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工匠获奖感言
对老子的评价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 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
第一次有年代可考,是在孔子17岁时,即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地点在鲁国的巷党。
据《水经注·渭水注》载: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
《礼记·曾子问》曾四次记载孔子向老子求学问礼,其中载: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土恒,日有食之"。
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
《史记》有记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态,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
"孔子问礼于老子后,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孔子世家》亦载:南宫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洛阳东关通巷北口有老子故宅,清代建筑,现存配殿3间、厢房8间,均硬山灰瓦顶。
门西侧有廛东寺老子故宅等字、清代碑刻1通。
今洛阳廛河区东关大街有孔子入周问礼碑1通,碑高3.56米,宽0.92米,清雍正五年(1727)洛阳县令郭朝鼎立,碑额篆重修文庙碑记,刻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大字,记载了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孔子自鲁至周观先王之制,考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这件事。
第三次是孔子53岁时,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前498年),地点在一个叫沛的地方。
《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沛之地望在何处地,关系到孔子见老子的具体地点。
《列子·黄帝》有杨朱到沛地寻拜老子的记载:杨朱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之梁而遇老子。
梁,即今天的开封一带。
从以上两处史料来看,可见古代确实有一个叫沛的地方,并且老子对该地是非常钟情的。
这个地方应该是老子隐居之地。
这个沛不是秦汉之沛,而是春秋之沛。
此沛郦道元《水经注》有载:阴沟水出河南阳武蒗荡渠,东南之沛为涡水。
阴沟始乱蒗荡,终别于沙,而涡水出焉。
涡水受沙水于扶沟县,许慎又曰:"首受淮阳扶沟县蒗荡渠,不得至沛方为涡水也。
"涡水首受沙于扶沟县,流经大扶城西而下,东流经阳夏(今太康)西。
由鹿邑东入亳县半坡冢至城西北合黄流,至怀远入淮。
《汉书·地理志》载:扶沟县涡水首受蒗荡渠,东向入淮,过郡三,行千里。
《大清一统志》:百子岗在县东二十里,即大扶城,岗东有涡河遗迹。
光绪《扶沟县志》:今扶沟县百子岗,尚有涡河故道。
从上述文字来看,涡水是沙水的一条分流,在扶沟县大扶城(今百子岗)附近从沙水分出,东入太康西。
沛就在沙水与涡水汇合处今扶沟县大扶城附近。
此地应该就是孔子见老子的沛。
此沛地处鹿邑通往洛邑、梁的必经之地,老子或奔洛邑或西游于秦,自鹿邑出发,途经沛、梁都是最便捷的路径。
杨朱从沛出发在梁的城郊遇到老子,是符合常理的。
第四次在鹿邑,具体时间不详。
1992年安徽亳州市文物部门在鹿邑太清宫镇东北方向5公里的该市安溜镇发现了问里宫石刻,所指即孔子问老子故里处,这说明孔子曾到过老子的故里鹿邑。
在鹿邑县城西街有明代孔子问礼处碑刻一通,圆首,高1米,宽0.46米。
由此证明孔子曾由当时的鲁国出发途经今亳州安溜镇的地方到鹿邑问礼于老子这件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当是可信的。
从考古发现看,东汉时期,工匠们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历史事实。
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山东、陕西两省发现了多幅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繁简不一,刻画人物或多或少,组合形式大致为孔子携弟子若干躬身向老子求教。
据统计,发现孔子问礼汉画的地方有:山东嘉祥齐山、宋山、纸坊镇敬老院汉墓发现各1幅;收藏在济宁市博物馆的原武氏祠画像1幅;长清孝堂山郭氏祠画像1幅。
陕西绥德县发现1幅。
以山东嘉祥齐山出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汉代画像石为例(见图):石刻上层右端孔子率弟子20人晋谒老子,左端老子拄曲足杖面向孔子,后有弟子7人,孔子与老子之间有一顽童即项橐,作顽皮状。
孔子的袖子中露出一个禽头,这是孔子准备向老子献的礼物---野鸡。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汉代画像石大多发现于山东地区,而山东又以济宁地区为多,这种现象绝非偶然。
孔子的故里曲阜就位于这个地区,该地区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西汉初年,黄老思想占统治地位。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成为官方圣典,一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汉代画像中出现孔子虚心好学的题材孔子问礼于老子也就成为不足为奇的事情。
发现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汉代画像石的地方,一在孔子的故里山东,一在古秦地老子西游传道隐居的地方陕西。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一个小村子,我要写一篇描写家乡的作文,咋写
一:古代历史名人: 1:人文始祖-伏羲(太昊) 诞生在山东济宁泗水县 2: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诞生在山东济宁曲阜寿丘 3:五帝之首-少昊 黄帝的儿子,姓已明挚,号金天氏 4: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 上古母系氏族时期的部落首领,山东济宁泗水县人 5:千古第一英雌-女娲 诞生于山东济宁 6:工匠祖师、中国科技发明之父—鲁班 姓公输,名般。
山东济宁人。
因为是春秋时鲁国人,人称鲁班(班般同音,古时通用)。
7:至圣-孔子 名丘,字中尼,山东济宁曲阜人。
8:亚圣-孟子 名轲,山东济宁邹城人。
