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要有紧迫感言论

02-25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如何认识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定的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给师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主要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对规范师德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和端正教育行业风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师德建设面临如何与教师队伍的高学历、高素质、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结构变化不断加快等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问题。

2005年,教育部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号文件确定下来,这反映了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要求。

(一)充分认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内容。

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产品是人。

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为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师风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育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所学校的品位,那么师德的水准就是一所学校重要的精神标杆。

学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的意义也主要体现在这方面。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我国教育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对师德赋予了更多的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首先,师德建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热爱学生,对事业忠诚,有执著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

其次,师德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

第三,师德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第四,师德建设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发展,树立良好教育形象的必然要求。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

师德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让人民满意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公认。

因此,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

我们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认真真地、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抓好师德建设,履行好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

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紧抓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崭新的文化积淀。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我校师德建设及教师思想的现状,从总的情况来看是比较好的,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他们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广泛赞誉。

然而,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

有的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育人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 “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此外,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也并非个别现象;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动辄闹个人情绪,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差的也有;还有个别教师有收受学生物品、违反纪律、放弃原则的现象,甚至不顾场合,不顾身份,经常说一些庸俗低级的“黄话”等等。

存在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存在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不合乎知识更新要求的现象;存在少数教师授课效果不好的现象等等。

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改善,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流和成绩,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就会失去信心;但是,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对其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肯定是危险的,最终将使学校发展和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伤害。

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近年来,学校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有步骤、有主题、有序列地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师德建设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既要不断唤起和激发教师内心的道德自律,也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师德持续发展的机制,把时代对师德的要求转化为教师内在的、长久的自觉行为;既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内容和要求,也要有一套完善的师德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估、检测体系,切实落实师德建设的责任制、追究制和自上而下完整的管理体制。

为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意识,牢记自身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充分考虑师德建设的长效性、连贯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建设规范,把师德建设引向深入。

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

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莫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

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二、师德建设的思想观念基础  师德认知是师德建设的理性基础,没有对师德的概念、观念、原理、原则、规范及其价值的认知和讨论,人们就无法有效开展师德教育、师德修养、师德评价等一系列师德活动。

问题是,在师德认知教育中,教师所接受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尚值得探讨,或者简略地说,我们是直接要求教师遵循师德规范,还是注重于改变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念。

因为它将影响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育内容和及其方法的确立,最终要影响教师对师德规范的遵循。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通过树立和宣传师德的榜样,或是通过强化师德规范学习来进行师德认知教育。

我们把这种仅仅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如何做而不该如何做的教育称之为规范认知教育。

应该说,在规范认知教育方面,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普及师德知识和提高师德水平曾经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多元化造成了人们在生活方式选择上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在如何生活问题上更加注重生活的效果和服从自己的理性。

可以说,当前我国社会已从规范认知走进了价值认知的时代。

譬如,人们接受某种事物和如何作为主要取决于自己对该事物或该行业价值的认同程度。

同样一种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师会做出两种以上的选择:有的符合师德规范,而有的不符合或是违反师德规范。

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他们不知道师德的具体规范,而是因为他们抱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所以,再以规范认知教育模式来教育教师只是强调了事物的表象,因而逐步显露了其局限性。

因此,师德价值及其方法的认知教育是一种更能提升人的自主能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所以,我们必须改善和深化原有的规范或榜样的认知教育模式,变师德规范认知教育为师德价值认知教育,即深入到教育本质和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方法论来加以探讨,以引导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选择和肯定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方法。

  所以,为了使师德规范真正深入广大教师的内心世界,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动指南,我们还必须在理论上揭示它们对于教育主体的所有价值,注重于塑造教师正确而全面的道德价值观念。

例如,我们不仅要揭示师爱对于社会和学生的巨大价值,而且还要说明它们对于教师生活本身所具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他们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出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活价值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就教育技术来讲,应该说,价值认知教育比规范认知教育要更为复杂和困难,而且还会因不同的教师其方式和方法而不同。

尽管如此,对教师进行师德价值认知教育,必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其关键是善于启动教师的主体意识:一是需要借助于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多方面指导.以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二是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反复进行道德的认知、体验和觉悟,逐步形成较为正确而稳定的教育人生观和方法论。

实践表明,师德价值认知教育是更为积极的教育活动,最终将会演变为师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成为师德的基本能力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深入价值和方法领域的师德认知能力,是由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所决定的。

与普通公民道德不同.这种认知能力有着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须的教育理论、学科水平、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基础。

无疑,这种道德认知能力是每一位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

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族、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二,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

爱与严相辅相成,都是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

公正原则要求: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

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第三,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

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教师坚持做到在试卷,规则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抱成见,不循私情,规范准确。

  第四,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  “信赏必罚”,原本是政治家们的用人之术。

如今“赏罚”的运用已成为教师教育、激励和规范学生行为的经常性措施。

教师对学生的“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必须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

  第五,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或与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再所难免的。

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

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

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

尤其是牵涉到学校或教师的矛盾,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应在态度、方法与结论上充分体现平等、合理与公正的要求,让学生心悦诚服。

以势压人,得理不饶人,或者打击报复等,与公正要求是根本背道而驰的。

四、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将抓好几个重要环节。

一是要抓好领导班子带动。

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班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带头实践,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争做师德师风建设的带头人,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广大教师,以党风带教风,以党性铸师魂。

