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祭奠母亲感言
余华写的《活着》具体内容是什么啊
烧三周说明丧家为老人三年守孝圆满,尽了义务。
烧三周所有祭奠礼仪结束。
古代,有居丧制度。
居丧是孝子们在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在生活等各方面的节制。
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思念。
传统习俗认为,婴儿出生之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时刻需要父母的照料,父母故去后,儿子也应该还报三年,即居丧三年。
居丧三年内,孝子不能在家居住。
需要为父母守墓。
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穿孝服,睡草席、枕砖头土块,以此表达对父母的怀念。
守墓禁忌,不能外出应酬,不能在家居住,不能饮酒,不能吃肉,夫妻不能同房,不能洗澡,不能剃头,不能更衣,春节不能贴红对联。
但是禁忌可以变通,例如,有疾病,年老体迈可以不必拘礼。
忠孝不能两全,对国家的“忠”,就是对亲人的“孝”。
没有国,哪有家
如果国家进行征召,必须服从国家征召,为国出力。
写给父亲逝世三周年的深度短文
父亲生于一九三八历九月十六日(?),卒于二零一农历十一月日,享年七十三岁转眼间父亲离世已三年了。
三年来父亲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谆谆教诲经常浮现眼前,也时常会在梦中相见。
确切地说,连父亲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
我也曾问过父亲兄弟三人中唯一在世的二伯,他也不知道父亲的生日。
但人总得有个生日吧,于是妈妈的生日也便成了父亲的生日一起过了。
父亲童年不幸,历尽苦难。
父亲兄弟三人,父亲最小,在其六岁的时候先后失去双亲,从此,寒九三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同龄孩子围在父母膝下撒娇时,孩提时的父亲即已饱尝人间疾苦,后期又和大伯二伯分离,无家可归,幸亏被离家二十多里的一户好心人家收养,从此虽然有了所谓的“家”,但生活的艰辛和缺少父母疼爱的幼小心灵,依然伴随着辛酸和凄然
直到在18岁参军入伍的时候,在公社武装部的政审过程中,才偶然的与二伯相聚,在那个物质生活非常匮乏的年代,生存才是第一需要,双亲已故,两个哥哥尚幼,除了父母那会有人记得父亲的生日
应该说父亲的人生从小开始就充满了坎坷和磨难。
父亲性情温和谦逊,慈爱有加。
可能是因为童年的不幸造就了父亲成年后坚韧不屈和温和的性格,父亲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从小到大的记忆中从未见过父亲生气发火,总是和颜悦色,一脸的笑容,即使我们做错了什么事,也从不打骂,甚至没有大声的呵斥,但事后会给我们讲很多做人的道理,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疼爱的父亲,将自己所遭遇的不幸埋在心底,根本不舍得的打骂子女,只是加倍的疼爱我们。
父亲坚韧顽强,宅心仁厚。
父亲自6岁离家,18岁参军入伍,退伍后在村里担任了多年的村干部,人缘极好。
文革时期村内的派系斗争、自己亲手培养的村干部离心离德,还有村内强势人家的欺侮……,所有的这些事情父亲总是大度的包容,豁达置之,从不耿耿于怀、与之计较,表现出了坚韧顽强的性格。
“是非曲直任评说,日久自然见分明”。
果然多年之后各自都有了不同的结果,至此我便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世之道,但更佩服父亲的宽大胸怀。
父亲与人为善,不贪不占。
父亲性情随和,做事讲究原则,担任村干部多年,从不占集体的便宜,口碑很好。
80年代在乡里上班时,办公室同事敞开的抽屉里,放置了大量刚收的还未来得及清点的现金,父亲发现后便找来锁将其锁上,等同事回来后再交给他,为此同事非常感激,即便多年后同事和父亲回村务农也一直保持深度交往。
父亲善良热心,乐于帮忙,南庄北疃、邻里之间遇人有求,总是力所能及,倾心相助,邻村一户人家因为父亲帮了其大忙,至今还一直当亲戚走动。
父亲知书明理,豁达乐观。
父亲虽然读书不多,但明事理、辨是非,更是写得一手好字,在那个年代的村里也算是文化人了。
应该说童年的磨难和坎坷对父亲影响很大,望子成龙,跳出农门应该是那个时代父亲的美好愿望。
我们家中子女多,都是出生在60-70年代困难时期,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极差,解决全家人的温饱是父亲的第一要务和主要责任,但父亲(除大姐外)都能将每一个子女送到学校读书,生活虽然艰辛,但父亲却想方设法培养我们学习,让我们尽己所能完成自己的学业,体现了父亲对我们子女的殷切期盼。
记得我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让第二天带2元钱的书费,否则不让到校,因要的很急,父亲一大早就去邻居家借了钱给我而没有耽误上学。
在读初中的时候,家中条件已好了很多,父亲当时也到了乡里工作,离学校也很近,于是隔三差五地给我改善伙食,而自己却省吃俭用,只是我很不争气,贪玩厌学,最终也没有达到父亲的预期。
父亲一生劳苦,甘受清贫。
妈妈去世后,本想让父亲来城里居住,但父亲只住了二十多天就挂念着家里的菜园回去了,本来说好回家收好菜后就回城居住,不曾想那次的回家竟成了永别。
我不是那种有能力的人,没有金钱给不了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和保障;没有权势给不了父亲家祖的荣耀和骄傲;所以多少年来父母一直住在老家普通的房子里,居住条件和环境始终没有得到改善;即便还有一点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心思,有时也力所不及,能做到的只能利用空闲的时间,尽可能地多回家几趟,尽可能地满足父母的简单需求,尽可能地让父母满意,但最终也没有让父母达到物质生活的随心所欲,想起来真是愧疚