9:复圣-颜子 名回,字子渊,山东济宁人。
10:述圣-子思 姓孔名参,孔子之孙,山东济宁曲阜人。
11:宗圣-曾子.名参,字子舆,山东济宁嘉祥人。
12: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名翟,师出孔子,出生地争议,多认为是山东济宁人。
.. 13:著名的医学家、脉学创始人—王叔和 名熙,字叔和,山东济宁邹城人。
14:民族英雄-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生于山东济宁鲁桥。
15:木皮散客-贾凫西 名应宠,字思退,右字晋番,山东济宁曲阜人。
16:文成公主—李雪雁 山东济宁任城人,其父任城王李道宗是李渊表侄。
17:著名史学家-左丘明 春秋末期史学家,山东济宁人,著有<左传>和<国语> 18:宋始祖微子 名启,商朝人,山东济宁微山县人,人称宋微子。
19:谷梁赤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作者,山东济宁人。
20:三迁择邻、断机教子-孟母 “贤良三母”之一,母亲的典范,山东济宁邹城人。
21:“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字仲宣,山东济宁邹城人。
22:著名戏剧家-孔尚任 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山东济宁曲阜。
被康熙重任为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
著有杰出的历史剧《桃花扇》。
23:乾隆“秘书”-仲襄溪 乾隆年间进士,因《窝窝赋》及第,人称窝窝进士,任转本御史一职。
山东济宁微山县人。
二、近现代名人 24:中国著名歌唱家-彭丽媛 山东济宁人。
25:中国台坛著名“九球小天后”-潘晓婷。
26:香港特首-曾荫权 宗圣曾子后人,山东济宁嘉祥人. 27:中国著名歌词作家—乔羽 原名乔庆宝 山东济宁人. 28:“神拳大龙”—蔡龙云 中国著名技击家,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九段,国际级武术裁判,山东济宁人.. 29:现代山水诗风的开创者—孔孚 原名孔令桓,山东济宁曲阜人. 30:新诗潮诗歌第一人—食指 原名郭路生,山东济宁鱼台人. 31:华拳传播者-蔡桂勤 一代武术大师,字拙亭,擅长剑、枪、流星、擒拿、弓箭。
山东济宁兴福集蔡行。
32: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 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陆军总长,字翼青,山东济宁邹城人。
33:北洋政府末任总理—潘复 曾任张作霖安国军政府总理,山东济宁人。
34:还有传说说任达华在一节目中亲口说自己是山东济宁人。
道途听说,仅供参考。
呵呵 字符有限,具体说下四个:
【第1句】:黄帝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一位首领,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据《史记》记载,黄帝就出生在曲阜古城东北3千米处的寿丘。
有关黄帝的传说很多,他也和古史传说时期的其它人物一样被后人染上了许多神话色彩。
黄帝在位的时候,正处于我国历史上的部落联盟互相侵伐征战的“英雄时代”,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智慧先后战败了炎帝、蚩尤和刑天,恢复了大一统的和平时代。
天下太平后,黄帝和他的属下搞了许多发明创造。
如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人民学会了养蚕、巢丝和织帛的方法;大臣仓颉创造了文字;大臣隶首发明了数字和算术,并制造了各种度量衡,用来称量各种东西,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尺斗秤。
相传《黄帝内经》就是记录黄帝和医师歧伯讨论医理的一部古代医书。
黄帝还叫臣子们制订了天干地支,用来推算时间,标志年月。
除此之外,一凡衣服冠盖,宫室舟车,矢马镜鼓,日用器皿,几乎都是在黄帝时期发明的。
由于黄帝的文治武功对中国文化与统一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今天华夏各族把黄帝尊称为人文初祖,把自己视为炎黄子孙。
【第2句】: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东南尼山乡尼山附近)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处在一个“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战乱时代,他家境贫寒,年幼丧父。
但他“十五有志而学”,勤奋上进,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样样精通。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明确的施政目标,他主张以礼治恢复,西周初年的奴隶制盛世,他认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尽管他很想一展鸿图,实现自己的远大政治目标,虽然他也官居大司寇之位,曾有一时的辉煌,然而他的一些政治主张终归不能被当权者所采纳,仕途始终不顺,这是时代使然,社会使然。
孔子突出的成就是在教育方面,他打破了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他首创私人办学,不论身份高低贵贱,广收门徒,公开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尽可能让各阶层人士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在教学上,他因材施教,因人而讲,十分重视学习与思考、学习与复习的辩证关系。
他培养了3000多学生,优秀的72人,被后世称为72贤人。
正是由于孔门弟子的发扬广大,从而使孔子的思想和人格不仅影响了当世,同时又能流传于后世。
而且,这些弟子们又以“人能弘道”的精神,精进不已,继承和传播了孔子学说,也使他们自身成为早期儒学乃至整个儒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孔子的另一伟大成就是在晚年做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编订工作,他整理编订了《诗经》和《尚书》,他还根据鲁国的历史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他的主要言行都收录在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编辑的《论语》一书中。
【第3句】:孟子 孟子(前372-前298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邹城市东南马鞍山下凫村)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然而,他却得到了母亲良好的教育。
