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厂庆感言
公司庆典感想
一“欢乐的气氛能感染人,激情的力量能感动人”在汇成十周年庆典上见证了汇成员工的欢乐、激情与畅想。
我常常想在寻求一种团队建设的理想状态,今天在汇成十周年庆典上仿佛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激情、欢乐、感恩以及畅想。
”缘自所有员工自发的组织,自发的编排,自发的行动最终落实到短短两个小时的舞台表现。
但是在其中浓缩了十年来老板从白手起家、徒手创业历经艰辛的发展历程和心路历程;浓缩了十余年来在公司兢兢业业、辛勤付出的员工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奉献与回报;浓缩了在公司发展十周年际对既往业绩的自豪和对未来创建百年基业的激情与畅想。
还记得主席台边的两行标语:“汇天下之英才十年弹指磨一剑,成天下难成之事奠百年畅想之基业。
”我想这不仅是老板的宣言,也是汇成团队全体员工的梦想。
在整个庆典的过程中挂在所有员工脸上的热情,欢乐的笑容,源自内心的感怀感言都是这些的真实写照。
我相信有这样的员工、有这样的领导、有这样的团队氛围和企业的文化,没有不发展的道理,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我尤其深信在这样的氛围的感召下,员工的付出都会是真心的、都会是快乐的。
回归人力资源的观点:“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马云先生说:“阿里巴巴走到今天,团队是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相信汇成人一定能够走远,一定能够迈走着稳健的步伐不断向前,因为他们有这样的领导、有这样的员工、有这样的团队。
一个团队文化的形成都会有领导者的烙印,汇成也不例外,我想,汇成的文化正如汇成的几位领导者一样:有健康的体魄、伟岸的身形但尤其重要的是宽广的胸坏
真诚的祝愿汇成真正成为东北松花江畔,白山黑水间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二艾明公司十周年庆典感言汇总-------------------------------------------------------------------------------- 2008年第十一期 加入时间:2008-11-5 17:12:33 徐清松0 点击:2252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网点上的节目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的心情是多么的紧张多么的兴奋啊
我们快步踏上了舞台,在心里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把这个节目表演好,争取得奖,用我们优异的成绩来献给公司的领导和同事,来庆祝公司这个不寻常的生日。
—— 保洁部三片区:胡永秀 戚总神采奕奕地走上舞台,为公司十周年庆典致辞,当员工们推上生日蛋糕,戚总亲手点燃生日蜡烛时,我思绪万千: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人,对十周年的庆典,肯定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回顾过往历程,艾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走一步无不牵挂着他的付出和操劳。
在逆境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经历了十年风雨的磨练,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其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在此,我为公司能够拥有今天的丰硕成果和拥有如此卓越的领路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兰桥尚舍网点:何伟 在排练中,跳舞的经常跳得腰酸背痛,但是还在不停地排练,任何人都没有一声怨言;打快板的姐妹们既要背台词,又要记动作,有时连口都背干了,嗓音都练哑了,但是没有一个员工打退堂鼓。
——科技孵化园网点:何成秀 作为艾明的一员,看到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
十年来,艾明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才有了今天的艾明。
我由衷地希望公司能够再接再厉把艾明做大做强
我为自己是艾明的员工感到无比骄傲。
——王府井电影城网点:罗秀英 我和同事们观看了公司组织的文艺演出,无不欢欣鼓舞,在工作中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我感谢公司给了我第二次的就业机会。
我要以实际行动带领我们网点的全体同仁把工作做好,并且做到人尽其才,为艾明公司做大做强尽心尽责。
——水漪袅铜网点:廖子君在所有表演的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绝望中的希望》,这是今年
【第5句】:12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
它深刻体现了艾明人在灾区群众危难之时雪中送炭、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在我们的民族处于危机之时,同胞们处于危难之际,艾明公司的领导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质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这种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令我感动。
——鹭岛国际社区:周孟英 三公司十周年庆晚会感想——张德敏(2009-09-01 09:20:48)标签:杂谈 光阴似箭,转眼间,公司已经走过10个春秋,在邓总的英明领导下,在公司同僚的辛勤努力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管是软条件还是硬条件,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因信而生、止于至善”的理念始终贯彻并深入人心,这是属于我们信达人的理念。