父亲善解人意,细心体贴。
自2006年母亲手术后病情转移,父亲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母亲,虽然家里不再种田养畜,但闲不住的父亲仍然整理着菜园,间或在路边种点红薯、黄豆;一旦母亲需要赶集、串亲,父亲就会用三轮车载着母亲一同前往。
尤其是在母亲病重期间,身体每况愈下,几乎每周都要去医院打针或是输液,父亲总是独自陪伴,从来没有麻烦子女;后期母亲痛疼难忍,整夜的都睡不好觉,父亲总是尽心服侍,日夜操劳,从未提出让子女回家照顾,父亲将所有的重担都挑在肩上,不向我们提出任何要求,不给我们增添任何负担,独自一人,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曾想在母亲去世的两个月后,历尽磨难本该好好享受生活的父亲竟追随母亲而去……。
父亲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总希望我们都过得幸福。
记得刚转业时,面临着工作、 孩子上学、购房等多重压力,对我来说应该是困难时期,父亲曾多次问起我的房贷和工作情况,看得出父亲很担心我当时的经济能力和生活质量,而每每听到我房贷的压力减轻及经济条件好转之时,父亲就会表露出欣慰的神态。
父亲的一生虽然极其普通,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那种坚韧顽强、善良宽容、乐观豁达的品格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虽然从小饱受磨难,但决不向命运低头;虽然家境清贫、但勤劳苦干,用微驼的脊梁担负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父亲的这些优良品质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无形的、宝贵的财富。
有父亲在身边的时候,我们没有觉得什么,看到父亲身体尚好,还年轻,总认为时间有的是,有些想法和计划没有付诸实施,一再地拖沓,最终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忆往昔,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时为了所谓的工作,总能在心中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解脱,而减少了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机会,如今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在”,真是痛心之极。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父亲,就已离我而去了,以后即使有再多的时间,也无法孝敬双亲了。
没有父母的孩子,生活中少了不少的色彩,逢年过节、喜庆之事总与别人有不一样的感觉,平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和思念;平时即使有再多的想法也得面对失去双亲的现实。
人们说:“时间是疗伤最好的药物”,对我来说,时间并不会真的帮助我解决任何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和事情慢慢地淡化,变的不再重要了;时间让我逐渐习惯了孤独,学会了坚强;时间让我明白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时间还让我学会适应并接受所发生的一切。
父亲的突然离世是我一生至今的最痛,三年来每一次撰文祭父都是对我心灵的洗礼,也最能触动心灵深处最痛的记忆。
“当你真正感觉到痛的时候,才知道‘痛’是什么”,这种感觉无以言表,只能亲历感受。
花开自有花落时,天地茫茫两不知;又是一年大雪日(父亲于大雪节气的晚上离世),独思父亲泪湿巾。
爸爸,三年来家里一切都好,所有家庭幸福美满;嘉(稼)已上了一所较为理想的大学;瑞(佳庚)也已上小学二年级,聪明好学,成绩优异,这个围棋比赛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您就放心地走吧。
爸爸,今天兄弟姐妹和所有的亲朋好友均到您的坟前看望您,就连二伯也亲自到了您的坟前,并给您送去了很多的纸钱和您所需的用品,足够您在天国终生的享用
听老人们讲,去世之人过了三周年后,魂魄也将远去,因此在父亲去世三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示纪念,并向父亲作一告别。
祝福父亲在天堂的生活开心快乐,事事如意
一切都已过去,生活还将继续……。
不孝儿
悼念母亲追悼词
怀念母亲-------母亲的追悼词 文:王运全各位父老乡亲、亲朋好友: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亲临灵前为我们的母亲奠行
我受大哥委托,代表我们全家向母亲的神灵致悼词。
从2008年起,母亲身患多种疾病曾先后六次住院。
今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病情突然加重,住院后我们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经过医生会诊、治疗,最终决定回老家康复。
由于病情再度恶化,于农历二零一五年二月二十六日三时十八分在杨峪老家不幸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母亲于农历一九二三年九月九日生于富平老庙莫村北城,幼年受外祖父、外祖母的熏陶,养成勤劳、自强、善良、和蔼的良好品德。