相传,孟子年幼时,由于周围环境不利于学习,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终于选择了学校附近,让孟子安心读书。
“孟母断机教子”更是千古佳话。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刻苦学习,十分推崇孔子,他把继承孔子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志愿,同时他又发扬广大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
“仁”是儒家思想内核,孟子更重视仁义,更加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
孟子认为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提倡减轻赋税,实行仁政。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并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由于孟子对儒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被后世颂扬为“继往圣”、“开来学”,最终被封成“亚圣”。
孟子的言行,主要收录在其弟子编辑的《孟子》一书中。
【第4句】:王叔和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字叔和,高平(今邹城市)人。
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脉学创始人。
三国曹魏时,王叔和任太医令,主持朝内医政,并直接为皇帝治病。
他任太医令后,致力于医学典籍的整理工作,他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遗稿整理、编次、校订、补充,去芜存精,并补入《辩脉》、《平脉》、《伤寒例》三篇内容,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从而使这一名著得以流传下来。
王叔和是脉学创始人,他写的《脉经》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共10卷 ,10万多字,吸取了扁鹊、淳于意、张仲景等前人的脉诊理论与学说,加上他本人长期的临床经验,首次对脉学理论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奠定了脉学的基础。
王叔和还撰有《脉诀》、《脉赋》、《张仲景药方》等书。
垄断的局面,他首创私人办学,不论身份高低贵贱,广收门徒,公开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尽可能让各阶层人士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在教学上,他因材施教,因人而讲,十分重视学习与思考、学习与复习的辩证关系。
他培养了3000多学生,优秀的72人,被后世称为72贤人。
正是由于孔门弟子的发扬广大,从而使孔子的思想和人格不仅影响了当世,同时又能流传于后世。
而且,这些弟子们又以“人能弘道”的精神,精进不已,继承和传播了孔子学说,也使他们自身成为早期儒学乃至整个儒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孔子的另一伟大成就是在晚年做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编订工作,他整理编订了《诗经》和《尚书》,他还根据鲁国的历史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他的主要言行都收录在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编辑的《论语》一书中。
【第3句】:孟子 孟子(前372-前298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邹城市东南马鞍山下凫村)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然而,他却得到了母亲良好的教育。
相传,孟子年幼时,由于周围环境不利于学习,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终于选择了学校附近,让孟子安心读书。
“孟母断机教子”更是千古佳话。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刻苦学习,十分推崇孔子,他把继承孔子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志愿,同时他又发扬广大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
“仁”是儒家思想内核,孟子更重视仁义,更加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
孟子认为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提倡减轻赋税,实行仁政。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并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由于孟子对儒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被后世颂扬为“继往圣”、“开来学”,最终被封成“亚圣”。
孟子的言行,主要收录在其弟子编辑的《孟子》一书中。
【第4句】:王叔和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字叔和,高平(今邹城市)人。
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脉学创始人。
三国曹魏时,王叔和任太医令,主持朝内医政,并直接为皇帝治病。
他任太医令后,致力于医学典籍的整理工作,他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遗稿整理、编次、校订、补充,去芜存精,并补入《辩脉》、《平脉》、《伤寒例》三篇内容,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从而使这一名著得以流传下来。
王叔和是脉学创始人,他写的《脉经》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共10卷 ,10万多字,吸取了扁鹊、淳于意、张仲景等前人的脉诊理论与学说,加上他本人长期的临床经验,首次对脉学理论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奠定了脉学的基础。
王叔和还撰有《脉诀》、《脉赋》、《张仲景药方》等书。
山东济宁出过哪些名人??
