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外国人表达感情的句子
【第1句】: 中国和外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那么究竟其根源在哪里呢?其根源主要还是在两种文化的差异上,一种是属于西方社会的文化,一种是属于东方社会的文化,这两种文化在很大层面是不一样的,文化的力量就在于它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在这里我根据读阅读许先生的文章,认为美国人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比较要从认识文化开始,另外还要探讨的是文化中的什么影响了两个民族生活方式,在这里仅从自我、人格和家庭教养方式来进行简单的探讨。
美国人与中国人若按地域区分,是西方与东方之分,若按种族来分,是白种人与黄种人之分,然而要比较这两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则不能够笼统的简单来概括,与其说是生活方式的比较还不如是说两个民族的文化的比较,我们知道事物都是处在矛盾之中的,矛盾着的事物又都是相互排斥相互包容的,我想这种矛盾中的中西文化正是当今文化的一致性趋向。 研究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选取的工具不应该是放大镜,而应该是显微镜,因为在这两个伟大的民族帷幕后活动着的不是无形的和不可名状的大众,而是具有明确价值、责任和思想的人们,虽然在理智上各异但是却都懂得悲哀、胜利和奉献的人们,令我们关心的我想并不是对他们彼此形成鲜明的多民族历史、习俗、政府形式或经济制度的描述,尽管在我们通向理解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旅程中这些和其他某些因素会作为我们的路标帮助我们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在这两种人之间造成这些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尖锐明显和如此众说纷纭的差异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徐良光曾给过我们一些启示,在这里笔者想要挑选自认为比较重要的方面来阐述美国人与中国人这两种人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有如此打的差异。
那么前文中已经提到与其说是两个民族间生活方式的比较还不如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既然讲到文化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阐述对于文化一词的界定。
文化这一术语有一个复杂度历史和变化不定的意域,它已经成为英语世界中最具歧义的术语之一,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这一术语主要在三个相对的独立意义上被使用:艺术及艺术活动、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一种发展的过程。他在《文化与社会》一书中认为文化不应等同于以高雅艺术为代表的高级文化,文化从根本意义上说是”整体的生活方式”,由此把文化的含义从狭义的“高级精神”引申为人类学上的“整体的生活方式”。
既然我们说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则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区域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当然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发生冲突与融合的舞台,这些集团试图定义世界并把这种自己的理解强加于世界。这种事西方文化所具有的趋向,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形成并发生影响的过程之中都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被英国学者称之为“定型化”,这种定型化就是逐渐形成的同意一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排他的实践把自己封闭起来,把其他文化排除出去,从而维持一种既定的秩序。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与美国人就是在这种排他中逐渐形成的。这种定型化的文化又会在不同的领域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制度、生活方式。
因此说我们研究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其根本是要了解齐文化底蕴,了解了文化那么再来了解为什么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就容易的多了。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介绍一下影响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的有原因。
美国人与中国人关于“自我”的理解 我们刚刚仅仅从宏观上说文化影响了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那么究竟是怎么影响的,如何影响,从哪些方面影响的呢?中国学者杨中芳认为美国人与中国人讲的自我是有差异的,这种自我的差异影响到美国人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应该是“自我”的含义上的差异,美国人讲求的自我往往是真实意义上的自我,而中国人眼中的自我则要比美国人宽泛的多,中国人的自我不但包含个体我,还包含形形色色的社会我。
美国人对自我的理解还有一点比较突出,就是美国人往往都侧重于对自己的独立意识,中国人则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理解自我,在中国人眼中,没有与其他人的交往就不存在自我。原因很简单,就是汪凤炎在《中国文化心理学》所说的中国人是一个本为关系社会。
那么笔者认为正是对于这种对于自我在含义的理解上的差异使得两个民族的人民在处事与社交上形成一些有目共睹的差异,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美国人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独立意识,中国孩子则是在一种社会关系中成长,依赖性比较强,独立性比较差,这样我们也可以认为美国人大多是场独立性人格,而中国人则大多数是场依存性人格。 其次是美国人与中国人自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秉承儒家思想,孔夫子推行“仁”,孟子推崇“人性本善论”,因此在中国人“我”的观念中就很少会体现本我的思想,而超我则是占据大部空间。中国人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我观念,而美国人则深受基督教原罪说的影响,人们都相信“人性本。
【第2句】: 中国人民与外国人友好情谊故事
鉴真远渡日本 文成公主远嫁藏族 金城公主与尺带丹珠和婚 张謇通西域 昭君出塞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马可波罗回香都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
这充分证明了当时日本对唐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代表了中国人民与邻国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
中日友好交往,既对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变、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 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 中国人民同印度人民的往来,史书上有记载的是在汉代。
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今阿富汗)看到蜀地出产的竹杖、布匹。大夏人说这是商人从身毒(yuán dú,其时中国对印度的称呼)买来的。