在此基础上,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是要抓好典型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使他们贴近教师、感染教师、鼓励老师、引导教师,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全面建设。

三是要抓好机制建设。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管理相结合,有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

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

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去。

要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是要抓好条件保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师德师风问题上,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主观和客观、小环境和大环境等诸多因素,把师德师风中的不良现象作为一种结果,更多地查找引起的客观物质原因,更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尽力做好培训、进修、留学和攻读学位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

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使我们的老师有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

五、加强师德建设将开展的活动

【第1句】:开展争做“五型”教师活动 我们开展争做“园丁型”“探索型”“奉献型”“进取型”和“敬业型”活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

为了提高此项活动的效率,我们要在每学期的期末召开一次“五型教师”总结表彰会,起到了比赛有目标、学有榜样、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作用。

【第2句】:积极开展“教师荣辱观”教育活动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特点和我校具体情况,提出了新时期教师荣辱观:以热心从教为荣,以混迹讲台为耻;以求真务实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身正学高为荣,以虚伪无知为耻;以改革创新为荣,以故步自封为耻;以认真负责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以有效学习为荣,以低质低效为耻;以树好形象为荣,以无视形象为耻;以尊重信任为荣,以体罚猜疑为耻;以尊章守规为荣,以制造“三乱”为耻;以桃李天下为荣,以平庸无为为耻;以积极上进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我们要求教师把这“十二荣、十二耻”熟记在心,自觉对照自己言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教师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第3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面向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师德承诺活动。

承诺内容包括目前教育的一些热点、敏感问题。

在承诺书中每位教师签字,向所有学生家长发放,接受监督。

【第4句】:开展“文明办公室”的评比活动 文明办公室的评比条件是:办公室内空气清新、地面整洁;不在办公室内吸烟;桌椅、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有序;下班前办公桌上无任何物品摆放,离开办公室时,办公椅整齐放到办公桌空内;工作时间不允许进行娱乐性上网;在办公室内不许聊与工作无关的事;脏水、垃圾必须及时倒出。

根据以上评比条件,每学期末要评出文明办公室。

【第5句】:完善日常量化考核监督机制 (1)建立社会、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并且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设立“家长联系卡”“家长接待日”。

期末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每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向学生和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每位教师的评价。

(2)建立师德档案。

将《师德师风建设日常量化考核评估》结果归入教师个人档案,为其晋级、评优、聘用、专业能力等级评价等工作提依据。

老师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校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

师德师风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永恒的工作,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人范,要真正使全体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思想得到升华,面貌得到改观,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带动和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全校教师特别是校行政班子,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工作。

以一流的工作成绩,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争光添彩。

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反腐败的关系

当前正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但是在此阶段,有的人却将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有的人甚至抛出了“查办案件会影响发展环境”的荒谬言论。

对于这些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如果不及时加以破除和纠正,不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开倒车”,而且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失去有力保障。

(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正确处理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注意及时纠正将两者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

特别是每当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会借促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之名,要求纪律松绑、放松监督,甚至否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作用。

对此,我们党从不回避、从不纵容,而是积极回应、积极引导,防止人们走入思想认识的误区。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针对党内一些同志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估计不足的情况,提醒全党“这股风来得很猛。

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步子的加快,面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蔓延的情况,他又反复重申和告诫全党,“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必须“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开放搞活政策连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就得干多久。

”“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1984年,中央提出要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有些地方和部门错误地理解规章制度要改革、权力要下放的精神,出现了“党的纪律要松绑”等错误思想,有的甚至说纪检机关是改革的绊脚石。

陈云同志及时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纪检工作应该研究新情况,适应新情况。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

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

共产党不论在地下工作时期或执政时期,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纪律”,及时纠正了把端正党风与改革、开放、搞活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

1993年,中央为了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作出了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的重大决策。

当时,有不少同志对此很不理解。

江泽民同志及时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严肃指出,“反腐倡廉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把经济搞上去的重要保证”。

“把反腐败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认为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不对的;在反腐败过程中,不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注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也是不对的。

”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再次强调,“那种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认为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会冲击、影响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认识,是没有根据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要不要继续反腐败,怎样反腐败,党内一些同志对此存在许多模糊认识。

针对这种情况,胡锦涛同志郑重指出:“一个政党在执政过程中虽然把经济搞上去了,但如果自身腐败问题严重而又无力克服,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最终也会丧失民心,带来灾难性后果。

”“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从以上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出,越是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越是进入发展的加速期,越要重视对错误认识的矫正,越要重视对人们思想的引导。

我们要善于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政治智慧,正确处理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具体工作实践之中。

(二)正确处理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必须坚持破立结合、破中有立的方法和原则,善于通过破除错误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当前影响我省党员干部思想的错误言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冲突论”、“解放论”、“松绑论”三种。

我们要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及时廓清这些错误言论对党员干部思想的干扰,为推进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破除“冲突论”,树立“加快发展决不等于不要反腐倡廉建设”的观念。

现在有的同志一提反腐败,就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担心反腐败抓得太紧会影响发展,认为抓发展就不能过多地强调反腐败,似乎反腐败与发展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物。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对反腐倡廉建设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同步推进的关系认识不深不透。