济宁地灵,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过许许多多的政、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事家,出现了无数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他们为济宁的发展济宁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许多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出现了无数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他们为济宁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1句】:济宁名人 伏羲(太昊) 出生于泰山南麓(今济宁市泗水县的华村水库及华胥山及贺庄水库)一带,是伏羲故里。
伏羲太昊,华胥之子,是东夷人的部落首领,华夏始祖,图腾为龙,风姓,曾封泰山禅云云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济宁市微山县两城乡现存伏羲庙、伏羲陵。
虞舜 是我国远古时期最贤明的帝王之一,和尧并称,有“尧天舜日”之说。
据考证,舜生于济宁市泗水县诸冯,渔于雷泽,耕于历山,陶于河滨。
因族群迁徙,地名随迁,因此一些地方亦有雷泽、历山、舜井之说。
黄帝 又称有熊氏,轩辕氏,中国人所称“炎黄子孙”的“黄”就是指的黄帝。
位于济宁市曲阜城东四公里的寿丘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诞生地,现存。
蚩尤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与黄帝、炎帝同时代的民族领袖、东夷部落的首领。
据记载考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是历史上蚩尤部落的重要栖息地,也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
埋于济宁市汶上县的蚩尤冢,现存。
少昊 传说少昊为史前五帝之首,是黄帝的儿子,姓已名挚,号金天氏,古代东夷族首领。
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
少昊自穷桑登帝位,徙都在曲阜,以金德望天下,故称金天氏。
曲阜少昊陵现存。
华胥氏 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民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伏羲、的生身之母,为风姓,她在今古雷泽(山东济宁泗水县华胥山华村水库)边感孕,生下伏羲,在承注山(济宁南40里)生下,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女娲氏是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生在承注山(济宁南40里),是伏羲的妹妹,又叫女希氏,她制定嫁娶之礼,发明笙簧乐器,炼五色石补天,是我国母系社会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
少康 夏代大禹重孙帝相之子,其母仍国人(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
少康在仍国长大还都后,夏朝中兴,诸侯来朝,方夷来宾。
又传11代至夏桀被周武所灭。
微子 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
纣王执政昏庸无道,微子数谏不听,愤而出走,阴于微地。
周武王伐纣后,把微子封于殷地,以代殷后,爵为宋公,微子为宋国始族。
死后葬于山东济宁市微山县微山岛,现存“微子墓”在微山岛上。
梁山伯、祝英台、马文才 梁山伯,汉代任国邹邑吴桥村(今山东济宁微山县马坡附近)人,其族人后代迁至今济宁市微山县两城乡。
祝英台,汉代任国邹邑九曲村(今济宁市任城区接庄镇岔河村)人。
马文才,汉代任国邹邑西庄村西南部的“马店”(今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北边)人。
考其梁祝墓志内容其间有梁祝故里之披露如西居、吴桥、西庄、柳邑、峄山等,均在今济宁市境内或有遗址,或有至今沿用的村庄旧名。
现存微山马坡梁祝合葬墓及其墓志,位于济宁市微山湖北端,老泗河北,梁氏群墓之首,发掘于1995年春,于2003年正式出土。
据考证,济宁市邹城峄山是传说中的读书求学之地,至今仍留有梁祝读书洞、梁祝池、梁祝祠、梁祝求学旧址等诸多历史遗迹。
十八相送地点位于今济宁邹城市石墙镇附近,距“梁祝读书处”和“梁祝故居”均为十八里路。
邹邑即现代济宁邹城市,上述地名均属于古任国邹邑辖区。
梁祝故里在孔孟之乡济宁的观点得到中科院刘魁立、贺学君等知名专家学者的支持。
目夷 字子鱼,是春秋时人,殷微子的17世孙,宋襄公的庶兄,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至圣 名丘(前551年至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出生于曲阜尼山夫子洞。