这说明我国的产品当时已输入印度。唐朝时候,统称印度半岛为天竺。
唐与天竺交往频繁,表现为:1ر双方不断遣使通好。641年,天竺国王尸罗逸多(戒日王)“遣使入朝”。
唐太宗也一再派梁怀开璥(jìng)、王玄策等出使天竺。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使臣往来不绝,经常互赠礼物。
2ر双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献波罗树,树类白杨”。
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7世纪末,我国的纸和造纸术通过尼泊尔传到印度。
印度的医学、天文历法、语言学、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等,在唐朝时传入中国。孙思邈的《千金方》引用了天竺医学家的理论和天竺药物。
天竺天文学家瞿昙罗曾担任唐朝太史,并编写《九执历》。僧一行改订历法,参考过《九执历》。
唐朝十部乐中有天竺乐,唐《秦王破阵乐》在天竺也很受欢迎。敦煌、云冈及龙门石窟的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天竺北部艺术风格的影响。
再有就是玄奘西游了。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 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而受到各国的尊重,享有很高的声望。
从这个时期起,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作唐人,这种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沿用。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处在强固稳定时期,政治上很自信,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并蓄兼收,群花同放。
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唐文化远播到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遣唐使和留学生 日本古称倭国,唐代始改称日本。
日本自汉朝开始和我国发生正式交往。《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时,日本派使者来中国,光武帝赠以印绶。
这枚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近代已在日本九州发现。唐朝时候,日本发生“大化改新”,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日本的社会变革结合起来,出现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高潮。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二百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
另有任命后未成行、未到达唐朝、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6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
如717年一次共557人。733年的一次共594人。
838年的一次651人,中途因遭遇风暴,有一船遇难,实际到唐的只500人左右。因此到达唐朝人数最多的一次是594人。
遣唐使组织完备,设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成员有翻译、医师、阴阳师、画师、史生、射手、音乐长、玉生、锻生、铸生、船匠、舵师、水手长、水手等,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多人。遣唐使给唐朝带来珍珠、绢、琥珀、玛瑙、水织等贵重礼品。
1970年西安发现的日本“和同开”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唐王朝也回送一些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等。
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宝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
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最著名的是晁衡。
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鉴真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
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天宝元年(742年),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拜访鉴真,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
鉴真欣然应允,立即造船备粮,准备第二年春动身。由于受到干扰,这次未能成行。
鉴真并不灰心。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率弟子、画师、工匠等一百多人,启程东渡。
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
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腹胀。
漂流14天抵海南岛南部。这次东渡,荣睿、普照一直同行。
荣睿病逝,鉴真双目失明,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第五次东渡中牺牲。天宝十二。
【第3句】: 中国人民与外国人友好情谊故事
鉴真远渡日本 文成公主远嫁藏族 金城公主与尺带丹珠和婚 张謇通西域 昭君出塞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马可波罗回香都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
这充分证明了当时日本对唐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代表了中国人民与邻国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
中日友好交往,既对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变、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同时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 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 中国人民同印度人民的往来,史书上有记载的是在汉代。
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今阿富汗)看到蜀地出产的竹杖、布匹。大夏人说这是商人从身毒(yuán dú,其时中国对印度的称呼)买来的。
这说明我国的产品当时已输入印度。唐朝时候,统称印度半岛为天竺。
唐与天竺交往频繁,表现为:1ر双方不断遣使通好。641年,天竺国王尸罗逸多(戒日王)“遣使入朝”。
唐太宗也一再派梁怀开璥(jìng)、王玄策等出使天竺。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使臣往来不绝,经常互赠礼物。
2ر双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献波罗树,树类白杨”。
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7世纪末,我国的纸和造纸术通过尼泊尔传到印度。
印度的医学、天文历法、语言学、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等,在唐朝时传入中国。孙思邈的《千金方》引用了天竺医学家的理论和天竺药物。