我们知道,一个地方能否加速发展,主要取决于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

发展环境好了,干部作风好了,资金、项目、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才引得进、留得住,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支撑、才有后劲。

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的好坏,又主要取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力度。

事实证明,哪个地方反腐倡廉建设抓得好,就会形成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清明景象,就会形成齐心协力搞改革、万众一心抓发展的大好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相反,哪个地方反腐倡廉建设放松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社会风气就会每况愈下,经济建设就会出现滑坡、停滞甚至倒退。

当前,我省正处在大开放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优良的发展环境促进招商引资,以严明的作风纪律凝聚发展力量,以健全的机制制度规范项目资金管理。

破除“解放论”,树立“解放思想决不等于放任违法乱纪行为”的观念。

不断解放思想是我们由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破除四平八稳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从各自为政和条条块块的利益格局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机制桎梏中解放出来,以敢想敢干敢闯的精神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中去。

当前,我省正面临既要“转”又要“赶”两大发展任务,必须大兴解放思想之风,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现在有一种错误倾向,就是有的同志一提解放思想,就以为可以“闯红灯”、“越红线”,可以冲破法纪的约束。

必须重申,解放思想绝不等于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绝不等于无视法规、不讲纪律。

如果离开党纪国法来讲解放思想,不仅不能达到解放思想的目的,反而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误,不仅个人会犯错误,也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牢记,严守党纪国法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党纪国法这条界线。

破除“松绑论”,树立“放开手脚决不等于不受监督约束”的观念。

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遇,抓住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机遇,必须创造一种“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空论”的干事创业氛围,鼓励党员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抢抓时间拼命干、聚精会神奋力干。

但是,在鼓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同时,我们也会听到“经济要上,监督要让”,“经济要发展,纪律要松绑”,“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办案件就是‘左’,就是影响发展环境”等等这样一些杂音。

持此类观点的人,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对纪律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似乎强化纪律监督就是束缚干部手脚,放开手脚就必须摆脱纪律约束;另一种则是别有用心,企图打着放开手脚的幌子,挂上扩大开放的招牌,贴上优化环境的标签,背地里却干一些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勾当。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有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可见放松监督约束危害之大。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要求,从根本上说,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我们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提速而不失规范、提速而不失监督,支持和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既要放手又不放松,既要放心又不放任。

尤其要加强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所涉及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既鼓励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多上项目大上项目上好项目,又注重严肃查处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脱离实际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既鼓励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又注意切实纠正违背群众意愿,强拆强建,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三)激浊扬清、统一认识,目的是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排除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和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在服务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定好位、站好岗、尽好责。

要把搞好决策服务与加强执行监督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决策、执行、监督,是权力规范运行的三个关键环节。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专门的监督机关,应当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把服务和监督有机地融入决策和执行环节,以服务促进发展,以监督保障发展。

在决策环节,要当好参谋助手,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优质服务。

认真履行协助党委政府组织协调反腐败的工作职能,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和汇报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情况。

深入研究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

坚持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考虑,重大改革措施与廉政风险防控同步实施,加强纪律建设与完善法规制度同步进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

在执行环节,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党委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言必信、行必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这个主基调,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以及市场价格调控、房地产调控、规范和节约用地、资源和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要把改进干部作风与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排阻清障。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调动内外两个积极性,既要通过改进干部作风从内部挖掘发展潜力,又要通过优化发展环境从外部争取发展资源。

改进干部作风,就是要形成一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风貌。

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担风险、勇于创新,放开手脚大胆干,摆脱束缚向前跑。

要认真治理庸懒散问题,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教育党员干部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真正把心思放在抓工作上,把智慧用在谋发展上,把功夫下在求实效上。

优化发展环境,就是要树立一个竞争公平有序、执法公正廉洁、政务公开透明的良好形象。

要多开绿灯、善出政策,坚决打破地方和行业封锁,坚决清除地方保护主义及歧视性政策,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一律对外开放。

要简政放权、让利于民,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清理整顿行政收费秩序,严厉查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

要阳光行政、接受监督,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深化基层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扩大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领域。

要把履行工作职责与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加快发展,必须保护好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必须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护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应当坚持宽严相济、有保有压。

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凡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案件,凡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都要坚决查处。

执纪办案必须把握界限、区别对待,既要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又要注意教育挽救错误轻微的干部;既要严肃处理阻碍科学发展和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违纪问题,又要允许和宽容改革中因经验不足出现的失误;既要严肃处理造谣生事、诬告陷害等违法违纪行为,又要及时为受到错告、诬告的同志澄清是非、恢复名誉。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当坚持纠建并举、有惩有防。

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

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矿产资源开发、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切实改善民生。

坚决纠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的行为,做好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处置工作。

将实施问责与加强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认真查找和分析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效防止类似问题纠而不止、纠而复生。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挥鞭。

在全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征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政治责任、民本责任、权力责任、时代责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争当主力军,不断夺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胜利,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首先、要用先进的思装,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对待学习和生活,做到:思想觉悟高人诚实,做人正派,助人为乐,敢于同不良习气做斗争。

其次、要有良好的作风和品德,做到;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第三、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善于吃苦,能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做有知识有文化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学生。

第四、做有理想的青年,做有作为的团员,就必须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平时爱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爱老师爱同学,吃苦在前,学习在先,为同学做好榜样,处处树立青年团的光辉形象,做新时代的好榜样。