一九三九年,十六岁的母亲和父亲结婚后,精心伺候祖父、祖母,与父亲一起养育了我们姊妹10人,并供四人读完大学,三人上完中专或高中,一人上完初中,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母亲是一位自强、勤劳的中国农村女性。
在那个困苦的年代,白天下地劳动,回家做饭、洗衣、喂牛喂猪,一有空闲就纺线织布直至深夜,嗡嗡的纺线声把我们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布声又把我们从梦中惊醒。
为了支撑父亲养家糊口,母亲用自己传统女人的小脚走到铜川、焦坪等去卖棉布、毛线、换粮食。
吃的是冷冷的苞谷面馍,喝的是讨来的百家水,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又辛辛苦苦的养育了我们。
一九七六年是我们家不幸的一年,年轻的先四嫂,因病在美原医院不幸病故,全家人处于悲痛绝望之中,母亲却对着四哥说“有妈在,什么都不要怕
”。
敬爱的母亲啊
您心里承受了
麻生遥斗的分集介绍
岳飞参军前,与母亲跪别,岳母在他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保家杀敌。
徐客霞少时不愿外出游历,因为母亲年龄偏大,要在家尽孝。
一天,徐母不让其进门,告诫他要做翱翔的苍鹰,不坐篱笆下的小鸡,并且不与他见面,徐遂外游,成伟大的旅行家。
孟子想去宋国,但为了奉养老母而一再迁延,光阴荏苒,悠忽三十年岁月过去了,孟母已经年逾古稀,而孟子也已是知命之年,整日长吁短叹,闷闷不乐,孟母问明原因,又对儿子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夫妇人之礼,精五味,擅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
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
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
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
”三言两语就把孟子心中的积虑一扫而空,于是孟子再次周游列国,受到了空前的尊敬与欢迎,可惜就在儿子扬眉吐气的时候,孟母却一瞑不视,在归葬故乡——马鞍山时,过去的乡邻争相在路旁祭奠,极尽哀思。
以孝为题目的手抄报怎莫出
以“首孝悌,次见闻”为题,将“首孝悌”三字放大些,“次见闻”写小些。
一· 栏目名称:(1)孝悌格言 (2)名人事迹 (3)孝悌感言 二·栏目类容: (内容自选) (1) 孝悌格言: 司马迁:父母者,人之本也。
父母是人的根本,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增广贤文》: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世上有成千上万部教育人的经典著作,但孝和义都是首先提倡应当做到的。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人的身体来源于父母,因此要珍惜自己的健康与生命,这是孝的开始。
立身扬名,光宗耀祖,为父母争光是孝的最终目的。
所以说,孝从侍奉父母开始,报效君王和国家是孝的途径,能够自立于社会,让父母放心才真正是孝。
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子女心中没有父母,臣子心中没有君王,和禽兽没有什么不同。
《礼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孝敬父母就是让其安度晚年,让父母开心,不违背父母的心愿。
孔子:色难。
晚辈对长辈长期保持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
孔子:孝,无违。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就是不违背父母的心愿。
父母在世要按照礼节孝顺,父母亡后要按照礼节安埋、祭奠。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即孝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尊敬父母。
挚虞: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尊敬父母胜过给父母丰盛的饮食。
(2)名人事迹 :raoju118 | 三级
【第1句】: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第2句】: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第3句】: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第4句】: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语·致思》)
【第5句】: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第6句】: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第7句】: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第8句】: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第9句】: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第10句】: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第11句】: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第12句】: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第13句】: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第14句】: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第15句】: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3)孝悌感言: 《弟子规》开篇说“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它的意思是: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和兄弟友爱,其次才是学习知识,增广见闻,明白数理的变化,研读古今圣人贤士的文章。