孔庙、孔府、孔林、尼山夫子洞现存。
鲁班 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般输、鲁般等。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国(今济宁曲阜)人,是我国古代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创造发明家、土木工匠之祖师、建筑师之鼻祖,被誉为中国科技发明之父。
左丘明 春秋末期鲁国(今济宁市曲阜)史学家,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著有和,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荣启期,字昌伯,今汶上郭楼镇古城一带人,与同时代人,但生年早于。
史载荣子一游好学,心胸坦荡,旷怡超悦,不慕荣利。
喜遨游善鼓琴,解韵律。
在中国音乐史上可谓最早的音乐家。
唐封雩楼伯,宋赠厌次候,文庙中从祀乡贤,位居前列。
卞庄子 又作管庄子、卞严子,春秋时期鲁国卞邑大夫,以勇力驰名,曾刺杀过两虎,济宁市泗水县泉林人。
仲由 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冉求字子有,春秋鲁人,嘉祥籍。
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少孔子29岁。
冉求在孔门弟子中列政事科。
曾为鲁大夫季孙氏宰。
卒后,葬于黄垓乡黄垓村东北隅。
历代帝王对冉求多有封赠,唐太宗贞观年间封冉求为“徐侯”;宋真宗加封为“任城公”,度宗改封为“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
闵子 名损,字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人(今山东济宁人),孔子弟子,四科十二哲之一,以贤、仁、孝闻名。
宓子 名不齐,字子贱。
春秋鲁国(山东济宁)人。
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排位十四。
樊子 名须,亦称迟。
春秋末年鲁国(山东济宁)人,是孔子晚年的弟子。
复圣颜回 颜子,名回,子子渊,一作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济宁市曲阜)人,后世也有称“颜叔”、“颜生”等,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家境贫困,居陋巷,箪食瓢饮,好学不倦,被后世称为“复圣”,曲阜有颜庙(复圣庙)对其纪念,现存。
宗圣曾子 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济宁市嘉祥县)人。
从师孔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以孝著称。
奉行忠恕,提出“”。
相传为其所著。
后被尊为“宗圣”。
曾庙现存。
亚圣孟子 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济宁市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一书,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庙、孟府、孟林现存。
述圣子思 姓孔,名参,战国初期鲁国(今济宁市曲阜)人,是孔子之孙,被称作“述圣”。
谷梁赤 相传是子夏的子弟,战国时鲁国(今济宁市曲阜)人。
著有。
孟母 仉氏,战国人,邹城籍,“亚圣”孟子的母亲,三迁择邻,断机教子,今山东济宁邹城人,“贤良三母”之一。
孟母三迁祠、孟母林现存。
墨子 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今山东济宁)人,思想家、政治家、藏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张俭 字元节,东汉末年山阳郡高平县人(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两城)。
为官清廉,得罪朝中要人,遭到株杀。
建安初,汉献帝下昭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赴任,年卒84岁卒于许昌。
王叔和 名熙,子叔和,东汉末山阳高平(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两城)人。
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脉学创始人。
刘表 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两城),是西汉景帝之子恭王刘余之后,三国时名噪一时的儒将。
东汉献帝(公元190年),诏刘表为荆州刺使。
仲长统 字公里,山阳高平县人(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官至尚书郎,是东汉末年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进步思想家。
王粲 子仲宣,魏晋山阳高平(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两城)人,“建安七子”之首。