中国经济现状

近年来,至少在中文媒体上,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似乎已成为唾手可得的现实。

这种使中国人热血沸腾的预言,不完全是出口转内销式的炒作。

中国的经济改革20多年来在西方激起了一波又一波中国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93年5月10日《时代》在《中国:下一个世界强权》总标题下的14篇文章。

周刊总编热情洋溢地写道,艾默生曾称中国为木乃伊与纪念碑,而今天,这一古迹正显示出震撼世界的活力。

可以说,20世纪最后的10多年间,中国崛起的论调席卷世界。

在这只开始起跳的超级老虎(德国《趋势》杂志语)面前,许多对*****政治和自由市场保持坚定信念的人士大惑不解,缄口难言。

官方经济学界更是一片乐观。

权威的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2022-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一;2040-2050年,人均GDP将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21世纪末,人均GDP和人均社会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报告作者以坚定而豪迈的口吻宣告,21世纪将是中国兴起和腾飞的世纪。

只有少数研究者指出:中国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虚假繁荣。

事实上,一个问题就令人看法实质所在:能源、资源与环境容量能否支撑起一个中国世纪

中科院的预测是,2050年GDP为89万亿,是90年的50倍。

但难以逾越的障碍是资源不足。

权威人士证实,建国后40多年来,GNP增长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量却增长40多倍。

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模式可谓举世无双,假设GNP再增长50倍,就必须消耗200倍的资源。

中科院学者的预测全部建立在资源低耗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之上,这当然不是事实,而像是一道命令。

退一步讲,即便发生某种奇迹,真的建立了资源低耗型经济,但中国,甚至全球的资源能否支持中国的经济规模再增长50倍

最深刻的悲剧可能是---中国进行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试验之后,惊骇地发现本国的资源已接近枯竭,而且,全球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世界的资源总量已所剩无几。

据“世界观察环保组织的《1998年世界现状》报告指出,如不改变目前的发展模式,全球的土地及水资源将不敷中国对谷物的需求,石油资源也不够用。

世界再也无法依目前的发展脚步继续走下去了。

再谈谈中国日趋紧迫的环境容量和超高速增长的污染。

学者证实,5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30多年间,社会总产值增加了15倍,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加了100多倍---即是说社会总产值增长1倍,污染量就要增加6-7倍。

按此比例算下来,中国经济总量再增长50倍,污染要增长300倍。

就算污染率随经济发展而减轻,GNP增长50倍污染量仅增长100倍,中国也绝不是人类可以存活的国度。

或者,奇迹般地赶上高科技列车,经济结构转型,污染再增加10倍,地球环境也不再适宜人类生存。

简化地说,如果超过了几个主要的生态指针---森林覆盖率警戒线20%、人均淡水资源警戒线1000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0.8亩等,生态系统便可视为突破了生态环境容量,超载运行,趋于崩溃---这正是中国面临的噩梦。

事实上,中国的当务之急并非讨论如何赶超,实现强国梦,而是如何挽救。

官方经济学界常夸耀的数字有两个---GDP名列世界第七,GDP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几点评论是:

【第1句】:这无非是说,世界人口第一、国土面积第三、矿产资源第三的国家,总产值不过名列第7,比意大利小、比巴西大;

【第2句】:扣除超高投入的资源、环境成本,实际居于世界后列;

【第3句】:所谓综合国力指针与人民福祉无关,仅能满足统治者的霸权欲望和民众的大国心态;

【第4句】:增长速度存在统计上不实;

【第5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式的高速增长得不偿失,除了维持就业换取政权稳定外,实为中国经济之痼疾。

在内部,控制速度一直是历届政府的努力目标,对外宣传时才变成自我炫耀的成就。

令人绝望的数字却很关键:

【第1句】: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例递减。

200年前,大清帝国极盛时期(1800年),中国的产品占全球总量的33%,欧洲占28%,美国只占0.8%;100年前清朝崩溃前夕(1900年),中国占全球生产总量的

【第6句】:2%;经历二战、内战、韩战连续破坏之后,建政之初的1955年,GDP尚占世界总数

【第4句】:7%;97年,占全球GDP的比例跌至

【第3句】:5%---以世界第一的增速干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GDP占全球的比例不升反降,更远不及衰败的晚清。

数字传递的信息是,赶超半世纪,与先进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

原因是中国经济效益极差,无论是与世界横比,还是与不同时期的纵比,无论实物、资金、还是劳动力等各方面,投入产出效益都不好,甚至越来越差。

【第2句】:人均财富居于世界后列:人均所得为世界第81名,以购买力计算,也只占第65名,比拉脱维亚少、牙买加多。

用联合国“人发展指针”综合比较,中国落到107名,在阿尔巴尼亚之后。

据WB研究,全球参加评估的120个国家中,中国人均GDP居第96位;教育经费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NP比例分别为10

【第2句】:113位。

按WB95年推出的衡量国家财富的新计算法(把自然资源货币化列入财富总量),中国的人均财富仅名列世界第162,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3。

前一组数字说明,中国人仍是当今世界的穷人;后一组数字说,由于资源奇缺,中国人未来可能更穷。

把以上数字综合起来,可归结为三句话:

【第1句】:中国是一个处于世界后列的贫穷大国,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因而后劲严重不足的贫穷大国;

