开。

生前,陈培玉的主业是船体除锈油漆工,“副业”则是下水救人,并一干18年。

1983年秋,陈培玉回涪陵老家,遇到一位被江水冲出几十米外的落水者,她一个猛子扎进江中,搏激流,闯险滩,将落水者高高举过头顶。

1988年夏天,陈培玉的邻居巫天幸不慎落入长江,危难之时,陈培玉不顾一切跳入江中,半个小时后巫天幸被救了上来,陈培玉却累得瘫倒在地。

1981年和1988年长江涨大水,陈培玉作为公司水上抢险队惟一的巾帼英雄,和男同事一起积极救援,救起多名落水者。

2001年,她跳入河中救起了因在河边洗衣而落水的下岗职工李新萍。

18年来,陈培玉不顾自身安危,十多次跳入长江救起落水群众。

一次下水救人就有一次生命危险,陈培玉10多次下水救人,就经历了10多次死亡的威胁。

陈培玉家境困难、生活艰辛,但她依然热忱地帮助身边的人。

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个“随便哪个时候都笑嘻嘻的人”。

性子直、热心肠,周围的人有个大事小事,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谁家有点什么麻烦她总是从头到尾,关注到底。

陈培玉2004年被重庆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廖桂林事迹廖桂林,男,49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开县厚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廖桂林凭着终身信仰和一身正气,用忠勇、热血、善良谱写出一曲曲英雄之歌,被家人称为“管得宽”,被群众唤为“廖英雄”,被媒体誉为“三峡上空一只高翔的雄鹰”。

在2004年百年不遇的“9•4”洪灾中,廖桂林凌晨冒着瓢泼大雨去街上帮助转移群众300多名后,又在洪水中带病连续奋战了17个小时,救出小孩、老人20多人,直到体力不支被洪水卷走。

他获救后,发现自家财物已被洪水“洗劫”一空,女儿也因洪水浸泡心脏病复发住院。

在去探望女儿的途中,忽见丰胜沙发家具厂发生火灾,他又第一个奋不顾身地冲上前扑火,因车间30多桶燃油物品连续爆炸,被炸成重伤。

他在医院苏醒后第一句话就问大火扑灭了没有,妻子心疼地回答他:“火已扑灭,附近的加油站、学校、医院和1000多户6000多居民的生命财产都保住了,你怎么能刚出洪水又进火海啊

”他脸露笑容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

谁让我是‘管得宽’呢。

”2001年8月,廖桂林为救金峰乡新华村村民谢小春,死命抱住歹徒。

眼看歹徒高举菜刀,要朝谢小春的脖颈砍去,他毫不迟疑地用自己的胳膊硬生生挡住了这一刀,结果左手肘缝合了18针,至今还有一条两尺多长的伤疤,4个指头完全失去功能。

中央电视台记者问他:“老廖,今后你再遇上持刀歹徒怎么办

”他回答说:“为了正气,我不怕死,今后遇上了我还要上

”廖桂林就是这样用鲜血维护着社会正气,先后见义勇为60余次。

他空手夺刀、悬崖搏斗、追擒逃犯、勇夺炸药、跳河救人、危房救孤,15次负伤,4次住院,全身留下了十几处刀疤,听力、视力严重下降,左手只有大拇指完好无损,其余四根手指都只剩下半截,法医鉴定为6级伤残。

廖桂林从事基层调解工作18年,调解了各类民间诉讼近1300件,免费法律咨询1万余次,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他还照顾赡养罗文贵、熊丛贵两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长达30多年,为他们提供住房、衣物、钱粮,打水、做饭、熬药、擦身洗澡、倒大小便,任劳任怨,直至老人去世。

他将社会各界送给他的慰问金、救助金全部捐给了五保老人和失学的贫困儿童;一家人节衣缩食,省钱给因脑出血全身瘫痪10年的母亲和患有重度风湿性心脏病的女儿看病。

廖桂林先后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先进事迹报告。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张和龙事迹张和龙,男,47岁,中共党员,重庆石龙技工劳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位巴南区石龙镇大连村三社的农民,1984年汇入民工流,1999年任重庆市巴南区群龙劳务输出公司经理,开始带领家乡民工“闯天下”。

在创业征途中,他以诚信为基石铸就了全国劳务品牌商标“石龙技工”。

张和龙视信守合同为企业生命,为保证合作方对民工数量和素质的要求,他不惜高成本异地征收民工和超成本培训民工;为保证按时交货,不惜用高额补助组织员工加班,不惜改铁路运输为航空托运;为保证产品质量,对员工操作要求严而又严。

公司成立不久,承包了黑龙江尚志市帽儿山钢铁厂暖气片生产劳务,由于原材料涨价导致生产成本超高,公司如兑现合同就会严重亏损甚至破产,但他没有走人,毅然借钱兑现了合同。