8月8,公司十周年庆,是公司大喜的日子,是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的一个机会,也是感恩回报关心支持我们公司发展的各位领导,朋友、客户的一个机会。
对我们整个销售部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是体现我们的接待能力及业务水平的时候,也是我们大家交流感情的一个平台。
在晚宴上大家觥筹交错,交流信息、交流感情,我在公司有4年多了,也属于公司的老员工了,公司的发展自己也出了一份微薄之力,自己开心,再加上客户、朋友的盛情难却,我喝多了,但听到他们的一声关心声,小张你没事吧,我扶你到边上休息一会吧,出自内心的关心,我感动了,晚上我酒没有白喝多。
晚会进行了大半我才清醒过来,朋友们都不在同一个地方了,晚会的气氛也进入了高潮,晚会结束后,听到的感谢声,“小张辛苦了,谢谢,”再一次感动。
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以满腔的热情,扎实工作,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与公司一同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有关公司成立30周年的感言怎么写
如果让我只说一件事,我就说说这个发动机文化吧。
只有大小发动机都倾力投入,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只有企业发展好了,反过来才能为大小发动机创造更大的舞台。
虽然,一个企业要能持续高速发展,发动机文化远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但30年来,联想就像一个奔日子的人,前面,永远有不断往高了挑的目标;脚下,正是大小发动机层出不穷,而且同步开足马力,才催生了无比澎湃的动力,推动我们勇往直前。
描写“公司十周年庆”的诗句有哪些
我今天很幸运,是大家带给我的福气,我很开心,我也会帮助他人
求一篇在长庆油田的感悟·要详细些
拨开笼罩储量的迷雾《找油的哲学》是世界石油史上一篇著名的论文。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华莱士•普拉特在这篇论文中指出:“归根到底,首先找到石油的地方在人的脑海里。
华莱士认为,要不断在新的领域里找到石油,首先要解放思想。
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也好,常规油藏开发也好,首先要有储量。
2008年3月,长庆油田启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短时间内,油田公司内部数千人参与超低渗透油藏开发。
加上市场化运作的钻井、试油和地面工程队伍,围歼超低渗透油藏的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
此时,长庆油田探明的超低渗透油藏储量只有区区2000万吨。
即使按照常规油藏产建规模与探明储量的比例关系,这2000万吨探明储量也只够建20万吨到30万吨的产能。
此时,如果说2000万吨的探明储量是一只鸡,长庆油田举起的显然是一把宰牛刀——不明就里的人肯定会这样认为。
但正如华莱士所说,储量巨大的超低渗透油藏已经在长庆油田决策者的脑海里找到了。
现在的鄂尔多斯盆地是由鄂尔多斯古陆形成的。
36亿年以来,鄂尔多斯古陆没有发生断裂、造山和地震等重大地质变迁。
也就是说,黄土和沙漠掩埋的仍然是一整块岩石。
这块面积37万平方公里的岩石呈西倾单斜,就像一块斜插在地下的大石板。
36亿年来,基岩与一层层的沉积岩叠加起来,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特有的河流相三角洲沉积体系。
长庆油田早期开发的侏罗系油藏属于构造型油藏,就像埋在沙滩里的土豆。
而特低渗、超低渗的三叠系油藏属于岩性地层油藏,就像埋在地下的沙滩。
在沙滩里找土豆,难
而在河道里找沙滩就容易多了。
因此,当有人说长庆油田杀鸡用上牛刀时,长庆油田的勘探专家却自信地说:超低渗透油藏预计可探明储量达到17亿吨。
同时,提交探明储量是需要大量投资的。
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超低渗透油藏没有开发价值,那投资研究它干什么
所以,在勘探和评价中,一旦遇到这类油藏就不再进行深入研究。
其结果是,明知道超低渗透油藏储量大、分布广且多层系叠合,但具体有多少储量,谁也说不清。
勇于攻坚啃硬的长庆人始终没有放弃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梦想。
2005年,这个油田启动一项重大科研项目,称为“0.3毫达西油藏开发技术攻关”,简称“0.3mD”,在特低渗油藏成功开发的经验基础上,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一步步向超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梦想逼近,但高投入与低产出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正如苏里格气田的开发一样。
2000年8月26日,苏6井获得无阻流量120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宣告了苏里格气田的诞生。
此后数年,对“低渗、低压、低丰度”的苏里格气田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评价和技术试验,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高投入与低产出的矛盾依然尖锐,气田开发陷入停顿。
2005年,根据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指示,长庆油田采用5+1合作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终于使沉寂数年的苏里格气田重新焕发活力,实现规模有效开发。
2010年,苏里格气田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
超低渗油藏的开发,在长庆“建成西部大庆,实现5000万吨”中与苏里格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意义,也面对着同样是高投入与低产出的矛盾。
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与苏里格气田的开发一样,需要解放思想。
“怎么认识超低渗透油藏