【第2句】:经过长达半世纪的高速赶超,中国和自己所曾达到过的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越拉越远;

【第3句】:如果再考虑到人口、资源、科技、教育等因素,中国将永无出头之日。

对洋溢于官方媒体上的乐观,有经济学家如此解释,少数经济学家与权力资本和外国资本结合,获得了特殊地位,在中国繁荣(不管是真繁荣还是假繁荣)时可以分享大份额,在危机发生时却不必分担成本。

他们乐观得很,并为人民描绘了一幅玫瑰色的图案---增长速度就是一切,经济发展可以自动解决一切社会矛盾。

经济学家海耶克曾说,他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忽视了时间因素。

他认为,学术界对时间的领会迟钝,远不像政客、运动员和演员那样深知适当的时机就是一切。

他的很多经济学著作都试图引入时间的因素,而一般经济学著作中,时间的关键作用却完全被忽略了,事情何时发生

因果之间可能有多长时间

这同样是中国人将深感痛切的教训。

我们知道,许多事情可能会发生,如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可能到来之类,但却忽视了时间---我们还有多长时间

梦想成为现实之际,我们还剩下什么

以沉船为例,到全体乘客可以投票表决、立即抢修之际,我们还剩下多少船板

挽救生态崩溃的关键同样是时间---在国土承载力耗尽之前,我们能否扭转资源与环境容量急速枯竭的大趋势

从资源超载的角度看,国土承载力的最大极限大约为15-16亿人,没有官员或学者提出更高的上限。

按人口增长趋势,距离这一经济-生态总崩溃的临界点还有15年。

就限制人口增长而言,政府采取了世界上最严厉的政策,今后怕已无能为力了。

从污染超载的角度,美国派驻北京的环保官员估算,如果96年开始投入巨资,04年前须紧急投入3万亿美元,才能彻底解决环保问题。

数字相当于建政后前40年财政收入总和的7-8倍。

分10年投入,每年要投入3000亿美元---这种规模的投入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再考虑到每年国有资产加速外流,事情就更令人绝望。

这也是在说时间---可能来不及了。

我们甚至用不着去讨论21世纪是否是中国的世纪,那是一种奢侈。

我们可以把期望值降到最低:21世纪中国有没有水喝

中国人均淡水仅是世界人均值的1\\\/4-1\\\/5,江河湖泊全部污染,地下水严重透支。

没有争议的事实是,半数以上城市缺水,缺水城市的半数以上严重缺水,特大城市几乎全部缺水,50个城市已进入危机状态,情况还在继续恶化。

以中国人特别能忍受的国民素质,渐进、常规性的缺水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并非必定导致社会解体。

而渐进灾变中的急性爆发将是社会承受力崩塌的关节点。

不必等到遥远的未来,在今日的严重水危机上,只要加上一个持续数年的大旱,就可能导致社会解体。

历史上,1638-1641年发生在中原地区的持续三年大旱,致使流寇蜂起,社会动荡不宁,饥民组成军队,终于推翻了强大的明朝政府。

如果发生一个持续三年的大旱,其打击点正好在承受力最低的华北地区,后果难以设想,京、津、唐、保等地区是贫水中国的特贫水区。

外来观光者只看见高楼大厦林立,却不知道这片城市群的淡水量人均已不足300立方米,在国际人均水资源警戒线(1000立方米)的1\\\/3以下,为世界人均数的1\\\/30,比世界著名的干旱区阿拉伯半岛还要低,也低于以色列(人均水资源370立方米)---可以这样概括,以北京市为圆心,800公里半径之内(200万平方公里,超过1\\\/5国土)已没有一条常流河,地表水基本枯竭,地下水全部严重超采,最深的水井已达300-400米。

早在10年之前,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国昌就发出警讯:如果供水问题未有改善,只要再来一次大的旱灾,华北地区的经济都可能崩溃。

目前,大北京地区完全具备了被水危机摧毁的必要条件;为使首都脱离险境,专家正在紧张讨论从1000公里之遥的南方调水的种种应急方案,甚至会迁都。

为数众多的生态学家是悲观的:一切应急的工程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危机,21世纪将是中国无水可喝的世纪。

水仅仅是资源环境灾难的一个侧面,21世纪将是中国走向崩溃的世纪。

大难临头之际,就可能爆发实行世界范围内资源再分配的战争。

难道没有挽救之途了吗

当然有,比如尽快实行私有制,让每一块土地、每一片森林、每一座矿山都有自己的主人;比如尽快实行市场经济,用市场的力量限制资源(包括环境资源)无节制的挥霍;比如放弃狂妄的赶超战略,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均资源极为贫乏、环境容量极为窄小等国情出发,走一条有限增长的道路等。

但问题仍然是:还有时间吗

也许还有一点时间,也许一切都太晚了。

任何一个中国政府都很难在这种创造性的毁灭之上重组社会,重建家园。

退一步讲,即便奇迹式的完成较为彻底的制度转型,生态灾难也有其巨大的惯性。

如俄国、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交替时期,生态加速恶化。

而且,生态平衡的恢复也需要漫长的周期。

更何况,我们所谈到的仅仅是水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容量危机。

而中国早已陷入全面危机:腐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通货膨胀、股市畸形、泡沫经济、国企破产、工人失业、农民贫苦、金融混乱、治安失控;在社会的大系统中,任何一环都脆弱到可能猝然断裂。