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古人孝顺父母的例子很多。
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 我不小了,从小到大,长辈们为我付出了很多。
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辅导学习,我生病了,父母比自己生病还紧张……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今后,我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战友情经典句子
第一首《战友》离别的酒,我还没有喝够战友啊,请不要把那热泪流人生总会有分手,常聚常散的那一刻才是最难忘的时候,脱掉了军装并不代表我们不再重逢,从此会很陌生只要记住,我们曾相识在军营只要记住,我们那时正年轻不管我们走多远,天涯海角好吧我们的一颗心啊,总会在一起跳动第二首《放不下的情肠》叠起这发旧的军装,多少回忆都已珍藏昨天是你送我步入军营,今朝又是你伴我回乡多彩的军营生活啊,那是苦辣酸甜的交响拿起放下的是这行李,拿不起放不下的却是那份情肠不当兵,你永远不知兵的滋味而当了兵,自己却永远成了一个兵那颗滚烫的心啊,永远属于了那方热土(作者: 北国红豆 )第三首《战友情》今夜又要失眠,战友的面容依稀浮现在眼前,亲切的话语依稀仍绕在耳边,嘹亮的歌声依然震撼着,心田操场上,我们的号子震天饭堂前,我们的歌声震天战场上,我们的炮声震天战壕前,我们的杀声震天我们同经风雨,倍加历练我们舍身忘死,卫国靖边我们经受了,生与死的摧残我们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我们把青春的岁月,写在祖国的蓝天我们就是雄鹰,日夜翱翔在祖国的海疆群山战友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让我们携手并肩勇往直前战友战友这崇高的誓言,让我们保卫家园为国而战战友战友这兄弟的温暖,让我们手足并肩凝聚一团我们也喜欢日出,我们也喜欢月圆家乡的景色,永远驻扎在心间家乡的美酒,永远沉醉在心坎在孩子的面前,我们也会绽放笑脸在爱人的面前,我们也有蜜语甜言在母亲的面前,我们的泪水也会轻弹在父亲面前,我们更会倍感温暖战友战友,我们永远是那起航的风帆为祖国的建设,加瓦添砖战友战友,我们永远是那高飞的大雁为祖国的安全流血流汗,祖国的繁荣就是我们的祈盼祖国的平安就是我们的祝愿,祖国的强大就是我们的心愿(作者: 厚德载物 )
【第四首:永远的战友情】没有了军号,没有了海魂衫,没有了方块被,但我们还有回忆。
没有了海边的风,没有了练兵场的正步与齐步,没有了沙角天空下的日日夜夜,但我们还有友情。
从1987年到2007年,20年时间足以风化许多往事,可一百多份战友情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始终将我们紧紧吸引。
从石首到沙角,又从沙角到石首,我们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但始终有一种莫名的牵挂,让我们无法释怀……经过多年打拼,也许你仕途顺坦,抑或富甲一方,又或者你一贫如洗——不要紧,这些皆身外之物,它并不影响我们仍是战友。
时光荏苒,也许你已子女绕膝正享天伦,也许你已习惯人海沉浮,也许你仍在海防默默坚守……岁月虽能改变我们的现状,但它不能改写我们的过去。
战友是什么——它是一段不老的故事。
无论我们在而立之年,还是变成耄耋老者,聊起它,都会让我们热血翻涌,回到从前。
战友是什么——它是一份恒久的惦记。
无论我们独在异乡,还是身处逆境,不经意间,我们都会获得许多既远又近,既沉又暖的问候。
我们庆幸在部队结缘。
我们庆幸是战友。
【第五首:浓浓的战友情】战友情
就像一壶陈年的老酒,年代越久情越浓。
虽然天各一方,但割不断彼此的牵挂和关怀。
曾经朝夕相处,同甘共苦,胜过手足亲情。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想起战友的身影;无论遇到何等困境,身边总会有战友的真情。
虽然已复员多年,“八一”仍是我们战友聚会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那一天,战友们聚的最多、最齐,说的最多,笑的最真。
大家离不开的话题全是营房、连队、战友,以及昔日的趣事、窘事、乐事。
我们会在一起唱当年的歌,回味起来,仿佛又回到了连队,又回到了昔日的团结紧张、仿佛又回到了摸爬滚打,品着朝气蓬勃的军旅生活。
军队是个大熔炉,她给了我健康的体魄、刚毅的性格。
无数次被梦中军营的起床号,叫醒,我会在冬天晨跑,夏天游泳,偶尔路过公园也会去拉下单杠。
到了单位,做的第一件事是打扫卫生。
而后打开邮箱,看一看我们行业报纸,开始一天新的工作。
回到家后,仍然会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更多关注着时势、军事报道。
人生中戎马生涯,这辈子难以忘记。
似水流年,带不走我深深的眷恋;军歌嘹亮,在我血液里奔腾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