马隆 字考兴,西晋东平陆(汶上)人,晋之名将。
生于三国时的魏国,少而智勇,好立名节、著有一卷,其著述多所发明,并写阵图于后。
匡衡 字稚圭,西汉著名经学大师(今山东济宁邹城市匡庄乡)人。
文成公主李雪雁 祖籍山东济宁(唐代称任城),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
王晓 北宋时画家,山东济宁市泗水人,王晓平时十分用心对鸟雀等动物习性特征的观察、研究,因此,他的作品比较生动活泼,如《噪雀图》能够生动地表现出鹞鹰“击搏飞扬”和小雀们惊慌噪叫的形象,受到世人赞赏。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生于山东济宁,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
王杲、路迎、吴岳、郭朝宾 明代嘉靖年间汶上籍的户部尚书王杲、兵部尚书路迎,隆庆年间的南京吏部尚书吴岳,万历年间的工部尚书郭朝宾。
他们任尚书的时间前后相差仅三十二年。
王杲、路迎又是小时的同学,并且同朝为尚书。
汶上又称“小县不大四尚书”。
白英 明代济宁州汶上人,主持建造位于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古运河上的著名分水枢纽工程,与都江堰相媲美,被称为北方都江堰。
现存南旺分水龙王庙及分水枢纽工程遗迹。
孔尚任 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清代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
著有《桃花扇》,曾在曲阜石门山隐居。
曲阜石门山现存有遗迹。
桂馥 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清代杰出学者。
王家榕 字广荫,又字荫甫,号与堂。
济宁市泗水城关考棚街人。
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士,授湖北竹溪县令,后改任邹平县教谕。
著有《与堂诗文集》若干卷献。
王廷赞 字子襄,号若谷,道号排云,济宁市泗水县城关榆树园街人。
王自幼好学,酷爱诗赋。
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科进士,遂放知县。
历任四川平武、长宁、南部等县知县,升任直隶州知州,在任候补知府。
著成《泗志钩沉》一书。
后于1912年写成《泗水源流考》,获山东历史博物展览会特等奖。
蔡桂勤 清末出生于山东济宁兴福集蔡行,一带武术大师、华拳的传播者。
靳云鹏 字翼青,山东济宁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陆军总长。
潘复 北洋政府末任总理,山东济宁人,曾任张作霖安国军政府总理。
孔孚 生于山东济宁市曲阜,我国著名山水诗人,现代山水诗风的开拓者。
食指(郭路生) 山东济宁市鱼台人,我国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乔羽 原名乔庆宝,山东济宁中区人,是我国的著名词作家,有“词坛泰斗”之称。
蔡云龙 生于山东济宁,我国著名的技击家、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被誉为“神拳大师”。
廉立之 (1909-1986),曾用名卓亭。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济宁市泗水泉林镇余粮庄人。
张致一 (1914-1990),济宁市泗水泉林镇马家村人。
中共党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著名动物学家、胚胎学家、生殖生物学家。
乔海秋 (1910-1946),原名乔尚涵。
济宁市泗水镇东乔家村人。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从兖州省立第四乡师回泗水组织抗日武装。
1938-1942年转战于尼山、凤仙山、沂蒙山区。
1943年到延安抗大学习。
1946年3月,任吉林省双阳县县委书记;5月28日,国民党军队进攻双阳县,他奋不顾身掩护县委、政府工作人员撤退,负伤血流不止,英勇牺牲。
曾荫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特首。
祖籍山东济宁嘉祥县,宗圣曾子的后裔,曾数次来嘉祥县曾子庙捐资、祭祖。
潘晓婷 济宁市人,台球球龄7年,18个全国冠军、1个洲际冠军和2个世界冠军得主。
2007年4月8日首夺女子花式撞球世锦赛冠军。
滕州为什么又叫善国
【第1句】:滕国在周朝时期是个有名的小国。
据《左传》称,它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
相传三十一世,历七百多年之久。
滕国国君中影响最大的是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他曾多次“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轲到滕国,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略。