守合同、讲诚信为公司获得了续包权,赢得了社会美誉,推动了公司发展,而今已成为10多万人的石龙劳务集团,在全国建了9个分公司。

在创业之初,因履行合同导致公司亏损,有人提议减发或缓发民工工资,张和龙断然否定说:“我也有过打工拿不到工资的经历,按时足额兑现工资是我在招收工人时的郑重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言信行果。

”发工资的日子越来越近,民工紧锁的眉头,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悄悄让家人贷款汇去,如期予以兑现。

近6年来公司为帽儿山钢铁厂创利

【第1句】:5亿多元,上缴国家税金近2000万元。

张和龙不仅视纳税为义务,而且把热心公益捐款捐物也看作“义务”,悄悄关注着尚志市的特困家庭,时刻惦念着老家的路桥、校舍等,先后个人捐款75000多元。

他说:“我在家乡长大,在尚志创业,不能丢了根、忘了本。

”张和龙以诚信获得了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十佳农民工等荣誉称号。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段彩均事迹段彩均,男,42岁,中共党员,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段彩均诚实无价、守信天价,让一个负债率高达300%的国有老企业涅盘而生,一年扭亏、三年跃升为重庆工业企业50强,目前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家装电线生产企业和最大的铜型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创下瞩目的“鸽牌奇迹”,是国企成功改制的典范。

2001年初,段彩均及其班子在一无固定资产、二无流动资金,负债700余万元危难之际,投资组建了现代国企——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凭借着“不相信国有企业搞不好、为全体职工创造政绩”、“诚信、向上”的理念,主攻家装电线电缆,以“诚实”为基石,实施质量品牌领跑战略,推行质量事故全额赔偿并加扣10%的企业名誉损失费的制度,以现代企业家的优秀素质引领着团队向市场传递着诚实信息,市场也因此让“鸽牌”展翅高飞。

至今,资产总额达到

【第5句】:9亿元、产销额

【第12句】:19亿元,分别增值50倍和20倍,经济规模保持年均80%增速,累计上缴国家税金6600余万元。

今年底产销额将突破16亿元。

荣获中国机械工业500强、重庆市最佳诚信企业等称号。

段彩均在全体员工中培育“质量等于饭碗”的意识,将守信意识融入每个环节,使“真心真诚、有利有义”成为鸽牌人与合作伙伴及顾客们合作的基础,出现了鸽牌公司特有的“三大怪”现象:产品质量没问题也可以退换;经销商没订货急着把款交;供应商自愿先供材料后收钱。

出现了“调整价格、现款现货”、“宁让价格、不让市场”、“宁让价格、确保资金回笼”和“顾客满意、商家赚钱、公司发展”多赢局面。

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与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其电线电缆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资质,家装布电线和电工用铜型材产品的产销量均列全国前三,占领了重庆家装电线市场90%以上的份额,“鸽牌”已成重庆名牌、西南地区著名商标和老百姓心中电线电缆“精品”的代名词。

段彩均不仅实现了企业的重生,而且对员工以诚相待,对社会勇于回报。

解决了近678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公司每位员工每月不仅能领到20斤大米、2斤色拉油,而且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失业金、医疗保险金等都足额到位。

主动捐款修建重庆机电鸽牌希望小学,资助社会慈善事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展示了自己的拳拳爱心。

段彩均先后荣获中国管理100人、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等称号。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邓平寿(已故)事迹邓平寿,男,中共党员,生前为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

邓平寿志在乡亲脱贫致富,扎根山乡31年;情系边远落后的虎城,两次放弃进城升迁机会,2007年2月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1岁。

他被誉为“21世纪焦裕禄式的人民公仆”。

1998年,邓平寿走上虎城镇党委书记岗位时,面对这个因贫困落后而闻名的穷山沟,以敢啃“硬骨头”而著称的他发出了要摘掉这顶“穷帽子”的誓言。

一身布衣,一双胶鞋,一个黄布包就是邓平寿的生动写照,长年累月,他吃住在办公室,行走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虎城方圆78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哪棵桑树干没刷白,哪条路垮了块石头,哪家有个难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都解决得利利索索。

多年来,他用近40个工作笔记本,记录了乡亲冷暖和百姓心声。

面对百般热情挽留他的群众,邓平寿毅然放弃担任县领导的机会。

他总是对乡亲们说:“你们放心,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

”他急群众所急,曾经穷得连房顶都补不起的杨嗣才,在邓平寿的帮助下,办起了挂面加工厂,年销量超过40吨,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他想群众所想,当广西桂林客商谢裕明在虎城开办的竹木公司出现用水、用电、用工等困难时,邓平寿主动上门服务,让这位异乡人快倒闭的公司获得了新生。