任何一环的断裂都可能引发整个大系统的雪崩,堵无可堵,防不胜防---一些中国人已预感形势危如累卵。

21世纪梦精神胜利的另一面是,官宦豪强早已把不义之财转移国外,外国护照在手,随时准备开溜。

知情有限的升斗小民则把血汗钱存入早已资不抵债的国有银行,以备大难临头时保命之需。

大船将倾人人都想抢块大点的船板,只苦了那些什么都抢不到手的黎民百姓。

看今日之中国,短视气息弥漫,人们及时行乐,无一不创当今世界之最。

这是末日之前最后的盛宴,是灾难的直觉。

公有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权分离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是毁灭中国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度性根源。

公有制使山河土地失去了守护者,给破坏性使用大开方便之门。

在完全公有制下,劳动者没有生产的动力,一般也没有破坏的动力。

以种种承包制为代表的两权分离制不仅同样剥夺人民对山河土地森林矿山的所有权,还为破坏性使用注入了内驱力。

正如公用的自行车,注定损坏最严重、最迅速。

邓小 平创造的史所未见的公有私营制,自行车仍然公有,不同者是使用者可以合法地带私货。

这样一来,可以想见破坏性使用之烈

帝王时代,江山社稷为帝王所有,传之万世,无人敢破坏,每一具体的土地森林作坊工场,也有具人格的主人守护。

经典社会主义时代,资源财产完全公有,虽然难以避免经济学上公有财产悲剧,但劳动者没有破坏性使用的动力。

最坏的是公有私营制,山河无主且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这样的制度条件下,增长就意味着破坏,高速增长就意味着高速破坏。

既然损失巨痛,何以还要不惜代价地追求高速增长

政府和经济学界并不弱智。

虽然在公开宣传中对高速增长沾沾自喜,私下却不断要求控制速度。

官员早就明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式的高速增长不是好事,而是经济的灾难,因此并非一味追求高速,而仅仅要求适当的高速---速度越高,损失越惨重;速度不高,优越性则无从体现,且失业激增,政权不稳。

看来,其中的秘密是,高速增长是政权稳定的唯一可能。

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后,经济学界摸索出一条规律,必须保持6%以上的高速增长,才能解决每年新增劳动力的就业。

因此,6%以上的高速增长就成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证明,现在更成了政权稳定的保证。

速度问题不光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

只能高速度,才能战胜资本主义;只能高速度,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不过,优越性的论证似乎开始受到普遍怀疑,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推动经济繁荣,花钱买稳定。

这种局势下,人民和政权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可以放弃长子继承权,但总得给碗红豆粥。

新的实践证明,只能维持(统计意义上的)8%以上的高速增长,才能缓解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维持繁荣景像,8%增长率又成了死守必保的生命线。

经济学家深谙个中的奥妙。

杨帆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一定要达到8%

经济学家说是为了保证就业、维持信心。

经济增长速度在国际上本来一个预测数字,到中国竟然不可更改、不可怀疑,因与现实反差太大,反而强化到人人谈论的程度。

这也证明,经济增长速度已成为政权稳定的主要源泉。

经济学家程晓农说,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国家还鼓励企事业单位一味增加工资奖金、扩大福利,掏空国家财政和企业的积累,旨在用高收入、高福利来换取民众的支持。

为维持一个政府的稳定,我们所付出的成本是否过于高昂

谁能告诉我,代价是必须支付的

令人倍感沉痛的是,为产生合法性而投入的高昂成本,并非人民币、美元或黄金,而是我们民族的基本生存条件。

孟子提出的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句】:性善论、仁义论在现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

【第2句】:孟子他强调治国要爱民、与民同忧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吸取孟子以民为本思想的精华,不断培养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第3句】:孟子等古代儒家提倡“忠”的原则是对别人尽心尽责,有利于培养人民对民族国家的热爱.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

【第4句】: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统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对社会进行经济约制的主张.这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制度、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薄收赋税的制度,我们应当传承、弘扬、借鉴孟子思想的优秀部分,增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5句】: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协调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如何在训练中强化军事素质,提高打赢本领

你好,强化军事素质必须多练,一是要多练才能不断的巩固已有的基础,二是要科学的训练,不管是军事专业还是体能训练胡干蛮干都是没用的,取得的效果也不好,只有讯息渐进,还有科学引导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知识和忧患的关系作文

1 重视培养意识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忧患意识是人的一种认识。

强烈的忧患意识能够使人明确奋斗目标,具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培养大学忧患意识,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必须着力构建的重大系统工程。

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进程中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苦乐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高校中的大部分学生有理想、有抱负,学习刻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不断牢固专业思想,但是厌学、逃课、旷课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有些学生上课不积极,目标不明确,浑浑噩噩,糊里糊涂。

当然其中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甚至没有忧患意识或危机意识,他们精力涣散、无所事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压力,没有目标。

所以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1忧患意识缺失的常见表现 1.1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的不强 对大学生来讲,从高中到大学最大的差别,是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过去的老师、家长盯着学变成“我要学”。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少同学不适应,或者说远离了父母的视线,他们不再给学习安排合理的时间,迟到、旷课现象频频发生,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网络游戏、花前月下,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一味放任和纵容自己,学校对他们而言已不是学习知识和磨练意志的场所,而成了悠然自在、花前月下的享乐天堂。