由于滕文公“法先王”、“行仁政”、“施善教”,不久滕国名声大振。
远近都称滕文公为“贤君”,滕国为“善国”。
【第2句】:滕文公,名弘,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
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
另据《史记·索引》云:“殷之世,有滕伯名文者,为滕君,世系无考”。
由此可知,“滕”在殷商之时已经称为方国。
至于“滕”的来历,可以在《国语·晋语》的记载中得到线索:“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吉、儇 、依是也。
”可以看出“滕”本为黄帝之后人。
西周初年,武王克商之后,封其 异母弟叔绣于滕,爵为侯。
周滕自叔绣起,传三十一世,历七百余年。
直到公元前286年(周赧王二十九年),被宋国灭掉。
滕国诸君,世系名谥可谱者不多,《滕县志》载:“滕世家可谱者十余世。
”《史记·陈杞世家》载:“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
一个“绝长补短方五十里”,小国,不足以论,致使滕国世系湮灭于浩瀚的历长河之中,成为千古之谜。
滕文公为战国时滕国国君,是滕国诸君中史书记载最多的国君。
《古纪世本》载:“滕世系有考公糜,糜子元公弘”。
《孟子》赵岐注:“考公即定公,元公即文公也。
以元公行文德,故谓之文公”。
滕文公于公元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继承国君之位。
因崇尚孟子之学,因此在《孟子》一书中留下较多记载。
公元前326年(周显王四十三年),滕文公为世子时,出使楚国,路过宋国,拜会了孟子,孟子向他阐述了人性善的道理。
世子从楚国回来,又来看望孟子。
孟子对他说:“世子怀疑我的话吗
其实真理只有一条。
成 覸对齐景公说:‘他是男子汉大丈夫,我也是男子汉大丈夫,我为什么要畏惧他呢
’颜渊也说过:‘舜是什么样的人呢
我是什么样的人呢
一个有作为的人应该像舜那样’。
现在的滕国,如果将土地截长补短,方圆将近五十公里,还是可以建成一个美好的国家的。
” 滕文公按照孟子“政在得民的”主张,效法先王,施行善政,实行善教,政绩卓著,名声大振。
楚国、宋国等国的人,也都慕名纷纷来到滕国定居。
滕文公任政期间,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
滕文公因此博得一个“贤君”的美称,滕国也被誉为行圣人之道的“善国”。
居于滕国故城内东北隅的文公台,就是为纪念滕文公而建造的,“善国路”、“善国门”、“滕文公祠”等文物古迹,也都同纪念滕文公有关。
《枣庄欢迎你》300字作文
急
谢了
弘博学多才,知天文、识气象、精音律、通历法,常与周景王应对星象吉凶征兆。
孔子久仰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国,专门造访苌弘,对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而虚心求教。
还有个老师是师襄。
师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古琴家,在卫国做乐官。
其实,让他更加出名的还是孔子,因为他是孔子的老师。
大约在公元前496年时,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听说师襄是一位音乐家,便拜其为师,学习琴曲《文王操》。
其实孔子的理论 三人行必有我师 所以就算一个小孩子也可以说是他的老师 老子是他的一字之师 师襄,苌弘,老聃(老子)等 我相信还有很多,因为他一直在周游列国,而且他自己不是说了吗: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古琴家,在卫国做乐官。
其实,让他更加出名的还是孔子,因为他是孔子的老师。
大约在公元前496年时,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听说师襄是一位音乐家,便拜其为师,学习琴曲《文王操》。
过了一段时间后,师襄听了孔子的演奏说:你可以再学别的曲子了。
可孔子仍然要继续练习这首,又过了一些时候,孔子再弹给老师听,师襄又说,你可以再学别的曲子了。
可孔子仍然还要继续练习这首曲子,这样反复了数次。
孔子认为只是弹出乐曲还远远不够,还要掌握它的内部逻辑,还要深刻理解曲意达乐曲的意境。
师襄正是利用学生的学而不厌的精神,让其发挥主动。
苌弘是周朝著名政治家,生年无考,死于公元前492年,其事迹见于《左传》和《国语》等书。
据《国语》载,苌弘是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的大夫,因保周抗敌,不幸死于国难。
后来,神话传说,苌弘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
鲜血化为碧玉的故事,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后人所说的“碧血丹心”便渊源于此。
苌弘不仅是周朝政治家,他还擅长于乐。
孔子入周时曾访乐于苌弘,证明了苌弘与孔子同时代而年长于孔子。
关于孔子访乐于苌弘,《大戴礼记》谓:“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
”这就是说,孔子不只是“访”而且是“学”乐于苌弘。