他盼群众所盼,当虎城蚕茧品质不高,价格逐年下滑,有的村民绝望地砍掉桑树时,邓平寿先后两次邀请原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专家到虎城讲解科技知识,还走村串户亲自传授科学养蚕的方法,让千亩桑园再显生机。

邓平寿提出了“修好一条路,耍好一条龙,壮大一根虫”的发展思路。

一条龙即柚子带,一根虫即栽桑养蚕。

在邓平寿的带领下,虎城共修建、硬化了村、组级公路48条、108公里,使100%的村、85%的组通上了水泥路;虎城蜜柚荣获国家金奖,畅销全国、远销香港、澳门;全镇蚕茧产量居全县第一,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

【第1句】:5倍。

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邓平寿的身体却一天天垮下去。

2007年2月1日,这个“小病拖、大病磨、实在不行才吃药”的铁汉子,永远地离别了他无限眷恋的乡土和乡亲,而这一天离他51岁的生日还差3天。

2007年邓平寿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中央主要媒体把他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石元英事迹石元英,女,51岁,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委派驻湖南省保靖县小学教师。

重庆秀山县保安乡龙家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离他们村最近的学校,就是隔河相望的湖南省保靖县坝木小学。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秀山县教委派出当时的民办教师石元英到坝木小学上班,工资由秀山发放。

由于河上没有桥,不管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石元英每天清晨带着孩子们来到河边,脱掉鞋袜,卷起裤脚,背起年幼的孩子,拖着大一点的学生到湖南去上学,下午又带着40多名学生涉水回家。

从1987年去坝木小学上班的那天起,石元英背着村子里的孩子们踏上求学之路,一背背了18年。

1989年一个上午,下了四个多小时的倾盆大雨。

石老师背着一名学生走到河中间时,上游洪水汹涌而来,一根两米多长的木头顺水横冲直撞,情急之中,她将身子稍稍一侧,木头顶了一下右小腿后呼啸而过,右小腿顿时一阵钻心地疼,但她不敢松手,将最后一名学生背上岸后,才发现右小腿大块皮肉已搭拉在一边。

至今,石元英右小腿还有块鸡蛋大的疤痕。

18年来,上万次往返这条河,石元英不知在河里多少次摔倒受伤,但令她欣慰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受伤。

在石元英的努力工作下,龙家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在校学生没有一个中途辍学。

而她自己,却因为长年涉水,患上了风湿病。

1989年8月,一场大雨导致这条河暴涨,无法通过。

放学后,石元英只能带着孩子们,从下游5公里远的桥上渡河。

途中山路滑坡,石元英背着学生踩着松软的泥路艰难前行,自己10岁的儿子紧跟在身后。

就在此时,儿子脚下一滑,差点掉进奔流的河水中。

听到儿子叫声的石元英,惊出一身冷汗,幸亏一位与儿子走在一起的六年级学生,一把拉住了下滑的儿子。

2006年,石元英曾经教过的一个湖南籍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湖南省保靖县政府奖励坝木小学5万元,并奖励石元英5000元,那一天是她多年来最高兴的一天。

如今她的学生中,28人考上大学,其中5人考上研究生。

如今,秀山县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然而石元英依旧背着一名先天残疾、行动不便的13岁学生,不分春夏秋冬,穿梭在学校与村子之间。

石元英20多次被秀山、保靖两县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2004年9月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马福元事迹马福元,男,20岁,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

家在重庆南川的马福元,出生仅3天母亲就离家出走,12岁时父亲病逝,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他和78岁的爷爷相依为命。

17岁的马福元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杂费、食宿费全免的宏志班,80多岁的爷爷却意外摔伤,从此卧病在床。

马福元背起爷爷去上学,用微薄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木棚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爷爷。

由于房间很潮湿,爷爷风湿病一受寒就会发作,几乎每天晚上,马福元都要为爷爷暖被窝。

这娃儿真懂事,学习再忙,他都要把爷爷服侍得妥妥帖帖的。

邻居们对这个懂事的孩子赞美有加。

一次,邻居阿姨给他几个鸡蛋,他担心爷爷不吃,就把鸡蛋蒸成鸡蛋羹悄悄地埋在爷爷饭里给爷爷吃,自己却一棵白菜吃上两三天。

读书期间,为给爷爷治病,他一直坚持在学校伙食团打工。

许多报刊和网络报道了马福元的事迹,其中也有海外媒体。

一位美国的华裔人士了解到他的事迹后,对他进行了资助,称赞他不是可怜人,而是男子汉。

也有网友这样评价马福元:孝心很多人都有,但不是很多人都有孝行,佩服他在困难中的坚毅和对爷爷的不离不弃。

马福元没有因为照顾爷爷耽误学习,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

2006年3月,还在读高三的马福元,获得了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评选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在200多名候选人中得票最高。

其实马福元对这些都不那么在意,他甚至很少看报纸和网络对他的报道。

他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

作为学生,我希望自己在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中,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特别是无数给予我太多关爱的人。