久而久之,这些大学生必陷入无聊失落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心理和能力方面渐呈低能化趋势。

1.2缺乏集体观念,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 该类学生没有集体观念,没有团队意识,任何集体活动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对自己自由放任,不遵守规章制度,也不把集体荣誉当回事,我行我素,浑浑噩噩,对班干部的号召置之不理,对老师的规劝全然不顾。

常此以往,这部分学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自己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呆在一起,全然不知身边的同学进步多快,收获多大,学业就此荒废。

2优患意识缺失的常见原因 2.1与个人、父母、家庭有关 有些学生的大学志愿完全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填写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自己不喜欢、不适应,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父母心存抱怨,故缺乏学习积极性,对自己听之任之,自由放任,同时也作为报复父母的一种手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完全将学习任务置之脑后,茫然、麻木的过着所谓的大学生活。

还有些学生的家庭具有丰实的经济基础,甚至有自己的家业,这部分学生在父母和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下,过着衣食无忧的惬意生活,毕业后子承父业甚至可被送出国,他们没有压力,没有危机,没有担忧。

还有些父母不尊重孩子读书的选择,不恰当的语言动摇了孩子的目标,舒适的生活环境弱化和消解了孩子应有的人生理想和长远追求,这些都是导致其忧患意识缺失的原因。

2.2与学校有关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

创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严抓考勤、抓上网、抓补考,最重要的是解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加重不良现象的发生。

2.3与社会有关。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变革时期,各种制度不是很健全,且现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无论是学生听到的,还是看到的,某些不合理的现象或不恰当的言论对他们都产生了冲击,因而导致一些学生的无所谓态度:只要有关系、有门路就行,不再为理想而奋斗,不再为优秀而苦读。

3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缺失是普遍的,这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全面配合,从而改变这种现状,升华和培育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3.1学校应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学校应把忧患意识的培养纳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环节中,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3.1.1激发爱国热情,加强社会责任感 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具有强大的理性导向作用,蕴含着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知和可贵的探求精神。

学校应该将爱国教育、责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通过阅读、参观、讨论等各种学习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群体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唤起他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顽强斗志,引导他们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努力成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3.1.2树立人生目标,坚定理想信念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信念,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没有人生目标,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漫无目的,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没有人生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人生目标,自然生活混沌。

所以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增强忧患意识,激励大学生昂然前行,不断追求,不断进取。

3.1.3分析目前就业形势,增加就业危机感 当今社会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有才华、有本事,才有立足之地,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相反,如果只想凭借社会关系的优势,而无真才实学,无论在什么时候,最终都会被社会淘汰。

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对就业、职业和事业的个人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其中有社会因素,更重要的是自身因素一缺乏竞争力。

所以在大一、大二时就要向学生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状况,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让他们意识到“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没有努力就不能成功”的道理,从而将这种压力变成一种动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输入源源不竭的力量。

3.2家庭要重视忧患意识的培养 父母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应该告诫孩子,当前的竞争多么激烈,而不能过于宠爱孩子,溺爱孩子,要舍得让孩子吃苦,不能因为优越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就对孩子放任自由,不管不顾。

如果孩子长期在父母的宠爱下,势必丧失不断奋斗的勇气;如果孩子长期在父母的庇佑下,永远学不到生存的本领。

3.3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离不开社会这块丰厚的土壤。

国家安定团结,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民主生活的气氛文明、宽松,竞争公平,也为大学生培养忧患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要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都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让他们明白“劳有所得,劳有所获”的道理,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 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养成其居安思危的品质,这是当前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基础。

只有忧患,才能紧迫;只有紧迫,才有动力;只有动力,才能前进。

2 面对就业难,大学生要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着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是缓解就业难的关键。

大学生就业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本钱。

综合素质是就业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

大学生就业由“精英”教育阶段的毕业包分配到现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就业双向选择。

目前是竞争激烈的年代,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和职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本质要求,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就业技能,打好就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经济萧条,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

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一个不高的水平,大学的招生数量还要继续增加,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

有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中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低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首先,高校过度扩招使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而且,部分高校的师资等软件要求不能满足这样的扩招,以致大学生综合素质缺失。

而就业的本质是社会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需要和认可,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综合素质变成了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其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形成单一专业的知识结构,知识面狭窄;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以致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太差。

这种知识结构状况缺乏创新活力,理论脱离实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再次,学生之间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地区差异显著;加之个人主义、自我等原因,集体主义感和团结意识薄弱。

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团结协作能力欠缺,进而影响日后的工作协作能力。

最后,绝大部分学生为了上大学,过于注重高考成绩,忽略其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交际能力,缺乏基本的表达能力。

许多都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基本上没有养成良好交际的习惯,走上社会就难以应付日常各种交际,以致与用人单位交流时,有一部分人不能把自己的优势等恰当地展示给用人单位。

此外,部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欠缺,诚信缺乏,做事不踏实,态度不严谨,也造成就业难的因素。

二、着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是缓解就业难的关键 生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本钱。

综合素质是就业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

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素包括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与决策能力、心理素质、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气质修养等。

知识结构是基础,提高思维能力,才会显得“有内涵”。

动手能力决定一个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良好的组织决策能力可以对实现目标和方式做出最佳选择。