既要看到它储层更致密、丰度更低、压力更低、单井产量更低等不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它资源规模大、多层系叠合、稳产能力强、适合水驱开发、原油质量好等优势。
看到不利的一面是实事求是,看到有利的一面则需要解放思想。
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更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的过程。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发部主任沈复孝对记者说。
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第三项目部是2008年8月由原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采油技术服务处整体转型而组成的采油单位。
转型前,超低渗透油藏第三项目部没有自己的区块,更没有1吨的探明储量。
2008年8月28日,662平方千米的堡子湾南从采油五厂移交到这个项目部手里。
“原来开发了30多年的侏罗系油藏已经枯竭。
超低渗透油藏这一块,几个出油点的日产油加起来一辆罐车就拉走。
当时,站在刘峁塬上,一眼望去,说不惆怅是假的。
”超低渗透油藏第三项目部副总工程师杨学峰说,“但只要有出油点就有希望。
2009年以来,我们项目部从这几个出油点出发,评价和产建同步进行。
目前,长X、长Y、长Z三套储层实现复合连片,1亿多吨的储量规模已在掌控之中。
今年10月份,这个区块原油日产量达到1200吨。
”超低渗透油藏第三项目部是如此,超低渗透油藏第一、第二、第四项目部以及各采油厂的超低渗项目组也是如此。
他们接手超低渗区块时,大多连1吨的探明储量都没有。
但两年多后的今天,这些单位的三级储量达到10亿吨,年产量达到430万吨。
被数字拉直的2008年6月之前,环江油田罗228井区没有任何发现。
2009年年初,罗73井开钻,发现18米厚的长Z油藏,但渗透率只有0.3毫达西,孔隙度也只有0.9%。
这样的油藏能实现有效开发吗
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启动之后,四个超低渗透油藏项目部和各采油厂超低渗透油藏项目组面对的都是正常产建难以涉足的区块,多年来无人问津。
他们接手这些区块时,心中萦绕的也是同样的问题:这样的油藏能实现有效开发吗
“信心来自于实践,来自于技术创新。
” 采油七厂超低渗项目组负责人吴晓明说,“罗73井通过有效储层改造,试油中获得日产14吨纯油,一举突破罗228井区。
随后勘探开发一体化组织,评价井、骨架井一起上,半年后,30万吨的产建区块得到落实。
2010年以来,该区块单井试油日产量又大面积提高到18吨,单井日产量稳定在
【第2句】:7吨。
原来萦绕在心头的问号,变成了信心和勇气。
”技术创新体现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每一个区块、每一个环节上,技术创新的后台,是开发理念的创新。
关于注水,除了“温和”外,还有“超前”。
超低渗透油藏低压、低丰度,无自然产能,不压裂、不注水,油井投产后产能快速下降,所以超前注水是提高单井产量的有效手段,但一切事物都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通过超前注水,在堡子湾南地区一批开发井竟然达到自喷的效果。
这本来是件好事,油田主要领导却敏锐觉察到潜在的问题:一方面单井产量确实提高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注水强度太大了,有可能造成水串、水淹,最终影响稳产和提高采收率,于是提出“对于超低渗透油藏,不以单井产量论英雄”。
结果,超前注水技术政策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实现稳产、提高采收率创造了条件。
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已经形成5大技术系列15项特色技术,每一项都是创新的结果,每一项又都是创新的起点。
压裂是超低渗透油藏储层改造技术的关键,长庆油田面对低渗透就是吃压裂饭长大的。
但对不同区块、不同井、不同储层的压裂,又是一个再创新的过程。
负责华庆油田开发的超低渗透油藏第二项目部,最初单井只有
【第1句】:5吨,通过实施全陶粒多段压裂,特别是通过水力喷射压裂,单井产量提高了20%至25%。
以前认为,超低渗透油藏不适合水平井开发,真的吗
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冉新权提出“此低渗透非彼低渗透”的思想,说明对低渗透油气藏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要敢于探索、挑战,更要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低渗透、攻克低渗透。
在这种背景下,超低渗透油藏的水平井开发试验再次启动。
2010年,在华庆油田实施15口水平井,钻井、压裂都较以前有大幅度改进。
10月,记者采访时,已经投产满3个月的5口井,产量全部稳定在8吨左右,是同一地区直井的近4倍。
“当然,仅凭这5口井,还不能说明超低渗透油藏的水平井开发技术已经取得成功,但却使我们看到了曙光。
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每取得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决心把华庆油田建设成为百万吨大油田。
”超低渗透油藏第二项目部党委书记裴润有对记者说。
持续的技术创新,不仅带来单井产量的上升,也带来开发成本的降低。
把三相分离器、加热炉、增压泵橇装起来,代替原来单体摆放的三种设备,减少了土地占用。
单井开采,伴生气没有回收价值,都放空烧掉。
但由9到15口生产井组成的大井组丛式井,伴生气量大而且稳定,用于发电,所产电力带动抽油机,节约了开发成本,也减少了资源浪费。
原来抽油机功率是15千瓦至20千瓦,一步步改进,现在已经降到了
【第7句】:5千瓦。
数字化是长庆超低渗透油气藏开发最大的技术创新。
通过数字化,单井综合用工由
【第2句】:61人减少到了0.86人。
百万吨产量用人由1600人减少到1000人。
数字是枯燥的,数字后面反映的却是生动而火热的技术创新。
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中,长庆人面对的是低渗透,但他们的思想却是高渗透的,从开发理念到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创新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