这既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爷爷对我的期盼。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谢方珍事迹谢方珍,女,29岁,重庆市城口县修齐镇乡坪村村民。

在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县,有这样一位带夫出嫁播洒爱心的农家妇女。

她7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地服侍高位瘫痪的丈夫,照顾残疾多病的公公和婆婆,用弱小的身躯支撑起了濒临破碎的家。

2001年3月,21岁的谢方珍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嫁给了香坪村的村民彭道平,夫妻俩恩恩爱爱。

可甜蜜的日子才刚刚开始,灾难就降临到了这个原本清贫的家庭。

同年7月,丈夫不幸遇车祸造成下肢高位瘫痪,看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当时谢方珍觉得生不如死。

这时,娘家人劝她赶快离开这个家。

但是,面对心爱而无助的丈夫和这个风雨飘零的家,身怀有孕的她不忍心离去。

她在心里暗暗作出承诺,用我的一生,尽我的全力,照顾丈夫,不让这个家破碎。

于是继续留在这个遭遇灾难的家,用她弱小的身体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她白天忙碌着十几亩地的庄稼,饲养5头生猪,本已疲惫不堪,但夜里仍细心照顾丈夫,每隔1个多小时都要为彭道平翻身,以免丈夫长褥疮,所以只能睡上4个来小时。

丈夫眼看着备受煎熬的妻子短短几个月瘦了20多斤,几次想自杀都被妻子劝阻开导。

本无力抚养孩子,为了给瘫痪的丈夫活下去的勇气,她毅然把孩子生了下来。

4年里,她不知偷偷流了多少泪,也曾多次想过自杀。

但一想起自己心中的承诺,她又挺起脊梁,勇敢地面对艰难的生活。

由于家居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任凭谢方珍拼死拼活地劳作,起早贪黑忙碌,这个家的生活及丈夫的药费还是难以为继,不久她家已欠债3万余元。

为了挽救这个在绝境中的家,她萌生了一个惊人的想法,带夫携老出嫁。

她惟一的条件就是:娶我可以,但我必须带上我的丈夫和公公婆婆。

就这样,2005年她带着前夫彭道平和公公婆婆,嫁给了与她志同道合的村民彭道俊。

彭道俊加入这个家后,共同支撑这个困难的家庭。

如今彭道平的身体状况稳定,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现在的丈夫彭道俊对谢方珍重情重义的举动十分钦佩,他说我为有这样的妻子而骄傲。

谢方珍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怎么写道德模范家庭

我幸福的家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个的品质的一种表现,而一个具有崇高品质的人必定也同样具备良好的道德,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等,这些都是道德的一种体现。

家庭美德也是我们公民道德模范的重要组成部份,加强家庭道德建设,创建亿万文明和谐的美德家庭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在争创道德模范中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爸爸妈妈都经常教育我做好事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观念,它的意思就是不要认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以为好事小而不去做

这句话讲的说是做人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我从电视上看到我们国家西部的一些贫穷地区的小朋友上不起学,有的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只能抽签决定谁能上学,看着那一双渴望读书睥眼神,再想想我们现在坐明亮宽敞的教室里……,我不由得对爸爸妈妈说,要是我们能帮助他们就好了,本以为我随便这么说一句的,没想到几天后爸爸下班回来郑重地对我说:“王雨宁同学,你的愿望就要实现啦

”原来爸爸通过大伯的单位联系到了陕西汉中市宁强县的一对贫困小姐妹她们的家庭条件很差,每到新学期开学她们的父母就会为学费发愁,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爸爸决定今后由我们家资助这对小姐妹上学,每个学期开学前将学费寄给她们,就在前几天我还和妈妈一起到邮局给这对小姐妹寄了一大包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我觉得这虽然只是一件普通的助人的小事,但我却总觉得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们去做,这是一种来自道德的力量。

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道德是心灵的自律,道德是人的尊严。

道德是荣辱的尺戒,我还能清楚的记得一件事,那次是我们一家和舅舅一家去饭店吃饭,人很拥挤,我们坐在门口的包厢里,吃完后大家一齐走到门口才发觉没付钱,原来爸爸以为舅舅付了,而舅舅以为爸爸付了,服务员也由于客人多而没顾上收,这时我们大可开车就走,但就在这时爸爸说:“你们等一下,我上去把钱付了我们再走

“说完转身就向饭店柜台奔去,过了一会儿爸爸满头大汗地从里面出来了,脸上是一种坦然从容的表情,我知道爸爸这么做不仅仅是来源于他的诚实守信,爸爸也在给我树立一个道德榜样,因为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说平凡的生活和工作虽然是社会的常态,但却也是产生道德榜样的丰厚沃土,我们每一个都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的良好风貌,并在具体实践中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