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

人际沟通能力更是在社会求职中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在就业实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看好。

现在所认为的大学生的能力,早已不只是指知识的多少,而是指以知识结构为基础,包括以上所述的多方面综合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下,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全面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对策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为自己提升就业能力奠定基础 首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找准职业倾向,择己所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为自己能力的过程,变成学习的主人,拥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善于发现自己不足及乐于探究求新,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做好准备。

其次,正确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分析,发挥优势。

改进不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了解职业的特性、现状及发展空间,以及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进行职业定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工作。

再次,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按照社会与职业发展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交叉融合,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加强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要加强社会实践能力,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还需具备从事该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积极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

(二)掌握基础知识性能力,促进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 为了就业而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外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正确运用,必须努力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各类有用的信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 虽说大学是小社会,但是学校和社会是存在差距的,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对社会看法过于简单、片面和理想。

缺乏工作经历和生活经验的他们,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难以适应企业要求。

这就需要在就业前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一种综合性能力,它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与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

思维能力对于人的学习、生活、事业的成功非常重要。

依靠思维能力,才能总结、概括前人的经验,揭示事物的本质。

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要求的必备素质,也是就业能力结构的核心。

动手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实践的技能,是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关键。

无论在学校中你的专业知识掌握得如何,如在工作中不能转化为实际,不能带来实际的工作业绩,最终也将会被社会淘汰。

在学校期间,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各类社团活动和毕业设计等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组织与决策能力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对未来行为目标的决断和选择,及时处理,向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协调地进行工作,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未来的工作中,各种问题都需要迅速作出反应。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训练和培养自己的组织和决策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或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思想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和关键。

如果不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具备基本的就业竞争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能否正确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的健康。

大学毕业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以达到善于与用人单位沟通,顺利就业。

(四)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提升就业能力的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心理素质,导致在求职的过程中,有些人在遭遇失败后,一蹶不振,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机,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所以大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锻炼自己坚强的性格,求职时用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

此外,大学生还需要有良好的择业心态,正确的就业观。

应当把就业观念转换为就业大众化,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充分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认清就业形势,确立“先就业,后择业”思想: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

中央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也是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非公企业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也是薄弱环节,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第一,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

目前,非公企业已占我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产值占GDP的60%以上,从业人员和提供新增就业岗位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0%和90%以上。

在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近平同志指出:非公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源潮同志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企业职工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已占多数。

由此可见,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非公经济领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显得非常重要、非常紧迫。

尤其是非公企业出资人群体,掌握着大量社会资源,社会影响力很大。

他们能不能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和我们达成共识,跟我们风雨同舟,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第二,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达到

【第2句】:3亿,占总人口的17%。

未来20年,预计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流动人口大多数在非公企业就业,同时还有大量新社会阶层人士和大学毕业生等高知识群体分布在非公企业,他们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点人群,如何加强对这些群体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丰富精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当务之急。

同时,非公企业能否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影响很大。

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很多是因为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引发的。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开展党建工作,促进和谐企业建设,进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事关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源潮同志强调,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凝聚企业各方力量,引导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实践证明,党建强的企业,发展得也好。

目前,非公企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主要是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速融合,产业梯次转移快速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建立。

在这样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对于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事关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从出资人队伍建设情况看,目前还存在着党员数量偏少、思想多元复杂、教育引导相对滞后、后备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非公企业出资人面临许多困惑和诱惑。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可以帮助出资人更好地把握企业发展方向,从政治上引领出资人健康成长,也可以有效监督企业守法经营,实现国家需要、社会进步、企业发展、个人成长的有机统一。

同时,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非公企业出资人的联系,为出资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新的途径。

所以,许多有抱负、有远见的企业家都非常重视党建工作。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合作学习的好处是什么

(600字)急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它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

因此,如何更有成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小学在实施新课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我们有了些许的心得和体会。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试着审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发现有些教师在采用这一学习方式时,还存在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

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

老师们掐好讨论的时间,示意结束时,学生总能迅速安静下来并派出一名代表发言。

汇报时,常常是说:“我觉得……”而不是:“我们觉得……”试问,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真的有效吗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相互尊重,沟通与评价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除了关注组队技巧,小组长培养等因素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盒子。

在合作学习中,有的教师往往喜欢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给学生组队,其结果有的学生由于思维敏捷,言语流利,因此更乐于表达;而有的学生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只听不言,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使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目的。

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以为,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

如,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

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其次,要强调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

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

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

因此,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再次,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

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

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

  当然,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小组的讨论,以灵活调整教学环节;教师还应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同时还要不断改变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总之,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总结,就能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小组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途径与手段的选择,以及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都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与决定。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

与知识授受为主的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小组合作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研究性课题,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这就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和舞台。

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不仅如此,研究性学习还把小组合作推向广域的学习情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进行,人际交往、交流就更具多维性和交互性。

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通过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内化和与他人进行比较、判断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活动的任务分担与成果共享,相互交流与相互评价,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这就为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集体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当今的科学研究大多都要组成课题或项目小组,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题或项目。

研究性学习就是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的活动。

因此,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一合作过程,既是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更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互动统整的过程。

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的特征小组合作学习于1970年兴起于美国,1980年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1990年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小组的表现为依据获得奖励和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它要求学生在3-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作为课堂教学技术的小组合作的突破和拓展。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