天竺天文学家瞿昙罗曾担任唐朝太史,并编写《九执历》。僧一行改订历法,参考过《九执历》。
唐朝十部乐中有天竺乐,唐《秦王破阵乐》在天竺也很受欢迎。敦煌、云冈及龙门石窟的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天竺北部艺术风格的影响。
再有就是玄奘西游了。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 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而受到各国的尊重,享有很高的声望。
从这个时期起,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作唐人,这种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沿用。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处在强固稳定时期,政治上很自信,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并蓄兼收,群花同放。
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唐文化远播到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遣唐使和留学生 日本古称倭国,唐代始改称日本。
日本自汉朝开始和我国发生正式交往。《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时,日本派使者来中国,光武帝赠以印绶。
这枚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近代已在日本九州发现。唐朝时候,日本发生“大化改新”,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日本的社会变革结合起来,出现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高潮。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二百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
另有任命后未成行、未到达唐朝、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6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
如717年一次共557人。733年的一次共594人。
838年的一次651人,中途因遭遇风暴,有一船遇难,实际到唐的只500人左右。因此到达唐朝人数最多的一次是594人。
遣唐使组织完备,设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成员有翻译、医师、阴阳师、画师、史生、射手、音乐长、玉生、锻生、铸生、船匠、舵师、水手长、水手等,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多人。遣唐使给唐朝带来珍珠、绢、琥珀、玛瑙、水织等贵重礼品。
1970年西安发现的日本“和同开”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唐王朝也回送一些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等。
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宝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
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最著名的是晁衡。
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鉴真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
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天宝元年(742年),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拜访鉴真,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
鉴真欣然应允,立即造船备粮,准备第二年春动身。由于受到干扰,这次未能成行。
鉴真并不灰心。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率弟子、画师、工匠等一百多人,启程东渡。
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
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腹胀。
漂流14天抵海南岛南部。这次东渡,荣睿、普照一直同行。
荣睿病逝,鉴真双目失明,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第五次东渡中牺牲。天宝十二。
【第4句】: 中国人为何在感情方面,表达方式不同
中国人为何在感情方面,表达方式不喜欢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就是因为中国受传统礼教影响和文化熏陶,奠定了中国人感情表达形式不同。
由于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式上和外国人有着截然不同,所以情感和外国男女的情爱心理真的差别很大。中国人在感情方面,比较含蓄,而外国人则是表达的很直白。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中国人是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情感压抑,而行成今日的窘境;而外国人是开放的民族,敢于追求人生遇见的机会,从容的去面对。 近几年由于对外开放的浪潮的影响,中国人在情感上发生很大的变化,追求幸福和快乐人生,是每个人心里的希望!即使中国在封闭,也挡不住世界向前滚滚的潮流。 现今的中国人也期于现实,努力过好生活,寻求自己得到的幸福。有的人把世界上的人,分成视觉和听觉两类动物。一类是:男人是视觉动物,在青春美貌女子面前抵挡不住诱惑,所以有的男人见了美女总是左顾右盼,一辈子也说不清自己到底爱的是谁;又一类是:女人是听觉动物,难以承受男人甜言蜜语的攻击和无休的纠缠,所以有的女人经不住诱惑,仅凭听见几句“我爱你!”这样的话心津摇曳,就淅沥糊涂把自己嫁了出去。但也有的人同另一个人过了一辈子,最终也不知道什么是一生所追求的东西! 过去中国男人一辈子最羞于对女人说出的话,偏偏也是外国人经常说的三个字:——“我爱你!”。 即便是在热恋时候卿卿我我和结婚后耳鬓厮磨的浓情时刻,男人永远是大男子主义作风,永远凌驾女人之上,在女人面前显示是十足的中国男人,也往往给女人的感觉还是托生为男性为好,不愿意生为女人! 这是为什么啊?就是中国的男人在社会地位和工作中都与女人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女人也想得到自己在社会拥有的地位和权利,从而摆脱女人低下的社会的尴尬处境!在中国的字典里,女人永远是“配偶”地位,而男人永远是为“一家之主”领导位子。男人为正,女人为副,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男人虽然是拥有很多优越的条件,但在追求女人方面可以不择手段来追求自己要的猎物,更不惜一切代价达到目的。可以用鲜花送女人喜欢的钻戒、汽车和洋房作为垂钓爱情的诱饵,获得女人的欢心,但有的女人只是凭听觉而认识对方,不能理智的看待,当成为事实时候,在零距离里才知道不是自己要找的。即使后悔也是安于现状,不敢去改变。所以中国的很多婚姻都是无奈,即使有的人冲破世俗观念,也会是遍体鳞伤、、、、、、、实际在我的观点认为,男人不管你说不说那些激情的话语,只要彼此能认同,那么面对所爱的女人,一个男人能首先担负起家庭的重任,能对所爱的人有一种强大的保护欲,一种深深的责任感,那么你所爱的女人也会感激你给的温馨,在以后的共同生活中也会给予家庭细心的呵护! 男人一旦有了这种责任感,人会变得像山一样高大,心像海一样深邃,男人宽大的胸怀,是女人需要得到的情感。当一个人把对一个人的爱,深深埋在心中,不管遇见什么风雨都动摇不了意志,永远会为真爱守侯! 语言表达固然必要,但要真诚!不要花言巧语,如不诚实相对,那么你会失去即使得到的幸福。我们得到了就要珍惜,不要等到失去在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